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功能区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方向控制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2.21•【字号】鄂政发[2012]106号•【施行日期】2012.12.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鄂政发〔2012〕106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现将《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规划》是我省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
编制实施《规划》,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对推进形成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实现富民强省目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各地、各部门要从全局出发,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切实抓好《规划》的贯彻落实。
各地要按照《规划》确定的原则、要求以及本地区主体功能定位,对本地区国土空间进行功能分区,明确各功能分区的定位和边界、发展目标和方向、开发和管制原则等,并认真组织实施。
省政府各部门要根据《规划》明确的任务分工和要求,调整完善财政、投资、产业、土地、农业、人口、环境等相关规划和政策,建立健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加强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全面做好《规划》实施工作。
湖北省人民政府2012年12月21日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目录序言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自然状况第二节综合评价第三节主要问题第四节面临挑战第二章指导思想第一节开发理念第二节主体功能区划分第三节开发原则第四节重大关系第三章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第一节主要目标第二节战略任务第三节未来展望第四章湖北省主体功能区划第一节区划方案第二节重要指标统计分析第五章重点开发区域第一节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第二节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区域第三节省级层面重点开发区域第六章限制开发区域第一节国家层面农产品主产区第二节国家层面重点生态功能区第三节省级层面重点生态功能区第七章禁止开发区域第一节功能定位第二节管制原则第三节近期任务第八章能源与资源第一节主要原则第二节能源开发布局第三节主要矿产资源开发布局第四节水资源开发利用第九章保障措施第一节区域政策第二节绩效考核评价第十章规划实施第一节职责分工第二节实施机制附件1:湖北省禁止开发区名录附件2:其他重点开发的城镇附件3:附图序言湖北省地处中国中部和长江中游,山地平原兼有,气候温暖湿润,土地类型多样,国土空间自然禀赋优势突出。
什么是两型社会
什么是两型社会两型社会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前者包含了探索集约用地方式、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深化资源价格改革;后者则囊括了建立主体功能区,制定评价指标、生态补偿和环境约束政策和完善排污权有偿转让交易制度等。
十七大之后,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确定为“两型社会”试验区并被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权。
这方面集工业、能源、农业和交通优势于一体的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无疑具有很高的试验价值,以“两型社会”试验为突破口,将全面提高两大城市圈的整体素质,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东北部,湖北、湖南均以湖泊众多闻名,东湖、梁子湖、洪湖以及大别山地区是武汉城市圈两大生态板块,环洞庭湖地区和湘西地区是长株潭城市群两大生态板块,两地共有近900公里的长江防洪堤。
长株潭城市群南北之间以及武汉与周边城市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经济发展结构差异,东西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发展梯度差。
比如,武汉与黄冈人均GDP相差近5倍,武汉拥有良好产业基础和科教研发实力,周边城市腹地则拥有较为宽松资源和较低开发成本。
如何按主体功能区要求,根据资源环境承载条件,进行科学合理开发、综合利用、集约使用资源,如何把中心城市发展同周边城市腹地开发与保护生态结合起来,如何统筹城乡发展逐步实现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既是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需要及时面对、寻求突破性破解的重大问题,也是湖北、湖南两省乃至中部地区和全国其他区域需要共同探索的重大问题。
一是重视规划。
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均根据区域发展现状、发展要求及承载能力,按主体功能区要求划分禁止开发、限制开发、远景开发、规划期内可建设和已建成五类区域进行有序开发,按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进行分类管理。
二是强调集约。
如长株潭摒弃了传统的摊大饼模式,按照紧凑布局、生态隔离的组团式、友好型、集约化发展的新理念,将核心区规划为以长沙为主,株洲、湘潭为副,相关地区保留大片绿地的“一主两副环绿心”结构,构成组团特色鲜明、内在联系紧密的大都市区。
国家区域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_范恒山
国家区域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范恒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地区经济司,北京100824)提要: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区域政策因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区域问题而生,是国家为了推动区域发展,促进区域协调,依据区域比较优势而对不同地区作出的政策安排。
所以,区域政策构成了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和经济调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随着国家区域政策的不断细化、实化和差别化,我国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
“十二五”时期,区域发展仍然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内国外环境较以往更加复杂。
新的时期,国家将继续着重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良性互动的新格局。
关键词:区域政策;区域协调;区域发展中图分类号:F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637(2012)05-0077-04一、“十一五”以来我国区域政策的基本特点自觉地系统地研究制定区域政策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
中央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在不同的阶段,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了不同的政策举措,大体分三个阶段。
一是国家通过调整工业布局来推进内地与沿海均衡发展的阶段,这一时期大体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之前。
为了改变当时工业基础薄弱的状况和沿海与内地工业布局畸形发展的格局,同时,考虑到当时特殊的国际政治氛围,国家提出了调整沿海内地工业布局的战略举措,并通过这一布局调整来改善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格局。
代表性的论断是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两个必须”: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
根据这一战略思想,国家投资明显向内陆地区倾斜。
这个转变加速了内地的工业化进程,使建国初期极不平衡的工业布局格局初步得到改观,到目前为止,内地工业的发展在较大程度上仍依赖于这一时期打下的基础。
理论界通常把这一阶段称之为生产力均衡布局或区域均衡发展阶段。
二是沿海地区率先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大体从改革开放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主体功能区
主体功能区简介主体功能区是指城市规划中的一种功能分区,旨在为城市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提供支持。
主体功能区的规划和布局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将不同的功能集中在一定的区域内,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主体功能区的概念、特点、规划和例子等方面对主体功能区进行详细介绍。
一、概念主体功能区是指城市中以确定的空间范围为依据,按照城市的发展需要,将不同的功能集中集成的一种城市功能分区方式。
