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第1篇总论

管理学第1篇总论
管理学第1篇总论

管理学第1篇总论

一、多选题

1、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以下属于激励因素的是()

A、工资

B、工作上的成就感

C、工作安全

D、提升

E、个人发展的可能性

正确答案: BDE

2、下列哪些是人群关系论的主要观点?()

A、企业的职工是社会人

B、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C、企业中实际存在一种“非正式组织”

D、企业应采用新型的领导方法

E、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

正确答案: ABCD

3、责任原理要求()

A、权力尽可能集中,管理者必须加强对企业的控制

B、明确每个人的职责

C、管理者要尽可能授予下属权力,以激发积极性

D、职位设计和权限委授要合理

E、奖惩要分明,公正、及时

正确答案: BDE

4、人本原理的主要观点包括()

A、职工是企业的主体

B、人是经济人,只要给予足够的物质激励,就能让他们为企业卖力

C、有效管理的关键是职工参与

D、管理是为人服务的

E、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走向完美

正确答案: ACDE

5、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那些需要属于激励因素?()

A、生理需要

B、自我实现需要

C、安全需要

D、感情和归属需要

E、尊重需要

正确答案: BE

6、对泰罗制评价正确的是()

A、冲破了百多年来沿袭下来的传统的落后的经验管理方法

B、采用了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科学的操作程序,推动了生产的发展

C、把工人看成是纯粹的“经济人”,是会说话的机器

D、明确系统地指出有效维系组织连续和目标达成的基础是合法权力

E、主要着眼于基层管理

正确答案: ABCE

7、管理者基本技能主要由()三种能力构成

A、概念技能

B、人际技能

C、营销技能

D、技术技能

E、财务技能

正确答案: ABD

8、按管理者在组织中说处的地位,管理者可分为()

A、基层管理者

B、中层管理者

C、高层管理者

D、行政管理者

E、人事管理者

正确答案: ABC

二、单选题

1、被人们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管理学家是()

A、泰罗

B、法约尔

C、梅奥

D、韦伯

正确答案: A

2、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中,()是最早研究劳动价值论和劳动分工

的经济学家。

A、亚当·斯密

B、查尔斯·巴贝奇

C、费雷德里克.泰罗

D、大卫.李嘉图

正确答案: A

3、一般而言,在管理者技能中,哪项对于高层管理者是最为重要()

A、概念技能

B、技术技能

C、人际技能

D、控制技能

正确答案: A

4、“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是强调()的重要性。

A、组织

B、领导

C、控制

D、计划

正确答案: D

5、“管理的十四项原则”是由()提出来的。

A、韦伯

B、泰罗

C、法约尔

D、梅奥

正确答案: C

6、在组织中存在着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一个重大的区别就是,正式组织是以()为重要标准。

A、感情

B、道德

C、科学

D、效率和成本

正确答案: D

7、梅奥等人通过霍桑试验得出结论: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由此创立了

( )学说。

A、经验主义

B、管理科学

C、决策理论

D、人群关系

正确答案: D

8、根据超Y理论,有人希望有有正规化的组织与规章条例来要求自己工作,而不愿参与问题的决策,这种人欢迎以()指导管理工作。

A、 X理论

B、 Y理论

C、超Y理论

D、 Z理论

正确答案: A

9、梅奥通过霍桑实验得出,人是()

A、经济人

B、社会人

C、理性人

D、复杂人

正确答案: B

10、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哪项是将下列需要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

(1)就业保障(2)上司对自己工作的赞扬(3)工作的挑战

性(4)同乡联谊会(5)食品

A、 (5)(1)(4)(2)(3)

B、 (5)(4)(1)(3)(2)

C、 (5)(4)(1)(2)(3)

D、 (1)(5)(4)(2)(3)

正确答案: A

11、某公司实行了弹性工作制,员工可以自行安排工作时间,甚至有的从事特

殊工作的人可以利用公司提供的互联网等资源在家里办公。这样他们对工作和

个人的家庭、社交生活也有了较大的自由度。当然也有一些人是必须每天去公

司上班的。你认为该公司的管理者所持有的对人的认识主要是倾向于哪一种?( )

A、 X理论

B、 Y理论

C、 Z理论

D、超Y理论

正确答案: B

12、职责和权限、利益、能力之间的关系遵循等边三角形定理,()是

三角形的三个边,他们是相等的。

A、权限、利益、能力

B、职责、权限、利益

C、职责、权限、能力

D、职责、利益、能力

正确答案: B

13、根据亨利.明茨伯格的研究,管理者扮演的传播者角色可被归入()

A、人际关系角色

B、信息传递角色

C、决策制定角色

D、领导者角色

正确答案: B

14、美国管理学家、机械工程师甘特创造的甘特图主要用途是()

A、制定进度计划

B、制定工作定额

C、加强财务管理

D、进行作业研究

正确答案: A

15、田力是某大型企业集团的总裁助理,年富力强,在助理岗位上工作得十分出色.他最近被任命为集团销售总公司的总经理,从而由一个参谋人员变成了独立

部门的负责人.下面是田力最近参与的几项活动,你认为这其中的哪一项几乎与

他的领导职能无关? ( )

A、向下属传达他对销售工作目标的认识

B、与某用户谈判以期达成一项长期销售协议

C、召集各地分公司经理讨论和协调销售计划的落实情况

D、召集公司有关部门的职能人员开联谊会,鼓励他们克服难关

正确答案: B

16、俗话说:“一山难容二虎。从管理的角度看,对这句话的如下解释,你认

为哪一种最恰当?()

A、在领导班子中如果有多个固执己见的人,最终会降低管理效率

B、对于需要高度集权管理的组织不能允许有多个直线领导核心

C、一个组织中的人太多必然会造成内耗增加从而导致效率下降

D、组织中不能允许存在两种以上的观点,否则容易造成混乱

正确答案: B

17、如果一个人做周围人所期望的事情,他正处于道德发展的()层次。

A、前惯例

B、惯例

C、原则

D、强化

正确答案: B

18、如果一个人坚定地遵守自己所选择的伦理准则,即使这些准则违背了法律,它应该是出于道德发展的()层次。

A、前惯例

B、惯例

C、原则

D、强化

正确答案: C

19、下列问题对管理者的伦理行为影响较大的是( )

