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红筹架构回归路径分析-海外红筹架构、私有化概述
红筹企业“VIE+CDR”模式回归路径及经济效应研究
红筹企业“VIE+CDR”模式回归路径及经济效应研究红筹企业“VIE+CDR”模式回归路径及经济效应研究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壮大,而红筹企业作为重要的一部分,受到了广泛关注。
然而,由于“VIE+CDR”模式的出现和红筹企业回归A股市场的新政策,红筹企业的发展路径和经济效应受到了广泛研究。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VIE+CDR”模式的含义。
VIE即Variable Interest Entity,是一种特殊的外资投资模式,主要由中国的本土企业进行注册并用以控制海外公司的经营权益。
而CDR,即中国存托凭证,是在境内发行的外国公司股份的一种金融工具。
通过“VIE+CDR”模式,红筹企业可以通过境内发行CDR,实现回归中国A股市场的目标。
红筹企业回归A股市场有其背后的路径选择。
一种较为常见的路径是通过“VIE+CDR”模式进行回归。
在此过程中,红筹企业在境内设立一家国内公司,并将境外实体公司的经营权益通过VIE架构转让给国内公司,然后再在国内发行CDR。
通过这一路径,红筹企业不仅能够实现回归,也可以更加灵活地运作公司的战略发展。
红筹企业回归A股市场的经济效应是引起广泛关注的一个话题。
一方面,红筹企业回归A股市场可以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提高市场流动性,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
这有助于增强资本市场的活力和竞争力,并促进公司治理和规范发展。
另一方面,红筹企业的回归也会对中国国内经济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这些企业通常在国内扩大经营规模,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经济增长。
然而,红筹企业回归A股市场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风险。
首先,VIE架构的使用可能会面临法律和监管政策的风险。
尽管目前中国的法律对于VIE架构还没有明确禁止,但相关政策的变动仍可能对红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其次,红筹企业回归A股市场需要面临多重监管的挑战。
与境外市场相比,中国的资本市场对红筹企业的监管力度更大,对于企业的财务公开和信息披露要求更加严格。
红筹企业需要适应这一新的环境,并加强内部治理和规范运营。
【律师解读】赴美上市红筹企业的回归
赴美上市红筹企业的回归红筹架构的实质是一种境外交易架构,目前并没有一部法律对其进行定义。
在实践中,如果一家国内运营公司的股东,在境外设立控股公司,直接或间接控制境内运营公司,并通过境外控股公司进行融资活动,这种类型的架构通常称为红筹架构。
根据境外控股公司控制境内权益的方式不同,主要分为股权控制和协议控制(也即“新浪模式”、VIE架构)。
[1]中国企业搭建红筹架构的最终目的基本上都是为了在境外上市融资。
在科创板正式出台之前,搭建红筹架构的中国企业(“红筹企业”)基本只能选择美国或香港上市。
相较于香港,美国资本市场对红筹架构的包容性更高,特别是对待VIE架构的态度更是“有求必应”。
因此,红筹企业的首选上市地仍是美国资本市场。
由于各种原因,红筹企业在美国上市成两极发展:像阿里巴巴、腾讯这样的企业,在美国市场上能和苹果、微软一争高下,而另一些中国企业则面临“水土不服”,“悄然退市”的窘境。
这些中国企业能够在境外上市确有其过人之处,但是在面临资本市场转型时,无法像“独角兽”那样灵活自如地运用境内外两个市场;再加上科创板出现前,中国监管部门一直对红筹架构持否定的态度。
因此,当时已经搭建红筹架构但还没有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如果要在境内资本市场上市,似乎只能拆除红筹架构;对于那些已经在美国上市的红筹企业,则只能先私有化,进而拆除红筹架构,在此之后才能回归A股。
在私有化时,红筹企业需要面临新旧资本的交替、架构拆除、投票权变更、小股东诉讼、外汇税务结算等各种复杂问题,对公司财务和运营均会造成较大压力。
自2020年以来,以上情况有了实质性的变化,私有化和拆红筹,已经不是赴美上市红筹企业回归境内资本市场的障碍。
2020年2月27日,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华润微”)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挂牌上市,意味着科创板诞生了首家红筹上市企业。
[2]华润微的上市依据为《证监会关于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若干意见的通知》[3],因此属于红筹上市的试点项目。
《红筹架构企业回归境内上市研究》范文
《红筹架构企业回归境内上市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开放和深化,越来越多的红筹架构企业开始考虑回归境内上市。
红筹架构企业,通常指的是在海外注册但实际业务主要在中国内地的企业。
这些企业在海外上市后,由于各种原因,如政策调整、市场环境变化等,选择回归国内市场上市。
本文旨在研究红筹架构企业回归境内上市的背景、现状、问题及解决方案,以期为相关企业提供参考。
二、红筹架构企业回归境内上市的背景与现状1. 背景红筹架构企业回归境内上市的背景主要源于国内资本市场的政策调整和市场环境的变化。
一方面,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为红筹架构企业提供了更好的融资环境和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国家政策对海外上市企业的回归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引导。
2. 现状目前,越来越多的红筹架构企业开始回归国内市场上市。
这些企业在海外上市后,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政策调整等原因,选择回到国内市场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同时,国内资本市场的开放和政策支持也为这些企业提供了更好的融资环境和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三、红筹架构企业回归境内上市的问题与挑战1. 法律与政策问题红筹架构企业回归境内上市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法律与政策问题。
