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

第一印象,也被称为首轮效应。一个人永远没有第二次给别人第一印象的机会!(美国艾伯特·梅拉比安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一个信息的传递)七秒钟

人的印象形成=55%形体+38%语音+7%语言

任何人都没有机会重塑给别人的印象,管理好自己的形象, 管理好你要传递的印象.

一、形体:

一个人在讲了一句话,重要的不都是你说了什么,别人听到了什么,而是你做了什么,别人看到了什么。

(比如:你听到一句话,说那个人说话好象不太高兴哟,如,我们去买衣服,可以试试吗,对方说,不买就别试,你出来会说,你看他那个样子。)所以,很奇怪吧,感受别人的语言是什么捕捉到的,眼睛,沟通原来还是需要眼睛的。

也就是你的每一个举手投足之间,都向别人讲述着你的故事,你的故事好听吗,有没人愿意坐下来,听下去,是不是全在你自己的表达方式,包括你的着装,你的表情,你的眼神,你的动作,你的肢体,所有这些呢,这部分占了整个印象的55%。

这么一个重要的环节,遗憾的是我们对自己的肢体语言并不了解,

我们每天说话,但你会说话吗,说的话有效果吗?比如你是你自己,但你现在能看见你自己吗,如果你面前没有全身镜的话,就算有,是不是也只看到了一部分?对吗?

二、语音

“我没说你偷了他的钱包”。我不点标点,看看文字本身,能概括出几种意思?不只一种的含义,如果意思相反的话,就会有分歧,有了分歧就会有纠纷。

这也就不难解释,我们一生当中,会说很多话,但未必每个人说的每一句都十分受用,对吗?有的人说的话,总是达不到他想要的目的,说得不好听点就会是废话。

如果我们在职业生涯中长时间,操持这种无效的沟通,会对我们产生什么影响呢?也许你内心是团火,但别人不一定会感觉的到。

也就是,说话每个人都会,但你说出说出去的话,有多少是有效果的?也就是你的接人待物,你的交际方式,是不是受他人欢迎呢?

语音的成分包括什么呢?语气,语调,也就是你说话的语气,语音,语调,不一样,别人听到的感受就不一样。

那这些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呢,今天你心情好或不好,说话的语气会一样吗,嗯,肯定是不一样的,即使你敬业精神可嘉,也不能保证每天都是一样的。

它是由情绪也就是态度决定的,你的声音是由态度决定的,从你的声音上能感受到你的态度,这部分占了整个印象的38%,(语音语调)。

三、语言

所以在这样与人相处的前提下,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以什么样的姿态去伫立在别人面前,才最容易被他所接纳,这是我们在与人交往时反复思考的一个问题,好了,一共是93%,还剩7%就是文字本身,我们有多少把这7%误当作交谈的全部?

好我们已经知道了,55%在你的身体上,38%在你的语调上,7%在你的文字上,这些构成了印象的全部。

所以语言当93%的成分忽略了,只注意7%的语言文字部分了,拿来说,只是在浪费时间。

例子:一个公交司机总是被投诉,投诉量很大,一投诉就会被扣工资,他很委屈,说我说的哪个字不是为顾客着想,哪句话不是站在顾客的角度,他们还要投诉我,这不是狗咬吕洞宾吗?我说现在已经脱离了,你当时的那个环境,你当时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眼神,肢体是怎样,已不知道了。(L型关系,医生和患者,司机和乘客,第一时间就破坏了与他人沟通和和谐。)

四、目光的注视(我们判断一个人是否善良,是否认真,是否坦诚……除了行动外还会依据对他/她眼神的观察。眼神是沟通时非常重要的非语言工具,它更多地发自于内心的感受)表情训练:手机自拍5张,生气、埋怨、独处发呆、微笑、大笑。

会对5种表情进行比较,微笑的时候表情最柔和,眼神最清澈. 给对方一个笑

容其实就是给自己一个好心情

我们在一生中照的大多数镜子,是什么样的?半身镜,我们最关注自己的是上半身的1/5,身体上的其它细节,我们就无从了解了,从早上来现在我们照了多长时间镜子?10分钟?再加上上洗手间的整理10分钟,晚上的洗漱10分钟,一天下来,你能见到自己的时间,不会超过半小时吧。

就象现在,你们知道自己现在表情是什么样子吗,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自己的表情习惯,更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习惯,所有的举手投足之间都有一个词,是细节,有一本书叫细节决定成败,细节能不能决定成败,我们先不下结论,但细节是你做人做事的功力。大家觉得是吗?

所以你的身上多了一些弱柳扶风,就让别人少了一些托付。

就象今天在,大家来听课,我面前的你们,你们听课时,你的眼睛是睁开的,还是闭上的在睡觉,是有神的发光的还是无精打采的?我会感觉到,你们听课是不是在用心听,眼睛现在亮着的,我知道你在用心听,也听进去了,眼睛亮了与人交往时对方就会感到你积极了,用心了,有兴趣了。

同样的,当我们面对客户时,你在讲公司,讲产品,他是不是在用心听呢,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他是否会被你的目光所调动与吸引,这时和对方交谈时看着对方哪里?(你们相距0.8米)眼光落在哪里,甚至细化到别人说话我听时放哪里?我说话别人听时,眼光放哪里,这都是我们要细化的东西。

为什么?因为我们的目光有时会犯错误的,可能对方眼睛还没犯错,你先犯了,比如,你的眼光让对方感到有压力了,或者你说的东西,他感觉你没自信了,可能你真实的情况不是这样子的,但他感觉是这样子的。

眼睛是我们身体上最具暗示性的器官,而且特别难管,眼睛就是你的心,所以在这时候最容易让人看到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眼睛一定要加以自律,眼球的自律特别难,你们在聆听别人讲话的时候,如果别人告诉你你要看着别人的眼睛,这样是不完整的,不论你的脸上是怎样和善的表情,但对方感觉不到你的亲和,因为你的目光有些什么?直!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审!你在告诉对方,我已经不在乎你说出这句话的情感部分,而我在意的是你说出这句话的,真实成份,对吗?

