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文本文档
档案整理分类方案范本(3篇)
![档案整理分类方案范本(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f0eae70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c5.png)
档案整理分类方案范本为加强本公司档案管理,实现档案分类、整理、编目、检索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便于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更好地为领导决策和各项工作服务,根据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公司档案整理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第一条本方案规定了档案分类的原则和方法、档号标识及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
第二条档案分类原则是以公司所有在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各种门类和载体的全部档案为对象,依据工作职能、结合档案内容和载体形式特点,进行科学分类。
本方案适用于本办公室档案实体的分类、整理和排架管理。
第三条本方案共设置___个一级类目,并以两位___伯数字作为一级类目代号。
1、公司文件(代号:01)2、办证管理(代号:02)3、合同管理(代号:03)4、基本建设(代号:04)5、检验报告(代号:05)6、行政管理(代号:06)7、人事档案(代号:07)8、体系文件(代号:08)9、声像实物档案(代号:09)第四条二级类目的设置方法如下:1、公司文件、办证管理、合同管理类的二级类目,按职能部门设置;2、基本建设类的二级类目,按厂区或基建项目设置;3、检验报告类的二级类目,按产品种类或型号设置;4、行政管理类的二级类目,按类别、部门/厂区、财务报告、其他设置;5、人事档案类的二级类目,按部门/人名设置;6、体系文件类二级类目按厂区、类别和年限设置;7、声像档案类的二级类目,按照片、底片、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磁盘等载体特征设置,照片类的三级类目按领导类、荣誉类、业务活动类、文体活动类设置;实物档案类的二级类目,按荣誉品、纪念品、其他设置;8、专业档案类的二级类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第五条归档文件___本部门在其职能活动中形成的、办理完毕、应作为文书档案保存的文件材料,包括纸质和电子文件材料。
2.整理。
将归档文件以件为单位进行组件、分类、排列、编号、编目等(纸质归档文件还包括修整、装订、编页、装盒、排架;电子文件还包括格式转换、元数据收集、归档数据包___、存储等),使之有序化的过程。
档案管理制度样板
![档案管理制度样板](https://img.taocdn.com/s3/m/ee0ef4c7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03.png)
档案管理制度样板一、总则为规范公司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档案管理效率,保障公司档案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特制定本档案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部门和员工的档案管理工作。
三、档案管理责任1. 公司领导层:负责制定档案管理的整体策略和规划,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
2. 档案管理部门:负责具体的档案管理工作,包括档案的归档、整理、借阅、销毁等。
3.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内部档案的管理和保管。
4. 员工:应按照规定的流程和要求,认真履行档案管理工作。
四、档案管理流程1. 档案的归档:各部门应按照统一的档案分类标准,将档案按时归档到指定的档案柜或文件夹中。
2. 档案的借阅:员工需要使用档案时,必须填写借阅申请表,并经相关负责人审批批准后方可借阅。
3. 档案的整理:定期对已归档的档案进行整理,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易查性。
4. 档案的销毁:对于已达到保留期限或不再需要的档案,应按照规定的销毁程序进行销毁,并做好销毁记录。
五、档案安全管理1. 档案保管:各部门应设立专门的档案保管区域,对档案进行分区保管,并设立相应的管控措施。
2. 档案备份:对于重要的档案内容,应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并存储在安全的地方。
3. 档案传输:对于需要传输的档案,应采取加密传输方式,确保档案传输过程的安全性。
六、档案管理工具1. 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公司应建立完善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实现档案的电子化管理和检索。
2. 档案管理软件:公司可以通过引入档案管理软件,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便捷性。
七、档案管理培训公司应定期组织档案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档案管理意识和技能,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执行。
八、违规处理对于违反档案管理制度的行为,公司将进行严肃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口头警告、书面警告、取消档案管理权限等。
九、附则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如有修改或补充,须经公司领导层批准后方可实施。
十、附录1. 档案管理流程图2. 档案管理规范标准以上为公司档案管理制度样板,希望各部门和员工能严格遵守制度规定,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确保公司档案的安全性、完整性和便捷性。
各类档案管理制度范文
![各类档案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3657f98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be.png)
各类档案管理制度范文答案提供的是文件管理制度范文,内容包括档案管理的目的、组织架构、档案管理流程等。
文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档案管理工作,提高信息管理水平,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管理制度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体职工。
第二章目的第三条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和统一文件管理工作,确保文件及时、准确、完整地流转,做到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第四条文件管理是指组织、控制、保管、利用、销毁等一系列活动,保证文件的安全、准确、完整,遵守公文管理的原则和规定。
第三章组织架构第五条文件管理工作由文件管理委员会负责,文件管理委员会由办公室主任担任主任,各处室/部门负责文件管理的副主任组成。
第六条文件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文件管理的制度、规范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协调各处室/部门的工作,定期检查和评估工作情况。
第七条文件管理委员会下设文件管理科,负责具体的文件管理工作。
第八条各处室/部门设立文件管理员,负责本处室/部门的文件管理工作,协助文件管理委员会完成文件管理工作。
第九条文件管理员应具备较高的文件管理业务能力和责任心,有责任制完成所负责的工作。
第四章文件管理流程第十条文件的起草、编制、审批、签发及印发须按照公文管理的有关规定和办法进行。
第十一条文件管理员应及时将文件归入档案,并做好档案的整理、归类、编目等工作。
