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十 习题十:叙事性文本

合集下载

文学概论第四章 叙事作品课后习题

文学概论第四章 叙事作品课后习题

概念1)叙事:是通过语言组织起人物的行动和事件,从而构成艺术世界的文学活动。

2)叙述时间指的是故事时间与文本时间相互对照所形成的时间关系,所谓的”故事时间”是故事中时事件持续的长短和前后顺序,”文本时间”是叙述文本中叙述语言的长短和前后顺序。

3)叙述视角也称”叙述聚焦”,是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

4)叙述标记:是文本中出现的对于理解故事来说具有标志作用的叙述手段。

5)故事是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组成故事要素包括社会生活中的事件、由这些事件组织成的因果线索完整的情节、发生这些事件的具体场景。

6)事件:就是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及其后果,一个事件就是一个叙述单位。

7)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关系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

也就是把表面上看来偶然地沿着时间先后顺序出现的事件用因果关系加以解释和重组。

8)情景是由人物的行为和环境组合起来的实际场面和景况,就是用于塑造生动形象的事件组织成的具体情境。

9)扁平人物是具有单一或简单性格特征的人物。

当这种单一的性格特征反复出现并在人们的印象中成为某一类人物的特征时,这种扁平人物就称成为类型人物。

10)表意型人物是不具有性格内涵而仅仅表示某种抽象观念的人物。

这种人物可以划入扁平人物一类。

11)圆形人物:是指具有多种复杂性格特征的人物。

12)性格人物是特指中国古代叙事理论中所说的”性格”,即表现出真实生动的性情气质,给人以感觉上的亲切逼真的人物。

13)行动:是人物的有目的的行为,它是事件发生和发展的直接原因。

14)叙述功能是根据人物在情节过程中的特定作用而规定的人物行为模式。

15)叙述逻辑是根据人物在逻辑上的可能性而总结的人物行为模式。

16)叙述动作是指讲故事这一行为本身,这个概念包括了叙述者、接受者以及讲故事时的声音情态这样三个方面。

17)真实的作者和隐含的作者真实的作者就是创作作品的作者本人。

隐含的作者就是在作品整体中起支配作用的意识,是作者的”第二自我”。

18)隐含的作者和叙述者隐含的作者则是叙述者背后使叙述者和他的讲述行为得以存在的一种意识。

叙事性文本思辨性阅读教学探索

叙事性文本思辨性阅读教学探索

叙事性文本思辨性阅读教学探索作者:梁雪芳来源:《语文世界(小学版)》2024年第05期思辨性阅读,作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内容的一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承担着重要目标。

但是,有些教师认为思辨性阅读需要在议论性文章中进行,这是在思辨性阅读认识上存在的严重误解。

议论性文章固然适合开展思辨性阅读,其他的说明性文章、叙事性文章甚至抒情性作品,都能够开展思辨性阅读。

笔者对如何结合叙事性文章的特点开展思辨性阅读活动进行了探索。

本文论及的叙事性文本,包括教材中常见的故事、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主要通过描写人物、事件、景物等表达作者的意图。

这样的叙事性文本多以生动性为突出特征,也是进行思辨性阅读的有效抓手,值得我们细细梳理、品读与探究。

1.以曲折动人的情节追求生动情节是故事类作品的骨架和重要特点,无论是写人还是叙事,情节的发展才能显示故事的完整性,作者都力求以曲折动人的情节体现文本的生动特征。

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作者描写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为了掩护部队和群众转移,在完成阻击敌人的任务后,毅然将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的绝路上。

在这一叙述性内容中,课文呈现了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先写五位战士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完成阻击任务,主动把敌人引上绝路——狼牙山顶峰;后写五位壮士在顶峰歼灭了许多敌人,打光子弹后跳下悬崖,尤其是最后的情节,五位壮士跳下悬崖时“壮烈豪迈的口号”将永远回荡在学生心中,深深地震撼了学生的心灵。

这样的情节安排,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期待,能够让学生读出五壮士英勇顽强、宁死不屈的英雄形象。

由此可见,情节本身就是叙事性文本阅读的重要内容,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之间的关系则是值得思辨的内容。

2.以形象精彩的语言追求生动选入教材的课文都具有文质兼美的特点,体现在叙事性文本上,其语言具有准确、精彩、形象的特点,也是文本吸引学生阅读的重要因素。

如老舍的《草原》一文,记叙的是作者访问草原上的陈巴尔虎旗时的所见所闻。

叙事性文本

叙事性文本

叙事性作品一、“叙事”和叙事学1、叙事:“叙事”简单地说就是按照一定的次序讲述事件,即把那些看起来头绪很多的零碎时间在话语之中组织成一个前后连贯的事件系列。

一部小说、叙述一件事或一部叙事作品中的某个组成部分,都可以称作叙事话语。

2、“叙事学”:20世纪的叙事学诞生于法国。

法文“叙事学”由拉丁文词根narrato(叙述、叙事)加上希腊文词尾logie(科学)构成。

顾名思义,叙事学应当是研究叙事作品的理论和批评方法。

1969年法国学者托多罗夫在《〈十日谈〉句法》中首次提出了这个概念。

3、小说观念变化和叙事学兴起之间的关系:a、叙事的内容反映社会生活。

b、叙事话语是一种虚构。

c、研究范围不再局限于经典叙事作品。

二、叙事学的基本概念1、故事和情节a、何谓故事(story):故事是文本所叙述的事情,是作家叙事的原材料。

b、何谓情节(plot)或话语:这是讲故事的方法,或者是故事的布局方式,这样,情节不再纠缠于故事是不是真实,客观不客观。

c、故事时间和叙事时间c1、故事时间: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状态。

c2、叙事时间:故事时间在叙事文本中具体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

2、开端与结尾1、开头2、结尾a、封闭式结尾;b、开放式结尾;3、次序:叙事或者情节的时间顺序。

a、顺叙:顺叙也称正叙.叙述的手法之一.顺叙就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的方法。

b、插叙: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开展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

c、倒叙: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断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d、补叙: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