由于企业在海外注册,其法律地位和业务模式与国内企业存在差异,因此在回归国内市场时需要了解并适应国内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2. 估值与定价问题红筹架构企业在海外上市后,其估值和定价往往以国际市场为参考。
然而,在回归国内市场时,企业需要重新考虑其估值和定价策略,以适应国内市场的特点和投资者需求。
这需要企业在回归过程中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投资者沟通。
3. 资本市场环境问题红筹架构企业回归国内市场时,需要适应国内资本市场的特点和环境。
这包括了解国内投资者的投资习惯、风险偏好等信息,以及适应国内资本市场的监管要求和交易规则等。
四、红筹架构企业回归境内上市的解决方案与建议1. 加强法律与政策研究企业在回归国内市场前,应加强法律与政策研究,了解并适应国内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如何搭建、拆除红筹架构、回归境内上市
如何搭建、拆除红筹架构、回归境内上市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活跃以及政策的放开,很多海外架构公司拟回归境内上市,这就涉及到拆除红筹结构、回归境内上市等问题。
我们选取了北京启明星辰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启明星辰”,002439)、二六三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二六三”,002467)以及贵阳朗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朗玛信息”,300288)这三个首发申请已获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会”)审核通过的案例。
这三个案例将返程投资架构的建立和拆除过程披露得最为清晰和详细,并且由于受制于国内法律对于外商投资准入的行业限制,在搭建红筹结构时均采取了协议控制的模式,与很多公司目前的架构情形比较相似。
我们对其进行概括和分析,以供大家参考:一、启明星辰根据《北京启明星辰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签署日为2010年3月30日),启明星辰为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安全产品、服务与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其发起人为以王佳、严立(两人系夫妻关系,均为启明星辰的实际控制人)为首的九名中国身份的自然人股东(“启明星辰创始人”),以及一家由高级管理人员设立的员工持股公司,即西藏天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藏天辰”)。
启明星辰在股份制改造之前的前身为北京启明星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星辰信息”),是一家实际从事业务运营的实体。
2005年,启明星辰启动境外上市计划,因此在境外搭建了常见的红筹架构。
然而,鉴于判断国内上市可以获得更高的市盈率,兼之启明星辰的客户中政府部门、军队和金融机构占有比较大的比重,使得境内证券机构投资者更容易认同启明星辰业务的稳定性和成长新,启明星辰信息选择回归境内主板上市。
因此,启明星辰于2008年开始着手拆除红筹架构,并于2010年3月向证监会递交了首发申请。
2010年5月20日,证监会审核通过了启明星辰的首发申请。
随后,启明星辰成功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深交所”)。
其建立和拆除红筹架构的过程如下:(1) 境外红筹架构的建立A.拟上市主体和境外架构的设立2005年,王佳于开曼群岛设立境外壳公司Venusense Holding Limited (“唯圣控股”),拟作为将来境外上市主体。
红筹回归
红筹架构所谓红筹,广义指企业主要利润来源于中国大陆,上市地是境外的这种架构;狭义指由中国大陆居民企业或自然人控制的企业,通过系列的股权\协议安排,将企业的控制权转移到境外,并最终在境外上市。
简单讲就是主要业务、利润来源可能还是在国内,但是利润最终归属方变成了外国公司,方便引进国外私募、上市。
使用红筹架构的私募股权投资,先由国内公司的创始股东在英属维京群岛、开曼群岛设立离岸壳公司(法律上称为“特殊目的公司”),然后利用这家特殊目的公司通过各种方式控制境内权益,最后以这家特殊目的公司为融资平台发售优先股或者可转股贷款给基金进行私募融资,乃至最终实现该境外特殊目的公司的海外上市。
红筹上市又称为“造壳上市”。
在红筹架构下,根据控制境内权益的方式不同发展出不少变种,其中以“协议控制”模式最为知名。
“协议控制”,又称“新浪模式”、“搜狐模式”、“VIE架构”,在2006年以前主要应用于互联网公司的境外私募与境外上市。
由于外商直接投资增值电信企业受到严格限制(法律要求投资的外商必须是产业投资者,基金这种财务投资者不属于合格投资人),而互联网业务在我国法律上又归属于“增值电信业务”,聪明的基金为了绕开这些限制,发明了协议控制这种交易架构,后来该架构得到了美国GAPP的认可,专门为此创设了“VIE会计准则”,即可变利益实体准则,允许该架构下将国内被控制的企业报表与境外上市企业的报表进行合并,解决了境外上市的报表问题,故该架构又称“VIE架构”。
有说法说是搜狐最先使用了该方法,也有说法说是新浪最先使用了该方法,故有前述两种别称。
所谓未上市红筹回归,是指已搭好了红筹架构、尚未在境外上市的企业,通过拆除红筹架构等安排,实现A股上市。
未上市红筹架构企业回归模式之一在各种红筹回归模式中,最为清晰明了的方法是完全去除海外架构,并对其中所涉及的股权转让过程予以明确披露。
263上市即是完全去除海外架构的的典型案例。
在这种回归模式下,拟上市企业需要将之前建立的红筹架构一层层的剥离、并办理相应的工商、外汇登记手续。
海外股权架构(2)类型
海外股权架构(2)类型
无论是个人,还是公司,搭建海外股权架构,无非是两个大的类型。
一个是海外股权红筹架构,另外一个是走出去企业股权架构。
一、红筹架构
这里所称的红筹架构不是一个法律术语而是个约定俗成的称呼,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它又包含了股权控制架构和VIE架构两个的类型。
1、股权控制架构,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股权来控制的架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中国公司在维京群岛或开曼群岛注册一个离岸公司,然后由这个离岸公司来持股中国境内公司的股权,从而实现对境内资产的控制。
