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救治严重创伤患者护理论文
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急救护理研究
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急救护理研究【摘要】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措施以及效果。
方法:本研究采取分子比较的方式,选取100例2020年1月-2021年3月期间在本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严重创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所选取的患者均分两组,组别设置为:实验组n=50例,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措施,对照组n=50例,实施常规性急救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及急救效果、抢救成功率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措施的实验组患者急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给予急诊室严重创伤患者救治过程中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缩短个流程环节的抢救时间,有效提升患者抢救效率,值得在急诊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严重创伤;急诊科;急救护理严重创伤是急诊科常见疾病类型,主要是指患者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广泛或多处软组织创伤伴或不伴重要脏器损伤或休克的创伤类型,严重创伤患者多有复合伤、多发性损伤情况,如果救治不及时的情况下,对患者的生命将会造成严重性威胁,因此,对患者开展及时的急诊急救非常重要。
基于伤情严重、不定性强、高危风险等特点,在对严重性创伤患者进行救治过程中,对开展临床急救工作的人员带来极大挑战,需要对患者做好急诊抢救工作,尽可能地缩短患者的等待时间,更快地开展对患者的急救工作,以有效挽救患者的生命。
基于此,本文对一体化急救护理措施在严重创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疗效展开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取100例2020年1月-2021年3月期间在本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严重创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所选取的患者均分两组,组别设置为:实验组n=50例,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措施,其中,男性n=30例,女性n=20例,年龄阶段为17-69岁,平均年龄(44.33±5.20)岁;对照组n=50例,实施常规性急救护理措施,其中,男性n=27例,女性n=23例,年龄阶段为18-70岁,平均年龄(46.26±5.21)岁;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分析,无显著差异性,可以开展分组比较。
急诊科严重创伤患者抢救与护理论文
急诊科严重创伤患者的抢救与护理【摘要】目的总结和分析严重创伤患者的抢救和护理措施,认真做好专科护理,进一步提高抢救成功率。
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82例严重创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 74例抢救成功,7例死亡。
抢救成功率85%。
结论急救护理必须做到评估准确,措施到位,落实及时。
【关键词】严重创伤;急诊患者;抢救;护理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55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311-02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我国交通业、工业、建筑业也大力发展。
创伤已成为人类一大公害。
据报道,除心血管疾病与恶性肿瘤外,创伤对人类的危害已居第三位。
全世界每年约有350万人死于创伤。
受伤及致残人数约为死亡人数的100-500倍,严重创伤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
但由于临床急救与监测水平的不断提高,严重创伤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1]。
患者病情复杂而危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
因此急诊护理工作非常重要。
为了总结和分析急诊创伤患者的抢救和护理措施,本文对我科近两年来收治的82例严重急诊创伤患者的救治和护理,进行了回顾和整理。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科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共收治急诊创伤患者82例。
其中男性57例,女性25例,年龄13-76岁,平均年龄(39.8±7.6)岁。
致伤原因:交通事故致伤53例,占64%;高处坠落伤14例,占17%;机械致伤4例,占4.8%;打架致伤9例,占10.9%;其它伤2例,占2.4%。
受伤至接诊时间约为15 min-5.5h.就诊时间以伤后45min-2.5h为主。
创伤部位:34例有四肢骨折及脊椎损伤。
