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的护理体会

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的护理体会
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的护理体会

CT引导下经皮肺(纵膈)穿刺活检术规范流程【内容详细】

CT引导下经皮肺(纵膈)穿刺活检术 规范流程 CT引导下经皮肺(纵膈)穿刺活检作为CT介入放射学的重要诊断方法,减少了开胸探查手术,在疾病诊断治疗中起重要作用。是近年来用以诊断肺部病变的一项微创性检查方法,它具有定位精确、检出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并显示出了极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一、术前准备 1、患者及家属 1)患者术前禁饮食4-6小时,防止术中呕吐; 2)家属准备最近一次CT片/PET-CT报告册,平车,卫生纸备用; 2、主管医生 1)评估适应症、禁忌症: 适应症:1、肺内实质性病变,尤其位于周边用纤支镜等其他方法不能确诊者;2、双侧病变或不能手术的恶性病变,需要病理类型诊断指导放疗或化疗者;3、为了确定肺内转移性病变的性质;4、纵隔肿瘤。 禁忌症:1、病变附近有严重肺气肿、肺大疱者;2、怀疑有血管病变如血管瘤、肺动静脉瘘;3.怀疑肺内囊性病变如肺包虫病;4.患者有凝血机制障碍或正在抗凝治疗中;5.患者不合作不耐受,不能控制咳嗽,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肺动脉高压者。

2)术前与患者及家属谈话,详细告知患者及家属穿刺必要性及可能出现风险(并发症),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3)化验单、检查单: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凝血系列(凝血酶原时间)、免疫系列、心电图、CT/PET-CT报告等; 4)下达术前医嘱:胸部CT平扫检查单,细胞学(组织印片)检查单,病理检查单,肺/纵膈穿刺取活检术,利多卡因、巴曲亭等止血药物、抗菌药物。 5)器械准备:Biopince活检针、穿刺套管针、一次性换药碗或棉签、碘伏、一次性外科手套、一次性手术洞巾、5ml注射器、一次性纱布、一次性手术刀(片)、痰杯(内装约1/3杯10%甲醛溶液)、载玻片、一次性注射针头若干、甲壳质敷贴、氧气袋(必要时)。 2、主管护士 1)止血药物注射:病房内予以巴曲亭肌注后前往CT室; 2)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护仪器准备,吸氧准备; 二、术中操作流程 1、阅读CT片,然后根据CT片显示病变的部位选择相对舒适的体位如仰卧位、侧卧位或俯卧位,并在合适位置粘贴定位纸; 2、初次扫描,寻找最大直径病灶层面并测量直径,确定穿刺点,进针方向、角度、深度(应尽量避开骨性胸廓、大血管或病灶坏死区); 3、穿刺点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手术洞巾,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至胸膜,暂不拔出注射器针头,再次扫描以确认进针角度

环甲膜穿刺

环甲膜穿刺 概述 环甲膜穿刺是临床上对于有呼吸道梗阻、严重呼吸困难的病人采用的急救方法之一。它可为气管切开术赢得时间。是现场急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具有简便、快捷、有效的优点,而且稍微接受急救教育的人都可以掌握。 适应症 1.急性上呼吸道梗阻。 2.喉源性呼吸困难(如白喉、喉头水肿等)。 3.头面部严重外伤。 4.气管插管有禁忌或病情紧急而需快速开放气道时。 环甲膜位置 环甲膜位于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之间,前无坚硬遮挡组织(仅有柔软的甲状腺通过),后通气管,它仅为一层薄膜,周围无要害部位,因此利于穿刺 环甲膜穿刺位置 。如果自己寻找,可以低头,然后沿喉结最突出处向下轻轻地摸,在约2~3厘米处有一如黄豆大小的凹陷,此处即为环甲膜位置所在。 操作 患者仰卧位,头后仰,局部消毒后术者用食指中指固定环状软骨两侧,以一粗注射针垂直刺入环甲膜。由于环甲膜后为中空的气管,因此刺穿后有落空感,术者会觉得阻力突然消失。接着回抽,如有空气抽出,则穿刺成功。患者可有咳嗽等刺激症状,随即呼吸道梗阻的症状缓解。若上呼吸道完全阻塞难以呼吸时(这里所说的上呼吸道是喉部以上的呼吸道),需另刺入气管导管针为呼吸建立通路。 并发症 1.出血。因此对于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宜慎重考虑。 2.假道形成。

3.食管穿孔。食管位于气管的后端,若穿刺时用力过大过猛,或没掌握好进针深度,均可穿破食管,形成食管—气管瘘。 4.皮下或纵膈气肿。 实践技能——环甲膜穿刺术 [适应症] 注射表面麻醉药,为喉、气管内其他操作做准备;注射治疗药物;导引支气管留置给药管;缓解喉梗阻;湿化痰液。 [禁忌症] 有出血倾向。 [用品] 7~9号注射针头或用作通气的粗针头,无菌注射器,1%丁卡因(地卡因)溶液或所需的治疗药物,必要时准备支气管留置给药管(可用输尿管导管代替)。 [方法] 1、术前准备:向患者说明施行环甲膜穿刺术的目的,消除不必要的顾虑,检查穿刺用品是否齐全。 2、穿刺步骤:①患者平卧或斜坡卧位,头后仰;②环甲膜前的皮肤按常规消毒;③左手示指和拇指固定环甲膜处的皮肤,右手持注射器垂直刺入环甲膜,到达喉腔时有落空感,回抽注射器有空气抽出; ④固定注射器于垂直位置,注入1%丁卡因溶液lml,然后迅速拔出

气管切开护理要点(建议收藏)