所以在你聆听别人讲话时,请你看这里,双眼到眉心正上方,出现的人体最上端的正三角形,请你望这里,好,我又出现一个字是“望”而不是“审”了,这是人体的最高端,如果你在讲话,对方在看你,正三角形,他的目光尤

其是发际线的位置,能深深感觉到一种被关爱,那种友善是不会用语言来概括的,在面对很焦燥的顾客,他喋喋不休在说产品不好,或公司什么不好的时候,你的目光就会带给他,降温和降火,就用这样的目光去聆听他。

该你讲话了,就不要看这儿了,这样你如果不小心,情不自禁的下颌再上扬一点,你从下到上的这种,通知感,命令感,就全出来了。

你要看哪儿,我们讲话时,稍微向下拉一点目光,双眼到上唇,(同性别的女性甚至向下的位置,第二粒纽扣)其它就不可要了。

为什么呢?因为你看其它地方,容易让对方感觉到一种无礼,这种无礼不是在礼貌上的触犯,而是你稍微在气焰上,他不会觉得你是无意或初出茅庐,因为客户不会那么宽容,他会觉得你目中无人,跟我讲话,看都不看我一眼的呀,其实你可能是因为羞涩,尤其是女孩子,刚到社会上生涩一些,不善交谈,目光停留在对方身体上,在单位也一样,对领导也是一样,目光不对会葬送你的前途,(一员工接受面试,最后一关都过了,来见董事长,不敢看领导的脸,只盯着桌子上的报表在看,看得领导很心慌,我这东西是不是该收一下,过后,说起此事时,你说她能看到什么呀,过后也会这么想,但当时就觉得不舒服)所以目光约束不好,会容易产生不愉快)。

刚才讲的是凝视区域。我们所和别人交谈时,你要让你的目光归纳到哪里,什么样的角度,平时说的,拿正眼瞧人,正眼看待对方,什么呢就是正视,交谈起来真得有个范围,正确看待别人别把人看偏了,看扁了,与人交往时,好好看待人家,真正在交谈时,它和正眼是有个范围的,回家拿镜子看,正面看,是堂堂正正的端正的,镜子一点点偏,头不动,眼睛跟着走,只有偏过这条45度的边缘线,奇妙的事情发生了,你眼睛当中,刚才那种堂堂正正的东西全没

了,都变成什么了?阴阴斜斜的东西了,有些不善良了,回家这样看看自己,噢,我也挺厉害的哟怎么这么凶呢。

有些工作和客人的角度就是90度,L型关系,医生和患者,司机和乘客,第一时间就破坏了与他人沟通的和谐,比如,我们大部分都去医院看过病,也都普遍觉得,医生对你的态度不是很好,你正病得难受,医生说哪里不舒服了?你感觉不到温暖,其实,这和医生的素质有关系,同时和你们的角度有关系。在这样的岗位关系上,你想你进到门诊室里,医生手里忙着写东西或敲键盘,你出现在他旁边45度,他手没停下来,眼睛可能和你应对一下,眼光这样,哪里不舒服了?你是不是感到医生态度不太好呢?对你不是很上心,如果他把肩膀转过来,把你纳入到他的前方,与之合理的沟通。你是不是感觉他对你温暖,上心了一些呢?那同样的,当我们的顾客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你应该怎么面对呢?这就是交谈的角度。是你的目光注视范围,也是你形体的一部分。

刚才的凝视区域适用于交谈和倾听,但也不是想看多久,就多久,可以往远瞟一些,证明我在边听边想吧,有一些琢磨思考的环节,但要记住,面对正在说自己痛苦的不开心的事时,你可不要边听边想了,不要向远瞟了,要低头,这样边听边思考,欢快是向上的,你说的话是这样的吗,沉思是向下的,掌握好这些小细节,留在对方脸的时间是一多半,少了是目中无人了,60—70较合理,不超过75%,80-90总看是看上人家了。

好目光上说了三个点,基本上管住自己目光,就不难了。

礼仪属于行为学科,学科基础是心理学,所以学好礼仪把握了对方心理,不愁

大家成功不了。

如何进行有效的印象管理

如何进行有效的印象管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要跟不同的人打交道,进行各种交往活动。而且,当今时代的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显得更加重要。因为我们只有不断地与各类人员进行交往和信息沟通,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发展自己。在交往活活动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在别人心中能留一个美好的印象,好的印象便于我们与他人更好地相处,而第一印象非常重要。第一印象无论好坏都很难抹去。因此,初次见面就不讨人喜欢的人通常不具备良好的交际能力;而第一次就给人留下美好印象的人,更受人欢迎。与人交往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给他人留下一个好印象,而这就需要对自己进行印象管理。 所谓印象管理,也就是印象控制,是指一个人以一定的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过程,使他人形成的有关自己的印象符合自己的期望。印象管理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在日常交往活动中,我们应如何做才能产生有效的印象管理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行动: 首先,要注意自己的包装,在公务场合、社交场合和休闲场合着装要得体而应景,合理搭配衣服,要保持干净整洁。中国有句俗话,叫人靠衣装马靠鞍。确实,得体的衣着、打扮在交往中很容易给人留下一个鲜明而深刻的印象。但是,衣着打扮要以得体为前提。所谓得体,就是要符合个人的年龄、性别、性格、职业、社会角色等特征,还要注意时间、地点与场合。 而且,两个陌生人在首次见面时,大多都会从衣着打扮去评判对方的品味和性格。所以,如果你想让对方觉得你成熟稳重,那么你就应该穿西装这类较正式的衣服;如果想向对方法展现你的热情青春,那就可以穿一些运动类的衣服;如果你想表现你的温柔贤惠,就可以穿裙子或者较淑女的衣服。 其次,要注意自己的措辞和身体语言,言行举止要得当,要有礼貌。言行举止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内部涵养,因此,在交往中,找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掌握好说话的艺术,注意自己的身体语言,努力排除一切干扰良好印象形成的因素。礼仪在交往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进行印象管理的重要手段。在语言上,与人交往时,要注意礼貌,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要注意礼貌用语,如“请”、“您”等。在仪态举止上应做到:交谈时,首先双方要互相正视、互相倾听,不能东张西望、面带倦容、哈欠连天。否则,会给人心不在焉、傲慢无理等不礼貌的印象;在坐姿上,要保持礼貌坐姿,不要翘二郎腿或把腿架在家具上,这是很没素质的表现。同时,我们还要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对方的特点,并根据对方的特点设计自己的身体姿势和说话的内容、方式,使自己在交往的一开始就被对方以一种喜欢、接纳的态度所对待。 再次,要尽快了解对方的兴趣、爱好,寻找共同点。初次见面的人,如果能用心了解与利用对方的兴趣、爱好,就能缩短双方的距离,加深对方的好感。例如:和教师或学生谈教育问题,和家长谈论孩子,和孩子谈米老鼠、唐老鸭等。即使是对自己不甚了解的人,也可以谈谈时政、书籍等话题,这都能在短时间内使对方喜欢上你。并且,任何人都有“求同”心理,往往会不知不觉地因同族或同伴意识而亲密地连结在一起,同乡会、校友会之类的组织便应运而生。如果你能找出与对方拥有的某种“共同点”,即使是初次见面,也会在无形中让对方产生亲切感,一旦心理上的距离缩小了,双方便很容易推心置腹了。这些都有助于

