教师资格证高中科目二考点汇总

合集下载

教资科二必背简答题

教资科二必背简答题

教资科二必背简答题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说到“教师职业道德”,很多人可能第一反应就是——这不就是老师要做个好人、讲道理、遵守规矩吗?其实不完全是。

你要知道,教师职业道德可不仅仅是嘴巴上说说的事儿,它更像是每个教师心里的一把尺子,衡量着你是不是合格的老师,做事有没有遵循那个“准则”。

教师的职业道德包括“爱岗敬业”。

也就是说,老师得对自己的工作有责任感,不仅仅是为了那份工资。

得有那种“宁愿自己吃点苦,也要给孩子们传授知识”的态度。

比如说,咱们很多老师早早就来学校,拖着一身的疲惫,没时间吃早饭,还得为孩子们准备教材,甚至还得想些有趣的教学方式,活脱脱就是“为人师表”了。

就像大家常说的“心怀责任,方能不辱使命”,这就是教师的责任感在作祟。

教师的职业道德还体现在“为人师表”上。

啥意思呢?就是你作为老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通过自己的行为去影响他们。

你得是一个言行一致、品德高尚的人。

想想看,如果一个老师每天口口声声教学生要诚实守信,可自己做事时常常脚踩两只船,那学生还能听你的吗?说白了,老师就是学生的榜样。

你让学生做什么,自己得先做出来,所谓“以身作则”,这可不是空口无凭的。

教师职业道德还包括“关爱学生”。

这个关爱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宠爱,更多的是要体现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尤其是在他们迷茫和困惑的时候,老师应该给予及时的引导。

毕竟,咱们都知道,孩子在学校里不仅仅是为了学知识,更多的是在寻找自我,塑造个性。

一个好的老师,会在孩子遇到问题时,耐心倾听、温暖支持,做他们的朋友,而不是只是冷冰冰地讲课。

正所谓“人心齐,泰山移”,学生若感受到老师的爱,才会有动力去努力。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意义教师职业道德到底有啥意义呢?教师的职业道德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

学生每天花这么多时间跟老师待在一起,他们会不自觉地模仿老师的言行。

如果老师自己都不讲究道德,怎么能指望学生自觉地遵守规矩呢?在这个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学生接触到的诱惑多得很,老师如果没有一颗充满责任心的心,怎么能为学生筑牢那道“防护墙”呢?想象一下,如果老师能用心去引导学生,那么这不仅是为了让学生学得好,更是为了培养他们成为什么样的人。

中学教资科目二笔记

中学教资科目二笔记

中学教资科目二笔记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 教育的起源。

- 神话起源说:认为教育是由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这是最古老的教育起源观点,是一种非科学的观点。

- 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利托尔诺、沛西·能。

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界的生存本能,是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教育起源学说,但它混淆了动物的本能和人类教育的界限。

- 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孟禄。

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这种观点否定了教育的社会性。

- 劳动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者所持的观点。

- 古代社会的教育。

- 古代中国:- 夏商时期: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称为“庠”“序”“校”等。

- 西周时期: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学在官府”“学术官守”,教育内容主要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其中以孔子的私学规模最大。

- 汉朝: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设立太学,是当时的最高教育机构。

-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建立,对中国乃至世界教育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 宋代:书院盛行,著名的有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等,注重学术研究和讲学。

- 古代西方:- 古代希腊:- 斯巴达教育:重视军事体育训练,教育目的是培养英勇果敢的城邦卫士。

- 雅典教育:注重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包括文化知识、艺术、体育等,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

- 中世纪的欧洲:教育被教会控制,主要教育形式是教会学校,分为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和教区学校,教育内容以神学为主。

- 近代社会的教育。

- 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 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德国是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

- 教育的世俗化,教育从宗教中分离出来。

- 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 现代社会的教育。

- 教育的终身化:1965年,保罗·朗格朗提出终身教育的概念,强调人从出生到死亡都要接受教育。

教师资格证高中科一科二必修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高中科一科二必修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高中科一科二必修知识点
科目一:语文
1. 词语运用:包括词义辨析、词语搭配、词语派生等。