气管切开护理知识要点 【气管切开术】 是一种抢救危重患者的急救手术。在颈部切开气管3~5软骨环,置入套管,使患者经过新建立的通道进行呼吸的一种手术。.....。文档交流 【适应症】 1、上呼吸道机械性阻塞:喉部炎症、肿瘤、外伤、异物等各种原因引起喉阻塞或呼吸道狭窄,喉旁组织的病变,使咽腔、喉腔变窄致发生呼吸困难者,可考虑行气管切开。。。。。。。文档交流 2、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颅脑病变、神经瘫痪、严重胸、腹部外伤、昏迷、吞咽与咳嗽反射消失等,致使分泌物潴留于下呼吸道者.为吸出潴留液,保持下呼吸道通畅,可考虑行气管切开。.。.。。。文档交流 3、凡需用全身麻醉手术,而又不能经鼻腔或口腔做气管内插管者. 4、颈部外伤,为了减少感染,促进伤口愈合;有些头颈部大手术,为防止血液流入下呼吸道,保持下呼吸道通畅,需作预防性气管切开。.。...。文档交流 【禁忌症】 1.绝对禁忌证 (1)气管切开部位存在感染。

(2)气管切开部位存在恶性肿瘤。 (3)解剖标志难以辨别。 2.相对禁忌证 (1)甲状腺增生肥大。 (2)气管切开部位曾行手术(如甲状腺切除术等)。 (3)出凝血功能障碍。 【用品】 气管切开手术包、照明灯具、氧气、吸引器、辅助呼吸气囊、适当型号和用途的气管导管。气管套管用合金或硅胶制成,有作为特殊用途的套管带气囊。一般成人可用5—6号套管,4号以下用于18岁以下患儿..。.。。。文档交流 【方法】 1.体位病人取仰卧位,颈肩部垫枕,使颈部处于过伸位. 2.切口自环状软骨下缘至胸骨切迹上缘,沿颈前正中线纵行切开4-5cm,显露气管。 3.分离颈前肌层用止血钳沿颈中线做钝性分离,以拉钩将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用相等力量向两侧牵拉,以保持气管的正中位置,并以手指触摸气管,避免气管偏离或将气管误拉于拉钩内。..。.。。文档交流

经皮穿刺气管切开套管置入操作记录单

经皮穿刺气管切开套管置入操作记录单 姓名:住院号:床号:操作时间:年月日 ①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应证 ?预期长期机械通气 ?上呼吸道梗阻/气道狭窄导致气管插管困难 ?头颈部大手术或严重创伤 ?破伤风等特殊疾病状态 ?其它 相对禁忌证 儿童 颈部粗短肥胖,颈部肿块或解剖畸形 气管切开局部软组织感染或恶性肿瘤浸润 难以纠正的凝血障碍 ②术前准备1.签署知情同意书 2.常规气管切开包准备 3.呼吸机准备 4.术前镇静镇痛 5.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6.体位准备及手术部位确定 体位:去枕仰卧,肩部垫一软垫,充分暴露颈部, 如下图: 经皮穿刺气管切开套管置入的体位 1.消毒液,麻醉药品,无菌手套准备 2.经皮穿刺气管导管置入器械准备 3.气切管导管直径号 4.声门下吸引:?有?无 颈部解剖结构与穿刺点定位 ③穿刺步骤1.无菌操作(洗手、穿戴口罩、帽子、手套) 2.术区消毒、铺巾 3.再次确认手术部位 4.专人管理头部及人工气道 5.局部麻醉 6.横行切开皮肤1.5cm,穿刺针穿刺 7.置入导丝,如下图 8.沿导丝依次置入扩张子、扩张钳及气切套管 9.确认导管在位 ?胸廓起伏及套管 ?呼气流速波形 ?肺部听诊 10.气囊充气及固定 11.手术后处理(气切器械处理;利器处理;医疗 垃圾处理) 12.医嘱开立,书写记录

操作过程 示意图 1.横行切开皮肤 4. 扩张钳分2~3次依次扩张皮 下组织和气管前壁2.穿刺后外套管置入J型导丝 5. 沿导丝置入气管套管 3. 扩张器扩张皮下组织 ④并发症 术中并发症术后并发症 ?无 ?低氧血症(SpO2≤92%) ?出血 ?导丝置入困难 ?气切套管置入困难 ?转开放式气管切开 ?其他 ?无 ?套管意外脱出(床边备呼吸囊) ?局部感染(无菌操作,每天换药) ?出血 ?管腔堵塞 ?导管异位 ?其他 ⑤更换气切 套管日期时间(次/2周)气管切开套管型号声门下吸引医生签名 ?有?无 ?有?无 ?有?无 ?有?无 ?有?无 ⑥导管拔除指征:无需机械通气,气道自洁能力好,声门下吸 引小于20ml/日,气道通畅,可放气囊观察数日后更换金属 套管(勿在气管切开后一周内换管,尚未形成窦道) 拔管步骤:拔除金属套管后蝶形胶布封闭 瘘口,定期局部换药直至愈合 ⑦导管留置天数: 导管拔除时间: 导管拔除原因: 备注:拔管者签名: 置管操作者签名:

中大医院ICU医疗文件5-经皮穿刺气管切开套管置入

经皮穿刺气管切开套管置入操作记录单 1. 签署知情同意书 2. 常规气管切开包准备 3. 呼吸机准备 4. 术前镇静镇痛 5.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6. 体位准备及手术部位确定 体位:去枕仰卧,肩部垫一软垫,充分暴露颈部, 如下图: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ICU 医疗文件005 版本号:2010-02 ① 适应证和 禁 忌证 适应证 预期长期机械通气 头颈部大手术或严重创伤 上呼吸道梗阻/气道狭窄导致气管插管困难 破伤风等特殊疾病状态 其它 相对禁忌证 儿童 颈部粗短肥胖,颈部肿块或解剖畸形 气管切开局部软组织感染或恶性肿瘤浸润 难以纠正的凝血障碍 姓名: 住院号: 床号: 操作时间: 年 月 日 1. 消毒液,麻醉药品,无菌手套准备 2. 经皮穿刺气管导管置入器械准备 3. 气切管导管直径 号 4. 声门下吸引: 有 无 1. 无菌操作(洗手、穿戴口罩、帽子、手套) 2. 术区消毒、铺巾 3. 再次确认手术部位 4. 专人管理头部及人工气道 5. 局部麻醉 6. 横行切开皮肤1.5cm ,穿刺针穿刺 7. 置入导丝,如下图 8. 沿导丝依次置入扩张子、扩张钳及气切套管 9. 确认导管在位 胸廓起伏及套管 呼气流速波形 肺部听诊 10. 气囊充气及固定 11. 手术后处理(气切器械处理;利器处理;医疗 垃圾处理) 12. 医嘱开立,书写记录 术前准备 经皮穿刺气管切开套管置入的体位 穿刺步骤

