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高校后勤队伍建设的思考

合集下载

加强高校后勤队伍建设的思考论文

加强高校后勤队伍建设的思考论文

加强高校后勤队伍建设的思考论文加强高校后勤队伍建设的思考论文[摘要]后勤工作是高校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后勤队伍建设决定着高校后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影响着高校整体水平和培养目标的实现。

本文针对高校后勤队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高校后勤队伍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高校;后勤;队伍建设后勤工作是高校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后勤职工在高校工作中担负着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作用。

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探索新体制、新机制的转折时期,如何建设一支事业心强,遵守纪律、爱护国家财产、技术熟练、具有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全心全意为师生员工服务的后勤职工队伍,决定着高校后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影响着高校整体水平和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辽宁省高校后勤队伍现状近年来,辽宁省高校后勤队伍发生了巨大变化,有些高校已开始从行政管理、教师以及优秀毕业生当中挑选部分人员加入后勤队伍,从而改善了后勤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

但从涵盖理、工、医、农、财经、外语等15所院校在编的1507人后勤队伍现状调查结果来看,仍不能适应当前学校改革发展的需要,“三多三少”不合理结构仍然存在。

即“低学历的多,高学历的少;普通工人多,技术人员少;简单劳动者多,人才少”。

后勤队伍的状况不容乐观,后勤队伍的建设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高校后勤队伍存在问题1.学历结构偏低、年龄偏大从表1中看出,本科以上学历仅占20.17%,高中以下占63.58%,随着高校发展,后勤管理向着科学化、规范化迈进,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管理,加强后勤信息化建设已成为面临的实际困难;从表2中可以看出,40岁以下占21.51%,40岁以上占78.49%,其中45岁以上占58.2%,在后勤人员只出不进的政策下,再过10年将有55%的人员退休,高校后勤服务与保障将难以维系。

2.职称结构不合理、工人技师断档从表3、4中可以看出,管理人员高级职称占3.58%,工人技师占9.02%,且工人技师平均年龄56.8岁,且高级工的平均年龄也超过50岁,再过3-5年,80%-90%技师将退休。

高校后勤队伍建设的思考

高校后勤队伍建设的思考

高校后勤队伍建设的思考摘要:高校后勤实体是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生活的重要保障,在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近年来高校后勤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日益显现,急待解决。

本文试从三个角度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高校后勤队伍建设贡献微薄力量。

关键词:后勤建设高校后勤实体是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生活的重要保障,在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可以说,学校里的每一件事、每一个角落、每一项活动都渗透着后勤工作,后勤干部,是为学校提供强有力的后勤支撑和保障的关键。

所以高校后勤干部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后勤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而后勤工作质量的优劣则关系到高校的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的生活,关系到学校未来发展的前途。

进入21世纪以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用这一科学理论去指导、检查、改进后勤工作,加强后勤干部队伍建设,努力解决现阶段高校后勤面临的师生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与后勤服务能力、质量之间的基本矛盾,才能使后勤工作在高校和谐校园建设以及为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中心任务服务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一、目前高校后勤干部队伍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管理体制和用人机制不断变化,后勤干部队伍整体状况有所改善,这对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更好地为教学、科研以及师生员工服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与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相比,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后勤干部队伍不稳定。

虽然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由于传统的影响,轻后勤管理队伍建设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

后勤干部在高校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没有得到充分认识,导致许多有能力的人不愿意从事后勤工作,因此队伍不稳定,建设难度大。

(二)后勤干部年龄结构不合理。

当前,不少院校的后勤干部队伍仍未形成合理的年龄梯队,老中青年龄结构比例失调,青黄不接,中青年干部比例少,一部分有经验、有能力的老干部即将退休。

加强校园后勤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加强校园后勤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加强校园后勤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2023年了,学校的校园后勤服务建设是否还需要加强呢?答案显然是肯定的。

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校园后勤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

校园后勤服务是学校与学生、教职工联系的重要纽带,因此,在加强校园后勤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上还需下大力气。

当前,学校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后勤队伍的质量问题。

虽然现在大多数学校的后勤队伍都有一定的规模,但从服务的质量上看,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为此,学校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后勤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首先,建立全方位的员工培训体系。

要提高后勤服务的质量,建设一支优秀的校园后勤队伍是关键。

因此,学校应该建立全方位的员工培训体系,对后勤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和技能提升,确保能够适应学校的发展需求。

其次,加强员工的招聘、考核和激励管理。

在后勤队伍的建设中,人才是最关键的因素。

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员工的招聘、考核和激励管理,采取更加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吸纳更多优秀的后勤管理人员,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提高服务水平。

再次,加强后勤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学校的后勤设施建设和维护是后勤服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后勤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提供更加高效、优质、便捷的校园后勤服务,满足师生教职工的需要。

最后,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

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提供更加全面、高效、优质的校园后勤服务,重视学生和教职工的建议和反馈,通过及时的反馈与改进,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满意度。

综上所述,学校的校园后勤服务建设需要加强。

加强后勤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是学校优质后勤服务的重要保障,也是满足广大师生教职工需求的责任和义务。

学校应该始终践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为广大师生教职工提供更好的校园后勤服务。

高校后勤队伍建设研究

高校后勤队伍建设研究

高校后勤队伍建设研究高校后勤队伍建设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高校后勤工作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高校的后勤队伍建设一直是高校管理中的热点问题之一,其含义是指为了保障高校的正常运行与学生、教职工的生活和工作,科学、合理、高效的建立一套完整的后勤管理体系,以及拥有一支高素质、技能齐备的后勤队伍,从而为师生员工提供了优质的服务。

