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途径

合集下载

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与途径

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与途径

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与途径在高等教育的辽阔天地中,人才培养的目标与途径犹如一座灯塔,照亮着学子们前行的道路,引领他们驶向未来的彼岸。

如果把高等教育比作一片森林,那么人才培养的目标便是那棵参天大树,而途径则是通往树顶的路径。

如何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成为了高校教育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首先,让我们以一颗种子的比喻来形容人才培养的目标。

每位学生都是一颗种子,而高校教育的目标便是为这颗种子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使其能够茁壮成长,最终长成参天大树。

这颗大树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扎实的技能基础、健全的人格品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因此,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然而,人才培养的目标并非一成不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人才培养的目标也在不断调整和更新。

在当今这个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成为了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

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的创造性。

”高校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在探索人才培养的途径上,高校教育如同一座迷宫,学生们需要在其中找到通往真理的道路。

首先,高校应注重课程体系的优化,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前沿技术融入课程,提高教育的实用性和前瞻性。

其次,高校应加强实践教学,通过实习、实验、社会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能力和素质。

再次,高校应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方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然而,高校人才培养的途径并非仅仅局限于课堂教育。

校园文化、师资队伍、产学研合作等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校园文化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土壤,高校应营造积极向上、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化的熏陶。

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高校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产学研合作则是将学术研究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通过产学研平台的搭建,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能力和素质。

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实施方案

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实施方案

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实施方案一、引言高层次创造性人才是推动社会进步、促进创新发展的关键力量。

为了加强对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制定并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本方案旨在全面推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评价、引进和使用,激发人才创造潜能,提升国家创新能力。

二、培养计划1. 建立培养机制建立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培养机制,针对学术研究、技术创新和领导力等领域培养人才。

设立专业化学院,提供跨学科培养方案,根据个人需求制定培养计划。

2. 推动人才成长提供全方位的培养资源,包括导师指导、研究基金支持和国内外交流机会。

组织举办学术研讨会、创新竞赛等活动,增强人才发展动力。

3. 建立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包括考核项目、评价指标和权重等,全面评估人才培养成果。

评价结果将作为晋升、聘任和薪酬的重要依据。

三、引进计划1. 拓宽引进渠道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化机制,拓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引进渠道。

设立引进专项基金,支持人才引进项目。

2. 简化引进程序简化引进程序,减少审核环节,提高办事效率。

对已取得重要成果的创造性人才,采取特殊人才待遇政策,如快速办理人才入境手续、提供住房等优惠措施。

3. 加强人才服务建立人才服务机构,为引进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提供生活、工作等综合服务。

提供人才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等支持措施,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使用计划1. 制定优惠政策为高层次创造性人才提供优惠政策,包括研究经费支持、科研项目优先支持等。

建立人才岗位制度,提供良好职业发展通道和晋升机制。

2. 创建创新团队通过组建创新团队,将高层次创造性人才与其他优秀人才相互激发,形成合力。

加强团队合作,跨学科、跨领域推进创新研究。

3. 加强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拓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国际交流平台。

与国外知名大学、研究机构合作开展项目,吸引国际一流创造性人才。

五、监督与评估1. 设立监督机构设立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监督机构,负责方案实施的监督和评估。

对创造型人才的认识和培养

对创造型人才的认识和培养
教育的内容包括帮助学生认识创新的意义,学习创新原理与方法, 教育的内容包括帮助学生认识创新的意义,学习创新原理与方法, 掌握创新的工具与手段,培养创新的兴趣,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科技、 掌握创新的工具与手段,培养创新的兴趣,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科技、文 艺等实践与竞赛活动等等。现在已经很清楚了, 艺等实践与竞赛活动等等。现在已经很清楚了,客观上不可能期望人人 成为创造型人才, 成为创造型人才,但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会如何去适应知识经济这个不断 创新的社会, 创新的社会,并在将来毕业后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位置。
–––创造了自己(家庭)没有的(有价值的)东 创造了自己(家庭)没有的(有价值的) 创造了自己 西。
心理学家对创新涵义的两种观点
黑菲伦(J.W.Haefele)等人的观点: 创新是提供给整个社会独特而有社会意义的 东西的活动, 东西的活动,人们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说得上有 创造才能; 创造才能; 罗杰斯(C.R.Rogers)等人的观点: 创造的独特性和有价值性的标准应该是创造者 自己,不必上升到社会的高度。 自己,不必上升到社会的高度。
强调需要知识积累
需几个信息单元足以激发出创 意的“顿悟” 意的“顿悟”
常规思维的特点之一
聚合思维(收敛性思维、求同思维、同向思维)的基本涵义: 聚合思维(收敛性思维、求同思维、同向思维)的基本涵义: 利用已有信息(知识),遵循单一的逻辑模式, 利用已有信息(知识),遵循单一的逻辑模式,产生独一无二 ),遵循单一的逻辑模式 的或者传统能接受的最佳结果。 的或者传统能接受的最佳结果。
创新的相对性
–––创造了世界没有的(有价值的)东西; 创造了世界没有的(有价值的)东西; 创造了世界没有的 –––创造了国内没有的 有价值的)东西; –––创造了国内没有的(有价值的)东西; 创造了国内没有的( –––创造了某单位没有的(有价值的)东西; 创造了某单位没有的(有价值的)东西; 创造了某单位没有的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满足社会需求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变革,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求。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创新教育模式来培养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创新型人才。

