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作文教学设计
我的老师作文写作教学设计

我的老师作文写作教学设计《我的老师》作文写作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回忆,描述自己的老师,表达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2. 帮助学生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如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鲜明。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描写方法,突出老师的特点和品质。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选取典型事例,表现老师的个性和精神风貌,使文章内容丰富、主题深刻。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一首赞美老师的歌曲,如《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2. 提问学生:在你们的学习生活中,一定有许多老师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么,你能说一说你最喜欢的老师是谁吗?他(她)有什么特点?3.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引导,引出本节课的写作主题——我的老师。
(二)知识讲解1. 指导学生明确写作要求题目:《我的老师》文体:记叙文内容:通过具体事例,描写自己的老师,表现老师的特点和品质,表达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2. 讲解人物描写的方法外貌描写:抓住老师的外貌特征,如容貌、身材、衣着等,进行简洁而准确的描写,突出老师的形象特点。
语言描写:通过记录老师的语言,展现老师的性格、思想和情感。
注意语言要符合老师的身份和个性。
动作描写:描写老师的动作,如举手投足、行走坐卧等,表现老师的行为习惯和精神状态。
神态描写:刻画老师的面部表情,如眼神、笑容、皱眉等,反映老师的内心世界和情绪变化。
心理描写:揣摩老师的心理活动,深入了解老师的想法和感受,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三)范文赏析文章选取了哪些事例来表现老师的特点?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刻画老师的形象?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你从这篇文章中受到了哪些启发?2.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然后每组派代表发言,全班进行交流。
(四)写作实践1. 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路,开始写作《我的老师》。
2023年《我的老师》教案4篇

2023年《我的老师》教案4篇《我的老师》教案1学习目标一、学习__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我的老师》教学设计......二、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
三、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难点一、__教学重点:围绕中心选取典型材料,展现蔡芸芝老师美好的心灵。
二、这篇__字面并不难懂,但作者流露于笔端的感情不易把握。
教学中要抓住关键词、句的分析,以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授课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你们未上学以前,你们幼小的心灵中会认为天下最可亲的是爸爸妈妈,或是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当你们进入学校在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循循善诱的教育下成长,这时你们就会认为老师也是最可亲的人。
有的老师在你们的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许多年后你们还会清楚记得他们的音容笑貌,从心底激起对他们的敬爱与感激。
可是要让你表达这样的感情,许多同学觉得很困难,那么,让我们读读魏巍同志写的饱含深情忆恩师的美文《我的老师》,我想大家一定会得到启发和感悟的。
二、初步研读1、自读课本2、自主学习学生速读课文,按提出的问题,自主学习,在书上做好圈点批注;各小组合作解决这些问题。
如小组不能解决的,再全班交流解决。
投影思考的问题:①__的主要人物是谁?②__共记叙了几件难忘的事情?各用一个小标题概括,写在书上。
(共记叙了七件事:①蔡老师假装发怒;②蔡老师课外教我们跳舞;③蔡老师带我们观察蜜蜂;④蔡老师教我们读诗;⑤我们看蔡老师写字;⑥蔡老师正确处理“我”与同学间的纠纷;⑦我睡梦中去找老师。
)③蔡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请结合课文具体内容作简要说明。
(总的来讲,蔡老师是一位温柔慈爱、热情公正、平易近人、爱学生的好老师。
像这样的老师赢得孩子们的热爱、敬仰、羡慕,是理所当然的。
)二、进一步研读课文,1、作者写蔡芸芝老师,选了七件小事,是不是太多了?请谈一下你的看法。
(这七件小事都是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读来使人感到十分熟悉和亲切,因为这些材料不是随便拾取,而是作了精心选择。
写老师的作文课教案5篇

写老师的作文课教案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写老师的作文课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写老师的作文课教案1教学目标:一、弄清记叙的要素和线索。
二、词义的辨析和推断。
三、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的“依恋、思念老师”的深厚感情。
四、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点:掌握记叙要素和理解词义。
教学难点:理清文章的感情线索。
教学方法:讲读、讨论。
教时: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请大家回忆一下,从小学一年级起,到目前为止,一共有多少位老师教过你们?在诸多老师中,有哪些是终生难忘的呢?我想,在每个人的心目中,肯定有一位最难忘的老师。
如果把他写下来,也一定令人动情、感人至深的。
今天,我们学习著名作家魏巍所写的回忆他的小学老师蔡云芝先生的一篇文章:我的老师。
二、作者介绍,解题[幻灯片]魏巍,现代作家,原名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
河南郑州人。
1920年6月生于一个城市贫民家庭。
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读了平民小学,高小,并勉强上了简易乡村师范。
1937年抗战暴发后走上革命道路。
他一直生活在战士之中,解放战争时,在行军作战的间隙写了大量诗歌。
全国解放后,主要作品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长篇小说《东方》等。
