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主体功能区的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主体功能区的概念
主体功能区是指根据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确定的特定区域内拥有主导功能的重要部分,是实施国土空间开发战略、保障国家安全、推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和基本路径。
主体功能区的划定具有战略性、科学性、整体性和实施性的要求,旨在实现国家优先发展的领域及功能目标,并为国家和地方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主体功能区的概念首次提出是在2005年国土资源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公布的《关于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通知》中。
随着国家和地方对土地利用规划的逐步深入和国土空间管控的需要,主体功能区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国土空间规划、城乡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
主体功能区划定的目的是通过对区域内资源、环境和发展潜力的科学评估,合理配置和保障资源要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主体功能区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 支撑国家战略。
主体功能区是国家实施国土空间开发战略的基础。
通过对主体功能区的划定,可以有针对性地推动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如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
2. 优化资源配置。
主体功能区划定了具有优势资源和适宜开发的区域,可以在这些区域集中配置重要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这样可以提高资源的综
合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推动经济增长。
3.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主体功能区的划定不仅关注城市的发展,也要关注农村和农业的发展。
通过优化城乡发展格局、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和农业现代化,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和人民群众共同富裕。
4. 保护生态环境。
主体功能区的划定是基于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服务价值的评估,目的是通过科学的区域规划和土地利用管控,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5. 有序推进空间开发。
主体功能区的划定具有实施性。
通过主体功能区的划定,可以统筹协调区域内各种开发活动,确保开发的有序性,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为了实现主体功能区的划定和实施目标,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制定总体规划。
要制定具有战略性和指导性的总体规划,明确划定主体功能区的范围、方向、布局和控制指标,明确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
同时,要结合国土空间开发战略和地方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分区规划和专项规划。
2. 加强调研评估。
要通过综合分析和评估,科学划定主体功能区的范围和功能。
要注重对区域资源、环境、产业、人口等要素的评估,确定主体功能区的定位和
定向发展方向。
3. 加强统筹协调。
要加强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建立健全规划编制、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协调机制。
要鼓励各方面集中开发和利用主体功能区内的资源和要素。
4. 加强监管管理。
要建立健全主体功能区的监测评估、审批管控和政策激励等政府管理机制。
要强化对主体功能区的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规划和政策,确保主体功能区的实施效果。
5. 加强宣传和培训。
要加强对主体功能区的宣传和培训,增强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
要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向社会公众介绍主体功能区的概念和意义,提高公众的参与性和满意度。
总之,主体功能区是国家统筹发展和管控国土空间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强调对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和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通过科学的规划和管控,主体功能区可以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优化空间布局,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