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一等奖5篇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一等奖5篇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篇5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抽象概括、归纳推理的能力。

教学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课前准备:小正方体若干个教法学法合作法、讨论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第一次备课动态修改一、复习导入1、字典是我们学习的工具书,必须要常备身边的,小明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他每天都要带一本字典,现在有两本内容同样的字典,他要选择其中的哪一本经常带在书包里比较方便呢?为什么?2、小明在上学的路上,遇到两个物体,怎样才能比较大小呢?3、小明家买了饮水机和微波炉,谁的体积大呢?还能分割吗?怎么办?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长方体的体积的计算。

(小本的字典,体积小)(分割成若干个小正方体,再比较,求长方体的体积就是求长方体所含有多少个这样的体积单位。

)二、概括公式1、学生猜想一个物体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呢?(1)长、宽相等的时候,越高,体积越大。

(2)长、高相等的时候,越宽,体积越大。

(3)高、宽相等的时候,越长,体积越大。

与长、宽、高都有关系。

大胆猜测长方体的体积怎样计算学生猜想: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2、动手实践操作这个猜想正确吗?下面就请同学们通过实验去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课件出示记录表。

(课本29页)(1)提出小组合作要求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用你们手中的1立方厘米小正方体拼成形状不同的长方体,每拼成一种就记录下它的长、宽、高和体积各是多少,然后计算出来验证刚才的猜想是否正确。

(2)小组合作学习(3)小组派代表汇报生:把4个正方体摆成1排,每排4个,摆1层。

这个长方体的长是4厘米,宽是1厘米,高是1厘米,体积是4立方厘米。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经历自主探索正方体体积公式以及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归纳为“底面积x高”的过程。

2、掌握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知道字母表达式,会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理解体积公式“底面积x高”的实际意义,会利用公式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3、在把长方体体积计算迁移到正方体体积计算及公式归纳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其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1号长方体,长4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2)2号长方体,长4厘米,宽4厘米,高4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二、学习新课探究正方体体积公式:问:通过计算2号长方体的体积你们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明确:(1)这个长方体长、宽、高都相等,实际上它是一个正方体。

(2)正方体体积=棱长x棱长x棱长(板书)(3)如果用V表示正方体体积,用a表示它的棱长字母公式为:V=a教师提示:a也可以写作“a3”读作“a的立方”表示三个a相乘。

所以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一般写成:V=a3(板书)三、议一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有什么相同点?长方体和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底面积。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x高如果用S表示底面积,上面的公式可以写成:V=Sh四、巩固练习计算下面图形的体积板书设计:正方体体积=棱长x棱长x棱长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x高V=a3 V=Sh《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得出长方体的长、宽、高成正方体的棱长,再应用公式计算。

2、通过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自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应用体积计算公式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教学难点体积教具准备正方体、长方体。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一、复习导入1、提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长方体的体积》教案

《长方体的体积》教案

《长方体的体积》优质教案第一章:长方体的概念1.1 长方体的定义长方体是一种立体几何图形,它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矩形。

强调长方体的特征,如相对面的面积相等,十二条边分为互相平行的四组,每组有三条边。

1.2 长方体的性质探讨长方体的对角线长度、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解释长方体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包装、建筑等。

第二章:长方体的体积计算2.1 体积的定义体积是指长方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强调体积的单位,如立方米、立方分米等。

2.2 体积的计算公式介绍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体积= 长×宽×高。

解释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加深理解。

第三章:长方体体积的应用3.1 实际问题解答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进行解答。

例如:一个长方体箱子,长为2米,宽为1米,高为0.5米,求箱子的体积。

3.2 体积单位换算介绍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如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等。

让学生进行一些体积单位换算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章:长方体体积的扩展4.1 三维图形的体积引导学生思考除了长方体之外,其他三维图形的体积计算方法。

例如:正方体、立方体、圆柱体等。

4.2 长方体的组合探讨多个长方体组合在一起时的体积计算方法。

提供一些组合长方体的实例,让学生进行体积计算练习。

第五章:总结与评价5.1 知识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长方体的概念、体积计算公式、实际应用等。