2. 语句理解:主要考察语句的语法结构、修辞手法、逻辑推理等。

3. 文言文阅读:要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和常用句式,熟悉文言文的惯用法和表达方式。

4. 现代文阅读:要读懂现代文的主旨和观点,能理解文章的脉络和结构。

5. 写作能力:要能够进行作文写作,包括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

科目二:数学
1. 数与代数:包括整数、有理数、代数式、方程等的运算和应用。

2. 几何与空间:要掌握平面图形的性质和计算,了解空间几何的基本知识。

3. 数据与概率统计:要能够处理数据,包括图表的表示和分析,掌握概率和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4. 函数与图像:要理解函数的概念和性质,能够画出函数的图
像和进行简单的函数运算。

5. 证明与推理:要掌握基本的证明方法和推理思路,能够进行
简单的证明和推理。

以上是教师资格证高中科一科二必修知识点的简要概述,具体
的知识点还需要根据教材的要求进行深入学习和掌握。

希望对您有
所帮助!。

2023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科目二考试知识点

2023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科目二考试知识点

2023年下半年中学老师资格证笔试考试科目二考试知识点【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场,而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很快,以后逐渐缓慢;过了一定的时间之后,几乎不再遗忘。

也可以说,遗忘的开展是不平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1.学习材料的性质。

2.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

〔系列位置效应〕〔过度学习〕3.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

4.识记的方法。

5.时间因素。

6.情绪和动机。

系列位置效应:接近开头和末尾的记忆材料的记忆效果好于中间局部的记忆效果。

过度学习:指学习到达恰好可以背诵之后再继续进展学习。

记忆方法:外因〔材料+时间〕内因〔动机+学习方法〕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发散思维的特点是:1.流畅性2.灵敏性〔变通性〕3.独创性创造性思维的培养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1〕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2〕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1〕保护好奇心〔2〕接触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3〕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4〕重视非逻辑思维才能3.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1〕发散思维训练〔2〕推测与假设训练〔3〕自我设计训练〔4〕头脑风暴训练补充:智力和智力理论〔一〕智力的定义和构成目前大家一致认可的智力定义是:智力是使人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各种认知才能的有机结合,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成分,并以抽象思维才能为核心。

〔二〕智力理论〔案例分析^p 〕1.卡特尔的智力形态论2.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1.卡特尔的智力形态论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将人的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种不同的形态。

流体智力是一个人生来就能进展智力活动的才能,即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才能,它依赖于先天的禀赋。

而晶体智力那么是一个人通过其流体智力所学到的并得到完善的才能,是通过学习语言和其他经历而开展起来的。

老师资格考试内容笔试主要考察申请人从事老师职业所应具备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理念、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知识、科学文化素养、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和信息处理等根本才能;教育教学、学生指导和班级管理的根本知识;拟任教学科领域的根本知识,教学设计施行评价的知识和方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p 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才能。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必背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必背知识点

选择题:在教育心理学中,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较持久的变化被称为:A. 学习(正确答案)B. 记忆C. 思考D. 感知下列哪项不是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A. 系统性原则B. 科学性原则C. 随意性原则(正确答案)D. 创新性原则在课程理论中,将课程视为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的观点属于:A. 课程即教学科目B. 课程即学习经验C. 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正确答案)D. 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关于学习动机,下列哪项描述是不正确的?A.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B. 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好(正确答案)C. 学习动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D. 学习动机与学生的学习目标密切相关在教育评价中,强调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和努力程度的评价是:A. 绝对评价B. 相对评价C. 个体内差异评价(正确答案)D. 外部评价下列哪项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A. 在职培训B. 教学反思C. 学术研究(正确答案)D. 参与专业发展活动关于德育,下列哪项描述是正确的?A. 德育就是传授知识B. 德育就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正确答案)C. 德育就是进行纪律教育D. 德育就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设计中,确定教学目标的主要依据是:A. 学生的兴趣爱好B. 课程标准和教材(正确答案)C. 教师的教学经验D. 学校的教学设施下列哪项不是有效教学策略的特征?A. 明确的教学目标B.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C. 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正确答案)D. 注重学生的反馈和评估。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重点考点归纳整理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重点考点归纳整理

