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其教育反思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与解决对策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与解决对策引言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的劳动力不断向城市流动,导致大量农村儿童被迫留守在家,由此引发了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本文旨在浅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1.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1.1 孤独与孤立感农村留守儿童经常长时间没有父母的陪伴,缺乏亲情的关怀,导致他们感到孤独与孤立。
这种情况下,他们很难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和支持,长期以来容易产生消极情绪,甚至出现抑郁和自卑情绪。
1.2 人际关系问题留守儿童的社交圈子受限,很难与同龄人建立深入的友谊,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支持。
这种情况下,他们容易在与他人交往中出现问题,如沉默寡言、社交焦虑等,并且在成长过程中面临更多的挫折和困境。
1.3 学业压力与心理健康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家庭教育和监督,学业成绩往往较差,造成他们在学校中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挫折。
这些学业问题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产生自卑、挫败感和焦虑,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2.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解决对策2.1 家庭关爱和支持为了缓解留守儿童的孤独与孤立感,父母可以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与留守儿童保持沟通,表达自己的关心和爱。
此外,家长还可以安排家庭成员或亲戚朋友经常回乡探亲,给留守儿童以家庭关爱和支持。
2.2 学校教育和心理辅导学校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建立起留守儿童心理辅导师、教师关心小组等机制,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
这样可以帮助留守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解决学业和人际问题,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2.3 社会关怀和帮助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大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力度,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成立志愿者组织等方式,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关怀和帮助。
此外,建立针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娱乐和心理疏导活动,为他们创造更多的社交机会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结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存在不容忽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对策随着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和人口流动性的加大,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独自在农村留守,缺乏家庭关爱和陪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本文将从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出发,对其进行浅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一、心理问题分析1. 孤独与无助感农村留守儿童通常是由于父母外出务工而留守在农村,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与他人的交往,导致孤独感和无助感。
这种心理问题容易导致留守儿童对外界的不信任感,缺乏安全感。
2. 情感缺失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缺乏家庭关爱和温暖的情感,容易产生情感缺失的问题。
他们很难建立稳定的情感联系,容易感到孤独和失落。
3. 情绪不稳定长期的孤独和无助感容易导致留守儿童的情绪不稳定,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愤怒等负面情绪。
这些负面情绪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和成长造成了不利影响。
4. 社交问题由于长期独自在家,缺乏与同龄人的交往和沟通,留守儿童的社交能力较差,容易导致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出现问题,表现为内向、孤僻等。
二、应对策略1. 家庭关爱对于留守儿童而言,最重要的是获得父母的关爱和陪伴。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留守儿童家庭的关爱力度,鼓励父母亲回乡创业或就近务工,尽量减少与孩子的分离时间,建立稳定的家庭关系。
2. 心理辅导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应加强心理辅导工作。
学校、社区和家庭可以共同合作,开展相关的心理辅导活动,帮助留守儿童缓解心理问题,树立积极的心态。
3. 社会支持社会应该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关爱。
组织志愿者进入农村,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积极的态度。
4. 扶持教育扶持农村教育,提高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机会。
教育是留守儿童走出心理困境的重要途径,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留守儿童教育的投入,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生活技能。
5. 家庭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进行教育,帮助父母更好地照顾和关爱留守儿童。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辅导对策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辅导对策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或亲属长期外出务工,留下未成年儿童独自生活在农村的现象。
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往往面临着一系列心理问题。
本文将从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和可能原因出发,探讨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的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自卑、孤独等。
他们常常感觉孤独无助,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易出现情绪波动。
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他们往往对父母的离开产生恐惧和焦虑,担心父母不再回来。
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较低,常常受到姐弟欺凌和家庭暴力的伤害,导致他们形成自卑心理。
这些心理问题的产生与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密切相关。
缺乏父母的陪伴和教育,导致留守儿童无法获得正常的亲子关系和父母的情感支持。
留守儿童长期独处,缺乏与同龄人的交流和游戏,而缺乏社交经验容易导致孤独感。