强调长方体体积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5.2 评价与反思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长方体体积计算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自我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第六章:长方体体积的测量与验证6.1 测量工具的使用介绍测量长方体长、宽、高的工具,如尺子、卷尺等。

强调测量工具的准确性和测量方法的正确性。

6.2 实际测量与验证安排学生进行实际测量活动,测量一些长方体的长、宽、高。

让学生计算测量结果得到的体积,并与已知的体积进行对比,验证计算的准确性。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理解体积的含义,建立体积的概念。

2、初步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量的特征,能正确选择和使用体积的单位。

3、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加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形成体积的概念和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

教学难点:形成体积概念。

教学用具:盛有红色水的大玻璃杯两个,大小石头各一块,;1立方米的木条棱架一个;体积是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各一个。

两人一份学具(1立方分米和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模型);三把米尺等。

教学过程:一、依据预习提纲,自主学习。

1.什么是体积?2.请每位同学拿出4个1立方厘米的立方体,把它们拼在一起,摆成一排.拼成了一个什么形体?(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4立方厘米)3.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你能想像或比划一下他们个个有多大吗?4.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5.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6.光明纸盒厂生产一种正方体纸板箱,棱长是5分米,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7.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是否相同.二、探索研究,交流展示。

1.故事引入:出示主题图:乌鸦喝水的故事。

自由汇报: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为什么?2.学生实验: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里,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到第二个杯子里,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第一杯的水不能倒入第二杯,因为鹅卵石占据了一部分空间。

)3.课件出示:比较观察:电视机、影碟机、手机,哪个所占的空间大?不同的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不同。

4.体积概念的引入: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板书课题:体积)加深理解:师:“拿出你们的书包或新华字典,摸一摸它们的大小,感觉一下自己书包或新华字典体积的大小。

”师:“想一想,你能用手比划着告诉你的同桌,你的书包或字典有多大吗?试一试。

”学生活动后,点同学分别到讲台上比划着告诉大家自己的书包或字典的大小。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体积导学案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体积导学案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体积导学案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体积导学案第【1】篇〗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长方体的体积(一)教学内容: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的“长方体的体积” , 这节课是这个单元的第三课时,它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理解了体积概念和体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也是学生今后学习圆柱和圆锥体积的基础,而且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对象:本班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较强的合作学习能力,已经深入的理解了体积概念和体积单位,并会用数体积单位、拼摆和分割的方法求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 所以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看、摆、比、议等系列活动完成对新知的探索。

但是学生初次接触立体图形体积,所以对公式的推导会有一定困难。

(三)教学环境:为了指导学生顺利地探索新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我选择多媒体教室环境进行教学。

二、教学目标鉴于以上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以下三个方面:(一)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发现规律,理解和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

(二) 过程与方法:通过“猜想——验证”的过程,理解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进一步掌握分析和概括的方法。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关系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发现数学兴趣,进一步增强与人合作学习的意识。

三、重点难点重点:指导学生探究、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难点: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四、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两个长方体实物,问:同学们,哪个长方体的体积大?接着出示两个体积相近的长方体,问:它们呢?教师适时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清晰地展示分割过程,这时遇到了新问题:长有余数,这时告诉学生们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这几个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问题使学生产生了思维的动力,此处多媒体课件的分割过程更是逼真地呈现了新知和旧知的矛盾,使学生在思维和情绪处于最佳状态时进入新课。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7篇)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7篇)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7篇)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来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根本的立体图形,在熟悉了一些平面图形的根底上学习立体图形,是学生熟悉上的一次飞跃。

学生以前虽然接触过长方体和正方体,但只是直观形象的熟悉,要上升到理性熟悉还有肯定难度。

本单元前几课时已经熟悉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学习了外表积的计算,。

这节课要在此根底上把握体积的概念和常用的”体积单位,学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把握公式的意义和用法。

这是下一步学习体积单位进率的根底,更是以后学习容积的根底。

因此,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必需把握娴熟。

二、教学目标:1、结合详细操作,引导学生探究并把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娴熟地运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通过探究活动,培育学生的分析、概括力量,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培育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

重点:把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体积公式的意义。

三、教法与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盼望自己是一个发觉者、讨论者、探究者,奇怪心促使他们什么事都要自己去动手尝试。