一、职业教育创新模式的必要性在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中,注重的更多是理论知识的灌输和基础技术的培养。

然而,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行业的变革,单纯的理论知识和基础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现代社会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他们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因此,职业教育需要采用创新的教育模式,来培养创新型人才。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策略1、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具备实践能力,他们需要具备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的能力。

因此,职业教育需要加强实践教学的环节,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锻炼实践能力。

例如,开展实践课程、实习实训项目等,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实践。

2、培养创新思维创新型人才需要具备创新思维,他们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富有创造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因此,职业教育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可以通过开展创新课程、组织创业比赛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促进团队合作创新型人才需要具备团队合作能力,他们能够与他人有效地合作,协同创新。

因此,职业教育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可以通过开展团队项目、组织团队实践活动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三、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为了能够有效地培养创新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需要进行改革。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中存在以下问题:1、课程设置不科学部分高等职业院校课程设置滞后,没有及时跟随行业需求的变化。

需要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性课程的安排,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教学方法单一部分高等职业院校还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和多样性。

需要改变教学方式,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如何培养创造性人才

如何培养创造性人才

如何培养创造性人才作者:詹姆斯·莫里斯来源:《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17年第02期创造性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

发明一种产品是创造,比如研发一种新药品,或者发明一种新手机。

让现有的产品变得更加高效的工艺创新,也是创造。

比如说,让手机的功能更丰富、药品的药效更高。

创造在艺术方面的表现,则可以是创作,如音乐、建筑等,还可以表现为对一些物品的设计,比如时装、连衣裙、家具。

还有另外一种形式的创造,表现为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如说,我们在数学方面做出一些新的发现。

生活细节方面的创新,我们也应该加以重视。

一些看上去微不足道的创新,和那些重大的发明或者艺术创作一样,也是很重要的。

比如说,人们在自己的院子里进行一些创造性的园艺活动,又或者开发一些食材烹制出鲜美可口的食物。

创造让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创造力的培养需要学习新的知识。

我们需要学习大量的知识才能够使自己更具有创造力。

有没有一种教育方面的灵丹妙药,能够帮助所有人变得具有创造力,解决那些看似不可能的问题呢?我们认为,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确实有许多经验和教训值得人们去深究。

有一位著名的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作家,他的名字叫杰瑞德·戴蒙德,在他的很多书里不止一次提到他的一次经历。

他曾经在澳大利亚以北的新几内亚岛,接触过一些土著人,一帮我们认为没有受过教育的原住民。

在当地的一些村庄里,没有学校,人们没有接受过一般意义上的正规教育,而且跟外部世界也没有多少联系。

但是,杰瑞德教授却发现,这些土著人实际上很有创造力,表现之一是,教授随身带了一些现代化的物品,土著人总能够发现这些物品的一些创新性的使用方法。

这种对于创造力的自然的追寻,可以说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

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天性,我们的教育应该鼓励这种创造性、培养这种创造性。

当然不需要所有人都具有非常强的创造力,但如果所有人都具有一定的创造力,我们就会对社会更有益,也能做出更多的贡献,我们的生活也会更加丰富多彩。

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与路径

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与路径

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与路径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创新人才则成为推动创新的中坚力量。

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也日趋复杂和多样化。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索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与路径。

一、培育学科交叉型创新人才随着社会的科技不断发展,创新性人才也逐渐呈现出学科交叉的趋势。

因此,培养学科交叉型的创新人才已成为当前创新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任务。

例如,机器学习和生物医学成为交叉研究领域中的重点,培育机器学习专业与生物医学专业相结合的人才可以更好地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