社会心理学1

一、名词解释: 1.角色:是指个人或人们在群体及社会中由于占据一定的地位而显示的态度与行为模式的总和,或所应履行的职责。 2.角色冲突包括角色间冲突和角色内冲突。 角色间冲突:个体不同角色之间互不相容时产生的冲突。 角色内冲突:同一角色内由于不同的角色期望而产生的冲突。 3.角色期望:周围人依据某人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角色,对其社会行为产生的要求和期望。 4.角色获得:能够按照社会期望形成自我,并在这个框架中行动。 5.角色扮演技术:是要求被试或受影响者在给予的情境中加以表现,从而学习充分地履行角色的方法。 6.参照群体:指个体从心理上把自己列入、与之对照,并在评价、态度、行为上和在规范与价值观形成上接受其影响的群体。 7.社会化: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8.印象管理:指试图控制别人对自己形成某种印象的过程。 9.图式:图式是过去经验中形成的关于人、群体、角色或事件等的一套有组织的认知系统或架构。 10.社会知觉:指对社会性信息所形成的知觉。 11.归因: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也就是把他人或自己的行为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 12.归因偏差:人们在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并不总是既合逻辑又合情理的,会出现归因偏差。 13.决策:是指人们在对某些行动方案的知觉、具有正面的或负面的后果和成功的可能性等考虑的基础上,做出抉择的过程。 14.决策树:在决策过程中,采用图示表示的方法就是决策树。 15.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作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16.侵犯:指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 17.亲社会行为:指一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18.责任扩散:指也能提供帮助的他人在场时,人们倾向于认为他们自己的责任小了。 19.群体: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一定的共同目的,以一定方式结合在一起,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心理上存在共同感并具有情感联系的两人以上的人群。 20.社会助长: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21.社会堕化: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22.群体极化: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23.冒险转移:指群体决策比个人决策更具有冒险性的现象。 24.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25.服从:是指按照他人命令行动的行为。 26.依从:是指人接受他人请求而行动,使别人请求得到满足的行为。 二、选择、填空: 1.社会心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思辨期、经验描绘期、实验期。 2.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出版《社会心理学导论》;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出版《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正式出现。 3.1924年奥尔波特出版的《社会心理学》教材,被看成为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开端。 4.津巴多的“情节离奇的监狱”属于非实验法中的模拟研究。 5.社会交换理论由霍曼斯提出的。 6.格式塔学派勒温创立了群体动力学研究。 7.舒茨是人际行为三维理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感情需要。 8.角色扮演技术是由莫里诺在1960年创建的。 9.参照群体有规范作用、比较评价的作用。 10.社会化的影响因素有:家庭、同辈、学校、媒体。 11.伯恩斯认为自我概念有三种功能:保持内在一致性,决定个人对经验怎样解释,决定人们的期望。 12.主要的社会知觉偏差有晕轮效应、积极性偏差、证实偏差、后视偏差、虚假一致性偏差、自我中心偏差。(会判断是哪种偏差)

谈印象管理

谈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形成的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印象管理,有时又称印象整饰,印象管理是心理学家库利、戈夫曼等人提出的,是指人们试图管理和控制他人对自己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通常,人们总是倾向于以一种与当前的社会情境或人际背景相吻合的形象来展示自己,以确保他人对自己做出愉快的评价。 在我们学校,经常有一些公司会来选礼仪小姐,我有一位身材,相貌都很好的同学去面试,可最终哪些条件不如她的都被选中,她却意外落选,一问才知道,问题出在印象管理上,那些入选的都很注重形象,都穿上最合适的衣服,化了淡妆,极其慎重,而我的那位同学,却没有化妆,相比之下,就略输一筹了。虽然很多人不认同,可这却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当然,印象管理并不是只有外表的着装而已,它还体现在人们的行为、语言等各方面的表现上。好的印象管理往往会使人获得机会或得到认同,但不好的印象管理就会使人失去机会或受到冷遇。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印象管理呢,下面就谈一谈这个问题。 一般人们最常使的印象管理的策略主要有两种: 1、当个体试图使自己为某消极事件承担最小责任或想摆脱麻烦时,就可以使用降级防御策略。这类策略包括: (1)解释:试图做出解释或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例如,自己身体不适,或感觉不好,或者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因而影响了这件任务的完成等; (2)道歉:当找不到合理的解释时,就为这一消极事件向老板道歉。这样的道歉不仅可以让人感到他的确有悔恨之意,而且,也会让人觉得这样的事情以后不会再发生了。例如,确实是上班迟到了,或者的确没有按时完成任务,这时如果先解释原因,往往会引起对方的反感,而如果能先表示歉意,再做出适当的解释,就更容易让人接受,而不至于影响自我的形象; (3)置身事外:当个体与进展不顺利的某事不直接相关时,他们可以私下告知上司自己与某事无直接关系。使用这种方法,常常能使自己少受不好的事情的牵连。例如,当小组工作进展不顺利时,如果自己与这件事关系不大,就可以私下告诉老板,自己曾经反对这一计划,但被否决了。 2、当个体试图使自己对某一积极结果的责任最大化,或者想让自己看起来比实际更出色时,就可以使用促进提升策略,常常使用的这类策略有:(1)争取名分:当人们认为自己应该为所做出的积极成果得到应有的认可时,通常会采用这种策略。如通过正式的渠道让人了解自己的贡献,或者通过非正式的渠道告诉关键人物自己所取得的成果; (2)宣扬:当个体已受到赞扬,但还想让别人了解自己比原先所认为的做得更多,影响更大时,常常会采用这种策略。例如,自己在小组工作