第十二条档案管理员应按照文件管理委员会的要求,每季度向文件管理委员会报送档案管理报告,对档案的整理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价。
第十三条归档的文件应按照档案分类进行整理,并严格控制借阅和转移,定期进行档案的检查和保管,确保档案的安全。
第十四条档案的销毁必须按照文件管理委员会的审批流程进行,不得擅自销毁。
第五章文件管理的其他事项第十五条文件管理委员会负责文件管理的培训和考核工作,提高文件管理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第十六条文件管理委员会应不定期开展文件管理的例会,交流经验,解决问题。
档案管理制度全文
![档案管理制度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da899064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c9.png)
档案管理制度全文一、前言档案是组织和个人活动的产物,是组织和社会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对于组织和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档案管理制度是组织的档案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是确保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就档案管理制度的设立、内容、执行和效果等方面作出详细论述,以期对档案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有所帮助。
二、档案管理制度的设立档案管理制度是指组织为规范档案管理工作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文件和程序。
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可以使组织更好地管理和利用档案,保障档案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加强档案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在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制度的制定者:档案管理制度的制定者应当是具有相关资质和经验的档案管理人员或者法律顾问,以保证制度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 制度的范围:档案管理制度应当明确规定适用范围,包括哪些机构、哪些档案、哪些人员等。
同时还应考虑相关政策、法规和规章的要求,以确保制度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3. 制度的内容:档案管理制度应当包括档案的管理和利用、档案的鉴定和处理、档案的存储和保护等方面的规定,以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4. 制度的执行和监督:档案管理制度的执行和监督是制度得以有效实施的关键,应当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并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确保制度的执行效果。
5. 制度的完善和调整:档案管理制度应当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档案管理需求。
三、档案管理制度的内容档案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档案管理的工作程序和档案管理的监督和评估等方面,具体包括:1. 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尊重档案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保护档案的安全性和机密性、确保档案的可靠性和可访问性等。
只有遵守这些基本原则,才能有效地管理和利用档案。
2. 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包括档案的及时归档和整理、档案的分类和编目、档案的鉴定和处理、档案的借阅和使用等。
档案管理制度模板
![档案管理制度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0e8ae6af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cf.png)
档案管理制度模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本单位档案管理工作,规范档案管理行为,保护档案利用权益,提高档案管理效能,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档案的管理工作,包括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
第三条本制度的核心目标是确保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可靠性、及时性和便捷性,为相关工作部门和人员提供准确、全面的档案信息。
第四条本制度的执行者是本单位的档案管理部门或档案管理责任人,同时各部门和人员有责任配合执行档案管理制度。
第五条本制度的执行应与相关法律法规相一致,充分保护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档案的安全和稳定。
第二章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第六条档案管理应遵循真实性原则,确保档案记录的真实、完整和正确。
第七条档案管理应遵循一致性原则,确保档案的内外一致性。
第八条档案管理应遵循保密性原则,确保档案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第九条档案管理应遵循继承性原则,确保档案的连续性和延续性。
第十条档案管理应遵循便捷性原则,确保档案的检索、利用和传递的便捷性。
第三章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第十一条档案管理应建立健全档案管理体制及档案管理规范。
第十二条档案管理应制定档案工作计划、年度工作计划和月度工作计划。
第十三条档案管理应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发布、利用等工作。
第十四条档案管理应建立档案管理软硬件设施,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和存储。
第十五条档案管理应实施档案信息化管理,提高档案的管理效率。
第十六条档案管理应落实档案管理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档案管理职责。
第十七条档案管理应建立档案管理制度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机制。
第四章档案管理的程序和方法第十八条档案管理应按照文件的收集、鉴定和分类标示的程序进行。
第十九条档案管理应建立档案的安全保管措施,防止档案的丢失和损毁。
第二十条档案管理应建立档案利用和传递的程序和规范。
第二十一条档案管理应建立档案的检索和查询的程序和规范。
第二十二条档案管理应建立档案的整理和归档的程序和规范。
第五章档案管理的考核和监督第二十三条档案管理应建立档案管理的考核机制,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评估。
档案文本格式及目录(1)
![档案文本格式及目录(1)](https://img.taocdn.com/s3/m/43117109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af.png)
文本及行文格式一、办公软件Word文档,至少需要安装宋体、仿宋、正楷、黑体等字体,必要时应该安装文星字体。
二、页面设置(一)页边距1.上下各为2.54cm(默认值),左右为2.7cm-3.1 cm2.纸张方向: 一般为纵向(二)板式页眉页脚为默认值(三)纸张A4三、段落(缩进和间距)1.缩进:左右为0字符,特殊格式:段首缩进为2字符;2.间距:段前、段后为0行,行距一般为:单倍行距(31),必要时可以在28-30之间进行调动,但不能低于28,否则就不美观了;表格中的间距一般为22。
四、插入页码4号仿宋,格式如“-1-”或“1”五、字体(一)主标题2号方正小标宋,如有副标题,用3号楷体字,可分一行或多行剧中排列。