教学实施一、教学的一般任务【简答】★★★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

3.培训学生高尚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基础。

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二、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认识的间接性;认识的交往性;认识的教育性;有领导的认识。

三、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基本特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处理好那些关系?)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3.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4.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案例分析)四、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2.发展智力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3.在教学程中学生既要掌握知识,又要重视学生的智力,把二者辩证统一起来,防止偏向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

五、教学过程的结构(教学进程的环节、教师讲授的环节)★★★★★1.激发学习动机2.感知教材3.理解教材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六、我国中小学教学原则【单选、简答】★★★★直观性原则;量力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启发性原则七、直观性原则1.涵义教师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经验,通过多种形式的感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

2.直观手段的种类【单选】a.实物直观(实物、标本、实验、教学性参观)b.模像直观(图片、图标、模型、幻灯片、录像带)c.言语直观贯彻直观性原则的要求(简答)★★★★★(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3)重视运用言语直观(4)防止直观的不当与滥用八、启发性原则★★★★★(1)涵义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主体,注意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

(2)贯彻的要求【简答】★★★★★a.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b.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c.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d.发扬教学民主九、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1)涵义: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资格证中学科目一、科目二必背大题

教师资格证中学科目一、科目二必背大题

教资中学科目一、科目二必背大题中学科目一必背大题一、素质教育的内涵(教育观)★★★(口诀:提素个性创两全)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二、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口诀:学习过人)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三、“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口诀:两独一发)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1)学生是完整的人(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3)学生和成人之间是存在着巨大差异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3)学生是责权主体四、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1.辩证统一的师生关系:(口诀:教授倒醋(道促)人平等)(1)教学上:授受关系。

(2)人格上:平等关系(3)道德上:相互促进关系2.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口诀:尊民教心)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

五、教师职业角色的特点★1.传道者角色(人类灵魂的工程师)2.授业、解惑者角色(知识传授者、人类文化的传递者)3.示范者角色(榜样)4.管理者角色5.父母与朋友角色6.研究者角色7.引导者角色8.课程开发者角色9.心理医生角色六、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观★(口诀:两开一促一研究,重赏助导、反思合作)1.教师职业角色的转变(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首,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救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2.教师教育行为的转变(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七、教师的劳动特点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2.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3.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4.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八、《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二重要考点

《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二重要考点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重要的知识点一、人身心发展的规律1.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性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关键期】4.身心发展的互补性5.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二、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1、遗传及其作用2、环境及作用3、学校教育及作用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三、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要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考试焦虑的形成原因1.家长或教师期望值过高2.学生自身期望值过高3.有过失败的考试经历4.有容易引发焦虑的品质五、教师的职业素养1.思想道德素养2.知识素养3.能力素养4.心理素养5.身体素养六、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七、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一般认为模象直观的教学效果优于实物直观)2.加强词(言语直观)与形象(实物和模象直观)的配合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八、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2.正确运用变式3.科学地进行比较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九、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备课2.上课3.作业检查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十、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特点)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十一、常用的教学原则1.直观性原则2.启发性原则3.巩固性原则4.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十二、一堂好课的标准1.目标明确2.重点突出3.内容正确4.方法得当5.表达清晰6.组织严密7.课堂气氛热烈十三、班级授课制的评价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点:(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不足之处:(1)不利于因材施教;(2)不利于学生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培养;(3)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十四、教师成长的途径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二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

高中教资科二必背知识点

高中教资科二必背知识点

高中教资科二必背知识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高中教资科二是考取高中教师资格的一项重要考试科目,涵盖了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教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在备考过程中,掌握并熟记一些重要知识点对顺利通过考试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总结整理一份关于高中教资科二必背知识点,希望对您备考有所帮助。

一、教育学知识点1. 教育的含义和目标:教育是指有意识地、有计划地对未成年人进行的影响和指导,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2. 教育的基本特点:目的性、系统性、个别性、社会性、继承性、普遍性等。

3. 教育的内容:包括认知、情感、意志、实践等多个层面,要综合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

4. 教育的方式方法:包括实践、亲身体验、讲解、演示、讨论、实验、研究等多种教学方法。

5. 教育的原则:个别差异原则、发展阶段原则、启发原则、兴趣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等。