41例有颅脑损伤。
18例有腹部损伤。
7例有面部撕脱伤。
就诊时7例呼吸、心跳已停止,占8.5%。
39例出现不同程度的休克。
占47%。
1.2 方法所有患者就诊后均立即监测生命体征。
迅速开放有效的静脉通路。
急诊严重创伤优质急诊急救护理应用-急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急诊严重创伤优质急诊急救护理应用-急诊医学论文-医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急诊急救护理在急诊严重创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33例严重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66例与观察组6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急诊急救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各项时长、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抢救有效率。
结果观察组在抢救时间、入院-入室时间、检查时间、急诊科耗时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抢救有效率为94.03%,高于对照组的74.24%(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96%,低于对照组的24.24%(P<0.05)。
结论优质急诊急救护理方案应用于急诊严重创伤患者中可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临床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急诊急救护理;急诊严重创伤;并发症严重创伤是广泛或多处软组织创伤伴或不伴重要脏器损伤或休克的创伤类型,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其特点为病情高危凶险、致残与致死率较高等,若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可进一步并发败血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甚至[1-2]。
因而受到院前急救、急诊科医护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基于伤情严重、不定性强、高危风险等特点,临床对急救流程的规范性、高效性及安全性提出较高要求。
本研究旨在探讨优质急诊急救护理在急诊严重创伤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此应用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33例严重创伤患者,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66例与观察组67例,对照组中男45例,女21例;年龄23~72岁;致伤因素:车祸伤26例,火烧伤15例,高空坠落4例,重物砸伤6例,机械致伤12例,其他3例;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4~8分。
观察组中男39例,女28例;年龄18~71岁;致伤因素:车祸伤22例,火烧伤12例,高空坠落6例,重物砸伤8例,机械致伤17例,其他2例;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为3~8分。
急诊创伤患者护理论文
急诊创伤患者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1-0189-01【摘要】目的总结、探讨急诊创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对72急诊创伤患者分术前、术后两个阶段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并实施心理干预。
结果 72例患者经过有效的整体护理,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损伤加重和并发症发生,通过有效的整体护理,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整体护理的心理干预加上专科护理可有效缓解病人的症状及焦虑、恐惧心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诊创伤;临床护理;体会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创伤已逐渐成为危害社会的一大公害?急诊创伤患者通常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急诊创伤患者若不及时行抢救护理有可能转变为不可逆阶段而死亡,急诊创伤患者在急诊时能否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是赢得生命的关键本文现将我院于临床工作中收集整理的急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旨在分析和探讨急诊创伤患者的护理体会[1]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72例急诊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1例,女31例,年龄19-74岁。
多因车祸、高处摔伤、机械碰撞伤所致,其中腰椎骨折30例,胸椎骨折20例,颈椎骨折14例,尾椎骨折8例,脊髓损伤伴截瘫2例,住院天数11~145d,平均41.4 d。