(二)各级标题与正文1.一级标题:3号黑体字。
序号用“一、二、三、……..”,句尾不加标点,下文另起一行;2.二级标题:3号楷体,序号用“(一)(二)(三)”,序号后不加标点;3.三级标题:3号仿宋体加粗,序号用“1.2.3……”,序号后用“.”;或“、”,但所有材料要统一。
4.四级标题:3号仿宋体,序号用“(1)(2)(3)…….”,序号后不用标点5.五级标题:3号仿宋体,①②③④…6.正文:3号仿宋字。
与主标题空一行,每自然段段首要左空2字符。
7.表格中字体一般为4号仿宋,表格的名称一般为2号方正标宋或小2号方正标宋,优秀或其他申报表一般为小2号或3号宋体。
(三)落款时间及标准后空4字符(与正文比较),如果主标题有单位名称时落款一般不要单位,无论要单位还是不要单位,如果是文件或通知,如:成立什么领导小组名单什么的,要加盖公章。
(四)字体大小主标题:方正小标宋2号,正文:仿宋 3号,表格:一般是4号。
六、关于成文或制作表格时、下载文字的调整成文或制作表格段首添加标题号时,写了“一”,往往再写“二”时就自动生成,这是必须将“一”“二”等标题号删除,重新设置好段落,将全部文字选中,按照段首“空2字符”的要求进行设置,然后再添加标题号;也可以返回,再添加“二”,即可。
档案管理制度范本
![档案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2f355179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5a.png)
档案管理制度范本档案管理制度范本1第一条设立专门的档案库房或档案柜对档案进行存放、保管,并指派专人负责,做到“专人专柜”的管理。
档案管理人员应严格保守档案机密,任何人不得擅自进入档案室,以保证维护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第二条档案室配备档案柜或密集架,档案上架排列应科学合理,便于查找。
在排列上架时,应按照类别和保管单位的次序,自左向右,自上而下的排列,以便于管理和查找。
第三条对照片、光盘、U盘等特殊载体的`档案须配置密封盒和专门的案卷盒,按编号盒存放在防磁柜。
第四条档案室要做好防火、防盗、防光、防高温、防潮、防有害气体、防尘、防虫等“八防”工作。
第五条档案室在接收同级别人事档案托管机构或企业移交的档案后,应对移交档案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后续托管业务能顺利开展。
第六条确定接收的移交档案要办理托管协议,做好编目工作,并及时入库并及时完成档案汇总统计、登记电子档工作。
第七条各类外借档案必须严格执行档案借阅制度,在归还时要核对是否有遗漏或损害,及时放回原处。
第八条定期对库房档案进行清理、核对工作,做到帐物相符。
对破损、载体变质的档案要及时进行修补或复制。
档案管理制度范本2第一条归档的文件材料必须完整、系统、准确,各项签字手续完备。
第二条归档的文件必须字迹清楚、工整、纸张及文件格式负荷规范要求,书写材料要适合长期保存,禁止使用圆珠笔、铅笔、纯蓝墨水及热敏纸。
第三条归档文件应为原件。
第四条科技成果鉴定、基建工程验收必须保存档案的'完整性。
文件材料不完整、不系统的不能通过鉴定、验收。
第五条移交单位在正式移交前应对移交的文件材料进行组卷并编制移交目录,双方履行签字手续档案管理制度范本3(一)文件管理制度第一条管理要点1、为使文件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提高办文速度和发文质量,充分发挥文件在各项工作中的指导作用。
2、文件管理的范围包括:上级下发文件、公司各类制度文件、外部传真文件、政策指导类文件、各类合同文件等。
档案管理制度word
![档案管理制度word](https://img.taocdn.com/s3/m/532ca25f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0e.png)
档案管理制度word一、总则为了规范和加强公司档案管理工作,保障档案信息的保存、整理和利用,提高公司运营效率和信息安全性,特制定本档案管理制度。
二、制度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其实施条例;2. 全国档案工作机构登记管理暂行办法;3. 《国家档案局关于印发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建设标准的通知》(档案局函〔2010〕92号)。
三、档案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项目组织的档案管理工作。
四、档案种类及管理职责1. 档案种类包括:合同文件、财务报表、人事档案、项目资料、会议记录、法律文件等;2. 档案管理职责划分如下:(1)公司领导班子:负责档案管理工作的决策和规划;(2)档案管理部门:负责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施、监督和评估;(3)各部门、项目组织:负责本部门、项目的档案管理工作。
五、档案管理制度流程1. 档案的归档(1)收集档案:对公司各类档案进行收集整理,建立档案目录;(2)归档管理:将已确认归档的档案按照目录进行分类、编号、封存。
2. 档案的借阅(1)申请借阅:凡有正当理由需查阅公司档案的人员,需向档案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2)批准借阅:档案管理部门对借阅申请进行审核,批准借阅后,核发借阅凭证。
3. 档案的保管(1)保密管理:对涉密档案进行严格保密管理,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性;(2)防火防水管理:建立防火、防水措施,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
4. 档案的销毁档案管理部门根据档案保存期限规定,对不再需要保存、使用的档案进行销毁,同时制定销毁记录和报批。
六、档案管理制度评估公司每年对档案管理制度进行一次评估,对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和改进。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修订,须经公司领导批准后执行;2. 档案管理部门对本制度的具体实施细则进行制定,纳入公司档案管理手册。
八、补充说明本档案管理制度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以适应公司发展和档案管理需要。
以上为公司档案管理制度,望各部门、项目组织严格遵守执行,共同维护公司档案信息的安全和完整性。
档案管理规章制度范文
![档案管理规章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dad45c7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a5.png)
档案管理规章制度范文,5000 字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管理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的建设与管理工作,保证档案的安全、可靠、高效使用,提高机关、事业单位的管理能力和工作效率,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机关、事业单位的档案建设与管理工作。
第三条档案管理应坚持依法、科学、公正、保密的原则,合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确保档案工作的规范性和持续性发展。
第四条档案管理工作应当与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任务相结合,为公务活动和决策提供准确、及时、全面的档案支持。
第五条档案管理应遵循分类管理、按期保管、终身保存、有序利用的原则。
第二章档案的建设与保管第六条机关、事业单位应当制定档案建设规划,明确档案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并根据需要组织实施。
第七条机关、事业单位要确定档案管理的责任部门和人员,并通过培训和考核等方式,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第八条机关、事业单位应按照档案管理的要求,编制档案目录、档案检查、借阅、销毁等管理制度,并广泛宣传、贯彻执行。
第九条档案室应根据档案的特点和需求,建立合理的存储和保管设施,确保档案的安全与完整。
第十条档案管理人员应定期对档案进行整理、排序、修复,确保档案的可读性和长期保存。
第十一条机关、事业单位应加强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和电子存档,提高档案的检索和利用效率。