《我的老师》一文写于1956年9月,是作者应教师报之约而写的。
原文写了三个老师,这里节选写蔡老师的部分。
本文的体裁是回忆性散文。
课题中的“我”即作者本人。
“老师”是作者小学时的教师蔡云芝先生。
让我们共同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叙写自己最难忘的老师的。
三、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理解,分析一。
四、讨论,填写空白找出记叙每件事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五、口头复述“梦里寻师”的故事。
要求:说清人物、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六、从文中所叙的七件事中,你能看出蔡老师是怎样的一个老师?“我”是怎样的一个学生?七、有人认为,本文着重写的是蔡老师爱学生,也有人认为,着重写的是蔡老师令“我”难忘。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精选5篇)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精选5篇)《我的老师》教学设计1一、检查预习蔡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我”是一个怎样的学生。
二、导入上节课,我们分析了__的结构和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将深入地分析蔡老师的性格特征以及一些语句的深刻含义。
三、探究(小组学习,交流为主)1.提问:课文第一部分写蔡老师在“我”的记忆里总的印象是什么样的?讨论并归纳:她是一个温柔而美丽的人。
2.提问:“温柔”是从什么方面写?“美丽”是从什么方面写的?讨论并归纳:“温柔”是从老师的性格上写;“美丽”是从老师的外貌上写的。
3.提问:蔡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1)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她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这些说明蔡老师温柔,热爱学生。
(2)她教我们跳舞,让我们观察蜜蜂吃蜂蜜,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
这些说明蔡老师热情、慈爱的性格。
(3)蔡老师排除“我”和“小反对派”的小纠纷,说朋蔡老师公正、伟大的性格。
4.提问:“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讨论并归纳:(1)“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
”写出“我”的调皮、机灵。
表现了一个淘气的孩子对老师的理解。
(2)“扮成女孩子表演跳舞”表现“我”的天真活泼。
(3)接近文学、爱好文学、模仿老师写字的姿势,说明“我”聪明、好学、尊敬师长。
(4)梦里导师,更表现“我”尊敬爱戴老师。
5.提问:记叙文主要运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但有时为了抒发作者的感情,也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试从课文找出,分析一下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讨论并归纳:(1)“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孩子们是多么善于观察这一点啊。
”抒发作者对老师的理解和热爱之情。
(2)“今天想来,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抒发了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3)“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精选13篇)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精选13篇)教学目标:1、明白本文记叙了几件事,并能够区分详、略写。
2、说说蔡老师是怎样一个人。
教学内容、学生状况及课前准备:指导预习,介绍作者,理清文章思路。
主要教学理念及选用的教学方法(含辅助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有人把老师比作红烛,说老师像蜡烛一样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也有人把老师比作春蚕,说老师像春蚕一样,为别人吐尽了丝,同时也耗尽了自己的生命。
其实,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
老师也有自己的甘甜。
有人要问,老师何时才会有这样的感觉,看了下面一篇文章后大家就明白了。
二、介绍作者(学生根据手头资料简介,老师作补充归纳。
)三、听课文录音,完成下列任务:1、给文章标上小节号。
2、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四、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下列问题:1、本文围绕着课题共写了七件事,哪七件?用简要的话概括每件事的内容。
2、哪几件事是详写,哪几件事是略写?哪几件事写了老师爱我们,哪几件事写了我们爱老师?3、你认为蔡老师是怎样的一位老师?请阐述你的理由。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老师讲解归纳并板书五、蔡老师的一言一行影响了本文的作者,以致于他成为了一个大作家也难以对老师忘怀。
大家从小到中学,也接触了许多老师,肯定也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师,下面请大家制作一张卡片,来送给这位老师。
明确各式,卡片上的话语让学生以这样的形式来写:听到您的姓名,我还记得,有那样一件事,使我难以忘怀:老师,感谢您对我的,此时此刻,我想对您说。
六、总结七、布置作业阅读海伦凯勒的《我的老师》,并比较与本文在写作方法以及表达的感情方面的异同。
板书:假装发怒(略)看写字(略)教跳舞(略)排除纠纷(详)观察蜜蜂(略)梦中寻师(详)教读诗(略)《我的老师》教学设计篇2一、说教材《我的老师》是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
作者魏巍回忆了儿童时代生活在老师身边的几件小事,抒发了对老师的热爱和感激之情,揭示了蔡老师美好的心灵。
我的老师 作文教案

我的老师作文教案教案标题:我的老师作文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描述自己的老师并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 学生将能够运用适当的词汇和句型来撰写一篇有关老师的作文。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描述自己的老师的外貌特征和个性特点。