A、受伤害的人较少

B、很多人认为这种行为是邪恶的

C、行为的后果出现的很晚

D、行为发生并造成实际伤害的可能性较小

正确答案: B

20、企业管理者可以分成基层、中层、高层三种,高层管理者主要负责制定

_________

A、日常程序性决策

B、长远全局性决策

C、局部程序性决策

D、短期操作性决策

正确答案: B

三、判断题

1、管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在原始社会是不存在管理的。()正确答案:错误

2、正式组织是为了实现企业目标所规定的企业成员之间个人感情关系的一种

结构。( )

正确答案:错误

3、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

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社会系统。( )

正确答案:正确

4、赫伯特.西蒙是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他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并将决策分为程序性决策

和非程序性决策。 ( )

正确答案:正确

5、罗伯特.欧文被称为“人事管理之父”。()

正确答案:正确

6、亚当.斯密对管理理论发展的一个贡献是他的差别计件工资制。()

正确答案:错误

7、组织有效率就一定有效果。()

正确答案:错误

8、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亨利.福特为了扩大生产能力,创造性地实行了流水生产线制度。()

正确答案:正确

9、按照法约尔的观点,管理的职能有四种: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正确答案:错误

10、泰罗的科学管理既重视技术因素,也重视人的社会因素。 ( ) 正确答案:错误

11、管理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

正确答案:正确

12、人际关系角色直接产生自管理者的正式权力基础。

正确答案:正确

四、简答题

1.何谓管理?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在特定的时空中,对组织成员在目标活

动中的行为进行协调的过程。其基本特征为:(1)实现组织目标是评价管理成

败的唯一标准;(2)特定的时空是管理的必要条件(3)管理的核心是人的行为;(4)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2.管理活动具有哪些基本职能?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每一项管

理活动都是从计划开始的,经过组织和领导,到控制结束。各职能之间同时相

互交叉渗透,控制的结果可能又导致新的计划,又开始一轮新的管理循环。如

此循环不息,把工作不断向前推进。创新在管理循环中处于轴心的地位,成为

推动管理循环的原动力。

3.泰罗所提出的科学管理制度有哪些主要内容?如何客观评价泰罗制?

答:科学管理制度有以下主要内容:(1)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时,提高功效;(2)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记件制;(3)对工人进

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提高;(4)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并用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以利推广;(5)使管理和劳动分离。

对泰罗制的评价:(1)它冲破了百多年沿袭下来的传统落后的经验管理方法,将科学引进理领域,是管理理论上的创新;(2)由于采用了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科学的操作程序,使生产效率提高了两三倍,推动了生产的发展;(3)使管理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有了实践基础;(4)把工人看作会说话的机器,是资本家最大限度压榨工人血汗的手段,对人的认识片面。

4.简述法约尔所提出的14项管理原则。

答:14项管理原则包括:劳动分工、权利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方向、个人服从整体、报酬公平合理、适度集权、等级链、秩序、公平、人员保持稳定、主动性、集体精神。

5.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马斯洛将需要分为5级,即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感情的需要,尊重的

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他的需要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论点,(1)人的需要取决于他已经得到了什么,尚缺少什么,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够影响行为;(2)人的需要都有轻重层次,某一层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另一个需要才出现。

6.简述系统原理的四个要点?

答:系统原理包括以下要点:(1)整体性原理。管理要从整体着眼,部分着手,统筹考虑,各方协调,达到整体的最优化;(2)动态性原理。系统的稳定状态是相对的,运动状态是绝对的。要研究系统的动态规律,预见系统的发展趋势,树立超前观念,减少偏差,掌握主动,使系统向期望的目标顺利发展;(3)开放性原理。对外开放是系统的生命,管理者应充分估计到外部对本系统的影响,不断从外部吸入物质、能量和信息;(4)环境适应性原理。系统在环境中生存,首先应适应环境的变化,同时系统也可以改善环境。

7.人本管理有何主要观点?

答:人本管理主要包括下述主要观点:职工是企业的主体:职工参与是有效管

理的关键;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是现代管理的核心;服务于人是管理的根

本目的。

8.列宁曾说:“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一定的人对所管的一定的工作完全负责。”怎样才能做到完全负责?

答:一定的人对所管的一定的工作能否做到完全负责,基本上取决于3个因素。

(1)权限。明确了职责。就要授予相应的权利。(2)利益。任何管理者在承担

风险时,都自觉不自觉地要对风险与收益进行权衡。(3)能力。这是完全负责的关键因素。职责和权限、利益、能力之间的关系遵守等边三角形定理,职责.权限,利益是三角形的三个边,它们是相等的,能力是等边三角形的高,

根据具体情况,它可以略小于职责。这样,就使得工作富有挑战性,从而能促

使管理者自觉地学习新知识,注意发挥智囊的作用,使用权限也会慎重些,获

得利益时还会产生更大的动力,努力把自已的工作做得更好。但是,能力也不

可过小,以免形成“挑不起”职责的后果。

9.合乎伦理的管理具有哪些特征?

答:(1)合乎伦理的管理不仅把遵守伦理规范视作组织获取利益的一种手段,更把其视作组织的一项责任。

(2)各户伦理的管理不仅从组织自身角度,更从社会整体角度看问题。

(3)合乎伦理的管理尊重所有者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4)合乎伦理的管理不仅把人看作手段,更把人看作目的。

(5)合乎伦理的管理超越了法律的要求,能让组织取得卓越的成就。

(6)合乎伦理的管理具有自律的特征。

(7)合乎伦理的管理以组织的价值观为行为导向。

10.企业的伦理行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1)企业对环境的伦理行为包括环境保护,以绿色产品为研究和开发的主要对象,污染治理;

(2)企业对员工的伦理行为,包括不歧视员工,定期或不定期地培训员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及善待员工的其他举措;

(3)企业对顾客的伦理行为,包括提供安全的产品、提供正确的产品信息、提供售后服务、提供必要的指导以及赋予顾客自主选择的权利。

(4)企业对竞争对手的伦理行为,即有序竞争;

(5)企业对投资者的伦理行为,除了带来有吸引力的投资报酬,还要将其财务状况及时、准确地报告给投资者;