补叙通常是中心事件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的关键之处。

没有补叙,故事情节上就会出现漏洞,令人不解。

4、时段:各个部分在情节中占据的时间长度。

中考英语阅读不同题材特点分析练习题40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英语阅读不同题材特点分析练习题40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英语阅读不同题材特点分析练习题40题含答案解析1.A story is about a brave boy who saves a cat. What is the main theme of the story?A.FriendshipB.BraveryC.LoveD.Happiness答案解析:B。

本题考查对记叙文主题的理解。

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个勇敢的男孩救了一只猫,所以主题是勇敢。

A 选项友谊在故事中未体现;C 选项爱也不是这个故事的主要主题;D 选项幸福也与故事内容不符。

2.In a narrative about a girl's adventure, who is the main character?A.The dogB.The girlC.The boyD.The teacher答案解析:B。

本题考查对记叙文人物的识别。

题干明确提到是关于一个女孩的冒险,所以主要人物是女孩。

A 选项狗不是主要人物;C 选项男孩不符合题意;D 选项老师也不是故事中的主要人物。

3.A story tells about a family's trip. What is likely to be an important element in this narrative?A.FightingB.Love among family membersC.HatredD.Sadness答案解析:B。

本题考查对记叙文情节元素的判断。

一个家庭的旅行,通常会体现家庭成员之间的爱。

A 选项打架不太可能是家庭旅行故事的重要元素;C 选项仇恨不符合家庭旅行的氛围;D 选项悲伤也不是主要元素。

4.In a tale about a hero's journey, what drives the plot forward?A.The hero's fearB.The hero's courageC.The hero's lazinessD.The hero's sadness答案解析:B。

2023年小学数学三年级教育叙事范文10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师教育叙事(10篇)

2023年小学数学三年级教育叙事范文10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师教育叙事(10篇)

2023年小学数学三年级教育叙事范文10篇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师教育叙事(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报告大全、演讲致辞、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方案大全、心得体会、祝福语、作文大全、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a comprehensive report,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plans, experiences, blessings, essay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pay attention!2023年小学数学三年级教育叙事范文10篇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师教育叙事(10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

文学概论复习题库

文学概论复习题库

文学概论复习题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2分)1.文艺学包括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三个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分支。

2。

文学文本语言层的美学功能主要是()、塑造艺术形象、显示独特的言语风格。

3.人们根据___________的不同把艺术划分为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和综合艺术。

4。

以___________媒介来实现对社会生活的审美把握,表现主体思想感情,是文学的基本特征。

5。

___________认为,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

6.___________被认为是意境理论的集大成者。

7。

在叙事性文本的现象层中,___________居于整个形象体系的中心。

8.英国小说家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把小说中的人物分为扁形人物和___________.9。

典型是叙事性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__________是抒情性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10.___________的基本途径是作家对生活的观察、记忆、感受和体验。

11。

艺术触发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个是作者内心的孕育。

12。

一般说来,一部文学作品是围绕着___________而凝聚成为一个艺术整体的。

13。

________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14.报告文学、纪实小说、杂文是在体裁属于典型的___________。

15. ___________是一个作家创作成熟的标志。

16.通俗文学的传奇性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的传奇性.错误!。

文学的___________是文学的其他功能得以发挥和实现的基础和中介。

18.文学研究的方法具有不同的层级,包括哲学方法、逻辑方法、___________。

19。

在文史哲等尚未分离时期,人们把文学几乎同于___________。

20.影响文学创作的传统文学因素有原型、___________、模式、成规等。

21.歌德说:“艺术家对于自然有着双重关系:他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_________。

高考文学类阅读复习备考:小说叙事特征 专项习题

高考文学类阅读复习备考:小说叙事特征  专项习题

高考文学类阅读复习备考:小说叙事特征专项习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任务。

长跪大别山(节选)曾剑1927年初冬,七里坪郊外,一股匪军三百余人,追赶着一个年轻人,领头的喊,他是头,抓活的,抓活的!领头的匪军大脑袋,大嘴咧开,活像一只站立起来的蛤蟆精。

年轻人奔跑在七里坪镇狭窄的街道上,在街角拐弯处,一扇门突然打开,一个娇小的女人的身影探出来。

当年轻人跑到她跟前时,那个女人的手,像一只鹰爪,死死地抓住他。

这个女人就是我的奶奶。

奶奶极快地将年轻人拽进屋,将他推进夹层墙藏起来。

七里坪地处大别山南麓,这里群山环绕,匪患众多,不少人家有藏身的夹墙。

很快,门外的脚步声洪水般逼近,继而远去,消失在幽长的街道。

这时候,夹墙的门被打开,奶奶将年轻人拉出夹墙。

奶奶对年轻人说,快,从后门走。

年轻人率部队打回七里坪时才知道,那天他能逃脱敌人的追捕,并不仅仅是我奶奶家那堵夹墙。

真正救他的,是我的二伯。

他被我奶奶推进夹墙时,奶奶顺手摘下他的帽子,把它戴在我二伯的头上,奶奶让我二伯装扮成这个年轻的红军,向黑溪山飞奔,白腿子匪军在七里坪三里外的黑溪山追上了他,他们发现抓错了人,在黑溪沟畔杀害了他。

干爹突然停止他的讲述,望着我,表情凝重。

他说,孩子,那个被白军追杀的年轻人就是我。

干爹处于极度的悲痛之中,他努力地控制情绪,想让自己平缓下来。

但他没能够,他懊恼地说,我当时躲在夹墙里,并不知道外面发生的一切。

干爹自己也是为了引开敌人,保护战友,跑上我家门前那长长的巷道的。

那年,干爹带着中国工农红军鄂东军的一支,在七里坪一带秘密行动,为黄(安)麻(城)起义做准备。

不久,干爹遭叛徒出卖,他和他的部队,被国民党民团和红枪会匪徒数千人围堵追杀。

他为了保存实力,下令分散突围。

他故意暴露自己的身份,引开敌人,以便更多红军突围,直至来七里坪,被奶奶救下。

干爹从木兰山带着红军杀回七里坪时,是七天后的事。

干爹说,那时,我二伯的尸首还挂在黑溪沟边的古松树上示众。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课后习题 第11章 叙事性作品)【圣才出品】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课后习题 第11章 叙事性作品)【圣才出品】