2. 学生能够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型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黑板2. 学生练习用纸和铅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的老师,他们对老师有什么样的印象?老师在他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2.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是否有过一位特别让你们感激的老师?请简单描述一下他/她的样子和个性特点。
步骤二:词汇与句型学习(10分钟)1. 展示幻灯片或黑板上列出的与外貌特征相关的词汇,如"高个子"、"长头发"、"戴眼镜"等。
鼓励学生使用这些词汇来描述自己的老师。
2. 引导学生学习描述个性特点的词汇,如"友好"、"耐心"、"幽默"等。
鼓励学生用这些词汇来描述自己的老师。
3. 教授句型:“我的老师很……”、“他/她总是……”等,让学生能够用这些句型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步骤三:示范与练习(15分钟)1. 示范:以一位学生熟悉的老师为例,展示如何用所学词汇和句型来写一篇关于老师的作文。
同时,解释如何组织作文的结构,如引言、主体段落和结尾。
2. 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写一篇关于自己老师的作文。
鼓励学生使用所学词汇和句型,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步骤四:分享与反馈(10分钟)1. 随机选择几位学生读出自己写的作文,并与全班分享。
2. 鼓励学生互相点评和反馈,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改进建议。
步骤五:总结与延伸(5分钟)1. 总结本课所学的关于描述老师和表达感激之情的词汇和句型。
2.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珍惜老师的辛勤付出,并表达对老师的感谢。
《我的老师》教案三篇

《我的老师》教案三篇我的老师教案篇一学习目标体会作者对教师的眷恋与思念之情,培养尊敬、爱戴教师的不错品德。
学习如何围绕中心写材料。
找出文章中的句子。
二世。
学习重点目标1,2,33.学习指导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和课文的多次接触,了解师生的深厚感情。
发现问题,明确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从而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合作学习在讨论和分析中推动思维的碰撞、磨合和吸收。
四.学习过程预览的指导有人说:“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老师就像蜡烛,照亮学生前进的道路。
“教师是把学生带到科学顶峰的梯子。
”同学们,从幼儿园到现在,有很多老师教过你们。
这些老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他们给了你什么支持和帮助?那位老师会使你终生难忘吗?你可能写过像“我的老师”这样的作文。
你好吗?现在让我们读一篇著名现代作家魏伟的文章,回忆他的小学老师蔡云志先生。
相比之下,有哪篇文章是如此生动、充满真情实感的呢?我收集有关薇薇的信息并做一个总结。
第二,自身阅读课文,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
完成下列“传递”练习。
把下列单词放进音标字母表。
变色()占卜()香()痣()区分下列字符组的形式、声音和含义。
那是()孤独()卷()蜜()爱()() arc()凭证()secret () read ()预习课文,读这篇文章来叙述一些难忘的事情?使用副标题来总结。
写在下面。
仔细阅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直接表扬蔡先生的话,看看蔡先生是什么样的老师。
学习研讨会新课程介绍在我们的学校生涯中,有很多老师教过我们。
一定有很多老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回想起来,哪个老师的一番话,哪个动作让你感受到爱,说出来,让同学们听进去。
今天我要学习我的老师。
蔡云志先生,魏渭的“我的老师”,是一位正义、友爱、艺术的老师。
第二是自主学习反馈和预习结果交流。
作者简介:魏渭,现代作家,原名洪杰,笔名洪阳书。
郑州,河南省。
1920年XX月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城市家庭。
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我上的是平民小学,有高中也有小学,几乎没有上过普通的农村师范学校。
《我的老师》写作教案

《我的老师》写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学会发现身边人的美好品质和独特特点。
2. 培养学生用具体、生动的语言描述人物,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悟。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和技巧。
2. 分析优秀作文《我的老师》,借鉴其写作手法。
3. 学生进行实地观察,选取一位身边的人作为写作对象。
4. 学生动手写作,完成作文《我的老师》。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描写人物的方法和技巧,培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
2. 难点:如何用具体、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尊敬的老师,思考老师的美好品质和独特特点。
2. 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和技巧:分析优秀作文《我的老师》,借鉴其写作手法。
3. 实地观察:让学生选取一位身边的人作为写作对象,观察其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
4. 动手写作:学生根据观察和思考,完成作文《我的老师》。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学生完成作文《我的老师》,并进行自我修改。
2. 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和评价,关注学生的写作手法、语言表达和情感抒发。
3. 学生互评:分组进行作文互评,相互学习、借鉴优秀的写作经验。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写作的收获,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多表达。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优秀作文《我的老师》为例,分析其写作技巧。
3. 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共同完成写作任务。
4. 运用激励评价法,关注学生的进步和亮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七、教学资源:1. 优秀作文《我的老师》示例。
2. 人物描写方法与技巧的相关资料。
3. 作文评价标准及建议。
八、教学步骤:1. 课堂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尊敬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我的老师作文教案