一些留守儿童身处农村基层环境,家庭教育水平相对较低,对于儿童的心理需求了解不足,无法提供适合孩子的心理支持。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辅导对策:建立健全的心理辅导体系,包括设立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和培养心理辅导专业人员,为留守儿童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
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通过开展心理援助活动、组织心理课程等方式,让他们了解自己的情绪和心理变化,并找到应对的方法。
加强对家庭和学校的心理教育,提高家长和教师的心理辅导能力,为留守儿童创造更良好的成长环境。
我们还可以采取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方式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和支持力度,提供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服务。
社区组织可以开展志愿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陪伴和关爱。
学校、家长、亲友等也应积极参与,关心孩子们的成长和心理健康。
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着一系列心理问题,但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心理辅导体系、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以及全社会的参与来帮助他们。
这不仅能够改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还能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和融入社会。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由其他亲戚或祖辈照看的儿童。
在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
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不得不外出务工,留守在农村的孩子们则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往往导致了他们心理发展和教育问题。
本文将就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问题和教育问题展开讨论。
一、心理发展问题:1.1 缺少家庭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家庭关爱与温暖,容易感到孤独和无助。
缺乏家庭关爱会导致留守儿童心理上的不稳定,甚至出现焦虑、抑郁等问题。
长期以往,这些心理问题可能会延续到成年,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长期影响。
1.2 社交能力欠缺缺少父母的陪伴和教导,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交能力往往比较欠缺。
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学习社交技能的最好教师,留守儿童由于缺乏这样的教导,容易出现社交能力不足、交往困难等问题。
1.3 心理健康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和陪伴,心理压力较大。
有的孩子甚至会出现逆反心理、抑郁、自闭等问题。
在成长过程中,这些心理问题可能会对他们的人格和性格产生负面影响。
二、教育问题:2.1 学业成绩低下由于缺乏父母的教导和督促,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往往较差。
在家长不在身边的情况下,他们接受的教育资源也相对匮乏,导致了学习成绩的下降。
2.2 教育观念淡薄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观念也往往较为淡薄。
很多留守儿童的家长由于文化水平较低,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因此留守儿童的教育环境和氛围也相对较差。
2.3 缺乏家庭教育在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的情况下,农村留守儿童缺少家庭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家长不在的情况下,孩子的家庭教育也无法得到保障,这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解决对策:3.1 增加父母回乡务工政府可以出台一些政策,鼓励一些企业将生产基地转移到农村,吸引一些务工人员回乡务工。
同时可以建立以父母为中心的家庭教育服务体系,通过政府、学校、社区和家庭多方面的合作,吸引父母回乡,争取农村留守儿童得到父母的关爱和教育。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对策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壮大,中国农村地区的劳动力大量外流走向城市,因而产生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群体。
这些留守儿童因为父母长期在外务工而无法陪伴在身边,他们面临着诸多心理问题。
如何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问题,提升他们的健康成长,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本文将浅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对策,以期引起社会对留守儿童问题的重视并提供帮助。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孤独焦虑因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经常感到孤独和无助。
他们缺乏亲情的关怀和陪伴,长期处在没有父母关爱的环境中,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往往受到严重影响。
二、自卑自闭父母长期不在家,留守儿童的自尊心很容易受到伤害,他们对自己产生怀疑和否定,导致自卑自闭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
三、失落无助留守儿童长期缺少父母的关怀和教育,导致他们在生活中产生一种失落感和无助感。
他们往往无法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和问题,导致心理健康的隐患。
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一、建立亲情关怀政府和社会组织需要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力度,建立起健全的亲情关怀体系。
通过专门的儿童服务机构和志愿者团体,为留守儿童提供定期的关爱和陪伴,帮助他们缓解孤独焦虑,增强自信心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加强心理辅导学校和社会组织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工作,帮助他们解决自卑自闭和失落无助的心理问题。
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引导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三、促进家庭教育父母长期在外务工是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需要加强对农村家庭的教育指导,帮助父母增强对子女的教育意识和责任感。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父母选择就近务工,减少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分离时间,促进家庭和睦关系,保障留守儿童的正常成长。
四、提供精神康复服务对于那些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我们需要及时提供精神康复服务,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方案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入城市打拼,而这其中不乏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其父母或监护人外出务工、经商等原因,无法陪伴在身边,长期处于“留守”状态的儿童。