1.2 方法1.2.1 基础护理做好各项术前检查及血型交叉试验,青霉素、普鲁卡因皮内试验,严格备皮,禁饮食,按医嘱术前用药。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氧,痰液粘稠、呼吸困难者及时吸痰,必要时进行气管切开。
翻身时保持局部固定,不弯腰、不扭转,翻身不当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翻身,为患者擦浴、换药、注射。
密切观察伤口是否有渗血渗液,如渗出量大及时告知医生,随时更换敷料。
课题研究论文:急诊创伤骨科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
96300 临床医学论文急诊创伤骨科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急诊骨科患者发病较急,而且病情发展也比较快,多数急诊患者骨科损伤都是受一些突发情况所致,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损伤[1]。
因突发事故导致患者创伤,患者往往处于一种高度应激的状态中,而患者的不良情绪对治疗也会造成一定影响。
因此,在急诊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针对患者心理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才能更好的保证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xx年11月份到20xx年3月份急诊收治的39例骨科创伤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年龄在3岁到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2±4.5岁。
其中有10例患者为上肢骨折,6例患者为骨盆骨折,3例患者为锁骨骨折,肋骨骨折患者13例,其余7例患者为合并对处骨折。
1.2 方法对39例患者在不同治疗阶段的心理情况进行观察和调查分析,对不同年龄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同时对针对患者心理特点进行护理。
2.结果2.1 不同年龄急诊骨科创伤患者心理特点儿童患者多表现为紧张和恐惧,中青年患者多表现为紧张、恐惧以及焦虑,而老年患者不仅表现为紧张、焦虑、抑郁还有大多患者伴有依赖性。
具体情况见表1.2.2 患者不同治疗阶段心理特点分析骨科创伤患者心理表现主要为紧张、恐惧、焦虑、抑郁、依赖、悲观,通过询问、调查、观察等方法对患者心理特点进行统计发现,创伤初期表现为紧张的患者占94.9%,恐惧心理患者占82.1%,绝望和依赖心理特点所占比例较小。
中期患者紧张情绪有所下降,焦虑和抑郁有所上上,创伤后期患者已经适应因此紧张和恐惧心理会下降,但多以依赖和焦虑为主。
具体情况见表2。
3.讨论3.1 急诊创伤骨科患者心理状态急诊创伤患者因各种急性创伤到医院急诊,缺乏一定的心理适应,会出现紧张的情况,在创伤初期多数患者迫切希望得到治疗,其对治疗的需求较甚,因此初期的紧张的心理情况严重[2]。
加上因突发事故导致,很多患者在急诊中还处于未摆脱事故的状态,加上伤口严重、出血不止等都会使得患者出现恐惧。
创伤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论文
创伤性休克患者急救护理论文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急救护理。
方法回顾性对39 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急救护理。
结果 39例患者存活31例,死亡8例。
结论对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急诊治疗和护理,规范护理工作流程,密切监护患者各项生命指征,建立静脉通道,进行止血止痛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关键词:创伤性休克;临床观察;急救护理随着现代化的建设和交通高速化发展以及人们在运动方面的广泛兴趣,各种的创伤日趋多见,创伤性休克已成为交通事故和工伤事故及其它事故的主要死因之一。
它主要是指由于机体大量失血,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稍微有点延误就有可能造成生命危险,所以在抢救的过程中,有高度的负责人的精神,一定要分秒必争,迅速制定有效的抢救措施,尽全力进行抢救,护理人员应充分认识该类休克不同阶段的病理生理特点,注意休克发展的直接后果,配合医师进行积极救治,并及时总结整体性护理体会,提升外伤性休克的护理水平[1]。
1临床资料本组共57例、男38例,女19例。
年龄9~78岁,平均40.5岁。
引起创伤性休克的原因:交通事故29例,打架斗殴伤8例,高空坠落伤20例。
患者受伤的主要类别:四肢损伤 41 例,骨盆损伤 16 例。
昏迷程度:轻度 35例,中度 16例,重度6例。
其临床特点入院时间为受伤后10 min~2 h。
轻者35例入院时,伤者面色苍白、神志相对清楚,脉搏正常或稍微加快,呼吸正常或者略快,四肢温度无变化或者微凉,尿量正常或少数患者出现少尿,血压正常或稍微偏低。
中度休克患者 16 例,神志出现嗜睡或淡漠,脉搏变弱或者加快,呼吸变浅或者急促,四肢出现冷汗,皮肤苍白或者出现花纹斑,尿量出现明显的减少、血压降低。
重度休克患者 6 例,神志迟钝甚至昏迷、无脉、呼吸困难,严重者出现呼吸窘迫、四肢冰凉,厥冷、皮肤发紫、尿量无尿或极少、无血压。
2临床观察与急救护理2.1密切观察和评估病情患者取休克体位,将患者头和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
急诊外科创伤救治护理要求及论文
急诊外科创伤救治的护理要求及体会目的探讨急诊外科创伤救治中的护理要求以及体会。
方法通过对我院2010年1月到2012年6月所收治的195例患者进行回顾。
结果通过对救治过程进行回顾,明确了急诊外科创伤救治的护理要求及体会。
结论急诊外科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较好的业务素质,同样还需要具备较高的心理和身体素质。