一、高校后勤队伍建设的必要性高校后勤队伍是一个服务单位,它直接对教育教学的质量和工作效率产生重要影响,建设高素质的后勤队伍是保障学校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高校改革发展步伐的加快,高校后勤工作的职能和定位发生了很大变化,新时期高校后勤队伍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断增强综合素质和服务意识,更好的服务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师生员工的生活。

(大学后勤,2013年第1期)二、高校后勤队伍建设的困难与挑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张,高校后勤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首先,现有的后勤队伍结构不够合理,职称、学历、年龄结构不合理,职业化程度较低,专业技能与服务需求不匹配,人员流动性大等问题,都使得高校后勤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不高。

其次,现代化服务理念还未充分贯彻,依然存在服务量小、品质差、服务内容单一等问题。

再者,目前高校后勤综合管理体系和管理手段不够先进、规范,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存在诸多问题。

三、高校后勤队伍建设的思路与方法1、顺应社会需求,构建服务型大学高校后勤队伍建设应该有一定的战略眼光,要放眼长远,基于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学生为中心,必须根据当前大学的运行管理状况,发挥后勤服务的主导作用,依据目标的需要进行科学规划,制定智慧型、高效率、服务型、可持续的发展战略。

2、整合优化资源,助力后勤改革高校后勤队伍建设应该充分发挥高校后勤资源的优势,整体整合、部门间协调,针对不同的需求对服务的种类和范围进行重新规划和配置,充分发掘利用资源,有效提升后勤服务质量。

学校后勤管理中的几点思考

学校后勤管理中的几点思考

学校后勤管理中的几点思考首先,学校后勤管理需要关注校园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校园环境的卫生和安全对学生的健康和学习有着重要影响。

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校园环境管理制度,确保校园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同时,学校应该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制定有效的安全措施,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

其次,学校后勤管理需要注重节约能源和资源。

能源和资源的节约是学校后勤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学校应该制定并执行能源和资源的合理使用方案,加强能源和资源的管理和监控,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

同时,学校可以通过引入新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达到节能的目的。

第三,学校后勤管理需要注重人力资源的管理。

人力资源是学校后勤管理的核心。

学校应该注重人力资源的培养和激励,建立完善的招聘、培训和评价机制,确保后勤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满足学校后勤服务的需求。

同时,学校还应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激发后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第四,学校后勤管理需要注重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对于提高学校后勤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学校可以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对后勤工作的全面监控和管理。

通过信息化手段,学校可以及时获取后勤数据和信息,对后勤工作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调整和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后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第五,学校后勤管理需要注重与社会的合作。

学校后勤管理不仅是学校内部的工作,还需要与社会各方面进行紧密合作。

学校可以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供应的质量和及时性。

同时,学校还可以与社会组织和企业开展合作,共同推进学校后勤管理的改善和创新。

总之,学校后勤管理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关注校园环境的卫生和安全,注重节约能源和资源,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加强信息化建设,积极与社会合作。

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好思考和实践,才能提高学校后勤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关于加强高职院校后勤员工队伍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强高职院校后勤员工队伍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强高职院校后勤员工队伍建设的思考【摘要】在高职院校后勤工作中,后勤员工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

本文从加强队伍建设的必要性、提升后勤员工素质能力、优化管理机制、注重团队建设、开展员工培训等方面展开讨论。

通过加强后勤员工队伍建设,能够提高后勤服务水平、提升工作效率,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更好的支持。

结论部分总结了文章内容,展望了未来后勤队伍建设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

通过本文的研究与思考,希望能够引起高职院校对后勤员工队伍建设的重视,推动后勤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

【关键词】高职院校后勤员工队伍建设、必要性、素质能力、管理机制、团队建设、员工培训、总结思考、展望未来、建议措施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技术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后勤工作作为保障高校正常运转的重要支撑,后勤员工队伍的建设水平直接影响着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水平。

在现实中,一些高职院校的后勤员工队伍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人员素质不高、管理机制不完善、团队建设不够等。

为了提升高职院校后勤员工队伍的整体水平,加强队伍建设势在必行。

对于这一问题,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如何加强高职院校后勤员工队伍建设,提升他们的素质能力和服务水平,为高校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1.2 问题意识高职院校后勤员工队伍建设是一个长期存在且紧迫的问题。

虽然高职院校后勤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由于高职院校后勤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要求后勤员工具备较高的素质和能力。

目前仍有一部分后勤员工素质不高,业务能力存在短板的情况。

后勤管理机制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以适应高校发展和变革的需要。

高职院校后勤工作需要高度的团队协作和协同配合,但是一些院校后勤员工团队意识不强,缺乏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由于高职院校后勤工作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员工的培训和学习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一些院校对员工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员工技能和知识水平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加强高校后勤队伍建设的思考