第三章档案的利用与服务第十二条机关、事业单位应当相互合作,共享档案资源,提供相互借阅和咨询服务。
第十三条机关、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档案管理的要求,提供有关文件、资料的查阅和复制服务。
第十四条档案管理人员应根据需要,组织档案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职工的档案意识和档案利用能力。
第十五条机关、事业单位应加强与档案馆、档案部门的合作,推动档案的归档、归集和整理工作。
第十六条档案管理人员应当保守档案馆在档案管理过程中知悉的机关、事业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不得泄露、私自利用。
第四章档案的安全与保密第十七条机关、事业单位应根据档案的保密等级,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档案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档案管理制度格式
![档案管理制度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fe03b673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cd.png)
档案管理制度格式一、概述为了规范和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机构档案的安全、完整、可靠、及时的管理,提高办公效率和管理水平,特制定本档案管理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档案管理制度适用于机构内所有档案的管理工作,包括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的管理。
三、档案管理责任1. 机构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负最终责任,应当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2. 档案管理部门负责具体的档案管理工作,包括档案的归档、检索、借阅等工作;3.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档案的管理工作,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存储等工作;4. 每位员工都有档案管理的义务,应当妥善保管本人档案,确保档案的安全和完整。
四、档案管理流程1. 档案的归档(1)各部门应当制定档案归档管理规范,明确档案的分类、整理、编号等标准;(2)档案管理部门应当组织对归档规范进行培训,确保各部门遵守规范进行档案的归档工作;(3)归档完成后,应当及时将档案的信息录入档案管理系统,并将档案存放于指定位置。
2. 档案的检索(1)各部门应当明确档案的检索流程和权限,规范档案的借阅和查阅;(2)档案管理部门应当建立档案检索系统,方便各部门进行档案的检索和查阅;(3)档案的检索应当记录检索人员、时间、目的等信息,确保档案的安全性。
3. 档案的保管(1)纸质档案应当存放于防火、防潮、防盗的专用档案室内,定期进行环境检测和整理;(2)电子档案应当存放于安全可靠的电子存储设备中,定期进行备份和恢复;(3)档案管理部门应当制定档案的借阅和复印管理规范,严格控制档案的借阅和复印权限。
五、档案管理制度的执行1. 档案管理部门应当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确保各部门的档案管理工作符合规范;2. 档案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处理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和异常情况,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3. 档案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向领导汇报档案管理工作的进展和问题,接受领导的监督和指导。
六、档案管理制度的修订1. 档案管理制度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订和完善,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适应性和有效性;2. 修订档案管理制度应当经过领导批准和全员知晓,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档案管理制度范本
![档案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e482e978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ef.png)
档案管理制度范本一、引言档案是组织和个人活动的重要记录和信息载体,对于保障工作正常开展、历史记忆的延续以及知识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制定本档案管理制度范本,以供相关单位参考和借鉴。
二、目的与适用范围1.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明确档案的管理职责、规范档案的存储、查询、借阅、调取等操作流程,确保档案的安全、准确和有效管理。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档案管理的单位和个人。
三、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1. 法律原则: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按照法律要求执行档案管理。
2. 完整原则:保证档案的完整性,不得私自销毁、篡改或随意移动档案。
3. 秘密原则:保护档案的机密性,严禁将机密档案外泄。
4. 规范原则:按照统一的档案管理操作规程进行档案管理,确保操作的规范性。
5. 安全原则:建立健全的档案安全控制机制,确保档案的安全存储和使用。
四、档案管理职责1. 机构负责人:对本单位档案管理工作负总责,组织制定和评估档案管理制度。
2. 档案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档案管理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制定档案管理操作规程和档案保管制度,并进行档案的整理、编目和归档工作。
3. 部门负责人:根据本部门具体情况,指导、协助和监督本部门的档案管理工作。
4. 档案管理员:负责档案的接收、整理、装订、编目、存储和调取工作,确保档案的安全和完整。
五、档案管理流程1. 档案的接收:对于新增的档案,档案管理员应及时接收,并进行档案编号和登记。
2. 档案的整理:对接收的档案进行整理、分类和编目,确保档案的有序性和易查性。
3. 档案的存储:根据档案的种类、重要性和密级,制定相应的存储方案,并确保档案的安全存储。
4. 档案的查询:档案管理员应根据工作需要,及时提供档案的查询服务,并记录查询情况。
5. 档案的借阅:根据档案借阅申请的权限,档案管理员应及时处理借阅申请,并进行档案的借出和归还登记。
6. 档案的调取:当其他部门或个人需要调取档案时,需提供正当的理由,并经过相关审批程序。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范文(五篇)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范文(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6c03ccad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12.png)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为了更好地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维护广大员工的身体健康,保证健康监护档案和职业病诊断档案资料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更好地为公司员工服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及《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的要求特制定从业人员职业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二、档案资料的归档范围1.健康监护档案内容1.1健康监护档案册。