在教育方面,学校应建立相应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鼓励学生在多个学科领域中学习,并建立科技研究团队,推动跨学科创新的发展。

二、倡导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方式,因此,倡导创新思维培养也成为当前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

学校和企业应重视学生或员工的创新思维培养,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1. 培养主动的思考方式引导学生或员工积极思考,培养主动的思考方式,并注重数学、物理、逻辑等基础能力的训练。

这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础和骨架。

2. 鼓励尝试在学校和企业中,鼓励学生或员工尝试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解决难题。

这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各种创新思维的方式和方法。

3. 提供创新思维的实践机会学生或员工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更好地掌握创新思维,因此,学校和企业应该创造实践机会。

比如,提供创新性的研究课题、组织探讨、座谈和交流活动等。

三、多渠道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除了学校和企业内部自行培养创新人才外,还应打破孤岛式的人才发掘机制,多渠道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

1. 通过竞赛获得机会通过各种各样的竞赛,能够让更多的机构和企业看到学生或员工的创新才能。

比如,创新科技展览,发明比赛等。

2. 通过实习获取经验学校和企业应该注意与各行各业合作,鼓励学生或员工到企业实习。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或员工了解企业的内部运作和外部环境,同时也能够发现和培养潜在的创新人才。

创造性人才

创造性人才
创造性人才
社会类术语
01 构成要素
03 时代作用
目录
02 人格特征 04 培养途径
创造性人才,是指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活动中,具有发明创造能力的人们。能力人人皆有,但在征服自然和改 造社会过程中,各人能力发挥作用的大小、水平的高低却是有差别的。只有那些具有思维的敏锐和创新性,能在 自然和社会发展中的难题和新问题面前,充分发挥其才能,以新颖独特的创造,去解决问题的人,才称得上创造 性人才。
第三,改革考试制度,培养学生创造个性的发展。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教育考试手段应注重考核学生 捕获、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既要考学生的基本知识,更要考他们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把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发明创造的能力也按一定比例计入总分,以激励学生开发自身的潜能, 培养学生创造个性的发展。
人格特征
创造性人才在许多人格特征上都具有一致性,体现在:
(1)坚定的创造动机。创造活动开始于新动机,创新动机越强烈,创造活动越有可能成功,社会价值也越 大。
(2)充分的自信心。对于创造性人才而言,自信是发挥其创造潜能的重要条件。
(3)高度的独立性。是指敢于坦然地对事物和关系大胆置疑,依靠自己思想去决定,不盲从,不轻附众议, 不受习惯势力的限制和约束,并且不屈从于权威意见。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造性人才从事的是复杂的、高级的脑力劳动,这些复杂的脑力劳动不同于农业经济时代 和工业经济时代的脑力劳动,它是以知识经济时代的生产对象和产业为工作和劳动根本点的,劳动的水平代表着 知识经济时代的生产和工作水平。
知识经济时代的复杂劳动的特点,
一是创造性人才的劳动能够解决难度更大、范围更广、涉及许多学科和矛盾问题。
二是创造性人才的劳动具有较高的抽象思维和创造力,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创造更高的社会生产力。

高层次人才培养办法

高层次人才培养办法

高层次人才培养办法-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高层次人才培养办法(草案)为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培养达到省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形成一批优秀创新团队,使我校高层次人才梯队的培养与教育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以及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工作相衔接,优先做好人才储备,全面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制定本培养计划。

一、总体目标高层次人才培养共分四个梯队:第一梯队为入选省部级及以上人才工程和省高校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第二梯队为院级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第三梯队为院级骨干教师;第四梯队为系部级骨干教师。

通过选拔和培养,到2018年,力争使学校拥有1-3名省级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5-10名院级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10-20名院级骨干教师和20-30名系部级骨干教师。

二、培养周期培养期为四年。

动态管理,二年进行一次中期考核,四年进行一次期满考核。

三、选拔条件(一)省部级及以上人才工程和省高校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选拔条件按省人事厅、省教育厅有关文件要求。

(二)院级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选拔条件1.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热爱教育事业,德才兼备,为人师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

2.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工作,具有副教授专业技术以上职务,年龄55周岁以下(以申报当年1月1日为限,下同)。

