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激励管理5项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员工激励管理5项原则
【瑞商语录】
企业员工年龄、成长经历、教育背景的不同,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以及推理分析能力就会不同,激励员工方法不当,就像一拳打在棉花上—白费力气了。如何让每一位员工的聪明才智与个人潜能都能得到充分地发挥与释放?应遵循以下原则。
∙原则一:充分考虑个体差异
激励制度的制定一定要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一个人对所取得的报酬是否满意,不仅要与他的劳动贡献相比较,而且还要与他人或历史情况进行比较。企业要在广泛征求员工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一套深得大家认可的激励制度,并不断地修改完善。管理者在应用激励政策时,一定要本着一颗公平、公正的心,不带有任何偏见和喜好,不表露出任何不公的言语和行为。
∙原则二:体现公平公正性
现实生活的每一个人既有获取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的需要,也有希望得到肯定、荣誉和成就等精神层面的需求。原北大方正总经理王选说:“只对员工进行物质激励,忘掉了精神激励,这是害民政策;反过来只进行精神激励和思想激励,没有物质激励,这是愚民政策。不害民,不愚民就要做到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物质激励与非物质激励,两者缺一不可。只要企业领导者重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有机结合,就能把员工的积极性真正调动起来。
∙原则三: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结合
无论是何种规模和性质的企业,优秀员工的脱颖而出都离不开班组、部门岗位的支持与促进。优良的群体环境是员工成长进步的先决条件。在实施激励政策时,正确处理好激励个体与激励群体的关系,有助于发挥员工与集体的互促共进作用。如果忽视个体作用,只注重对群体的激励,可能造成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平均主义;相反,如果过分强调个体贡献,不顾及群体因素的存在,容易影响大家的积极性,形不成工作合力。因此,在激励手段的运用上,应坚持个体激励与群体激励的有机结合,同时要注意采用综合、多样化的激励手段。
∙原则四:个体激励与群体激励结合
奖励和惩罚会直接影响激励效果。在企业的管理实践中,应坚持以正面激励为主、负面激励为辅的原则。如果员工犯了错,适时处罚教育是必要的,以纠正其错误行为,减少犯同样错误的可能。但是在运用处罚手段的时候,要努力通过负面激励达到正面激励效果。
∙原则五:正面激励与负面激励相结合
如果过多地运用负面激励,就有可能使员工产生较大的抵触情绪,对自己的过失或不足不仅不去认真地分析总结,反而视上级主管的指教与引导为故意找茬,导致员工与上级领导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员工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直线下降。因此企业在合理运用惩罚教育的负面激励手段的同时,应提倡多用积极向上的正面激励,以保持员工队伍的蓬勃朝气与昂扬斗志,增强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