在主体功能区规划中,一般会划分为几个具有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功能区域,如经济功能区、文化功能区、居住功能区等。
二、特点1. 专业性:主体功能区的规划和布局都是由专业规划师进行设计,充分考虑城市发展的需要和要求。
2. 结构合理:主体功能区的布局应当合理,旨在实现各个功能区的互动和相互支持。
3. 资源优化利用:主体功能区的规划可以避免资源的过度闲置和浪费,实现资源的最优利用效果。
4. 发展方向明确:主体功能区的规划能够明确各个功能区域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三、规划过程1. 调研和分析:在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初期,需要进行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了解城市的发展需求和功能区域的需求。
2. 制定规划目标:根据调研和分析的结果,规划师们可以制定主体功能区的规划目标和发展方向。
3. 绘制规划图纸:规划师们会根据规划目标和发展方向,制定相应的规划图纸,明确不同功能区的位置和布局。
4. 审批和批准:规划师们完成规划图纸后,需要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批和批准,确保规划的合法性和可行性。
5. 实施与监督:一旦规划图纸获得批准,城市开发商和建筑师等相关方将会开始实施规划,并监督和评估规划的实施效果。
四、主体功能区的例子1. 经济功能区:一般位于城市的商业中心和工业区域,集中发展各种经济活动,如商务办公、商业服务、制造业等。
2. 居住功能区:主要用于城市的居民居住和生活,包括住宅区、公寓和社区设施等。
3. 文化功能区:用于文化和娱乐活动,包括博物馆、图书馆、剧院、音乐厅等。
“十二五”时期湖南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十二五” 时期湖南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域战略,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的区域发展格局。
当前,我省区域发展不协调、城乡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滞后的问题仍然存在。
省委九届十次全会提出,按照优化提升环长株潭(3+5)城市群、加速崛起湘南、扶植发展大湘西的要求,优化空间布局,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这将是今后五年我省实现跨越发展、富民强省战略的必由之路。
一、区域协调是湖南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坚持以“四化两型” 为引领,统筹推进环长株潭(3+5)城市群、湘南地区、大湘西地区协调发展,是我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崭新思路,也是我省坚持在发展中转变,以转变促发展,推动经济社会走上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1.世界普遍高度重视的现实问题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在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区域经济与全球经济协调发展,既是各国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更是当前国际合作与交流当中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也1是我国在促进与改善双边或多边关系中所坚持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策略。
一方面,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本国内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各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内容,是进行合理的空间规划及特定区域的有效管理。
在空间规划方面,德国、荷兰与日本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比较长的空间规划历史,如德国关于空间规划的法律最早可以追溯到1900 年的《萨克森建筑法》。
在对人口过密地区、欠发达地区、生态地区等特殊地区的管理方面,发达国家的主要做法,是通过立法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基础和组织保障,通过实施控制、鼓励等区域差别政策推动后发地区产业发展。
这方面最具典型意义的是美国的西部开发和国家公园管理制度。
美国西部开发是世界上落后地区成功开发的典型;而它的国家公园制度是世界上建立最早的国家公园制度,已有130 多年的历程,经过多次革新,体制相对完善,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在美国自然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美国国家公园系统共有20 个大类288 个单位,主要可分为自然区域、历史文化区域和休闲消遣区域,约占全美总面积的%。
对于我国主体功能区的认识
对于我国主体功能区的认识对于我国主体功能区的认识摘要: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明确提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
主体功能区划作为未来引导和约束我国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的总体方案,将对我国规范空间开发秩序产生深远和实质的影响。
而在我国的“十三五”规划中建议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
发挥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完善政策,发布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图和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目录,推动各地区依据主体功能定位发展。
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
本文主要介绍主体功能区的内涵、理论基础、划分依据及其影响。
关键字:主题功能区、区域规划、划分依据一、主体功能区的内涵主体功能区是根据区域发展基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及在不同层次区域中的战略地位等, 对区域发展理念、方向和模式加以确定的类型区, 突出区域发展的总体要求。
主体功能区是超越一般功能和特殊功能基础之上的功能定位, 但又不排斥一般功能和特殊功能的存在和发挥。
主体功能区可以从不同空间尺度进行划分, 既可以有以市、县为基本单元的主体功能区, 也可以有以乡、镇为基本单元的主体功能区, 取决于空间管理的要求和能力。
主体功能区的类型、边界和范围在较长时期内应保持稳定, 但可以随着区域发展基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及在不同层次区域中的战略地位等因素发生变化而调整。
主体功能区中的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开发”主要是指大规模工业化和城镇化人类活动。
优化开发是指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 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方式、质量和效益, 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重点开发并不是指所有方面都要重点开发, 而是指重点开发那些维护区域主体功能的开发活动。
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依据
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依据一、主体功能区的概述主体功能区是指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因素,将特定区域确定为具有某种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的一种空间单元。
主体功能区划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优化资源配置,通过明确各区域的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依据1.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是主体功能区划分的重要依据之一。
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条件不同,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强度和规模也不同。
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地区,应限制大规模的人类活动,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生态环境;而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地区,可以适当增加人类活动的强度和规模,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经济发展。
2.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也是主体功能区划分的重要依据。
不同地区的开发程度和潜力存在差异,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功能定位。
对于开发密度较高、发展潜力较小的地区,应着重优化现有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效益;对于开发密度较低、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应加大投资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3.生态保护和环境质量生态保护和环境质量也是主体功能区划分的重要依据之一。
