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出院病人随访制度
出院患者制度及随访制度

普外科出院患者制度及随访制度
一、患者出院制度
1、接到患者出院医嘱后,及时通知患者及家属做好出院准备。
核对所有录入医嘱、记账明细无误后,通知住院处结账。
2、准确告知患者和家属办理出院手续的方法,协助办理出院手续。
3、患者出院前,由责任护士及主管医师向患者及亲属告知出院后注意事项。
包括:目前的病情,药物的作用、副作用、服用方法,饮食、活动,复诊时间,居家康复等。
4、主动征求对医疗、护理等各方面的意见及建议。
5、清点患者床单元用物,嘱患者带齐个人用物,护送患者出院。
6、出院后,床单位按规范进行终末消毒,更换床上用品。
二、出院患者回访制度
1、对所有出院患者由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实行定时随访,随访方式包括电话、微信、QQ、上门随访等,科主任、护士长督导、检查。
2、随访人应具备执业资质,做到热情、礼貌、不与病人发生争执。
3、病人出院时由办公护士填写《出院患者随访登记表》。
4、病人出院后至下月10号前由主管医师或责任护士进行电话、微信等回访,特殊病人上门随访。
5、回访前应了解对方出院时的病情、治疗情况,回访的内容包括目前情况、服药情况、锻炼情况、生活情况及健康指导、政策宣传、定期复查提醒等。
6、回访时对病人的提问应耐心听取,慎重回答,对治疗原则问题不清楚的不得随意敷衍;对不能马上解决或者电话解释不清的问题应采取另行答复、预约专家、门诊复查等方法。
7、对电话回访的情况要记录在案,不能回访的要注明原因:遇到可疑病情、特殊病情要立即向科主任汇报。
8、科室定期对随访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对患者提出的意见和合理化建议及时采纳与针对性改进。
出院患者随访制度及流程

出院患者随访制度及流程为了确保患者在出院后能够顺利恢复和管理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医疗机构通常会建立出院患者随访制度。
下面是一个关于出院患者随访的制度及流程的详细介绍。
一、出院患者随访制度1.制定随访标准:医疗机构应制定适用于不同类型患者的随访标准,包括疾病种类、住院时间、治疗方案等等,以确保患者得到最合适的随访。
2.指定专门的机构或团队负责随访:医疗机构可以指定专门的机构或团队负责出院患者的随访工作,保证随访工作的专业性和连续性。
3.建立健全的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一个健全的信息管理系统,用于记录患者的随访情况、病情变化、用药情况等信息,以便及时追踪和管理患者的健康状况。
4.加强患者教育: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包括病情的了解、用药注意事项、生活调整等方面的知识,以促进患者的主动管理和合理用药。
7.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出院患者随访工作不仅仅是医务人员的责任,还需要其他部门的协助。
医务人员可以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机构等其他部门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全方位的随访服务。
二、出院患者随访流程1.患者出院前随访:在患者出院前,医护人员会对患者进行一次综合评估和教育。
包括患者的疾病情况、用药情况、生活调整等方面的考察和指导。
2.出院后第一次随访:出院后的第一次随访通常在患者出院后的第一周内进行,目的是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和管理病情。
3.周期性随访: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医护人员会定期进行随访。
可以是每月一次、每季度一次或者根据实际情况具体确定。
4.随访内容:随访内容包括患者的症状变化、体征检查成果、用药情况、生活调整等方面的提问和评估。
同时也要倾听患者的问题和需求,及时解决患者遇到的困难。
5.随访结果评价:根据患者的随访情况,医护人员会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评价。
可以是良好、一般或者不良等不同的评价结果。
6.随访记录和反馈:医护人员会将随访情况记录下来,并根据需要将随访情况反馈给患者、家属和其他相关人员,以便更好地管理患者的病情。
医院出院病人随访制度

医院出院病人随访制度一、理念和目标1.理念:提供全程关怀。
通过定期随访病人,了解其病情恢复情况以及生活质量,及时解决问题,改进服务,提高病人满意度。
2.目标:确保出院病人的病情稳定,促进康复,提高对医院的满意度。
二、实施步骤1.出院前指导:在病人出院前,由责任医生或护士对其进行详细的出院指导,包括注意事项、康复训练、药物使用、饮食建议等,以便病人在出院后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健康。
2.随访时间:病人出院后,将根据其病情和需要制定随访计划,例如在出院后第三天、第七天、一个月后等时间节点进行随访。
每次随访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10-15分钟之内。
4.问题解答和建议:在随访过程中,如果病人有任何问题,应及时解答并给予合理建议。
例如对于药物的使用方法、饮食的调整等,应给予明确指导。
5.反馈信息:根据随访内容,将病人的回答总结为数据,反馈给责任医生、护士长、医院管理部门等相关人员,以便他们了解病人的病情和需求,并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三、随访工具和方式3.问题设置:随访问卷应包括有关病情、用药、饮食、生活质量等方面的问题。
问题设置要简洁明了,避免使用专业术语,以便病人能够准确理解并回答。
四、随访结果评估和应用1.数据分析:根据随访结果,通过统计和分析,了解病人的病情恢复情况和需求,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2.质量改进:根据随访结果,医院可以及时改进和调整医疗服务,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例如对出院指导进行修改和完善,加强对用药和饮食等方面的指导。
3.资源调配:根据病人的病情恢复情况和需求,医院可以合理调度人员、物资等资源,以便更好地满足病人的需求。
4.服务改进:通过随访结果,医院可以了解病人对服务的评价,并针对问题进行改进。
例如对护理服务、医疗环境、医患沟通等方面进行改善。
五、注意事项1.尊重病人隐私:在随访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不得将病人的个人信息透露给非相关人员。
2.微风险控制:在随访过程中,要避免引发患者的病情恶化或不适。
出院患者随访制度及流程

