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设计的呈现方式有三种

合集下载

教学过程的呈现方式

教学过程的呈现方式

教学过程的呈现方式——《练习使用显微镜》的表格型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有三种呈现方式,即文字型、表格型和流程图型。

三种方式各有其特点。

文字型是最常见的呈现方式,类似于详案,具有过程详细、具体的优点,还可呈现教师的设计意图,使教学过程更加完整和科学,对青年教师非常有用。

表格型呈现方式的特点就是清晰明了,有利于把握教学进度,能直观地看到教师和学生的活动,更好地体现师生的双边互动。

流程图的特点是篇幅小,在一张纸上就可以完整地呈现教学过程,可非常直观地显示课堂活动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比重和层次,简明扼要、一目了然,教师还可以依据学习者不同的反应情况,做出相应的教学处理,灵活性大,目的性强,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但是做好一个流程图并非易事,要求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以及各教学环节的逻辑关系和过渡衔接等都非常熟悉。

因为用流程图型进行教学设计相对较复杂,不容易设计好,比较费时费力。

而表格型又相对文字型来说更简明直观,所以我更倾向于使用表格型呈现方式来设计教学过程。

《练习使用显微镜》这个实验是初中生物的第一个实验,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很基础的实验。

上好这堂课显得尤为重要。

我选用表格型来呈现我的教学过程,可以使我更好地把握教学节奏,顺利地完成教学进度。

下面是我用表格型设计的《练习使用显微镜》这一节的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单元(1分钟)指导学生阅读单元引言,提问,引出主题阅读单元引言,明确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要想探索生物的奥妙,就必须先要了解细胞。

引出学生的兴趣,且直奔主题,让学生知道要学什么。

导入新课(1分钟)投放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图片,提示其放大倍数,使学生注意观看自己的显微镜。

观察图片和显微镜,思考得出:要了解细胞须借助显微镜。

进一步引起学生的好奇和兴趣,进入主题。

取镜和安放(3分钟)指导学生看书:取镜与安放。

强调安放目镜时,手指不要触摸镜头,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引导学生说出显微镜的发明、发展过。

教学设计表现形式

教学设计表现形式

教学设计表现形式引言教学设计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指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制定具体的教学过程以及评估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过程。

在教学设计中,灵活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可以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度。

本文将探讨多种教学设计表现形式,包括演讲、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

一、演讲演讲是一种常见的教学设计表现形式,通过让学生进行口头表达,展示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师可以指定主题或者让学生自由选择主题,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演讲。

演讲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组织语言,整理思路,以清晰、连贯的语言向他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演讲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公众演讲能力。

二、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一种积极参与、互动性强的教学设计表现形式。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给予小组一个问题或任务,要求小组成员集思广益,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倾听他人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与小组成员进行有效的交流与合作。

小组讨论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景模拟情景模拟是一种将学习内容应用到实际情境中的教学设计表现形式。

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情景,要求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或提供解决方案。

通过情景模拟,学生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景模拟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判断力。

四、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一种以身体语言和表情来表达所学知识的教学设计表现形式。

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某个角色,通过模拟角色的生活、工作或社交环境,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该角色的思维、情感和行为。

角色扮演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体验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教学设计的三种编写方式

教学设计的三种编写方式

教学设计的三种编写方式教学设计是指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选择并组织教学活动,以达到教学效果的过程。

编写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是教师成功开展教学工作的关键之一。

下面将介绍三种常见的教学设计编写方式。

1. 传统线性编写方式传统线性编写方式是最常见的一种教学设计编写方式。

它按照课堂活动的先后顺序进行安排,通常包括教学目标、导入、呈现、操练、巩固和延伸等环节。

其中,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基础,用于明确教学的目的和要达到的效果。

导入环节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准备学习所需的基础知识。

呈现环节通过教师的讲解、演示、展示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新的知识和技能。

操练环节用于让学生通过练习和实践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巩固环节是对所学内容的总结和复习。

延伸环节则是对所学内容的拓展和引申。

传统线性编写方式注重课堂活动的顺序和层次,有助于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活动的时间和节奏。

2. 反向设计方式反向设计方式是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来编写教学设计,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出发,确定教学目标和设计教学活动。