(6)企业对所在社区的伦理行为,企业不仅为所在社区提供就业机会和创造财富,还要尽可能为所在社区做出贡献。

管理学 第一章课后题答案

管理学第三版 周三多

课后习题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1.何谓管理,如何理解管理的含义? 答:书P5 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解释: 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2)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 3)管理的对象是相关资源,即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管理要以人为中心) 4)管理的职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5)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该目标仅凭单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这也是建立组织的原因。 2.组织中的管理通常包括哪些职能活动?每种职能活动是如何表现其存在的?他们的相互关系又是如何? 答:书P6 ●管理的职能:决策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表现形式: ①决策职能通过方案的产生和选择以及通过计划的制定表现出来; ②组织职能通过组织结构的设计和人员的配备表现出来; ③领导职能通过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表现出来; ④控制职能通过对偏差的识别和及纠正表现出来; ⑤创新职能是通过组织提供的服务或产品的更新和完善以及其他管理职能的变革和改进来表现其存在的。 ●相互关系: ①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决策和计划是其他管理职能的依据; ②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 ③创新贯穿于各种管理职能和各个组织层次之中,创新是各项管理职能的灵魂和生命; ④任何管理活动都从计划开始,经组织、领导、控制而结束;

⑤控制的结果可能导致新一轮的管理循环; ⑥创新融于其他各项管理职能中,处于轴心地位。 3.根据明茨伯格的研究,管理者应扮演那些角色? 答:书P6--P8 代表人角色监督者角色 人际角色领导者角色信息角色传播者角色 联络者角色发言人角色 企业家角色 决策角色冲突管理者角色 资源分配者角色 谈判者角色 4.根据卡茨的研究,管理者应具备哪些基本技能? 答:书P8 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技术技能—管理者掌握和熟悉特定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 能力。 ●人际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概念技能—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5.简述中外早期管理思想,并对之进行简要评价。 6.西方管理理论出现哪些分支?每个理论分支的内容与特征各是什么? 答:书P12--P22 ?理论分支: 古典管理理论 行为管理理论 西方管理理论数量管理理论 (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系统管理理论 权变管理理论 质量管理理论 ?内容与特征: ●古典管理理论: 古典管理理论形成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欧美,主要分为科学管理理论和组织管理理论。 1)科学管理理论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 代表人物有: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弗兰克·吉尔布雷斯和莉莲·吉尔布雷斯夫妇以及亨利·L.甘特等。

管理学第一章管理总论练习题

管理学第一章管理总论练习题 1.一般认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是() A法约尔 B韦伯 C泰勒 D巴纳德 正确答案是:A 2田力是某大型企业集团的总裁助理,年富力强,在助理岗位.上工作得十分出色。他最近被任命为集团销售总公司的总经理,从而由一个参谋人员变成了独立部门]的负责人。下面是田力最近参与的几项活动,你认为这其中的哪一项几乎与他的领导职能无关() A向下属传达他对销售工作目标的认识 B与某用户谈判以期达成一项长期销售协议 C销售计划的落实情况 D谊会,鼓励他们克服难关 正确答案是:B 3.一般认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是() A法约尔 B韦伯 C泰勒 D巴纳德 正确答案是:A 4.是第一个全面系统地提出管理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五项职能()。 A韦伯 B亨利.法约尔 C泰罗 D罗伯特●欧文 正确答案是:B 5泰勒认为,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配备() A合适的操作流程 B第一流的人员 C严格的规章制度 D适当的管理人员 正确答案是:B 6.霍桑试验标志着(). A人际关系学说 B管理科学理论 C科学管理论 D运筹学 正确答案是:A 7.八十年代,面对日本所取得的经济成就,日本企业管理模式--时间弓|起了世界各国企业的关注和借鉴。但最近几年,特别是东南亚金融风暴出现之后,一方面显示了美国经济的强大活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日本经济脆弱的一面。此时,许多人又下结论,日本企业管理模式已经过时,美国企业管理模式更加有效。对于这种情况,你赞同以下那种说法?()

A对管理模式的评价必须随世界经济的发展而变 B每种管理模式都有其自身的环境适应性与局限性 C美国的管理模式长期以来都比日本的更优秀 D日本的管理模式不适应知识经历时代 正确答案是:B 8.就管理的职能而言,法约尔认为() A管理就是决策 B管理就是要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干什么,并注意他们用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去干. C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D管理就是经由他人去完成一定的工作 正确答案是:C 9.管理过程是各职能活动相互交叉,周而复始的不断循环的过程,-项管理措施,管理活动的执行,所起的作用往往也不是单一的。下面哪些管理方法当中包含了激励的作用?() A目标管理 B群体决策 C弹性工作制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是:D 10.科学管理理论着重研究的是() A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 B提供工人的满意度 C提高工人的工资 D操作方法的标准化 正确答案是:A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第一节管理概述 一、管理的概念(识记) 管理就是组织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一系列协调活动的过程。 二、管理的特征(识记) 1、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不同于作业活动; 2、管理工作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艺术性; 3、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三、管理的职能(识记) 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四、管理的产生及必要性(领会) 1、管理的产生 (1)管理产生于欲望无限性和资源有限性之间矛盾的协调; (2)管理是人类群体活动的产物。 2、管理的必要性 (1)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看,管理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物质力量; (2)管理是任何组织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 (3)管理活动具有普遍性。 五、管理有效性的衡量(领会) 管理的有效性是由效率和效果来衡量的。所谓效率是指投入与产出的比值。而效果是指目标达成度,涉及活动的结果。 六、联系实际说明管理的必要性(应用)

第二节管理者 一、管理者的概念与分类(识记) 1、管理者的概念 管理者是指在组织中行驶管理职能、通过协调他人的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人。 2、管理者的分类 (1)按照管理者所处层次的不同可以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 (2)按管理者所从事管理工作的领域及专业不同,可以分为综合管理者和专业管理者。 二、管理者的角色(识记) 亨利·明茨伯格研究发现,管理者扮演者十种不同的角色,这十种角色可以进一步组合成三大类: 1、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 管理者在处理与人的关系时便扮演这种角色,具有包括:挂名首脑角色、领导者角色和联络者角色。 2、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 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具有又包括:监听者角色、传播者角色和发言人角色。 3、决策制定方面的角色 决策制定方面的角色具体包括:企业家角色、混乱驾驭者角色、资源分配者角色和谈判者角色。 三、管理者的技能(识记) 管理者要具备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三种技能。 四、不同层次管理者应重点掌握的技能(领会) 一般来说,高层管理者更强调概念技能,中层管理者人际技能较重要,而基层管理者技术技能更突出。