我的老师作文教案教案标题:我的老师作文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描述并表达他们最喜欢的老师的特点和品质。
2. 学生能够运用适当的句式和词汇来撰写一篇关于他们最喜欢的老师的作文。
教学资源:1. 班级黑板/白板2. 教学课件3. 学生作文纸和笔教学步骤:引入: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一张图片或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他们最喜欢的老师是怎样的人,以及为什么喜欢他们的老师。
讲解:2. 教师讲解:通过展示幻灯片或板书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形容词和句式,用于描述人的外貌、性格和能力。
例如:friendly, patient, knowledgeable, creative等。
示范:3. 教师示范:以一位学生最喜欢的老师为例,向学生展示如何使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式来撰写一篇作文。
教师可以先口头描述,再将描述内容整理成一篇简短的作文,并逐步解释每个句子的用词和结构。
练习:4. 学生练习:要求学生以自己最喜欢的老师为对象,撰写一篇作文。
学生可以参考教师示范的内容,但鼓励他们使用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提示词汇和句式,以帮助学生展开思路。
分享和反馈:5. 学生分享:鼓励学生互相分享他们撰写的作文,并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作文进行展示,并让学生讨论其中的亮点和改进之处。
总结:6. 教师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在描述人物时使用适当的形容词和句式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和思考,以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
拓展活动:7. 拓展活动:要求学生以同样的方式,撰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人或朋友的作文,进一步巩固所学的词汇和句式。
作业:8.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完成拓展活动中的作文,并将其带到下节课上进行分享和讨论。
这个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并培养他们对老师或其他重要人物的认知和表达能力。
通过学习描述人物的词汇和句式,学生将能够更准确地表达他们的思想和情感。
同时,通过分享和反馈,学生也能够从他人的作品中学习和成长。
我的老师作文教案

我的老师作文教案教案标题:我的老师作文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描述自己的老师。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写一篇关于自己老师的作文。
教学准备:1. 班级照片或老师的照片2. 学生的作文本或纸张3. 黑板/白板和彩色粉笔/白板笔教学过程:引入:1. 展示班级照片或老师的照片,引发学生对老师的兴趣。
2. 向学生提问:“你们班有什么样的老师?”鼓励学生用简单的词汇和句型回答。
主体:1. 教师介绍写作目标:学生将要写一篇关于自己老师的作文。
2. 教师提供一些形容词和句型的例子,帮助学生描述老师的外貌和性格特点。
3.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写下自己对老师的描述。
可以提供一些关键词或句子作为提示。
4. 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第一部分的写作,并与同桌分享自己的作文。
示范:1. 教师选择一名学生的作文进行示范展示,强调写作中的亮点和优点。
2. 教师指出示范作文中的一些错误或可以改进的地方,并与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和修正。
提高:1. 教师提供一些写作技巧,如使用比喻、对比等手法,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2. 教师鼓励学生使用丰富的词汇和句型,提高作文的表达能力。
结束:1. 学生完成自己的作文,并可以将作文交给老师进行评阅或同桌互相交换作文进行互评。
2.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写作能力。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老师或家庭成员进行类似的作文写作活动。
2. 学生可以互相交换作文,并进行合作修订,提高写作技巧。
评估方式:1.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文内容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行评估。
2. 学生之间可以进行互评,提供建设性的反馈和意见。
备注:教案中的具体内容和教学方法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适应。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通用12篇)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通用12篇)《我的老师》教学设计(通用12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的老师》教学设计(通用12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篇1教学设想引导学生体会师生之间纯洁美好的感情,用课文中真、善、美的东西陶冶、教育学生。
引导学生学习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怎样才能写好写人的记叙文?记叙文有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和记事为主的记叙文。
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大多是通过一个或几个典型细节,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的生动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精神风貌,勾勒人物形象。
怎样写好这类记叙文呢?1.确定写作对象。
要选择自己最熟悉,对自己有影响,和自己有交往,又有典型事例能突出他某一方面特征的人。
可能开始对某人不太了解,甚至还可能是误解,但后来经过交往,从几件事情中对他逐渐地了解了,有较深刻地认识了,当然也可以写。
2.选好了写作对象后,根据你对他(她)的了解,想一想哪些事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然后进一步思考从你和他(她)交往的过程中,也就是从你准备选用的事例中,抽出共性的东西。
比如从魏巍写蔡芸芝老师的五件事里看出蔡老师非常热爱孩子。
这一共性,恰是要突出表现的中心思想。
当确定了中心思想后,再从多件事例中精选最能体现中心的材料。
3.第三步,为了有效地突出中心,想一想哪个事例应当详写,哪些事例可以略写。
其中重复的事例,作用不大的事例就要坚决删去。