急诊外科创伤救治;护理;体会在急诊外科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创伤救治,无论是进行院前亦或者是院内救治,护理人员在这个救治过程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各种不同创伤也逐渐成为了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一大因素,甚至成为了导致人们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上升,“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已基本形成,因此,创伤急救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使得对创伤救治护理的要求也随之增上,护理人员在进行创伤救治过程中应扮演好相应的角色,最大程度地提高救助成功率,帮助患者最大程度地提高生活质量。
笔者对多年的创伤救治护理情况进行了回顾,现将相关情况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至2010年1月到2012年6月,我院共收治了195例各类急症创伤患者,其中我院120接入的患者共计91例,院外120转送的患者共计55例,用其他交通工具送入院内的患者共计27例,患者家属或其他人员送入院内的患者共计22例;在所收治的195例患者中,属于人为创伤(主要包括刀砍伤、刀刺伤等)的患者共计19例,属于车祸所致的创伤共计88例,而高空坠落致伤的患者共计38例,其他因素导致创伤的患者共计50例;在所有患者中生命体征较为稳定的患者共计170例,进入急救科室后立刻运用心肺复苏的患者共计16例,最终复苏未成功而死亡的患者共计2例,而进入科室内已死亡者共计5例。
1.2 方法针对186例存活患者中,需要对患者进行夹板固定以及包扎止血的共计114例,而需要立刻对患者进行静脉通道的患者共计143例,需要运用气管插管的患者共计38例,必须立刻对患者进行气管切开的共计1例,需要运用呼吸机帮助进行呼吸的患者共计23例,仅需要对患者进行初步止痛、镇静共计44例;在对救治患者进行转运时以及在进行手术前准备工作中,对患者进行了各种深静脉穿刺共计20例,其中第一次就成功的共18例,成功率为90%。
课题研究论文:急诊外科创伤救治的护理观察
95982 临床医学论文急诊外科创伤救治的护理观察急诊外科主要是负责对创伤患者的救治,患者的入院前或者在住院过程中,都离不开护理人员[1]。
外科创伤发生率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增加,各种创伤致使人们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甚至直接导致死亡。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得其对医疗水平的要求提高,创伤救治也因此备受关注[2]。
作为急诊外科中的一个重要的工作内容,无论是院内创伤救还是院前创伤救治,护理人员在这个过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位。
在急诊外科创伤救治中,应如何对患者进行护理,做好护理人员角色,以尽可能的提高救治的成功率,本文选择150例急诊外科创伤患者为对象,对其进行护理,对护理人员护理技能和素质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xx年3月份到20xx年5月份收取的150例急诊外科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
男性患者79例,女性患者71例。
150例患者有115例由120急救车送至医院进行救治,其他患者通过其他交通工具送至医院。
其中有27例患者为刀伤,68例为车祸导致不同创伤,17例为高空坠落创伤,其余患者创伤由其他原因导致。
27例,4例为成功,7例患者送入科室后死亡。
1.2 方法存活的143例患者由护理人员通过夹板固定和包扎止血等进行护理,部分患者需实施静脉通道。
由护理人员通过气管插管以切开等方式配合救治。
病情较轻的患者由护理人员进行初步直通、镇静。
需紧急实施手术的患者,护理人员要提前做好手术准备,对患者做好深静脉穿刺。
患者救治中,护理人员应密切配合,做好各项护理,且保持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及时给患者心理安慰。
1.结果在急诊外科创伤患者救治过程中给予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可加强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存活率。
护理过程中要注意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护理素质。
143例患者救治中给予相应的护理,无死亡病例,所有患者都进行了止血和夹板固定治疗。
接受药物镇静治疗的有25例,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的39例,实施气管切开的21例,气管插管22例,36例患者在进行深静脉穿刺,穿刺成功率为86.1%。
创伤性休克患者在监护室急救护理论文
创伤性休克患者在监护室的急救护理【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措施和护理方法。
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来我院住院治疗的76例创伤性休克患者,分析急救护理干预对治疗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果该76例创伤性休克患者,有74例患者抢救成功,2例患者抢救失败,成功率为97.37%,死亡率为2.63%。