这只是为了说明问题的一个例子,实际情况要复杂的多。
2、V IE架构又称为协议控制架构。
顾名思义,这种控制模式不是通过股权控制完成的,而是通过协议完成的。
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政府限制外资对于一些行业的投资。
比如教育、信息、电信等。
为了规避这些限制,实现企业的境外上市,VIE架构应运而生。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是境内的公司在维京群岛或者开曼成立一个离岸公司,由该公司投资,在国内设立一个子公司,由该公司通过协议来控制境内的实体公司。
二、走出去企业股权架构
“走出去”简单一点说,就是对外直接投资,是指境内企业在境外及港澳台地区以货币资产或者非货币性资产进行投资,取得股权,从而达到对被投资企业进行控制的目的。
Hello,伙伴们。
部分企业寻求国外上市采用的私募结构叫红筹架构
部分企业寻求国外上市采用的私募结构叫红筹架构,改制结束的这类公司就叫红筹架构公司。
简单讲就是要业务、利润来源可能还是在国内,但利润最终归属方变成外国公司,方便引进国外私募、上市。
使用红筹架构的私募股权投资,先由国内公司的创始股东在英属维京群岛、开曼群岛设立离岸壳公司(SPV),然后用SPV通过各种方式控制境内权益,最后以这SPV为融资平台发售优先股或者可转股贷款给基金进行私募融资,乃至最终实现境外SPV的海外上市。
1、海外离岸公司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如英属维尔京群岛(BVI)、开曼群岛、巴哈马群岛、百慕大群岛等(多数为岛国)纷纷以法律手段扶植并培育出一些特别宽松的经济区域,允许国际人士在其领土上成立一种国际业务公司,这些区域一般称为离岸管辖区或称为离岸司法管辖区。
而所谓离岸公司就是泛指在离岸管辖区内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或国际商业公司。
"离岸"的含义是指投资人的公司注册在离岸管辖区,但投资人不用亲临当地,其业务运作可在世界各地的任何地方直接开展。
例如在维尔京群岛注册一家贸易公司,但其贸易业务的往来可以是在中国与美洲之间进行。
著名的离岸管辖区有许多是前英属殖民地,如开曼群岛、安圭拉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等,因此这些地区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英国的法律体系和司法制度。
这些离岸辖区一般都有以下特点:(1)政治及经济稳定。
因为离岸公司多用作保护财产,如果注册当地的政府不稳定,公司的财产如存款等就可能被没收或国有化。
(2)金融业发达,银行及商业活动资料受法律严密保护。
例如维尔京群岛政府法律规定,除非涉及毒品走私的刑事罪行,维尔京群岛的法庭是不会命令有关银行或公司注册代理告知他国政府或第三者有关客户之资料;加上维尔京群岛公司的董事名册、股东名册并非公众记录,除董事授权外,其它人是无法取得有关资料的。
(3)足够法律保障。
作为离岸辖区,其中一个要点,是要保障投资者的投资。
完善的法律保障,有经验的法庭和法官,都是不可缺少的。
红筹架构常见的搭建方式及原因解读
红筹架构常见的搭建方式及原因解读红筹的由来红筹这一概念诞生于90年代初期的香港股票市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上有时被称为红色中国,相应地,香港和国际投资者把在境外注册、在香港上市的那些带有中国大陆概念的股票称为红筹股。
什么是红筹架构?红筹架构,也叫红筹模式,是指中国境内的公司(不包含港澳台)在境外(通常在开曼、百慕大或英属维尔京群岛等地)设立离岸公司,然后将境内公司的资产注入或转移至境外公司,实现境外控股公司海外(主要是在香港联交所、纽约证券交易所、伦敦证券交易所、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等)上市融资的目的。
红筹架构常见的搭建方式及解读1、第一层BVI公司解读BVI公司注册有如下特点:程序上:BVI注册离岸公司程序非常简单,几乎一天就可以完成,且因不需要股东董事的资料,极大提升了股东的隐密性,同时可以隐藏一些问题股东;费用上:在BVI注册的公司费用低廉,如果主体业务不是在BVI 运营只需要每年交一定的年费即可;税收上:作为著名的免税天堂,BVI注册公司无需缴纳所得税等。
另外如果开曼公司上层直接是实际控股人,那么股东在上市公司的分红需在180天内汇入境内,如果是BVI则可以逃脱掉这一规定。
2、开曼公司解读即在开曼群岛注册的公司。
一般企业会决定把这一层作为上市主体。
为什么不是BVI公司呢?我们可以想到BVI注册公司如此简便,股东董事都不需要核查,联交所的监管者恐怕也不敢让这样的公司在香港挂牌上市吧。
开曼群岛对公司的审查虽然相对非避税地宽松很多,但是比BVI地区还是严格的。
3、第二层BVI公司解读大家可能疑惑为什么在这一层又设一个BVI公司?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使得资产剥离和重组。
比如公司想出售最底层的公司,直接可以以开曼公司为卖方出售第二层BVI公司的股权,这样既便捷又可节省大笔税费。
这一层不是必须设立的,可根据实际需求来加设。
4、香港公司解读设置香港层最主要是因为香港与内陆有税收优惠。
08年新税法实施以后,中国开始向外资企业征收20%的股息预提所得税,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和场所的外资企业能减免到10%,但对于港澳以及新加坡等地的外资企业可降低至5%。
企业境外上市红筹架构
企业境外上市红筹架构企业境外上市红筹架构是指一种特殊的资本运作方式,通过香港或其他境外上市方式来融资并在海外股市上市的企业。
红筹指的是由中国大陆的企业与香港或其他境外投资者共同组成的境外特定目的公司(SPAC),通过此方式实现境外上市。
企业境外上市红筹架构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具有多方面的好处,包括融资渠道更加多元化,更好地吸引境外投资者,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形象,提升估值水平,增加公司的发展潜力等。
企业境外上市红筹架构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设立境外特定目的公司(SPAC),该公司的成立可以通过股权投资形式,以持有中国内地境内企业的股权作为资本金,或通过发行股票方式获得境外投资者的认购,并用于投资中国内地企业。
通过设立SPAC,中国内地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境外资本市场的优势,实现境外投资者对于中国市场的投资,同时也为未来上市提供了更为便捷和灵活的方式。