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往往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1. 心理孤独感农村留守儿童大多长期处于父母不在身边的状态,他们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往往感到孤独。
这种孤独感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自卑、焦虑、抑郁等。
2. 情感失调与父母长期分离会使孩子产生一种情感失调,甚至对家庭缺乏归属感。
当父母长期离家不归时,孩子们会觉得自己被抛弃了,从而产生自卑感和不安全感。
3. 心理压抑当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往往没有人能及时倾听、给予支持和安慰,这会导致孩子的心理压抑。
在长期没有得到消解的情况下,这种心理压抑可能会发展成抑郁等心理问题。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方案1. 父母回家让父母回到农村来陪伴孩子,可以有效解决孩子的孤独感和情感失调问题。
确保孩子与父母之间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建立良好的亲情,帮助孩子促进情感的稳定和成长。
2. 安排亲近人的陪伴为孩子安排亲近的人陪伴,可以减少他们的孤独感,增加安全感,帮助孩子建立更多的人际关系。
亲近的人可以是祖父母、叔叔阿姨、堂兄姐等。
真正关心爱护孩子的人,能够在生活上和精神上对孩子进行多方面的关怀。
3. 心理辅导为孩子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能够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和疏导情绪。
心理辅导师能够从专业的角度出发,针对孩子的心理需求进行开导和引导,从而缓解其心理问题。
此外,家长也可以了解一些基本的心理辅导方法,随时给孩子提供心理支持。
4. 安排丰富的课外活动农村留守儿童往往过度依赖电子产品,不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外活动中去。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原因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原因及对策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有:1、一定程度的孤僻、偏激、不团结、怠工、敌对等消极心理问题。
2、在情感和性格上存在心理问题,直接影响他们人际关系的发展,不爱交际,人际关系非常敏感,不愿意与他人接触。
3、大多数“留守儿童”学习自觉性差,纪律薄弱,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性低,成绩不理想。
容易产生消极的心理,如厌倦、逃学和缺乏学习动力。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的原因有:1、缺乏良好的亲情教育,相对于其他同龄儿童来说,“留守儿童”自年幼便远离父母,缺乏频繁的联系,从而缺乏一种稳定而和谐的亲子关系,长期处在这种特殊的生活环境中,极易表现出胆小、迟钝、呆板、不与人交往、怀有敌对、破坏等不良的人格特点。
2、监护人不能完全胜任对孩子的管教。
“留守儿童”大多由祖父母辈进行监护抚养。
老一辈的思想观念比较陈旧,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去教育现代的儿童是行不通的;还有的是由亲朋好友、老师看管或兄弟姐妹之间互相照顾,对于别人的孩子,通常采取通融政策,只要不犯大错误即可。
在这种特殊的教育环境下,“留守儿童”养成了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
3、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的教育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留守儿童”属于特殊的社会群体,其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明显的比其他同龄儿童差,学习方面显得困难重重,自然而然不引起学校、老师的注意,加之“留守儿童”性格孤僻自闭,沉默寡言,人际关系十分敏感,极易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作为老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给予及时的引导,使其心理问题更为严重。
4.社会因素。
我国的产业结构发展不合理,工业发展快,而忽视了农业发展,致使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外流,加之经济条件的限制,使得父母不得不把孩子留置家中,从而导致“留守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多。
再次,因有关部门缺乏对娱乐场所的有效管理,致使众多未成年“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学习干劲不足等不良的学习心态,整天沉迷于娱乐场所,不能自拔。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的对策有:1、完善家庭教育,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浅析留守儿童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留守儿童的问题及对策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全球化的影响,中国的农村地区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现象。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或因其他原因导致他们在农村留在祖辈或其他亲属家中独自生活的儿童。
这一现象一直备受社会关注,因为留守儿童面临着许多心理、教育、健康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从留守儿童的问题出发,探讨留守儿童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可能的对策。
留守儿童的问题:1.心理问题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容易产生孤独、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他们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安全感,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导致心理压力增加。
2.教育问题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留守儿童缺乏家长的教育指导和监督,容易在学业上出现问题。
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可能受到影响,无法得到及时的学习指导和辅导。
3.健康问题留守儿童的饮食、生活习惯和卫生条件可能不够规范,容易导致健康问题。
他们也缺乏及时的医疗和保健服务,容易因疾病而受到影响。
1.建立亲子关系政府部门可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与关注,鼓励父母尽量减少外出务工的时间,与孩子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
可以建立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服务,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
2.加强教育投入政府部门可以增加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资源和教师配备,确保留守儿童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
可以设立一些特殊教育机构或项目,针对留守儿童的特殊需求进行教学和辅导。
3.加强卫生保健服务政府部门可以加强对农村卫生保健服务的投入,提高农村地区的医疗资源和保健服务水平。
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和生活习惯。
4.社会关爱社会各界可以积极参与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提供志愿者服务、捐赠物资等形式的帮助,帮助留守儿童建立更多的社交、学习和生活支持网络,减轻他们的困境。
总结: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共同努力,找出解决的途径。