6. 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包括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动机心理学、情感心理学等内容。

7. 教育评价的目的和原则: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的原则包括客观性、全面性、科学性、连续性、及时性等。

二、相关教材知识点1. 《人教版》教材知识点:包括教材的体系结构、教材内容的特点、教材的组织形式、教材对教学的指导作用等。

2. 《课程标准》知识点:包括课程标准的体现形式、课程标准的设计原则、课程标准的实施步骤等。

3. 《教学设计》知识点:包括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教学设计的编制步骤、教学设计的要素等。

4. 《教学评价》知识点:包括教学评价的类型、教学评价的方法、教学评价的依据等。

5. 其他教育教学相关知识点:如学科教学理论、课堂教学方法、学生学习习惯等内容。

三、备考建议1.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安排学习计划,合理分配每个知识点的学习时间。

2. 多维度学习:通过多种方式学习,如阅读教材、听课、参加培训、做习题等,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3. 相互交流学习:与同学、老师和教育从业者交流学习经验,互相帮助和鼓励,共同进步。

高中教资科目二重点章节

高中教资科目二重点章节

高中教资科目二重点章节
高中教师资格证科目二的重点章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这一章主要介绍了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以及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这一章重点探讨了生产力的发展对教育的影响,包括教育的内容、手段和方式等方面。

3. 教育目的和教育制度:这一章主要介绍了教育目的的制定和教育制度的发展,以及教育目的和教育制度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

4. 教师专业化发展:这一章重点介绍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和途径,以及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角色和作用。

5. 课程:这一章主要介绍了课程的概念、课程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以及课程实施和评价的过程。

6. 教学实施:这一章重点介绍了教学的基本原则、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学评价的过程和标准。

7. 德育:这一章主要介绍了德育的概念、德育的目标和内容,以及德育的实施和评价的过程。

8. 班级管理:这一章主要介绍了班级管理的概念、原则和方法,以及班级管理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

9. 课外、校外教育:这一章重点介绍了课外、校外教育的概念、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及课外、校外教育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

以上章节均为高中教师资格证科目二的重点内容,需要考生深入学习和理解。

同时,也要注意结合教育实践,理解这些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

粉笔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学科目二简答题总结

粉笔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学科目二简答题总结

粉笔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学科目二简答题总结★1. 简述20 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要点速记:全民多现身。

2. 简述近代社会教育的特点。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

3教育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倡导以法治教。

★★3. 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龟速构防守)(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2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3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学校结构。

(4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4. 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体内性质两权一目的)a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b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c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d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e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①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

②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③教育通过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

要点速记:人(人才)鱼(舆论)公(公民)主(民主)促政治。

5. 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3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4)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

要点速记:目内方育。

★★6. 简述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1)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更新、创造文化的作用。

(4)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

要点速记:两传选新再创造。

★★7. 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教师资格证高中科一科二基础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高中科一科二基础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高中科一科二基础知识点科目一:教育知识与能力测试本科目主要考察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等相关知识。

1. 教育学知识点:- 教育的定义和特点- 教育发展理论- 教育目标与任务- 教育评价与测量- 教育方法与教学策略2. 心理学知识点:- 儿童心理发展- 研究与记忆- 智力与智力发展- 个性与性格- 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3. 教育法律知识点:- 中国教育法律体系- 教育法规与政策- 教育法律责任与纠纷处理- 学校管理与教师职责科目二:高中教育学科基本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本科目主要考察高中各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教学能力。

1. 语文知识点:- 语言文字知识- 文学常识- 语文教学方法与策略2. 数学知识点:- 数与式- 量与度- 函数与图像- 概率与统计- 数学教学方法与策略3. 外语知识点:- 词汇与语法- 听力与口语- 阅读与写作- 外语教学方法与策略4. 物理知识点:- 运动力学- 力学- 光电与原子物理- 物理实验与仪器- 物理教学方法与策略5. 化学知识点:-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无机化学与有机化学基础- 化学实验与仪器- 化学教学方法与策略6. 生物知识点:- 生物细胞- 遗传与进化- 生命体的调节与保持- 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 生物教学方法与策略7. 历史知识点:- 古代史- 近代史- 现代史- 历史教学方法与策略8. 地理知识点:- 自然地理- 人文地理- 地理教学方法与策略以上是教师资格证高中科一科二基础知识点的概要,详细的内容请参考相关教材和政府发布的考试大纲。