它由逆向揭示期望结果开始,然后确定评估方式,最后设计教学活动和资源。

反向设计方式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估,有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它鼓励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灵活选择和运用教学策略和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

3. 基于任务的设计方式基于任务的设计方式是将任务作为组织教学的核心,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它通过设置课堂任务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

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在基于任务的设计方式中,教学目标是根据任务设定的,学生通过任务的完成来达到教学目标。

教师需要根据任务的特点和要求,设计相关的学习活动和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合作学习。

在任务完成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和反思,从而进一步调整和改进教学设计。

总的来说,教学设计编写方式有很多种,每种方式都有其特点和适用的教学场景。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呈现形式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呈现形式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呈现形式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呈现形式有三种,即叙述式、表格式和对话式。

一、叙述式叙述式是指按照先后顺序有序地叙述各个教学环节,尽可能呈现各个环节“教什么〞〔教学内容〕、“怎样教〞〔教学方法〕,从而使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完成既定目标。

在重点环节附上教师关键性的提问,并对某些环节的设计意图进行简要说明。

叙述式的教学设计能够比较清晰的表现出设计者的整体教学思想、教学目标和教学流程。

同时,叙述式教学设计比较简洁,为教师课堂教学留下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因此,叙述式教学设计比较适合有一定教学经验、课堂调控和驾驭能力较好的教师使用。

例如1:“方程的意义〞的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天平图〕提问:你见过它吗?它叫什么?有什么作用?2、简单介绍天平的用法,并请学生上台操作。

[设计意图]让学生操作,激发学生的兴趣,借助实物演示的优势,初步感受平衡与不平衡的表象〕二、探索交流,学习新知:1、经历生活情境,初步感知方程情境1:天平的左边放入两个50克的砝码,右边放入一个100克的砝码。

说一说:天平这时怎么样了?你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状态吗?情境2:天平的左边放一个空杯子,右边放一个100克的砝码。

〔1〕说一说:天平这时候的状态如何?你能用一个数学式子表示吗?〔2〕往空杯里倒入水,观察天平现在的情况。

说一说:一杯水的重量是多少,怎样表示?如果用未知数X来表示水的重量,那么杯子和水一共有多重,又该怎样表示呢?〔3〕议一议:怎样才能使天平平衡呢?〔让学生讨论交流平衡的方案〕情境3:三本练习本2.4元,每本练习本多少钱?2、引导分类,直观认识方程通过学生的分析,得到五个式子:1005050=+4.2 3250100300100200100==+<+>+x x x x议一议:把这5道算式分成两类,可以怎样分,先独立思考后再小组内交流,要说出理由。

教师小结:像4.23,250100==+xx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

教学过程的设计分几种形式

教学过程的设计分几种形式

教学过程的设计分几种形式教学过程的设计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制定出合理、科学的教学计划,以达到教学目标的过程。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求,教学过程的设计可以分为多种形式。

本文将介绍教学过程设计的几种常见形式。

一、直线型教学过程设计直线型教学过程设计指的是按照教学大纲或教材的顺序进行教学,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地进行教学的过程。

这种形式的教学过程设计适合于知识结构连贯、各个学习环节紧密联系的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难度和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

二、倒三角型教学过程设计倒三角型教学过程设计主要用于解决学生学习某一知识或技能中的关键问题。

教师通过启发式教学、问题导入等方式,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或难度较大的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合作解决问题,帮助学生达到预设的学习目标。

三、螺旋型教学过程设计螺旋型教学过程设计是一种深化和拓展学生知识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反复引入和复习已学内容,将学生之前学过的知识不断巩固和拓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这种形式的教学过程设计适用于知识结构复杂、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教案的编写和课堂实施,合理的安排内容的深化和拓展。

四、探究型教学过程设计探究型教学过程设计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教师的角色是指导和引导学生,提供学习的资源和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开展实验、观察和总结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这种形式的教学过程设计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项目化教学过程设计项目化教学过程设计是一种将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教学方式。

教师通过设置具有现实意义的项目任务,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独立思考、合理规划、实践操作,完成项目任务,并进行总结和展示。

这种形式的教学过程设计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大类教学设计模式

三大类教学设计模式

三大类教学设计模式教学设计模式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目标,合理安排学习活动和教学过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根据教学设计的特点和思路,可以将教学设计模式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任务型教学设计模式。