另外,企业境外上市红筹架构还包括投资银行、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金融服务机构的参与。
投资银行在整个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包括负责境外上市的筹备工作,例如股权投资者的募集、投资组合的建立等工作;律师事务所则负责制定相关的法律文件和规范;会计事务所则承担了财务报表审计和评估等工作。
这些金融服务机构的参与,为企业境外上市红筹架构提供了专业的支持和指导,确保整个过程的合规性和可行性。
在境外上市的过程中,中国内地企业需要制定相关的市场营销策略和投资者关系管理策略。
这包括利用好境外上市的平台,加强与境外投资者的沟通和交流,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形象;同时,企业还需要加强对境外市场的了解和研究,以更好地满足境外投资者的需求,提高企业的估值水平和吸引力。
总之,企业境外上市红筹架构是一种有效的资本运作方式,通过境外上市来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知名度和形象,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但是,企业应该注意在境外上市的过程中,加强对市场的了解和研究,制定合适的市场营销和投资者关系管理策略,确保整个过程的顺利进行。
《红筹架构企业回归境内上市研究》范文
《红筹架构企业回归境内上市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日益成熟和开放,越来越多的红筹架构企业开始考虑回归国内上市。
红筹架构企业是指那些在海外上市,但实际业务和资产主要在中国内地的企业。
这些企业回归国内上市,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融资机会,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发展。
本文将对红筹架构企业回归国内上市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二、红筹架构企业概述红筹架构企业是中国资本市场特有的现象,这些企业大多在海外上市,但业务和资产主要在中国内地。
这些企业的回归,对于中国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红筹企业的回归可以增加国内资本市场的活力,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其次,红筹企业的回归可以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此外,红筹企业的回归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三、红筹架构企业回归国内上市的动因红筹架构企业回归国内上市的动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国内资本市场的开放和成熟为红筹企业回归提供了更好的市场环境。
其次,国内市场的融资成本相对较低,可以为红筹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机会。
此外,国内市场的监管环境也更加透明和规范,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另外,红筹企业回归国内上市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四、红筹架构企业回归国内上市的挑战虽然红筹架构企业回归国内上市具有很多优势,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企业需要重新适应国内市场的监管环境,了解相关政策和法规。
其次,企业需要重新建立品牌形象和市场地位,这需要时间和资源的投入。
此外,企业还需要面对国内市场的竞争压力和挑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另外,企业在回归国内上市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与海外市场的协调和沟通问题。
五、红筹架构企业回归国内上市的策略和建议针对红筹架构企业回归国内上市的挑战和问题,本文提出以下策略和建议。
首先,企业需要加强与国内市场的沟通和协调,了解相关政策和法规,适应国内市场的监管环境。
红筹回归及关注问题课件
某金融企业在海外上市后,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内市场和客户,决 定进行红筹回归。
回归过程
该企业通过股权融资和资产重组,完善了公司治理结构和风险管 理体系。
关注问题
在回归过程中,该企业面临了国内外监管政策差异、风险管理、 信息披露等多方面挑战。
05
红筹回归的未来展望
红筹回归的市场前景
资本市场发展
直接上市
红筹企业通过符合条件的 发行审核后,直接在A股 上市。
借壳上市
红筹企业通过借壳A股上 市公司,实现回归A股的 目的。
造壳上市
红筹企业通过在A股市场 造壳,然后实现资产注入 和上市。
红筹回归的优劣势分析
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
回归A股市场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知名 度和品牌影响力。
融资渠道拓宽
回归A股市场后,企业可以通过增发股 票、发行债券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
红筹回归的意义和影响
总结词
红筹回归的意义和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推 动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市场竞 争力、优化企业治理结构和管理水平、促进国内外资 本的双向流动。
详细描述
红筹回归对于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 增加市场活力、扩大市场规模、提高市场国际化水平。 同时,红筹回归也可以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 力,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投资者关注和投资。此外,红筹 回归还可以促进企业治理结构和管理水平的优化,推动 企业更加规范、透明地运营。最后,红筹回归还有助于 促进国内外资本的双向流动,提高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水 平。
资金管理