新编教育社会学作业

请选择任何一堂课,举例分析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实施印象管理。 课堂教学活动是一门艺术,教师进行良好的课堂控制,实际上需要一定的控制艺术和技巧,印象管理便是这样的技巧。印象管理的观点来自于加拿大社会学家戈夫曼关于日常生活的社会学分析。课堂教学是一种在有形界限内有组织的社会生活,教学活动也是一门表演的艺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同样存在着戈夫曼所力图解剖的问题。 例如:教师在上一堂小学语文课,在课堂教学中,有学生做小动作、捣蛋或者有其他局外人不合时地闯入课堂,这些偶然事件直接关系到课堂秩序能否重新恢复正常,教学工作能否正常进行。因此,作为教师,作为表演者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品性和措施来处理课堂问题。 1、维持教师集体的高度团结 全体教师的举止行为应表现出共同承担了道德责任和义务,以及对学生的仁爱,关心和期望。教师集体的内部团结相当于“后台”。教师之间的内部矛盾于意见不应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教师就能维持一种“剧场印象”。这是教师进行前台表演的基础和支撑点。 2、教师应具备一定的表演技巧 教师应当牢记自己在课堂中的角色,在课堂中不能出现无意动作或失控行为。教师应学会“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以防感情用事,特别是要控制面部表情和说话的态度。3.教师要尽量控制教学程序的严密性 教师要科学地设计教案,如教学道具的使用,充分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适当调节课堂气氛,教学不应被打断。有研究表明:在有些学校有一不成文的规定,不能贸然进入课堂。显然,这里存在一个假定,新来的表演者很有可能会做一些在学生看来于他们的教师所建立的印象不一致的举动。 4.教师应尽量做到后台与前台行为的一致 教师兼具普通人和教育者双重角色,要在价值观、信念、道德及其行为方面做到始终如一,自然是十分困难的,尤其是处在当前的转型社会中,教师可能会面临内心冲突。虽然如此,教师仍应从育人的角度严格要求自己。为了使学生产生对教师行为的一贯性和连续性的印象,一种可行的策略就是教师要防止自己的“后台”被闯入,这意味着教师需要避免被学生识破。但这并不是欺骗学生,而只是一种维持师生互动的策略。 5.教师必须密切注意学生的暗示,修正自己的行为 在课堂情境中,学生的某些行为实际上可以看成是一种维持课堂秩序的行动。但很多教师对这些行为或者加以忽略,或者视为破坏,因而采取的处理措施最终往往导致课堂秩序的混乱。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表明:在课堂中,往往更多的是介于“和谐”与“冲突”之间的“假和谐”局面。这种假和谐局面可视为学生有意识地在维持秩序,其原因可能是对教师的某种认同,可能是出于遵守课堂纪律的自觉性,也可能是对教师情感上的支持或者讨好教师的表现等。但不管学生出于何种动机,若教师意识不到学生所给予的暗示,从而修正自己的行动,则极有可能导致课堂失序。

组织行为学(1) 2

名词解释; 1,个体:个体指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在社会地位、能力、作用上有区别的有生命的个人。是群体和组织的基础。 2,知觉:个体为了对环境赋予意义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如果对事物各种属性的各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反应,称为知觉。 3,感觉: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就会对其产生反应,当这个反应只属于事物的个别属性时,称为感觉 4,直觉:直觉思维是指不受某种固定的逻辑规则约束而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形式。直觉思维具有迅捷性、直接性、本能意识等特征 5,情绪:个体对生理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由事物的表面现象引起,带有冲动性和易变性。 6,情感:个体对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由对事物的深刻认识引起,很少有冲动性。 7,激励:激励有激发和鼓励的意思,是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和活动。有效的激励可以成为组织发展的动力保证,实现组织目标。它有自己的特性,它以组织成员的需要为基点,以需求理论为指导;激励有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等不同类型。 8,群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集合体,他们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情感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 即是说,群体指具有以下特征的一群人a他们拥有一定的行为规范,在行为上互相制约b他们互相影响,互相依赖,彼此感到互相联系在一起,是一个整体c为完成共同的目标他们分工协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9,组织:组织是由2个或以上的人组成的为了实现某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联合在一起主动协作的社会单元,是对人的一种系统性安排。 从结构论上来讲,组织是为了达到某些特定目标,经由分工与合作及不同层次的权利和责任制度,而构成的人的集合;行为论上讲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有意识加以协调的活动或效力系统;系统,论来讲,组织是开放的社会系统,具有许多相互影响共同工作的子系统,当一个子系统发生变化时必然影响其他的子系统和整个系统的工作。 组织存在必备条件:组织是人组成的集合;组织是适应于目标的需要;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 10团体:指目的和志趣相同的人们以一定的组织形式所组成的集体 基础知识 1,观察生活中的现象,举例说明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对个体工作状态的影响积极情绪愉快欢乐兴奋,消极情绪厌恶愤怒恐惧悲伤痛苦。①当人的心理活动受到激励时,人就会处在自觉主动的心理活动状态这种状态表现在人的意识活跃水平、情绪振奋程度和意志力强度等方面,从而直接导致行为效率的提高,反之则降低行为效率;②积极良好的心境使人朝气蓬勃,工作富有成效;消极颓丧的心境则使人精神萎靡,工作效率低,长期的心境不佳还会影响人的健康。例如,范进中举前抑郁,中举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观尽长安花”是他积极心境的写照;③热情是一种强烈、稳定而深刻的情感状态。热情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区分的标准主要看其指向的社会意义。例如,热情做好事,为人民服务,是积极的热情;热衷于拉关系、走后门、搞宗派,甚至为个人私利不惜铤而走险,这是消极热情;④激情是一种迅速、猛烈地爆发而有时间短暂的情感状态,例如,军队作战前的动员,鼓舞士气,这种情感是积极的激情;不考虑后果,危害他人和社会的激情便是消极的。积极情绪的影响,个体的动机加强,努力程度提高,工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章节题库(第4章 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圣才出品】

第4章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个体把各种具体信息综合后,按照保持逻辑一致性和情感一致性的原则,形成()。[2009年5月心理咨询师二级] A.第一印象 B.刻板印象 C.总体印象 D.客观印象 【答案】C 【解析】在印象形成中,个体所获得的信息总是认知对象的各个具体特征,但个体最终形成的印象并不停留在各种具体特征上面,而是在把各种具体信息综合后,按照保持逻辑一致性和情感一致性的原则,形成一个总体印象。 2.在形成总体印象时,不仅考虑积极特征与消极特征的数量与强度,而且从逻辑上判断各种特征的重要性,这是()。[2008年5月心理咨询师二级] A.平均模式 B.中心品质模式 C.加法模式 D.加权平均模式 【答案】D 【解析】许多人形成对他人的总体印象时,不仅考虑积极特征与消极特征的数量与强度,

而且从逻辑上判断各种特征的重要性。对他人的总体印象不是根据简单的平均结果,而是根据重要性确定出各种特征的权重,然后将权重与每种特征的强度相乘,最后加以平均。 3.一般说来,()更接近于大多数人印象形成过程的实际情况。[2007年11月心理咨询师三级] A.加法模式 B.加权平均模式 C.平均模式 D.中心品质模式 【答案】D 【解析】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忽略一些次要的,对个体意义不大的特征,仅仅根据几个重要的、对个体意义大的特征来形成总体印象。这种印象形成的模式被称为中心品质模式。一般来说这种模式更接近于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印象形成的实际情况。 4.以一定的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称为()。[2007年11月心理咨询师三级] A.印象管理 B.印象形成 C.初次印象 D.印象修正 【答案】A 【解析】印象管理,亦称印象整饰,指个体以一定的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印