而他们的思维特点又一般都是从感性熟悉开头,然后形成表象,再通过一系列的思维活动,上升到理性熟悉。

因此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实践,独立地发觉问题、思索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对所学内容有所领悟,进而内化为己有,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课以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沟通与探究为主,教师同时协作多媒体课件演示,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四、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提醒课题。

任何新学问都是以原有学问体系为依托,因此在复习中我设计了如下内容来为新课做好铺垫。

1.什么叫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用学具手势或其他方式描述出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分别有多大。

2.多媒体课件出示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利用动画演示把它们切割成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请学生说一说他们的体积分别是多少?是怎样知道的。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知识的联系及地位)这一内容是在学生理解了体积的概念和体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由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扩展到研究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是学生空间思维发展的一次飞跃。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是学生形成体积的概念、掌握体积的计量单位和以后计算各种形体体积的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在本册教材的第二单元学生学习了长方体的认识以及表面积的计算,学生对长方体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本课的前几节,学生学习体积与容积,体积单位的认识,为学习长方体的体积打下了必备的知识基础。

通过对学生进行前测学生对长方体的体积并不陌生。

但对长方体的体积的概念和计算并不清晰,大多数学生知道长方体的表面积与体积不一样,有一部分学生在课外学习中老师给过长方体的体积公式,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调查中,有一部分学生对长方体体积与什么有关时,认为与长方体的棱、面有关,在计算棱长、表面积和体积中有一部分学生不会解答,会解答的学生在单位名称写的不准确中也能看出对长方体的体积的计算还是不清楚。

针对本班学生大多数都知道体积公式,所以本接课重在学生动手操作,验证方面,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形成清晰的概念,感受长方体体积的推导过程和由来,学到数学学习的一种方法,经历猜想----验证----探究的过程。

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能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探究等方法学习数学。

学生思维较活跃,善于思考问题;小组学习时小组长组织能力较强,分工明确,大部分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

三、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策略目标:通过“猜想——验证”的过程,形成发现、创新的过程。

从而获取数学活动经验。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抽象概括、归纳推理的能力。

长方体体积公开课教案

长方体体积公开课教案

长方体体积公开课教案课时:60分钟年级:六年级学科:数学教学目标:1. 理解长方体的定义及特征,能够准确计算长方体的体积。

2. 运用长方体的体积求解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长方体的模型、白板、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教师提前要求学生准备尺子、纸张、笔。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 教师向学生展示长方体的模型,询问学生对长方体的定义与特征,并引导学生共同总结。

Step 2:学习1. 通过图片和实物模型,向学生展示长方体的三个相互垂直的面、六个面和各边的长度。

2. 引导学生观察模型中的标签,并解释标签的含义。

3. 引导学生学习长方体的体积公式:体积=长×宽×高,并分别解释一下公式中各个变量的含义。

4. 教师提供几个例子,由学生计算长方体的体积。

Step 3:巩固1. 学生课堂练习:在纸上抄写下体积公式,并完成给定的计算练习。

2. 学生互相检查答案,教师随机抽查几个学生,让他们上台展示答案和解题方法。

Step 4:应用拓展1. 教师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如“一个长方体水箱的长为2米,宽为1.5米,高为1.8米,问这个水箱可以存储多少升水?”请学生使用体积公式计算,并给出答案。

2.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彼此交流解题思路,并展示各组的答案。

Step 5:总结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学习内容,总结长方体的定义、特征和体积计算公式。

2. 学生复述体积计算公式和解题步骤。

Step 6:作业1. 教师布置作业:完成课本上与长方体体积的计算相关的练习题。

2. 学生完成作业,备课时间检查和批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实物模型和运用图像化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了长方体的定义和特征,并学会了如何计算长方体的体积。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但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练习与应用能力,让他们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长方体体积的教学设计

长方体体积的教学设计

长方体体积的教学设计篇一:长方体体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46页~47页教学目标:1、学生经历探索长方体与长、宽、高之间关系的过程,理解掌握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2、能根据正方体与长方体的从属关系,理解掌握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3、能运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正确地进行简单的体积计算,并解决简单的问题。

4、经历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推导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关键:运用教学具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长方体体积与长、宽、高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块若干。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计算下列长方形的面积。