政府应加大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和投入,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和卫生保健水平。
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31篇)
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31篇)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通用31篇)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篇1一学期的帮扶工作已经结束了,为了总结帮扶工作,更好地做好下期帮扶工作,现对一学期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抓住时机,做好与“留守儿童”监护人之间的沟通家是温馨的港湾,是孩子成长的摇篮。
亲情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之一,是我们永远也无法割舍的爱。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家,跟随爷爷奶奶在家生活,老人自然就十分疼爱。
尤其是独生子女,老人更是疼爱有加,各方面都给予优惠的“政策”,对生活细节不予指导或误导,出现问题往往是一笑而过,严重的也只是说说而已。
这样,孩子慢慢地养成了娇气、任性的毛病,习惯以我为中心,缺少同情心,怕困难、怕挫折。
针对这种问题,我及时家访,与监护人共同探讨教育“留守儿童”的有效途径,力争为“留守儿童”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消除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二、倾入真情,换回童心党沙ぞ哂胁豢商娲的作用。
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和照顾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然而对于留守儿童而言,在父母目前撒娇、淘气……享受父母的惜爱和呵护都暂时成了一种回忆,由于长时间处于这种痛苦的精神境界中,他常常会产生一种被遗弃的感觉,原来性格开朗的他开始变得情绪低落,有的还变得自私、孤僻,成绩也大幅度下滑。
不难发现他此时最想得到的是来自父母的关爱和照顾,于是我从学习、生活等方面去关心他们,弥补他们缺失的爱,充分发挥班级体的作用,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三、做学生的朋友,提高学习成绩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
由于家教的缺乏,他同学学习态度不端正,作业不认真甚至不完成。
我就充分利用课外时间给他们补缺补差。
在每天监督、辅导下,他按质按量完成家庭作业了。
然后亲密交流,帮助他了解自己的潜能,认识自己身体上、智力上、人格上的'有利和不利方面,扬长避短,确立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目标。
同时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他逐步形成适合于自己的独特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形成积极进取而又乐观的学习态度。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思考
二、对策思考
3、优化社会环境:社会应该营造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环境,避免对其产生歧 视和偏见。同时,政府、企业和社区等各方应共同参与,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 公益服务和支持。例如,可以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热线,方便留守儿童寻求帮助。
二、对策思考
4、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认知能力:通过教育和培训,帮助留守儿童了解自己 的情绪和感受,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这样,他们可以更好地处理生活中的 压力和困难,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三、建议和对策
3、加强社会支持: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以帮助他们 改善生活条件。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完善法律法规来保护留守儿童的权益。
谢谢观看
二、相关因素
2、社会因素:社会支持、社会文化、社区环境等也是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的因素。这些因素不仅影响了孩子的成长环境,还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
三、建议和对策
三、建议和对策
1、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父母应该尽可能的陪伴孩子,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 和支持,以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
三、建议和对策
2、提供心理支持:政府和社会应该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支持,以帮助他们解 决心理问题。此外,学校也应该提供心理辅导,以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学习压力和 其他问题。
二、对策思考
二、对策思考
1、完善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留守儿童的父母应尽可能多地与 孩子沟通,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状况,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同时,家长还 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二、对策思考
2、加强学校教育:学校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建立完善的心理辅导机制。教 师应当具备基本的心理辅导技能,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此外, 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增强留守儿童的自信心和归属感。
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
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或监护人为工作或其他原因长时间在外地打工,导致儿童长期在农村留守的现象。
这些孩子长期缺乏家庭关爱和教育资源,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几点思考:一、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对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留守儿童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和照顾,容易产生孤独、失落、焦虑等心理问题。
他们对父母的思念与孤独感很容易影响到他们的学习与生活。
长期缺少家庭的关爱,容易导致留守儿童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甚至有些儿童出现自闭、抑郁等问题。
针对这些心理特点,学校和社会应该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适当的方式帮助孩子们建立自信、增强心理韧性,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二、加强家庭教育和家庭关怀在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家庭教育和家庭关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为留守儿童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学校和社会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家庭关怀。
可以通过建立爱心家长志愿者团队,为孩子们提供心理关爱和帮助;可以邀请父母参加学校的家长会,加强家校沟通,将父母的爱传递给孩子;可以建立心理疏导团队,提供心理咨询和帮助,帮助留守儿童调节情绪,解决心理问题。