任务型教学设计模式以学习任务为核心,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任务型教学设计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教学活动以任务为导向,设计的任务既有一定的挑战性,又和学习内容紧密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任务型教学设计模式的过程分为任务设计、任务呈现和任务评价三个阶段。

其中,任务设计阶段主要包括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任务、明确任务目标和规则、设计任务的学习活动等;任务呈现阶段主要包括介绍任务内容和目的、说明任务规则和要求、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等;任务评价阶段主要包括评价任务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

第二类是问题解决型教学设计模式。

问题解决型教学设计模式以解决问题为核心,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问题解决型教学设计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教学活动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求知欲。

问题解决型教学设计模式的过程分为问题导入、问题探索和问题解决三个阶段。

其中,问题导入阶段主要包括明确问题的背景和目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等;问题探索阶段主要包括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探索、指导学生提出问题和假设等;问题解决阶段主要包括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等。

第三类是探究型教学设计模式。

探究型教学设计模式以知识探究为核心,通过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批判思维,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探究型教学设计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教学活动以探究为导向,鼓励学生从实践中发现问题,从问题中发现知识。

探究型教学设计模式的过程分为知识引入、知识探究和知识应用三个阶段。

其中,知识引入阶段主要包括明确学习目标和引入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等;知识探究阶段主要包括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和实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等;知识应用阶段主要包括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等。

教学过程三种呈现方式的特点.doc

教学过程三种呈现方式的特点.doc

教学过程三种呈现方式的特点:文字型过程详细、具体。

有的能体现教师的设计意图,教学过程更加完整、科学。

表格型清晰、一目了然,有利于把握教学节奏,能直观地看到教室和学生的活动。

流程图型把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为几个相对简单的教学环节,简洁明了,浓缩了整个教学过程,有逻辑性,但教师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等都非常熟悉,才能做好。

我选择文字型呈现方式设计《生物的特征》一节教学内容,因为我对此呈现方式最常用、最熟悉。

一、课前准备挂图四幅。

二、导入新课以小组为单位,列举身边熟悉的生物。

思考:为什么说他们是生物?生物有什么共同特征?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生物的特征》。

3三、新授什么是生物师:生物和非生物把我们的环境点缀得生机勃勃、绚丽多彩。

请同学们观看挂图1,图上的物体有的有生命,有的没有生命,请同学们说说那些没有生命。

哪些有生命。

生:石头、流水、小桥、、房屋、泥土、蓝天、白云飞机没有生命,人、鱼、豹子、小鸡、猴子羊有生命。

师:很好,答对了。

板书: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讲述:图中鱼吃草、小鸡觅食、猴子摘香蕉、羊吃草、豹子追小动物、人吃水果说明他们需要什么才能存活?生:需要营养。

师:植物也需要营养吗?生:它们需要阳光、空气、水和土壤中的肥料。

师:对,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这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之一。

板书:生物能进行呼吸请同学们看书中图片,鲸在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

植物会呼吸吗?生:会。

比如夜晚睡觉时屋子里放太多的花,容易让人憋闷。

师:板书:生物能排出体内的废物讲述:对,在夜晚,没光的情况下,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可是仍然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能进行呼吸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之二。

请大家看挂图二,小朋友奔跑时出汗,小狗撒尿、树叶黄了从树上落下来,都是生物排出体内废物的方式。

板书: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请看书中图片含羞草,受到触碰叶片会合拢,生活中用棍子赶牛它会跑,手伸进烫水中会马上缩回,这些都说明了什么?生: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教学设计方案的呈现形式

教学设计方案的呈现形式

教学设计方案的呈现形式一、简介教学设计方案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制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指导的重要文档。

它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所依据的依据和指南,对于教师进行有效的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学设计方案的呈现形式对于教学的展示和沟通也具有很大影响。

本文将从几种常见的教学设计方案呈现形式出发,分析其优劣和适用场景。

二、文字文档形式1. 概述文字文档形式是最常见、最基本的教学设计方案呈现形式之一。

教师将教学设计方案以文字文档的形式进行编写和呈现。

这种形式具有简洁明了、易于保存和传播的优点。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文字的方式详细描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的内容,使得学生和其他教师可以清楚地了解教学的全貌。