练习要求:(1)学生独立计算各长方形的面积;(2)全班反馈。

2、说一说。

教师:你认为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有什么关系?要计算长方形的面积需要哪些条件?通过问题回答,使学生懂得长方形面积的大小与它的长、宽有直接的关系,要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必须已知它的长和宽的长度。

二、探索新知1、揭示课题,设疑激趣。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过并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今天,我们要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板书课题:长方体的体积。

教师:请你猜一猜长方体的体积可能与什么有关?随后,电脑课件演示,如:比较图1、图4体会到:长、宽相等的时候,高的值越大,体积也越大;高的值越小,体积也越小。

比较图2、图5体会到:长、高相等的时候,宽的值越大,体积也越大;宽的值越小,体积也越小。

比较图3、图6体会到:宽、高相等的时候,长的值越大,体积也越大;长的值越小,体积也越小。

教师:体积与长、宽、高存在怎样的关系呢?从而,使学生肯定长方体体积的大小决定于它的长、宽、高的长短。

(这里课件动态演示长方体体积相关的三个条件的变化,一是长方体宽、高不变,长变;一是长方体长、宽不变,高变;一是长方体长、高不变,宽变。

通过课件动画和色彩上的区别,让学生形象、直观地观察体会长方体体积大小与哪些条件有关。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13篇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13篇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13篇《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在详细的情境中自主探究并把握长方体体积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体体积,并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2、通过操作、观看、猜测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受体积公式的探究过程,不断积累立体图形的学习阅历,增添空间观念,进展数学思维。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获得学习胜利体验,激发数学学习爱好。

[教学预备]老师预备用1cm3小正方体拼摆成的长方体模型,长方体包装盒,多媒体课件;各小组预备1cm3的正方体和试验记录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谈话:上节课,我们已经熟悉了体积和体积单位。

今日,老师带来了一个用1cm3的小正方体摆成的长方体〔出示长4cm、宽3cm、高2cm的长方体模型〕,你有方法知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吗?明确:要知道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中包含多少个体积单位。

演示:按长方体模型的长、宽、高各含有的小正方体个数,算出长方体的体积〕揭题:刚刚,老师的这个长方体模型是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的,但生活中有许多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物体是不能分割的。

譬如,这个长方体的包装盒〔出示〕,它的体积又有什么方法知道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数一个长方体中含有的1cm3小正方体的个数,使同学进一步理解求一个物体的体积,就是求这个物体包含的体积单位的个数。

同时也为后面有序地数出小正方体的个数作一些孕伏。

]二、操作探究,发觉规律启发:在三班级,我们学过长方形面积,还记得是怎样推导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吗?同学回忆后,电脑演示推导长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

出示长方体直观图,商量:你认为,长方体的体积可能与它的什么有关?我们可以用怎样的方法讨论长方体的体积?同学可能想到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关;可以把长方体分割成若干个棱长1厘米、1分米或1米的正方体,长方体中含有体积单位的个数就是它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计算》优秀教学设计

《长方体的体积计算》优秀教学设计

《长方体的体积计算》优秀教学设计《长方体的体积计算》优秀教学设计篇一:《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感知长方体的体积大小与它的长、宽、高有关。

通过具体操作,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及合作学习能力,培养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在个人及小组的探究活动中,培养团队协作,勇于探索的品质,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体验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包装盒和一个不规则物体,每组12个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表格。

教学过程:一、复习比较,引入课题1、(出示两个不同的物体)这两个物体谁比较大?我们比的是他们的什么?体积指的是什么?2、下面的图形都是由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的,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3、(出示包装盒)大家认识它吧?它是什么形状的?它的体积多大呢?请你估一估,猜猜它有多大?(生猜测)要使他说得更准确,我们用一种科学的方法来计算长方体的体积那就好了。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吧,板书课题:长方体的体积。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探究长方体的体积计算1、探究长方体的体积和那些因素有关。