建立健全的资金管理体系,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降低财务风险。
跨境监管问题
跨境监管政策
关注跨境监管政策的变化,了解相关法规和规定,确保公司合规 经营。
海外IPO红筹架构从搭建到拆除全析
海外IPO红筹架构从搭建到拆除全析海外IPO,即海外上市,是指中国企业选择在海外股票市场上市发行股票,增加国际合作伙伴和国际视野。
红筹架构,作为一种特殊的海外IPO方式,近年来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红筹架构的搭建到拆除进行分析,总计超过1200字。
红筹架构的搭建红筹架构是指中国企业通过境外公司进行海外上市,以规避中国大陆资本市场的审批和监管限制。
红筹架构的搭建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设立境外控制实体。
中国企业在境外注册一个控股公司,一般是在一国或地区建立一个全资子公司,作为境外上市实体。
第三步,境外实体根据设立国的法律法规,申请上市。
一般而言,境外实体将选择新加坡、香港、美国等国际金融中心进行上市。
红筹架构的拆除红筹架构虽然能够规避中国大陆上市的审批和监管限制,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弊端。
因此,在一些政策调整和市场需求的背景下,红筹架构的拆除成为一种趋势。
红筹架构的拆除主要是指境外实体与境内实体合并,或主体移回中国大陆进行上市。
具体拆除方式如下:第一种拆除方式是境内外实体合并。
在中国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境外实体可以将其持有的境内实体股权合并到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然后在中国大陆申请IPO。
第二种拆除方式是境外实体主体移回中国大陆进行上市。
如果中国政策允许,境外实体可以选择在中国大陆设立新公司,然后将原境外实体的主体移回中国大陆,再通过IPO方式进行上市。
第三种拆除方式是境内外实体通过资产重组合并。
此拆除方式要求当前中国政策对境外实体的投资有一定限制,通过资产重新组合,将境内外实体合并为一个整体,再进行IPO。
红筹架构拆除的原因红筹架构的拆除是由多种原因所推动的。
首先,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逐渐发展和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境内IPO的审批和监管限制有所放宽,企业在境内上市更加便利,不再需要借助红筹架构。
其次,红筹架构面临的诸多风险和不确定因素逐渐凸显。
境外实体与境内实体之间的合同约束的法律有效性备受争议,合同可能无法保护境外实体的权益。
红筹架构介绍
03
文化差异
红筹架构可能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 文化差异,导致沟通障碍和律法规
○ 红筹架构的发起方和投资者应深入了解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确保 遵守相关规定并合理规避风险。
多元化融资渠道
○ 红筹架构应积极寻找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包括私募基金、风险投资 公司和个人投资者等,以降低融资难度和风险。
挑战分析
法律法规限制
红筹架构需要遵守国内外相关法律法 规,但某些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可 能对红筹架构有严格的限制或监管。
01
融资难度
红筹架构可能面临融资难度大的问题 ,需要寻找合适的投资者和融资渠道
。
04
02
信息不对称
由于红筹架构涉及跨境投资和复杂交 易,投资者可能面临信息不对称的问 题,难以评估投资风险。
关键要素
离岸公司
控制协议
选择合适的离岸地设立公司,通常选择香 港或开曼群岛,因为这些地方有成熟的法 律制度和良好的金融环境。
通过控制协议控制境内运营实体,协议内 容应明确控制方式和权益分配。
资产质量和剥离
上市审批
注入资产的质量和剥离负债的规模直接影 响上市效果,需要谨慎操作。
上市申请需要经过境外交易所的审批,需 要准备充足的材料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Part 04
红筹架构在资本市场应用与案例分析
资本市场应用
私募股权融资
红筹架构可以吸引私募股权投资机构,通过私募股权 融资获得企业发展所需资金,同时为投资者提供退出 渠道。
海外上市
红筹架构是海外上市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搭建红筹 架构,企业可以在香港、纽约、伦敦等海外证券交易 所上市,实现融资和国际化发展。
红筹架构介绍
目录
1. 红筹架构概述 2. 红筹架构类型与适用范围 3. 红筹架构搭建流程与关键要素 4. 红筹架构在资本市场应用与案例分析 5. 红筹架构风险与挑战及应对策略
如何拆除红筹架构回归境内上市
如何拆除红筹架构回归境内上市拆除红筹架构回归境内上市,是指将已在境外上市的中国企业通过解除外资控制,重新回归国内股市上市交易。
这一举措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增加国内市场流动性、提升市场活力、增强投资者信心,推动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
一、简要介绍红筹架构及其问题红筹架构是指中国内地公司通过设立境外公司,在海外交易所上市募集资金,并通过红筹架构把在中国企业的经营权转让给境外公司的一种架构。
其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绕过中国证券监管部门对于一些行业的限制,另一方面是获得更多的海外投资者资源。
然而,红筹架构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在国内投资者享受不到红筹架构所上市公司的利好政策,从而市场可以形成较大的偏离;其次,部分在境外上市的红筹公司对国内投资者信息披露不透明;再者,红筹架构向境外流失的企业经营权和利益,直接损害了国内投资者的权益;最后,红筹架构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水平形成了一定的制约。
二、拆除红筹架构的必要性与意义1.强调公平公正原则:拆除红筹架构能够重塑中国资本市场的公平公正原则,保护国内投资者的利益,消除市场的不公平现象。
2.增加境内市场流动性:返回境内上市后,红筹企业可以与境内投资者更紧密地进行互动,增加境内市场的流动性,有效提升市场活力。
3.推动资本市场发展:红筹企业回归境内上市,有利于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