3.学风端正,治学严谨,有较强的开拓创新精神;善于团结协作,具有组织带领学科梯队建设的能力。

4.已系统熟练地讲授过两门及以上课程,教学工作、教学改革或实验室建设等方面成绩突出。

5.具有本学科、本专业领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较深的学术造诣,能在本学科主流和前沿领域指导和开展研究工作。

有较高的外语水平,掌握计算机等现代教学科研手段。

6.近两年年度考核在合格及以上。

7.近两年科研、教学成果较丰硕,出版学术专著1部或编写两部以上教材;(三)院级骨干教师选拔条件1.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热爱教育事业,德才兼备,为人师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

高等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

高等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

高等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高等教育在塑造国家未来发展方向和经济竞争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和促进创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热门议题。

本文将探讨高等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并提出一些相关的解决方案。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高等教育中发展具备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学生。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传授知识和技能,但在当前社会背景下,这已经无法满足创新需求。

因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首先,高等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这可以通过推行跨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来实现。

跨学科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不同领域的知识,培养他们将不同学科的观点和思维融合在一起的能力。

而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则是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关键。

其次,高等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这可以通过开展实践课程和实践项目来实现。

实践课程可以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学习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实践项目则可以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面对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最后,高等教育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现实社会中,创新往往需要团队的协作和合作。

因此,高等教育应该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团队项目和合作实验,培养他们的沟通、合作和领导能力。

通过团队合作,学生可以学会与别人共同工作、分享资源和解决冲突的能力。

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是指在高等教育中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支持和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机制。

它涉及到高校的组织架构、教学评估和师资培养等方面。

首先,高校的组织架构应该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

高校可以建立创新学院或创新中心,专门负责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的相关活动。

这些机构可以整合学校内外的资源,提供创新项目和实践机会,以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的发展。

如何成为一个创造性的人才

如何成为一个创造性的人才

如何成为一个创造性的人才
现在很多人都是喜欢去钻研一些很高深的问题,觉得这种事情很难,但是有一些问题是真的很难的, 但是当你去研究这些问题时,就会发现你对这个领域的兴趣变得越来越浓厚。

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挑战不是要做出新作品,而是需要创造出新作品。

要成为一个创造性的人才有很多方法,其中可以分为三个方面1、拥有强烈的求知欲,有一个好奇且充满好奇心的脑袋。

2、对某件事情有强烈意愿并且坚持不懈地去做那件事情。

3、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在脑海中想出许多不一样的东西。

要成为一个创造性的人才必须要具有这些特质:好奇心、对某件事或某项活动感兴趣、有强烈愿望而且坚持不懈地去做、能够想象出许多不一样又新颖有趣的东西。

这些特质是可以通过培养和训练来养成并加强他们这三个方面。

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多看些书増加知识储备;通过写日记或把每天所见所思记录下来;通过看电视节目,看电脑节目提高自己对信息收集能力和判断能力;多参加些培训和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动手。

创造性的人才升级计划

创造性的人才升级计划

创造性的人才升级计划创造性的人才升级计划是一项旨在培养和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计划。

它以中学生发展为出发点,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和资源,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创造性的人才升级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1.创造性思维的定义与特点:–创造性思维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式解决问题、提出观点和创造新事物的思维过程。

–创造性思维具有开放性、灵活性、跳跃性和独创性等特点。

2.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头脑风暴:鼓励学生自由发挥,畅所欲言,激发创新想法。

–交叉学科学习:鼓励学生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促进知识融合和创意产生。

3.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意识是指对创新的重要性和价值的认识和感知。

–培养创新意识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改变意识和价值意识。

4.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是指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培养创新能力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5.创造性的人才升级计划实施策略:–创设有利于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学习环境,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工具。

–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如科技创新大赛、创意设计比赛等,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组织创新讲座、研讨会和交流活动,邀请专家和成功人士分享创新经验和故事。

6.创造性的人才升级计划评价与反馈:–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综合评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他们的创新成果,并提供改进建议。

通过创造性的人才升级计划,中学生可以培养和提升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事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习题及方法:1.习题:请简述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解题方法:回顾课本中关于创造性思维的定义和特点部分,提取关键信息,用自己的话进行总结和描述。

答案: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包括开放性、灵活性、跳跃性和独创性。

开放性指的是思维不受限制,能够接受新的信息和观点;灵活性指的是思维能够适应变化,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跳跃性指的是思维能够进行跨领域、跨层次的思考和联想;独创性指的是思维能够产生独特的、新颖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人事部门都应更加发挥自己专业的优势,协助高层次人才做好职业规划。