出院患者随访制度及流程
出院患者随访制度及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随访前准备:医院工作人员和家庭成员开展沟通工作,通报患者的出院计划。
药品的用量、吃法。
注意事项等。
主管医师应提前向病人或家属告知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包括随访意义随访过程和重要事项。
2.制定随访计划: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要,制定具体的随访计划。
包括随访时间、随访方式、随访内容和随访人员等。
3.建立随访档案:为每位出院患者建立随访档案,记录患者的病情、治疗情况、随访情况等信息,以便于跟踪和管理。
4.定期随访:按照随访计划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治疗效果、康复情况等,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5.及时处理问题:对于随访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与患者沟通。
给出解决方案,并记录在随访档案中。
对于严重的问题,应及时向上级汇报,采取必要的措施。
6.随访结束总结:在完成规定的随访次数后。
对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进行总结。
评估治疗效果。
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以上是出院患者随访制度及流程的主要内容,具体的制度及流程可能因实际情况而有所差异。
通过建立完善的出院患者随访制度及流程,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提供及时的指导和帮助,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制定:审核:批准:。
出院患者随访制度

出院患者随访制度
为落实延伸护理服务内涵,在临床积极开展对出院患者的随访工作。
1.一般出院病人,出院7天内由其责任护士或科室专病护士进行随访。
各科室根据专科需要,制定本专科随访对象的随访时间的规定。
同时为避免给家属带来负性影响,需明确随访禁忌,如对死亡、放弃治疗自动出院、有医疗纠纷等情况的出院患者不进行随访。
2.随访内容围绕患者出院后治疗性护理,如伤口、管路、特殊饮食、用药依从性、功能锻炼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专科情况。
3.鼓励采取多种形式的随访,如电话、信件、邮件、微信等。
4.患者出院时,主动告知患者科室联系电话,方便患者咨询。
5.为减少失访,应正确留取患者联系方式,并做好宣传工作。
6.制定体现专科特色的出院患者随访记录单(本),规范记录。
遇到可疑病情或特殊病情及时向科主任、护士长汇报。
7.护士长加强随访管理,科室随访率不低于90%。
每月对随访情况进行总结、分析、评价,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进行持续改进。
医院出院病人随访制度[1]
![医院出院病人随访制度[1]](https://img.taocdn.com/s3/m/4eebf07d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51.png)
医院出院病人随访制度一、背景介绍随着医疗服务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医院出院病人的随访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出院病人的随访工作可以有效地检测病情的变化、协助患者康复和了解医疗服务的质量。
为了规范医院出院病人的随访工作,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管理标准1. 随访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所有出院病人,无论是门诊还是住院患者。
其中,对于特殊病种、高危患者、手术患者等,应更加重视和关注。
2. 随访时机2.1 出院病人的随访应在出院后的第三天、第七天、第三十天进行。
2.2 对于手术病人,随访应在手术后的第一个月、第三个月、第六个月和第一年进行。
3. 随访内容3.1 随访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病情复查: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和康复进程,对病情不明确或变化不明显的患者,有针对性地进行复查。
•用药指导:核对患者用药情况,详细了解患者是否按照医嘱用药,是否出现不良反应或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康复指导:对需要康复的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包括生活方式调整、饮食指导、运动锻炼等内容。
•心理疏导: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及时发现患者可能存在的焦虑、抑郁等问题,提供相应的心理疏导服务。
3.2 随访记录应当详实准确,包含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变化、用药情况、医生指导和患者反馈等内容。
4. 随访记录保存与管理4.1 随访记录应当及时整理并妥善保存,记录应由医生或护士负责填写,并在患者病历中进行归档存档。
4.2 随访记录中的敏感信息应进行保护,并严禁私自泄露或使用。
4.3 随访记录的保存周期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一般不少于十年。
5. 报告和汇总5.1 每个随访周期结束后,应由医院设立的随访管理人员进行随访报告的汇总。
5.2 随访报告应包括本周期内的随访情况概述、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信息。
5.3 随访报告应及时反馈给医院管理层,并作为改进医疗服务质量的参考。
三、考核标准1. 随访率考核1.1 医院出院病人随访率应达到90%以上。
出院患者随访工作管理制度

