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医学案例小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叙事医学案例小故事

一天清晨查房,我发现有一间病房里时不时传来愤怒摔砸东西的声音,还伴随着一阵阵争吵与絮叨,“烦死了,别碰我,别管我……”作为一名已有经验的年轻护士,我第一时间察觉情况,奔向病房。

这位患者张三,男性,45岁,因“反复胸闷气促伴双下肢水肿6年余,水肿加重7天”入院,入院后,患者情绪暴躁,经长期病痛折磨存在很强烈的抵触情绪和消极意识,对生活的信心和期待感不强,治疗的配合程度比较差。

在别院做完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非常明显。直至转入我院,发现其后续治疗工作存在很大困难。一方面,患者具有强烈的被动反抗意识,言语攻击、身体抵抗、精神抵触等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患者抗拒治疗,时常将“不要打了,不要打了,我什么都不干了”挂在嘴边。且负面情绪时常感染家属,致使患者家属将医务工作者视作“对立面”,症状反馈、用药问题、护理方式手段、病人沟通等进度都深受其扰,一度令治疗和护理工作陷入无法推进的僵局。

患者的消极态度和过度反应,令家属对于治疗也产生了强烈的抗拒心理,护士换药时家属上前阻挠,坚持要问清药品名称、作用效果等还不止,还时刻精神高度紧绷,发出“为什么要补液,为什么又注射一瓶,为什么还要打针”等问题,甚至也会故意刁难护士,为难与阻碍护士工作。每次抽血打针,也都要抱怨埋怨,挖苦和言语攻击护士,追问“这些是检测什么项目的?”。

随着患者“难伺候”,患者家属更“难伺候”的事迹开始在医护之间“声名远扬”,一时间为大家留下了“刺头”的印象。一方面大家渴望为患者负责,帮助病患缓解病痛早日康复、帮助家属走出压力和困境,能够直面挑战,乐观积极的配合治疗。另一方面,大家也困于没有合适的沟通和交流方法,无法破解当下的沟通不畅困境。同时,我们也不免有一些疑问?病人因病情反复而焦虑暴躁可以理解,但病人家属到底为何如此抗拒和排斥我们呢,未免有些夸张。

这个谜团直到某个夜深人静的晚上才得以揭开。

当晚患者家属路过护士站,我带着这些疑问和她聊了起来。

“您老公入院,您一直陪着他,晚上常常因为要照顾病人而不能好好入睡。您年龄也大了,为什么不换您其他年轻的家属来陪呢?”

“只有陪着他,我才安心”。

“为何您一直这么紧张患者的治疗,但又时常放纵患者不接受治疗呢,如果用一个词去形容您现在这种状态,您用什么词呢?

“害怕,怕失去又怕他痛苦”

“这么多年来,我们都是相扶相持。6年前一次,他稍微活动一下就胸闷、喘不过气来,两腿还是肿的,吓坏我了,马上就住院了。这6年来,一直反反复复住院,即使出院回家后,状况也不好。前一阵子,在别的医院做了大手术,也没有好转,哎,怎么办?很想和他再一起在公园里溜溜弯”

听到这些时,我们顿时感到心一震,一直以来大家都在心中默默的为两人画上了“刺头”的标签,不配合治疗、故意挖苦刁难、一次

又一次的破坏治疗方案造成治疗困难……可是“刺头”?我立即开始了内部自我检视与反思,或许一切并不如我们所眼见到的那样,或许一切都有难言之隐。

在后来的一段时间里,患者因为右心衰越发严重,水肿由双下肢上行到双上肢,重度水肿导致患者的抽血打针已越来越困难,我们难以找到患者的静脉,“打针难”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后续治疗是否能够继续展开。与此同时,患者也开始出现了二氧化碳潴留情况,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被提上日程,患者的情绪也越发激动和暴躁,场面更加难以控制。

一切直到那天,患者留置针需要重新更换,家属一边护着患者的手,一边看着我直摇头,泪花闪烁,直问“能不能不要打针?”目光交织之时让我为之动容,尽管都已对生离死别司空见惯,但面对她布满血丝的眼睛,我的动作还是轻柔了下来……

对于“打针难”这种情况,患者慢性心衰伴急性发作,如何保证患者强心利尿药及其他紧要药物的泵入呢?如何让患者和家属舒心,减少患者及家属的痛苦呢?如何减少患者及家属的“刺”呢?

在经历了一系列观察后,医生准备予CVC置入,但由于患者的凝血时间过长,不利于CVC留置,不得不临时取消。作为护理人员的我们能做什么呢?思考过后,咨询了静疗小组及主管医生,虽然有血液浓稠,胸腔压力增大,凝血时间过长等各种堵管因素,和患者及家属说明后,最终还是决定给患者留置中长导管。

于是,我开始了我的第一场中长导管置入首秀。对于这一次,我

内心也是忐忑不安的,想帮助他们,又怕自己操作失败,怕置管后再发生堵管,患者及家属再增痛苦,强烈的责任感和十足的紧迫感逼迫着我带着十分的认真和一百分的努力,高度精神紧绷的时刻我是亢奋的,亢奋于将帮助他人,亢奋于能够真正将自身所学回馈于社会。

带着多种复杂情绪,在护长耐心、细心的指导下,我最终成功完成了置管,我的内心激动不已、某个瞬间甚至感觉自己头皮发麻、手腕都在颤抖,是成功的喜悦,更是使命得以践行的成就感。当收拾、整理完器械和用物,见到患者家属走进房间的时候,我已再压抑不住心中的激动。

患者家属小心翼翼地、试探性地问我“成功了吗?”

我重重的点头,肯定的告诉她“成功了”。

“谢谢,谢谢。”

那一瞬间我感觉胸中一口凝结很久的浊气终于排了出来,时刻提着的心也终于落回了肚子里。真正令我安心、平静下来的,甚至都不是置管成功的那一个瞬间,而是真正让病患及其家属放下心来的那一个瞬间。是真正急病患所急,感病患所感的那一个瞬间。

当我再次看见笑容浮上病患家属脸颊的时候,我知道,我的一切付出没有白费,我们的一切努力都值得。

此时此刻的我真正感受到,医护人员背负的到底是什么。不是简单的口号、不是一句句冠冕堂皇的“职责使命”,而是真真切切的“感受”和“真心”。以己心共情他人,将心比心;以自我感受感他人切身之感受,而为感同深受……

无数个日夜里我们喟叹是医疗事业赋予了我们新的身份,是女儿、是母亲、是救死扶伤之士、是舍生忘死之辈、是敢为人先敢为人后的战士,但同时呢,医疗事业对我们的需求究竟是什么?不是自我感动,不是摇旗呐喊,而是真真切切的想病患所想,为医疗所为。真正的去帮助他人摆脱病痛,真正去保护别人不受病魔伤害。同时这次特殊的经历,也让我的直管技术有了很大的提升,面对后续的医护工作有了更坚定的信心。

医疗事业的殿堂留给我最宝贵的经验即是,时刻保持谦卑的态度、兴趣盎然地、平等地去听取病人的需求,去了解病人的痛点,放下成见,以照单全收的理念,听话听声、锣鼓听音。毕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维护良好的医患关系、建立和谐的医患沟通,我们永远在路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