2. 优点文字文档形式在教学设计方案的呈现上具有以下优点:- 清晰明了:文字能够准确地表达教学的各个方面,使得教师的设计意图和教学步骤可以被读者清晰理解。

- 易于保存:文字文档可以被电子设备轻松保存并随时阅读,方便教师对教学设计方案的修改和复用。

- 易于传播:文字文档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网盘等方式方便地传递给其他教师和学生,促进教学经验的分享和借鉴。

3. 局限性文字文档形式在教学设计方案的呈现上虽然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缺乏互动性:文字文档无法提供实时的互动功能,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较为受限。

- 缺乏可视化展示:文字文档无法直观地展示教学材料、教学媒体等内容,影响教学效果的直观感受。

三、多媒体展示形式1. 概述多媒体展示形式是教学设计方案呈现的一种较为先进的形式。

教师可以通过使用投影仪、电脑等设备呈现教学设计方案,将文字、图像、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媒体元素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生动、直观的教学展示。

2. 优点多媒体展示形式在教学设计方案的呈现上具有以下优点:- 生动直观:多媒体展示形式可以通过图像、声音和视频等媒体元素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和感受教学的内容。

- 提高互动性:多媒体展示可以增加教学中的互动环节,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教学设计方案的呈现过程

教学设计方案的呈现过程

教学设计方案的呈现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方案的呈现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教学设计方案的呈现能够帮助教师有效地组织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从教学设计方案的制定、内容编写和呈现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展示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设计方案的制定教学设计方案的制定是指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和学生特点等因素,制定出一套合理的教学计划。

教学设计方案的制定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使教学内容能够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制定教学设计方案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通过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指导学生的学习行为。

其次,要确定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该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实用性,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提高学习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最后,要准备好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工具和学习资料。

教师在制定教学设计方案时,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使教学过程更加丰富多彩。

在教学设计方案的内容编写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合理安排教学活动,保证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教学设计方案的内容编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引入部分:引入部分是教学设计方案的开端,教师需要通过引入部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

可以使用故事、问题、视频等方式进行引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2.教学目标与内容:在教学设计方案的教学目标与内容部分,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并精确描述所要教授的知识点和技能。

同时,还要注意将教学内容分解为适当的单元,确保学生能够逐步完成学习任务。

3.教学方法与过程:在教学设计方案的教学方法与过程部分,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教学方法可以灵活运用,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多样化的教学任务和活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适时地进行评价和反馈,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

国培作业3:教学过程的呈现方式

国培作业3:教学过程的呈现方式

教学过程的呈现方式(作业考核3)教学过程的呈现方式有三种:文字型、表格型、流程图1、文字型:这是最常见的呈现方式,类似于详案。

文字是教学过程的基本内容和形式,兼顾了三维目标,体现了新型师生关系,为教师进行文字式教学过程的设计提供了借鉴。

包括课前提问、情景导入、教学过程、拓展练习等。

具有过程详细、具体的优点,对青年教师非常有用。

有的文字型教学过程还可以呈现教师的设计意图,使教学过程更加完整、科学。

2、表格型:是最近比较流行的教学过程呈现的一种形式。

与文字型呈现方式相比,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清晰、明了,重点、难点突出,有利于把握教学进度和教学节奏,能直观的看到教师和学生的活动,更好的体现师生的双边互动。

使教师能在备课时在把握整体的基础上步步为营,一环紧扣一环,让每一个问题和活动都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使它们不在是孤立的个体,能带着学生朝着明确的方向前进。

3、流程图:流程图是浓缩了的教学过程,是近几年教科研活动中经常应用的一种课堂教学过程图示,它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蓝图。

与前两种呈现方式相比,具有设计科学、应用方便、美观明了等特点。

教学过程流程图反映了双边活动的教学过程、活动内容、教学结构,是时间和空间的展示。

它可以直观地显示整个课堂活动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比重;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部分也可以简洁地呈现出来;它也可以较好地反映出教师教学过程设计的逻辑性、层次性等。