将其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方能发挥所长,真正起到提高企业绩效的作用。

yjbys店铺下面为你整理了关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文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对高层次人才与企业绩效的理解高层次人才指的是人才队伍中层次比较高的优秀人才,他们往往处于各个领域的专业前沿,素质高、能力强、贡献大、影响广。

他们具有人的坚持性、自信心、意志力、责任感、勤奋、热情。

更重要的是其所拥有的思想素质、发现素质、实践素质。

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是一系列连续的复杂的高水平的心理活动,要求人的全部体力和智力的高度紧张,以及创造性思维在最高水平上进行。

企业绩效指企业财务收益,或是股东收益,或是顾客满意。

企业绩效的评价它包括企业经济效益的评价和经营者业绩的评价。

其评价标准包括:盈利能力状况、资产质量状况、债务风险、经营增长状况、补充材料。

二、我国高层次人才现状我国高层次人才外流是不可否认的,虽然近年来海外人才归国数量快速增加,但与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各类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相比,中国的人才引进工作力量不够集中、力度不够大、政策不够完善,引进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待提高。

因此,中国制定了更大规模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要想留住更多的优秀人才,一是应该创造优越的干事创业环境,二是要加强国民的素质,特别是思想文化素质,爱国情操,促进更多的优秀人才归国创业。

当今,人才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几乎所有的用人单位都不同程度地遇到过高端或合适的人才育不出、引不来、留不住、用不好的困惑。

如何引进高层次人才、留住高层次人才、培养高层次人才是每个企业都关心的热门话题。

三、高层次人才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对高层次人才如何影响企业绩效的机理进行分析研究后可以得出结论:高层次人才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作用; 高层次人才通过创新、管理对企业绩效产生正向影响。

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一、创新教育课程体系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我们首先需要构建一个符合创新教育理念的课程体系。

这个体系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课程体系:增加创新教育课程。

我们可以开设一些专门的创新教育课程,如“创新思维与方法”、“创新创业实践”等,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跨学科融合。

我们可以尝试跨学科的课程设计,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思维方法融合在一起,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环节。

我们可以在课程中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如实验、项目设计等,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科研训练计划科研训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施科研训练计划:设立科研项目。

我们可以设立一些适合学生参与的科研项目,让学生能够在科研实践中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

开放实验室。

我们可以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能够自主进行实验和研究,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术导师制度。

我们可以实行学术导师制度,让学生能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科研训练,以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学术交流与讲座学术交流和讲座是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开展学术交流和讲座:定期举办学术讲座。

我们可以邀请专家、学者来学校进行学术讲座,让学生能够了解最新的学术动态和研究进展。

组织学术沙龙。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学术沙龙,让学生能够在交流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参加学术会议。

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术会议,让学生能够在会议中与同行交流、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四、创新创业竞赛创新创业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开展创新创业竞赛:举办创新创业大赛。

我们可以定期举办创新创业大赛,鼓励学生提出新的创意和想法,并付诸实践。

设立创新创业基金。

高层次人才论文核心竞争力论文:浅论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高层次人才论文核心竞争力论文:浅论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高层次人才论文核心竞争力论文:浅论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摘要:医院要跨越式发展,要在激烈竞争的医疗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合理使用。

要推动医院各学科快速发展,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应并举,医院必须建立规范的评价体系和有效的考核办法,实行目标动态管理,建立完善的聘任淘汰制度,使他们真正成为医院各学科发展的支柱和基石。

关键词: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核心竞争力一个优秀人才,可以带动一个学科,创立一个品牌;一群优秀人才,就可以带动一所医院,抓住了高层次人才,就抓住了医院跨越式发展的命脉⑴。

我院是在2007年底新组建的三甲综合性医院,虽然拥有一个省重点学科,9个省重点专科,7个市重点专科,但是各学专科人才队伍在整体素质、学历层次、知识结构、各专业人才分布存在不均衡现象,尚缺少具备国内一流水平的学科带头人。

因此,培养和建设结构合理、素质高的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开创医院发展新局面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院不断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在人才引进、培养和合理使用方面渐渐取得一定的经验,全面提高了医疗、教学、科研水平。