④ 并发症 术中并发症 术后并发症 无 无 低氧血症(SpO2c 92% 套管意外脱出(床边备呼吸囊) 出血 局部感染(无菌操作,每天换药) 导丝置入困难 出血 气切套管置入困难 管腔堵塞 转开放式气管切开 导管异位 其他 其他 ⑥ 导管拔除指征: 无需机械通气,气道自洁能力好,声门下吸 拔管步骤:拔除金属套管后蝶形胶布封闭 引小于20ml/日,气道通畅,可放气囊观察数日后更换金属 痿口,定期局部换药直至愈合 套管(勿在气管切开后一周内换管,尚未形成窦道 ) ⑦ 导管留置天数: 导管拔除时间: 导管拔除原因: 备注: 拔管者签名: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ICU 医疗文件005 版本号:2010-02 操作过程 示意图 3.扩张器扩张皮下组织 4.扩张钳分2~3次依次扩张皮 下组织和气管前壁 日期时间(次12周) 气管切开套管型号 声门下吸引 医生签名 ⑤ 更换气切 有有有 2.穿刺后外套管置入 J 型导丝 1.横行切开皮肤 5.沿导丝置入气管套管 无无无 亠 ■

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与传统气管切开术在ICU的临床效果比较

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与传统气管切开术在ICU的临床效果比较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在重症监护室(ICU)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6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ICU收治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组(观察组)和传统气管切开术组(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操作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拔管后切口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拔管后切口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25%,对照组为2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用于ICU患者较传统气管切开术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标签: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传统气管切开术;重症监护室 重症监护室(ICU)为医院收治危重症患者的病房,患者多伴有呼吸功能衰竭,而进行气管切开来建立人工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1]。传统气管切开术虽然能在直视下操作、术野广阔,但切口较长、创伤较大,且并发症较多。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是一种近年来新型的微创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势[2-3]。本研究分析了ICU患者实施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的临床效果,并与传统气管切开术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4月-2016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ICU收治的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具有气管插管指证,且排除伴有血液系统疾病、气管明显移位、拟切开部位有明确感染及其他气管切开禁忌证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19~78岁,平均(52.63±6.18)岁;其中颅脑外伤者7例,脑卒中者13例,严重脓毒症者4例,急性重症胰腺炎者1例,心力衰竭者2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者5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18~79岁,平均(52.84±6.53)岁;其中颅脑外伤者9例,脑卒中者11例,严重脓毒症者3例,急性重症胰腺炎者2例,心力衰竭者3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者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对照组采用传统气管切开术,具体如下:患者仰卧位,肩下垫软枕使得头后仰呈过伸位,充分显露拟切开术区部位。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后,于环状软骨下缘至颈静脉切迹上方,作4~6 cm的颈前正中线纵行切口,逐层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分离颈前肌群,暴露气管软骨环并切开,利用弯钳撑开切口后,插入气管套管并缝合固定。(2)观察组采用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具体如下:患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护理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护理 2012-10-7 14:31:26 职称医学论文发表网-代写代发医学论文发表价格-代发职称医学论文网! 【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护理,提高穿刺成功率,预防和处理并发症。方法对230 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患者术前指导、术中配合与术后观察护理。结果本组临床观察中共穿刺230 例,成功230 例,明确诊断228 例,阳性率99.1%,未能确诊2 例,并发气胸28 例,约占12.2%,出血25 例,约占10.9%,分别给予少许止血药物及自行止血。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安全性高,确诊率高,并发症少,值得推广使用。护理人员必须具有高度责任心,严密观察护理,保证穿刺成功,预防和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CT;经皮肺穿刺;活检;护理 CT引导 下经皮肺穿刺作为一种微创的诊断方法具有分辨率高、定位精确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中[1]。做好经皮肺穿刺的护理,对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本院2004 年7 月~2009 年12 月行经皮肺穿刺230 例,成功率100%,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包括2004 年7 月~2009 年12 月门诊及住院病例共230 例,经过纤维支气管镜及反复痰细菌学、细胞学检查临床未能明确诊断者,其中男156 例,女74 例,年龄26~75 岁,临床表现咳嗽咳痰225 例,胸闷气短40 例,胸痛24 例,发热30 例,胸部CT表现肺部外周结节138 例,大叶性渗出实变20 例,外周斑片阴影18 例,肺门占位病变54 例。 1.2 方法 在螺旋CT机定位下,根据病变部位选择合适体位,采用自制体表金属定位光栅,确定穿刺层面以及进针角度、进针深度,退出CT扫描,术前准备胸穿包及止血药物。对穿刺点用吉尔碘常规环形消毒、铺无菌洞巾,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至胸膜组织,采用16~18 g半自动切割穿刺针,视情况不同,每次取长约1.5~2.0公分长线状组织1~3 条送病理学及细菌学检查。术后复查胸部CT了解出血及气胸情况。 2 结果 本组临床观察中共穿刺230 例,成功230 例,明确诊断228 例,阳性率99.1%,肺鳞癌89 例,肺腺癌102 例,支气管肺泡癌12 例,结核10 例,慢性炎症5 例,急性感染3 例,肺曲菌病3 例,肺淋巴瘤4 例,未能确诊2 例。并发气胸28 例,约占12.2%,除1 例气胸行闭式引流外,其余大部分气胸因肺压缩少于30%,均无需特殊处理,一周内自行吸收消失。出血25 例,多为少量咳血,约占10.9%,分别给予少许止血药物及自行止血,并发血气胸2 例,出血量较多,给予止血及胸腔闭式引流病情好转。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由于经皮肺活检术是一种创伤性诊断技术,大多数患者因害怕躯体损伤、担心手术失败、遗留后遗症等,内心非常恐惧焦虑。护士应了解患者心理,因人施护,详细说明穿刺活检术的意义和过程特点,解释经皮肺穿刺术的目的、过程、注意事项和配合方法[2],以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签知情同意书。 3.1.2 术前准备 详细了解患者疾病史、过敏史,全面掌握病人病情,常规行心电图、CT检查,化验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注意患者有无出血倾向,高血压、发热、剧烈咳嗽、气喘等症状,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穿刺需要在平静呼吸下屏气时进行,所以术前要对患者进行屏气训练。对咳嗽较剧烈的患者用镇咳药止咳,症状好转后再行穿刺。备好抢救药品和器械。 3.2 术中配合 按要求摆好患者体位,尽量使患者舒适又有利于操作进行。嘱咐患者调节呼吸频率与深度,避免咳嗽,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穿刺时安抚患者,消除紧张情绪,必要时给予镇静止痛剂。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脉搏、血压、神志等改变,经常询问有无异常感觉。若有面色苍白、胸闷不适、呼吸困难等症状,立即停止操作,随时做好配合医生抢救的准备。3.3 术后观察及护理 3.3.1 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有无胸闷、胸痛、气促等症状及穿刺侧呼吸音的变化,如无异常送患者回病房卧床休息。手术完成后嘱患者患侧卧位休息8~12 h,注意不可用力咳嗽,咳嗽较多时适当给予镇咳剂,警惕气胸的发生。