1.2职业健康体检结果报告。
1.3健康体检综合分析报告。
1.4职业健康体检复查人员____及复查结果报告。
1.5职业病观察对象和职业禁忌症处理意见书。
1.6丛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相应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2.职业病诊断档案管理部门应建立职业病诊断档案并永久保存,档案内容应当包括:2.1职业病诊断证明书;2.2职业病诊断过程记录2.3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提供的诊断用所有资料;2.4临床检查与实验室检验等结果报告单;2.5现场调查笔录及分析评价报告。
三、保管1.档案室切实做好七防,即防潮、防虫、防火、防盗、防尘、防鼠、防晒。
2.档案室严禁吸烟及存放易爆、易燃等易于导致火灾的危险品。
3.档案室要保持清洁卫生,档案资料摆放整齐,便于资料的管理和使用。
4.档案管理人员要熟悉业务,准确、及时地为使用者提供方便服务。
5.对所保管的档案资料,要经常查看,发现破损和字迹不清的,要及时进行修补、复制,发现重大问题要及时请示、报告。
6.档案室严禁无关人员随意进入。
四、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范文(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工作,确保职业卫生档案的完整、准确和安全,保护职工的健康权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在职职工的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的目标是规范职业卫生档案的建立、保管、使用和销毁工作,确保职业卫生档案的真实、完整和安全。
档案管理制度范本
![档案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dff6ef4b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99.png)
档案管理制度范本档案管理制度是指为了规范和保护机构或组织的档案,确保其安全、完整和可访问性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本文将从档案管理的背景、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档案管理制度的要点等方面进行介绍。
背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类机构和组织的档案数量不断增加,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档案是机构或组织的重要资产,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知识。
良好的档案管理制度可以确保档案的安全保存、有效利用和便捷检索,为机构或组织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重要性档案管理对于机构或组织的正常运转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档案管理可以保证机构或组织的合法权益。
档案是机构或组织的法律依据和证明,合理的档案管理可以为机构或组织提供法律保障。
其次,档案管理可以提高机构或组织的工作效率。
良好的档案管理可以减少重复劳动和时间浪费,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档案管理还可以促进信息共享和知识传承,为机构或组织的发展提供宝贵的资源。
基本原则档案管理制度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法律合规性:档案管理制度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确保档案管理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2. 完整性和真实性:档案管理制度应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禁止篡改、损毁或丢失档案。
3. 保密性:档案管理制度应确保档案的保密性,保护机构或组织的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
4. 可访问性:档案管理制度应确保档案的可访问性,方便机构或组织内部人员和外部人员进行查阅和利用。
要点档案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要点:1. 档案管理的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
2. 档案管理的流程和操作规范。
3. 档案管理的安全措施和风险防范。
4. 档案管理的培训和监督机制。
5. 档案管理的评估和改进措施。
总结档案管理制度是机构或组织保护档案、提高工作效率和促进发展的重要手段。
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档案管理制度,对于机构或组织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档案管理制度制度范本格式
![档案管理制度制度范本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23b8bac6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fc.png)
档案管理制度制度范本格式一、总则为规范公司档案管理工作,保障档案安全、完整和准确,提高档案利用率,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包括各部门、各级别,管理和使用公司档案的行为。
三、档案管理的目标1. 确保公司档案的安全、完整和准确。
2. 提高档案利用率,便于查询和利用。
3. 保护公司档案的不受破坏、遗失和篡改。
4. 规范公司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四、档案管理的原则1. 完整性:任何对档案进行更改、移动或销毁的行为必须经过合法授权和记录。
2. 安全性:公司档案必须存放在安全的环境中,保护不受破坏、盗窃或火灾的侵害。
3. 准确性:所有档案必须准确、清晰地记录相关信息,确保真实可靠。
4. 便捷性:公司档案的存放和查找必须方便快捷,保障档案的利用率。
五、档案管理的组织结构1. 公司董事会:对公司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
2. 档案管理部门:负责公司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组织和实施。
3.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档案的整理、存放和利用。
六、档案管理的责任1. 公司董事会:负责对公司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 档案管理部门:负责公司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组织和实施,包括档案的整理、存放、查询等工作。
3.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档案的整理、存放和利用,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七、档案管理的具体要求1. 档案的整理:公司档案必须按照文件管理规范进行整理,包括文件分类、编号、归档等工作。
2. 档案的存放:公司档案必须存放在防火、防水、防盗的环境中,保障档案的安全。
3. 档案的利用:公司员工在利用公司档案时,必须按照档案利用规定进行操作,保障档案的完整和安全。
4. 档案的销毁:公司档案必须按照文件销毁规定进行销毁,必须经过授权和记录,确保销毁行为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八、档案管理的监督与检查1. 公司董事会:负责对公司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2. 档案管理部门:负责对公司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具体的监督和检查。
档案管理制度范本