加强高校后勤队伍建设的思考
FZA ・ EH zN HN AH NX sUoG EG U
学 术 纵 横
加强高校后勤队伍建设的思考
口 刘 庆 明

要: 经过 1 0年 的后 勤社 会化 3 6至 4 5岁 13人 。5岁以上 6 0 4 5人 。
勤现状 的管理人才 , 也需要 高素质的专
改革 , 后勤体 制改革仍 未到位 , 后勤 但
离” 要坚持 , 但要经过 一段 时间的过渡 , 人 。社聘人员 : 高中及 中专 6 人 , 8 高中 心强 , 热爱 后勤服务事业 、 擅长管理 、 具
以时间换 空间 ; 随着老 人退休 、 自然减 以下 1 2 。 7人
员, 步扩大服 务外包 , 逐 无论 高校 自 己
质 后 勤 队伍 。
有创新精神 的人才 。此外 , 由于学校部
此必须配备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员 , 可
( ) 三 技术职称 。副高级职称 2名 , 分高价值设备资产 ,均 由后勤使用 , 因 ( 技能职级 。技师 6人 , 四) 高级工 以通过较高待遇引进或聘用 , 实现后 勤
办不 办后勤 , 都要建立 自己的一支高素 中级职称 4名 , 初级 职称 4名 。 关键词 : 高校 后勤
高校后勤 队伍人员结构现状

通过对某 高校 后勤人员状况 调查 , 学历 以上的人员 不足 6 具 有初级 职 恢复 活力 。三 是加强后 勤管理 队伍建 %, 发现该 校后勤全 部人 员约 3 0人左右 称 以上的人员 不足 1% ,高 技能工 勤 设 , 5 0 建设一 支高素质 的管理 队伍 。针对
( 含季节用工 ) 由学校编制和社聘人员 人员不 足 2 %,严 重制约后 勤各部 门 后勤人员学历低 、知识水平 差情况 , , 1 一 组成 , 中学校编制 职工 I0人 , 其 1 社聘 的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 三是 人员 结构 方 面可引进有较 高学历 的专业技 术人

关于院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思考三篇

关于院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思考三篇

关于院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思考三篇关于院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思考三篇学校后勤管理需要确立明确的目标,规范化的管理制度,严格的督促检查,才会取得较大的实效。

目标是行动的方向,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关于院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思考1学校工作主要由教学科研、思想政治工作和后勤管理工作三大块组成,其中教学科研是中心工作,而思想政治工作和后勤管理工作分别针对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两方面给予保障。

这三个方面的工作彼此分工,各司其责,又互相联系,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学校所担负的培养人才、创造教科研成果的任务,三者缺一不可。

因此,没有教学科研工作,学校就不成其为学校;没有思想政治工作,其它工作就会失去动力;没有后勤管理工作,教学、科研、德育工作就失去了物质基础。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后勤职能进一步扩展,对后勤保障的要求越来越高。

没有有效的后勤工作作保障,其他工作就不可能顺利开展,甚至无法完成。

后勤服务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教职工的工作情绪、单位的形象与管理,进而影响工作效率。

但是,后勤服务又不像其他业务工作那样易于遵循,它是一项伸缩性、机动性较大,模式相对不固定的工作。

当前,在国家的教育方针指导下,以推进素质教育及新课改为中心,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在经济上、物质上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是学校后勤工作的根本。

一、加强后勤工作领导,更新服务观念扎基础学校是以教学为中心,因而为教学服务的后勤工作,在部分领导、教师、学生的眼中便退到了二线,甚至有人认为教师是耻于做这项工作,做这项工作的人是没有必要得到尊重的,他的劳动成果也没必要得到尊重。

由此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后勤工作人员一定是人心涣散,工作应付,学校的公物维护、环境卫生等管理,肯定是在低水平上运转。

所以,我们的各级领导、教师要关心后勤,关心后勤工作人员的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待遇,爱护其劳动成果,唤起后勤人员的工作热情,这样才能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稳定的后勤队伍,确保后勤工作能够优质高效地为教学服务。

高校后勤队伍建设研究

高校后勤队伍建设研究

高校后勤队伍建设研究前言高校后勤队伍是支撑学校正常运转的重要力量,它的建设和发展对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当前高校后勤队伍建设的短板众多,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来加以改进。

本文以高校后勤队伍建设为研究课题,旨在探讨当前高校后勤队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一、高校后勤队伍建设的现状1.后勤队伍人员流动性大,人才稳定性差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尤其是一些发展较快的地区,人口流失现象更加严重。

高校后勤队伍建设也不例外,队伍流失率高。

许多年轻人进入高校后勤队伍中工作短短几年就会离职,寻找更好的职业机会。

这导致高校后勤队伍人才稳定性差,高校难以建立一支稳定的后勤队伍。

2.后勤服务理念落后,服务质量不高高校后勤服务以往以保障校园环境卫生、运输和维修设备为主,服务理念比较落后,难以满足人们现代化的需求。

以维修设备为例,大多数高校后勤队伍在设备更新、设备维修方面都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这直接影响到了学校各类设施的建设和使用,同时也体现了后勤队伍的应对能力不足,服务质量不高。

3.后勤队伍管理体制不规范,管理粗放许多高校后勤队伍管理体制不规范,制度建设不齐全,缺乏规范的岗位职责范畴,管理粗放。

对于一些行业特色突出的后勤队伍,如清洁、餐饮、保安等,有的高校可能没有特定的部门管理,反而混杂在校园管理或人事部门中,如此一来极容易导致人员管理的混乱与流失。

二、高校后勤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1.加强对后勤队伍人员的培训与管理,提高队伍稳定性对于高校后勤队伍人员的稳定性,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如对在职员工进行适当的晋升和薪资调整,将其聚集到具有稳定岗位的后勤队伍中。

同时建立健全的人才培训机制,通过培训团队意识和技能水平来提高队员们的素质,保障后勤业务的高效和安全。

2.推动后勤队伍服务理念的变革,提高服务质量高校后勤服务的理念和服务质量需要大幅度提高,作为高校后勤人员需要强化服务客户的意识,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推进服务的精细化、高效化,为学校营造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关于加强高职院校后勤员工队伍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强高职院校后勤员工队伍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强高职院校后勤员工队伍建设的思考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后勤工作作为高职院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建设。