4.第四步要考虑的是如何安排这些事例,先写哪个,后写哪个。
从哪个角度人手写,怎样收束全文,这几个事例以什么为线索将其串连起来。
都考虑差不多了,可以简要列个提纲。
也可以把这些事例在头脑中过一遍,看能不能连缀成整体。
有了文章的整体感,就、可以下笔成文了。
我的老师小学作文教案

我的老师小学作文教案教案标题: 培养小学生作文兴趣和写作能力——我的老师小学作文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培养对作文的兴趣,并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2. 引导学生通过描述自己的老师来练习写作技巧,提升表达能力。
3. 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鼓励他们学会珍惜并尊重老师。
教学内容:1. 作文题目:描述你的老师。
写作要点包括老师的外貌、性格、教学方法以及对学生的影响等。
2. 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引言、主体和结尾。
3. 引导学生如何使用形容词和具体的细节来描述老师,让作文更加生动有趣。
4. 引导学生如何运用恰当的连词和过渡词,使作文更连贯流畅。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本课的主题和目标。
2. 提问学生对老师的定义和感受,引起学生的兴趣。
第二步:讲解作文结构(10分钟)1. 通过示范和说明,向学生讲解作文的引言、主体和结尾的基本组成部分,并给出例子。
2. 强调每个部分的作用和写作技巧。
第三步:引导学生描述老师(15分钟)1. 带领学生一起回顾和讨论老师的外貌、性格、教学方法等,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描述素材。
2. 示范如何将这些素材整理成连贯的段落,并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第四步:教授写作技巧(15分钟)1. 分享一些描述词和句子,鼓励学生使用形容词和细节来丰富作文内容。
2. 引导学生使用适当的过渡词和连词,使作文流畅。
第五步:写作实践(20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了解,开始写作。
2.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和纠正学生的写作。
第六步:分享与反馈(10分钟)1. 学生互相交换作文,互相阅读和评论。
2. 选取一些学生的作文进行展示和点评。
作业:要求学生在家继续修改和完善作文,准备下一堂课的分享。
教学评估:1. 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参与度和写作的质量。
2. 对学生进行书面作业的评价。
3. 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和反馈。
教学资源:1. 教学PPT或投影仪等课件工具。
2. 学生作文纸和笔。
《我的老师》作文教案(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运用具体的语言描述自己尊敬的老师,表达对老师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回忆、讨论、写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敬师长、感恩他人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重点1. 描述老师的外貌、性格特点。
2. 表达对老师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1. 恰当运用具体事例来展现老师的形象。
2. 情感真挚地表达对老师的敬意。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最喜欢的老师是谁?为什么?2. 学生分享,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老师的辛勤付出和关爱。
(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作文写作要点:a. 描述老师的外貌、性格特点。
b. 运用具体事例展现老师的形象。
c. 表达对老师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2.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自己要写的老师,以及如何运用具体事例来表达情感。
(三)写作指导1. 教师展示优秀作文片段,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方法。
2. 学生根据讨论结果,开始写作。
(四)作文修改与评价1. 学生互相修改作文,提出建议。
2. 教师挑选优秀作文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强调尊敬师长、感恩他人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五、课后作业1. 修改自己的作文,力求更加完美。
2. 思考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如何尊敬师长、感恩他人。
六、教学反思1. 关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困难,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2. 引导学生运用具体事例展现老师的形象,提高作文的感染力。
3. 培养学生尊敬师长、感恩他人的优秀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2篇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老师的感情。
2. 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学会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描述人物特点。
3. 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指导学生观察老师,挖掘老师的典型事例。
2. 培养学生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描述人物特点。
《我的老师》写作教案

《我的老师》写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学会发现身边老师的优秀品质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二、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老师的言行举止,发现老师的优点和特点。
2. 教授如何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尊敬和感激之情。
3. 指导学生进行写作,修改并完善作文。
三、教学过程1. 启发学生思考:你们对自己的老师有什么印象?有哪些优点和特点?2.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老师的看法和感受。
3. 引导学生进行写作,鼓励学生用具体的事例来表现老师的优秀品质。
4.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指导和评价,帮助学生修改并完善作文。