学校也可以通过举办亲子活动等方式,加强家庭教育,培养家庭的温暖与关怀,弥补留守儿童长期缺少的家庭关爱。
三、开展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开展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学校可以组织心理健康知识讲座,邀请心理专家为学生和家长讲解心理健康知识,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意识。
可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积极的心态,提高心理韧性。
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运动会、文艺表演等,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生活氛围,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更多的关爱和温暖。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导言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逐渐显现出来。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探讨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思路和参考。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背景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农村就业状况和教育资源的限制,父母出去打工或迁往城市而长期留在农村的儿童。
他们常年独自生活,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
他们面临着许多心理健康问题,如孤独感、自卑感、情感疏离等。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具体表现孤独感1.:缺乏家庭关爱和陪伴,使留守儿童产生孤独感,往往感到无助和失落。
焦虑和抑郁2.:长期面对父母的缺失和不确定性,留守儿童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影响其心理健康。
自卑感3.:由于缺乏家庭关爱和良好的成长环境,留守儿童常常感到自卑,缺乏自信心。
情感疏离4.:由于缺乏亲情关怀,留守儿童在情感上与父母和亲人疏离,影响其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持。
学业压力5.:留守儿童在学业上往往缺乏家庭支持和指导,面临着较大的学业压力。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应采取以下对策:加强家庭教育1.:建立健全的家庭教育机制,鼓励父母与孩子保持密切的亲子关系,提供情感支持和关爱。
完善留守儿童支持体系2.:建立起政府、学校、社区等多方合作的留守儿童支持体系,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3.: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提供丰富的课外活动4.:为留守儿童提供各种丰富的课外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增加社交圈子,减轻孤独感。
建立合理的学校教育机制5.:改变传统的农村学校教育方式,注重留守儿童的特殊需求,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支持。
加强社会关爱和参与6.:社会各界要关心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积极参与到解决工作中,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结语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当前社会亟需解决的难题。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解决策略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解决策略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农村劳动力外流的增加,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农村留守儿童指的是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而留在农村由其他亲属或祖辈照料的儿童。
他们长期处于父母缺席的状态下,面临着诸多心理健康问题。
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应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制定有效的解决策略,以保障他们的心理健康。
1.分离焦虑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经常出现分离焦虑情绪,害怕父母不再返回家,对离别的情感难以处理,甚至出现行为反叛等问题。
2.自我认同困惑由于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导,农村留守儿童容易产生自我认同困惑,缺乏自信和自尊心,不清楚自己的定位和方向,影响个人成长和发展。
3.心理孤独感在亲情缺失的情况下,农村留守儿童往往产生心理孤独感,感觉无人关心和照顾,缺乏安全感,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和行为。
4.学习压力过大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上往往承担过重的压力,希望透过好的表现来得到父母的关注和认可,学习成绩成了他们心理压力的源头。
二、解决策略1.建立关爱机构针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可以建立关爱机构,提供一对一的关爱辅导服务。
这些机构可以为留守儿童提供温馨的家庭环境和心理关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自尊心。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和社区应当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健康指导,帮助他们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情绪,学会情绪管理和自我调节,以应对分离焦虑、心理孤独等问题。
3.社会支持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的社会支持体系,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中来,帮助他们建立亲情替代物,增加社交体验和社会认同感,减轻孤独和压力。
4.父母关怀引导父母在外务工期间,应当通过电话、邮件、视频等多种形式与留守儿童保持联系,传递关怀和爱意,引导他们正确理解父母的工作状态,建立积极健康的心理预期。
5.社会关注和政府扶持全社会应当关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加大对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扶持力度,推动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建立相关政策和项目,切实保障留守儿童的权益。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为了谋求更好的生活条件,他们不得不将孩子留在老家由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照顾,这就是所谓的农村留守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着独立生活和学习的压力,他们往往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育,长期以来导致了他们心理健康问题的凸显。
而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帮助农村留守儿童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一、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1. 孤独感: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工作,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温暖,缺少亲情关爱,导致他们产生孤独感,心理上产生障碍。