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有时又称印象整饰 [编辑] 什么是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也叫自我呈现(Self Presentation)是心理学家欧文·戈夫(Erving Goffman)通过系统的观察和分析于1959年提出的理论。是指人们试图管理和控制他人对自己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通常,人们总是倾向于以一种与当前的社会情境或人际背景相吻合的形象来展示自己,以确保他人对自己做出愉快的评价。 目前,印象管理被广泛地应用于求职面试中。应聘者的印象管理包括语言的呈现和策略性行为, 有助于应聘者在短期内树立良好的形象。 印象管理是社会互动的一个根本方面。每种社会情境或人际背景都有一种合适的社会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表达了一种特别适合该情境的同一性,人们在交往中总是力求创造最适合自己的情境同一性。 理解他人对自己的知觉与认知,并以此为依据创造出积极的有利于我们的形象,将有助于我们成功地与人交往。 [编辑] 印象管理的过程

印象管理的过程通过包括两个阶段,一是形成印象管理的动机,二是进行印象建构。 [编辑] 1、印象管理的动机 印象管理的动机是指人们想操纵和控制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印象的意愿程度。个体印象管理的动机水平将取决于以下三方面的因素: (1)印象与个人目标的相关性。越是与个人目标相关密切的印象,个体进行印象管理的动机就越强烈。在组织中,个体的工作能力与工作方式形象,与个体的目标关系密切, (2)这些目标的价值。越是有价值的目标,个体进行印象管理的动机就越强烈。例如,提升对个体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目标,而上级和同事对自己工作能力与工作方式的印象,则直接影响个体的提升,因此,个体会非常在意使上级和同事形成有关自己工作能力与工作方式的好印象。 (3)一个人期望留给他人的印象与他认为自己已经留给他人的印象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越大,个体的印象管理的动机就越强。例如,某人希望上级赏识自己的能力,下级认可自己的工作方式,当认为上级过去已形成有关自己能力的不良印象,或者下级已形成有关自己工作方式的不良印象时,个体改变这种印象,对自我印象进行管理的愿望就会更强烈。 [编辑] 2、印象建构 印象建构是指个体有意识地选择要传达的印象类型并决定如何去做的过程。印象建构又包含两个过程,即: (1)选择要传达的印象类型; (2)决定如何去做。 要传达的印象类型不仅包括个人的人格特征,也包括态度、兴趣、价值观或物理特征等。研究发现,有五个因素影响到我们选择试图要传达的印象类型,这五个因素是: (1)自我概念; (2)期望或不期望的同一性形象; (3)角色限制; (4)目标价值;

简述戈夫曼拟剧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社会学理论学期论文简述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郭爽20101031222 2012/5/29

简述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20101031222 郭爽 【主要内容】本文通过对戈夫曼拟剧理论思想的理解,从拟剧理论的视角出发,分析社会上访谈节目热度高和拟剧理论和社会污名问题之间的关系,并讨论由于污名问题对个人社会交往产生影响,从而成为社会问题 【关键词】拟剧理论污名访谈节目印象管理前台后台 人们经常说人生如戏,每个人在都在医生中扮演着角色,世界是一个大舞台,我们都在按照自己的角色表演一出戏,直到我们离开。早在17世纪,大文豪莎士比亚就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分将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互动就描述了出来,到20世纪的许多社会学家将关注放到研究人们社会互动中去,而其中戈夫曼更是将喜剧的理论创新的运用到符号互动论之中,系统的提出拟剧理论。 一、理论概述 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全面阐述了拟剧理论的思想,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关注的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运用符号预先设计或展示在他人面前的形象,即如何利用符号进行表演,并使表演取得良好效果,其研究重点在“互动”,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在互相直接见面的时候,一个人与另一个人行动的交互影响。”他认为人与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相互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表演。我们每一个人就像演员一样,在某种特定的场景下,按照一定的角色要求在舞台上表演给观众看。在整个表演过程中,我们总是尽量地使自己的行为接近我们想要呈现给观众的那个角色,观众看到的是那个表现出来的角色而不是演员本身。当表演结束,演员回到后台以后他的真实面目才展现出来, 演员才又恢复其本来的自我。而后台是观众所看不到的地方,用于分隔舞台与后台的屏幕把通过表演展现出来的世界与真实的现实世界隔离开来, 社会好比一个舞台,人们的社会行为就是社会表演,人们在互动过程中按一定的常规程序(即剧本)扮演自己的多种角色,表演中人们都试图控制自己留给他人的印象,通过言语、姿态等表现来使他人形成自己所希望的印象(称为“印象管理”);为了实现印象管理,人们运用一些手段(外部设施和个人的装扮)装点门面。这里我们分析他的理论可以分为三部分:戏剧分析,印象管理和污名。 1.戏剧分析 在戏剧中,剧本、舞台、表演者与观众是不可缺少的因素,而戈夫曼用戏剧来类比人生,那么对应地,在社会生活这个大舞台上也存在着类似的组成因素:

如何进行印象管理

如何进行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也称印象整饰和印象控制,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形成的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使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符合自我的期待,即个体进行自我印象的控制。它是自我调节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包括了与他人的社会互动。 通常,人们总是倾向于以一种与当前的社会情境或人际背景相吻合的形象来展示自己,以确保他人对自己做出愉快的评价。理解他人对自己的知觉与认知,并以此为依据创造出积极的有利于我们的形象,将有助于我们成功地与人交往。 印象管理的过程通常包括两个阶段,一是形成印象管理的动机,二是进行印象建构。印象管理的动机是指人们想操纵和控制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印象的意愿程度。印象建构是指个体有意识地选择要传达的印象类型并决定如何去做的过程。 印象管理对于成功求职有很大的帮助。良好的印象管理能帮助求职者展现各方面的能力和优势,比如,人际交往能力、主动精神和自信心。也就是说,如果求职者事先对面试的内容、形式、表情、仪容、体态等进行适当的管理,就会在面试的各个环节中给招聘负责人留下深刻而良好的印象。赫伯特·乌里兰很快就从长岛铁路一个普通路段的工人提升为纽约市铁路局的董事。在一次关于如何获取成功的演说中他说:“衣服不能造就一个人,但好衣服能使人找到一份好工作,花4元钱买双鞋,剩下的钱买一个刮胡刀、一个发剪、一个干净的领圈,然后去找工作。千万不要带着钱,穿着一身破旧西装去应聘。” 每个人都自觉调控自己的仪表、体态、言谈等方面,以希望得到别人乃至社会的认可、赞同,并期望能够控制社会交往的结果。那么,到底有那些印象管理的做法是有效的? 穿着得体:外表是我们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因此不论你在不在乎流行,合宜的打扮绝对是必要的。不过,万一过头了,反而会造成反效果;例如身为计算机工程师,却总打扮得像国际巨星,这就不免让人怀疑,到底你老兄是把时间花在计算机桌前,还是穿衣镜前? 充满自信愉快:一个人的形象,除了靠衣装,更得靠心装;也就是说,如果只有外表的精致,却缺乏内心的能量来撑出个人魅力,那么别人只会记得你是个衣架子,对整体形象的帮助恐怕不大。抬头挺胸、目光坚定、神情愉快的表现,则能传递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丰采。 乐于助人:管理研究上发现,最受欢迎的同事是“有团队精神、乐于助人”的人;因此,除了克尽己责之外,时常关心同事及主管的工作需要,主动给予协助,不吝传授自己的专业,并且时时鼓励及赞美工作伙伴,提供情绪上的支持等等,这些做法会让你成为优秀的拉拉队长,并让人感到温暖及值得信赖。