(财务知识)第一章 财务管理总论

第一章财务管理总论 《财务成本管理》内容简介 全书总计包括十五章,第一章至第十一章讲述的是财务管理的内容,第十二章—第十五章讲述的是成本管理的内容,重点是财务管理的内容。 成本管理的考核每年都涉及到。一般成本管理考试分数的比重在20%左右。 要想学好这门课程,首先,要全面看书,《财务成本管理》这门课程的考试特点是考试面比较广,每一章都会有题。其次,应该在全面的看书基础上抓住重点,有针对性的对重点内容多做一些相应的练习来巩固重点的知识。 财务管理部分比较重要的内容包括,第四章财务估价,即有计算的基础,而且还有证券投资的内容。第五章项目投资、第六章流动资金管理、第九章资金成本和资本结构。对于成本管理部分,会有一些计算题。 题型包括两大类: 第一类是客观题: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这类题型基本上占整个分数的40%。 第二类是主观题,包括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这类题占的分数比较高,约占整个分数的60%。 第一节财务管理的目标 一、什么是财务管理? 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是有关资金的获得和有效使用的管理工作 1.财务管理的含义: 财务管理是一种人所从事的工作是企业各项管理工作中的一种工作; 2.财务管理工作的特点: 资金管理 综合管理 3.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有效地获取资金和使用资金 二、财务管理的目标 (一)企业的目标 1.生存 2.发展 3.获利 (二)企业目标对财务管理的要求 1.企业目标及其对财务管理的要 2.财务管理目标的三种主张及其理由和问题

3.影响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因素 (1)外部因素:法律环境、金融环境、经济环境。 (2)内部因素: 直接因素:①投资报酬率;②风险。 间接因素:①投资项目;②资本结构;③股利政策。 4 第二节财务管理的内容 一、财务管理的对象:资金及其流转 1.财务管理的对象是资金及其流转,也可以说是现金及其流转。 2.现金流转不平衡的原因 (1)现金流转不平衡的内部原因。 现金流转不平衡的内部原因主要有盈亏和扩充两种原因。 ①盈利企业的现金流转。盈利企业如果不打算扩充,其现金流转一般比较顺畅。但是,即使是盈利企业,如果进行大规模扩充,也会使企业现金流转不平衡。 ②亏损企业的现金流转。从长期的观点看,亏损企业的现金流转是不可能维持的。从 短期来看,又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亏损额小于折旧额的企业,由于折旧是现金的一种来源,所以在固定资产重置以前可以维持下去;另一种是亏损额大于折旧额的企业,不从外部补充现金,将很快破产。 ③扩充企业的现金流转。任何要迅速扩大经营规模的企业,都会遇到相当严重的现金短缺情况。 (2)现金流转不平衡的外部原因。 ①市场的季节性变化; ②经济波动; ③通货膨胀; ④竞争。 二、财务管理的内容:筹资、投资股利分配 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投资决策、融资决策和股利决策三项。

土地管理学总论

第一节人本管理原理 1.人本管理的概念 土地管理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为实现预定目标,对土地利用中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地的关系施加影响的过程。整个管理过程包括管理者、被管理者和管理环境三个要素。 人本原理,就是一切管理,包括土地管理,应该将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以做好人的工作,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根本。 2.行为原理 管理学所指的行为,是指人们由意识所支配的、具有内在动机的、有意义的行动。行为是人们思想、感情、动机、思维能力等因素的综合反映。 一般情况下,人的行为是受人的动机支配的,人的动机又是由人的需要决定的,这就是人的行为规律。 根据人的行为规律来进行管理,这就是管理的行为原理。 需要是人们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和欲望,它包括人的基本生理需要和各种高层次的人生需要。马斯洛5种需要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通常,需要分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三种。 世界观是调节人们需要的重要因素,通过世界观的调节,就构成人们的思想,思想则支配人们的行为。 动机是指人自觉追求一定目的的自觉愿望或意图,是人的行为的内在原因。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推动和维持人的定向活动的主观心理倾向和心理要求。 行为的动机常常是多个,从而形成动机结构,其中,决定人的行为最强有力的动机称为优势动机。优势动机不是固定不变的。 3.动力原理

管理需要动力,有了动力才能推动管理,这就是所谓的管理动力原理。 动力通常分为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和竞争动力三种。 物质动力:物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物质是第一性的,物质的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因此物质动力是根本的动力。 精神动力:精神动力是产生于追求精神上、心理上、事业上得到满足的内在动力。精神动力是比物质动力更高层次的动力。 竞争动力:竞争动力产生于竞争各方表现出来的差距,当竞争一方发现差距后,就会产生一种驱动力,促使人们奋发图强,急起直追,改变落后状态。竞争动力产生于公平的竞争环境。 期望理论:一种行为的倾向的强度取决于个体对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的结果的期望强度以及这种期望对行为者的吸引力。公式:激励力=预期价值×期望概率。要注重差别化奖励的激励效果。 第二节系统管理原理 1.系统管理的概念 任何管理都是对一个系统的管理,同时,管理本身也是一个可控系统。 系统是由许多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部分组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如何使整个系统达到最优化,称系统分析。系统分析应用的科学技术是系统工程,系统分析的指导思想是系统理论。 在现代管理中,管理的对象总是处在各个不同层次的系统中,它们既在自己的系统之内,又与其他系统发生联系,同时还处在一个更大的系统范围之内。为了实现最优化管理,必须进行系统分析,这就是管理的系统原理。 要贯彻系统原理,必须把握住系统的目的性、整体性和层次性三个环节。