![档案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e018430b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7a.png)
档案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与背景为了加强对组织内档案的管理,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和保密性,提高档案利用效率,制定本档案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文档适用于组织内所有与档案管理相关的活动和人员。
三、基本原则1.法律依据:所有的档案管理活动必须依据国家相关的档案管理法律法规。
2.完整性与准确性:所有档案必须保持完整,并确保准确性。
3.保密性:所有档案必须根据档案保密的需要进行保密处理。
4.动态管理:所有档案必须按照规定的期限进行归档,及时进行调整和更新。
四、档案管理职责2.档案管理员:负责具体的档案管理工作,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借阅、销毁等。
五、档案收集与整理1.档案的收集:各部门在办理相关事务时,必须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档案收集,并将档案交由档案管理员进行管理。
2.档案的整理:档案管理员负责对收集的档案进行整理和分类,确保档案的顺利归档和检索。
六、档案归档与管理1.档案归档:档案管理员按照规定的档案分类体系进行档案的归档,并标明档案的编号、名称、部门、日期等信息。
2.档案借阅:员工如需查阅档案,必须填写借阅申请表,并经过档案管理员批准后方可查阅。
3.档案销毁:档案保管期满或不再需要时,必须经过档案管理员审核,并填写销毁申请表,经相关部门负责人审批后方可进行销毁。
七、档案保密与安全措施1.档案保密:所有档案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保密处理,对于涉及商业机密、个人隐私等敏感信息的档案,必须采取额外的保密措施。
2.档案安全措施:档案管理员必须确保档案的安全,包括加强档案室的门禁管理、定期备份档案数据、确保档案室的环境安全等。
八、档案管理考核与奖惩1.考核标准: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进行考核,并将结果作为相关人员的绩效评定依据。
2.奖惩措施:对于档案管理工作出色的人员给予奖励,对于违反档案管理制度的人员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九、附则1.本档案管理制度的解释权归组织负责人所有。
2.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并将作为组织内档案管理的基本依据。
会计档案管理制度文档
![会计档案管理制度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79c3c34b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43.png)
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会计档案管理,确保会计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和有效利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所有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其他会计资料等。
第三条会计档案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真实性原则:会计档案必须真实反映经济业务,不得伪造、篡改。
(二)完整性原则:会计档案应完整记录经济业务的全过程,不得遗漏。
(三)安全性原则:会计档案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其安全,防止丢失、损坏和泄密。
(四)可追溯性原则:会计档案应便于查询,确保可追溯。
二、会计档案的收集与整理第四条会计档案的收集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一)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及时收集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等会计资料。
(二)对会计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确保其有序存放。
(三)对电子会计档案,应按照电子档案管理规定进行收集。
第五条会计档案的整理应遵循以下要求:(一)按照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等会计资料的种类、时间顺序进行整理。
(二)对会计资料进行编号,建立目录。
(三)对会计档案进行装订,确保其整洁、牢固。
三、会计档案的保管第六条会计档案的保管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一)设置专门的会计档案室,配备必要的保管设施。
(二)对会计档案实行集中保管,不得分散存放。
(三)对会计档案实行分类保管,按照会计资料的种类、时间顺序进行存放。
(四)对会计档案实行定期检查,确保其安全。
第七条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应按照以下规定执行:(一)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等会计资料的保管期限为30年。
(二)特殊行业、特殊项目的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可依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调整。
第八条会计档案的销毁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编制销毁清册,经单位负责人批准。
(二)销毁前,应当对会计档案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销毁。
(三)销毁会计档案时,应当采用碎纸机或者焚烧等方法,确保其不能恢复。
办公合同档案管理模板
![办公合同档案管理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a4eb5aee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d4.png)
办公合同档案管理模板引言。
合同是企业经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文件,其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法律权益和经济利益。
为规范合同档案管理,提高效率,提升风险防范能力,特制定本合同档案管理模板。
管理范围。
本模板适用于企业所有签订的合同档案,包括但不限于,采购合同、销售合同、服务合同、劳动合同等。
档案保管。
1. 收集与归档。
合同签订后,相关部门应及时收集合同原件或经认可的复印件。
根据合同类别,按顺序归档至指定文件柜或档案室。
2. 分类与编号。
根据合同类型或业务性质,对合同进行分类,建立档案目录。
根据合同签订日期,赋予合同唯一编号,并在合同封面标注。
3. 保管期限。
根据《合同法》和相关行业规定,合同档案的保管期限为10年。
特殊合同或涉及重大经济利益的合同,保管期限可适当延长。
4. 安全与保密。
合同档案应保存在安全、防火、防潮的场所。
严格控制档案查阅权限,未经批准不得随意查阅或复制。
定期进行档案安全检查,确保档案完整、保密。
档案查阅。
1. 查阅申请。
需要查阅合同档案的人员,须提出书面申请,说明查阅原因和用途。
相关部门负责人审核申请,批准后方可安排查阅。
2. 查阅程序。
查阅人员应凭有效身份证明至指定档案室查阅。
查阅时不得携带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严禁拍照或扫描。
查阅结束后,应及时归还档案,并签署查阅登记表。
3. 复制与保密。
经批准,需要复制合同档案的,应提出书面申请,说明复制数量和用途。
复制件需加盖单位证明章或相关部门负责人签字,并标注“仅供参考,不作法律用途”。
复制件应严格保密,未经授权,不得传播或外泄。
档案销毁。
1. 销毁原则。
到达保管期限且无保存价值的合同档案经批准后可销毁。
涉及商业秘密、国家安全或其他重大经济利益的合同档案不得销毁。
2. 销毁程序。
销毁前,由档案管理部门向相关部门征求意见。
销毁合同档案应建立销毁清单,相关人员现场见证并签字确认。