在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应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质量的改善,限制大规模的人类活动,避免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而在生态环境良好、自然灾害较少的地区,可以适当增加人类活动的强度和规模,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
三、主体功能区的战略意义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首先,通过明确各区域的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可以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其次,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有利于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最后,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有利于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四、主体功能区的实践应用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不仅是一种理论上的探讨,更是一种实践中的应用。
国内主体功能区的内涵与特点
主体功能区是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在特定阶段的主要矛盾相联系的概念,既不同于综合性区域,也不同于类型区。
厘清主体功能区的内涵、特性和发展要求,对于制定科学的落实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主体功能区的内涵和特性在区域开发过程中,通常会形成各种不同的区域。
这些区域一般可以划分为综合性区域和类型区。
综合性区域包括经济区、行政区、自然地理区等;类型区包括工业区、农业区、商业区、自然保护区、蓄滞洪区、开发区等。
各区域都具有一定的功能,综合性区域的功能较多,类型区的功能较为单一。
主体功能区既不同于一般的综合性区域,也不同于一般的类型区。
与一般的综合性区域相比,它有一种特别突出的特征,这种特征决定着该区域的发展定位及其发展方向;与一般的类型区相比,在多数情况下,它有着多重的功能。
主体功能区是中国制定“十一五”规划时才形成的概念,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在特定阶段的主要矛盾相联系。
主体功能区是为了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根据现存经济技术条件下各空间单元的开发潜力,按照国土空间整体功能最大化和各空间单元协调发展的原则,对国土空间按发展定位和发展方向进行空间划分而形成的藉以实行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的特定空间单元。
主体功能区的主要特性可以概括为:(一)它服务于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在我国,不同区域、不同层级的政府部门出于不同的目的,依据不同的原则,划分和确定了各种类型的区域。
但在一般情况下,这些区域的划分主要是为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某些领域的特殊问题,或者是为了满足区域某些方面的需求,其功能的实现不会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大格局和大思路的调整。
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则不同,它是根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各区域的现实条件和发展潜力,对各区域按其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和模式加以分类,以便对各区域进行分类管理,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主体功能区的发展和演变对未来我国国土空间格局的形成、人口分布、经济布局、生态系统建设等具有长期和重大的影响。
浅谈我国主体功能区划
浅谈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概念:主体功能区即各地区所具有的、代表该地区的核心功能。
各个地区因为核心(主体)功能的不同,相互分工协作,共同富裕、共同发展。
核心(主体)功能是自身资源环境条件、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也是更高层级的区域所赋予的。
主体功能区指基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将特定区域确定为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类型的一种空间单元。
主体功能不同,区域类型就会有差异。
大致可分为以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城市化地区,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农业地区,以提供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的生态地区等。
图1 中国地形图我国国土空间具有以下特点:——陆地国土空间辽阔,但适宜开发的面积少。
我国陆地国土空间面积广大,居世界第三位,但山地多,平地少,约60%的陆地国土空间为山地和高原。
适宜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面积有180余万平方公里,但扣除必须保护的耕地和已有建设用地,今后可用于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及其他方面建设的面积只有28万平方公里左右,约占全国陆地国土总面积的3%。
适宜开发的国土面积较少,决定了我国必须走空间节约集约的发展道路。
——水资源总量丰富,但空间分布不均。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8%。
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水资源分布与土地资源、经济布局不相匹配。
南方地区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北方地区仅占19%;北方地区水资源供需紧张,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达到了48%。
水体污染、水生态环境恶化问题突出,南方一些水资源充裕地区出现水质型缺水。
水资源短缺,既影响着经济发展,也制约着人口和经济的均衡分布,还带来了许多生态问题。
——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但总体上相对短缺。
我国能源和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品种齐全,但主要化石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难以满足现代化建设需要。
能源和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生态脆弱或生态功能重要的地区,并与主要消费地呈逆向分布。
两型社会建设
两型社会建设两型社会建设在房地产领域的表象含义及核心内涵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即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的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发展模式。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具体内容资源节约型包含了探索集约用地方式、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深化资源价格改革;环境友好型则囊括了建立主体功能区,制定评价指标、生态补偿和环境约束政策和完善排污权有偿转让交易制度等。
两型社会建设就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简称。
一是“两型”社会建设的理念转变和创新,关键在于领导思维的不断提升。
从大局出发,积极转变政府职能,跳出局部利益的思维模式,将思想统一到“两型”社会的决策和整体部署上来,提高认识,切实做好本地区的节能、环保工作。
相关行业和企业尤其是那些高耗能、重污染企业的领导,更要进一步拓宽视野,转变经营理念,将自身的发展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局联系起来,努力走节约型、环保型发展道路,避免陷入到争夺能源资源和破坏环境的恶性循环中去。
摒弃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来谋求发展的旧思维。
这就要求我们以“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在投资政策、财税政策、土地政策、资源政策、生态补偿政策等方面先行先试。
如果长株潭城市群能够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的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那么对全省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对全国的发展将提供崭新的样板和参考。
二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推进速度和质量,关键在于发展方式的不断转变。
正处于高速成长期,量的扩张还有待充分释放。
但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又好又快的发展路线。
三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推进激情和动力,关键在于惠民宗旨的不断深入。
建设主体功能区的概念