气管切开护理常规

气管切开护理常规 【概述】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抢救危重患者生命的一种急救技术,是抢救上呼吸道梗阻所致呼吸困难的一种重要的措施,能迅速缓解上呼吸道梗阻引起的呼吸困难。【病情观察】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氧饱和度、有无呼吸困难等。 2.观察有无切口感染、出血、气管套管系带的松紧度,有无出血、感染、气胸、皮下气肿以及脱管等 【护理】 1.环境:气管切开术后的患儿由于呼吸通道发生改变,使得鼻腔失去原有的对吸入空气加温、加湿、滤过的作用,空气中的微尘、细菌容易通过气管套管吸人下呼吸道引起肺部感染,因此病房应尽量避免过多人员出入走动,室内保持清洁、舒适、通风良好,但应避免对流风,室温保持在22~C~24℃之间,湿度55%~65%之间。 2.急救准备:气管切开的患儿应在其病房准备气管切开包,相同型号的气管套管一套,急救药品、物品、吸引器等用物,以防发生气管套管脱出、切口出血等并发症时急救之需,同时在班护士应掌握气管切开术后内、外套管脱出的应急预案,做到抢救时胸有成竹。 3.切口的护理气管套管周围的切口敷料每日更换1次,如分泌物多时随时更换,更换时注意观察切口有无感染,分泌物的颜色、性状、量等,换药时动作轻柔,防止将气管套管带出,发生脱管危险。 4.气管套管的护理 4.1保持气管套管的通畅有分泌物时及时吸出,防止被角、衣领、奶巾等用物盖住气管套外 口,有痰液咳出,及时用消毒纱布擦净套管周围的痰液及分泌物,一次一块,不可重复使用。 4.2气管套管的内管每天用75%酒精浸泡消毒4-6次,痰多或粘稠者视情况增加清洗消毒的次数,取内管时,双手配合,动作轻柔,以防带出外管,取下内管后先用清水刷洗干净内管内外的痰液,然后再浸泡消毒,内管从取出到放回不要超过

经皮气管切开的利与弊

经皮气管切开的利与弊
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 顾承东

内容提要
1 2 3 4 5 气管切开的定义、历史沿革 外科气切的方法和优劣 经皮气切常规方法和要点 二者的比较 经皮气切的改进

气管切开的定义
1
气管切开术( tracheotomy)原指“敞开气管”, 该词来自于希腊语trache arteria(粗大的管道 )和tome(切割)。 切割
2
气管切开术是指在患者气管颈段前方做 个切 气管切开术是指在患者气管颈段前方做一个切口,插 插 入适当的气管套管,建立新的呼吸通道,使患者可以 不通过上呼吸道而直接进行呼吸的手术。

点击添加标题 气管切开的目的
目的
1 2 3
解除上呼吸道 梗阻(无法进 行气管插管)
防止气道误吸 并使气管支气 管分泌物容易 清除(需长时 间保留人工气 道)
长期应用呼吸 机人工呼吸
安置人工气道一般不首选气管切开

气管切开的相关解剖
颈段气管 上 下 前 后 侧 - - - - - 环状软骨 胸骨上窝 皮肤、筋膜、甲状腺峡部、无名动脉 食管 颈部 A、 V、 N。

气管切开的指征
1 2 3
喉阻塞 3~4度喉阻塞.
下呼吸道分泌 物阻塞 如昏迷、颅脑 病变、 多发性 神经炎、呼吸 道烧伤、胸部 外伤等
某些头颈部手术 的前置手术 如颌面、口腔、 咽、喉部手术时 ,为防止血液流 入 呼 道 进 入下呼吸道而进 行气管切开术.

气管切开护理要点

气管切开护理知识要点【气管切开术】 是一种抢救危重患者的急救手术。在颈部切开气管3~5软骨环,置入套管,使患者经过新建立的通道进行呼吸的一种手术。 【适应症】 1、上呼吸道机械性阻塞:喉部炎症、肿瘤、外伤、异物等各种原因引起喉阻塞或呼吸道狭窄,喉旁组织的病变,使咽腔、喉腔变窄致发生呼吸困难者,可考虑行气管切开。 2、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颅脑病变、神经瘫痪、严重胸、腹部外伤、昏迷、吞咽与咳嗽反射消失等,致使分泌物潴留于下呼吸道者。为吸出潴留液,保持下呼吸道通畅,可考虑行气管切开。 3、凡需用全身麻醉手术,而又不能经鼻腔或口腔做气管内插管者。 4、颈部外伤,为了减少感染,促进伤口愈合;有些头颈部大手术,为防止血液流入下呼吸道,保持下呼吸道通畅,需作预防性气管切开。 【禁忌症】 1.绝对禁忌证 (1)气管切开部位存在感染。 (2)气管切开部位存在恶性肿瘤。 (3)解剖标志难以辨别。