它层次清楚、简明扼要、使读者一目了然。

这种图称为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也称教学流程图、教学活动流程图。

附:七年级上册植物细胞教案(表格型)第一章第二节植物细胞教学目标①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使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认识并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②学生体会“胆大心细”是顺利实验的必备素质;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③在老师的带领、指导下,尝试改革实验,意识到实验方法是可以发展变化的,增强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重点:制作临时装片,归纳植物细胞结构。

初中生物教学过程设计的三种呈现方式

初中生物教学过程设计的三种呈现方式

初中生物教学过程设计的三种呈现方式教学过程设计的三种呈现方式是:文字型,表格型和流程图.文字型是最常见的呈现方式,较为常用是它最大的特点,表格型方式与文字型呈现方式相比,表格型呈现方式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清晰明了;有利于把握教学进度;能直观地看到教师和学生的活动,更好地体现师生的双边互动。

而流程图比较直观,能将各点的知识逻辑很好的关联表达,但是做好一个流程图并非易事,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以及各教学环节的逻辑关系和过渡衔接等都要非常熟悉。

在中学生物教学过程中,不仅涉及到教学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技能,教学的测评,更为重要的是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运用系统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优化教学效果。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设计一般只针对一节课的内容,以教师的便利为出发点,依靠教师的实践经验和个人直觉来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我以文字型呈现教学过程的方式,以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生物的特征》为例简单描述。

导入新课:播放多媒体课件。

提出问题:“请举出画面中的物体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注意鼓励中差生参与)。

学生观察PPT,观察有山、水、虫、鸟、树、石头的多媒体画面,欣赏与画面协调的音乐,请学生描绘所看到的大自然,并回答所看到的画面中哪些物体是生物,哪些物体是非生物。

这样学生对生物非生物有直观的印象和了解,便于总结归纳生物的特征和进一步加深理解。

启发提问:启发学生用对比法比较出生物的共同特征,同时可向学生解释不同生物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方式有所不同(如动植物繁殖的方式不同)。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挂图,阅读课文。

提出问题:“想想你具有哪些生物特征?”对于一些不易观察到的生物特征,教师可提示学生,帮助分析。

合作学习:学生分成小组,观察书中插图,说出各种生物正在进行的生命活动,各组以自身为例讨论人是否也具有书中描述的生物特征,选出代表,举例说明,各组间可针对不同观点进行辩论,使大家认识到生物的共同特征。

三大类教学设计模式

三大类教学设计模式

三大类教学设计模式教学设计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设计和组织整个教学活动的模式。

教学设计模式的选择对于教学效果的提高至关重要。

根据教学方式的不同,教学设计模式可以分为三大类:直接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和合作学习模式。

直接教学模式是传统教学中最常见的模式之一、它是由教师进行主导,以讲授和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学生是被动接受者。

直接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权威性和专业性,采用直接演示、讲授讲解和示范等方式,来向学生传递知识。

这种模式适用于基础知识的传授,例如语文的拼音和文法的教学、数学的计算方法等。

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侧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的教学模式。

它通过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和设置探究任务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活动中。

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组织者,他们提供学习资源和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

学生在探究中自主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合作探究,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启发式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例如科学实验、历史探究和文学阅读等。

合作学习模式是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来促进学习的教学模式。

它注重学生的共同合作、互相借鉴和共同学习,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分工合作、共同制定学习目标、互相讲解和讨论问题。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充当指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和互助关系。

合作学习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学生合作进行小组项目研究、角色扮演和辩论等。

除了上述三种教学设计模式外,实际的教学场景中往往还会综合运用多种模式,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需求进行选择和调整。

不同的教学模式有不同的优势和适用范围,教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因此,教学设计模式的重点在于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目标来选择最适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发展潜力。

教学设计的三种模式特点

教学设计的三种模式特点

教学设计的三种模式特点教学设计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活动,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安排,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掌握知识。

下面将介绍教学设计的三种常见模式及其特点。

一、内容-教学模式(Subject Matter Teaching Model)内容-教学模式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者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

教师通过讲授知识点,提供案例和解析,引导学生掌握相关概念和原理,并通过讲解习题、课堂讨论和作业辅导等方式巩固学习效果。

该模式的特点是:1. 知识导向:强调知识内容的确切传授,注重知识点的纵向扩展和体系化建立。

2. 教师主导:教师扮演着知识传授者和引导者的角色,负责课堂的组织和主导。

学生以被动接受者的身份参与教学过程。

3. 学生角色:学生主要作为知识的接受者和学习者,学习成绩的提高与其自身的积极性和努力程度有关。

尽管内容-教学模式可以提供结构明确的学习和教学过程,并有助于学生的知识掌握,但其弱化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并未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需求和背景。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避免纯粹使用内容-教学模式。