高职院校后勤员工队伍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不断完善、改革和提升。

本文将对加强高职院校后勤员工队伍建设进行思考和探讨。

高职院校后勤员工队伍建设应强化人才培养。

后勤工作需要各种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因此需要高职院校对后勤专业的教育培训进行加强。

可以通过设置相关专业的课程和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管理水平,使他们在毕业后能够胜任各种后勤领域的工作岗位。

高职院校后勤员工队伍建设要加强综合素质培养。

后勤工作需要员工具备较强的责任心、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综合素质。

高职院校应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使他们毕业后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后勤工作环境。

高职院校后勤员工队伍建设需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学校可以与企业或相关单位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并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后勤领域的实际工作需求,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高职院校后勤员工队伍建设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应该加大对后勤领域优秀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建立一支专业化、高水平的后勤教师队伍。

学校还应该加强对后勤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

高职院校后勤员工队伍建设还需要加强与社会和企业的合作。

学校可以与企业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习机会;还可以与社会相关单位合作,开展行业对接和交流,了解实际工作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

通过与社会和企业的合作,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和需求,为后勤员工队伍的建设提供更好的指导和支持。

加强高职院校后勤员工队伍建设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需要学校、企业、社会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

只有加强后勤员工队伍的建设,才能更好地满足高职院校后勤工作的需求,为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关于加强高职院校后勤员工队伍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强高职院校后勤员工队伍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强高职院校后勤员工队伍建设的思考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已经成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

后勤工作作为高职院校的重要保障,对于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后勤员工队伍建设的良好与否,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后勤服务水平的高低。

加强高职院校后勤员工队伍建设,是当前高职院校后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加强后勤员工队伍教育培训高职院校后勤员工队伍教育培训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要加强后勤员工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培养,提高后勤员工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要注重技术培训和技能提升,以适应学校后勤工作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提高后勤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要加强后勤员工队伍的安全健康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确保后勤工作的安全稳定。

二、优化后勤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高职院校后勤工作涉及到饮食食堂、住宿管理、保洁环卫、后勤保障等多个方面,需要建立健全的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

要根据后勤工作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优化后勤工作流程,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要建立健全后勤工作的管理制度,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和权限,完善后勤工作的考核评价机制,激励后勤员工努力工作。

三、加强后勤员工队伍的团队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后勤工作需要后勤员工们高度的团队合作和协同配合,需要在团队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方面下功夫。

要加强后勤员工队伍的团队建设,建立和谐的工作氛围,促进员工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强员工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要加强后勤员工队伍的精神文化建设,培养员工们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和精神风貌,激励员工们积极进取,团结奋斗。

四、注重后勤员工队伍的激励和保障高职院校后勤员工队伍的激励和保障是加强后勤员工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

要注重激励后勤员工,制定公正合理的薪酬待遇和奖惩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要保障后勤员工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的工作保障和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身心健康。

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思考

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思考

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思考引言:一、加强后勤管理团队建设一个高效的后勤管理团队对于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因此,学校应加强对后勤管理团队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

同时,还可以通过激励机制,激发后勤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整个团队的协作效率。

二、建立科学的后勤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后勤管理制度是保障后勤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

学校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明确后勤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此外,还可以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引入到后勤管理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工作校园安全是学校后勤管理工作中的关键环节。

学校应将校园安全纳入到后勤管理的重点工作范畴,加强对校园安全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此外,还可以开展校园安全教育和应急预案演练,提升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确保校园的安全稳定。

四、提升后勤服务质量后勤服务质量是学校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要指标。

学校应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提升后勤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可以引入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此外,还可以开展满意度调查和意见反馈,及时了解师生的需求和意见,优化服务内容和方式。

五、加强与社会资源的对接六、注重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在进行后勤管理工作的同时,学校应注重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

可以开展节能减排活动,提倡绿色出行和环保意识,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此外,学校还可以推行垃圾分类和废物回收利用,降低环境负担。

结语:学校后勤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

通过加强后勤管理团队建设、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提升后勤服务质量、加强与社会资源的对接以及注重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学校可以提高后勤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师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最终达到为学生成长提供良好条件的目的。

加强高校后勤员工队伍建设的思考

加强高校后勤员工队伍建设的思考

理论争鸣Theory of schools of thought contend■ 朱志荣 林铃 黄凯加强高校后勤员工队伍建设的思考高校后勤部门是维护高校稳定和发展的重要部门,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校后勤的定位是“三服务(为教学、科研、学生服务)、三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宗旨,为适应学校各个时期的不同需求,实现后勤与学校同步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后勤员工队伍,来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保障。

1我校后勤队伍的现状我校2004年“四校合并”至今,学校后勤人员,包括管理人员、一线工作人员的补充和增加都是通过聘用非事业编职(编外)人员进行解决。

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壮大,后勤改革也经历了十余年,员工人数不断增加,编外人员从300余人增加到近700人,编外人员占后勤总人数的90%左右,增加了近400余人,这些人员均采用编外聘用的方式解决。

以物业服务中心人员为例,三个校区物业人数232人,其中,在编职工9人,编外员工223人,大部分员工学历都偏低,年龄45周岁以上,无任何职称。

从用工队伍看,存在“四多四少”现象,即低学历多高学历少、普工多,技工少、简单劳动者多,具有现代管理水平的人少,高年龄的多,青壮年少。

由于员工队伍存在年龄、学历、技术水平的现实状况导致了在管理上、服务上以及员工的应变能力、处置能力等都存在较大的问题,尽管中心做了大量工作,但效果都不大理想。

无法适应高校发展和现代青年学子对后勤保障服务的需要,后勤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无法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服务要求。

