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注式阅读点亮语文课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批注式阅读点亮语文课堂

—为名著做批注

引言:

1.温儒敏:阅读教学存在的几个问题

重老师的“牵引”,轻学生“自主”。

重热闹的“说”,轻静心的“思”。

重理解感悟,轻语言训练。

重摘抄笔记,轻方法指导。

教师要做的事是:

呵护孩子的兴趣,尊重孩子的自由度。

改变碎片化的阅读,提倡完整性的阅读。

引导学生深度阅读,学会读书。

2.语文教师努力成为一本书的专家

熟读名著通读相关的研究文章对这本书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一.批注式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圈圈点点,心有所感,笔墨追录,三言两语,生动传神。

(1)特点

深含中国文化意蕴的阅读方式

批注式阅读是我国传统之阅读方法,发端于唐宋,盛行于明清,金圣叹点评批注《水浒》,脂砚斋评点《红楼梦》、李卓吾评《西游记》,寥寥数语,或画龙点睛,或剔肉见骨,无不独有新见,写尽文字风流,成为研究古典小说的重要资料。

毛泽东主席也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典范,在他读过的书中,重要的地方都留有批注。

个性化的阅读

学生根据阅读的主题,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书上写出自己的所获所疑,写出自己的原初体验,再在师生探讨中或深化或升华。

深度阅读

学生主动地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身临其境,与作者、与文本进行广泛的、深入的、全方位的直接对话,留下自己思维的轨迹。是精琢细思后的表达,正是“读书三到”中之最高境界“心到”。

(2)批注原则

宜近不宜远宜简不宜繁要有针对性要循序渐进

二、批注的类型

批注式阅读是指学生在自主阅读时,对文章的语言进行感知,对文章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色、精彩片段、重点语句,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用线条、符号或简洁的文字加以标注的读书方法。

1.基础性批注:即对于文章中基础性知识的圈点勾画,比如划出需要注意的注音、生字词;把握文章的中心句或重点语句以及读后的内容概括。达到预习和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目的。

2.感受式批注:即记下读文章时的理解感受、困惑迷茫或者收集相关资料得来的收获。这种感受式的批注能帮助阅读者深入理解文本,把握文章主旨。《西游记》九十三回,九十四回:做人一生都要有善念,心存善念的人,能在黑暗中抓住光明,世上本没有仙与魔本分,心存善念,魔即是仙。(11班,杨淑圆)

《西游记》八十二回,悟空对八戒讲两木之事的故事中,我明白了要以礼待人。同时也想到一种处事方法:外圆内方。外圆指精通世故,圆滑处世;内方指心中有原则有道德有底线。做事讲究方式方法,懂得变通,比遇事冲动莽撞更凑效。(11班何景怡) 八戒看见两个女怪在井边打水,就称呼为妖怪,被打了三、四杠子,悟空说:“温柔天下去得,刚强寸步难移。”并讲了两样木的故事,杨木性格甚软,巧匠取来,或雕圣象,或刻如来,装金立粉,嵌玉装花,万人烧香礼拜,受了多少无量之福。那檀木性格刚硬,油房里取了去,做柞撒,使铁箍箍了头,又使铁锤往下打,只因刚强,所以受此苦楚。”

3.点评式批注:即对文章内容或语言等各个角度写出自己或褒或贬的评价。这是个性化阅读的独特之处。

这是一个永远不用别人的衣裳,来忘掉自己寒冷的人。这是一个永远不把别人的怜悯和施舍,当作自己的幸福的人。同时,这又是一个愈是处在屈承的境遇底下,就愈是坚持自己的人格尊严的人。是一个最容易想起自己,而又是最不会为自己打算的人。这是一个只知道信从自己的感情,而不知道顺应世上人情的人。同时,这又是一个永远不安心于把自己的尊严建立在别人的力量上的人。这是一个诗人气质的少女,或者说,是一个少女气质的诗人,这使她一言—动、多來善感之中,散发着—种美人“香草韵味”, 和清气逼人的风格。她永远只向生活中的灵智和感情顶礼膜拜;世俗的理智,永达不能移动这个少女的心。然而,才禀在他身上却成了一种可怕的灾难,是她比一般人遭受到更为繁多,更为深细的社会折磨。

——蒋和森的《林黛玉论》

《葬花吟》声声悲音,字字血泪,把林黛玉对身世的遭遇和感叹表现得入木三分。主人公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