一、以学科发展为目标,实施引进与培养并举的人才政策(一)按医院或学科需要引进急需人才。

医院内每个学科的发展及队伍的结构等不尽相同,有的学科队伍结构合理、梯队整齐,已成为市或省重点学专科;有的学科缺少学科带头人或学科梯队接班人;有的学科中青年骨干不足;有的则为薄弱学科,需要医院领导积极扶植……针对各学科不同情况,我院人事处按重点人才、学科带头人(后备学科带头人)、技术骨干三个层次的人才需求,针对性地引进适当高层次专业人才充实相应学科,担当相应的职责,以完善该学科梯队结构,从而推动该学科的发展。

同时,通过人才引进,博采众长,可汲取他们许多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经验。

近年来,医院先后引进各类医学人才10余名。

实践证明,医院引进高层次医学人才,就等同于引进新的理念、新的思想及先进的知识、先进的技能、先进的方法、先进的成果,为医院人才队伍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增添了新的活力,为医院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浅谈当代大学生如何成为创新型人才

浅谈当代大学生如何成为创新型人才

浅谈当代大学生如何成为创新型人才浅谈当代大学生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成为创新型人才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做出的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人才是国家综合国力中最关键的因素,新知识靠他们创造,新技术靠他们发明,新学科靠他们创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水平对生产力的决定作用早已突显出来,创新型人才也早已成为国家发展最宝贵的战略资源。

何为创新型人才?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富于独创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够提出、解决问题,开创事业新局面,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

作为创新型人才,要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科学知识,严谨的治学方法,同时,要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具有为真理献身的精神和良好的科学道德。

他们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者,是最新科学成果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是未来科学家的培育者。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创新型人才呢?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科学的发展是建立在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上的发展,是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按照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并在这样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因此,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渗透到我们今天的学习中,无疑可以使我们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方法更加科学,更加适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只有打好坚实的基础,才能谈创新。

可以肯定,良好的基础知识是创新成果诞生的基点,优秀的创新成果都是饱含科技含量的,没有坚实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知识底蕴,是不可能孕育出优良发明的。

古语说的好:温故而知新,创新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么神秘而高不可攀,它是人们在对原有知识和理论的深刻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在对原有知识和理论的实践运用当中,发现原有理论无法解决或解释不清楚的问题时,依据实践经验对原有理论进行改进,甚至创造更加适用性的新理论的过程。

高层次人才创造力的提升与引导研究

高层次人才创造力的提升与引导研究

高层次人才创造力的提升与引导研究高层次人才是现代社会重要的生产力和创造力。

他们的创造能力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推动。

作为拥有丰富经验和知识的人才,高层次人才对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一直是关系到国家、企业和科研机构发展的重要问题。

如何提高高层次人才的创造能力,引导他们的创造潜力得到更好地发挥,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提高高层次人才的创造力高层次人才是社会的重要财富,那么如何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呢?首先,对于高层次人才而言,学习新知识、不断积累经验尤为重要。

他们的创造能力取决于所掌握的知识面,打下扎实的基础是非常必要的。

此外,高层次人才也需要保持能够持续创新和学习的好习惯。

具备这些好习惯,则可以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增强实践能力。

其次,如何促进高层次人才的交流?高层次人才之所以被称之为高层次,除了其知识面较广以外,还包括其独到的见解和观点。

相互交流、沟通意见就是促进高层次人才创造力提升的一种有效方式。

通过相互交流,高层次人才可以获得更多的启发和思路,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再次,激励高层次人才的积极性也是不可忽略的。

激励方式很多,个人所期望的激励也不同。

比如,物质激励,对于某些人可能会起到很大的刺激作用。

除此之外,精神激励也同样重要,关心、理解、支持可能会让高层次人才在工作和生活方面得到更好的放松和平衡,促进创造力的引导!二、引导高层次人才的创造力高层次人才在创造力的表现上具有些许的突出表现,一些好的想法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不断的被鼓励和引导。

通过针对性的进行各种比赛活动、奖项、评定等激励机制来激发高层次人才的积极性,帮助其开发潜力,发扬创造精神。

针对高层次人才的培训和研讨也是引导高层次人才创造力的有效方式。

在这样的培训过程中,高层次人才有机会认识新的知识面,了解自己的不足和差距,展现才能和技巧,在不断地思考和交流中提高创造力。

培训和研讨不能是单方面的,需要寻求多面的交流平台,促使高层次人才之间的深层次交流。

浅谈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途径

浅谈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途径

浅谈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途径[摘要]人才是一个国家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保证,人才就是生产力。

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对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

作为培养创新人才主阵地的高等学校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把培养和造就高层次创造性人才作为学校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抓紧制订和调整人才培养计划,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与开发,构筑人才高地。

