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评《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于1995年出版的《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一书,用大量确凿的事实、清新的历史思维、独到的见解,客观地分析了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作者不局限于前人已有的观点,以新的角度和视野全面、客观、严密地纠正了人们对鸦片战争的很多误解,否定了许多传统的观点。作者从军事学的角度来看鸦片战争的失败,发前人所未发,使人耳目一新,在学术上和思想上上了一个大台阶。《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是一部研究鸦片战争内容详细,观点新颖的专著。全书共42万余字,作者是北京大学历史系茅海建教授。

一、主题明确,见解独到

该书主题明确,见解独到。作者认为鸦片战争失败不应当归结于琦善、伊力布等人的卖国,应当归结于中国军事的落后,并不是只需重用林则徐等力主抗战的官僚就能取得胜利,琦善、伊力布等清朝官吏对敌方的让步或不作为是客观使然。因此,作者从武器装备、兵力和编制、士兵与军官三方面进行详细、具体的介绍,来说明清朝军事力量的落后。并且说明,由于清朝官吏对国际知识的无知,在签订条约时上当受骗。

作者指出“鸦片战争的真正意义,就是用火与剑的形式,告诉中国人的使命:中国必须现代化,”顺应世界潮流。作者还指出,他“选择鸦片战争的目的就是专门分析中国人,尤其是决策者们究竟犯了什么错误以及如何犯错误,”才导致理应是中国近代化起点的鸦片战争却没有成为中国近代化的起点。作者的论述始终围绕这个主题来展开。鸦片战争的惨败应该使中国人反思、振作,就不应再发生第二次鸦片战争,但是,从1842年到1856年,这漫长的十四年中国并没有从鸦片战争中吸取教训,大力发展军事、科技,“师夷长技以自强”,而是依然如故。鸦片战争后,京城又恢复了过去“天朝”的太平,人们又有一个口头禅“免谈战争”,这固然有统治者对言论自由的限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心态。耆英、林则徐等亲历鸦片战争的清朝官吏在战后也没有作任何有益的反思,当时人们并不认为中国在军事力量上不抵区区“岛夷”,而是琦善等人不认真备战。因此,并没有在军事、科技等方面有所振作,导致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及后来的侵略战争发

生的悲剧。1853年,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培里率军舰四艘由上海使入东京湾,日本屈服,1854年被迫开国,至1858年日本与美、英、俄、法、荷签订十多项不平等条约。“黑船”事件成为日本自强的催化剂,引起日本民族的奋斗,引起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明治维新。作者从中日两国对侵略的反应进行比较,得出结论,抵抗是徒劳的,只有先接受屈辱条件,然后在军事、科技上振作起来才是出路。

作者对参与鸦片战争的很多清朝官吏进行重新评价,例如琦善、伊力布等人,这些官吏在人们的观念中是十足的奸臣、卖国求荣者。作者通过大量的史料和严密的考证,使读者相信他们不是卖国者,是由于中国的军事力量不抵英军的炮舰,对敌人的让步和妥协是无奈之举。对于裕谦、林则徐等人,在已有的观念中,他们是毫无疑问的忠臣,他们的坚决抵抗赢得了人们的景仰。在作者的分析下,我们可以看到林则徐也会说假话,也会为自己的过失开脱;裕谦却是不懂军事,主观臆断,盲目自大,白白断送性命。作者通过考证,认为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实际成果被夸大,从当时的官民关系、社会组织、下层人民认识水平等方面说明它并不是爱国斗争,只是一次保家斗争。以上作者的论述,并不完全正确,但也有很多合理的独到的创见,使读者长期在心中构起的历史观念的大厦轰然倒塌。我认为,由于这部书的出版,历史教科书中鸦片战争这一章将会部分改写。

二、利用跨学科知识,分析细致入微

该书利用了军事学、外交学、社会学和科技等方面的知识。中国学者大多以传统方式研究历史,而本书则不同,通观全书,我们发现作者运用跨学科的的理论方法和知识,对鸦片战争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得出了诸多独到的见解。例如,作者对中英双方制炮技术、制炮工艺、炼铁水平以及战术的比较,利用了军事学和科技知识;在中英双方的外交谈判中,利用外交学知识来分析;对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又利用了社会学知识。

该书的细致入微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在引用的材料中,往往用黑体字标明。对重点人物的介绍,包括出生日期、科举或荫恩、祖上情况、何时发迹等等都不厌其详。对皇帝的谕令和臣子的奏折中的语气、措词等进行细致的推敲,以体察当事人的心态、主张、处境。利用外文资料、著述印证,力求成为信史。最详细的莫过于中英双方军事力量的对比。对枪、炮、火药、战舰、炮台等的技

术和质量进行详细的比较和分析,在火药比较中,还列出了英方火药配方的化学配平方程式;从各省分别征调多少兵丁以及军费的开支情况,都详细列表。在每次战役的讲解中都附加有战争示意图,使读者仿佛看到了鸦片战争的场景。并且,作者通过细致的考辩指出已有文献的错误之处,例如,他指出了《道光洋艘征扶记》中的多处错误。

三、章节排列匠心独运,史料丰富、可信

该书从章节排列上,把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结合起来。首先在绪论中,以琦善为例点出本书主旨。在正文中不是先叙述鸦片战争的过程,而是先介绍清朝的军事力量,让读者对清朝的军事力量有一个清楚的了解,为介绍鸦片战争的过程作铺垫,使人们认识到鸦片战争的失败是军事的落后。在论述鸦片战争过程中,作者按时间顺序排列,把内容分为六个专题,专题之外作者又另设一章,也就是最后一章“历史的诉说”。在这一章中,作者烛照现象,揭示本质,清朝迎战必败,应当尽量与英国缔结一项对其相对有利的和约,然后,自强革新,大力发展科技,壮大军事力量,像日本一样最后废除不平等条约。

该书搜罗宏富,史料可信。著名史学家范文澜曾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字空”的训示,强调了占有史料及总结前沿成果的重要性,深刻揭示了史学著作“言必有据,论从史出”的信史特征,为学界推崇[1]。该书主要利用了第一历史档案馆档案,包括奏章、谕令、著述、日记、方志、书信、杂记、文集年谱等;还利用了外文资料、著作及中译本资料著作,同中文资料相佐证;并且利用了国内外近期对鸦片战争的成果。可贵的是,书中引文注释达一千二百三十七条。可见作者在搜集史料消化史料上下了很大工夫,对这些史料不是一扫而过,而是详加分析。

四、本书的“瑕疵”

美中不足的是,本书对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有所忽略。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最直接原因是军事力量的落后,那么导致中国军事力量落后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呢?是封建专制制度,正是君主为维护封建专制才闭关自守,不让人民接受外界新思想、新技术。两千多年来,封建统治者经营了牢固的封建专制体系,使人们失去思想、言论、行动自由,动辄得咎,甚至有杀身之祸。所以,人们墨守成规,统治者闭目塞听,因循守旧。即使有新思想、新技术也得不到利用,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