2. 自卑感:在和同龄人交往的过程中,留守儿童会感到自己和别人有很大的差异,产生自卑感。
3. 学习压力:留守儿童在学习上往往缺乏家庭的指导和鼓励,长期独立学习容易导致学习压力过大。
4. 人际关系问题:缺少与父母亲密的交流,使得留守儿童在与人交往时容易产生不信任感,影响人际关系的发展。
二、对策1. 加强家庭教育在农村,家庭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形式,因此要加强对爷爷奶奶、亲戚等家长的教育,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为孩子提供更多的亲情关爱。
父母在外打工,应该利用假期和节假日回家,加强与孩子的交流,传递对孩子的爱和关心。
2. 学校心理辅导学校是孩子们的第二个家,要加强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工作,通过心理辅导教师,为留守儿童提供专业的心理援助。
这样可以缓解留守儿童孤独和自卑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自我价值观。
3.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校园内定期开展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让留守儿童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学会正确处理心理问题。
通过课堂教育、心理测试等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留守儿童增加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和认识。
4. 家庭访谈和社区帮扶教育部门可以组织相关人员对留守儿童的家庭进行访谈,了解家庭的情况,根据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提供帮扶措施,比如为家庭提供心理咨询、家庭教育指导等方面的帮助,有效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精选8篇)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精选8篇)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精选8篇)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
你想好怎么写心得体会了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精选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1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你为自己描绘了桃花源般的精神家园。
我们以为你的内心阳光明媚,我们以为你的人生桃花朵朵开。
可我们没有想到,你会作出那样的选择!多少人为你握腕叹息,多少人暗中为你哭泣。
你,一个满腹经纶的旷世奇才,为世人留下美丽的诗篇,自己却长眠于冰冷的铁轨。
可悲可叹,海子。
我们读懂你的诗句,却读不懂你内心的忧郁。
或许,你忧郁的眼睛常常诉说着你对生活的不满,对情感的无奈。
可是,你为什么不把你的内心世界展现给你的亲人或朋友?难道是对他们的不信任?或是,孤独的你已经习惯于孤独地咀嚼自己的孤独?我们不明白,你可以写出无数的经典之作,却不能道出你内心的苦闷?我们也不赞同,你用轻生的方式来倾诉你哭泣的内心。
有人说,你是一个有心理疾病的人。
但我说,你是一个内心封闭的人。
内心封闭使你看不到外面的阳光,使你只会一个人躲在阴暗的角落独自饮泪。
现在,回想已随风而去的你,我们只有感叹。
最近,我常常想,一个人,拥有健康的身体固然重要,但拥有健康的心理更重要。
否则,健壮的身体毁于一念之差是瞬间的事。
相反,身体残缺,内心完美,却可以活出美丽的人生。
你看07年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丽姐”——李丽,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年轻时好不容易与轮椅说再见,可一场车祸又逼她不得不与轮椅长期作伴。
试想,遭受这样不幸的命运,有多少人能坦然地面对?有多少人能够笑着去选择崭新的生活?有的人,或许只会整天以泪洗面,怨天尤人,甚至走轻生之路。
我们的丽姐她说不,她穿上漂亮鲜丽的衣服,以“丽美人”的姿态出现在世人的眼前。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辅导对策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辅导对策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长期留在农村家中由其他家庭成员照顾的儿童。
他们因为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关爱,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本文将就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相应的辅导对策进行探讨。
一、心理问题1. 孤独感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留守儿童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感。
他们很少有机会与父母交流,长期处在一个没有亲人陪伴的环境中。
2. 自卑感由于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留守儿童容易产生自卑感。
他们觉得自己不如其他孩子幸运,常常与其他孩子隔离。
3. 情感障碍长期缺少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常常表现出情感障碍,不愿表达自己的情感,对人际关系产生困难。
4. 心理焦虑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各种心理焦虑,对未来生活充满不确定感。
5. 学习困难由于长期缺少父母的指导和鼓励,留守儿童在学业上会出现困难,对学习不感兴趣。
二、辅导对策1. 建立心理辅导机构政府和社会应该建立专门的心理辅导机构,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问题。
2. 家庭教育鼓励父母在家庭中多花时间与孩子交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3. 学校辅导学校应该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课程,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留守儿童建立自信心。
4. 社会支持社会各界应该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培养社会的关爱意识,帮助留守儿童走出心理困境。
5. 增加陪伴家庭成员、亲戚和邻居都可以增加与留守儿童的陪伴时间,多陪伴孩子,关心他们的每一个进步,并给予积极的正向反馈。
6. 丰富课外活动学校和社区可以组织各种社交和兴趣类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课外生活,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
7. 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引导留守儿童主动学习自我管理能力,提高自我调节能力,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从而更好地适应生活的挑战。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我们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政府、学校和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
父母/监护人
学校教育
1. 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实施帮扶制度2.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讲座、个别辅导3. 优先保障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需求4.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留守儿童成长
学校
社会支持
1. 政府完善关爱服务体系,制定相关政策2. 动员社会组织、企业等社会力量,提供物质与精神帮助3. 村级组织关注留守儿童成长,搭建服务平台4. 推进城乡服务保障体系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人际交往能力
与人交往能力不足,社交圈狭窄
普遍现象,影响社会适应能力