销毁方式应安全、环保,不得泄露合同信息。
责任与考核。
1. 责任分工。
档案归档管理方案(5篇)
![档案归档管理方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7721528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69.png)
档案归档管理方案(5篇)档案归档管理方案(5篇)档案归档管理方案范文第1篇电子文件的归挡范围的划分,可参照国家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但某些详细的与电子文件特点有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说明:草稿和定稿。
在电子文件中,对“草稿”修改后直接生成的新的稿本,假如不采纳特殊的措施,“正本”之前的全部稿本都可能被掩盖起来:因此,必需事先打算哪些文件需要保存草稿、定稿,在修改时通过拷贝保留原文,加稿本号后积累,将需要的草稿、定稿与正本一并归档。
各种数据文件。
如数据库、图形库、方法库等等。
大型数据文件大多是动态的,其中的数据在不断地发生更新变化,新加进来的数据代替、掩盖了以前的数据。
对于这种数据文件应定期拷贝作为一个数据集另行归档,不再更改。
拷贝间隔可依据数据库的内容而定,如一个星期、一个月等。
拷贝可以人工的方式进行,也可由计算机程序自动实施。
电子邮件(E―mail)。
会议文件。
电子时代许多会议将采纳网络会议方式,与会者身处异地,通过电脑屏幕“见面”、做主题发言、争论问题、做出决议。
与归档文件相关的“支持性文件”。
所谓支持性文件是指能够生成、运行文本文件、数据文件、图形文件等文件的各种命令文件和设备运行所需要的操作系统。
电子文件在相应的命令文件和操作系统中可以顺当读出,必要时应把它们与文件同时归档,档案室已有的命令文件和操作系统不必重复归档。
与电子文件有关的各种纸质文件。
在没有达到完全“无纸化”的时候,必要的与电子文件相关的纸质文件也应纳入电子文件的归档范围。
二、电子文件的归档时间与归档前的检测、鉴定(一)归档时间总的说来,规律归档应实时进行,物理归档应定期完成。
在归档时,应依据详细状况加以敏捷处理。
在实行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二套制的机关,有必要与纸质的文件的归档加以协调,以便于两种文件的对应处置和对应查找;管理性文件可根据内容特点确定一个归档期限;技术文件、科研项目文件等可在项目完成后归档。
由于电子文件易于复制,归档后并不影响形成部门的日常工作查考,所以一般不必延迟归档时间,在系统允许的条件下可以提前进行。
各类档案管理制度范文
![各类档案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cf68101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f3.png)
各类档案管理制度范文一、档案管理制度1. 档案管理机构设置制度根据组织机构设置和业务需求,在单位内设档案管理部门,负责全面组织和管理本机构的档案工作。
档案管理部门设置档案科负责日常档案管理工作,并设立档案室负责档案的保管和整理工作。
2. 档案管理人员职责制度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遵守职业道德。
他们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a. 负责制定和实施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b. 负责处理档案的收集、整理、编目、检索和传输等工作;c. 监督档案的安全保管,确保档案不被非法损毁或泄露;d. 协助组织内部人员和外部人员进行档案查询和利用。
3. 档案材料的归档与整理制度档案材料的归档和整理是档案管理的基本工作。
根据业务特点,制定相应的归档和整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a. 设立统一的档案编号,将档案材料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编目;b. 对档案材料进行分类和分级,确定不同级别的保管期限;c. 定期清理和整理档案材料,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4. 档案安全与保密制度档案的安全和保密是档案管理的核心内容。
建立健全的档案安全与保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a. 设立完善的档案保管设施和安全设备,确保档案的安全性;b. 对档案室和档案柜进行定期巡查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c. 根据档案的敏感程度,制定相应的保密措施,限制档案的查阅和复制。
5. 档案利用与服务制度档案的利用和服务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目标。
建立健全的档案利用与服务制度,包括但不限于:a. 设立档案查询室,提供便捷的档案查询和复制服务;b. 对外部机构和个人提供档案咨询和复制服务,确保档案的开放与共享;c. 定期组织档案展览和培训活动,提高档案利用的广度和深度。
以上是档案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对于各类组织和机构都具有参考价值。
通过建立和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可以确保档案工作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为组织和管理档案提供有力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档案定义的涵义
一、档案来源
从形成者看来源,有三类:机构 、组织、个人。
中国大陆以前不承认个人拥有档案合法性,不重视个人档案,因此许多个人保存的档案,没有集中到一个档案馆保管,相应地削弱了有些档案的利用价值。而国外有些国家则不同,一些档案管理机构承认个人拥有档案,并鼓励个人把档案存入管理机构,而管理机构只起一种代为保管的作用。但是1996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规定档案有三种所有形式:国家所有、集体所有、个人所有。
比如,有的地方为了切实规划和组织农业生产,查阅了几十年作物种植面积、单产、总产、水利设施、生产建设、气象雨量、管理措施、灾情记录,综合分析研究,制订了适合地区特点、扬长避短、发挥地区优势的生产计划,促进了大幅度的增产。有些地方,查阅历年档案,汇总分析,找出了本地区发生水旱冰雹灾害的规律和防止经验,据此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或减轻了灾害,从而促进了生产,获得了丰收。与此相反,有些地方因为没有档案可考,或“有案不查”,以致生产计划不当、管理混乱、重复劳动、返工浪费、甚至发生事故,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很多损失。大量的实践证明,充分利用有关的档案,对加强经济管理,促进生产力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具有直接的作用。
2、原始性
档案是历史的原始记录,或说是原始的历史记录,这是档案的本质属性。
档案不是人们有意识编写、加工的,而是为完成某项工作自然地形成的。对于后人来说,它是第一手的资料。因此,档案具有很大的凭证作用。
原始性和真实性的区别:
从整体上看,档案是比较可*的历史记录,但具体到每一份文件,大多数是真实的,部分档案并非如此,主要有两种情况:
第一节 档案的起源与沿革
一、档案的起源
关于档案的起源,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在国家诞生以后,产生了文字,用文字记录国家的各种事务,就形成了档案。
第二种观点认为:在原始社会末期产生了原始的文字,国家产生后,用文字记录国家的各种事务,形成了档案。
第三种观点认为:在原始社会末期产生了原始的文字,原始部落用这种文字记录各项事务,就形成了比较原始的档案。国家形成后,形成了比较有条理的档案。
一是形成上不真实,是假造、伪造的档案;
二是档案内容失真,形成是真实的,但其内容不真实;
因此,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
一方面我们不能百分之百地不加鉴定、不加分析地相信档案的真实和可*性,但也不能怀疑一切。应当看到绝大部分的档案是真实的、可*的,有部分档案是假造的、不真实的,但这些也有保存价值,不能随意销毁、涂改。
2、名称的沿革
A、“档案”在商代称为“册”;周代称为“中”;秦汉称为“典籍” ;魏晋以后称“文书”、“文案”;唐、宋以来称“文卷”、“案卷”、“案牍”
