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生锈了教学文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利用新知,解决问题,深化认识。
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解决问题。了解了铁生锈的危害,那么应该怎样防止铁生锈呢?这一问再次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心理。知道了铁生锈的原因,学生很快就能想到要防止铁生锈就必须让铁与水、空气隔绝。可以采用哪些办法呢?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大都能想到擦去铁器上的水,用油漆覆盖等。为了深化认识,我再次设疑:既然这些防锈办法都是为了让铁与水、空气隔绝,那么为什么不采用同一种防锈办法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对学生的思维又是一个大考验,学生只能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说出自己的猜想,究竟是什么原因,又会勾起学生的好奇心,这时我才适时播放视频资料:哪种防锈办法好?从而给本课画上圆满的句号。
2、学生大胆讨论猜测。(将学生中的猜想罗列出来)
3、分组制定研究计划。
4、交流研究计划,相互质疑补充,(对研究命题作出指导,通过比较“铁为什么生锈?铁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与具体学生单一猜想问题作出比较,指导问题选择的可行性,人员分工等)
说明:由于铁生锈需要较长的时间,我们不可能在课堂完成这个实验,希望同学下去过后按照你们制定的实验计划,用实验来证明我们的猜想,一定要作好实验记录。
4、反馈交流探讨结果,展示填表。如何用你的发现说明你的看法的?
5、小结:我们通过观察和敲击、导电、磁铁的吸引等实验得到的结果都说明铁锈不是铁,是铁产生的一种新物质,那么就是一种化学变化。是铁和谁发生的化学变化呢?这是我们控制铁锈的关键。
三、探索铁生锈的原因
1、教师提出问题:是铁和谁发生的化学变化呢?也就是铁锈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二、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重视发现,拓展新知
由于学生实验的局限性,在验证铁在有水的条件下是否生锈时,学生的发现是铁在有水的条件下容易生锈,这与实验室里正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相反的,这其中的原因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课件中的小资料去揭开这个困惑,远比教师直接告诉他们有价值。另外,除了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的铁在有水、有空气的条件下容易生锈的结论外,还有一些容易被我们忽略的原因,如“水中有盐,铁器表面粗糙等”,这些小资料的阅读,意在让他们学会对信息进行处理、分析、从而提炼出有效信息的能力。然后,教者抓住资料中“铁生锈后就会烂得更快”这一重要信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铁生锈有什么危害?”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知道的并不多,于是我让学生课前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行查阅,了解了更多的铁生锈的危害。
分析实际学情 定位教学难点
1. 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2.学生可能存在的兴趣点、质疑点;3.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教给学生怎样的学习方法。
学生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在科学课堂上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勤于思考,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认识铁锈是不同于铁的物质,探索铁生锈的秘密,设计完成实验论证自己的推理猜想,并能坚持观察记录。
教学目标:
1、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2、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
3、通过观察、实验获得证据,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4、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揣摩编者意图 定位教学重点
1.教材的呈现方式,它们之间的联系;2.教材每一部分的编写意图;3.结合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
本课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这需要学生收集足够的证据,而探索活动将成为学生收集证据的过程。观察铁生锈的过程也是很有意义的活动,学生将自己设计对比实验的研究计划,并在课外进行对比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这个过程把课内和课外的学习有机地融合了起来。因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铁生锈的原因。
《铁生锈了》学案设计
科目
科学
年级
六年级
课时
1
课题
铁生锈了
研读教材内容定位教学目标
1.教材呈现的知识点;2.本课内容在单元及教材中所处的位置及前后知识的联系;3.体现与生活联系的内容;4.学生能力的培养点和情感的培养点。(本文来源:轩辕文献网)
观察和认识铁生锈变化的自然现象,在研究铁生锈变化过程中,学生将了解铁生锈的现象是产生新物质,认识到铁生锈是化学变化,从而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区分开,更进一步掌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
教学策略的选择
1.整体的教学策略;2.突出重点的策略;3.突破难点的策略。
为顺利完成本课制订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抓重点,突破难点,在课堂教学中我着重教给学生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还以小组实验、观察、记录、交流等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
教学设计思路
生活中的铁生锈现象-观察铁锈-探索铁生锈的秘密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了解铁生锈的危害。
阅读43页相关资料——铁为什么会生锈?
课前检查同学们带来的铁锈,我发现很多同学还是把生锈的铁制材料拿来了,这样不利于实验研究。
另外在学生对比观察铁和铁锈的时候,我发现大家验证的各种性质想的不完善,其实我们要来验证比较的有颜色、金属光泽、粗糙程度、延展性、导电性、磁性等等方面
1、(拿出一块生锈的铁片和一块不生锈的铁片),这两个都是铁片,你发现了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提出问题,明确探究任务:铁锈是从铁变来的,那么铁锈是铁么?生答。怎样证明铁锈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呢?
2、取出铁、锈铁,仔细观察回答,如何证明我们的看法?
安全提示:如果你的身体有伤口,请不要接触到铁锈!
3、引导思路:要看铁锈是否是铁,除了观察等外,我们还要看铁锈是否拥有铁所具有的特性来验证,寻找证据借鉴课本资料实验探讨填写35页表格。(指出:是对比实验,注意可变因素的唯一性,以及实验注意点)
学案设计过程
二次备课
来自百度文库一、情景导入
1、师生问好。师:我们在前面学习了物质变化的形式有几种?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学生回答)
2、出示生活实例图片。(课件出示)观察后思考: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特点?
3、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铁生锈了
4、质疑导入探究活动,看到这些生锈了的铁你有什么想法吗?(学生发表意见)
二、观察铁锈,和铁形成对比认识
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反复强调安全问题。
教学反思
一、复习旧知,汇报交流,体验成功的喜悦
上课伊始,我采用复习旧知的方法引入本课的重点,即:上节课我们根据生活经验和平时的观察,推想铁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课后你们是怎样设计实验探究的?学生很快就进入了学习情境,并且产生了强烈的汇报、交流欲望。当教师对他们实验的认真、观察的仔细、表达的流畅表示赞赏时,可想而知他们会是多么的高兴;当他们从各小组的汇报交流中自己得出铁在有水、有空气的条件下容易生锈时,那种通过自主探究获得的成功喜悦更是溢于言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