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学要因“质”施教、因“性”施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教学要因“质”施教、因“性”施导

【摘要】中学政治教学须注重对德育外部因素的挖掘和运用,更须注重对德育内部因素的挖掘和运用。德育的外部因素是直接或间接为德育内部因素的内化质变服务的。中学政治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促使学生在自我教育过程中产生内化,自觉养成良好的德性。中学做政治教学必须是坚持以人为本,因质施教,因性施导。

【关键词】内化以人为本因质施教因性施导

教育的因素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德育的外部因素是指学校环境、教材内容、教师素质及教学实践等。德育的内部因素是指学生的心理心灵。中学政治教学须注重德育外部因素的挖掘和运用,即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科学地组编选辑教材内容,多渠道多形式地提高教学的德才素质,积极改革、探索、创新教学方法等,尽力提高德育外部因素的教育意义的含量;中学政治教学更须注重德育内部因素的挖掘和运用,即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情感,多方启引学生自主思维,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实践活动,全力促使学生内化等,全力实现学生的德性按教育目标产生质变的目标。德育的外部因素是直接或间接为德育内部因素的内化质变服务的。中学政治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促使学生在自我教育过程中产生内化,自觉养成良好的德性。因此,笔者认为,中学政治教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因“质”施教,因“性”施导,在内化学生心灵上狠下功夫。

一、中学政治教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因“质”施教

政治教学是直接转化和塑造学生心灵的教育工程。鲜活的中学生群体,不可能是气质相同的,而是各人具有各自的气质。根据巴甫洛夫对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分类学说,人的气质可以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四种基本类型。中学生也不外乎以上四种基本气质型。学生的气质不同,其思想和行为的表现形式必然各不相同。相同的事情发生在不同气质的学生身上,所表现的形式和后果是不会相同的。所以,德育教师必须坚持做到以人为本,针对不同气质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真正做到因“质”施教。例如:胆汁质型学生的特点是态度直率、热情主动、脾气多燥、缺乏耐心。教师则应多付出慈爱,采用情理感化的教育方法,使其对事冷静,不轻易冲动,情绪稳定,则可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多血质型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可塑性强。教师则应施教严格,以防其草率轻浮、自由散慢。粘液质型学生的特点是情绪沉稳,善忍耐而欠灵活。教师应多施引导,常与其沟通交流,以消除心理障碍。抑郁质型学生的特点是谨小慎微、优柔寡断、缺乏自信。教师则应多给予关心信任和亲近尊重,使其为人情深、处事稳重。因“质”施教,则可使教师的施教有的放矢、矢矢中的,能使全体学生产生良好的内化,实现质变,自觉自愿地养成良好的德性。反之,教师不顾学生各异的气质进行施教,则会造成隔靴抓痒、无的放矢、教不对路的无用功教育。

二、政治教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因“性”施导

这里所说的“性”,是指性格。性格是个人所特有的一种定型的态度体系。个人因其环境因素和其所受到的社会影响而形成个人品德、行为和世界观,即为个人所独有的性格。中学生也是社会个体人,其生活离不开社会环境,社会和其所处的家庭及其他环境必然会影响其性格的养成:或正真善良、忠诚勤奋或自私损人、虚伪奸作,或积极向上,意志坚强,或消极厌世、懒散软弱,或尊崇善美,或趋恶如蝇等等。中学生正值少年时期,并非性格定型的成人那样难以改变,而是性格初步形成,可塑性很强,只要对其施予得当的教育,其性格则可循矩而塑。学生性格可能塑变的关键,则是教师的教育能否对症下药,因学生的性格而施行教导。因“性”施导,就是教师针对学的个性特点,采取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乐意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自觉地抵制和抛弃自身的不好的性格和品质,自觉地培养良好的性格、品质、德性。例如:对正直善良、忠诚勤奋性格的学生,教师应教育和鼓励学生认真总结成功经验、积极进取、持之以恒;对自私虚伪性格的学生,教师应教育和引导学生热心公益、乐于助人、对人诚恳;对意志薄弱、缺乏自制、不善动脑性格的学生,教师则应注意发现其细微的进步,热情鼓励其细小的成功表现,热情鼓励学生树立和增强自信心,鼓励和引导学生获得更多更大的进步和成功;对自由涣散性格的学生,教师应引导学生按规则生活在集体中,教育其在集体中生活的行为准则,启发和教育其正确接受和对待集体舆论,以此堵住自由散漫之洞,促使其养成严守纪律的品德;对内向性格的学生,教师应常引导其表现,师生可经常进行思想交流;对于外向性格的学生,因其情绪外露而易于审视了解,其性格多开朗豁达而不拘小节,教师则应对其进行正面批评教育,使其言行举止有所谨慎。此外,学生中常存在因其性格因素的影响,造成某一方面或多方面的能力高低差异。德育教师在对其施教过程中,则应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紧据学生性格特点,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得当方法,引导学生扬长避短,提高自我教育的自觉性,积极自觉地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实现德性的良好内化和质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