中学教资科二必背重点

中学教资科二必背重点

中学教资科二必背重点一、教育学基本原理1. 教育学基本概念:教育学是研究教育规律和教育实践的学科,包括教育的本质、目的、对象、内容、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2. 教育学的分类:按研究内容可分为教育思想史、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等;按研究对象可分为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等。

3. 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教育的社会性原理、个别性原理、发展性原理、综合性原理等。

二、教育心理学1.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活动中的心理过程和规律的学科,包括学习、记忆、思维、创造、情感等方面的研究。

2. 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社会文化学习理论等。

3. 学习与记忆:学习是指通过感知、思维、记忆等心理过程,获取和掌握知识、技能、态度等的过程。

4. 学生发展与教育:学生的发展是指学生在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发展变化,教育应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进行。

三、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1. 教学理论: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理论。

2. 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特点和教学环境选择和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3.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的过程。

4.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判断的过程,包括形ative评价和summative评价。

四、教育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基本法律,规定了教育的目标、原则、体制、内容等方面的内容。

2. 《教师法》:是我国教师专门的法律法规,规定了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师德师风等方面的内容。

3. 学校管理制度:包括学校章程、学校规章制度等,规定了学校内部管理的各项制度和规定。

五、教育评价与教育研究方法1. 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和教育效果进行评估和判断的过程,包括教育质量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等。

2. 教育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法、实验法、观察法、访谈法等,是进行教育研究的一些常用方法。

2024教资科目二必背知识点

2024教资科目二必背知识点

2024教资科目二必背知识点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 教育的起源学说。

- 神话起源说:这是最古老的观点,认为教育是由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体现神或上天的意志,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没有科学依据。

- 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是利托尔诺和沛西·能。

他们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界的生存本能,是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教育起源学说,但它混淆了动物的本能活动与人类有目的的教育活动。

- 心理起源说:孟禄提出,他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这种观点虽然否定了生物起源说中动物本能的观点,但依然没有认识到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 劳动起源说: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这是科学的教育起源学说。

- 古代教育的特点。

- 古代中国。

- 夏商: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庠”“序”“校”等是不同类型的学校。

- 西周:学在官府,政教合一,官师合一,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教育内容。

- 春秋战国:私学兴起,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孔子是最著名的私学创办者。

- 秦汉:推行文化教育政策,“焚书坑儒”和“独尊儒术”对教育发展有重大影响。

- 隋唐:科举制度兴起,对教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学校教育体系完备。

- 宋元明清:程朱理学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书院盛行。

- 古代西方。

- 古希腊。

- 斯巴达教育:重视军事体育训练,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军人。

- 雅典教育:注重身心和谐发展,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

- 中世纪的欧洲:教育被教会控制,主要教育内容是神学和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2.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 萌芽阶段。

- 中国。

- 孟子:提出“性善论”,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

- 荀子:主张“性恶论”,强调教育的“化性起伪”作用。

- 西方。

- 苏格拉底:以“产婆术”(问答法)著称,通过不断追问,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资科目二选择题80条考点

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资科目二选择题80条考点

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资科目二选择题80条考点1.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

2. 《学记》教育原则:教学相长、及时而教、不陵节而施、长善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不躐等、藏息相辅等。

3. 苏格拉底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产婆术”。

4. 柏拉图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

5.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

6. 昆体良是西方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代表作《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7. 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

康德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

8.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被称为“教育学之父”,其著作《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最主要的教育观点是:“泛智”教育,提出教育应适应自然的思想首次从理论上论述班级授课制。

9. 卢梭是法国教育家,代表作《爱弥儿》提出自然主义教育,儿童本位思想。

10. 裴斯泰洛奇是瑞士教育家,教育史上小学各科奠基人,在其代表作《林哈德与葛笃德》中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倡导自然主义教育,提倡情感教育、爱的教育。

