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布坎南公共选择理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政治交易过程:
Leabharlann Baidu
(三)、将公共选择方法应用于政治过程的分析 1、公共选择学派的投票理论 2、公共选择学派的官僚理论——政府失败说 (1)官僚是经济人,与民众间是交易关系
官僚是追求个人利益或效用最大化的经济人,其目标不是公共 利益或机构效率,而是个人效用。 作为政治家或官员的个体,他们在政治市场上追求着自己 的最大效用:权力、地位、待遇、名誉等,而把公共利益 放在次要的地位。 官僚与民众之间实质上交易关系: 民众以纳税的方式赋予官僚尊严和体面的生活; 官僚利用自身的资源为民众公共利益服务; 官僚是民众雇佣来为民众服务的。
因此,公共选择理论中的“经济人”是“新经济人”
,并非美国学者凡布伦所指责的那种追求个人最大经 济利益的“洁白无暇的经济人”
3、政治的交换过程性质:交易经济学方法 (1)、政治是一种在解决利益冲突时进行交易而达到协 议的过程:
A、市场制度中的两人交易为简单交易,两人以上的交易为复杂交 易: 一旦市场交易中出现第三方或交易使第三方受益或受损,交易 各方要么难以达成一致同意,要么带来较高交易成本,因此人 们通过市场进行的活动就只能满足其一部分的目标,而另一部 分目的必须通过政治活动而达成; B、政治的功能就在于建立起人们都能遵守的规则以协调冲突。 民主政治活动中的个人活动也具有交换的性质,人们在自愿交 换的基础上,在政治活动中达成协议、协调冲突、制定规则; C、政治交易过程也存在着权力与强制,但它们以自愿交换为前提 ,是人们在立宪阶段一致同意赋予政治的,其目的是为了促进自 愿交换。 公民投票者:需要:政治家与官僚的服务; 给出:选票; 政治家:需要:权力、地位、薪俸;提供:政策制定、监督; 官僚:需要:权力、地位、授权、薪俸;提供:公共服务;
布坎南公共选择理论
一、布坎南生平与著述
当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1986年诺贝尔经经济学奖获得者 ,大学教授; 主要贡献在于对政治决策与公共经济理论的贡献; 代表性著作:
《财政理论与政治经济学》,1960; 〈对赞同的计算〉(又译为〈同意的计算〉),1962,与塔洛克合 〈成本与选择〉,1969; 〈公共选择论:经济学的政治运用〉,1972,与R·托里森合著; 〈自由的限度:在无政府主义状态和极权主义国家之间〉,1975; 〈民主过程中的公共财政〉,1976; 〈民主政治的赤字财政:凯恩斯爵士的政治遗产〉,1977; 〈政治活动的经济学〉,1978; 〈俱乐经济理论〉,论文,1965; 〈自由、市场与国家〉,1986;
二、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内容与观点 (一)公共选择理论界定
1、广义的解释:
(1)、作为经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流派, 公共选择可以界定为“对非市场决策的经济学研究,或者 说,是将经济学的方法应用于政治科学”(丹尼斯·穆勒 )。 (2)公共选择的主题:是政治科学的主题: 国家理论、投票规则、投票者行为、党派政治学、官方政 治学等 (3)公共选择的方法论:经济学的方法论 把政治过程看成交易过程。 布坎南:“公共选择一种对政治的看法,它是在把经济学 家的工具和方法扩大应用于集体的或非市场的决策的过程 中产生的”。 被认为是最名符其实的“政治经济学”。
C、“新经济人”观:经济理性人假设并不总意味着人是 利已主义或一味追求个人经济利益
政治活动中人们所追求的最大效用,可以是商品、收
入、财富、社会地位、权利等利已主义因素,也可以 是慈善、友谊、和平、社会进步等精神因素和利他主 义因素。
即:理性假设只是说利已主义因素或个人物质利益是
值得追求的,但并不完全否定利他主义的存在。利已 主义和利他主义两个因素都有可能实现个人效用的最 大化;
2、狭义的解释:
作为公共行政学的一个流派,它将公共选择的方法
应用于公共行政管理领域,分析政治家、官僚和投 票人的行为。
其关注的重点是政府的管理活动及各个领域公共政
策的制定和执行。
由于公共选择学派将各级行政机关统称为官僚机构
,公共选择理论也被称为“官僚经济学”。
(二)公共选择方法论(研究政治的经济学方法)
B、理性受限
理性个人的效用最大化行为受到自身能力的限制(有限理性),个 人受其理性与正交易费用的限制,其行为与最大化目标并不总是保 持一致; 政治活动较之经济活动更具不确定性,有时难以做到行为理性; 人们在政治活动中对活动结果承担的责任相对要轻,这导致共个人 往往不太进行理性的比较计算;
1、方法上的个人主义 A、以个人为中心的分析视角
不把“社会”、“国家”、“企业”、“政党”、“法院”等等当 作集合性的整体来加以研究,而是力图打开这些“黑箱”,直接分 析其中的个人行为。 个人选择行为的依据或标准:要求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 公共选择所探讨的基本问题:一个政府机构的代理人在某一事项上 增加(或减少)投入所带来的净收益(或净损失),与同样投入在 其他事项上所可能带来的净收益(净损失)相比,是多还是少。 个人在选择或决策时不是孤立的,会受制度环境的影响; 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并不限定个人选择所追求的目标是什么,既可 以是利已主义的,也可以是利他主义的; 个人选择方案与选择的结果是有区别的,个人只能作出方案选择, 但不能选择总体结果,总体结果是个人选择不经意的结果。
B、微观经济学的边际分析方法
C、与经济学上个人主义方法的区别:
2、经济理性人原则与利已主义本性 A、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行为假定:经济理性人假定
古典经济学的经济理性人假定:“人是一个自私的、理性的功利最 大化者”。 公共选择理论将古典经济学的经济理性人假定扩展到人类行为的所 有领域:从而填平了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厂商理论与政治 、法律理论之间的鸿沟。 “个人是在一定约束条件下追求效用的最大化者”。无论这个人是 政府官员、法官,还是生产厂商或消费者。 追求个人物质利益满足的利已主义是个人行为的首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