2分析存在的问题2.1员工归属感、主人翁意识欠缺我校编外员工工资大部分都是执行的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采取聘用编外人员的方式来补充后勤队伍,的确减轻了学校的负担,减少了用工成本。

尽管学校也在逐年提高编外员工的待遇,作为为学校提供服务和保障性部门的编外员工的待遇与在编职工仍有差距,与本市其他单位编外员工相比,在工资收入上也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因此,编外员工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较低,很难树立“以校为荣、以校为家”的主人翁精神。

学校后勤管理的几点思考及效能提升浅析

学校后勤管理的几点思考及效能提升浅析

学校后勤管理的几点思考及效能提升浅析学校后勤管理是指对学校内各项后勤工作进行有效组织、协调和管理,以保障学校正常运转和教学秩序的一项重要工作。

高效的后勤管理可以提高学校的运行效率,改善学校的环境,提高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以下是几点关于学校后勤管理的思考和效能提升的浅析。

首先,学校后勤管理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规范。

学校应该制定一套完整的后勤管理制度,明确各项后勤工作的职责和流程,并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

通过规范化的管理,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人为错误,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其次,学校后勤管理需要注重人员培训和能力提升。

学校应该培养专业的后勤管理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并及时更新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

只有专业素质过硬的后勤管理人员,才能有效地管理后勤工作,提高效率和效果。

第三,学校后勤管理需要借助信息化技术和设备。

学校可以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后勤工作进行全面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实时监控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作出相应调整。

同时,学校也应该配备必要的设备和工具,提供便利的工作条件,提高后勤工作的效能。

第四,学校后勤管理需要加强与外部供应商的合作和沟通。

学校可以与特定的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在价格、质量和供货周期等方面达成一致,并建立健全的供应商管理机制。

通过与供应商的良好合作和沟通,可以减少后勤工作中的问题和障碍,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学校后勤管理需要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学校应该积极推行绿色环保的后勤管理理念,采用节能、环保的设备和材料,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浪费和污染。

通过环保措施的推行,不仅可以改善学校的环境质量,还可以降低学校的运营成本。

综上所述,学校后勤管理的几点思考及效能提升可以通过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加强人员培训和能力提升、借助信息化技术和设备、加强与外部供应商的合作和沟通、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等方式来实现。

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改进,学校后勤管理的效能将得到显著提升,为学校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有力支撑。

关于加强高职院校后勤员工队伍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强高职院校后勤员工队伍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强高职院校后勤员工队伍建设的思考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后勤员工队伍建设越来越受到各高职院校的关注。

在现代化高职院校中,后勤服务不再是支撑学校的辅助产业,而是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高职教育质量、增强学校竞争力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后勤员工队伍建设,提升后勤服务质量和水平。

一、理顺职责范围,明确工作内容在高职院校后勤员工队伍建设中,需要将职责范围评估清晰,通过评估制定具体的工作任务和绩效考核标准。

高职院校的后勤服务包括人事管理、物资采购、餐饮服务、房屋维修等多个方面,在管理层面,应建立透明、公正的管理机制,使后勤员工在服务过程中牵线引导,确保后勤服务质量依然满足学校需求。

二、制定员工培训计划,提升员工素质后勤服务工作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要求后勤员工具备丰富的服务经验和专业知识,同时也需要有较高的服务意识和素质。

通过制定员工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后勤员工的职业素养、技能水平,使其为学校带来更加优质、有效的服务,实现高效管理与服务。

三、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员工士气建立合理、科学的激励机制,是激发后勤员工工作热情和动力的关键。

通过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让后勤员工感受到工作的尊严和安全感,激励他们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我,获得更大的职业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实现高素质、高服务水平的后勤服务。

四、强化规章制度管理,严格遵守服务标准高职院校后勤服务关系到学校的整体形象和服务水平,要求后勤员工表现出优秀的职业操守和责任心,强化规章制度管理,严格遵守服务标准。

高职院校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确保后勤员工在服务过程中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严格按照服务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服务质量与水平。

总之,高职院校后勤员工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与服务水平的关键。

通过规范管理、加强培训、建立激励机制和强化规章制度等多重手段,可以加强后勤员工队伍建设,提高后勤服务质量,让高职院校实现更加可持续的发展。

关于学校后勤工作中的几点思考

关于学校后勤工作中的几点思考
垃圾分类与处理
建立垃圾分类制度,对各类垃圾进行分类收集、 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卫生间清洁
定期清洁学校卫生间,保持卫生间设施的清洁卫 生,为学生和教职工提供良好的如厕环境。
设施设备管理
设施维护与保养
定期对学校的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施设备的 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设备采购与更新
根据学校需要,及时采购和更新教学设备、办公设备等,提高学校 的工作效率。
安全保障工作
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明 确安全责任和要求,确保安全工 作的有效实施。
安全检查与隐患排