二、问题-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Teaching Model)问题-教学模式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合作能力。

该模式的特点是:1. 问题导向:教学过程以问题为导向,学生通过自主求解问题来掌握知识和技能。

2. 学生主导:学生作为问题的解决者和知识的构建者,负责学习过程的探究和实践。

3. 教师角色:教师扮演指导者和鼓励者的角色,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

问题-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问题设计和引导能力,同时需要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和支持,以保证学生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

教案中的知识呈现方式选择

教案中的知识呈现方式选择

教案中的知识呈现方式选择教案是教师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学过程的指导蓝图,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

而教案中的知识呈现方式选择,更是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科特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不同的知识呈现方式,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直观呈现方式直观呈现方式是指通过图表、图片、实物等具体形象的方式来呈现知识。

这种方式能够直观地展示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演示的方式来呈现知识,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观察实验现象,从而深入理解物理原理。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来呈现文学作品,使学生更好地感受作品的情感和意境。

二、故事化呈现方式故事化呈现方式是指将知识融入到故事情节中,通过故事的叙述来呈现知识。

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可记忆性。

例如,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历史人物的故事来呈现历史事件,让学生感受历史的厚重和故事的魅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编排数学题目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享受故事的乐趣,提高解题的能力。

三、问题引导方式问题引导方式是指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知识。

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文学作品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的主题和意义,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案例分析方式案例分析方式是指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来呈现知识。

这种方式能够将抽象的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例如,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历史事件的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

总之,教案中的知识呈现方式选择应根据学科特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确定。

教学设计的三种设计模式

教学设计的三种设计模式

篇一:三大类教学设计模式三大类教学设计模式 (2012-03-15 13:44:03)转载▼标签:教育三大类主要的教学设计及其特点2010-09-15 9:281以教为主2以学为主3教学结合三类教学设计模式及其特点一、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其主要理论依据是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的理论(“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与动机理论)。

其设计思想是以教师为中心。

其设计原则是:强调以教师为主。

其研究主要内容是:帮助教师把课备好、教好。

特点:1、有利于教师主导地位的发挥;2、有利于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的监控;3、有利于系统科学知识的传授;4、有利于教师教学目标的完成;5、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

缺点:1、重教轻学,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对教材、对权威的迷信,使学生缺乏发散思维、批判思维的创建。

一、学习环境分析。

指对教学所需要的总体环境的分析,包括物环境和人环境。

物环境就是学的物质环境如温度、光线、通风以及必要的教学设备。

人环境则指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如师生之间的需要、认知因素、情感因素、课堂气氛等。

良好的学环境主要取决于合理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科学的课堂教学管理和课堂问题行为的有效控制。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主要分析学生的初始能力、一般特征与学习风格。

初始能力是指特定学科的内容的学习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以及对学习内容的认识与态度,也即是教学的起点;一般特征指对学生学习产生影响的个体的、生理与心理的和社会的特点。

包括年龄、性别、认知成熟度、学习动机、个人对学习的期望、工作经历、生活经历、经济文化与社会背景等。

学习风格。

学生感知不同刺激并对不同刺激作出反应这两方面产生影响的所有心理特征。

也可以说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喜欢采用某种特殊学习方式、策略的倾向。

主要包括⑴对感觉通道的偏重(有视觉型、听觉型与动觉型);⑵心理的和社会的特征;⑶认知方式,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沉思型与冲动型,整体型与系列型等;⑷大脑左右半球的加工方式,左半球加工畔的方式是言语的、系列的、数字的、理发的和逻辑的,右半球则与空间知觉、形象、情感等方式加工信息。

教学过程的设计分几种

教学过程的设计分几种

教学过程的设计分几种在教育领域中,教学过程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教学过程的设计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学过程的设计根据不同的教育目标和任务的要求,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本文将介绍教学过程设计的几种常见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直线型教学过程设计。