建设主体功能区的概念主体功能区是指根据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确定的特定区域内拥有主导功能的重要部分,是实施国土空间开发战略、保障国家安全、推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和基本路径。
主体功能区的划定具有战略性、科学性、整体性和实施性的要求,旨在实现国家优先发展的领域及功能目标,并为国家和地方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主体功能区的概念首次提出是在2005年国土资源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公布的《关于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通知》中。
随着国家和地方对土地利用规划的逐步深入和国土空间管控的需要,主体功能区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国土空间规划、城乡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
主体功能区划定的目的是通过对区域内资源、环境和发展潜力的科学评估,合理配置和保障资源要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主体功能区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1. 支撑国家战略。
主体功能区是国家实施国土空间开发战略的基础。
通过对主体功能区的划定,可以有针对性地推动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如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
2. 优化资源配置。
主体功能区划定了具有优势资源和适宜开发的区域,可以在这些区域集中配置重要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这样可以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推动经济增长。
3.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主体功能区的划定不仅关注城市的发展,也要关注农村和农业的发展。
通过优化城乡发展格局、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和农业现代化,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和人民群众共同富裕。
4. 保护生态环境。
主体功能区的划定是基于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服务价值的评估,目的是通过科学的区域规划和土地利用管控,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5. 有序推进空间开发。
主体功能区的划定具有实施性。
通过主体功能区的划定,可以统筹协调区域内各种开发活动,确保开发的有序性,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为了实现主体功能区的划定和实施目标,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制定总体规划。
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
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指在统一的国家空间规划框架内,根据区域发展的需要和资源环境的条件,确定不同地区的主体功能,合理布局各类功能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
该规划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对于推动地区协调发展和优化空间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主体功能区是指以特定功能为主导的区域,包括经济功能区、生态功能区和人口功能区。
经济功能区是指以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为目标,重点发展产业、推动创新和科技进步的区域。
生态功能区是指以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为目标,主要保障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区域。
人口功能区是指以人口发展和人口资源利用为目标,主要集中人口资源,提供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的发展的区域。
其次,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发展需求和资源条件进行合理布局。
在经济功能区方面,要充分利用各地资源,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在生态功能区方面,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在人口功能区方面,要合理统筹人口资源,实现人口分布的合理化,提高人口的素质和福利水平。
此外,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还要注重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优化空间布局。
通过协同发展,可以充分发挥各区域的优势,形成合理的区域经济布局和人口分布结构,促进各地区的互补和协同发展。
同时,还要加强空间规划和土地利用管理,遏制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最后,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方式。
通过合理布局和科学规划,可以有效控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的破坏,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同时,还可以提高各地区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
综上所述,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通过合理布局各类功能区和协调发展各地区,可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建设“两型”社会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两型社会概论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即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的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发展模式。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前者包含了探索集约用地方式、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深化资源价格改革;后者则囊括了建立主体功能区,制定评价指标、生态补偿和环境约束政策和完善排污权有偿转让交易制度等。
两型社会含义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约、环保、文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成为每个企业、村庄、单位和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也就是说,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
那么这样的“综改区”,也就是以节能降耗、保护环境为核心要素的改革试验区。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环境友好型技术、环境友好型产品、环境友好型企业、环境友好型产业、环境友好型学校、环境友好型社区等组成。
主要包括: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不利影响的各种开发建设活动;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少污染与低损耗的产业结构;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
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的约束越来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我们国家经济结构要面临转型,即从过去那种“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模式向“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转变。
中部地区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产出地区,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在全国来说显得更加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在中部的改革试验区提出“两型社会”建设目标,是一种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考虑。
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100题