结论创伤性休克属于突发疾病,发病早起具有非常高的死亡率,临床医学上,由于创伤性休克的病理十分复杂,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以降低死亡的发生率。
【关键词】创伤性休克;急救措施;护理方法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765-02创伤性休克属于急诊中较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具有非常高的死亡率。
近年来,由于我国重工业的迅猛发展,各类交通事故、爆炸以及高处坠落等意外频频发生,增加了创伤性休克的发生率。
突发创伤性休克的患者,其临床表现主要因血压过低以及供氧不足导致人体各个器官的正常循环受阻,在体内出现大量危害物质[1]。
突发早期,若不及时进行有效处理,会引发一系列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可能会导致死亡[2]。
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来我院住院治疗的76例创伤性休克患者,对其进行及时的抢救和护理,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来我院住院治疗的76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男性52例,女性24例;年龄为(5-69)岁,平均年龄为(46.5±3.4)岁。
该76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中,有27例患者的受伤部位属于颅脑创伤,21例患者的受伤部位属于重症胸腹联合损伤,6例患者的受伤部位属于肝破裂,8例患者的受伤部位属于脾破裂,8例患者的受伤部位属于四肢骨折,7例患者的受伤部位属于骨盆骨折;有12例患者因爆炸所致,14例患者因尖锐器物所致,8例患者因挤压所致,22例患者因高处坠落所致,20例患者因交通事故所致。
探讨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急救的临床护理效果
探讨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急救的临床护理效果【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急救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改进措施。
方法:选择在2012年8月至2014年9月间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抢救过程的方法和效果。
结果:200例患者有187例抢救成功,成功抢救比例达93.5%;有13例死亡,死亡比例为16.5%。
有效抢救时间为30~60分钟。
结论:严重创伤患者多数为病情危机患者,准确、及时、有针对性的抢救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医护人员应快速反应,应对抢救情况做到第一时间处理。
【关键词】严重创伤;急救;临床护理作为急诊科的常见患者,严重创伤患者特点为病情危重、致死率高等。
临床护理工作关乎抢救质量、抢救成功率,是创伤情况处理中的重要环节。
加强严重创伤患者临床护理人员的处理能力,可以明显降低严重创伤患者死亡的几率,现对我院200例严重创伤患者护理情况予以分析总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临床分析中选取的参照资料均从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中随机抽取,200名患者中男性108例,女性92例,年龄区间为5~63岁。
病患在送往医院救治时伤势严重,身体均存在至少一处致命脏器损伤。
本次研究分析应用简明损伤计分法及损伤严重程度计分法,创伤病患损伤程度已按照AIS(90)-1SS法评定的标准进行比较,且均达到标准 [1]。
下表为患者年龄分布数据。
1.2 方法1.2.1 送医过程急救及时救命再治病为院前的急救原则。
医护人员赶到事故现场需第一时间对伤者进行主要部位伤情检查,了解伤者受伤情况,检测患者呼吸、血压等指标。
不急于移动患者,及时给予有效的救治措施,主要措施如开放气管、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止血包扎等。
急救护理完成后立即将患者转运至医院,转运过程中注意患者体位,平抬患者上车,使用车上急救设备维持患者生命,并对患者体征进行监护。
1.2.2 院内急救1.2.2.1 对伤者伤势程度及时评估判断伤者是否出现意识障碍,并对患者的受伤原因和情况进行询问;观察运送途中患者的出血情况;详细询问患者受伤前身体情况、有无药物过敏史等。
创伤护理在急诊严重创伤患者中的应用
创伤护理在急诊严重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摘要】目的:研究创伤护理在急诊严重创伤患者中的应用。
方法:研究中样本选择为2020年9月至2021年11月期间到我院之中接收治疗的急诊严重创伤患者,在对患者进行筛选后,将被纳入本次研究的11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常规护理)以及观察组(57例;创伤护理),从而对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研究。
结果:分别为患者制定护理方案之后,不同患者的有效抢救时间、患者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患者由于严重创伤而到院接受急诊治疗期间,创伤护理的开展在缩短有效抢救时间、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因此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创伤护理;急诊;严重创伤临床中,严重创伤会对患者的机体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由于该疾病的出血量以及创面都相对较为严重,因此患者的生命安全会受到较为明显的影响。