第11章叙事性作品1.如何理解叙事的特征?答:叙事就是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过程,应当从“话语虚构”与“社会生活事件过程”这两个方面来理解叙事的特征:(1)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过程,即人的社会行为及其结果叙事的兴趣不在于精致的人或物,而在于动态的事件,即人的行为及其造成的后果,它的认识价值就在于显示了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过程及其意义;(2)叙事是话语的虚构叙事文学用话语来虚构艺术世界。

叙事作为话语的虚构而同客观的现实之间产生距离,这是叙事从街谈巷议或实用记事转化为艺术的关键。

这个话语的世界虽不等于现实本身,但却可能在更本质的层次上揭示社会现实的内在意义。

2.情节与事件的关系如何?答:(1)事件由所叙述的人物行为及其后果构成,一个事件就是一个叙述单位。

叙事中的事件包括从大到小的不同层次,是分析叙事的基本单位。

(2)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

情节由事件组成,因此也可以说情节是较大的事件。

但情节又不同于一般的事件,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①情节必须体现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②情节必须表现人物行为之间的冲突。

3.试分析一篇叙事作品的行动序列。

答:行动序列是叙事作品中人物行动逻辑的基本表现形式。

以叙事作品《窦娥冤》为例。

《窦娥冤》中的主人公窦娥是一个屡遭不幸,最后含冤而死的弱女子。

故事中围绕着她而展开的行动有:被父亲抵债送给蔡婆婆做童养媳,过门后丈夫病故,被张驴儿父子欺凌,张驴儿诬告她毒死张的父亲,她为了保护蔡婆婆免受刑讯而屈招,桃杌太守枉断她死罪,她临刑前发下三愿以证明冤屈,她的鬼魂显灵让父亲昭雪冤屈。

这一系列行动除了最后因她父亲的到来和她的鬼魂显灵而产生逆转外,主要的发展方向是她命运的恶化。

构成这个恶化过程的行动序列是:(1)可能性:窦娥的父亲因欠了蔡婆婆的高利贷还不起,加之要上京赶考,只得将窦娥卖给蔡婆婆做童养媳。

这个行动本身并没有直接导致窦娥的不幸,但从整个故事的发展过程来看,她去做童养媳这件事使她从与父亲相依为命的生活状态中抛出,落入了一种不稳定的新状态,从而为后来受人欺侮的不幸遭遇提供了可能。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五版课后习题归纳整合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五版课后习题归纳整合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五版全书章节·课后习题·归纳整理第一编导论【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基本概念]·文艺学·文学活动·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思考问题]1.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2.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及划分依据【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及当代中国文学理论建设】[基本概念]·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国特色当代性[思考问题]1.作为马克思文学理论的基石是什么?试作简要的说明。

2.试概括出马克思主义对文学的理解的特点。

3.建设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应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二编文学活动【第三章文学活动】[基本概念]·生活活动·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文学活动的对话性结构·文学本体论·劳动说·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思考问题]1.文学活动与生活活动是怎样的关系?文学活动在生活活动中处在什么位置?2.文学活动的四种理论视角各自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请简述之,并指明它们的片面性。

3.简要论述文学起源上的“劳动说”。

4.试辩证说明文学发展的诸种原因。

【第四章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基本概念]·文学的含义·话语·话语蕴藉·审美意识形态·文学[思考问题]1.文学有哪两种含义?现在通行的文学含义是什么?2.怎样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3. 什么是话语蕴藉?怎祥理解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试结合具体作品加以说明。

4.当前在文学的含义和属性问题上有哪些代表性观点?这里把文学视为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它表现在哪几点上?【第五章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基本概念]·主导性与多样性·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陈出新·人民性[思考问题]1.简述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基本属性。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记叙文课时2写人记事叙事散文:《背影》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记叙文课时2写人记事叙事散文:《背影》
⑦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 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 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 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
课时2 写人记事类叙事散文:《背影》
课时2 写人记事类叙事散文:《背影》
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 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⑥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 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 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 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
考点6
课时2 写人记事类叙事散文:《背影》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考点5
【统编其他设问】 (八下《社戏》“积累拓展”节选)结合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体会 “我”的心理,感受其中的童真童趣。 ①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 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②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课时2 写人记事类叙事散文:《背影》
课时2 写人记事类叙事散文:《背影》
背影 朱自清 ①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②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 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 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 绝人之路!” ③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 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 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七年级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第一篇:《雨巷》阅读理解1. 本文的篇幅属于()。

A. 小说B. 散文C. 诗歌D. 新闻报道2. 下列关于作者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戚雅仙曾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小李杜”B. 戚雅仙是中国近代第一位女性杂志《时报》的主编C. 戚雅仙是中国著名的女性诗人、作家D. 戚雅仙被称作“中国女文学之父”3. 作者用“停” “听” “回忆” 三个词,表达了()。

A. 屋外的秋雨声B. 巷尾的落叶声C. 回忆中的儿时趣事D. 邻居身后的足音声4. 作者在文中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window.document.__l=[+new Date];,主要是为了()。