目录新思想 (4)1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4)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4)3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4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5)5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5)6 在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理想 (6)7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6)8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7)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旗帜 (7)10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8)11 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8)12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8)13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 (9)14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10)15 以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创新 (10)16 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11)17 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 (11)18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 (11)19 必须自觉划清四个界限,始终保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 (12)20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2)21 “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根本标准 (13)22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13)2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真正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和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1324 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14)25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14)26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15)27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15)28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16)29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16)30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16)31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7)32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17)33全面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提高党的34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18)35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19)36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19)37 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20)38 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20)39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 (21)40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21)41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22)42 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 (22)43 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23)44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3)45 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 (24)新知识 (24)46 八国集团与G20 (24)47 “金砖四国” (25)48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25)49 碳排放与碳交易 (25)50 次贷危机 (25)51 包容性增长 (26)52 离岸金融 (26)53 标准.普尔混合指数 (26)54 软实力与巧实力 (27)55 “两型社会” (27)56 战略性新兴产业 (27)57 大部制 (27)58 三网融合 (28)59 物联网 (28)60 云计算 (28)61 幸福指数 (29)62 绿色GDP (29)63 绿色能源 (29)64 观光农业 (29)65 人口红利 (30)66 生态文明、生态补偿 (30)67 学习型组织 (30)68 世博会 (31)69 “博客”、“微博”、“播客” (31)70 创意产业 (32)71 非物质文化遗产 (32)72 虚拟财产 (32)74 ERP技术 (33)75 基因工程 (33)76 树根理论 (33)77 蝴蝶效应 (33)78 帕金森定律 (34)新经验 (34)79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4)80 我们党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必须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 (35)81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35)82 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 (36)83 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36)84 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36)85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37)86 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党的生机活力 (37)87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管党治党水平 (38)88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3889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38)90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推进社会建设 (39)91 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必须大力推进文化创新 (39)92 注意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优秀干部 (39)93 湖南实现富民强省奋斗目标必须把握的五个指导原则 (40)94 以“四化两型”推动湖南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又好又快发展 (40)95 湖南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必须坚持的六条基本原则 4196 推进“3+5”城市群建设,努力实现“三个率先” (41)97 湖南实现科学发展必须牢牢守住“四条底线” (42)98 用行政程序规范政府权力运行 (42)99 把“弯道超车”精神贯穿于富民强省全过程 (42)100 让学习成为湖南各级党组织的精神品格 (43)新思想1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理论;时代化就是紧密结合时代特征,不断吸收新的时代内容,使马克思主义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大众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通俗化、具体化,使之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所理解、所接受。
十二五规划纲要名词解释[1]
新名词及相关解释1、碳汇:来源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国签订的《京都议定书》,该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
由此形成了国际“炭排放权交易制度”(简称“碳汇”)。
所谓碳汇,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
通过陆地生态系统的有效管理来提高固炭潜力,所取得的成效抵消相关国家的炭减排份额。
森林碳汇是指森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并固定在植被与土壤当中,从而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过程。