师:我们都知道长方体有六个面,这6个面可能是什么形?学生口答。

大家想一下,长方形的面积和什么有关?(学生回答)那么猜一猜,长方体的体积可能和什么有关呢?(生猜测)老师这里有几组长方体,(课件出示)大家看,这两个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探究长方体的体积和它的长、宽、高的关系,推导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师:那么长方体的体积和它的长、宽、高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每组准备12个小正方体)(1)老师课前叫同学们准备了一些棱长都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现在,小组合作,每个小组分别摆出各种长方体,记录它们的长、宽、高,并填表。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三篇篇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经历探索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掌握并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2、经历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发展动手操作、抽象概括、归纳推理的能力。

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运用体积计算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探究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乐趣,学会与人合作。

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意义。

3.教学用具教学课件、一个长方体拼制模型4.标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激趣引入同学们,最近你们发现的城市有哪些变化呢?在城市里为什么要建这么多高楼大厦呢?如果建平房,会怎么样?老师带来一件衣服,谁想试一试?(点名让一胖一瘦上来)问:同样一件衣服,为什么有的宽松,有的紧?(因为他们体型不一样,也就是占的空间不一样)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跟空间有关的内容。

板书课题:体积二、学习“体积”、“体积单位”的概念1、出示大、小苹果,问:哪只苹果占的空间大?你能从自己的身边选两件物体,比比它们的大小吗?2、出示差不多大的土豆和一个长方体石块,你知道它们哪个大吗?那你有什么办法?演示书上的实验,得出:土豆占的空间小,石块占的空间大。

3、师揭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土豆和石块相比,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4、计量体积的大小,要用到什么呢?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请同学们自学14页中间部分。

5、学生汇报:(1)常用的体积单位(2)拿出课前做的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小正方体,说说哪边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

(3)立方米是怎么规定的?老师用3根1米长的木条搭成一个互相垂直的架子,放在墙角感知1立方米的大小,并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跟1立方米差不多大。

6、摆一摆:用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摆成下图中不同形状的模型,你知道它们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见教材)得出: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6篇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6篇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6篇[教材简析]这局部教材是学生已经把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了解体积的意义,初步把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根底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在探究中通过分析、比拟、归纳,把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这始终棱柱体积的通用公式。

练一练和练习六第48题,先直观看图计算,再比拟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与前面所学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的不同和联系,在比拟中稳固上述公式的推理过程,然后在练习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这样由浅入深,既稳固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的体积公式,又使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的价值,还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探究并把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的计算是本节课的重点。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详细的情境中,经受比拟、争论、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究并把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的计算方法,能解决与体积计算有关的一些简洁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存空间与图形的学习阅历,增加空间观念,进展数学思索。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书学得的自信念。

[教学过程]一、观看直观图形,熟悉并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底面积(出示长方体、正方体)谈话:同学们,我们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和外表积。

请同学们在小组中找出这两个图形的底面分别是哪两个面?依据学生的答复,教师在图中涂色呈现出底面。

提问:这两个图形的底面积是哪两个面的面积?依据学生的答复,教师板书底面积定义。

再提问:怎样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积?依据学生的答复,明确长方体、正方体底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师板书计算公式。

[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活动必需建立在学生的认知进展水平和已有的学问阅历根底上,在学生理解和把握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和外表积根底上,让学生自己归纳、探究底面积的定义和计算公式,表达数学学习是一个再制造过程。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1】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2.能运用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归纳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一、激趣导入师:今天老师带了两个精美的礼品盒,喜欢吗?猜猜看,哪个礼品盒的体积大?生1:我猜蓝色礼品盒的体积大,因为它比较宽;生2:我猜黑色的礼品盒体积大,因为它比较长…师:看来仅靠观察我们能准确比较出礼品盒体积的大小吗?(不能)。

该怎么办呢?(计算)师:这个主意不错!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体体积的计算。

(板书课题)二、先学后教1、示自学指导(课件)小组合作摆出不同的长方体并在记录单上做好记录,摆好后仔细观察,思考:长方体的体积与什么有关?想好后在组内交流。

(时间4分钟)2、学生按小组分工合作,二人拼摆长方体,一人记录,一人监督,探索长方体体积与什么有关?教师巡视指导。

指两个小组到前面板演。

3、组织学生汇报。

生1:我们组摆了3个长方体,第一个长方体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我们组发现小木块的数量和长方体的体积相等。