2.相对禁忌证 (1)甲状腺增生肥大。 (2)气管切开部位曾行手术(如甲状腺切除术等)。 (3)出凝血功能障碍。 【用品】 气管切开手术包、照明灯具、氧气、吸引器、辅助呼吸气囊、适当型号和用途的气管导管。气管套管用合金或硅胶制成,有作为特殊用途的套管带气囊。一般成人可用5-6号套管,4号以下用于18岁以下患儿。 【方法】 1.体位病人取仰卧位,颈肩部垫枕,使颈部处于过伸位。 2.切口自环状软骨下缘至胸骨切迹上缘,沿颈前正中线纵行切开4-5cm,显露气管。 3.分离颈前肌层用止血钳沿颈中线做钝性分离,以拉钩将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用相等力量向两侧牵拉,以保持气管的正中位置,并以手指触摸气管,避免气管偏离或将气管误拉于拉钩内。 4.暴露气管甲状腺峡部覆盖于第2~4气管环前壁。若其峡部不宽,在其下缘稍行分离,向上牵拉,便能暴露气管,若峡部过宽,可将其切断、缝扎。

经皮气管切开操作示范

经皮气管切开术 适应症:1.喉阻塞。任何原因引起的3~4度喉阻塞,尤其是病因不能很快解除时,应及时行气管切开术。 2.下呼吸道阻塞,因昏迷、颅脑病变、神经麻痹、呼吸道烧伤等引起喉肌麻痹,咳嗽反射消失,以致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或呕吐物易进入气管不能咳出,可做气管切开术,便于通过气管套管吸出分泌物,减少呼吸道死腔,改善肺部气体交换。 3.颈部外伤,为了减少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可行气管切开。有些头颈部大手术,为了防止血液流入下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须做预防性气管切开术。 禁忌症:基本同传统气管切开术,小儿禁用。 1.绝对禁忌证 (1)气管切开部位存在感染。 (2)气管切开部位存在恶性肿瘤。 (3)解剖标志难以辨别。 2.相对禁忌证 (1)甲状腺增生肥大。 (2)气管切开部位曾行手术(如甲状腺切除术等)。 (3)出凝血功能障碍。 操作示范: 1.检查经皮气管切开包中的器械,确认:气管套管的套囊没有破漏并处于非充盈状态;气管套管的管芯可在气管套管内自由移动并易于取出;导丝可在扩张器及气管套管的管芯内自由移动;气管套管的管芯已固定在气管套管的两个侧翼上;气管套管的外管壁及管芯的头端涂有少量水溶性润滑剂以利于插管等。 2.使病人处于仰卧位,颈、肩部垫枕以使颈部处于过伸位。检测病人的血氧饱和度、血压及心电图。操作前使病人吸入一段时间的100%纯氧。辨认甲状软骨、环状软骨、气管环、胸骨上窝等解剖标志。推荐在第1~2或第2~3气管软骨环间置入气管套管。若病人带有气管插管,将气管插管撤至声带以上。推荐在手术过程中使用支气管镜以确认导丝及气管套管置入的位置。 3.局部消毒,铺巾,浸润麻醉。局部注射肾上腺素有利于减少出血。 4.在选定的气管套管插入位置做水平或纵行切口,长1.5~2cm。再次确认选定的插入位置是否位于颈部正中线上。 5.在选定位置以带有软套管并已抽取适量生理盐水的注射器穿刺,注意针头斜面朝下(足部),以保证导丝向下走行而不会上行至喉部。穿刺适当深度后回抽注射器,若有大量气体流畅地进入注射器,表明软套管和针头位于气管管腔内。 6.撤出注射器及针头而将软套管保留于原处。将注射器直接与软套管相接并回抽,再次确认软套管位于气管管腔内。 7.适当分离导丝引导器和导丝鞘,移动导丝,使其尖端的“J”形伸直。将导丝引导器置入软套管,以拇指推动导丝经引导器 软套管进入气管管腔,长度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ICU)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是一种借鉴Seldinger血管穿刺法发展的微创气管切开术,由Ciaglia于1985年首次报道应用于临床,具有耗时短、操作简单、易于掌握、 伤口感染率低、切口小、瘢痕小不影响美观等优点。2017年,我院ICU在五官科医师的协助下,成功开展两例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填补了我院在此方面的空白。 一、目的:由于重症医学科接收的患者病情较为严重,患者很容易出现无法自主 呼吸的症状,必须借助呼吸设备辅助呼吸。当前常见的辅助呼吸方式为气管插管或气 管切开术,主要起到降低患者呼吸道阻力,增强患者自主护理能力等作用。传统气管 切开术在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其手术时间较长,且很容易致使附近组织损伤。为 了有效改善传统气管切开术存在的弊端,如今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 其对周围组织的损伤较小,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其利于患者更早脱离呼吸机,避免 患者及家属对病情的过度担心,提高治疗满意度。 二:适应症与禁忌症 1.PDT的适应症:(1)需长期机械通气(2)需引流气道分泌物(3)解除上呼吸道梗阻(4)有利于脱机(5)减少与气管插管相关的喉损伤(6)提高机械通气病人的舒适度(7)便于交流与发声 2.绝对禁忌症:(1)紧急情况下建立人工气道(2)婴儿(3)临床情况不稳定(4)需要高水平peep或者高浓度吸氧 3.相对禁忌症:(1)解剖异常(2)甲状腺肿大或颈部其它包块(3)凝血功能障碍(4)有颈部手术史(5)肥胖 三、手术方法 1.预备气切套管组 (1)膨胀套管气囊,检测气囊是否漏气。确定套管管心(obturator)可自由移动。 确定无误后,将气囊完全消气,避免套管插入时损伤。再将套管固定翼扣好. (2)检测导引钢丝可否自由通过扩张钳和套管管心。 2.预备手术病患 (1)病患仰卧。用枕头支撑颈部和肩部,头后仰,让颈部完全伸展,下颏、喉结、胸骨 上切迹三点一线。 (2)用拇指和食指标出甲状软骨位置,并标示下列生理解剖位置。 (3)在预定插入位置上标出“x”记号,约在第一与第二气管环节间或第二与第三气管环 节间。 (4)进行手术前,先增加Fi02达100%,再监测患者SPO2、心电图、和血压等情况。

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优选.)