林业碳汇是指利用森林的储碳功能,通过植树造林、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减少毁林、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等活动,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按照相关规则与碳汇交易相结合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2、包容性增长:包容性增长即为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
包容性增长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
它涉及平等与公平的问题,包括可衡量的标准和更多的无形因素。
而所谓包容性增长,寻求的应是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
包容性增长包括以下一些要素:让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加强中小企业和个人能力建设;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保持平衡;强调投资和贸易自由化,反对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重视社会稳定等。
3、物联网: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这个词,国内外普遍公认的是MIT Auto-ID中心Ashton教授1999年在研究RFID时最早提出来的。
“物联网概念”是在“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概念。
其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
自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提出“感知中国”以来,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
4、智能电网(smart power grids):就是电网的智能化,也被称为“电网 2.0”,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包括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贯彻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若干政策的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贯彻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若干政策的意见发改规划[2013]115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要求,完善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配套政策,现提出以下政策意见。
一、总体政策方向制定实施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要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和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围绕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这一战略任务,分类调控,突出重点,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引导资源要素按照主体功能区优化配置,为主体功能区建设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着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和生态安全格局,促进城乡、区域以及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一)加大政策力度。
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积极完善各项相关政策。
在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引导产业发展布局、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城乡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强化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等各项工作中,都要按照主体功能区建设的需要,把相关政策区域化和具体化,充分发挥在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二)突出政策重点。
要从各类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出发,把握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与发展特点,明确不同的政策方向和政策重点。
对优化开发区域,要着力引导提升国际竞争力;对重点开发区域,要促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对农产品主产区,要大力提高农产品供给能力;对重点生态功能区,要增强生态服务功能;对禁止开发区域,要加强监管。
(三)优化政策组合。
要把投资支持等激励政策与空间管制等限制、禁止性措施相结合,明确支持、限制和禁止性政策措施,引导各类主体功能区把开发和保护更好的结合起来。
通过激励性政策和管制性措施,引导各类区域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谋发展,约束各地不合理的空间开发行为,切实把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落到实处。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1. 简介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是中国政府制定的一项重大战略规划,旨在优化各地区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并推动生态环境保护。
该规划针对全国不同地区的特点和需求,明确了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指导和支撑。
2. 规划目标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主要目标如下:•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合理规划,推动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提升区域竞争力:将区域优势转化为经济竞争力,增强地方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竞争力。
•保护生态环境: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通过资源整合和产业协同,实现区域间的协调发展,促进区域间经济、社会和人口的均衡布局。
3. 规划原则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制定遵循以下原则:•科学性原则:规划制定需基于充分调研和科学分析,确保规划合理、科学和可行。
•综合性原则:规划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需求和影响,确保规划结果综合协调。
•区域性原则:规划要充分考虑各地区的特点和需求,确保规划贴近实际、符合地方实际情况。
•可持续性原则:规划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确保规划目标的长期实现。
•可行性原则:规划要考虑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确保规划能够在实践中得以有效实施。
4. 规划内容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4.1 功能定位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和需求,确定各地区的主体功能定位,包括经济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等。
4.2 产业发展规划中将对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向进行调整和优化,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促进各地区经济的稳定增长。
4.3 资源整合规划中将对各地区的资源进行整合和配置,优化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地方资源的共享和互补发展。
4.4 生态保护规划中将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管理,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4.5 区域协调发展规划中将推动各地区间的协调发展,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区域间的经济、社会和人口的均衡发展。
主体功能区规划驱动下的城市规划转型
№ n c v o m en i i o a ig an a l n n r sor ai s ae ot w 0 o eneds it de elpmen n De elp t ory z neplnnn d U n pan i gtan f m t pr t on r b h - d t ocey” v o t
t t r o c u e e e o me t r r l n g s a i r o e f r n l n gt n i n w i h s h wn n h l n i g h a h nl s vl e u oc d d p n p i i p n i i ma f r b a i r s i h i s o i t e p n ot a n y o c 0u a p n n a t o c a n