师:能举例说明吗?师:还有哪个小组愿意来回报你们的发现?生2:我们组摆了3个长方体,第一个长方体长2厘米,宽3厘米,高3 厘米,第2个长方体……我们组发现长乘宽乘高等于长方体的体积。

例如第一个长方体的长2厘米,宽3厘米,高3厘米,用2X3X3=18,长方体的体积也是18立方厘米….;.)师:真会思考,将你们组的发现写在黑板上。

还有哪个小组愿意汇报?其他组学生汇报。

4、验证发现师:同学们都很善于观察思考,现在我们就重点看看第2小组的发现。

他们组摆了 3个长方体,发现长方体的体积=长乂宽X高,那所有长方体的体积都等于长乘宽乘高吗?(师在黑板上写个“?”)现在我们就来验证一下。

这次验证有两个要求:一、尽量用多的学具拼摆,二、把你们的发现用算式表示并填在记录表2 中。

长方体体积大班教案

长方体体积大班教案

长方体体积大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长方体的定义和计算方法,理解体积的概念。

2. 技能目标:能够熟练运用公式计算长方体的体积。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对几何学的探索欲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和解题方法。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将问题转化为数学运算。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长方体模型、教学PPT、黑板、彩色粉笔。

2. 材料准备:练习题、复习提纲。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向学生展示一个长方体模型,并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图形吗?它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回答,确保学生对长方体的定义有基本的了解。

2. 观察与讨论(10分钟)让学生观察长方体模型的长、宽、高,并引导学生发现长方体的体积与这些参数有何关系。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推测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3. 讲解与示范(15分钟)使用教学PPT,详细讲解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并结合具体的例题进行演示。

在讲解过程中,强调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应用方法。

4. 分组练习(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发一些练习题,要求学生根据已学知识计算出长方体的体积。

同时,教师巡回指导,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5. 梳理与总结(10分钟)邀请几个学生上台展示他们解题的过程,并与全班一起进行讨论和总结。

帮助学生加深对长方体体积计算的理解和掌握。

6. 拓展与应用(15分钟)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题目,引导他们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不同的实际问题中,如计算房间的容积、水槽的容量等。

激发学生对几何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7. 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学生对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五、作业布置1. 练习册上相关的练习题。

2. 思考并写出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利用长方体体积公式进行计算,并写出解题步骤和答案。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讲解和练习等环节,有效地引导学生掌握了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长方体的体积-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长方体的体积-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长方体的体积-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长方体是由长方形组成的,能说出长方体的三条边叫做长、宽、高。

2.能够根据提供的长、宽、高计算出长方体的体积。

3.能够通过实物模型和图形进行长方体体积的计算。

4.能够运用长方体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长方体的定义和构成。

2.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3.实物模型和图形计算长方体的体积。

三、教学难点1.运用长方体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熟练使用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出示一些不同形状的物体,让学生辨认出长方体,并介绍长方体的定义和构成。

2. 讲解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教师在板书上演示用公式V=l×w×h来表示长方体的体积。

学生通过解释公式,掌握计算长方体体积的方法。

3. 理解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式教师出示一个体积为1000立方厘米的长方体实物模型,并让学生测量出该长方体的长、宽、高。

学生通过测量结果,运用体积计算公式计算出长方体的体积,确保学生理解了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式。

4. 图形计算长方体的体积教师在板上出示一个长方体图形,让学生通过计算图形内部小立方体的数量,来计算图形的体积。

这种方法让学生形成对计算公式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5. 运用长方体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出示三幅画面,分别是长方体的包装盒、水果筐子、教室长方体黑板的表面积。

通过这三幅画面,让学生综合运用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运用长方体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反思1.通过对长方体的定义和构成的介绍,让学生全面了解长方体的概念及特点。

2.通过教师上课讲解和学生自我学习,学生熟悉并掌握了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3.教师通过实际物体和图形的演示让学生加深了对长方体的概念和体积计算方法的理解。

4.教师让学生通过具体问题来综合运用概念和公式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更好地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3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3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北关小学姚亚琴【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策略目标:通过“猜想——验证”的过程,形成发现、创新的过程。

从而获取数学活动经验。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抽象概括、归纳推理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人合作。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的推导过程,掌握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计算机、多媒体课件、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各一个。