管理学第一章管理与管理者习题答案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者 TRUE/FALSE 1. 管理自从有了人类集体活动以来就开始了。ANS: T 2. 管理就是对一个组织所拥有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实现组织目标。ANS: F 3. 管理的基本活动对任何组织都有着普遍性,但盈利性组织比非盈利性组织更需要加强管理。ANS: F 4. 高层管理人员花在计划决策上的时间相对更多一些。ANS: T 5. 中级管理人员往往处理现场、指导操作等技术性工作较多。ANS: F 6. 组织中向外界发布信息的角色称为组织发言人。ANS: T 7. 计划工作之后自然就需要组织工作来发挥作用。ANS: T 8. 管理的有效性在于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以最少的消耗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ANS: T 9. 基层第一线管理人员对操作者的活动进行日常监督管理。ANS: T 10. 部门经理属于高层管理人员。ANS: F 11. 管理人员的沟通联络活动属于决策方面角色的职能。ANS: F 12. 技术技能是指沟通、领导、激励下属的能力。ANS: F 13. 技术技能对管理人员非常重要,因为它能使管理人员通过分析确定问题的所在,得出解决的办法。ANS: F 14. 领导工作涉及为各项职务配备合适人选,并通过激励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ANS: F 15. 为达到共同目标而一起工作的群体是组织。ANS: T 16. 对人力、财力、物力、信息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活动的主体为管理人员。ANS: T 17. 负责组织成员的挑选、培训、使用、解雇等工作的管理人员是人事管理人员。ANS: T 18. 对基层第一线管理人员最重要的管理技能是技术技能。ANS: T

管理学简答题、论述题(1)

第一篇总论 1、给管理下一个较为全面的定义,你认为应该从那几个方面考虑?(P4) 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①管理的载体是组织②管理的本质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而不是其他。③管理的对象是相关资源,既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调动资源。④管理的职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⑤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该目标仅凭单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这也是建立组织的原因。 2、根据亨利·明茨伯格的一项广为引用的研究,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请介绍主要内容。(P5) ①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 ②信息角色:监督人;传播者;发言人 ③决策角色:企业家;冲突管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3、管理者应具备哪三种技能?图示不同层次做需要的管理技能比例。(P6) 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机能 概念技能技术技 能人际技能高层管 理 概念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中层管 理 概念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基层管 理 4、什么是管理的两重性?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笔记) ①管理具有自然属性,这种属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的意识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完全是一种客观存在。它的出现是有人类活动的特点而决定的,是社会劳动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职能。管理是生产力②管理具有社会属性,它是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进行的具有特殊职能的活动,从来就是为统治阶级、为生产资料的占有者服务的。管理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反应。管理的自然属性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形式、社会生产关系条件下发挥作用;同时,管理的社会

性也不可能脱离管理的自然属性而存在,否则,管理的社会属性也就成为没有内容的形式。另一方面,二者又是相互制约的,管理的自然属性要求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的组织形成和生产关系与其相适应;同样,管理的社会属性页必然对管理的科学技术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或制约作用。 5、简述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P11) ①工作定额。②标准化。③能力与工作相适应。④差别计件工资制。⑤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6、法约尔的组织原则有一条是“等级链与跳板”,说出它的主要内容。(P13)等级链是指“从最高的权威者到最低层管理人员的等级系列。”它表明权利等级的顺序和信息传递的途径。为了保证命令的统一,不能轻易违背等级链,请示要逐级进行,指令也要逐级下达。 跳板是为了防止延误信息,便于同级之间的横向沟通。但在横向沟通前要征求各自上级的意见,并且事后要立即向各自的上级汇报,从而维护统一指挥的原则。 7、简述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P16) ①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②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③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 8、马克思·韦伯将权威分为哪三类?他赞同哪一种?(P14) 个人崇拜式权威、传统式权威、理性—合法权威。 他认为理性——合法权威才是理想组织形式的基础。 9、简介“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主要内容。(P14) ①存在明确的分工②按等级原则对个公职或职位进行法定的安排,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指挥链或者体系。③根据经过正式考试或培训教育而获得的技术资格来选拔员工,并完全根据职务的要求来任用。④除个别需要听过选举产生的公职外所有承担公职的人都是任命的。⑤行政管理人员是“专职的”管理人员,领取固定的“薪金”,有明文规规定的升迁制度。⑥行政管理人员不是其所管辖企业的所有者,只是其中的工作人员。⑦行政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组织中的规则、纪律和办事程序⑧组织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理性准则为指导,不收个人感情的影响。组织与外界的关系也是这样。 10、创建组织文化时,如何加强员工的认同感?(180)

土地管理学总论复习

土地管理学复习 名词解释 1.土地管理:是国家用以维护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一项国家措施。 2.土地关系:是指人类在占有和开发、利用土地过程中所发生的人与人的关系.其中,土地产权关系是土地关系的核心,最重要的问题。 3.土地产权:是指以土地所有权为核心的土地财产权利的总称。4.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借以实现的形式,从狭义上讲,就是指为利用一切土地所必须支付的超额利润,从广义上讲,是指利用一切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工资、劳动力等)而必须支付的超额利润。4.土地有偿使用是指土地使用者向土地所有者交纳的地租或应缴的报酬,使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得以实现。 5.地籍管理:国家为获得地籍信息,科学管理土地,而采取的以土地调查(含测量)、土地分等定级、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管理为主要容的综合措施。 6.地籍档案管理是将经过土地调查、分等定级、登记、统计等工作形成的各种文字、数据、图件资料立卷归档、保管和提供利用等工作。 7.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权人依法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土地的权利。 8.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 9.土地制度: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土地关系的总和,是关于土地这一基本生产资料的所有、使用、管理的原则、方式、手段和界限等的法律规和制度化体系。 10. 地票:指包括农村宅基地及其附属设施用地、乡镇企业用地、农村公共设施和农村公益事业用地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经过复垦并经土地管理部门严格验收后产生的指标。 11. 基本农田: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的整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 12.城市土地一级市场:城市土地所有者将土地使用权让予土地使用者而形成的市场,具有垄断性。 13.土地征收: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变为国有土地的行为 14.土地使用权转让:是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试用权在一定年限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出让金的行为 15. 土地资产:是指土地财产,即作为财产的土地。财产对象实体最重要的属性是有限性、有用性、可占有性和具有价值性。 16.土地利用:指人类通过一定的活动,利用土地的性能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土地利用的原则:生态平衡原则,最大经济效果原则。 17.土地利用管理:国际按照预定的目标和土地系统运行的自然、经济规律,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等工作的总称。 18..耕地:指用来种植农作物的土地。特点:利用周期短,对自然条件要求严格,集约利用程度高,具有永续利用性能。 19.土地:土地是自然历史综合体,土壤、气候、地貌、水文、岩石、植被都是土地的组成 部分,它们附着于地壳,构成土地整体。 20.土地资源:土地,作为自然要素于现在或可预见的将来,能为人们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利益的那部分土地。 21.土地资产:是指土地财产,即作为财产的土地。财产对象实体最重要的属性是有限性、有用性、可占有性和具有价值性。土地的自然供给:土地的自然供给即自然所实际供给的各类土地数量,就某一区域或全世界来说,是固定不变的,是毫无弹性的。