中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理论基础及战略意义
中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理论基础及战略意义【摘要】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明确提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
”主体功能区划作为未来引导和约束我国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的总体方案,将对我国规范空间开发秩序产生深远和实质的影响,本文旨在探讨主体功能区划的理论基础及战略意义。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划;理论基础;战略意义1 主体功能区的内涵功能区是功能区是指基于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发展潜力等,将特定区域确定为特定功能定位类型的一种空间单元[1]。
主体功能区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2]率先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主体功能区不同于过去划分的综合经济区,它属于一种典型的经济类型区。
主体功能区是按照其在全国或上级区域中所承担的不同主体功能而划分的功能区,不同主体功能区所承担的主体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是不同的。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
主体功能区划是编制空间规划、优化空间布局的重要前提,具有基础性的特征,是协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重要载体,是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生态功能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的区划。
它从区域空间开发适宜性的角度,将区域划分为具有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的不同空间单元的过程。
确定不同的功能区定位,采取不同的区域开发模式,是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以生态环境为中心的自然之间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长期政策[3]。
2 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理论探索2.1 功能区的重要性及创新性我国一直把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作为国家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4]。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百科名片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就是要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确定主体功能定位,明确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完善开发政策,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
目录四大类主体功能区划分四类主体功能区国家省级两层编制构想如何出台全文编辑本段四大类主体功能区●优化开发区域: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主体功能区●重点开发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区域●限制开发区域:资源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禁止开发区域: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域国家建设部网站昨天公布了《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国发[2007]21号,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全国主体功能区编制规划将于9月完成初稿,并开始征求意见。
《意见》认为,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有利于打破行政区划,制定实施有针对性的绩效考评体系。
“全国主体功能区”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所确定的全国国土空间最新布局办法。
根据这一布局,全国国土空间将被统一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大类主体功能区。
《意见》称,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战略性、基础性、约束性的规划,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等的基本依据。
编辑本段划分四类主体功能区根据《意见》,四大类功能主体区中的优化开发区域是指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重点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区域;限制开发区域是指资源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禁止开发区域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体功能区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方向控制:2005年3月12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即“两型社会”);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到2020年基本形成主体功能区布局,同年12月国务院批准在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设立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0年底,国务院颁布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同时各省市自治区也在制定和实施本地区的主体功能区规划;2011年3月,国家发布“十二五”规划,其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部署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快建设两型社会。
笔者认为,主体功能区与两型社会建设关系密切,前者的制定和实施非常有利于后者的推进,这是因为主体功能区可以看作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顶层设计。
一、主体功能区规划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宏观制度创新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环境压力巨大。
国土面积的65%是山地和丘陵,33%是干旱区、荒漠区,70%的国土会遭受到典型的东亚季风强烈影响,可能带来严重的自然灾害,这种情况在世界大国中是罕见的。
我国的大陆平均高度是世界大陆平均高度的1.83倍,自然环境的脆弱性显而易见。
现有水土流失面积356.9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7.2%。
其中水力侵蚀面积161.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6.8%;风力侵蚀面积195.7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0.4%。
自然侵蚀加上不断增强的人类活动,共同加速了对地表的严重干扰。
我国发生自然灾害的频率也呈提高之势,大约1500年前的隋代每年是1.6次,现在是每年3.9次。
从现在到未来的30年当中,还可能增长到每年4.1次。
简历大全 /html/jianli/《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要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把提高空间利用效率作为国土空间开发的重要任务,引导人口相对集中分布、经济相对集中布局,走空间集约利用的发展道路。
”具体来说,一是要严格控制开发强度,把握开发时序,使绝大部分国土空间成为保障生态安全和农产品供给安全的空间;二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人口密度较高的城市化地区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其他地区要依托现有城市集中布局、据点式开发,建设好县城和有发展潜力的小城镇,严格控制乡镇建设用地扩张;三是各类开发活动都要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空间,尽可能利用闲置地、空闲地和废弃地;工业项目建设要按照发展循环经济和有利于污染集中治理的原则集中布局,以工业开发为主的开发区要提高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国家级、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要率先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各类开发区在空间未得到充分利用之前,不得扩大面积;四是交通建设要尽可能利用现有基础扩能改造,必须新建的也要尽可能利用既有交通走廊;跨江(河、湖、海)的公路、铁路,应尽可能共用桥位。