第五章 社会认知

第五章社会认知 第一节社会认知概述 一、社会认知的定义 社会知觉的概念最初是由布鲁纳1947年在“价值与需要是知觉中有组织的事实”一文中采用的,用以指出知觉不仅决定于客体本身,也决定于知觉者的目的、需要、态度与价值观,即指明知觉者的社会决定性。 随着社会心理学对人际知觉领域研究热潮的兴起,社会知觉概念被等同于人际知觉(interpersonal perception),指关于他人或自我所具有的各种属性或特征的整体反映,其结果即形成关于他人或自我的印象。 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及其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社会知觉被社会认知一词所取代。 社会认知指的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 二、社会认知的特征 选择性 互动性 防御性 认知的完形特性 三、认知启发 认知启发就是人们经常用以快速、简便的进行推理、得出结论的决策法则。 1.表征性启发 2.获得性启发 3.调整性启发 四、社会认知的图式 (一)图式的涵义和分类 涵义:图式是有关某一概念或刺激的一组有组织、有结构的认知。它包括对某一概念或刺激的认知、相关的各种认知的关系及具体的例子,其内容可以是特定的人、社会角色、自我、对特定客体的态度、对群体的刻板印象或对共同事件的知觉。 图式的分类: 人的图式——是一种心理上的认识类型,它描述了

典型的或者特别的个体。 自我图式——是指个体把自己加以分类和描述的方 式。 角色图式——是一种描述范围较宽的社会群体和角 色的心理类型。 事件图式——是指社会事件的心理分类。 (二)图式在社会认知中的作用 1.帮助人们提取信息 2. 加快信息的加工速度,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3. 可以填补社会认知者所需要的信息 五、内隐社会认知 (一)内隐社会认知的含义 一般而言,内隐社会认知是指基于过去经验和已有认知结果积淀下来的一种无意识结构的驱使,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个体不能在意识层面回忆某一过去经验,但这一经验又潜在地影响个体对社会信息的加工。 (二)研究内容 1、内隐自尊:指人们在对与自我相关或自我无关的客体进行评价时的一种自我 态度效应,然而这种态度效应是无法通过内省的方式被意识到的。 2、内隐态度,即过去经验和已有态度积淀下来的一种无意识痕迹潜在地影响个 体对社会客体的认识、情感倾向和行为反应。Greenwald等人将内隐自尊和内隐态度归列为内隐社会认知最重要的情感结构。 3、内隐刻板印象:内隐刻板印象的研究大多围绕内隐种族和性别刻板印象来进 行。 (三)研究方法 反应时范式 基本程序是给被试事先规定好一定的刺激,要求被试在刺激呈现之后既快又准确的做出反应,同时记录从刺激呈现到被试做出反应之间的时间,期间的时间延迟即为反应时。 1.内隐联想测验(IAT) 提出者:Greenwoald 它采用的是一种计算机化的辨别分类任务,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评估进而来对个体的内隐社会认知进行间接测量。 2.启动效应(priming effect) 指先前经验对当前刺激项目进行某种加工时所产生的易化现象,其实质是反应了一种自动的无意识的记忆现象,在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中,启动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大学生印象管理策略使用现状

大学生印象管理策略使用现状 第一节人口统计学在大学生印象管理策略上的差异分析 通过分析409份大学生印象管理策略的有效问卷在各维度的平均分和标准差,讨好迎合、非语言行为、自我展示、解释道歉、示弱恳求、合理化理由这6个策略的得分均高于平均分(3分),这表明本问卷中所列举的印象管理策略的确是大学生的一般性印象管理策略,是大学生使用频率很高的印象管理策略,是符合大学生实际情况的 另外,大学生对于这些印象管理策略的使用情况是不同的,比如得分最高的解释道歉的使用频率就远大于得分最少的合理化事由,这表明大学生普遍认同解释道歉的重要性,按照Arkin(1981)对于印象管理的分类,解释道歉属于保护性的自我表现,是个体承认自身所犯过错和应该付的责任,对自身行为进行解释并且感到后悔,并向对方道歉以维护自身受损的形象。其他如示弱恳求也排在前面,代表大学生对于保护性的自我表现策略重要性的认可。另外讨好迎合与自我展示的得分也在3.8以上,说明获得性的自我表现也是大学生会认可和采取的策略。而合理化事由处于得分最低的策略,这表明大学生基本能够理性的看待自身的不足,更多地采取解释道歉的方法来弥补自身的缺点和不足,而不是为自己开脱,否认自身的责任。 从性别差异来看,不同性别在讨好迎合、解释道歉、示弱恳求存在显著差异。女生在这几个策略的使用上的分数略高于男生,说明在一般情景中女生使用讨好迎合、解释道歉和示弱恳求策略要高于男生,表明女生更容易情绪敏感,对情绪的察觉能力比男生强,会更好地利用自身身体柔弱的优势来达到自己的印象管理目的。同时女生更会察觉与表达自己,人际交往中也有更多的沟通技巧,利用自身的柔弱来影响他人的行为已达到自身的目标。 从科别差异来看,文科生和理科生在讨好迎合、示弱恳求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参考表2,文科生在这几个策略的使用上得分高于理科生,说明在一般情景中文科生使用讨好迎合和示弱恳求策略要高于男生。这与我们的生活常识是吻合的,文科生相对于理科生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优势,展示自身,而理科生则相对实在、不善言谈。 第二节大学生印象管理策略使用成功率的差异分析