周三多《管理学》笔记整理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第一节人类的管理活动 一.人类活动的特点:目的性依存性知识性——管理实践悠久历史原因 二.管理的必要性 1.作为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将是一种长期的经济现象,特别是资金、能源、原材料往往成为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桎梏。 2.作为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落后是阻碍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3.高度专业化的社会分工是现代国家的企业建立的基础。 4.实现社会发展和企业或任何社会组织的发展的预期目标,都要靠全体成员长期的共同努力。 5.近几年来,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信息网络、互联网等在中国各行各业中得到了空前迅速的应用和普及。 三.管理的定义 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的协调的过程。 (一)管理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管理不再单纯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同时也要十分关注实现组织中每个人的发展和实现组织的社会责任。 (二)管理应当是有效的 不仅要有较高的效率,同时还要有较好的效果。 (三)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协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组织内部各种有形和无形资源之间的协调;二是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协调。 (四)协调是运用各种管理职能的过程 第二节管理的职能与性质 一.管理的职能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一)决策 组织中所有层次的管理者,都必须从事计划活动。 (二)组织 计划的执行要靠他人的合作。 组织目标决定着组织结构的具体形式和特点。 组织职能是管理活动的根本职能,是其他一切管理活动的保证和依托。 (三)领导 需要有权威的领导者进行领导,指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人们的相互理解,统一

《管理学》习题与答案——第01章 管理与管理学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一、教学要点 1、人类活动的特点与管理的必然性。 2、管理的概念及其特征。 3、人类的管理活动具有的最基本的职能。 4、管理二重性的基本内涵。 5、明茨伯格的管理者角色理论。 6、卡茨的管理者技能理论。 7、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8、关键名词:管理、管理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管理二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管理者角色、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管理者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管理学研究方法、归纳法、试验法、演绎法 二、习题 (一)填充题 1.1916年,法国实业家法约尔提出,管理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2.根据彼得·德鲁克教授的观点,管理是一种以_____、_____为基础的专业职能。 3.许多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已经一再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五种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4.所谓______,就是指制定目标并确定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 5.根据亨利·明茨伯格的一项被广为引用的研究,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可归为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 6.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提出,管理就是______。 7.管理的本质是_________,协调的中心是_______。 8.纵向看,愈是基层的管理者,控制的时效性越_____,控制的定量化程度也越______。 9.管理的_______职能通过目标的制定和行动的确定表现出来,______职能通过组织结构的设计和人员的配备表现出来,_____职能通过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表现出来,______职能通过偏差的识别和纠正表现出来。 10.根据罗伯特·卡茨的研究,管理者要具备三类技能:_________ , ________和________。 11.管理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 12.控制等实质就是为了使实践活动符合于_______。 13.管理二重性指的是管理既具有_______,又具有________属性。 14.管理者的决策角色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15.人际技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管理学是以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作为研究对象的。 (二)选择题 1.从理论概念出发建立的模型称为_____,从统计规律出发建立的模型称之为_____,建立在经济归纳法基础上的模型称之为______。 A.描述性模型 B.经济计量模型 C.解释性模型 2. _____职能本身并没有某种特有的表现形式,总是在与其他管理职能的结合中表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E.创新 3.为了保证目标及为此而制订的计划得以实现,就需要有_______职能。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E.创新 4.管理者在处理与组织成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时,他们就在扮演_______. A.人际角色 B.信息角色 C.决策角色 5.在________中,管理者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 A.人际角色 B.信息角色 C.决策角色

第一章财务管理总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财务管理总论 本章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没有风险和通货膨胀情况下的均衡点利率是:B A.利率 B.纯利率 C.流动性风险报酬率 D.市场利率 2.利润最大化目标的优点是:A A.反映企业创造剩余产品的能力 B.反映企业创造利润与投入资本的关系 C.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 D.考虑了风险因素 3.企业与投资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投资与分享投资收益的关系,在性质上属于:A A.所有权关系 B.债权关系 C.债务关系 D.信用关系 4.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区别于其他管理的特点在于它是一种:C A.劳动要素的管理 B.物质设备的管理 C.资金的管理 D.使用价值的管理 5.现代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是:B

A.利润最大化 B.企业价值最大化 C.风险最小化 D.效益最大化 6.下面的利率,在没有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可视为纯利率的是:A A.国库券 B.公司债券 C.银行借款 D.金融债券 7.财务管理是企业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包括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与各方面:D A.筹资关系 B.投资关系 C.分配关系 D.财务关系 8.下列属于通过采取激励方式协调股东与经营者矛盾的方法是:A A.股票选择权 B.解聘 C.接收 D.监督 9.在借贷期内可以调整的利率是指:C A.套算利率 B.市场利率 C.浮动利率 D.实际利率 二、多项选择题 1.金融市场利率的决定因素有: A.纯利率 B.通货膨胀补偿率 C.流动性风险报酬率 D.期限风险报酬率 2.按利率在借贷期内是否可以调整,利率可以分为: A.固定利率 B.浮动利率 C.基准利率 D.套算利率 3.利润最大化不是企业最优的财务管理目标,其原因包括: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和方法问答题解析第一篇总论详细