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到2020年,全国陆地国土空间的开发强度(也就是居住、建设占地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比例)控制在3.91%以下,城市空间控制在10.65万平方公里以内,农村居民点占地面积减少到16万平方公里以下,各类建设占用耕地新增面积控制在3万平方公里以内,工矿建设空间适度减少。
而全国90%以上陆地面积将用来保障生态安全和农产品供给安全。
绿色生态空间扩大,林地保有量增加到312万平方公里,草原面积占陆地国土空间面积的比例保持在40%以上,河流、湖泊、湿地面积有所增加。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因此,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是最大的资源节约,形成主体功能区布局是对环境最友好的宏观制度创新。
二、主体功能区实施是最有效的结构调整两型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这包括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区域结构的调整。
但长期以来,我国普遍存在重产业结构调整、轻区域结构调整的现象。
事实上,对于两型社会建设,如果不进行区域结构调整,仅仅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难以收到实效,甚至越调越乱。
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将国土划分为四类:一是优化开发区域,是指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
这类区域要优化产业结构,把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
二是重点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区域。
这类区域要承接优化开发区域的产业转移,承接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转移,逐步成为支撑全国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重要载体。
三是限制开发区域,是指资源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
要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点状发展的原则,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引导超载人口逐步有序转移,逐步成为全国或区域性的重要生态功能区。
四是禁止开发区域,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域。
要依据法律法规和相关的规划实行强制性保护,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
在国家和省级层面制定主体功能区规划,有利于保护资源环境和生态环境,按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维护未来的生态安全;有利于逐步缩小地区之间生活水平、福利水平的差距,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发展成果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际竞争力基础上,在其他适宜开发的区域,培育若干新的大城市群和区域性城市群,形成多元、多极、网络化的城市化格局,使经济增长的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拓展,人口和经济在国土空间的分布更趋集中均衡。
主体功能区战略很好地贯彻了调整空间结构的理念。
空间结构是城市空间、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等不同类型空间在国土空间开发中的反映,是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空间载体。
空间结构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经济发展方式及资源配置效率。
从总量上看,目前我国的城市建成区、建制镇建成区、独立工矿区、农村居民点和各类开发区的总面积已经相当大,但空间结构不合理,空间利用效率不高。
而主体功能区的重大创新,就是把调整空间结构纳入经济结构调整的内涵中,把国土空间开发的着力点从占用土地为主转到调整和优化空间结构、提高空间利用效率上来。
一言以蔽之,主体功能区划分将彻底改善我国的国土开发格局,以较少的国土面积(主要是优化开发区域和重点开发区域)承载更多的人口和经济活动,让更多的国土空间得到休养生息,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发展空间。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是最高层次的结构调整,是最大的可持续发展,是最根本的经济“两型化”举措。
三、主体功能区布局是最高层次的统筹城乡发展毕业论文统筹城乡发展,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在国务院分别批复的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中,“统筹城乡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从空间尺度看,统筹城乡发展可划分为不同层次。
我们经常采用的是具体方法,如建立城乡结对帮扶点,以企业带村组,派驻小康建设工作队、新农村建设工作队,等等,这些属于微观层次;建立新农村试验区,甚至是设立县级以上的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都属于中观层次;而主体功能区布局,则是宏观层次也是最高层次的城乡统筹。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指出:“按照统筹城乡的要求进行开发。
城市建设必须为农村人口进入城市预留生活空间,有条件的地区要将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延伸到农村居民点。
”为此,明确了相应的土地政策:一是按照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实行差别化的土地利用和土地管理政策,科学确定各类用地规模。
确保耕地数量和质量,严格控制工业用地增加,适度增加城市居住用地,逐步减少农村居住用地,合理控制交通用地增长。
二是探索实行城乡之间用地增减挂钩的政策,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加规模要与本地区农村建设用地的减少规模挂钩。
三是探索实行城乡之间人地挂钩的政策,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加规模要与吸纳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定居的规模挂钩。
四是探索实行地区之间人地挂钩的政策,城市化地区建设用地的增加规模要与吸纳外来人口定居的规模挂钩。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把农产品主产区作为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区域,是为了切实保护这类农业发展条件较好区域的耕地,使之能集中各种资源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也可以使国家强农惠农的政策更集中地落实到这类区域,确保农民收入不断增长,农村面貌不断改善;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对耕地按限制开发要求进行管理,对基本农田按禁止开发要求进行管理;按照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规模和速度,逐步适度减少农村生活空间,增加农村公共设施空间,重点将闲置的农村居民点等复垦整理成农业生产空间或绿色生态空间;通过集中布局、点状开发,在县城适度发展非农产业,以避免过度分散发展工业带来的对耕地过度占用等问题。
城市并非以孤立的空间存在,它与其所在的区域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城市与区域的关系——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区域产生城市,城市反作用于区域。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并不是一种施舍,而是巩固工业、城市“基础”的必然要求,是工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
本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原则,《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大对“三农”扶持力度,规定中央财政继续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加大奖补力度,引导并帮助地方建立基层政府基本财力保障制度,增强限制开发区域基层政府实施公共管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和落实各项民生政策的能力;中央财政在均衡性转移支付标准财政支出测算中,重点考虑属于地方支出责任范围的生态保护支出项目和自然保护区支出项目,并通过明显提高转移支付系数等方式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特别是中西部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省级财政要完善对省以下转移支付体制,建立省级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有利于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的奖惩机制。
同时,鼓励探索建立地区间横向援助机制,生态环境受益地区应采取资金补助、定向援助、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因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造成的利益损失进行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