A. 恢复过去的记忆B. 渲染雨巷的气氛C. 烘托邻里间人情味D. 抒发对家乡的怀念之情5. 文中“深夜,长巷,十年前的雨声” 一句,最大程度地展现了的是作者的()。

A. 成功经历B. 读书情结C. 集体回忆D. 故乡怀旧答案解析1. 【B】文章篇幅较小,没有明显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行动,属于散文。

2. 【D】“中国女文学之父”是陈独秀;其余说法正确。

3. 【A】文中“停住了脚步,静听着屋外的秋雨声,回忆随着雨声飘来飘去,仿佛有了生命”等句表明。

4. 【B】作者在文中多次运用雨、雨声、雨点等形容词或名词,以突出“雨巷”的气氛,以至于“细数来,已是离别的久远了”。

5. 【D】深夜的孤寂,长巷的寂静,十年前的雨声,令人回忆之情油然而生。

第二篇:《草》阅读理解1. 下列词语与“草”的含义相近的是()。

A. 植物B. 树木C. 鲸鱼D. 不锈钢2. “对草的感情” 与作者的何种经历有关()。

A. 当农民工的经历B. 童年的生活经历C. 青少年的迷恋D. 成年之后的心境3. 文中表达了作者对草的()。

A. 热爱B. 憎恶C. 嘲讽D. 不屑4. “草相信整个世界都会把她遗忘,在茫茫人海中她是那样的渺小和温柔”,这句话的写法表明了作者的()。

电视节目策划复习题(1)

电视节目策划复习题(1)

一、填空题1.从主体形态来看,中国电视经历了从以制作人(为核心)——制片人(为核心)——策划人(为核心)的历程。

2.电视策划的外延从节目客观形态来看,可分为节目策划、栏目策划、频道策划直至整体形象策划几个层次。

3.电视节目策划要注重精品化观念。

4. 电视频道策划要注重专业化观念。

6. 电视新闻的选题标准是新鲜性、时效性、典型性、独家性和_可操作性。

7. 新闻现场直播策划的题材主要有仪式性的新闻直播报道和事件性新闻直播报道。

8. 仪式性的新闻直播报道和事件性新闻直播报道的直播原因不同、直播流程不同、直播功能不同、直播表达方式不同9. 大故事指涉及国家、社会和人类命运等宏大题材的叙事,属于宏观叙事的范畴。

10. 小故事是指涉及个体、团体和公众生活的微观题材,属于微观叙事的范畴。

11. 新闻节目中的嘉宾包括两类人,一类是以专家、名流为代表的社会精英人士,另一类是以新闻当事人为代表的社会各阶层人士,尤其是中下层人士。

12. 谈话类节目确定选题分为选题搜集阶段和选题筛选阶段两个步骤。

13. 电视谈话类节目按照参与谈话的对象划分为有现场观众参与的电视谈话节目和无现场观众参与的电视谈话节目。

14. 电视谈话类节目的观众选择途径大致有三种:一是通过观众来信、来电、发电子邮件自荐参与,二是通过外联人员组织观众,三是委托专门的公司来选择观众。

15. 游戏娱乐类节目以明星+游戏为基本模式,纯粹的益智类节目是以知识+财富为基本模式。

16. 电视综艺娱乐栏目设计包括栏目模式(版式)、单元、元素三个方面的策划。

17. 电视综艺娱乐栏目的结构大体分为拼盘型、递进型、混合型三种。

18. 电视晚会节目策划包括晚会节目方案策划及晚会行进方案策划两个方面。

19. “主持人主权”:包括对节目整个创作过程的参与权、语言表达的主动权和现场调度的控制权20. 电视节目主持人策划是以人为研究对象、设计对象的一项工作,是为了实现主持人最大价值体现的一种创意、一种思路和一种方法。

《文学理论》习题

《文学理论》习题

《文学理论导引》习题1.文学是通过()媒介来实现对人生的审美把握和艺术表现的。

A.语言B.形象D.艺术2.衡量艺术真实的()是指文学作品能否适应和满足读者的接受心理。

A.表现测度B.心理测度D.形象测度3.抒发主体情感是()的基本特征。

A.抒情文本B.叙事文本D.散文文本4.文学文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具有中介连接的作用,因为,文学形象在与文学语言和文学意蕴的双重关系中体现了文学文本的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

A.语言层B.现象层D.语音层5.孔子所说的“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四科,其中的“文学”实际上指的是()。

A.古代的文献B.艺术D.文学理论6.下列()要素不是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所说的“文学四要素”中的一种。

A.作家B.作品D.想象7.下列从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上界定文学的理论是()。

A.“模仿说”B.“天才说”D.“性升华说”8.文学活动是在人与现实的()关系上展开的。

A.形式B.价值C.功利D.审美9.中国古代文论强调,艺术真实的最高境界应是()。

A.“神似”B.“形似”C.模仿D.再现10.文学形象不具有直接的现实性,用语言表现的形象只能以概念符号的形式呈现,需要通过接受者的想象和联想才可能间接地被感知。

这指的是文学形象的()特点。

A.心象性B.概括性C.符号性D.间接性11.文艺学学科包括哪几个分支()。

A.文学理论B.文学批评C.文学史D.文学社会学12.《镜与灯》的作者是()。

A.燕卜逊B.艾布拉姆斯C.卡勒D.刘若愚13.提出“种族.时代.环境”三要素的是()。

A.孔德B.维柯C.拉·封丹D.丹纳14.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观点来源于()。

A.黑格尔B.莱辛C.马克思D.卢卡契15.表现论的代表人物是()。

A.叔本华B.康德D.波德莱尔16.中西方最早研究文学的科学叫()。

A.诗学B.文体学C.文艺美学D.艺术学17.()曾指出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影子。

大学文学概论考试(习题卷2)

大学文学概论考试(习题卷2)

大学文学概论考试(习题卷2)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63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从文学接受是一种阐释活动来说,其阐释的属性来源于作品的( )A)认识价值B)人文关怀C)客观真理D)理性内涵答案:B解析:2.[单选题]由此形象出发,瞬间涉及彼形象,在延展中所思索的形象不断变化的心理活动,被称为( )。

A)想象B)联想C)回忆D)沉思答案:B解析:3.[单选题]根据授课内容, ( )是现实型文学的表现特征。

A)自我表现B)拟实原则C)逼真性D)现实倾向性答案:C解析:4.[单选题]最长于刻画人物性格的文学体裁是( )A)诗歌B)小说C)散文D)戏剧答案:B解析:5.[单选题]根据教学视频,中国文人吟咏美人时,“倾城倾国”“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等词总是先后涌入大脑,这种回忆材料的方式属于( )。