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1.简要介绍彼·德鲁克关于管理概念的观点。 管理是一种以绩效、责任为基础的专业职能。 ①管理与所有权、地位或权利完全无关; ②管理是专业性工作; ③管理人员是一个专业的管理阶层; ④管理的本质和基础是执行任务的责任。 这一点淡化了管理的社会属性而片面强调了管理的自然属性。 2.简要介绍西蒙关于管理概念的观点。 ①管理就是决策。 ②决策的过程分成四个阶段:调查阶段;制定方案;选择并执行方案;评价执行情况。3.简述系统论者关于管理概念的观点。 e: 对调查资料分析整理时应采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 6.人类活动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 ①自古至今,人类一切社会活动,都具有三个基本特点:目的性,依存性和知识性; ②这三个特点为人类的管理实践提供了客观条件,回答了为什么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的问题。 7.何谓管理,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组织预期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

基本特征是a: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b:管理的本质就是协调c:协调必定产 生在社会组织当中d:协调的中心是人e:协调的方法是多样的。 8.管理活动具有哪些基本职能?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①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是一切管理最基本职能。 ②每一项管理工作都是计划开始,经过组织,领导到控制结束。各职能之间同时相互交叉渗透,控制的结果可能又导致新的计划,开始新的一轮管理循环。如此循环不息,把工作不断推向前进。创新在这个管理循环之中处于轴心位置,成为推动管理循环的原动力。9.分析管理二重性的基本内容 ①管理具有自然属性,这种属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不同而有 a: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时,提高工效 b: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制 c: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提高 d: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并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以利推广 e:使管理和劳动分离

管理学_第一章__管理与管理者_习题答案

1. 管理自从有了人类集体活动以来就开始了。ANS: T 2. 管理就是对一个组织所拥有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实现组织目标。ANS: F 3. 管理的基本活动对任何组织都有着普遍性,但盈利性组织比非盈利性组织更需要加强管理。ANS: F 4. 高层管理人员花在计划决策上的时间相对更多一些。ANS: T 5. 中级管理人员往往处理现场、指导操作等技术性工作较多。ANS: F 6. 组织中向外界发布信息的角色称为组织发言人。ANS: T 7. 计划工作之后自然就需要组织工作来发挥作用。ANS: T 8. 管理的有效性在于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以最少的消耗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ANS:T 9. 基层第一线管理人员对操作者的活动进行日常监督管理。ANS: T 10. 部门经理属于高层管理人员。ANS: F 11. 管理人员的沟通联络活动属于决策方面角色的职能。ANS: F 12. 技术技能是指沟通、领导、激励下属的能力。ANS: F 13. 技术技能对管理人员非常重要,因为它能使管理人员通过分析确定问题的所在,得出解决的办法。ANS: F 14. 领导工作涉及为各项职务配备合适人选,并通过激励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ANS: F 15. 为达到共同目标而一起工作的群体是组织。ANS: T 16. 对人力、财力、物力、信息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活动的主体为管理人员。ANS: T 17. 负责组织成员的挑选、培训、使用、解雇等工作的管理人员是人事管理人员。ANS:T 18. 对基层第一线管理人员最重要的管理技能是技术技能。ANS: T 19. 制定战略目标是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ANS: F 20. 管理的四项基本活动是计划、人事、经营、控制。ANS: F 21. 管理概念在不同国家间具有可转移性。ANS: F 22. 管理的首要职能是控制。ANS: F 23. 管理者是指挥别人活动的人。 ANS: T 24. 操作者不仅直接从事某项工作或任务,而且具有监督其他人工作的职责。ANS:F 1. 高层管理者的主要工作是(A) a. 决策 c. 协调 b. 控制 d. 领导 2. 管理的首要职能是(A) a. 计划 c. 领导 b. 组织 d. 控制 3. 首次提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是管理的五大要素是(B ) a. 泰勒 c. 梅奥 b. 法约尔 d. 弗隆 4. 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法约尔提出(D)五项管理职能,他们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过程。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第一篇总论 共分四章,分别介绍管理的基本活动、管理理论的形成及发展,近期管理实践的热点如:道德与社会责任、全球化管理、信息化管理等 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第一节管理活动 第二节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第三节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管理活动 一、管理的定义▲ (一)关于管理定义的分歧 分为两大类: 1、强调管理的科学性 2、强调管理的艺术性 管理就是让别人同自己一道实现既定的目标。 (二)本教材对管理的定义 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二、管理的职能: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三、管理者的角色▲ 正式权力和地位 人际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 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 决策角色:企业家.冲突管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四、管理者的技能▲ 技术技能:管理者掌握和熟悉特定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人际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初级管理者面临的最大挑战。 概念技能:产生新想法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对现实活动综合、概括,提练到理论高度的能力。 第二节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一、中国早期管理思想 《孙子兵法》、《周礼》、《墨子》、《老子》、《管子》、《齐民要术》、《天工开物》 二、外国早期管理思想 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与劳动分工论

小瓦特和博尔顿的科学管理制度 马萨诸塞车祸与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 罗伯特?欧文的人事管理思想 查理?巴贝奇报酬原则与利润分配制度 亨利?汤的收益分享制度 哈尔西的奖金方案 第三节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古典管理理论 (一)科学管理理论:泰罗的贡献.其他人的贡献 (二)组织管理理:论法约.尔韦伯.巴纳德 一)科学管理理论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泰罗其人 1878 费城米德维尔钢铁厂.~~~~~~~~学徒→工人→班长→车间工厂→总技师 1884 夜校自学.业余学习机械工程获学士学位.后来任总工程师. 1890~1893 制造业投资公司总经理 1898~1901 伯利恒钢铁公司顾问 1903~1914 哈佛大学 1915 50岁生日第二天去世 2)科学管理的实质 用科学的精确调查和知识来代替原有的个人判断和意见(不论是工人的或老板的)。 劳资双方从对立走向合作.不再把盈利的分割作为头等重要的事,而一起把注意力转向盈余的扩大。 3)泰罗制的基本内容▲ (1)工作定额。时间和动作研究 (2)标准化。操作方法,工具、机器和材料,作业环境 (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4)差别计件工资制 (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4)泰罗制的影响 科学管理方法迅速在工商企业中普及,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工人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劳资关系也得到改善。 5)对泰罗制的评价 借鉴:强调管理的科学性,提出经济人假设,及相应的管理政策“胡萝卜+大棒”。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局限:出于为资产阶级服务的目的,站在资本家的立场设计管理制度,是一种独裁的管理。忽视管理的艺术性,不考虑人的因素。 吉尔布雷斯夫妇的动作研究 (1)通过拍摄相片来记录工人的操作动作 (2)分析哪些动作是合理的、应该保留的,哪些工作是多余的、可以省掉的,哪些动作需要加快速度,哪些动作应该改变次序 (3)制订标准的操作程序。 (二)组织管理理论: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 (1)法约尔其人