11. 洛克是英国教育家,代表作《教育漫话》,提出“绅士教育”和“白板说”。

12. 第斯多惠是德国教育家,被称为“德国教师的教师”,代表作《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13. 斯宾塞是英国教育家,最早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代表作《教学论》,提出“教育是为幸福生活做准备”。

14. 乌申斯基是苏联教育家,代表作《人是教育的对象》,将教育学称作艺术。

15.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其代表作《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提出了教育性原则(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和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提倡传统教育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16. 美国教育家杜威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主张教育无目的论,倡导“新三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和“在做中学”。

教资科二知识点汇总中学

教资科二知识点汇总中学

教资科二知识点汇总中学一、语文基础知识1. 词汇:词语的词性、形音义、同义反义词、近义词、多义词。

2. 语法:语句的主谓宾、定语、状语、并列关系、从属关系、动宾短语、主谓短语等。

3. 短文阅读:短文阅读的基本技巧、主旨大意的把握、推理、解释、细节问题分析等。

4. 写作:写作的基本要素、写作的文体、写作的规范、写作的思路等。

二、文言文1. 文言文的基本知识:文言文的特点、基本句型、常用汉字、常用词语等。

2.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文章的结构、句子的理解和分析、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技巧等。

三、现代文2. 现代文阅读:现代文的结构、体裁、主题、思想、语言表达等。

3. 现代文写作:现代文的写作思路、表达技巧、表达方式、章节构成等。

四、修辞学1. 修辞手法:对比、排比、反问、描写、隐喻、夸张、比喻等。

2. 修辞方法:以物喻人、以人喻物、以物喻人和事、以人喻情和事、以情喻物和人等。

3. 修辞效果:修辞在文章中的作用和效果、修辞手法的正确运用、修辞手法在作文中的示范。

五、教育心理学1. 知识的本质:知识的特点、知识的含义、知识的分类。

2. 学习的原理:学习的心理特征、学习的基本原理、学习的实践方法等。

3. 教学的原理:教学的目标、教学的原则、教学的方法、教学的检查与评价。

六、教育法律法规1. 关于教育的立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国际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

2. 教育实施中的法规:学生管理、教职工管理、教育行政管理、学费规定等。

3. 教育卫生和环境:学校卫生管理、学校环境卫生、校园安全教育等。

七、教育技术1. 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

2. 教育技术:教学技术、教学方法、教育评价等。

3. 教育科技: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教育管理系统等。

中学教师资格证 科目二选择题考察知识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 科目二选择题考察知识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科目二选择题考察知识点一、知识概述《中学教师资格证科目二选择题考察知识点》①基本定义:中学教师资格证科目二包含教育知识与能力等内容,选择题考察的知识点就是其中那些以选择题形式来测试考生掌握程度的知识,涵盖教育基础知识、中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心理等众多方面。

②重要程度:超级重要,如果想拿下科目二,得靠选择题稳稳拿分,奠定通过的基础,在整个考试中就像房子的地基。

③前置知识:需要有基本的教育概念理解能力,比如什么是教育目的、教育方法等基础知识。

还得对心理学的一些常见概念有点认识,例如感觉、知觉等。

④应用价值:实际教学中,这些知识点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学生、设计课程。

比如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在日常教学里能因材施教。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分布在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中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心理、中学德育等章节里,贯穿整个科目二的内容,像一张网里的一个个节点。

②关联知识:和简答题、辨析题、材料分析题考察的知识都有关联,很多选择题的知识点会在其他题型里进一步考查。

③重难点分析:重点例如教育的基本规律、教学原则等,难点像学习理论中的建构主义等。

重点常考且分值高,难点是理解起来费点劲的地方。

④考点分析:在考试中选择题占将近一半的分值,考查方式就是给出题目和几个选项,让考生选出正确答案。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 教育基础知识里的“教育制度”,简单说就是国家制定的教育相关规则体系。

比如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制度,规定了孩子们要接受九年的教育。

-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目标、内容等的指导性文件,就像给每个学科教学画的地图。

②特征分析:- 教育目的具有导向性,它像灯塔指引着教育工作者的方向。

例如我国教育目的强调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那学校就会朝着这个方向开展各种教育活动。

- 教学方法有多样性,像讲授法注重教师系统地讲知识,而讨论法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各有各的特点,分别适合不同的教学场景。