B、“档案”一词,一般认为初见于清代。
档,在《康熙字典》中解释为:横木框档。
案,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几属。
由此引伸,把处理一个事件的有关文书作为一案。
例如,许多机关在建立和健全工作制度、进行改革、落实各项政策和制订规则等各种活动中,大量地查考了档案,顺利地推动了工作。有的地方档案散失,“无案可查”,则给工作造成许多困难。事实证明,大至制定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小至处理机关单位的具体事务,档案乃是行政管理的一种工具,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有助于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
第四种观点认为:原始社会的结绳、刻契,就是原始的档案,文字、国家形成后,形成了比较有条理的档案。
1、2条又称为阶级社会产物论,又称为文字、国家条件说。3、4条又称为原始社会产物说。
二、档案的沿革
档案的沿革可以从以下分析:
1、载体沿革
档案按载体可分为:甲骨档案、金石档案、简牍档案、缣帛档案 、纸质档案、声像档案、电子档案等。
二、档案形成
档案是由文书转化而来的。转化条件有三:
(一)办理完毕的文件才能成为档案
所谓办理完毕是相对而言的,主要是指完成了文书处理程序,不能理解为一切文件都要把文件中所说的事情全部办完,才算办理完毕。情况有以下三种:
1、文件内容要求马上办理完毕,并且已经办理完毕。
2、文件内容要求长期执行(办理),但只要完成了文书处理程序也算一种,如国家的法律、条约、契约、合同、经济远景规划等,只要经过签收、传阅、研究讨论和贯彻执行也算办理完毕。
3、不需要具体办理,只需完成文书处理程序就算办理完毕
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说“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文件的归宿”。
(二)具有一定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才能成为档案。
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说“文件是档案的基础,档案是文件的精华”。
(三)按照一定的规律保存起来的文件,才能最后成为档案
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说“文件是档案的因素,档案是文件的组合。”
一、档案的基本作用
秦末,刘邦军队入咸阳,萧何取秦之典籍,这些典籍对治理关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明内阁大学士邱濬说档案的作用:"今世赖之以知古,后世赖之以知今者也"。
郭沫若同志在1960年写下《题赠档案馆》一诗,盛赞档案作用之的重要。
前事不忘后事师,自来坟典萃先知。
犹龙柱下窥藏史,呼凤舆前听诵诗。
国步何由探轨迹,民情从以识端倪。
上林春讯人间满,剪出红梅花万枝。
总之,档案的作用可概括为:凭证作用和参考作用。
档案具有凭证作用,中国人常说:“空口无凭,立字为据”、“口为空,字为宗”。
1981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主犯时,先后出示和宣读档案、信件、日记、笔记、讲话记录、录音等书证和物证共651次。江青等人先是抵赖,但在证据面前,不得不供认犯罪事实。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档案发挥作用的规律性
1 、档案对机关的作用和社会作用的双重性
2、 档案机密性的递减律
3、 档案科学文化作用的递增律
4 、实现档案价值的条件
A、受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
B 、受公众对档案认识水平的限制
5、宣传教育的生动素材
档案所以成为宣传教育的生动素材,因为它以历史性、直观性和原始性等而见长。请看下面声像档案,你有何感想?
6、档案能够以其内容、涵义和外形特征如实地说明历史上的某些事实,作为证实国家、集体和个人正当利益的书面文件。因为档案在反映社会各种具体活动的同时,也反映了当事者应有的合法权益,其中包括立法性质的文件,证明文件和相互交往的各种材料。例如法律、法规、协议、合同、名单、记录、报告与批件、书信、账本、单据、存根等等,这些原始材料有的规定了各种社会关系、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组成,有的记载了有关事件的过程,各方面承担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当事人具有的资历、待遇和荣誉。在这些方面发生疑问、争执或纠纷时,档案最能有力地说明权益的归属,成为权威性的法律证书,并有一定的物证作用。长期以来,为了证实国家、机关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档案发挥了广泛的作用。许多单位和个人以档案为证据,解决了债务、产权和著作权等各种纠纷,证实了个人的学历、经历以及工资、福利待遇方面的诸多问题。
从类型上说,有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专门档案。
四、档案内容:
档案内容反映了人们各种社会活动,即档案内容上的特征是:
1、十分丰富,无所不包
一个国家的全部档案记载着国家的诞生和发展,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种各样的内容;一个机关的档案记载着机关开展工作和生产活动的信息。从古到今的档案,数量浩如烟海,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至人事,无所不包。
三、档案的形式:
档案信息的记注方式很多,载体也多种多样。
从档案的载体上来看,有甲骨、金石、纸张、胶片、磁带、磁盘、光盘等。
表达方式基本有三种:文字、图像、声音;
从记录方法来看,有手写、刀刻、印刷、摄影、录音、录像等。
从文件名称上看,古代有诏、诰、题本、奏折、牌等,近代有令、布告、咨、呈。现代有计划、报告、请示、批复、会议记录等。
4、科学研究的可*资料
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的研究,都必须详细地占有材料,才能据以潜心钻研,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档案可以从两方面为科学研究提供丰富的历史资料:一方面,专门进行科学研究的原始记录,可供现实的研究工作直接借鉴;另一方面,从记录的广泛事实和经验中,为各项研究活动提供大量的实验、观察和理论概括的基础材料。所以,档案是科学研究的必要条件。1956年,周恩来同志在《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中指出:“为了实现向科学进军的计划,我们必须为发展科学准备一切必要的条件。在这里,具有首要意义的是要使科学家得到必要的图书、档案资料、技术资料和其他工作条件。”我国水利、气象、地震等方面取得的某些科研成果,也是利用几百年来大量有关档案材料经过分析研究的结果。马克思在撰写《资本论》巨著的过程中,曾大量收集、研究和利用过工厂视察员报告、皇家铁道委员会记录、证词以及其他各种文件中有关工作劳动、童工、工资、生活、居住条件等大批原始的档案材料,进行了创造性的理论概括和阐发。所以人们常常比喻说,它是从事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食粮”。
3、政治斗争的必要工具
档案中记载了社会、阶级、经济、政治、法律等各方面的状况,这些原始材料,历来都成为阶级统治和进行各种政治斗争的工具。在奴隶制和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把档案看作“插入鞘中的剑”,君主的“护卫”。民国时期的档案学著作中,也不断载有档案乃“政治之工具”方面的论述。我国现存的大量档案,记有国内外敌对势力在中国所进行的许多罪恶活动以及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情况和有关的历史事实。我们党和国家,一向重视利用档案,把它作为从事政治斗争的可*根据和锐利武器。全国人民在粉碎林彪、“四人帮”帮派体系的斗争中,有关机关从档案里查取了充分的材料,揭露他们反革命的历史面貌和各种阴谋活动。同时,通过档案也查证了许多同志的历史情况,澄清了有关事实,纠正了冤、假、错案。在国际斗争中,档案也是维护我国主权、同霸权主义进行斗争的一种有力工具。今后,政治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仍须正确发挥档案的政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