增加了市场的风险分散程度,并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入。
三、拆除红筹架构的实施策略1.完善政策法规:由相关法规完善与调整,为红筹企业回归境内上市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如设立相应的准入机制和监管制度。
2.引导红筹企业回归:通过税收优惠、市场准入等措施,鼓励红筹企业回归境内上市,同时提供更加便利的投融资环境。
3.加强信息披露透明度:要求红筹企业回归境内上市后,按照相关规定加强信息披露,提高透明度,保护境内投资者的权益。
4.强化监管力度:加强对红筹企业的监管,防止其借利他国上市规避监管,保障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红筹结构公司回归A股上的法律实务及注意事项
红筹结构公司回归A股上的法律实务及注意事项红筹结构公司回归A股上的法律实务及注意事项一、背景介绍红筹结构公司是指在中国境外注册,但主要经营业务在中国境内的公司。
由于历史原因,一些中国企业选择在海外上市,形成了红筹结构。
,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红筹结构公司回归A股市场。
本文将重点介绍红筹结构公司回归A股上的法律实务及注意事项。
二、回归A股的法律程序红筹结构公司回归A股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法律程序,包括审批、重组和上市等步骤。
1. 审批阶段:红筹结构公司需要向中国证监会递交申请,并提交必要的文件材料,如公司章程、财务报表等,等待中国证监会的审批。
审批流程一般需要一段时间,公司需要配合相关程序。
2. 重组阶段:一旦审批通过,红筹结构公司需要进行股权重组。
这通常包括不同股东之间的股权转让、资本金调整等。
公司需要与投资者、股东进行协商并签订相关协议。
3. 上市阶段:重组完成后,红筹结构公司可以申请在中国A股市场上市。
公司需要准备上市材料,包括招股说明书、股东结构、财务报表等,并提交给中国证监会。
中国证监会将对公司的上市申请进行综合评估,必要时可能会要求补充提供资料。
4. 监管合规:一旦公司成功上市,红筹结构公司需要遵守中国证监会的相关规定,定期披露财务信息,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并配合中国证监会的监管工作。
三、注意事项红筹结构公司回归A股上市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法律合规:公司在回归A股上市的过程中,应确保自身的经营活动符合中国法律和监管政策要求。
确保公司的资产、融资等业务合规。
2. 审计和财务报表:红筹结构公司在回归A股上市前,需要进行审计,确保财务报表真实、准确。
审计工作由独立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公司应配合提供必要的会计数据和相关文件。
3. 投资者关系管理:红筹结构公司回归A股后,需要与投资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及时回应投资者的关切和问题。
建立健全的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定期发布重要信息,维护市场稳定。
红筹回归详细资料
1999 年和 2004 年,又掀起连续两波在美上市的高潮,主力都是网络股。前一波的代表 是中华网和三大门户网站;
2.注册制助推互联网企业上市
目前来看,注册制落地只是时间问题。在注册制下,在注册制下证券发行审核机构只对注册 文件进行形式审查,不进行实质判断,股票发行的持续盈利条件也会做出相应的改变,可以 从源头上减低互联网公司上市的门槛,帮助发展初期亏损的互联网公司上市。
3.高市盈率吸引 VIE 企业回归
去年年底至今,我国国内资本市场牛市行情持续。特别是创业板在今年行情更可谓是热得发 烫,在 4 月 30 日,创业板的市盈率已经飙升到 104.4 倍。在创业板上市的互联网公司中,市 盈率最低的顺网科技目前也有 97.24 倍。暴风科技自 3 月 24 日登陆创业板上市以来,创纪录 经历了 27 个涨停,市盈率达到 147.05 倍。而再看赴美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中,市盈率均 值在 40 倍左右。土豆和唯品会等企业的流血上市,也让我们看到境外上市似乎并没有想象中 美好。拆分 VIE,回归境内资本市场怀抱,成了许多中概股的新选择。今年两会总理提出了 互联网+的概念。稀缺的互联网题材站在被热炒的风口之上。若是注册制解决了互联网公司上 市门槛的问题,互联网企业必定会成为新一轮被爆炒的标的。
一、解构 VIE VIE,也即 variable interest entity,通常是指境外特殊目的公司通过其在中国的全资子 公司(外商独资企业、WFOE)来以协议控制的方式控制一家内资公司,从而实现境外特殊目 的公司对内资公司的并表,进而境外特殊目的公司得以基于此在境外融资或上市。用于控制 内资公司的协议包括控制权、利润转移协议、股权质押协议等一系列合同。
企业境外上市红筹架构
企业境外上市红筹架构企业境外上市红筹架构,指的是中国大陆企业通过设立一家位于离岸金融中心的特殊目的公司,以其为主体,在海外证券交易所进行上市。
这种境外上市的方式被称为红筹架构,因为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境外上市融资,将利益回流到中国大陆。
红筹架构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出现。
当时,中国大陆解除了对境外上市的限制,并鼓励企业通过境外上市的方式来融资。
这一政策的出台,推动了中国大陆企业境外上市红筹架构的快速发展。
红筹架构的主要特点是,企业通过设立在离岸金融中心的特殊目的公司来实现境外上市。
这些特殊目的公司通常设立于香港、新加坡、开曼群岛等离岸金融中心,以获取更好的融资环境和市场规则。
特殊目的公司一般是由中国大陆企业母公司控股或全资子公司,用于拥有和控制该企业的资产、收入和收益。
红筹架构在企业境外上市中的作用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看。
首先,红筹架构能够提供更好的融资渠道和条件。
相对于在中国大陆上市,境外上市可以吸引更多的国际投资者,并且面临更宽松的监管环境。
其次,红筹架构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市场规则和法律保护。
很多离岸金融中心具有成熟的金融市场和完善的法律体系,可以保护投资者的权益,增加市场的透明度和稳定性。
此外,红筹架构还可以帮助企业扩大国际影响力和品牌价值。
境外上市的企业通常会受到更多全球投资者和媒体的关注,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声誉。