高中教资科二必背知识点

高中教资科二必背知识点

高中教资科二必背知识点
高中教师资格证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有一些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主要包括:
1. 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参观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发现法、情境教学法、欣赏教学法等。

2. 教学原则:包括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量力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等。

3. 感觉与知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4. 注意的分类:包括无意注意(无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有意注意(有预先目的、需要意志努力)、有意后注意(有自觉目的,不需意志努力)。

5.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与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6. 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包括方向性原则、疏导性原则、知行统一原则(也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的原则、长善救失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平行主义德育原则)等。

7. 疏导性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包括讲明道理,疏导思想;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等。

以上知识点是高中教师资格证科目二的重要内容,需要考生认真学习和掌握。

在考试中,考生应能够正确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点,以取得良好的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1.了解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2.掌握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理解教育的基本功能,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口、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精神文化等的相互关系;理解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人的个性形成,以及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及它们在人的发展中的各自作用;了解青春期生理的变化,包括中学生的身体外形、体内机能、脑的发育、性的发育和成熟。

3.理解义务教育的特点;了解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了解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熟悉我国当前的学制。

4.掌握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了解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教育方针,熟悉国家当前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及其相互关系。

5. 了解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等。

(二)中学课程
1.了解不同课程流派的基本观点,包括学科中心课程论、活动中心课程论、社会中心课程论等;理解课程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儿童、社会以及学科特征等。

2.掌握基本的课程类型及其特征,其中包括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等。

3.了解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涵义和相关理论。

4.了解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改革目标及其基本的实施状况。

(三)中学教学
1.理解教学的意义,了解有关教学过程的各种本质观。

2.熟悉和运用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规律(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分析和解决中学教学实际中的问题。

3.掌握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要求;掌握和运用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了解教学组织形式的内容及要求。

4.了解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与趋势。

(四)中学生学习心理
1.了解感觉的特性;理解知觉的特性。

2.了解注意的分类,掌握注意的品质及影响因素;了解记忆的分类,掌握遗忘的规律和原因,应用记忆规律促进中学生的有效学习。

3.了解思维的种类和创造性思维的特征,理解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4.了解学习动机的功能,理解动机理论,掌握激发与培养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5.了解学习迁移的分类,理解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概括化理论、关系转换理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掌握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

6.了解学习策略的分类,掌握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7.理解并运用行为主义、认知学说、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促进教学。

(五)中学生发展心理
1.掌握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理论、特点与规律。

2.了解情绪的分类,理解情绪理论,能应用情绪理论分析中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

3.掌握中学生的情绪特点,正确认识中学生的情绪,主要包括情绪表现的两极性、情绪的种类等。

4.掌握中学生良好情绪的标准、培养方法,指导中学生进行有效的情绪调节。

5.理解人格的特征,掌握人格的结构,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塑造良好人格。

6.了解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及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理解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7.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掌握性心理的特点,指导中学生正确处理异性交往。

(六)中学生心理辅导
1.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熟悉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抑郁症、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网络成瘾等。

2.理解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包括强化法、系统脱敏法、认知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理性-情绪疗法等。

(七)中学德育
1.了解品德结构,理解中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2.理解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理解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掌握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3.熟悉德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理想和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等。

4.熟悉和运用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
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分析和解决中学德育实际中的问题。

5.理解德育原则,掌握和运用德育方法,熟悉德育途径。

6.了解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升学就业指导等的意义及基本途径。

(八)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1.熟悉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2.了解课堂管理的原则,理解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了解课堂气氛的类型,理解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掌握创设良好课堂气氛的条件。

3.了解课堂纪律的类型,理解课堂结构,能有效管理课堂;了解课堂问题行为的性质、类型,分析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掌握处置与矫正课堂问题行为的方法。

4.了解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掌握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5.了解课外活动组织和管理的有关知识,包括课外活动的意义、主要内容、特点、组织形式以及课外活动组织管理的要求。

6.理解协调学校与家庭联系的基本内容和方式,了解协调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联系的方式等。

7.了解教师角色心理和教师心理特征。

8.理解教师成长心理,掌握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理论与方法。

三、试卷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