经皮肺穿刺活检术 【适应证】 1.外围肺肿块鉴别困难者。 2.原因不明的局限性病灶。 3.不能手术或患者拒绝手术的肺癌,为明确组织类型便于选择治疗者。 【禁忌证】 1.患有出血性疾病或近期严重咯血者。 2.严重肺气肿,心肺功能不全或肺动脉高压者。 3.肺部病变可能是血管性疾患,如血管瘤或动静脉瘘等。 4.剧烈咳嗽不能控制不合作者。 5.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或活动性大咯血者。 【准备】 1.术前准备 (1)测定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计数,确定患者是否适合手术; (2)摄胸部CT扫描,以确定进针的部位和角度; (3)术前45min 给予可待因30mg 口服,地西泮10mg 口服或肌注; (4)做好解释工作,争取患者合作。 2.用品准备清洁盘,特制细穿刺活检针或活检枪,50ml 注射器,2%利多卡因,玻璃片,无水乙醇固定液及10%福马林。 【方法】 1.根据胸部CT片明确病灶的位置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确定患者体位及进针部位。 2.将体表定位器置于初步确定的进针部位,胸部CT扫描,选取无肋骨或肩胛骨阻挡,离病灶距离最近,能避开大血管、明显的支气管、肺大疱、叶间裂及病灶坏死区的体表位置为进针点,测量好由此进针的角度和深度。 3.常规消毒、铺洞巾,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选取合适活检针,根据定位角度和深度进针,在进入胸膜腔之前行胸部CT扫描确认进针方向和深度,并酌情调整。在针尖接近胸膜时嘱患者屏气,按既定方向和深度迅速进针,然后再行CT扫描明确针尖位置,如位置不对,则根据扫描所见,判断拟改变的角度和深度加以调整,直至针尖位于病灶边缘内侧。 4.当活检针的针尖位于病灶边缘内侧时即可行活检。活检方法则根据活检针不同而异。

气管切开护理查房

护理查房气管切开患者 病例讨论:李玉莹女 30岁已婚入院2017-7-12 入院诊断:1.四脑室、侧脑室等部位多发占位:淋巴瘤 2.梗阻性脑积水 主诉:吞咽困难伴声音嘶哑一月余 现病史:1月余前无明显诱因下开始出现吞咽困难伴声音改变,吞咽困难逐渐加重致近日进食困难,声音改变近日尤其明显,当地医院行头颅MR示:四脑室、透明隔、胼胝体、右侧脑室、海马等处等处见多发大小不一的结节影,呈T1低T2等信号,周围高信号水肿带,为进一步治疗入我院。 既往史:无 个人史:无 月经婚育史:正常 家族史:无 过敏史:无 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 神经系统专科体查:神清,言语不流利,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对光发射灵敏,左侧眼球外展受限。张口嘴角左歪,发音嘶哑。肌力IV级,肌张力正常。 辅助检查:头颅MR示:四脑室、透明隔、胼胝体、右侧脑室、海马等处等处见多发大小不一的结节影,呈T1低T2等信号,周围高信号水肿带。 住院经过: 2013-8-16 脑室腹腔分流术(缓解梗阻性脑积水导致的颅高压、脑疝危险)。 2013-8-26第四脑室活检术(病理考虑为淋巴瘤)。 2013-8-30 表情淡漠,烦躁,血氧饱和度偏低,吸氧后无明显改善,咳嗽反射弱,自主排痰困难,行气管切开术。 2013-9-6 转我科治疗。

9-7 最高温度38.5°C,复方氨基比林im后体温渐恢复正常血常规示:WBC:16*109 NAC:0.817% 。 9-9 最高体温38.9°C,予物理降温胸片示:右上肺肺炎(较前8-29 有所好转)。 9-10 体温正常,拔尿管,心理会诊。 9-11 最高体温40°C,予百服宁、西乐葆、冰敷、温水擦浴等,今晨体温正常;凌晨01:00血压65/30mmHg,心率快,考虑血容量不足,予补液快滴。 9-12 体温正常;血压81-90/47-60mmHg。 目前用药情况:甘露醇、地塞米松、(防治脑水肿)胞二磷胆碱、(颅脑术后防治意识障碍)营养液、(补充营养)沐舒坦、(化痰)耐信、特治星(抗炎)。 气管切开术的护理 气管切开术是通过外科方法形成一个长期或暂时的呼吸通道,一般在甲状软骨下第2和第3或第3和第4环状软骨之间做横切口,插入气管导管以形成人工气道。建立人工气道是抢救危重病人的主要方法之一。早期气管切开可以降低格拉斯哥评分很低的神经外科病人与气管及支气管相关的并发症。 (一)气管切开护理要点 1. 保持套管通畅:是术后护理的关键。气管内套管一般每隔4—6小时清洗内套管1次。(文献显示,每8h一次即可),取出内套管的方法是,左手按住外套管,右手转开管上开关后取出,以防将气管套管全部拔出。内管套的清洁方法:用鼻咽棉签及碎棉球在生理盐水里把气管内套清洗干净,放于森格尔消毒液里浸泡约20min,再于生理盐水冲洗干净甩干后重新置回套管内,在更换导管清洗消毒后,对光观察气管套,防止将棉球纱条遗留在导管内。(气管内套消毒方法包括:煮沸法,化学消毒剂浸泡法,高压蒸汽灭菌法,可指导相应的出院宣教),内套管与外套管长时间分离可致痰液粘连,阻塞气道。 常规更换气管导管可以防止肉芽组织形成。内导管可以减少气管堵塞发生的危险,而且易于取出清洁或消毒,通常保留29天。塑料气切套管一般2~3个月需要更换一次,如果病情稳定,痰量不多,不再需要呼吸机支持,但预计短期无法拔管,需要长期带管的话,可以更换为金属套管。但如果病情有反复需要再连接呼吸机的时候,需要再更换成塑料套管。 2.气囊的护理:为防止术后伤口出血流入肺部,一般术后72小时内气囊应充气,充气程度以气囊有弹性(如触口唇)为度,一般充8-10ml。如果非高容量低压性气囊,还应间断放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操作流程(文书特制)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适应症: 各种病因所致需要气管插管时间延长,尤其经喉气管插管平均5~7天; 需要保持畅通的气道,如需抽吸气道分泌物、机械通气等,需要进行肺部灌洗; 宜选择颈部皮下脂肪少、体表解剖标志明显的病人。 禁忌症: 原则上无绝对禁忌证。 不利因素:如凝血疾病、颈部粗短肥胖、颈部肿瘤、颈部后屈障碍及先前行甲状腺手术者等,酌情采取相关措施。某些病人可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解决气管造口问题。 但Toursarkissian等在颈部条件不理想的病人中仍以此法成功地气管造口。 操作规范及程序: 一、材料准备 一次性刀片、穿刺针、套管、空针、导丝和推送架、皮肤扩张器、扩张钳、带有孔内芯气管套管、弹力固定带。 二、术前准备 1、提高吸氧浓度并密切监护; 2、患者取仰卧位,头颈部呈过伸位;