然而,红筹架构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境外上市的企业在境内可能会面临监管的困境。
中国大陆的监管机构对于境外上市的企业的监管力度较弱,无法直接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
这可能会导致企业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对中国大陆投资者的权益造成损害。
其次,红筹架构往往需要较高的成本和复杂的操作程序。
企业需要在境外设立特殊目的公司,并与中国大陆的母公司或全资子公司进行复杂的合并和重组。
这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金钱和时间,还可能面临政策和法律的不确定性。
总体来说,企业境外上市红筹架构是一种吸引国际资本和扩大国际影响力的有效方式。
股权之道与术之十一——海外股权架构之红筹股架构模式
股权之道与术之十一——海外股权架构之红筹股架构模式海外股权架构是指境内个人或公司在境外搭建离岸公司,通过离岸公司来控制中国境内或者境外业务的架构。
搭建海外股权架构一般有以下几种目的:为了境外上市;便于海外资本运作比如融资、并购等;为了享受中国某些地区对外资企业的招商引资政策;便利海外资产配置的财富管理;利用海外架构避税;为了开拓境外市场,拓展海外业务。
常见的海外股权架构包括红筹架构和“走出去”投资架构。
红筹架构:股权控制模式和VIE模式红筹模式是指境内公司或个人将境内资产或权益通过股权或资产收购或协议控制(VIE)等形式转移至境外注册的离岸公司,然后通过境外离岸公司来持有境内资产或股权,最后以离岸公司名义申请在境外交易所(主要是香港联交所、纽约证券交易所、伦敦证券交易所、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新加坡证券交易所等)挂牌交易的上市模式。
为了实现红筹上市目的搭建的股权架构称为“红筹架构”。
红筹架构主要有以下二种模式。
1、股权控制架构股权控制架构先由境外公司的创始股东在英属维尔京群岛(BVI)、开曼群岛等设立离岸公司,然后利用离岸公司通过各种方法收购境内权益,最后以该离岸公司为融资平台发售优先股或者可转股贷款给基金进行私募融资,最终实现该离岸公司境外上市目的。
该模式的架构如下:2、协议控制模式协议控制架构也叫VIE架构。
VIE英文意即“可变利益实体”,又称“协议控制”。
是指外国投资者通过一系列协议安排控制境内运营实体,无须收购境内运营实体股权而取得境内运营实体经济利益的一种投资结构。
VIE 架构通常用于外国投资者投资中国限制或禁止外商投资领域的运营实体。
同时,VIE架构也是该等境内运营实体实现境外上市常采用的一种投资架构:。
企业境外上市红筹架构
企业境外上市红筹架构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在境外上市,以融资、扩大国际影响力和提高公司价值。
其中,红筹架构是一种常见的境外上市方式。
本文将探讨企业境外上市红筹架构。
红筹架构是指通过设立一个特定于股权结构的公司,使得在境外上市成为可能。
一般情况下,这个特定的公司在境外设立,以控制国内公司的经营活动和资产。
在红筹架构中,国内公司通常以合同形式与境外公司相关联,形成一种母子公司关系。
红筹架构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红筹架构可以避免一些国内资本市场的限制和规定。
在中国,上市公司需要满足一系列的条件和要求,如利润记录、资产规模等。
而境外上市可以使企业规避这些限制,更加自由地进行融资活动。
其次,境外上市可以通过吸引更多的境外投资者,扩大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
境外资本市场更加开放,有更多的投资者和资金可以参与。
这不仅有助于企业融资,还能提高企业的国际形象和竞争力。
最后,红筹架构可以提高企业的估值。
一些境外资本市场对创新型企业和高成长企业更为青睐,因此境外上市可以为企业带来更高的估值。
这对于企业的股东和股东来说,都是一个利好。
然而,红筹架构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风险。
首先,红筹架构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
企业需要与律师、会计师等专业人士合作,进行复杂的合规性审查和文件准备。
而且,红筹架构中涉及到的合同和结构非常复杂,需要专业的团队来提供支持。
其次,境外上市需要企业熟悉并遵守境外的法律和规定。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体系存在差异,企业需要了解并遵守这些法律,以便顺利进行境外上市。
此外,红筹架构也存在汇率风险和国际市场风险,企业需要在境外市场合理管理这些风险。
在实施红筹架构之前,企业需要认真评估其是否适合境外上市,以及选择合适的境外上市地点和合作伙伴。
企业还需要制定详细的上市计划,并与专业人士密切合作。
总体而言,红筹架构是一种有效的境外上市方式,能够帮助企业实现融资、扩大国际影响力和提高公司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担保借款协议项下的债权,境内公司的股东(一般为实际 控制人)将其所持有的境内企业的股权质押给WFOE
境内企业的股东将所享有的表决权及其他股东股权授权给 WFOE行使
境内企业的股东授予WFOE购买选择权,即在WFOE指定时间 以指定价格(如一元或中国法律允许的最低价格),将其所持 有的境内企业股权转让给WFOE或其指定方
13
◆ 私有化:关注要点
• 核心:定价公允 (Fair Value) • SEC审核 • 集体诉讼风险(中小股东的保护) • 董事个人责任 (Duty of Loyalty )
14
第三节 海外红筹架构的回归方式
15
◆ 方式一:分拆上市
参考案例:万里股份(600847)& 搜房网 特点:搜房控股(NYSE:SFUN)保留上市地位,分拆部分资产(广告营销业务和金融业务资产)
11
◆ 私有化:两步式收购
两个相关联的交易: 1. 要约收购(Tender Offer)上市公司大部分或者所有的股份 2. 合并主体和上市公司合并,从而排除不同意要约收购的少数股东
• 上市公司宣布收到合并方案(6K/8K) • 上市公司宣布收购方收购上市公司股权(附表13D) • 上市公司宣布私有化方案(13e-3) • 上市公司成立由非关联董事组成的特别委员会 • 上市公司发出投票说明书(Proxy Statement) • 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 合并方与上市公司进行合并 • 上市公司公司宣布退市,并完成后续手续
9
◆ 私有化:一步式收购
收购方
主要股东
合并完成 后将持有
100%
公众股东
合并
合并主体
上市公司(Lisco.)