直线型教学过程设计是一种线性的教学设计,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展开教学活动。

这种设计方式适用于知识结构比较简单和线性的教学任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

第二种类型是螺旋型教学过程设计。

螺旋型教学过程设计是一种螺旋上升的教学过程,通过不断地回顾和拓展,使学生的学习逐渐深入和扩展。

这种设计方式适用于知识结构比较复杂和知识难度较高的教学任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循环回顾和拓展,使学生能够逐渐掌握并深入理解知识。

第三种类型是探究型教学过程设计。

探究型教学过程设计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来实现教学目标的设计方式。

这种设计方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的是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思考。

第四种类型是案例型教学过程设计。

案例型教学过程设计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通过实际案例来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的设计方式。

这种设计方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给学生提供真实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第五种类型是情境型教学过程设计。

情境型教学过程设计是一种根据特定的情境来设计教学活动的方式。

这种设计方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和角色扮演,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认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综上所述,教学过程的设计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的要求,可以分为直线型教学过程设计、螺旋型教学过程设计、探究型教学过程设计、案例型教学过程设计和情境型教学过程设计等几种类型。

常用的教学过程教案有哪些

常用的教学过程教案有哪些

常用的教学过程教案有哪些教学过程教案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一种教学设计工具,它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环境,编制的一种详细的教学计划。

教学过程教案的编制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至关重要,它能够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

常用的教学过程教案有哪些?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教学过程教案。

一、直观教学过程教案。

直观教学过程教案是一种以图表和图像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教学过程设计。

它通过图表和图像的方式,直观地展现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帮助教师和学生清晰地了解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

直观教学过程教案常用于数学、物理等理科课程的教学中,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和物理概念,提高学习效果。

二、案例教学过程教案。

案例教学过程教案是一种以案例为主要教学材料的教学过程设计。

它通过真实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

案例教学过程教案常用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课程的教学中,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和人文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三、探究教学过程教案。

探究教学过程教案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过程设计。

它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实验,帮助学生主动地获取和构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和创新能力。

探究教学过程教案常用于科学、生物等实验性课程的教学中,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和实验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四、项目教学过程教案。

项目教学过程教案是一种以项目为主要教学形式的教学过程设计。

它通过设计项目任务,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和合作,帮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项目教学过程教案常用于工程、设计等实践性课程的教学中,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践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以上是常用的教学过程教案的几种类型,每种类型的教学过程教案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过程教案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分为三个层面

教学设计分为三个层面

教学设计分为三个层面教学设计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它是教师根据学科知识和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组织、安排和设计教学活动的过程。

教学设计分为三个层面,包括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每个层面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功能。

宏观层面是教学设计的第一层面,也是整个教学设计的顶层。

它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取和组织、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等。

在宏观层面,教师需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的大局,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希望学生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是教学设计的起点和中心。

教学内容包括学科知识和学科技能,教师需要根据学科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育技术和教育手段,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中观层面是教学设计的第二层面,它是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之间的桥梁。

中观层面包括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安排、教学资源的调配和利用、教学评价的方法和标准等。

在中观层面,教师需要对教学活动进行具体的组织和安排,明确教学资源的调配和利用方式,选择适当的教学评价方法和标准。

教学活动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它包括教师的教学讲授、学生的学习和实践活动。

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具、多媒体和网络等,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要,调配和利用教学资源。

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评估,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微观层面是教学设计的第三层面,它是教学设计的具体操作层面。

微观层面包括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过程的控制和教学效果的反馈等。

在微观层面,教师需要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内容的分解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安排、教学时间的安排等。

教学过程的控制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环境和学习过程的控制和引导,教师需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提供适当的学习支持和帮助。

教学过程设计的呈现方式有三种

教学过程设计的呈现方式有三种

教学过程设计的呈现方式有三种。

1. 文字型,是最常见的方式。

其特点:类似于详案,既有过程详细的优点,还可呈现教师的意图。

2. 表格型,是比较流行的呈现方式。

其特点:清晰、一目了然,有利教师把握教学进度。

3. 流程图,与文字型、表格型的呈现方式有明显的不同。

其特点:简洁、明了,能直观地看出从开始到结束的全部过程。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一.生态系统的概念1. 初识生态系统让学生观察几组图片:如一片森林,一块农田,学校球场,便江风景,创设情景。