长方体和正方体各一个,量杯一个,不规则有石块一个。

【学具准备】一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三十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1、比一比。

同学们都爱吃水果吧。

那么西瓜和苹果哪个大、哪个小呢?同学们再看,下列哪种物品的体积大?(课件二、三)其实刚才我们在比较他们的什么?(比较它们的体积。

)体积指的是什么?(体积是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课件四)常用的体积单位有那些?(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课件五)实验操作:把石块放入盛水的容器中,水面上升的动态过程师:水面为什么会上升?小结:任何物体都占一定的空间大小,也就是说都有一定的体积2、学习计量物体体积方法1)师出示一个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师:它的棱长为1厘米,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2)学生动手操作:四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一个接一个排成一排。

师:这是一个什么形状的物体?它的体积是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3)学生动手操作:五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一个接一个排成一排师:这是一个什么形状的物体?它的体积是多少?你是怎么知道的?小结:通过刚才显示的三个长方体的体积,我们可以看出,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是看这个物体中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3、揭示课题1)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及学生学具师:你还能像刚才那样直接看出它们的体积吗?能比较它们的体积大小吗?2)小结: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接触的许多长方体和正方体,都不可能直接看出它们的体积大小,如生产电冰箱的包装箱,就要知道电冰箱的体积,能不能用这种数体积单位的方法?那么,怎样来计量它们的体积呢?这就是这一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辽宁省大石桥市周家镇中心小学李丽娟【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和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学生在动手操作,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过程中发现知识的规律,掌握数学知识、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训练。

3、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提高,空间观念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教学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教具准备】课件大小不一的两个物体大小相近的长方体与正方体【学具准备】正方体小方块教学实施具体过程: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1、大家都爱吃水果,那么西瓜和苹果哪个大?哪个小?(西瓜大苹果小)其实刚才我们在比它们的什么?(比较它们的体积)体积指的是什么?(体积是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2、那么常见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呢?3、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学具:那你能猜猜这个长方体学具的体积是多少吗?那这个正方体的体积和长方体比较,哪个会大一些呢?4、看来同学们的意见出现了分歧,那么怎样才能准确的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呢?谁说说看?(看看它们哪个体积大哪个就大?)5、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二、观察思考提出猜想1、猜想:我们学过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谁来说说长方形面积与什么有关?(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有关),长方体的体积可能与什么有关?下面请看课件。

出示三组长方体进行比较引导学生使学生初步认识到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都有关。

三、观擦实验,验证猜想1、那么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凭空想象是不行的,数学是要讲究依据的,要通过反复的实践证明才行课件演示(1)看一看下面的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为什么?体积是4立方厘米。

为什么?因为他它含有4个1立方厘米的体积单位。

我们已经知道,长方体的体积就是指长方体所含有的体积单位数。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15篇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15篇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15篇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第十册第29页——30页的内容及相应的练习题。

教学目的:1、通过实验探究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经历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体积计算公式。

3、培养学生动手拼摆能力,观察、归纳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体积公式的应用。

教学难点: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每排个数、排数、层数和长方体长、宽、高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学生分成2人小组,每组准备一些数量的小正方体、练习题单。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常用的体积单位,今天我们来探究长方体的体积求法。

板书:长方体的体积。

二、猜测、为学生指名探究方向1、课件出示:一个长方体。

师:你有什么方法能知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2、课件演示:把长方体切割成一个个的小正方体,数出每排个数、排数和层数;并用每排个数某排数某层数=总个数(即体积数)。

3、师:(1)数小正方体个数的方法能解决所有的长方体体积问题吗?看来有必要得出一个求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2)猜测一下长方体的体积可能和长方体的什么有关?4、课件演示,让学生理解长方体的体积与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有关系。

三、探究体积公式推导过程1、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用小正方体通过拼摆,来探究一下长方体的体积和长宽高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

2、同桌合作:课件出示:合作要求:(1)齐读要求。

(2)先摆,再观察,最后再填表。

3、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4、全班交流:(1)小组汇报结果。

(2)观察表格思考:你有什么发现?同桌先互说。

(3)全班交流发现。

(4)师补充提问:每排个数、排数、层数和长方体的什么有关系?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结合学生的回答,观察一个摆好的长方体,理解每排个数、排数、层数和长宽高之间的对应关系。