A)按层次推论法B)挨次扫描法C)直接回收法D)间接回收法答案:A解析:B)文学功能是文学价值属性的内在依据C)文学价值是文学功能的外在依据D)文学功能是文学价值属性的反映与体现答案:D解析:7.[单选题]()“心画心声”:言,心声也;书,心画也。

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

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

A)扬雄B)曹操C)刘勰D)许慎答案:A解析:8.[单选题]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也称为( )A)社会历史的批评B)美学的历史的批评C)伦理道德的批评D)历史主义的批评答案:B解析:9.[单选题]()是通过特殊的话语组织形式去表现情感的。

它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抒情内容,二是抒情话语。

A)抒情性作品B)叙事性作品C)散文诗D)抒情诗答案:A解析:10.[单选题]《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 ),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A)在心为言B)在心为志C)情动于心D)言为心声答案:B解析:11.[单选题]根据教学视频的观,英文中,“灵感”一词是( )的意思。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习题共十套[试题]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习题共十套[试题]

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理论教程试卷文学理论第一学期第一套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1、文学理论是一门属于科学的学科。

2、文艺学包括、、、和文学批评史五个分支。

3、提出“文章者,所以表天地万物情状也。

”4、“诗言志”强调文学四要素中的。

5、在其《》中提出“相似律”与“接触律”两条巫术原理。

6、德国哲学家认为“那规定鉴赏判断的快感是没有任何利害关系的。

”7、认为艺术是“摹仿的摹仿”“影子的影子”的。

8、提出艺术是情感的表现得作家、理论家主要有、、和。

二、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15分选答3题,多选不给分)1、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其内涵相同。

2、经济因素是文学发展的唯一决定性因素。

3、“发愤著书”之说的提出者是韩愈。

4、物化阶段是文学活动的最后阶段。

5、文学话语与科学话语、日常话语基本相同。

三、概念解释(每题5分,共20分)文学游戏说艺术真实灵感四、简述(20分,选答2题,多选不给分)1、为什么说文学活动是一个整体?2、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如何?3、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科学真实又什么不同?五、结合下面材料,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与文学民族化的认识(30分)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了世界性的了。

不管反动派怎样惋惜,资产阶级还是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

……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物质的生产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

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

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共产党宣言》)第二套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文学话语活动的构成要素一般概括为五个方面,包括说话人、受话人、________、沟通和_____________。

2、艺术真实是文学创造求“真”的审美价值取向的存在方式,而则是实现这一方式的基本途径。

3、文学既是意识形态的,又是的,这是文学的双重性质。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叙事篇(上)》语文阅读名师课件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叙事篇(上)》语文阅读名师课件
1.发现;等到;全部;悬赏捉拿。 2.(1)遇到一个侠客说要替他报仇,立即就割下了自己的头颅。
(2)侠客让晋君用大锅煮头煮了三天。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网课课程表阅读

1.A 2.B 3.D
4.示例:不好。因为缺少与老师互动,有些知
案 识点听不明白。

1、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熟练 掌握知识要点。 2、完成课后练习题。
晋君/梦/一人,眉/广/三寸,辞/欲报仇,购求/甚急。乃/逃/朱兴/山中。 遇客/欲/为之/报,乃/刎首。将/以/奉/晋君。客/令/镬煮/之头/三日,三日/跳 /不烂,君/往/观之,客/以雄剑/倚拟/君,君头/堕/镬中,客 /又/自刎,三头/ 悉烂,不可/分别,分葬之。名曰/三王家。 思考练习
答案:
3.有趣的小乌龟长着一对乌黑灵敏地小眼睛。 可爱的小乌龟的背甲就像披了一幅硬硬的盔甲。
小古文阅读
干将莫邪①
干将莫邪②为晋君作剑,三年而成,剑有雌雄,天下名器也。 乃以雌剑献君,留其雄者。谓其妻曰③:“吾藏剑在南山之阴④ ,北山之阳,松生石上,剑在其中矣。君若觉,杀我。尔生男以 告之。”及至君觉,杀干将,妻后生男名赤鼻,具以告之。赤鼻 斫南山之松不得剑,思于屋柱⑤中得之。
兴趣屋
新鲜事儿
分享大会
巧思乐学
叙事性文章:指以写人、记事、描景、状物为主,
叙 并且对社会上的人、事、物等的发展和变化进行叙述的
事 文章。叙事性文章写的是生活中的见闻,表达的是作者性 对于生活的真切感受。 Nhomakorabea文
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章 分叙五种。
顺序就是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
作者对于生活的真切感受。

(完整版)文学理论复习题选择题(整理版)

(完整版)文学理论复习题选择题(整理版)

文学理论复习题(选择题)练习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1.不论是中国仍是在西方,最早研究文学的学科都叫(C)A .文艺学B.文学学C.诗学 D .文学理论2.《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责备传统》的作者是(D)A .亚里士多德B.黑格尔C.英伽登D.艾布拉姆斯3.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基石之一的文学活动论把文学艺术当作是(C)A .社会生活的反应B.精神生产C.人的生活活动D.一种社会心识形态4.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基石之一的艺术生产论把文学当作是(C)A .人的生活活动B.社会生活的反应C.精神生产D.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对话与交往5.文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C)A .社会生活B.文学作品C.人D.模仿6.马克思说“人却懂得依据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这个尺度是指(A)A .合规律性B .合目的性C.深刻性 D .丰富性7.从作者与作品的关系角度认识文学的本质,所形成的文学看法是(B)A .模仿论B .表现论C.文学本体论 D .读者反响论8.在西方,重申文学与作者的联系,从而重申作品表现功能的表现论正式出现于(C)A.15 世纪B.16 世纪C.17、18 世纪D.19 世纪9.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响责备盛行于(D)A .20 世纪 30 年月B. 20 世纪 40 年月C.20 世纪 50 年月D. 20 世纪 60 年月10.用哈贝马斯的理论来看,文学活动系统是由世界、作者、作品、读者组成的一个(B)A .系统构造B.交往构造C.读者反响系统 D .创建系统11.在弗雷泽《金枝》有两条巫术原理,此中“甲乙二物接触后,施力于甲可影响乙,施力于乙可影响甲”称为( B )A .相像律B .接触律C.必定律 D .可然律12.文学艺术发生的根根源因是(D)A .巫术B .游戏C.宗教D.劳动113.章炳麟以为:“文学者,以有文字著之竹帛,故谓之文;论其法式,谓之文学。