在这样的情况下,在患者接受治疗的期间,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开展积极有效的护理服务,以此来更好的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1]。
笔者在本文中针对创伤护理在急诊严重创伤患者中的应用开展了相关研究,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在开展本次研究样本筛选的期间,将患者筛选的时间范围确定为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在患者进行筛选的期间,确保所有患者均为到我院之中接受治疗的急诊严重创伤患者,同时对存在其他合并疾病、精神异常等问题的患者进行排除。
在对患者进行筛选后,被纳入本次研究的患者一共为114例(男性患者/女性患者=68/56),患者年龄为21岁至76岁(平均43.81岁)。
在对患者的创伤原因可以分为车祸伤、高空坠落伤、击打伤、机械碾压伤等。
在对患者进行随机分分组的情况下,不同小组之中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结果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因此本次研究具有可比性。
2.方法1.对照组为患者开展常规护理服务,护理人员应在患者到院接受急救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全面的监测,在此基础上协助患者接受CT、X光等一系列检查,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各项负面情绪进行充分的疏导,同时按照医嘱来为患者提供各项治疗药物。
急诊护理论文急救护理论文:创伤的急救护理
急诊护理论文急救护理论文:创伤的急救护理【关键词】护理学;创伤、救护现代创伤是急诊急救比较常见的,如车祸伤、刀伤、工伤事故等,由于创伤可涉及身体多处组织器官,伤情轻重不等,互相掩盖,因而早期急救护理中易发生漏诊、误诊或继发性损伤。
若早期处理(包括急救、复苏、重要脏器伤的专科处理等)不当可影响病人的生命安全,而医院急诊科正确、合理的急救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 评估详细询问病史,包括受伤时间、地点、受伤机制、伤后症状及处理经过。
检查①受伤部位是开放性或闭合性,是单一伤或多处伤,是否危及生命。
②气道是否通畅,根据呼吸频率、深浅度、呼吸音及双侧胸廓扩张情况判断。
③循环系统:根据伤者精神状态、面色、肢体温度、生命体征判断是否有出血现象。
④神经系统:根据A VPU法进行简单有效评估,“A”是清醒,对声音有反应,并对人物、时间、地点有认识。
“V”是病人对声音有反应,而对人物、时间、地点认知不全。
“P”是病人对疼痛性刺激有反应。
“U”是病人意识丧失,同时要检查瞳孔大小、形状及对光反射和肢体活动情况等。
2 紧急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气道梗阻者,必须开放气道,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呕吐物、血块、泥土等,向前托起下颌,把舌拉出,将头偏向一侧,并迅速插入鼻导管,窒息可很快解除。
有舌后坠时常规放置口咽导管,有呼吸衰竭则行气管插管。
维持有效循环:合并不同程度休克者达65%,使用静脉留置针迅速建立静脉通道2~3条,保证大量输液、输血通畅。
伤情观察观察记录病人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尿量、出血量及伤情变化等,以判断伤情,指导治疗。
合并头部损伤后躁动不安病人,可能提示为继发颅内血肿,脑疝先兆。
有效控制出血:是早期急救护理的重要手段。
迅速控制伤口出血,采用指压法,压住出血伤口或肢体近端主要血管,及时用加厚敷料加压包扎,简易夹板固定,并抬高伤部对减轻出血效果显着,若无效用气压止血带。
3 小结对创伤病人进行伤情评估和紧急处理是急诊护士将病人送交病房前工作的主要部分,护士通过以下指标即:气道情况和呼吸、血氧饱和度、皮肤色泽和温度、血压和脉搏、昏迷评分、尿量、血液化验结果。
创伤患者现场急救护理论文
创伤患者现场急救护理论文【关键词】急救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突发事件现场抢救危重伤员非常重要,严重创伤患者的最佳抢救时间是在最初30min,对危重病人的急救全过程而言,现场急救和转运途中的救治监护非常重要,这就要求我们院前急诊急救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现场,迅速对患者病情做出评估,建立静脉通道,保护重要的器官,维持基本生命活动,为进一步的救治赢得时间。
1争取时间,提高出车效率院前急救最重要的是时间效率,当接到呼叫电话时必须认真做好记录:接电话的时间、详细地址、电话号码、患者主要表现及症状、意识是否清醒、出车时间、到达时间、抢救时间、回院时间等。
必要时电话指导现场人员在救护车到达之前采取一些简单有效的救治措施,为抢救赢得时间,避免盲目、随意的处理使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丧失抢救时机。
立即通知司机、医生、护士、担架员,在2~3min内出车。
2现场评估(1)护士到达现场后应配合医生迅速对患者判断有无威胁生命的征象,在急救现场应按照以下顺序及时检查与优先处理以下存在的危险因素:呼吸道梗阻,出血,休克,呼吸困难,反常呼吸,骨折。
(2)在转运途中进一步检查,在转运途中可进行病史采集,通过询问护送人员,事故目击者了解受伤机制,以发现一些隐蔽部位的伤情,进一步处理,减轻患者伤情,进一步为患者赢得抢救时机。
(3)转运途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瞳孔、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出血情况,以及加压包扎部位的末梢循环情况等,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及早做出相应的处理。