并多抽几个学生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

5、师:你能推导出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了吗?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板书:长方体的体积=长某宽某高;V=ab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赤峰市松山区哈拉道口学区中心校李艳双
【教材内容】
本节所讲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40-42页有关长方体计算的内容。

【教材简析】
这一内容是在学生理解了体积的概念和体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由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扩展到研究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是学生空间思维发展的一次飞跃。

【学情分析】在本册教材的第二单元学生已学习了长方体的认识、表面积的计算、体积与体积单位,为学习长方体的体积打下了必备的知识基础。

另外,五年级学生有了一些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具备了一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

并且大部分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发展的意识,对挑战性的任务很感兴趣。

这使得我们在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上除了关注数学的用处之外,应当设法给学生经历做数学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在这些活动中表现自我、发展自我,从而感受到数学学习是很重要的活动,初步形成并学会数学思考。

此外,本节课的内容学生理解起来并不难,关键是如何调动他们实践与探究活动的热情,让他们在活动中有所发现。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长方体的体积,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会推导长方体的体积公式,会用长方体体积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计算机、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一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这是一个小正方体,它的棱长是1厘米,体积是多少?这样的4块拼成的长方体,它的体积是多少?这块长方体豆腐,它的体积你有办法得到吗?
师:刚才大家一致认为,求长方体豆腐的体积,只要用刀把豆腐切开,看它包含着几个体积单位,它的体积就是多少;如果老师很想知道我手中的这本数学课本的体积,用刀切这种办法还管用吗?你能不能探究出一种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长方体的体积。

(板书课题:长方体的体积)。

二、实验探究,体会本质
师:让我们通过实验来发现其中的奥秘吧,来我们先看一下实验要求。

(电脑出示)
1、摆一摆: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小木块,每人摆出一个长方体(尽可能不同)请组长给长方体编号(1)(2)(3)(4)
2、看一看: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填在表中。

3、数一数:摆每个长方体各用了几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你是怎样数的?体积分别是多少?填在表中。

4、想一想:观察表中这些长方体的长、宽、高以及它们的体积,再联系数体积的过程,你发现了什么?在小组里谈一谈。

生:我们组发现:长方体体积与数出的小木块的数量相等。

师板书:长方体体积=数出的小木块的数量
生:我们组发现:长×宽×高=小木块的块数。

生:我们组发现: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师板书: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三、操作探究,建立模型
师:现在老师想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出一个长4cm,宽3cm,高2cm 的长方体。

想一想该怎样摆?需要多少个?同桌交流。

师:你们是怎样思考的?
生:我们认为,长4厘米,每排要摆上4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宽3厘米要放3排,高2厘米就要摆这样的2层。

师:课件演示摆放过程,通过观察你发现什么?
生:我们看出:长方体中,长的厘米数与每排摆的个数相同,宽的厘米数与排数相同,高的厘米数与摆的层数相同。

生:我们发现: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4)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实验探索出了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今后在学习上同样可以利用这种方法学习。

(5)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41页把长方体体积公式补充完整。

(6)师:请同学们自学41页最下面一段,看看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和大家交流一下。

生:长方体体积用V表示,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高用h 表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用字母表示是V=abh
师:板书:V= abh
四、学以致用,激发兴趣,升华成果
师:在生活中,怎样计算长方体的体积?
1、电脑出示例1:一个长方体,长7cm,宽4cm,高3cm,它的体积是多少?
生独立解答,然后汇报交流,实物展示。

2、自主练习,计算右图长方体的体积
3、(回归导入)
用公式计算数学课本的体积。

师出示长2.1dm,宽15cm,高1cm。

4.小结并质疑: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并用它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大家表现很好,谁还有不懂的问题?
5、电脑出示习题:
长5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长缩短1厘米(图上从右边去掉一排),高增加1厘米(图上在上边增加一排),此时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变成了什么图形?
师:正方体的体积如何求你们想知道吗?有兴趣的同学课后研究,下节课我们继续探究正方体的体积。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体积
小木块的个数=每排的个数×排数×层数
长方体的体积= 长×宽× 高
V = a
b 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