收购方(通常为主要股东,即 实际控制人及机构投资人)持 有的合并主体,与上市公司直 接合并。合并后,上市公司非 关联股东取得现金对价(“私 有化对价”)并被挤出 (Freeze-out),上市公司成 为私人公司并退市。
一步式合并是私有化的最直接 的方式。
时间:约5-6个月 签署合并协议签2个月 签署合并协议后3-4个月
10
◆ 私有化:一步式收购
• 收购方提出合并方案(Merger Plan) • 上市公司宣布收到合并方案(6K/8K表格) • 上市公司董事会成立由非关联董事组成的特别委员会(Special Committee) 注:特别委员会将单
类别 控制类
事项 独家服 股权质押协议 表决权委托协议
购买选择权协议
内容
WFOE为境内公司提供独家业务服务和支持,境内公司以税后 利润的一定比例向WFOE支付服务费
WFOE向境内公司提供业务经营所需的资产许可,如知识产权 授权、物业租赁、设备租赁等,境内公司向WFOE支付许可费 用
独聘请律师和财务顾问 • 上市公司与收购方签订合并协议 • 上市公司及收购方披露收购方案(附表13D) • 详细披露合并方案(13e-3) • 上市公司向SEC报送股东投票说明书(Proxy Statement)注:需SEC审查,同时需要回答SEC提出
的相关问题,包括涉及中国法律的问题 • 上市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审议并通过合并方案和相关文件 注:根据上市公司注册地法律,如为特拉
BVI
HK
HK
实际控制人
WFOE
WFOE
4
◆ 红筹上市的架构——协议控制类
控股股东
投资人
员工激励
公众股东
上市公司(Lisco.) BVI HK
注意:《中华人民 共和国外国投资法 (草案征求意见稿)》
的重要影响
实际控制人 境内企业
VIE(协议控制)
WFOE
5
◆ 红筹上市的架构——协议控制类
• VIE架构(Variable Interest Entity)/协议控制架构:指拟上市企业境内实际控制人在境外设立特殊目的公司, 通过特殊目的公司返程投资WFOE,并通过一系列协议的方式控制境内企业,从而对境内企业财务报表实 现合并。
注:如收购方持有上市公司一定比例以上的股份,则可以采用短式合并(Short-form Merger),不需要上市公司股东大会批准,股东无表决权,但有评估权(Appraisal Right)
12
◆ 私有化:并股
• 按一定比例(例如缩股比例为20,000:1)减少上市公司的股份数至公众公司的标准 以下,以便将上市公司转变为非上市公司。缩股过程中,零头股份(Fractional Shares)将被上市公司回购,其股东由此被挤出。这种方式只能实现退市,难以使上 市公司彻底私有化。
6
◆ 红筹上市的架构——协议控制类
HK
HK
实际控制人
借款协议 股权质押协议 表决权委托权协议 购买选择权协议
境内企业
独家服务协议 资产许可协议
WFOE
实际控制人
理论上的 资金流动
境内企业
WFOE
7
第二节 私有化概述
8
◆ 私有化(Going Private)
私有化:指通过终止公众公司的地位、使其发行在外的公众股份为单个股 东或少数关联人所拥有,将公众公司变为封闭公司的过程。 以美国上市公司为例,常见的私有化方式包括: • 一步式收购 (Statutory merger) • 两步式收购 (Two-step merger) • 并股 (reverse stock split)
海外红筹架构回归之路
1
第一节 • 海外红筹架构的介绍 第二节 • 私有化概述 第三节 • 海外红筹架构的回归方式 第四节 • VIE架构的拆除详解 第五节 • 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
2
第一节 海外红筹架构的介绍
3
◆ 红筹上市的架构——股权控制类
控股股东
投资人
员工激励
上市公司(Lisco.)
公众股东
华州(Delaware),应经有表决权的已发行股份的多数(Majority)通过,如为开曼公司,须经出席 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关联股东无需回避表决;有表决权的投反对票的股东 (Dissenting shareholders)有权要求评估并按照评估价转让(Appraisal Right) • 上市公司宣布合并完成(6K/8K) • 上市公司宣布退市(表格25) • 上市公司宣布终止《1934 年证券交易法》下的注册和报告义务(1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