使学生认识到今天学习的新课——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几幅美丽的图片创设情景,带领学生走进生态系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导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师:同学们说说在刚才的几幅图片中看到了些什么啊?生:在一片森林的图片中看到了:有树、草、土壤、鸟水等。

生:一块农田的图片中看到了:有作物、杂草、鸟、虫、土壤、阳光、肥料、水等。

生:在学校操场的图片中看到了:有学生、树、花草、蝴蝶、虫、土壤、阳光等。

生:在便江风景的图片中看到了:有水、水草、垂钓的人、阳光等。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回答交流,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给予评价后,及时总结。

同学们看到的“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个山塘等待”都是一个一个的生态系统。

地球上有无数大大小小的生态系统师:哪个同学能给生态系统下一个定义?生: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教师板书)3. 概念辨析:师:生态系统范围可大可小,大到生物圈,小到一滳水滳。

并且类型多种多样:一片森林,一条河流,一个山塘……。

概念的核心是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

二. 生态系统的组成师:同学们我们来看学校操场这个生态系统:有学生、树、花草、蝴蝶、虫、土壤、阳光……。

这个生态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教师提示:从有无生命考虑)生:能够将生态系统分为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两大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设计的呈现方式有三种。

1.文字型,是最常见的方式。

其特点:类似于详案,
既有过程详细的优点,还可呈现教师的意图。

2.表格型,是比较流行的呈现方式。

其特点:
清晰、一目了然,有利教师把握教学进度。

3.流程图,与文字型、表格型的呈现方式有明
显的不同。

其特点:简洁、明了,能直观地看出从开始到结束的全部过程。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一. 生态系统的概念
1. 初识生态系统
让学生观察几组图片:如一片森林,一块农田,学校球场,便江风景,创设情景。

使
学生认识到今天学习的新课一一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几幅美丽的图片创设情景,带领学生走进生态系统,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2. 导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师:同学们说说在刚才的几幅图片中看到了些什么啊?
生:在一片森林的图片中看到了:有树、草、土壤、鸟水等。

生:一块农田的图片中看到了:有作物、杂草、鸟、虫、土壤、阳光、肥料、水等。

生:在学校操场的图片中看到了:有学生、树、花草、蝴蝶、虫、土壤、阳光等。

生:在便江风景的图片中看到了:有水、水草、垂钓的人、阳光等。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回答交流,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提高了学生
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给予评价后,及时总结。

同学们看到的“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个山塘等待” 都是一个一个的生态系统。

地球上有无数大大小小的生态系统
师:哪个同学能给生态系统下一个定义?
生: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教师板书)
3. 概念辨析:
师:生态系统范围可大可小,大到生物圈,小到一滴水滴。

并且类型多种多样:一片森林,一条河流,一个山塘……。

概念的核心是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

二. 生态系统的组成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学校操场这个生态系统:有学生、树、花草、蝴蝶、虫、土壤、阳光……。

这个生态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教师提示:从有无生命考虑)生:能够将生态系统分为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两大类。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

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 20找出生物部分包括些什么?认出哪些生物属于生产者?哪些生物属于消费者?哪些生物属于分解者?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看书,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自学能力)
生: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生:树、草、等植物是生产者;学生、虫、蝴蝶等动物是消费者;一些看不到的细菌
和真菌是分解者。

(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总结并板书)
师:同学回答的很好。

想一想:如果生态系统中没有分解者,世界将得怎样?
生:各种生物尸体将堆积如山。

师:没有消费者呢?
生:世界将死气沉沉。

师:没有生产者呢?
生:动物就无食物来源。

师:没有非生物呢?
就不能为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师:谁更重要呢?
生:没有谁更重要,它们之间缺一不可。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调动学生参与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师生:共同归纳生态系统的组成。

通过辩论知道各种生物无法独立存在,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加深学生对生态系统组成的理解。

课堂小结:
同学们在这节课里你获得了哪些知识?请同学们自己归纳并图解的方法表示出来。

教师检查后给予评价并在多媒体展台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图解法让学生学会总结。


板书设计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一)
1. 生态系统=生物+非生物
厂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
「生产者——植物
2.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 消费者一一动物
L
:分解者——细菌、真菌
作业:P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