土地管理学总论复习的重点内容

土地管理学总论复习的重点内容(陆红生版) (根据上课笔记做的) 一.土地的概念、特性和功能 概念:土地是指地球陆地和水面的总称,是有气候、地貌、土壤、水文、岩石、植被等构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和人类社会历史综合体。 相似概念:1.土地与土壤:土地-生产力,土壤-肥力 2.土地与国土:国土-是一国的版图,包括资源与环境 3.土地与景观:景观-自然因素,土地-经济和社会因素 特性:1.土地是自然产物;2.土地面积的有限性; 3.土地位置的固定性;4.质量差异的普遍性; 5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6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7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 功能:1负载功能,2养育功能,3仓储功能,4提供景观的功能,5储蓄和增值功能 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情况: 1.土地类型多样 2.土地资源的绝对量大,人平均占有的相对量少 3.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小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小 4.河川径流总量大,但水土配合不协调河川径流总量大,但水土配合不协调(资源地区匹配失衡) 5.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二.土地管理及其发展 管理:1.管理是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为有效的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一定的方式和手段所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综合性活动。 2.管理是管理者的一种主动、积极的、有计划的活动,其运作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主要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如社会制度、人口状况、经济体制与政策、文化水平、科学技术水平、法制状况等。 3.管理是人类社会基本活动之一 土地管理:是国家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方法,为提高土地利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维护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监督土地利用,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等综合性活动。 土地管理的职能:地籍管理、土地权属管理、土地利用管理、土地法律、法规执行的监督检查等。 土地管理的本质:国家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方法、为提高土地利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维护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监督土地利用,而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综合性活动。 我国土地管理的形成与发展: 建国后的土地管理: 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 1950年《中华全国土地改革法》 第一阶段(1949—1978年) a.初步建立新中国的土地使用制度 b.初步建立新的地权制度相适应的地籍管理体系

周三多《管理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一篇 总 论【圣才出品】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1.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考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管理活动★★★ 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1.管理的职能 (1)职能类型包括:①决策与计划职能;②组织职能;③领导职能;④控制职能;⑤创新职能。 (2)各种管理职能的相互关系(见图1-1) 图1-1各种管理职能的相互关系 ①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 ②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 ③创新贯穿于各种管理职能和各个组织层次之中。 2.管理者的角色 亨利·明茨伯格的研究表明,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这十种角色可被归入三大类,即: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如图1-2所示。

图1-2管理者的角色 (1)人际角色。人际角色归因于管理者的正式权力,主要包括: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 (2)信息角色。在信息角色中,管理者既是其所在单位的信息传递中心,也是别的单位的信息传递渠道。主要有: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 (3)决策角色。管理者负责做出决策,并分配资源以保证决策方案的实施。主要有:企业家、冲突管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3.管理者的技能 根据罗伯特·卡茨的研究,管理者要具备三种技能,即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这三种不同的技能对于各种层次的管理的重要性如图1-3所示。

图1-3各种层次的管理所需要的管理技能比例考点二:中外早期管理思想(见表1-1)★★ 表1-1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考点三: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早期管理思想虽然博大精深,但管理理论的系统形成却出现于西方。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是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数量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和质量管理理论。 1.古典管理理论 (1)科学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其代表人物主要有泰罗、吉尔布雷斯夫妇以及甘特等。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见表1-2。 表1-2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 (2)组织管理理论

《土地管理学总论》试题及答案

(9105)《土地管理学基础》网上作业题 及答案 1:[单选题]4.栅格格式表达空间数据的缺点: (). A:数据存储量大 B:难以描述边界复杂、模糊的面状地物 C:数据结构复杂 D:多种地图叠合分析较困难 参考答案:A 2:[单选题]3.以下哪项是城镇国有土地流转和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共同的形式:(). A:出让 B:转让 C:入股 D:“四荒”拍卖 参考答案:B 3:[单选题]2.下列关于土地分等定级采用的"等"和"级”两个层次划分体系说法正确的是( ). A:城镇土地等反映全国城镇之间的土地质量的地域差异 B:城镇土地级的顺序不在城镇内部统一排列,不同城镇的土地级别具有可比性。 C:农用地等别在全省范围内不具有可比性。 D:农用地级别在市级行政区内具有可比性。 参考答案:A 4:[单选题]1.在土地管理系统中()是核心。 A:地籍管理

B:土地权属管理 C:土地市场管理 D:土地利用管理 参考答案:D 5:[填空题]4.地价指数按不同的基期可以分为和。 参考答案:4.定基地价指数、环比地价指数 6:[填空题]3.我国目前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行政区域划分为、、、 和五个层次。 参考答案:3.全国、省(区)、地(市)、县(市)、乡(镇) 7:[填空题]2.土地利用管理是国家按照预定的目标和土地系统运行的自然、经济规律,对土地的、、和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等工作的总称。 参考答案:2.开发、利用、整治、保护 8:[填空题]1.土地管理的职能包括、、。 参考答案:1.计划职能、组织职能、控制职能 9:[论述题]2.土地征收与土地征用的关系。 参考答案:2.土地征收是指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变为国有土地的行为,土地征用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批准权限批准,并依法给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民补偿后,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收归国有的行政行为。在征收的过程中,就是将待征土地的集体所有权转变为国有土地所有权的过程。二者的区别表现在:土地征收后会发生土地所有权的转变,而土地征用只是土地使用权的改变。二者的共同点是:都是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都要经过法定程序;都要依法给予补偿。10:[论述题] 1、城镇土地定级的技术路线。 参考答案: 1. 准备工作 ↓ 资料收集 ↓ 定级因素选择与权重测定 ↓ 因素作用分的计算 ↓ 单元划分与单元总分值的计算 ↓ 土地级别初步划分↓ 级差收益测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