[关键词]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培养途径当今时代,经济社会的发展,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高层次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如何决定着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相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我国人才资源不足,特别是高层次人才比较缺乏。

高等学校作为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摇篮,应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重视人才培养,把加快培养高层次人才队伍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知识贡献和人才支持。

一、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含义高层次创造性人才是社会上具有较高水平的创造性人才,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多少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整体创造能力和创造水平的高低。

那么,到底什么人才称得上是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呢?笔者以为,所谓高层次创造性人才,是指既具有扎实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又拥有最新前沿知识的人;是指既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够不断地在科学研究和技术革命中创新,又能够首创前所未有的知识、事物的人;是指既熟悉中国国情,又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参与全球性竞争与合作,受到社会尊重的人;是指既胸怀大志、充满朝气,又脚踏实地,成熟稳健,能够主动适应、积极推进引导一系列社会变革的人。

二、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特点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特点,大体可以概括为如下:1.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具备善于获取知识的能力,拥有较为宽广的知识面。

当今的社会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为重要因素的社会,拥有高知识水平和能力的人才将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

浅谈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浅谈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浅谈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初铭畅;李宝华
【期刊名称】《辽宁教育研究》
【年(卷),期】2003(000)010
【摘要】@@ 一、培养创造性人才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rn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科教育侧重于学习现有的知识结论、技巧和技法,而对学生能力、创造力的培养注意不够.现代社会对知识的要求,无论从数量还是范围上都更为深广.人类面临的是知识爆炸的时代,人脑面对的是浩瀚的知识海洋,兼收并蓄的"仓库"式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开发人的智力、潜能,培养创造性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总页数】2页(P91-92)
【作者】初铭畅;李宝华
【作者单位】辽宁工学院;辽宁工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
【相关文献】
1.浅谈高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2.浅谈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途径
3.浅谈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4.浅谈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5.浅谈艺术职业教育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途径[摘要]人才是一个国家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保证,人才就是生产力。

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对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

作为培养创新人才主阵地的高等学校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把培养和造就高层次创造性人才作为学校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抓紧制订和调整人才培养计划,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与开发,构筑人才高地。

[关键词]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培养途径当今时代,经济社会的发展,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高层次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如何决定着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相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我国人才资源不足,特别是高层次人才比较缺乏。

高等学校作为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摇篮,应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重视人才培养,把加快培养高层次人才队伍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知识贡献和人才支持。

一、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含义高层次创造性人才是社会上具有较高水平的创造性人才,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多少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整体创造能力和创造水平的高低。

那么,到底什么人才称得上是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呢?笔者以为,所谓高层次创造性人才,是指既具有扎实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又拥有最新前沿知识的人;是指既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够不断地在科学研究和技术革命中创新,又能够首创前所未有的知识、事物的人;是指既熟悉中国国情,又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参与全球性竞争与合作,受到社会尊重的人;是指既胸怀大志、充满朝气,又脚踏实地,成熟稳健,能够主动适应、积极推进引导一系列社会变革的人。

二、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特点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特点,大体可以概括为如下:1.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具备善于获取知识的能力,拥有较为宽广的知识面。

当今的社会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为重要因素的社会,拥有高知识水平和能力的人才将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发展中,真正的动力是具有知识与创新能力的人,是高层次创造性人才。

因此,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首先要求其应充满获取新知识的渴望,具有善于获取知识的能力,拥有较宽的知识面,这也是进行创造性思维、形成创造力的基本前提。

2.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应“一专多能”。

培养高素质和创造性人才,是当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模式的主流。

高层次创造性人才作为未来产业开发的中坚力量,不仅要熟练掌握一种专业技能,而且还要熟悉两三种或者更多的其他专业技能。

同时,高层次人才还应具备吸取知识、吸取信息的能力,即离开教师和课本,也能够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应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知识的本质就是创新。

高层次创造性人才不仅要有学习、储存新知识的能力和迅速适应社会职业转换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还要有强烈的创造欲望和开拓精神。

如果没有创造的欲望和激情,即使有创新的机会也可能失之交臂。

为此,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必须强化创新教育、创造教育,以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应具备的素质来确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抢占知识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才会在世界新格局中始终处于不败之地。

4.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必须具备全面的素质。

作为高层次人才要具有脚踏实地、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和严谨的学风;能够自觉主动和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具有较强的适应和应变能力,以适应各种困难环境中的工作,并保持旺盛、充沛的精力和热情;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能够抵抗外界不良干扰、承受种种挫折的能力。