”其文学的看法是( A )A .广义的B.狭义的C.审美的符号学的14.在中国,文学的审美属性被正式确认是在(B)A .先秦期间B.魏晋南北朝期间C.唐宋期间D.明清期间15.在西方,狭义的文学从广义的文学中独立出来是在(C)A .古希腊期间B.古罗马期间C. 18 世纪D. 19 世纪16.社会主义期间文学活动发展中价值观的中心问题是(B)A .文学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B.文学与人民民众的关系问题C.文学的创作原则的问题D.文学的反应对象问题17.马克思说:“希腊神话不不过希腊艺术的武库,并且是它的土壤”,指出了(B)A .文学活动与现实生活的关系B .文学活动的历史继承性C.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D .文学活动的人民性18.“精神生产”的看法首见于(A)A .《德意志意识形态》B.《共产党宣言》C.《节余价值论》D.《〈政治经济学责备〉导言》19.与科学语言和平时语言比较,文学语言重申的是(D)A .谨慎的逻辑B .谨慎的语法构造C.听从说明的需要D.个人感情色彩微风格20.提出“诗缘情而绮靡”的是(C)A .《毛诗序》B .《乐记》C.陆机《文赋》 D .钟嵘《诗品》21.以为“艺术乃是象征人类感情的形式之创建”的是(B)A .科林伍徳B.苏珊·朗格C.贝尔D.阿恩海姆22.创作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评论的心理特点是(C)A .逻辑推理B .感性直观C.感情体验 D .理性思想23.文学创建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生产,文学创作的资料应当是(B)A .独立于作家以外的物质B .储存于作家心里的精神现象C.记录于书本上的知识 D .独立于作家以外的社会生活24.文学创作活动的内驱力指(C)A .素材累积B .艺术发现C.创作动机 D .艺术构想25.由此形象想到彼形象的心理过程称为(B)A .想象B.联想C.想象 D .记忆226.对照联想是指(C)A.因为事物间在时间或空间上的靠近而惹起的联想B.由事物间近似的特点惹起的联想C.由事物间相对比的关系而惹起的联想D.由对象在特定关系情境中惹起的联想27.艺术构想中的动力因素是指(D)A .记忆B .想象C.联想D.感情28.在艺术构想中,将习见的事物换一种款式出现,以获得最正确成效的方式称为(C)A .变形B.漫画C.陌生化 D .粘合29.袁于令以为《西游记》是“极幻之事,乃极真之事”、“极幻之理,乃极真之理”,指出了文学的真切乃是( B )A .客观的真切B.假设的真切C.历史的真切D.科学的真切30.西晋的陆机充足必定文学的感情性,他在《文赋》中说:(C)A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B .为情造文C.诗缘情而绮靡 D .为文造情31.文学创建的终极价值追乞降永久主题是(D)A.认识真谛B.反应生活C.表现感情D.人文关心32.在 20 世纪提出艺术是“存心味的形式”理论的是(A)A .克莱夫·贝尔B.苏珊·朗格C.什克洛夫斯基D.阿恩海姆33.以下作品属于现实型文学作品的是(A)A .《红楼梦》B.《变形记》C.《桃花源记》 D .《等候戈多》34.在中国,最早表现理想型文学偏向的是(B)A .《诗经》B.《离骚》C.《史记》 D .《左传》35.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盛行于(C)A .18 世纪B.19 世纪C.20 世纪D.21 世纪36.戏剧之区分为惨剧、喜剧、正剧,是依据(C)A .题材办理B .主题表现C.戏剧矛盾性质D.戏剧构造37.提出现实主义要“真切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命题的是(B)A .马克思B .恩格斯C.列宁D.毛泽东38.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其形象是间接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学形象是(D)A .主观与客观的一致B .假设与真切的一致C.个别与一般的一致 D .确立性与不确立性的一致339.最早使用“境界”一词,并提出诗境之三境的是(C)A .刘勰B .钟嵘C.王昌龄 D .皎然40.按王国维对境界的分类,“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属于(A)A .有我之境B .无我之境C.诗人之境D.常人之境41.在中国,“意象”作为一个看法,最早出此刻(B)A .《论语》B.《论衡》C.《史记》D.《汉书》42.据黑格尔的观察,世界全部民族的最古老的艺术几乎都是(A)A .象征B.写实C.神奇D.浪漫43.20 世纪,西方文学理论责备对叙事作品进行研究并形成新的理论看法的是(B)A .英美新责备B.法国构造主义C.接受美学D.读者反响责备44.在叙事作品中,作为事件、情节发生的动因的是(A)A .人物B.环境C.场面 D .语言45.叙事性作品中的“文本时间”是指(B)A.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状态B.故事内容在表达文本中详细表现出来的时间状态C.故事内容中虚假事件中的前后关系D.故事内容自己的时间46.廖燕说:“借彼物理,抒我气度。

文学理论研究练习题

文学理论研究练习题

文学理论研究练习题《文学理论研究》练习题一一、判断1.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复制,是人性和人格的投影。