四、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作文内容:是否能够准确表达自己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 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语言是否通顺,表达是否清晰。
3. 评价学生的参与度: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讨论,主动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五、教学资源1. 教师自身具备的知识和经验。
2. 学生作文范例。
3. 写作指导资料。
六、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身边老师的优点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 在学生写作过程中,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 在作文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写作自信心。
六、教学准备1. 收集有关老师的素材,如照片、事迹等。
2. 准备写作指导PPT。
3. 安排作文评改时间。
七、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老师的优点和特点。
2. 展示老师的事迹或照片,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3. 教授如何进行作文开头、中间和结尾的写作。
4. 学生进行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八、作业布置1. 完成一篇以“我的老师”为主题的作文。
2. 收集更多关于老师的素材,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2.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如有需要,调整教学方法。
3. 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初步筛选,为下一节课的讲解和评价做好准备。
作文《我的老师》教案

作文《我的老师》教案教案标题:作文《我的老师》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特别是描述和描绘人物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细节意识。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使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子结构描述自己的老师。
2. 学生能够使用适当的形容词和副词来描绘老师的特点和行为。
3. 学生能够组织自己的写作,使其具有逻辑性和连贯性。
教学准备:1. 板书:我的老师2. 纸和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让学生回忆一下他们最喜欢的老师,并简要描述一下他们的老师。
2.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老师对他们的影响和帮助。
步骤二:词汇和句子结构(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形容词和副词的卡片,例如:kind(友善的)、patient(耐心的)、hardworking(勤奋的)、always(总是)、never(从不)等。
2. 引导学生使用这些词汇来描述他们的老师,并与同桌分享描述结果。
步骤三:写作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描述,以《我的老师》为题,写一篇短文。
2. 提醒学生注意文章的结构,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论。
3. 鼓励学生使用一些描绘细节,例如老师的外貌、行为和教学方式等。
步骤四:互相交流和修改(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交流并分享自己的作文。
2. 学生之间可以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帮助彼此改进作文。
步骤五:展示和总结(5分钟)1. 邀请几个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作文,并鼓励其他学生提问和评论。
2.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强调写作时要注意细节和逻辑性。
拓展活动:1. 让学生写一封感谢信给他们最喜欢的老师,并在下节课上朗读出来。
2.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描述性写作练习,例如描述自己的家人、朋友或偶像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描述自己的老师,旨在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互相修改,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如何使用适当的词汇和句子结构来描述人物。
我的老师作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和感悟到老师的关爱和教导。
2. 培养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尊重和理解老师。
二、教学重点:1. 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和感悟老师的关爱和教导。
2. 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将老师的关爱和教导具体而生动地表达出来。
2. 如何将情感和思考融入到作文中。
四、教学准备:1.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自己在学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特别是与老师相处的片段。
2. 准备一些关于老师的图片或者视频,用于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情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学校生活中与老师相处的点滴,引导大家注意到老师的关爱和教导。
2. 讲解:通过展示一些关于老师的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教导。
引导学生从具体的事例中,感悟到老师的辛苦和付出。
3. 指导写作:让学生以“我的老师”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学生从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出发,表达出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以及对老师的理解和尊重。