3急救与护理3.1保持呼吸道通畅,保障氧气顺利输入严重多发创伤患者大多合并呼吸道梗阻,保持呼吸道通畅在抢救过程中非常重要,检查呼吸频率、深度及规则性,若病人没有呼吸或呼吸缓慢时(<6次/min),护士应立即开放气道,对口、鼻腔内有分泌物、呕吐物及血凝块或其他异物者应迅速给予清除,平卧,解除束缚,并将头偏向一侧,防止胃内容物倒流至口腔引起窒息,对舌后坠患者应侧卧,并将舌体暂时拉出固定,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给予氧气吸入,准备气管插管用物、车载呼吸机以及除颤监护仪,监测血氧饱和度,护士应熟练掌握气管插管术,紧急情况下能够独立进行操作。
急诊分级护理在急性创伤患者中应用效果论文
急诊分级护理在急性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急诊分级护理在急性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对本院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创伤患者共1600例进行简易分级,主要分为重型、中型与轻型损伤,并根据不同的损伤类型给予一级、二级、三级护理。
结果通过对所有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可得,与此期间之前的一年内接受的急性创伤病例相比,在急诊室中死亡与在转运途中死亡的患者例数明显下降,医疗纠纷发生几率也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急性创伤患者采用急诊分级护理的方法,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还能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对医院与患者的意义均重大。
【关键词】急诊分级护理;急性创伤;死亡率;医疗纠纷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创伤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长,据不完全统计显示,近年来急性创伤的发生率占急诊总病例的约45%,且在急性创伤的发生中,多发性创伤的比例也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与此同时,医疗体系也在近年来得到了逐步的完善,对于急性创伤患者而言,单一的护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因此,本院采用急诊分级护理的方法对近年来收治的急性创伤患者进行护理,与之前的资料相比,取得了良好的收益,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创伤患者共1600例,其中男性患者1020例,女性患者580例,年龄为2岁至72岁不等,平均年龄(38.2±2.7)岁。
其中交通事故致伤共793例,钝器致伤共102例,坠落致伤共358例,挤压致伤共247例,刀刺伤共60例,其他伤共40例。
对患者的受伤部位进行统计可见,颅脑损伤共701例,胸部损伤共258例,腹部损伤共469例,四肢损伤共102例,脊椎损伤共70例。
通过对伤者的入院检查情况与受伤原因询问对其进行分型,基本可分为轻型、中型、重型三种,轻型主要为较为轻度的软组织挫伤,中型包括单纯闭合型骨折、软组织挫伤或伴有活动性出血但生命体征基本平稳,重型为颅内损伤、腹腔内脏损伤、胸腔损伤、开放性骨折、脊椎损伤、严重软组织挫伤、大出血伴休克等。
创伤性休克患者急救和护理体会论文
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救和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救和护理措施。
方法我科从2012年8月至2013年3月共收治13例创伤性休克患者,回顾性分析急救护理干预对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果这13例创伤性休克患者有10例抢救成功,3例抢救失败。
结论创伤性休克属于突发病,如果早期处理不及时具有非常高的死亡率,通过对患者急救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关键词】创伤性休克;急救措施;护理措施创伤性休克是急诊科比较常见的病种,如果抢救不及时,有很高的死亡率,近年来,突发创伤性休克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创伤性休克临床变现主要是由于患者血压过低以及缺氧造成患者人体各个器官正常循环受到阻碍,在体内出现大量的危害物质,在发病早期,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抢救,可能会引发一系列比较严重的并发症,最终可能导致死亡。
我科2012年8月至2013年3月共收治了13例创伤性休克的患者,对这些患者进行了及时的抢救和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我科自2012年8月至2013年3月共收治13例创伤性休克患者,其中男性8例,女性5例,最小的患者年龄8岁,最大的64岁,平均年龄为47.8岁,在这13例患者中,7例患者的受伤部位是颅脑,1例受伤部位属于肝破裂,2例受伤部位属于脾破裂,3例受伤部位属于肺挫裂伤。
7例受伤原因为车祸所致,2例由于爆炸所致,1例由于挤压所致,3例由于高空坠落伤所致。
2急救措施2.1迅速扩充血容量第一时间恢复患者的有效循环血量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建立两条或者三条静脉通路,给予大量液体补液,必要时给予输血支持,输液部位尽量选在离受伤部位较远的大静脉。