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只有具备以上良好的素质,才能真正符合时代对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需要,才能适应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

三、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必要性其一,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举足轻重。

一个国家要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就必须要有一大批高层次的创造性人才。

没有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就不可能取得重大的创新成果,国家就不会有太大的发展。

因此,作为国家而言,就要特别重视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问题。

其二,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高层次人才都是短缺资源。

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才争夺大都是围绕争夺高层次人才展开的。

当前我国高校人才规模与高校教育迅速发展相比还相对不足;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距离国际化的要求还有明显差距;高校高层次人才相对紧缺、结构不够合理的矛盾还比较突出,这些都需要高校进一步加快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队伍建设的步伐,以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

其三,高层次创造性人才是指人才资源中具有较高层次、较高水平的那一部分人,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多少从大的方向讲,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整体创造能力和创造水平;从小的地方说,表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发展水平。

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关键所在,是提高国家人才队伍整体水平的迫切需要。

其四,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要长远打算,全盘考虑。

创新意识的培养要从小抓起,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持续、稳定地进行。

四、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有效途径1.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正确认识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

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资源是推动社会发展、国家富强最重要的一种战略资源,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应根据人才发展规律和人才建设的实际,积极创新人才观念,树立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科学人才观,特别要重视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把高层次人才资源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来认识,为全面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

树立科学人才观,首先就是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其次就是要大力提倡诚实、正直、严谨的学风和积极创新、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再者就是要大力提倡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发扬无私奉献精神,把个人的志向与国家和民族振兴结合起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只有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才能正确地引导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作,才能进一步认识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

2.加强领导、统筹规划,把培养高层次人才队伍工作放在事关高校发展全局的战略位置上来抓。

面对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形势,迫切需要高校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建设,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

为此,首先,要进一步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

高校领导班子要从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高等教育面临的新的任务出发,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加强人才工作的领导,把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队伍建设放在事关高校发展全局的战略位置上来抓。

其次,对人才培养工作要集全校之力,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统筹规划。

高校领导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和面临的竞争环境,努力实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超常规的热情、超常规的努力、超常规的举措,增强人才工作的创造性和有效性,使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积极构建人才新高地。

要积极推进学校人才队伍建设,将人才工作放在发展这个大局中去谋划,统筹规划、形成合力。

只有大力加强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创新人才培养、选拔、评价、激励等机制,才能开创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新局面,使高校真正成为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基地,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

3.努力营造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制度环境。

良好的环境是培养人才的基本保障,要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就需要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才成长环境,把培育人才和用好人才作为高校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和头等大事。

首先,高校人才工作只有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坚持将培养高层次人才计划项目的实施与学校制度改革和机制创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吸引、稳定、集聚高层次人才和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作用的制度环境。

其次,学校要进一步深化用人和分配制度改革,理顺高等学校内部管理权限,建立有利于尊重和保护创新思想的用人机制和学术评价制度,为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作用创造有利条件。

再者,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和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总之,努力营造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制度环境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大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和环境,通过“机制强人才”,最终实现人才兴校、人才强校。

4.积极构建人才高地。

人才在科教兴国和高等教育发展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才资源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的第一资源,构筑人才高地是构建知识创新体系的重要环节。

当前,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高校师资队伍老化、青年教师队伍不稳定、优秀学术带头人特别是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缺乏,已成为高校发展最为突出的制约因素。

首先,师资队伍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关键,是高等学校创新的灵魂。

高等学校要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和高层次人才,首先,必须拥有一支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只有培养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才能迅速提高学校的科研能力与水平,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同时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因此,学校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人为本,将师资队伍建设放到优先发展地位,放到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

学校要采取以提高工作待遇和工作要求相结合的办法,稳定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合理的学科梯队,构筑人才高地。

其次,高校要采取各种措施公开招聘、引进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努力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力争从国内外吸引一批能够领导本学科进入国际先进水平的优秀学术带头人,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中青年学术攻坚人才,实现创新人才高地的建设。

再次,培养素质良好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还需要高水平的导师队伍,要有处于学科前沿的科研课题、研究方向,要有广泛的学术交流和良好的学术氛围。

因此,高校一定要大力加强学科建设,努力建设一批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学科,为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1]教育部.高等学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实施方案(教人[2004]4号)[Z].2004.[2]黄蔚.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奏响人才强校最强音[N].中国教育报,2004-12-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