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工 作,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确保学校的安全稳定。
安全教育与培训
加强学生和教职工的安全教育和 培训,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和自 救能力。
03
后勤工作的改进方向
降低运营成本
有效的后勤管理可以合理控制物资消 耗和设施维护成本,提高学校的经济 效益。
对学生生活的影响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整洁、舒适的校园环境和完备的生活设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效率 。
保障学生生活需求
后勤工作确保学生宿舍、食堂等生活设施的正常运作,满足学生的基本生活需 求。
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支持教学实施
教学设施的维护和更新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助于提高教学 效果。
提供教学支持服务
学校后勤部门还负责提供教学支持服务,如教室安排、教学设备租赁等,确保教 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02
后勤工作的主要任务
环境卫生维护
保持校园环境整洁
定期清扫校园地面、草坪、花坛等区域,确保校 园整体环境干净整洁。
绿色校园建设

关于加强高职院校后勤员工队伍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强高职院校后勤员工队伍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强高职院校后勤员工队伍建设的思考李培林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摘要:高校后勤承担着为高校教学科研、师生生活提供后勤保障的重要任务,是展示学校形象的重要窗口,高职院校后勤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的提升离不开一支管理规范、保障有力、精干高效的后勤员工队伍。

后勤员工队伍的建设关系到高职院校的发展稳定,加强后勤员工队伍是高职院校的提升管理水平和办学能力的重要保障。

本文对高职院校后勤员工队伍的现状进行了归纳,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仅供高职院校后勤管理时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后勤员工;队伍建设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18-0404-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广大师生对高校后勤的管理与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紧跟师生需求,提升后勤服务的质量和水平,适应高校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后勤的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功能,加强高校后勤队伍建设是提升后勤服务质量和保障水平的重要抓手。

一、高职院校后勤队伍的现状相对本科院校而言,高职院校后勤员工队伍建设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1.在编职工补充不足,队伍老化严重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长期以来,因受到人员编制的限制,高职院校后勤在编职工未能得到及时补充,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知识结构不合理,后勤管理人员年龄老化,信息化水平低,创新不足。

2.员工组成复杂,队伍稳定性较差目前,高职院校后勤员工队伍构成比较复杂,主要有事业编制、人事代理制、雇员制和劳务派遣制等形式的员工,有的学校还存在外包服务项目聘用的员工,用工性质多样,管理主体各异,不同类别的员工之间收入差距较大,同工不同酬的现象较为普遍,给学校管理带来一定难度。

由于后勤服务工作繁杂琐碎单一,工资待遇偏低,员工流动较为频繁,队伍的稳定性较差,影响后勤服务质量的提升。

3.员工素质参差不齐,服务意识淡薄相对本科院校而言,高职院校由于自身服务能力有限,后勤实体规模偏小,后勤社会化改革推进相对较快,多数高职院校已经将物业管理、餐饮服务等劳动密切型的服务项目交由社会化企业承担。

关于加强高职院校后勤员工队伍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强高职院校后勤员工队伍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强高职院校后勤员工队伍建设的思考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已经成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

虽然高职院校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后勤管理和服务水平却还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后勤员工队伍的建设方面。

本文将就加强高职院校后勤员工队伍建设的思考进行探讨。

高职院校后勤员工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是队伍素质整体偏低。

后勤员工队伍中存在一些技能素质低、服务意识不强的现象,这直接影响了高职院校后勤工作的开展。

二是队伍数量不足。

随着高职院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后勤工作的任务量也在不断增加,但是后勤员工队伍的数量却没有相应增加,造成了工作压力大、服务质量难以保障的问题。

一是加强对后勤员工的培训和教育。

高职院校应该注重对后勤员工的技能培训和职业素质的提升,提高其服务意识和综合素质,使他们更好地适应高职院校后勤管理的需要。

二是优化队伍结构,引进新鲜血液。

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引进高学历、高技能、高素质的后勤人才,为队伍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三是加强后勤队伍的管理和激励机制。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激发后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后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四是加强后勤队伍的技术装备。

高职院校应该注重投入后勤设施和技术装备的改善和提升,使后勤工作更加科学化、智能化,提升服务水平。

总结一下。

加强高职院校后勤员工队伍建设是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通过加强后勤队伍的培训和教育、优化队伍结构、加强管理和激励机制以及提升技术装备等多方面的措施,才能够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后勤服务水平,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

希望各高职院校能够重视这一问题,加大力度,切实加强后勤员工队伍建设,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校后勤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学校后勤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学校后勤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第一篇:学校后勤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学校后勤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后勤是学校的保障,承担着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工作、学习、生活提供保障和服务的重任,关系着学校稳定和发展的大局。

几年来,我校的后勤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职能部门监管”社会化改革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后勤社会化,积极引入了市场运行机制,在保障质量和服务水平稳步提高的同时,为学校的稳定发展、办学质量提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然而,随着学校办学的不断发展,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科研和师生对后勤保障服务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后勤要不断提高保障服务水平,继续深化改革,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

一、学校后勤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后勤人才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实质上是结构性问题,主要反映在年龄结构和文化结构不合理,以及整体队伍综合素质低。

1、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十年来,不断压缩后勤规模,后勤职工只出不进,形成自然减员,年龄偏大,造成后勤队伍的年龄结构不合理。

2、长期以来学校对后勤队伍建设重视不够,重使用轻培养,与师资队伍建设相比,后勤队伍在人员配备、业务进 1修、技术培训缺乏近期和中长期的规划,而且没有在后勤方面引进大学以上的人才,使后勤人才队伍出现了断层,造成后勤队伍的文化结构不合理。

3、后勤职工自身缺乏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一些职工文化水平不高,不能读、不能写、不懂管理,只会埋头苦干,加上后勤工作琐碎、复杂,使从事后勤工作的同志也常常忽视学习和自身素质的提高,缺乏紧迫感和危机感。