3、寻找解剖标志,确定适合的穿刺部位:甲状软骨、环状软骨、气管软骨环、胸骨角,用2-3软骨环之间为穿刺点;根据患者体型及病情选择合适的导管型号; 4、定位后已定位点为中心常规皮肤消毒,带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 5、吸痰; 6、当气管内有气管插管时,要调整气囊位置到声带上方(<20cm):以免穿刺困难、损伤气管插管。 二、术中操作 1、在选择的穿刺点做1.5~2.0厘米水平或垂直皮肤切口; 2、钝性分离皮下组织进一步明确解剖标志; 3、空针筒抽半管生理盐水; 4、以14G 套管针穿刺气管针稍向头部倾斜,进针直到气泡抽出; 5、拔出穿刺针,留置套管于原位; 6、用导丝引导器将导丝送入套管内,导丝进入到第一标记位于皮肤平面即可; 7、撤出套管,留导丝于原位; 8、沿导丝送入皮肤扩张器扩开组织和气管前壁; 9、将内侧开槽的专利扩张钳夹在导丝上,沿导丝将扩张钳滑入气管前壁;

带您认识谈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

带您认识谈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 发表时间:2019-11-14T08:48:39.410Z 来源:《航空军医》2019年11期作者:李成东[导读] 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为临床诊断肺癌的有效方法,其临床诊断检出率相对较高,并发症较少,且能够对不明原因的纵膈肿瘤予以诊断,便于及时发现病灶、快速治疗,预防患者症状的进一步发展。(绵阳市安州区中医院 622651) 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为临床诊断肺癌的有效方法,其临床诊断检出率相对较高,并发症较少,且能够对不明原因的纵膈肿瘤予以诊断,便于及时发现病灶、快速治疗,预防患者症状的进一步发展。CT引导下的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可提升临床诊断的符合率,在当前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下面将介绍CT引导下的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使用价值与操作流程等。 什么是经皮肺穿刺活检术? 经皮穿刺肺活检即为在X线透视下定位,或在“B”型超声波、CT指导下,以细针刺入患者局部位置,获取患者一些细胞或组织,而后将这些病变细胞或者组织通过病理学诊断的方式予以确诊。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使用价值 1.定位准确,操作简单 经皮肺穿刺活检操作简单,临床诊断诊断率高。CT引导下的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不需要其他页数设备,整个检查能够在10min内完成,图片细胞学检查能够在短时间内生成报告。CT引导下穿刺位置更加准确,操作方式简单,恶性肿瘤基本均能够通过细胞学检查结果予以判断。 2.减少伤害,预防并发症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为CT介入放射学的重要诊断路径,能够避免患者开胸探查,降低对患者身体所形成的损伤。CT引导下精辟费穿刺活检术为近年来用以诊断肺部疾病的重要微创检查方法,其临床适用范围较广,检出率较高,且患者检查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经皮穿刺肺活检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是什么? 针对于肺内周边型病变,常用的检查方式在难以确诊的情况下,则可以通过精辟费穿刺活检术予以诊断。特别是针对于晚期难以手术的肺癌患者而言,放疗与化疗前,需要获得明确的病理类型诊断,则可以使用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予以判断,对其症状的诊断与治疗能够产生重要影响。 经皮肺穿刺活检的操作便利,且临床诊断符合率相对较高。在CT的引导下,能够清晰观察到患者的病理状态,明确定位。但是因为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为有创检查方式,故而可能会出现气胸、出血、栓塞及感染等并发症,需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与适应症,及时排除存在穿刺活检禁忌症的患者。 1.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适应症 1.1 肺内实质性病变的患者,特别是出于周边位置难以使用其他方式确诊的患者。 1.2 双侧病变的患者,难以手术的恶性病变患者,需要通过病理类型确诊的方式,为患者实施进一步的放疗与化疗治疗。 2.3 需要分析是否存在肺内转移性病变的患者。 2.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禁忌症 2.1 病变位置周围存在严重肺气肿、肺大疱症状的患者 2.2 疑似存在血管病变症状的患者,比如血管瘤、肺动脉瘘等症状。 2.3 疑似存在肺内囊性病变的患者,比如肺包虫病等。 2.4 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或者正在接受抗凝治疗。 2.5 患者难以配合治疗,无法控制咳嗽症状,或者合并存在心肺功能不全症状的患者,肺动脉高压症状的患者等。 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的操作程序 1.术前详细了解患者的疾病史,检查患者的CT片等,结合CT片显示的病变位置选择适宜的体位,比如仰卧位、侧卧位或者俯卧位等。测量患者病灶的最大直径,清晰体表穿刺点,放置定位器,病灶上下层的CT扫描。 2.确定穿刺的位置,进针的方向、角度及深度等。结合病灶位置选择穿刺针的型号、长度等。在穿刺点位置常规消毒处理,使用2%利卡多因局部麻醉到胸膜,保留针头后再次局部扫描,明确进针的深度与角度。 3.结合设计的穿刺计划,在患者屏气后快速进针到病灶,对病灶位置进行CT扫描,确定针尖处于病灶中的部分,在穿刺针尖达到设计位置后,切割取材。 4.通常切割槽中能够取得1.0×0.1cm、2.0×0.1cm面积的线头虫样组织标准,置入10%的甲醛固定液中,将针上残留组织均匀涂片,实施病理学检查。