()2.象征,是通过具体事物(象征物)直接地表现思想感情(象征义)的一种语言写作技巧。

()3.美国戏剧家黑格尔标举“社会冲突”,认为“一次戏剧冲突必须是一次社会性冲突”。

()4.作家的艺术经验在于长期积累,一旦成型就会固定下来,一成不变。

()5.作者就是创作某一文学作品的作家本人。

()6.文学艺术在表现人类普遍情感的时候必须以独特的主观态度来表现。

()7.作家笔下的世界是作家对现实生活的独特理解并根据这种理解进行重新创造的结果。

()8.所谓直觉就是整体感知和体验对象所形成的意象。

()9.内心形象的孕育,意味着作家艺术构思使命的完成。

()10.作品呈现在读者眼前的只是故事时间,而叙述时间是隐性的,读者需依靠理性和经验,从故事时间中去体认。

()11.形象是文学意义的中介形式。

()12.整体象征并不是以形象来图解某种观念或思想,而是以作品自身的形象体系暗示和隐喻着观念或思想。

()13.在喜、怒、哀、乐等诸多情感体验中,一定隐含着主体对客观事物的客观评价。

()14.“灵感”作为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一种超常的心理状态,在其偶然性的表面现象中,存在着必然的因素。

()15.作家的艺术构思活动终止于艺术表现阶段,艺术构思与艺术表现不存在交错重叠的情况。

()16. 情节是在故事基础上形成的,是对故事组织构造的结果。

()17.文学艺术创作过程自始至终都是用具体个别的形象来反映生活,很少有理性的分析和判断。

()18.艺术想象具有高度的自由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毫无限制。

()19.具体的象征中,象征物直接进入作品的结构并推动着作品的发展,它就是一个须臾不可离的道具,作品紧紧围绕着它来展开。

()20.随着文学创作的不断尝试以及文学观念的逐步变化,情节的内涵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如情节的淡化,内化等。

()21.从故事发展线索而言,从属事件即使省略了也不会影响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22. 艺术构思中的形象,也称为内心形象,与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是一致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十:叙事性文本一、名词解释1、典型2、特征化3、典型环境4、叙事学5、叙事6、事件7、情节8、行动元与角色9、叙事作品的结构10、行动逻辑11、叙事作品中的时序12、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13、视角14、叙述者的声音15、叙述接受者16、时距17、超故事层叙述者二、填空题1、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叫。

它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或。

2、西方之所以出现,是因为西方叙事文学较发达;中国之所以出现,是因为中国有丰富的抒情文学基础。

3、产生艺术魅力的主要原因在于,这是艺术生产的原则,更是马克思主义典型观的核心命题。

4、文学典型的首要的和基本的特点是。

5、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应当是来自性格显示的一种,更来自它所显示的。

6、是典型人物赖以生存发展的显示基础,没有它,典型人物的言谈、行动都失去了依据。

7、恩格斯的“”的命题,科学地揭示了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辨证关系。

8、话语的沟通功能有两个基本方面,一是描述,二是表达说话人的。

9、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的过程,叫文学的。

10、文学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话语。

11、文学作品中,“叙事”一词一般有三个方面的涵义,即叙述、叙述和叙述。

13、一个事件就是一个叙述单位,根据这些单位在故事进展中的作用而划分为两大类,即和。

14、依据“功能”重要性的不均等性,我们可把“功能”进一步划分为功能和功能。

15、按照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叫情节。

16、抒情与叙事是相对的概念,抒情偏于表现作者自己的主观世界,叙事偏于;抒情偏于用话语的声音组织和画面组织象征性地表现情感,叙事偏于。

17、在叙事作品中,是事件、情节发生的动因,同情节相比上第一位的。

19、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是,内容的存在形态是,后者是指作品中各个成分和单元之间关系的整体形态。

20、一般行动逻辑的基本形式的三段式序列是:,,。

21、故事时间是指故事发生的,而文本时间则是指故事内容在中具体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

22、文本时间和故事时间的矛盾关系形成了叙事结构中的节奏性,主要体现于、和中。

23、与的主次地位问题是叙事理论史上的争论点,分歧的根源在于叙事作品中人物自身的二重性特点,即和。

24、根据描写的方式,人物描写可分为描写和描写,而描写的内容则重点是。

25、意味着叙述者是处于整个虚构的故事之外叙述整个故事。

26、叙述频率是指文本话语与的重复关系。

三、选择题(一)单项选择1、17世纪以前,西方的典型观主要是()。

A.马克思主义典型观B.个性典型观C.类型说D.共名说2、“我感到遗憾的是,在人物个性的描写方面看不到什么特色”,是马克思在()提到的。

A.《致斐·拉萨尔的信》B.《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C.《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D.《费尔巴哈的提纲》3、最初提出“特征”概念的是德国著名学者()。

A.黑格尔B.费希特C.谢德林D.希尔特4、“角色”是文学理论常说的()。

A.功能B.叙述话语C.性格D.行动元5、()指的是文本话语与故事内容的重复关系。

A.频率B.叙述效果C.叙述时序D.叙述时长(二)多项选择1文学意蕴层面一般可以分出()。

A.历史内容层B.哲学意味层C.审美意蕴层D.话语含蕴层2、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来自于()。

A.真实性B.新颖性C.蕴藉性D.诚挚性3、典型论出现在西方,意境论出现在中国,是因为()。

A.西方叙事文学发达,所以典型论出现在西方B.中国的抒情文学发达,所以意境论出现在中国C.二者没有什么差别,只不过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说法D.这反映了民族文化的差异性4、叙述内容中具体描写的()组合成为场景。

A.行动元B.叙述者C.人物行为D.环境5、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悲剧有六种成分,其中有()。

A.情节B.形象C.歌曲D.性格6、叙事是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它实际包含了()。

A.叙述体裁B.叙述内容C.叙述话语D.叙述动作7、支配故事中行动的内在规律叫行动逻辑,它的基本形式是三段式序列,包括()。

A.可能性B.变为现实C.取得结果D.行动过程8、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的矛盾关系形成了叙事结构中的节奏性,它们体现于()。