对“印象管理”浅见

对“印象管理”的浅见 ——关于“印象管理”的读书报告 【引言】:正如书中所说:“人类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我们总是在向周围的观众表演。所以,在不同程度上,我们始终在管理自己给他人营造的印象。”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即将要迈向社会这个大舞台,了解印象管理的知识更是十分必要的,所以我阅读了书上的相关内容后又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以下我将做简单的介绍。 一、什么是印象管理 按照书上的定义,印象管理即为: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形成的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人们在社会互动过程当中建立某种意义与目的的种种尝试都属于印象管理的内容。1我的理解是印象管理事实上指导着我们生活中所有的行为,它帮助我们预期别人对我们的希望是什么而调整自己的所作所为。所以,在人际交往中,你想获得别人好的评价,你想在自己未来的道路上起航,印象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自我监控”对印象管理的影响 书上在介绍印象管理时,提出了一个概念即“自我监控”。但是书上并没有给出明确定义。顾名思义,自我监控就是我们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并注意他人的反应。在自我监控倾向量表上得分很高的人会尽量按照别人的希望表现,他们表现得像社会中的变色龙——不断根据周围环境来调整自己的行为;而自我监控能力差的人就很少关心别人是怎么想的,他们更多地受其内在的指引,从而更多地按照自己的感觉和信念做事。事实上,成为这两种极端的任何一种都是对自己很不利的。过于八面玲珑会让人感到很厌恶,觉得你不值得信赖;而完全不在乎别人看法的人会让别人在心里对你有抵触情绪。所以我的看法是:印象管理其实就是在处理自我监控的尺度问题。这种关系其实是十分微妙的,就像书上举得例子:人们希望自己被别人看成是有才华的,但是又不能让人觉得你骄傲自大,又要表现出自己十分谦逊。所以人想要给别人留下一个好印象,必须平衡好自我监控的程度,既不能过于善变也不能像榆木疙瘩一样完全不顾他人。 1引自于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1959年

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

第四章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 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 第一节社会知觉及印象形成 第二节知觉他人、群体和自我 第三节社会认知:认识他人的 高级过程 第四节印象管理:控制他人 的社会知觉和认知 第一节社会知觉及印象形成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二、印象的形成 知觉是人对外界事物的整体反映,是人将感觉获得的信息进行选择、组合,从而形成完整映象的过程。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3 作用于人的信息有两大类: 一类是自然界中的机械、物理、化学和生物方面种种现象的信息;(非社会性信息) 另一类是由人的实践所构成的社会现象的信息,这里包括担任社会角色并具有人性的人、人际关系和群体以及各种社会结构和社会事件等。(社会性信息)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4 对非社会性信息所形成的知觉,通常被称作物知觉(object perception)或一般知觉(general perception)。 对社会性信息所形成的知觉叫作社会知觉(social perception)。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5 社会知觉的概念最初是由布鲁纳(J.Bruner,1947)在“价值与需 要是知觉中有组织的事实”一文中 采用的,用以指出知觉不仅决定于客体本身,也决定于知觉者的目的、需要、态度与价值观,即指明知觉者的社会决定性。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布鲁纳 6 实验材料:一套硬币,有1分、5分、 10分、25分、50分等种种大小不同的 圆形硬币;另一套是与硬币大小形状相同的硬纸片。实验对象:30个家庭贫富不同的10岁孩子。 实验程序:先把两套材料先后投射在银幕上,让被试依次观看,然后移去刺激物,让被试画出刚才看到的硬币与圆形纸片。 实验结果:被试画出来的圆形大小和实际上看到的刺激物不完全相同,他们画的圆纸图形与实际的硬纸圆形的大小较一致,但所画的硬币圆形大小却远比他们看到的真正硬币大,尤其是贫困家庭的孩子所画的硬币圆形更大。 社会知觉实验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7 社会知觉的内容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8 人知觉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9 角色知觉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10 人际关系的知觉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11 群体知觉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12 社会因果关系知觉 第 1 页共1 页

学一点——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形成的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它是自我调节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包括了与他人的社会互动,是自我认知观点的核心和人类的一种基本动机是:不论个体在组织内部还是组织外部都渴望被别人积极看待,避免被别人消极看待。试图使别人积极看待自己的努力叫获得性印象管理;而尽可能弱化自己的不足或避免使别人消极地看待自己的防御性措施是保护性印象管理。 1、印象管理深层含义 印象管理,有时又称印象整饰,印象管理是心理学家库利、戈夫曼等人提出的,是指人们试图管理和控制他人对自己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通常,人们总是倾向于以一种与当前的社会情境或人际背景相吻合的形象来展示自己,以确保他人对自己做出愉快的评价。 印象管理是社会互动的一个根本方面。每种社会情境或人际背景都有一种合适的社会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表达了一种特别适合该情境的同一性,人们在交往中总是力求创造最适合自己的情境同一性。 理解他人对自己的知觉与认知,并以此为依据创造出积极的有利于我们的形象,将有助于我们成功地与人交往。 2、印象管理的过程 概述:印象管理的过程通过包括两个阶段,一是形成印象管理的动机,二是进行印象建构。 平将取决于以下三方面的因素: (1)印象与个人目标的相关性。越是与个人目标相关密切的印象,个体进行印象管理的动机就越强烈。在组织中,个体的工作能力与工作方式形象,与个体的目标关系密切, (2)这些目标的价值。越是有价值的目标,个体进行印象管理的动机就越强烈。例如,提升对个体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目标,而上级和同事对自己工作能力与工作方式的印象,则直接影响个体的提升,因此,个体会非常在意使上级和同事形成有关自己工作能力与工作方式的好印象。 (3)一个人期望留给他人的印象与他认为自己已经留给他人的印象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越大,个体的印象管理的动机就越强。例如,某人希望上级赏识自己的能力,下级认可自己的工作方式,当认为上级过去已形成有关自己能力的不良印象,或者下级已形成有关自己工作方式的不良印象时,个体改变这种印象,对自我印象进行管理的愿望就会更强烈。 程,即:(1)选择要传达的印象类型;(2)决定如何去做。 或物理特征等。研究发现,有五个因素影响到我们选择试图要传达的印象类型,这五个因素是:(1)自我概念;(2)期望或不期望的同一性形象;(3)角色限制;(4)目标价值;(5)现有社会形象。 当人们选择了要传达的印象类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决定如何去传达这一印象。但很少有研究探讨人们是如何选择合适的方式来影响他人形成对自己的印象的。例如:是以直接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有能力,还是通过间接的方式来传达自己有能力,哪种方式更好? 不同的人进行印象建构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可能比别人更善于建构自我形象。例如,研究发现:高度自我监控的管理者对协调其自我表现或印象更加敏感,反应更强。而这些高度自我监控的人也被认为更有可能获得提升,也更有可能流动。 3、印象管理的策略 在组织中,人们最常使的印象管理的策略主要有两种: 当个体试图使自己为某消极事件承担最小责任或想摆脱麻烦时,就可以使用这种策略。这类策略包括:(1)解释:试图做出解释或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例如,自己身体不适,或感觉不好,或者有其他更重