心理问题
如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
患有心理疾病的比例远高于普通儿童
二、教育对策
对策方向
具体措施
实施主体
家庭教育
1. 父母或监护人树立科学教育理念,注重引导式教育2. 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关注成长变化3. 关注孩子的思想和心理健康状况,及时疏导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健康问题描述比 Nhomakorabea/情况孤独感
长期缺乏父母关爱和陪伴,导致情感缺失
普遍现象,约43.8%的留守儿童与其监护人情感交流少
自卑感
因家庭状况、父母不在身边等原因产生自卑心理
普遍存在,影响性格发展
心理压力
担心家庭经济、学习压力等
较高,影响心理健康
浅析幼儿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修复
浅析幼儿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修复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许多年轻的父母为了就业选择了到城市中心工作,而留下孩子在农村老家或者乡镇上的爷爷奶奶或者其他家庭成员照顾。
这就产生了一大批留守儿童,他们在幼儿园里成长,他们并没有双亲的陪伴,他们心理健康问题备受考验。
本文将浅析幼儿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提出一些修复措施。
幼儿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孤独孤立感:由于父母工作原因,留守儿童经常缺少父母的陪伴,与同龄人交往和沟通的机会有限,容易产生孤独感和孤立感,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
2. 自卑情绪: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育,留守儿童容易产生自卑情绪,认为自己与其他孩子有差距,导致自尊心受损。
3. 情绪不稳定: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和照顾,留守儿童容易产生情绪不稳定的问题,如焦虑、抑郁、暴躁等。
4. 社交问题:由于生活环境的局限,留守儿童通常缺乏社交能力和沟通技巧,难以适应集体生活,容易产生社交问题。
家庭教育。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父母的陪伴和教育是最重要的。
父母在工作之余要尽量抽出时间回家陪伴孩子,进行适当的教育和沟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呵护,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减少孤独感和孤立感。
学校关怀。
幼儿园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场所,学校应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教育。
可以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留守儿童和其他孩子共同参与,提高其社交和沟通能力。
社会支持。
社会各界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支持,提供必要的帮助和资源,如设立留守儿童家庭关怀中心、心理咨询机构等,开展相关的心理援助服务,帮助留守儿童克服心理障碍,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心理疏导。
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扰,需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辅导。
学校和家庭成员要关注留守儿童的情绪变化和行为举止,及时发现并帮助孩子排解压力,化解心理困扰。
幼儿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长期而严峻的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浅析幼儿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修复
浅析幼儿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修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乡结构的变化,许多年轻人选择到城市工作,然而他们的子女却被留在农村的幼儿园。
这些留守儿童长期处于父母不在身边的状态,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幼儿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入手,深入分析其原因及可能的解决方法。
一、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1.1 孤独与失落感留守儿童通常在父母不在身边的环境中度过大部分时间,缺乏家庭的温暖和陪伴,容易产生孤独感和失落感。
1.2 思念与焦虑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常常对父母产生思念和焦虑,担心父母是否会回来或者他们的安全和健康状况。
1.3 自卑和自我封闭在和其他孩子的交流中,留守儿童可能出现自卑和自我封闭的心理状态,缺乏自信和社交能力。
1.4 情绪不稳定长期缺乏父母的关怀和呵护,留守儿童的情绪容易波动,常常出现情绪不稳定的情况。
1.5 成长障碍由于长期缺乏父母关爱和教育,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障碍。
2.1 父母缺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源在于父母的缺位,主要是由于父母外出务工而造成的。
2.2 社会环境的影响留守儿童所处的社会环境可能较为贫困,缺乏良好的教育和生活资源,使得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加突出。
2.3 养育方式的问题留守儿童可能由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照顾,这样的养育方式可能无法满足孩子的生活和心理需求。
2.4 家庭关系的缺失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家庭关系的亲密度和稳定性往往受到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也由此产生。
3.1 家庭关爱父母应该调整工作安排,多花时间和留守儿童在一起,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温暖。
3.2 心理疏导留守儿童在学校和社区应该得到专业人士的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和情绪管理能力。
3.3 学校教育学校应该注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相关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信和社交能力。
父母在工作之余,应以正确的方式对留守儿童进行家庭教育,建立亲子关系,培养孩子的情感认知和社交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其教育反思何捷来源:《中国教师》2008年4月(总第62期)当前,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应该说社会各界都应对留守儿童教育承担一定的责任,而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我们教师首当其冲。
令人不安的是,在处理发生在留守儿童身上的教育个案时,许多教师还是“凭着感觉走”,以管理惩治取代教育疏导,这必然导致这个特殊群体要么变得不堪一击,要么变得孤僻叛逆。
留守儿童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能够深入人心的“慧眼”。
可以说,教师只有具备了这双关键的“慧眼”,才能透过现象表面,探究问题实质,才能真正走进留守儿童复杂的内心世界,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才能变得更加科学、客观、高效。
一、透视暴力行为多发的表征,抚慰孤寂稚嫩的童心个案简述男孩小郭父母亲常年在外地,他由爷爷奶奶代管。
进入高年级后,他成了班级里有名的“暴力狂”。
课间追打同学是家常便饭,每天我都会收到来自同学对他的投诉,几乎每周他都会制造一起针对他人的身体伤害。
约见他的爷爷奶奶多次均不见效,每次两位老人都是含着泪水恳请我多多教育帮助。
也曾经限制他课间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他的交往对象,但一切似乎都不起作用,他变得越来越易怒、暴躁。