出院患者随访工作管理制度出院患者的随访工作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对于患者的康复和健康管理非常关键。
为了加强对出院患者随访工作的管理,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一、指导思想:二、工作目标:1.提高出院患者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2.减少因病情复发而再次入院的患者;3.建立和完善出院患者健康管理档案;4.促进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和良好关系。
三、工作内容:1.出院患者管理档案的建立与更新:(1)出院患者档案的建立:包括个人基本信息、病史、治疗情况等;(2)出院患者档案的更新:定期对出院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跟踪和记录。
2.出院患者健康管理:(2)定期进行门诊复诊:约定患者定期到医院门诊复诊,进行体格检查、病情评估、检测项目及药物调整等工作;(3)提供健康教育和指导:通过患者教育宣传和健康指导,帮助患者正确对待疾病,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行为;(4)定期进行合理用药指导: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和治疗方案,指导患者用药的时间、剂量和方法等。
3.出院患者康复评估:(1)定期进行康复评估:对出院患者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和满意度,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2)康复评估结果的记录和分析:将康复评估的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四、工作流程:1.出院患者档案建立:(1)出院患者的基本信息采集;(2)患者病史、治疗情况等资料的整理和归档。
2.出院患者随访:(3)门诊复诊的约定和安排;(4)健康教育和指导的实施;(5)用药指导的记录和整理。
3.出院患者康复评估:(1)制定康复评估的计划和流程;(2)进行康复评估,并记录评估结果;(3)分析康复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五、工作要求:1.定期组织对出院患者进行随访和康复评估;2.随访和康复评估的结果要及时记录和整理,形成完整的档案;3.随访和康复评估的结果要及时与患者或家属分享和交流,提供详细的解答和指导;4.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5.加强与社区医疗机构和社会福利院等机构的合作,共同关注和管理出院患者。
患者出院随访制度

患者出院随访制度患者出院随访制度是指医院或其他医疗机构在患者出院后,通过电话、邮件、社交媒体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的一项管理措施。
这项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患者的关怀和照顾,确保他们在出院后能够得到足够的康复护理,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情得到控制或者痊愈后出院。
然而,出院并不意味着治疗的结束,恢复过程非常重要。
患者需要安排适当的康复计划,并且在出院后进行必要的随访,以确保他们的康复进展顺利。
患者出院随访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随访时间安排:出院后的第一次随访一般在患者出院后的第3到7天进行,随后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康复进程,定期进行随访。
一般情况下,随访频率为每个月一次,随着病情稳定,可以逐渐减少到每季度一次。
2. 随访方式:患者出院后可以通过电话、邮件、在线聊天等方式进行随访。
一般情况下,电话随访是最常用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不需要患者到医院,也比较方便快捷。
当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也可以使用其他方式进行随访。
3. 随访内容:随访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患者的病情复查: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了解康复情况和病情变化。
- 药物使用情况:了解患者对药物的使用情况,是否按时服药,是否有不良反应等。
- 康复效果评估:评估患者的康复效果,包括功能恢复、生活质量改善等。
- 心理状况关怀: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 生活习惯指导: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促进康复和疾病预防。
- 康复计划调整:根据患者的康复进展,调整康复计划,确保康复效果最佳。
4. 随访记录和管理:每次随访都应进行记录,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评估、药物使用情况、康复效果评估等。
这些记录可以帮助医生对患者的情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能够更好地指导康复治疗和调整计划。
患者出院随访制度的实施对于医院和患者来说都有很多好处。
对于医院来说,随访制度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提高医院的声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外科出院病人随访制度
目的
为了使住院病人的院外康复和继续治疗能得到科学、专业、便捷的技术服务和指导,普外科特制定出院病人随访制度。
内容
1.凡在我科住院出院后的患者均需进行出院后随访。
2.以主管医生为第一责任人,负责随访工作。
并根据随访情
况决定是否与上级医师、科主任一起随访。
3.科主任对随访情况进行督促。
4.随访时间根据病人病情和治疗需要而定,治疗用药副作用
较大、病情复杂和危重的病人出院后应随时随访。
5.随访方式采用电话随访为主,必要时通知门诊复诊。
6.访的内容:了解患者出院后的治疗效果、病情变化和恢复
情况、如何康复、何时回院复诊等医疗信息,患者在住院期间,对就医环境、医护人员服务态度、医疗效果满意度等服务信息。
随访后应做好登记。
7.随访信息登记应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
职业、科室、经管医生、入出院日期、入院诊断、出院诊断、联系电话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