更有不少人把后勤工作看得很简单,不认为它是一门学问,造成后勤整体队伍综合素质低。

后勤队伍的结构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后勤工作缺乏活力,工作中缺乏锐意进取和创新精神。

因此,加强后勤人才队伍建设、调整队伍结构、提高队伍综合素质,建立一支能够满足学校服务保障体系要求、精干高效、勤恳务实的后勤队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加强高校后勤队伍建设的思考刘虎(淮阴师范学院)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教育逐渐普及,高校师生人数不断增加,对后勤管理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后勤队伍决定着管理与服务的质量和层次。

本文通过对后勤队伍建设的必要性探究、存在问题原因的分析,从而提出可行的途径。

关键词:高校后勤队伍建设问题途径一、高校后勤队伍建设的必要性1、高校后勤队伍不断壮大。

随着国家政策调整,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从1998年的108万到2011年675万,13年间招生人数增长了5倍还要多。

为全体师生提供后勤管理服务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后勤工作人员(含自聘合同工)100人以上500人以内的占27.74%,500人以上至100人以内占25.81%,1000人以上的占29.03%,100人以内的仅占17.42%。

[1]这样庞大的一支队伍,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2、高校师生对后勤工作要求越来越搞。

以往的后勤,就是做一些扫扫地、擦擦玻璃、烧烧饭等琐碎的工作。

但是,现在的形势发生了变化。

一方面是学生的变化,目前在高校就读的学生基本上是90后的,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生活上需要温馨的教室、舒适的宿舍、可口的饭菜,在情感上希望能够与宿舍管理人员进行沟通。

另一方是老师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提供及时、到位的后勤服务。

3、高校后勤队伍建设是高校社会化改革的必然趋势。

从过去国务院办公厅连续四年召开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和2010举行的全国高校后勤十年成果展上,国务院大力推动高校后勤社会化,高校餐饮、住宿管理、卫生等更加规范,建立起“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行政依法监管”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

后勤管理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尤为体现后勤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4、20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学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简称《纲要》。

《纲要》提出:到2020年,要“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2]《纲要》明确指出了我国“十二五”乃至“十三五”期间高校办学的目标和方向,创办一流大学,出色的教学、科研是必不可少,同时对后勤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流的大学,一流的后勤,而后勤的优质高效服务必然要依靠队伍的整体素质来支撑二、高校后勤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高校后勤队伍主要是两个群体,一个群体是学校的在编职工,所谓的在编职工,就是享受与教学、科研、管理人员一样的待遇员工;另一个群体是按照企业的运作模式,面向社会招聘的临时工,遵照地方企业的标准执行各项待遇标准。

1、年龄结构老龄化。

通过调查了解,江苏淮安高校后勤队伍2500人中50岁以上人员占30.3%,40-50岁人员占50.6%,30岁以下人员只占4.6%。

从以上的数据看出,人员的构成基本上是老龄化,30岁以下几乎是段层。

2、知识结构两极分化。

在后勤工作的大部分人几乎是没有高中毕业的,淮安高校后勤队伍中,大专及以上占4.9%,高中及各类职业技术中专占20%,其他的基本上是初中毕业。

具有职称的员工更是寥寥无几。

3、薪酬分配机制不合理。

在高校的后勤收入分配中,在编职工的待遇一般比招聘员工的薪酬高出5-8倍,而且聘用员工不享受学校的各项福利待遇,包括工会福利、教育培训等机会,即便是在同样的工作岗位,也是如此。

出现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后勤队伍的战斗力。

4、存在问题分析。

一是办学主体(学校)对后勤工作的认识高度有待进一步提高,认为后勤就是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对于专业型、知识型的人才需要,每年给后勤的补充人员编制很少很少,甚至有的高校根本就没有补充计划;二是长期形成的“老方法”,对于在学校其他的岗位不合适的,就直接流入后勤工作,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后勤人员的发展;三是后勤在大环境不关心的情况,放松学习,降低要求,不注重自身建设,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思想。

不能充分的挖掘积极主动工作热情,一定程度上桎梏了工作效果。

三、后勤队伍建设的途径1、加强党性教育,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党性教育是高校后勤队伍建设的生命线,职业道德水平关系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败,提高后勤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是当务之急。

[3]充分发挥政治学习主阵地作用,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开展创先争优等主题活动,加强后勤队伍思想教育,引导后勤队伍全体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确立符合高校后勤发展的职业观、道德观。

通过党性教育,提升后勤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2、加强后勤队伍业务知识培训工作。

分级别分层次逐级培训。

1)一线员工培训,通过讲座、视频等形式,有针对的开展规范用语、文明礼仪、衣着打扮、专业技术等基础培训;2)对管理岗职工在开展基础培训的同时,要加强管理思路、方法、视野等培训;3)高层的培训以参加校外专业培训为主,例如总裁培训班、MBA、管理年会等等,及时了解后勤发展的现状和未来的趋势。

培训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从思想上引导员工积极、乐观、愉快的投入工作,有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加大后勤人才引进力度。

加大专业人才的引进。

尤其是水电、绿化、物业、餐饮等不能仅仅限于一般人员的招聘,现在惯用的方法是招聘一些没有技术的人员,经过一段时间的内部培训,稍有一点技术人员,就跳槽,厨师、水电工、维修工等显的尤为突出。

所以要改变这样的局面,可以通过社会招聘会就直接招聘有技术人员;也可以与职业技术学校联合培养,打造有一定知识文化、有专业技术的年轻队伍;还可以对现有人员进行再深造、再培养,提升经济管理视野2012年11月刊改革与开放的认识从根本上消除了相对主义。