有一次他“犯事”后,我给他父母亲打电话,电话那头他的父母亲和孩子说些什么我不知道,但那次通话的教育效果却出奇地好,之后的一周他几乎都能自律,可是好景不长,一周后,他又开始故意滋事了。
当我再次找他谈话时,他居然主动提出让我给他父母亲打电话告状!真让我感到意外。
后来我了解到,父母为了不让孩子经常给自己打电话,没有将号码告知小郭,那一次的通话,是父母外出打工后和孩子说话时间最长的一次。
反思单从表面看,小郭是我们常说的“欠管教”类型,传统经验是“严加管教”、“以暴治暴”、“孤立冷落”。
为什么这些手段会失效呢?透过他暴力行为多发的表面,我们来看看问题的实质,你会发现一颗脆弱的、急需安抚的心。
心理学研究证实,在儿童的人格发育过程中,家庭环境和亲情教育非常重要,将直接关系到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小郭与父母关系疏远,沟通渠道被堵塞,亲子关系消极,他内心备感孤独,极为缺乏应有的幸福感、安全感。
他需要不断从身体冲突中战胜“假想对手”来证明自己的实力,获得满足。
但是这种行为的副作用是同伴越来越少,越来越孤独,精神越发空虚。
这样的恶性循环导致他的攻击行为愈演愈烈,并且屡教不改。
而在此时如果能和父母亲沟通,哪怕是听听爸爸妈妈的骂,也会使他感到亲切,能有效安抚他渴望关爱的心。
这也就是为什么通话后,他能安分守己的原因了。
由此可见,后来的主动挑衅行为是他为获得沟通权利的一种错误方式,目的不是伤害同伴,仅仅是为了能和“最亲近的陌生人”说上话……从这个角度去想,小郭并不是“小霸王”,相反是一个需要关爱的弱者。
二、透视男孩女性化的“本性”,正视父爱缺失的严重后果个案简述小城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外出务工,他一直由母亲单独抚养。
父亲不在身边,母亲为了补偿这份爱,将所有的精力都花在小城身上,对他关怀备至:小时候给他穿花衣、花裙,扎小辫子,精心照顾着;长大后更是几乎一刻不离地陪着孩子,自己到哪里都喜欢带着小城;到了高年级,甚至还因为小城说害怕而和孩子睡一张床。
小城现在六年级了,“娘娘腔”的绰号也伴随了他六年。
作为男生,他确实有些女性化:走路不敢迈大步,喜欢走小碎步;时常叉着腰,翘着兰花指;说话轻声细语;体育活动都不喜欢参加,一动就喊疼。
他太文静了,简直就像个女生。
作为班主任,我曾经试图改变他:让他和男生多接触;鼓励他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和竞技运动;多给他表达的机会。
但一切都是徒劳。
反思儿童心理学认为:排除后天因素干扰,个别男孩出现女性化倾向是一种特别的个性发展趋势,其实质是性格“弱化”,具体表现在行为的畏缩,缺乏敢为性。
但小城的女性化倾向真是与生俱来的“本性”吗?为什么在留守儿童群体中,具有内向、暴躁、孤僻、逆反等这些所谓性格特征的人数会如此众多呢?这应该是教师思考的切入点。
据中央教科所调查,留守儿童由母亲抚养的达56%,男子气成了他们人格构建中的稀缺元素,女子气过重便成为留守男孩一个典型的性格弱点,影响着这个群体社会人格的完整性。
此案中的小城就属于母亲单独抚养。
抚养过程中至少有以下因素造成了小城的严重女性化倾向。
其一,着装不当。
将对子女的爱通过穿花裙、花衣来表达,这本身就埋下隐患。
如此与众不同的穿戴确实能引起旁人的注目,认为孩子长得秀气,家长从而获得虚荣心的满足。
但孩子亦由此开始了心理的畸形发展。
其二,交往对象的单一化。
母亲将小城带在身边寸步不离,其实这切断了他与其他同伴交往的机会,使得他在众多阿姨们的呵护、宠爱及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性情、言谈举止、爱好等逐渐被同化。
其三,父亲角色长时间缺位,加剧、加速了女性化倾向的形成。
国外有研究者指出,孩子必须在有父亲的环境中不断与他人接触、协商、合作、和解,才能成为合格的社会群体中的一员。
所以,小城的问题完全是后天父爱缺失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学校、家庭、社会应该形成教育合力来扭转。
当然,那位长期缺位的父亲应该首当其冲。
三、透视嫉妒他人的外显言行,抚平内心深切的思念之痛个案简述女生小张的父母去了外地创业,一个月光景,小张就变得有些“古怪”。
最让大家不能容忍的是,只要今天哪个同伴带了新买的文具,小张总要伺机损毁。
小张之前可是个开朗大方的孩子。
虽说成了留守儿童,但她的父母亲时常交待家里人为其添置新文具,她犯不着这样做。
对大家的“举报”,我也半信半疑,直到有一次亲眼目睹:一下课,小张径自走到小丽的桌边,拿起崭新的圆珠笔,放在地上使劲踩踏,直到粉碎……好恐怖的场景。
多次证实后,我和小张不得不直面问题。
她低着头,一个劲地哭,自己也讲不清楚是为什么,只说嫉妒别人有好文具。
可是这嫉妒从何而来呢?没办法,我只好做了些“大方,不嫉妒别人”的正面说教,余下的,只期待他的父母亲早些回家了。
反思请大家注意该个案的两个关键点:其一,小张的变化出现在父母亲离开后;其二,小张只损毁那些崭新的文具。
将两点联系起来,很容易让我们透过“嫉妒他人”的表面现象,发现问题的症结——因思成恨。
如同雨天看到别人家长来接孩子,留守儿童宁可淋雨回家;看到母亲带着孩子就餐,留守儿童却说“有什么好吃的”是一个道理。
这“伞”、“大餐”、“文具”都能勾起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思念,也能促使他们产生一些敌视行为,小张的父母亲在外出后时常向小张传递关爱的信息,可是对于留守儿童而言,这些亲密的“远程关心”起到的效果并非同父母在身边时一样。
华中师范大学对留守儿童心理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在心理方面的问题和孩子与父母的亲密程度有关,越是和父母关系密切的孩子,在父母外出后表现出的心理问题越是明显。
小张对父母的浓浓思念又怎么是这些间接关心能弥补得了的呢?相反,关心成了一种强烈的刺激,导致睹物思亲的小张但凡看见伙伴有新文具,都会认为那是别人的父母亲刚给孩子买的,思念瞬间转化成愤怒和嫉妒,随即实施故意损毁行为。
这正体现着留守儿童“以自我为中心,注重个人得失”的常见心理问题。
而此时我们如果只是一味强调“大方做人”,不设法抚平其思念之痛,无异于南辕北辙。
四、透视表达能力发展滞后,发现亲情交流的重要性个案简述相对其他留守儿童而言,小吴的学习成绩算是优秀的,唯一让我感到遗憾的是他不爱说话。
小吴的爸爸妈妈在他上幼儿园大班时外出打工,我接班时小吴已经三年级了。
在我们相处的三年多里,他没有发言一次,课后师生没有成功交流过一次,同伴也反映他的话很少。
他的奶奶带他咨询过心理专家,得出的结论是:表达能力发展滞后。
同行安慰我说,滞后也是正常的,十个手指都有长短,况且有的孩子就是这样:茶壶里煮饺子——心里有数,嘴上吐不出。
看着他还算稳定的成绩我也就不再强求什么了,何况为了让他开口,我已经江郎才尽了,所以只好作罢。
不过听说小时候他可是个爱说爱唱的孩子。
反思留守儿童的学习和各方面能力发展情况不尽相同。
有些在父母出外打工后,变得更加坚强、自信、自理能力增强,把对父母的思念变为动力,自觉上进,自觉寻求发展;更多的则表现为学习成绩滑坡,厌学情绪滋生,各方面能力明显落后于同年龄段孩子。
全国人大代表马丽例举了两道形象的数学题:“5+2=0”,就是说5天学校生活加上2天缺乏亲情的周末生活,很可能使教育的结果归零;另一个是“3+2-5=0”,就是说30%的学校教育,加20%的社会教育,如果减去缺失的50%家庭教育,培养效果还是等于零。
此案中的小吴就给人以被“归零”的感觉。
小时候他是个爱说爱唱的孩子,可见其表达能力的起始水平并不低,可后来几近“失语”,这明显与其留守密不可分。
孩子的表达能力很大一部分是在家庭生活中得到锻炼发展,可留守儿童却缺少这样的锻炼机会,他们有话无处可说、无人可说。
时间一长,言语表达能力自然就开始退化了。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亲子交流几乎是空白,临时监护人大多局限于让孩子吃饱穿暖之类的浅层关怀,无法尽到对孩子的教育责任,更不要说耐着性子听孩子讲他们的见闻、苦恼。
一些隔代的老人虽然喜欢和孩子在一起,但孩子由于代沟等原因又不喜欢和老年人说心里话,这也造成了“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局面。
这些直接的或是潜在的因素最后都导致留守儿童行为偏差,能力低下。
而此时,单方面的学校教育行为有效吗?漠然不作为正确吗?面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教师除了依靠经验判断外,还要注意做到四多:多方打听,尽可能多地从各种渠道了解孩子的相关信息,为自己的判断作参考;多次交流,不要急于下结论,平等的交流,耐心地倾听会缩短你和一颗特殊心灵的距离;多倾注爱心,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孩子,留守儿童最缺少的不是管教而是爱;多追踪了解,不要以为一两次的谈话教育会起到“根治”之效,孩子在转变中出现反复很正常,任何的转变都需要我们持续关注和引导。
案例和反思虽暂告一段落,但引发的思考却绵长深远。
不由得想到《留守儿童之歌》中的几句让人潸然泪下的歌词:天真的时代黯淡的年华,留守的娃好孤单好害怕,天上的星星眨呀眨,我想与你说说话,我好想爸爸好想妈妈,为什么你们还是不回家……不由得想向同行,向教育主管部门,向专业媒体呐喊:请将“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不要因为我们的疏忽造成更多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