2.2呼吸支持彻底清除患者口腔、鼻腔、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放置口腔通气道,防止患者发生缺氧从而引起低氧血症从而加重休克,给予鼻导管吸氧或者面罩吸氧,严重呼吸困难的患者要立即行气管插管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
3护理措施3.1基本护理将患者平卧于床上,头偏向一侧,防止患者呕吐物堵塞气管造成窒息,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应用,同时抬高患者下肢30度,这样有利于下肢静脉血的回流,尽量不要搬动患者,保持安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诊救治严重创伤患者的护理体会摘要:近年来创伤多由于车祸,坠落伤,挤压伤等造成,严重创伤患者伤情重,变化快,死亡率高,多合并出血性休克,积极有效的急救直接影响患者生命。
我院急救中心自成立以来,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创伤急救的组织系统,为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赢得了抢救时间。
关键词:创伤和损伤;急诊处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593.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390-01
临床资料:2011年10月-2012年9月以来,我科共接诊841例创伤患者,其中严重创伤72例(包括车祸至双下肢离断伤3例,胸外伤18例,脑外伤36例,高空坠落致胸腹伤10例,刀刺伤5例)现将救治体会分析如下:
1院前急救护理
严重创伤院前急救的突发性、紧迫性、艰难性、多样性等特点,要求我们急救人员必须掌握常见创伤的病因、病理、症状和体征,掌握救护车内所有设备的使用技术,能熟练配合医生进行现场急救工作,短时间内迅速对患者作出有无生命危险的判断,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1],如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纠正休克;为骨折患者妥善固定;对出血患者迅速查明活动性出血部位,并立即给予加压包扎止血,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员的痛苦,降低伤残率,减少死亡率。
在运送途中加强对患者的监护,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维持有效的静脉通路;严密观察包扎处的血液循环,并做好详细记录,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持续进行抢救护理工作,为院内急救打好基础。
2院内急救护理
当患者到达抢救室后,护士接诊危重患者时应沉着、冷静,迅速完成观察患者呼吸、循环、意识、瞳孔、受伤部位,测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的神志并简单询问病情,根据患者呼吸、循环情况进行护理评估,明确处理重点,做出护理诊断。
2.1立即给予患者合适体位,给氧、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抽取血标本送检,留置导尿管,心电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
严重创伤患者常伴有呼吸道梗阻,以致窒息。
护士可用耳听患者的呼吸,了解有无通气不良,观察口唇及面色有无苍白发绀,胸廓运动是否对称。
如发现患者呼吸时发出高而尖的喉鸣音时,应有预见性地警惕气道的不完全性阻塞,应迅速清除口咽部的分泌物、呕吐物、血凝块等,必要是放置口咽通气管或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2]。
2.2维持有效循环,缩短抗休克时间。
严重创伤患者病情危重、死亡危险高,应避免患者由于低血容量性休克得不到及时纠正而死亡,应立即应用套管针迅速建立两条及以上静脉通道,保证液体输入顺利,补充血容量,同时留取血标本,备血。
出血量大的患者给予配合,以防止失血性休克并为手术做好准备[3]。
严密观察尿量,监测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
合并颅脑损伤者,监测其神志、瞳孔、颅内压的变化,并做好记录,发现病情变化及进报告医生,准备好
抢救设备。
2.3病情稳定及时护送患者做相应的检查,明确诊断,需收住院的患者,应及时联系相关科室,开通绿色通道护送其入院;需要直接进入手术室的患者,立即联系,为患者抢救赢得时间。
严重创伤的院前急救,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每一位医务人员都不可忽视。
护士快速敏捷的应急能力、沉着冷静、有条不紊、迅速准确和主动及时有效的护理配合,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护士的急救意识、敏锐的观察能力以及对患者病情变化的预见性,是急救成功的保证。
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处理,对提高医疗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寇贺荣.创伤救治护理体会.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88-89
[2]杨丽丽.急救护理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15-30
[3]刘喜文.多发伤病人的急救系列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10,35(3):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