但这样的回答似乎不足以解释各普世宗教伦理体系的相对性。

这需要从另一个角度去做出解答。

德国图宾根大学教授汉斯·昆先生从一种新的角度去解释宗教普世伦理的可能性。

汉斯·昆教授认为“如果在一个多元的社会中,不同的世界观应该存在的话,那么这一多元的社会需要一种意见基本一致,所有的世界观应该对此作出贡献。

虽然不能达到一种‘严格’的或者全面的意见一致,但是可以达到一种‘重叠的意见一致’(Overlapping consensus ,约翰·罗尔斯)。

至于这种‘重叠的’的伦理上的基本意见一致具体到什么程度,就取决于历史境况了……必须在一种生气勃勃的进程中去一再重新寻求这种意见一致。

”【3】p36汉斯·昆教授的这种伦理体系上的“意见一致”是建立在各宗教之间寻求一种世界性的和解的基础之上的。

汉斯·昆教授的普适性伦理体系通过“人性”来建构,具体地说是从人性的约束作为逻辑起点来阐述的。

汉斯·昆教授首先从约束的必要性角度发问,认为人不能以自我为依据来解释道德,伦理秩序的稳定需要对个体的约束。

进一步,提出人的约束性产生的根源问题。

首先,否定了自然科学提供约束性的可能性,他认为:“我们从什么地方取得那些用以引导我们以及必要时候警告我们的衡量标准呢?自然科学是不会教给我们这些规范的……现代自然科学的思维和工业技术的思维,从一开始就证明它在建立普世的价值、人权以及伦理的衡量标准上的无能。

”【3】p52-p54其次,他认为哲学也无法提供帮助,他说:“解释绝对有约束力的、普遍有效的、规范的哲学,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超越出棘手的一般化和超验主义—实用主义的模式或者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模式……尽管这些哲学上的解释自称是超验的终极性解释。

”【3】p55在否定了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可能性之后,汉斯·昆教授引出了宗教的可能。

第一,他肯定了人离开宗教也可以接受一种普遍的伦理体系,他说:“我们坚持这种观点:即使一个没有宗教的人也能过上一种真正的人的生活,即一种人道的生活,在这层意思上也就是说,过着有伦理的生活,这正是人的内在世界自律性的表现。

”【3】p66紧接着他又说,人无法解释这种伦理体系的普遍性。

他说:“一个没有宗教的人,即使他在事实上让自己接受了绝对的伦理规范,他也不可能解释伦理义务的绝对性和普遍性。

”【3】p46在他看来,离开宗教的以神为最终依据的神人关系的种种解释,都无法从根本上找到绝对意义上的解释。

因为那些解释都是以人或者自然为最终依据,人的有限性不足以将自身作为无限性的依据,人无法实现超越,自然也是一样的道理。

说到底解释作为一种认识本身还受到主体的限制,人认识上的有限性不足以认识绝对性。

所以,只有宗教可以提供最终极的绝对性层面上的解释。

宗教的绝对性,例如基督教中的“上帝”,成为宗教普世伦理的基础,使得伦理的普遍性得到了终极意义上的解释。

如何处理各宗教伦理体系在事实领域的不同时,汉斯·昆并不否认这种事实上的差异,他论述到:“我承认目前各主要宗教在解释伦理义务的绝对性和普遍性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事实如此:各宗教难道不是只能提供来自完全不同的的和相互矛盾的理论与实践方案吗?不仅是在各宗教的说教化文献中,甚至在它们伦理与原则中也显示出区别。

”【3】p71他又论述:“在提倡一种世界伦理的同时,我曾经解释过的希望并不是胡诌的,在伦理的准则问题上,尽管时间上有各种困难,在那些大型宗教团体之间却应该可以就关于人的生命以及在一个世界共同体中共同生活的基本前提,达成一种具有新时代的人性的高度觉悟的初步意见基本一致,即对人的基本价值与基本要求的主要信念。

”【3】p117这意思也就是说,将人性的共同点,作为各主要宗教达成和解的基础。

因为在他看来,宗教伦理的最终目的在于教育人趋向完满,使“人性”向“神性”靠拢。

从逻辑上分析,在一般性层次上,各主要宗教的伦理体系在人性论问题上确实可以达成“和解”。

从汉斯·昆教授的宗教普世伦理的建构过程来看,宗教为伦理的普遍性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基础。

参考文献:【1】Louis P ·Pojman Ethical Theory Classical and Contemporary readings Wadsworth Publish company USA 1995【2】王海明.论伦理相对主义和伦理绝对主义.思想战线,第二期,第三十卷,2004.【3】汉斯·昆.世界伦理构想【M 】.周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上接第188页)水平。

4、拓宽后勤队伍晋升通道。

一是疏通学校管理队伍与后勤队伍顺畅流通渠道。

目前,后勤的总经理、总支书记、副总经理是学校直接任命,而其他人员只是在后勤内部流通。

后勤要争取学校的支持,让后勤队伍人员可以流动到学校的管理队伍中去,提供后勤队伍建设的出口问题;同时,敞开后勤大门,有志于后勤管理服务的学校管理人员也可以到后勤工作。

二是争取学校每年有计划、有目的补充后勤在编职工,并且从其中拿出一定比例编制人数,让表现优秀、业务精湛的聘用员工能够有一个更高层次的晋升通道,从而激发员工努力工作,提升工作效率,创造更好的成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