薛宝钗坚持给林黛玉送了一个多月的燕窝。后来贾宝玉察觉了,婉拒薛宝钗好意,转而求之于贾母,悄悄叫人每日送一两燕窝。此事,让赵姨娘听去后,贾府中关于林黛玉的流言四起,诽谤她与贾宝玉私定偷盟。

他可能是历史上性格最复杂、形象最多样的人。他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奸诈狡猾,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可以说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派,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看来,曹操好像有几张脸,但又都长在他身上,一点都不矛盾,这真是一个奇迹。

<<易中天品三国>>

4.联想式批注:即写下由文章而联想到的文外知识。一首诗、一个人或者一件事。让阅读者能够由此及彼的将知识迁移、拓展到文外。这种阅读方法有助于知识的迁移、信息的归类整合。

第十七回孙行者大闹黑风山观世音收伏熊罴怪。行者方以卖弄失物,熊罴又以卖弄惹祸。故斯世之恒情,实人心之大患。聪明外露,便非享福之器;财物外露,即是招祸之根。浑厚诚朴,实人设身处世之至要。观于石崇金谷园,而亦可以概悟也。(张书绅《新说西游记》)[注

石崇为解绿珠思乡之情,建“金谷园”,筑“百丈高楼”,可“极目南天”。赵王司马伦亲信孙秀垂涎绿珠美色派兵杀之。]

5.方法式批注:这是比较重要的一种批注方法,在对知识的规范性解答方面有很好的训练效果。指学生可以很敏感的发现文本中存在的语文方法,准确判断后赏析这一方法运用的效果。

三打白骨精三变三打三责

一变村姑美下藏恶

二变老奶奶善里藏刀哭中藏刀

三变老翁同道中人,博取同情

刘姥姥三进大观园线索人物一进荣华富贵(正传)二进衣,食,住,行三进贾府衰败,救回巧姐(框架)

《水浒传》上宋江三打祝家庄,两次都因情况不明,方法不对,打了败仗。后来改变方法,从调查情形入手,于是熟悉了盘陀路,拆散了李家庄、扈家庄和祝家庄的联盟,并且布置了藏在敌人营盘里的伏兵。

先说反衬。刘备的三弟莽张飞,只用了短短数语,就一下子勾勒出了他的鲁莽和憨直。“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与张飞的无礼相反,刘备处处显得彬彬有礼。那么,哪些细节的描写表现了刘备对人才的敬重与渴求呢?第三次,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工夫……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一粗鲁、随意与细心、诚心,态度鲜明对比,身份对比,刘备是当时汉献帝的叔父,是皇叔,是皇亲国戚,而诸葛亮是一介草民;年龄对比当时刘备47岁,诸葛亮只有27岁,一个是长辈,一个是晚辈。更加凸显了刘备礼贤下士,求知若渴、尊重人才的形象。

再说整篇写法:①从第三十五回至第三十七回,罗贯中为写诸葛亮出场不惜繁复铺垫。写诸葛亮先写刘备南漳遇司马徽得知有“伏龙、凤雏”,写徐庶夜访司马徽,又写徐庶狂歌于市遇刘备为刘备所用;写曹操用计囚徐母,写徐庶回马推荐诸葛亮,又写司马徽推荐诸葛亮。(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经过这一系列波折,刘备心中对诸葛亮的选择几近无可替代,方才有了三顾茅庐。

②这是情节的波折,而在细节上更是层层暗示,利用误会使情节陡转。这部历史演义的典范作品一顾”时,刘备听得童子说诸葛亮出去了,“踪迹不定”,“归期亦不定”,失落欲回,却见一人举止逍遥,以为是诸葛亮,没想到却是崔州平。“二顾”更为精彩,刘备先遇二人对歌,歌意清高,以为诸葛亮必在其中,不料却是石广元、孟公威;童子说先生在堂上读书,又见“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大幅对联,又忽见一少年拥膝而歌,想无疑是诸葛亮,但却是其弟诸葛均;后见黄承彦虽没有如此紧张的氛围,然而却也是一折。毛宗岗说这是“玄德望孔明之急”,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却实在是小说制造悬念的需要。“三顾”中所谓“曲折武夷”(毛宗岗语)。

6.赏析式批注:选取自己喜欢的文段、句子或词语写出赏析类文字。主要用于批注文学作品。

头不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毛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他不甚注意他的摸样,他爱自己的脸如同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结实硬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