浅析英语教师课堂教学中印象管理及策略

浅析英语教师课堂教学中印象管理及策略 发表时间:2011-09-29T15:04:31.673Z 来源:《学英语》(初中教师版)2011年第5期供稿作者:陈志东 [导读] 英语教师的思想境界、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人格层次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举止。 江苏射阳海河中学陈志东 一位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如何能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堂课能使学生终生难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要求英语教师能运用一定的策略对自我印象进行管理,这样会有利于规范英语教师的言行以符合社会对其角色的期待,就能使课堂教学和师生交往有效、顺畅地进行,也能使学生在对英语教师的观察和模仿中完成自我社会化形象的建构。那么英语教师如何进行课堂印象管理,下面谈谈个人的见解。 一、英语教师印象管理的概念 对于印象管理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马基雅维利里在《君主论》里有关如何控制人类行为的见解,但真正对印象管理有较深入研究并对印象管理研究有过较大影响的还要算是美国现代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欧文?戈夫曼。在其享誉世界的《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一书中,戈夫曼指出: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交往的需要,我们常常希望给对方留下一个好的、恰当的印象,这种有意影响别人对自己形成符合自己期望的某种印象的过程就叫做印象管理。它既是人际交往顺利进行的必要策略,也是人类社会互动良性发展的重要保证,更是人类社会化程度较高的一个重要标志。 英语教师印象管理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凭借其在学校中承担的社会角色,在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教育生活中,通过自我形象的塑造向学生投射某些信息,希望在学生心目中形成符合自己期望的某种印象。但它与其它人际互动中的印象管理不同的一点在于,它的最终目的在于试图以此来有意识地影响学生,从而使学生发生某种期望的确认和转变,这种行为就是英语教师的印象管理。 二、实行英语教师印象管理的意义 1.约束、调节自身行为,促进师生交流与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如果有自我印象管理的意识和技巧,英语教师就能有效地使英语教师自觉约束与调节自己的言行, 不断地进行自我监控和自我管理, 从而保证在教学中呈现出积极、良好的状态。同时,由于判断是否成功地给对方留下了一个好的印象是由交往的对象来做评判的,因此这也会迫使英语教师不再只专注于自己的表现,而会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到学生的需求和反映上,更能有利于形成师生间真正的交流与互动。 2.促进学生自我社会化形象的建构 毫无疑问,英语教师的交往对象主要就是学生,在教学互动的过程中,学生会通过感染、模仿、暗示等途径接受英语教师的影响。英语教师的思想境界、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人格层次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举止。同时,英语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艺术影响着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学习成绩。再者,英语教师的专业修养、对学生的期望,也影响着学生的个人抱负、升学计划以及今后的专业取向。从英语教师那里,学生通过对英语教师的榜样和示范的观察和习得,来为自己的个体生命注入知识、思维、能力和人格等精神能量。英语教师通过对自我印象的管理可以使学生在对英语教师的观察和模仿中完成自我社会化形象的建构。 3.促进英语教师的“地位偶像”转型为“精神偶像” 当英语教师以自己良好的形象去赢得学生的信任,有利于英语教师从凭借制度和法定优势确立起来的“地位偶像”转型为建立在学识和人格基础上的“精神偶像”,这种转型可以内化成英语教师的个人权威,对于控制学生的不良行为、达到高效的课堂教学及良好的师生关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英语教师印象管理的策略 印象管理是戈夫曼拟剧论的中心,他采用戏剧理论的方法,将人们的社会互动类比成戏剧表演,并划分了两个表演区域:前台与后台。前台是个人按一种一般性的固定方式进行表演、为观众规定特定的情景的舞台部分,也即让观众看到、使观众从中获得一定意义的舞台部分。后台是不让观众看到的、限制观众与局外人进入的舞台部分。同样,对于英语教师来说也存在着相对应的前台和后台,因此英语教师的印象管理就包括对前台的印象管理和对后台的印象管理两部分。课堂无疑是英语教师展现教学技巧、专业修养的“前台”,而对于学生相对封闭的英语教师办公室则可视为英语教师的“后台”区域。 1.完善英语教师的“前台”印象 在课堂教学这一舞台上,英语教师的仪表和言语、行为等都自觉不自觉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对知识传授和学生教育产生影响。英语教师可以运用以下几种印象管理技巧来塑造自己专业的“前台”印象。 (1)强化第一印象 在心理学中非常重视“第一印象”,因为在人际交往中,最初留下的印象往往是强烈而深刻的,这在心理学上也叫做“首因效应”。学生对英语教师的第一印象的好坏,直接影响教育者威信的树立和教学工作的开展,而且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就不易改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要善于利用“首因效应”,掌握先入为主的交往主动权。英语教师要重视初次与学生接触时的流利的英语口语,洒脱的英文书写,逼真的英国人的表情,努力创造最佳的第一印象,为进一步的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同时,在塑造第一印象时要求英语教师要有清晰的自我概念,因为不同类型的英语教师对自己所期望扮演的角色都有不同的界定,比如说有些英语教师想要扮演的是“权威者”的形象,有些英语教师倾向于“合作者”的形象,也有些倾向于“指导者”的形象或“大朋友”的形象,这些英语教师的自我定位直接决定了他们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及行为,就要以相应的外表和行为与角色相适应。 (2)理想的自我展示 良好的第一印象只是师生交往中一张精美的名片,要想获得学生长久的良好印象,还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以及自我展示的能力。首先,英语教师可以在恰当的时候,以适当的形式在学生面前充分展示自己的长处,进行积极的自我宣传,展现自我特色和人格魅力,进一步确立英语教师丰富多彩的立体形象。比如说在赞扬某个学生取得的优异成绩的同时,你不由自主地讲起了自己以往学习阶段的辉煌成绩,这样就自然地展现了自我,并且让学生“内隐”地敬佩你,从而提高了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但切忌过分表现自己,要及时关注作为观众的学生的反应,适可而止,以免引起学生的反感。其次,尽量控制教学程序的严密性以避免失误。比如说在课前对教案进行精心设计、熟练操作各种教学工具、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等。英语教师应该牢记自己在课堂中的角色,在课堂中不能出现无意动作或失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