4. 写作实践:学生进行作文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和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大家共同评价,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作文,互相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2. 邀请学生代表进行作文朗读,让全班同学共同感受和欣赏优秀的作文。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和指导是否得当,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情感。
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写作过程,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八、作业布置:1. 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和完善,提高作文质量。
2. 鼓励学生将作文分享给家人和朋友,让他们了解自己在学校的成长和进步。
九、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作文内容是否具体、生动,是否能够表达出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 评价学生的作文结构是否合理,语言是否通顺,是否有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我的老师作文设计教案模板

我的老师作文设计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和要素,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的构思和写作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创造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和要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构思和表达,提高作文的质量。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篇优秀的作文或者给学生讲述一个生动的故事,引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
2. 讲解作文结构和要素(15分钟)。
介绍作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的构思和写作方法,以及作文要素的选择和搭配。
3. 案例分析(20分钟)。
选择一篇优秀的作文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优秀作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 练习写作(30分钟)。
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个话题进行写作练习,引导学生进行构思和表达,同时老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5. 作文评析(15分钟)。
学生交换作文,相互评析,老师也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析,指出作文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
6. 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作文水平,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
四、教学手段。
1. 多媒体教学,通过展示优秀作文和相关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教学,让学生参与讨论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优秀作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作文的基本结构和要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案例分析和学生的互动参与,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了写作能力。
但是在教学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不高,需要更多的激励和引导。
下节课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作文的质量。
《我的老师》作文教案

《我的老师》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 培养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细节来描述人物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写作文的兴趣和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讨论老师的特点和作用。
2. 分析如何通过观察和思考来描写老师。
3. 指导学生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细节来描述老师。
4. 批改和评价学生的作文。
三、教学步骤:1. 引导:让学生谈谈他们对老师的印象和感受,讨论老师的特点和作用。
2. 讲解:讲解如何通过观察和思考来描写老师,指导学生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细节来描述老师。
3. 练习:让学生写一篇以《我的老师》为题的作文,要求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细节来描述老师。
4. 批改: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作文中是否能够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细节来描述老师。
2. 评价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的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3.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满意度和改进建议。
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我的老师》作文指导PPT2. 参考范文:提供一些优秀的《我的老师》作文范文供学生参考3. 作文评价表:用于评价学生的作文教学时间:45分钟教学方法:讲解、讨论、练习、批改和评价六、教学扩展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他们在作文中使用的描写方法和技巧,分享彼此的写作经验。
2. 优秀作文分享:挑选几篇优秀的作文,让学生在班级面前朗读,并分享他们的写作心得。
3. 作文展览:让学生将他们的作文展示在教室的展览墙上,供全班同学欣赏和交流。
七、作业布置:1. 让学生继续修改和完善他们的作文,提高作文的质量。