气管切开护理(全)

气管切开术病人护理计划 常见护理问题包括:(1)清理呼吸道无效;(2)有气体交换障碍的危险;(3)焦虑;(4)语言沟通障碍;(5)有感染的危险。 (1)清理呼吸道无效:与痰多、痰液粘稠、咳嗽无力、气管套管的放置、意识障碍有关。A、观察呼吸是否平稳,套管是否通畅及痰液的性状。B、观察有无并发症如颈部、胸部皮下气肿,伤口出血、肺部感染等。C、术后勿用吗啡、可待因、阿托品等镇咳、止痛药。以免抑制咳嗽而使分泌物不易咳出D、用负压吸引的方法,将气管内分泌物及时吸干净,两次吸痰间隙给予氧气吸入。 E、痰液粘稠者,遵医嘱给予超起雾化吸入或气管内滴药,使痰液变稀,易于咳出。F、对无效咳痰者,指导其有效咳嗽训练。方法是让病人尽量取坐位或半坐卧位,先进行几次深呼吸,然后再深吸气保持张口,用力进行两次短促的咳嗽,将痰从深部咳出。G、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22℃左右)和湿度(75%以上)。室内可用湿化器或地面洒水等。气管切开套管口遮盖湿纱布,用以阻挡尘埃及湿化空气。 (2)有气体交换障碍的危险:与严重的肺部感染、痰多或痰稠不能产效排痰、内套管堵塞、外套管脱出、严重的皮下气肿、血肿有关。护理措施:(重点——1、监测呼吸、脉搏、体温的变化。2、气管导管是否随时保持通畅。3、监测血氧饱物度和血气变化)A、气管切开病人应经常检查其套管系带的松紧是否合适,系带结是否牢固。B、保持呼吸道通畅,出现呼吸困难应采取以下措施:C、疑外套管阻塞,气管内滴入抗生素药物,吸出管内深处痰液、痰痂,必要时换管。 D、疑内套管阻塞,取出内套管,检查是否被痰痂堵住,消毒后再放回。 E、检查气管外套管有无脱出,如脱出立即通知医师,协助重新插管。 F、检查有无皮上气肿而致呼吸困难的发生。 G、病人取半卧位可坐位,以利呼吸。 H、若病人有气胸,则协助医师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并保持通畅。 I、限制头部,颈部过度的伸展,以免套管脱出。 J、每天给病人拍背2次,以利痰液稀释,便于排出。遵医嘱给予超声雾化。 K、教会病人正确咳嗽,让病人取坐位或半坐卧位,先进行几次深呼吸,再深呼吸后保持张口,用力进行两次短促的咳嗽,将痰从深部咳出。 (3)焦虑:与气管切开术有关。护理措施:A、主动介绍主管医师、负责护士,介绍环境,消除其紧张、陌生感。B、尽量解答病人的提问,做好术前指导,说明气管切开的目的,消除其对手术及预后的担心。C、术后加强巡视,多给病人一些安慰性及鼓励的语言,使病人有信心。D、生活护理要落实,体现医务人员的关怀。E、对需要带管出院的病人,在出院前两天,向病人及家属讲解并示范有关套管的清洗、消毒等护理方面的知识。 (4)语言沟通障碍:与喉部手术有关。护理措施:A、向病人解释喉部手术不能发音的现状,使病人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接受现实的心态B、病人共同讨论术后采取交流的有效方式如简单手势及形体语言或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意愿。C、传呼器置于病人伸手可及处,并及时应答红灯。 (5)有感染的危险。与手术切口有关。护理措施:A、测病人伤口有无感染的症状和体温变化。B、无菌操作,气管切开处换药及每天消毒内套管4次,及时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操作规范

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操作规范 【意义】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作为CT介入放射学的重要诊断方法,减少了开胸探查手术,在疾病诊断治疗中起重要作用。是近年来用以诊断肺部病变的一项微创性检查方法,它具有定位精确、检出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并显示出了极高的临床诊断价值。【物品准备】 1、器械准备:胸穿包一个 (内有弯盘1个孔巾1条试管2个、载波片3-4片、小标本瓶2个、纱布5-8块、穿刺针2套、镊子两把) ,无菌手套2付,无菌盘1个(内有棉签缸、碘伏棉球缸、弯盘),胶布,注射器4个(5ml、20ml各2个),带金属标记物1个。 2、药品准备:2%利多卡因10ml,碘伏,龙胆紫1瓶(定位标记用)。 3、患者准备:协助医生为患者做好必要的检查;化验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血常规,肝功等检查项目;做心电图检测心功能情况;监测生命体征;术前禁食4h。 【操作程序】 1、术者必须仔细询问病史、体查患者和阅读CT片,然后根据CT片显示病变的部位选择相对舒适的体位如仰卧位、侧卧位或俯卧位,测量病灶的最大直径,并在相当于病变的体表穿刺点区放置定位器后,行包括病灶上下层面在内的CT扫描,直径>3cm者,层厚5 mm,直径<3 cm者,层厚2.5 mm。 2、确定穿刺点、进针方向、角度及深度,根据病灶位置选定穿刺针的型号和长度。 3、在穿刺点常规消毒,用2%利多卡因行局部麻醉至胸膜,保留针头再次局部扫描确认进针深度和角度。 4、根据设定的穿刺计划,在患者屏气时快速进针至病灶后再次对病灶扫描,以确定针尖在病灶内的位置,当穿刺针尖达到预定位置后切割取材。 5、一般切割槽内可获得(1.0~2.0)cm×0.1cm大小的线头虫样组织标本,放入10%甲醛固定液内,且把针上残余组织均匀薄涂于玻片,放入同样固定液内送病理检查。若获得的组织标本不理想且患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