A.时差B.时距C.时序D.频率9、在叙事性文学作品中,根据视角的不同,其所采取的叙事方式也不同,可以分为()。

A.第一人称叙事B.第二人称叙事C.第三人称叙事D.变换人称叙事10、叙述动作由两个基本的因素结合而发生,它们是()。

A.叙述者B.行动元C.角色D.叙述接受者四、判断题1、所谓典型环境就是人物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

()2、所谓典型环境,也是特定的“这个”,是富有特征的个别性和概括性的有机统一,任何公式化、概念化的描写都不算典型环境。

()3、典型环境不仅是形成人物性格的基础,而且还逼迫着人物的行动,制约着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4、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虽然有互相依存的一面,但失去一方,另一方有时也可独立发挥作用。

()5、18世纪以后,是个性典型观占主导的时期。

()6、特征的特点在于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

()7、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与真实性无关。

()8、中国古代的文艺理论以诗文理论为主,叙事文学的理论影响最大的当数以金圣叹的小说、剧本评点为代表的人物性格理论。

()9、原始文化中存在着的通过口头讲述或吟唱而流传的关于神祗、英雄或祖先事迹的故事等,是我们最早的叙事文学。

()10、我们古代神话中包含一部分属于叙事性质的神话,如后羿的传说等。

()11、小说《西游记》的叙述内容讲的是玄奘西行的故事,其中所指的对象仅仅存在于故事的叙述话语中,读者不能也不必用作品之外的资料来验证真假。

()12、优秀的叙事文学能够反映现实生活的真实,又超越了个别的、已经发生的偶然事实,是用话语重构的世界,这个世界不等于现实,但却可揭示现实的本质意义。

()13、文学叙事同一般话语的重要区别是感情色彩不同。

()14、文学叙事的意识形态本质既制约着叙事的内容,也制约着叙事的方式。

()15、叙事的内容和方式都体现着一定的审美意识形态特征。

()16、在具体的叙事行为中,审美意识形态的性质的表现是十分明显的,它只存在于细节的处理、修辞的运用乃至字句的推敲中,因此,几乎所有的叙事文学作品都可以看出意识形态的影子。

()17、叙述话语始发于叙述动作,没有叙述动作就没有叙述话语。

()18、叙述动作如果变动一下,情调与韵味必然大不相同,但叙述内容却不受影响。

()19、一个故事主要由事件、人物、情节构成。

()20、行动元是形象的基础,角色是情节的动因。

()21、缺少了推动情节的事件,故事的连续性就会被破坏;缺少了塑造形象的事件,故事的生动性和意义内蕴都会受到损失。

()22、英国作家福斯特认为“情节”很有价值,认为情节是把在表面上看来偶然地沿着时间先后顺序出现的事件用因果关系加以解释和重组。

()23、“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死去”是故事,而“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因伤心而死”则是情节。

()24、情节性叙事作品的世界作为对现实世界的反映,是作者从自己的思想感情出发对生活现象加以组织的结果,其中虽然体现着作者的主观能动性,但是不会有作者的局限和偏见。

()25、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关系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因此,按照因果关系组织起来的事件都会成为叙事作品的情节。

()26、亚里士多德认为好的叙事文学应当“把谎说得圆”,也就是说要虚构的合情合理;亚里士多德还强调悲剧的情节应当有“突转”和“发现”,也就是要求产生戏剧性的效果,以激起观众的怜悯和恐惧之情。

()27、人物同时具有“行动元”和“角色”两重特性,行动元与角色的这两重特性使人物在作品中的地位和意义边得复杂起来。

()28、没有场景的作品尽管可以有完整的故事线索,但在读者的想象中只有抽象的过程而没有形象的画面,因而也就无法产生艺术感染力和审美价值。

()29、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是故事,而内容的存在形态则是结构。

()30、叙事作品的内容结构仅可以从历时性向度来分析。

()31、叙事作品内容结构的历时性向度研究的是内部各个要素与故事之外的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

()32、文学叙事的深层结构启示出表面故事背后的另一层意义。

()33、文本时间序列和故事时间序列之间存在的逆时序的叙述由于违反了人们理解的事物发展的顺序,因而极易产生引人注意的效果。

()34、第二人称叙述的方式只不过是第三人称叙述方式的变体。

()35、叙述者与作者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十分接近,因此,我们就应当把作者与叙述者等同起来。

叙事作品所发生的仅仅是语言,是语言的历险,而它所指的“外界”事物则是地地道道的子虚乌有。

因此,叙述的代码是我们的分析所能达到的最后层次。

()36、一般情况下,如果把叙述者与作者混为一谈,就难以把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理想和想象力与作者的实际道德、人生态度区分开来。

()37、叙述者的声音的凸出可以把叙述者从故事的幕后推到前台,从而使叙述者也成为读者的欣赏对象,也就是说,叙述者这时被戏剧化了。

()38、文学叙述话语的所指对象是在话语之外的世界中。

()39、近代叙事中的描写,最主要的是对事件的描写。

()40、用第二人称叙述是可行的,但却罕见。

()41、有的第三人称作品的叙述人完全不露面,但他特定的叙述方式本身就在召唤特定的接受者。

42、现实中的读者与理想中的接受者之间的差异导致对作品误读的可能,读者必须尽可能地向理想的接受者靠拢才有可能相对比较正确地理解作品。

()43、不同语境中的读者几乎不可能达到作者所要求的理想接受者的水平,这只会导致对文本的误解。

()44、超故事层意味着叙述者处于整个虚构的故事之外叙述整个故事。

()五、简答题1、文学典型的特征是什么?2、什么是“特征化”?举例说明。

3、什么是“合情合理”?举例说明。

4、叙事的构成有哪些相关侧面?5、叙事内容包括哪些相关侧面?6、情节与事件间的关系如何?7、叙事节奏与时间的关系如何?8、叙述角度的变换对于阅读有何意义?六、论述题1、试分析一篇叙事作品的行动序列。

2、试以《阿Q正传》中的阿Q形象为例,说明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

3、举例说明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

4、谈谈你对文学叙事特征的理解。

5、以《西游记》为例来说明叙事产品中人物的“行动元”和角色的两重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