2. 要求学生在下一堂课前提交他们的作文。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该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写作水平。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作文批改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下一节课的教学质量。
《我的老师》作文教案

《我的老师》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表达对老师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2. 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生动形象地描述老师的外貌、性格、教学特点等。
3. 训练学生合理安排作文结构,做到主题明确、层次清晰。
二、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老师,观察老师的的外貌、举止、语言等特点。
2. 指导学生如何抓住典型的细节,刻画老师的形象。
3. 教授学生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增强作文的表现力。
4. 分析优秀作文的结构和构思,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作文内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会观察和描述老师的外貌、性格、教学特点等。
2. 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生动形象地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激和敬爱之情。
难点:1. 如何抓住典型的细节,刻画老师的形象。
2. 合理安排作文结构,做到主题明确、层次清晰。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老师,观察老师的的外貌、举止、语言等特点。
2. 讲解法:讲解如何抓住典型细节,刻画老师形象,以及如何运用修辞手法。
3. 示例法:分析优秀作文的结构和构思,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作文内容。
4. 练习法:布置作文题目,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老师,思考自己对老师的印象。
2. 讲解如何观察和描述老师的外貌、性格、教学特点等。
3. 讲解如何抓住典型细节,刻画老师的形象。
4. 讲解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增强作文的表现力。
5. 分析优秀作文的结构和构思,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作文内容。
6. 布置作文题目,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7. 课堂小结,总结本次作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完成的作文,评价学生对教学目标的掌握程度,以及作文的表达能力和创新意识。
六、教学准备:1. 收集一些关于老师的照片、故事等相关素材。
2. 准备优秀作文示例,用于分析和讲解。
3. 准备作文评改标准,以便于课后批改和反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老师作文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表达“我的老师”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低、中、高年级学生习作的要求都建立在学生“有兴趣”“乐于”“愿意”“有意识”的基础上,同时我们认为言语交际是有目的、原因和对象的。
表达什么——内容;向谁表达——对象;为什么表达——目的或原因。
这样学生在习作中才能发挥自己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所以我们在写作之前要创造一个“目的、对象”的氛围,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表达。
教师导言:同学们,从你上幼儿园到现在,先后有多少位老师教过你们,请你回忆一下教过你的老师,我们打算开一次以“我的老师”为主题的班会,请大家认真地准备。
届时在班会上把自己热爱、熟悉、具有鲜明特点的老师介绍给大家。
二、回忆师情,寻找“我的老师”
学生在习作中只有明确了表达“目的、对象”,才能有习作的动力,才能在习作中有责任感,才能自主地进行写作,才能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的热情。
抓住这个契机,我们设计了“回忆师情,寻找‘我的老师’”,让学生在教过自己的众多老师中选出自己印象最深的老师,介绍给同学们。
在这个过程中,同时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1引导学生回忆老师。
2听歌颂教师的歌曲,朗诵歌颂教师的诗歌。
3同学们找到最理想的“老师”后,同组互相说一说“老师”的基本情况及主要事迹。
4写出习作提纲。
三、指导写法,再现“我的老师”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到了“我的老师”后,就应该着手习作,让“我的老师”再现在全班的同学面前,使同学们能认识你的老师,了解你的老师。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需指导学生的写作方法。
1引言:每位同学都找到了“我的老师”,请大家认真构思,想好习作的内容和语言。
2阅读例文学习如何刻画人物特点,突出人物的形象。
例文:
我的老师
我们的语文老师大约四十来岁,头发已经稀疏了。
他的前额布满了浅浅的皱纹,瘦削的脸上戴着一副度数很深的眼镜,显得很有学问。
刚看到他的人,总会以为他是一个“老夫子”,教学死板、无味。
可是只要听听他的课,保你一定会乐而忘返。
“叮呤呤……”上课铃响了,同学们都坐好了,只有刘锋同学还拿着一个瓶子玩,教师看见了,立刻板起了脸,说:“上课了还玩,没收!”说完,他拿起瓶子走上了讲台。
同学们顿时吓住了,老师从来也没发过这么大的脾气呀!谁知,他眼睛环视了一下四周,然后举起瓶子说:“下面根据我手中的瓶子,进行一句话表达。
”话音刚落,
同学们长长地松了一口气,紧张地心情一下子松驰了,大家都笑了起来,老师也甜甜地笑了,笑声出教室,飞向天空……
他 * 一个提倡活泼教学的人,难怪“听他一节课,胜读十年书”成了同学们的口头禅了呢。
(1)仔细读例文,想一想作者围绕“我的老师”写了一件什么事?
(2)分组讨论交流,通过阅读例文,你学到了什么?
(3)教师小结:
A.选择的材料要有特点。
从“没收瓶子”到巧妙引入教学“一句话表达”,说明了教师的教学艺术别具一格,独具匠心。
B结构新颖,例文开始先介绍我的老师外貌,让人感到我的老师老气横秋,一副老夫子像,但接下来的教学行为却与之大相径庭,使人顿感“我的老师”可敬可爱。
(4)动笔习作。
四、交流评议,共享“我的老师”
1个人自评自改。
2小组交流互评互议。
3全班交流:在小组交流互评互议时,教师要认真巡视个别情况,及时发现典型习作,准备在全班交流。
也可以让各组推荐一名较好习作参与交流。
全班同学互相点评。
4学生再次修改习作。
[我的老师作文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