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科学社 会主 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知识清单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知识清单一、马克思的生平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德语:Karl Heinrich Marx)出生于 1818 年5 月 5 日,德国特里尔城一个律师家庭。
他自幼聪慧好学,展现出了非凡的才智。
青年时期的马克思在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攻读法律和哲学,深受黑格尔哲学的影响。
但他并没有全盘接受黑格尔的思想,而是在批判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哲学观点。
大学毕业后,马克思担任过《莱茵报》的编辑,这段经历让他开始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尤其是劳动人民的悲惨处境。
二、马克思的主要著作1、《资本论》这是马克思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之一。
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深入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指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趋势。
2、《共产党宣言》与恩格斯共同撰写的《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
它阐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共产党的性质、任务,为无产阶级革命指明了方向。
3、《德意志意识形态》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首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哲学基础。
三、马克思的哲学思想1、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他强调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2、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指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
四、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1、劳动价值论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剩余价值论这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
他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创造的价值超过了他们所得到的工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这是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五、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1、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肩负着推翻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
马克思生平简介
马克思生平简介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马克思生平简介卡尔?马克思(1818—1883年),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家,科学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剥削被压迫群众的伟大导师,科学共产主义的奠基人。
马克思,1818年5月5日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城。
父亲是一个持自由主义观点的律师,后当司法参事。
马克思在本城受中等教育。
1835年进波恩大学,次年10月转入柏林大学。
他学的是法学,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历史和哲学上。
在大学阶段,他参加了倾向进步的“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在政治上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坚决反对普鲁士封建专制制度。
1841年4月,马克思以题为《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区别》的论文,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
这时,他还站在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立场上。
1842年4月,马克思开始为《莱茵报》撰稿。
同年10月,他迁居科伦,担任该报主编。
11月间,与恩格斯首次会见。
马克思在《莱茵报》发表一系列文章,痛斥普鲁士贵族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压迫,坚决扞卫农民劳苦大众的利益。
1843年1月,普鲁士当局决定从4月份起封闭《莱茵报》。
股东们要求马克思将报纸办得温和一些,马克思断然拒绝,并于3月17日声明退出编辑部。
由于普鲁士政府的迫害,马克思在1843年10月移居法国巴黎。
他住在工人区,广泛接触工人群众,了解他们生活和斗争情况;同法国的民主主义者、社会主义者、工人秘密组织的领袖以及德国流亡者的秘密团体“正义者同盟”的领导人建立密切联系;还时常出席法、德两国工人和手工业者的集会并发表演说。
与此同时,他研究了法国阶级斗争的历史、空想社会主义以及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并和黑格尔左派分子卢格合办了《德法年鉴》杂志。
1844年2月,马克思在《德法年鉴》创刊号上发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论犹太人问题》两篇文章,论述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许多重要原理。
第05单元 无产阶级革命家(解析版)
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思维导图】【知识梳理】一、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1.马克思的主要革命活动(1)1846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创建“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1847年,参加“正义者同盟”并将其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为同盟拟定纲领,即《共产党宣言》。
(3)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创办《新莱茵报》,宣传民主革命纲领。
(4)1864年,创建和领导第一国际。
(5)支持、帮助巴黎公社革命。
2.马克思的主要理论贡献(1)《共产党宣言》:1847年底,马克思、恩格斯受委托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拟定纲领,并于1848年2月发表《共产党宣言》,系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资本论》:①1861年,马克思开始写《资本论》,1867年出版第一卷,第二、三卷由恩格斯整理出版。
②内容:《资本论》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揭示出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秘密,从而把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学说置于牢固的科学基础之上。
③评价:是一部不朽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次革命。
3.马克思的优秀品质马克思认为青年人应该选择为人类服务的职业,只有这样才能够把个人的幸福和全人类的幸福完美地结合起来,其一生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和创新精神,坚定为人类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值得我们学习。
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1.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1)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2)《四月提纲》:明确提出了从资产阶级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计划和策略。
(3)七月流血事件:结束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无产阶级只有通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
(4)十月革命:攻克冬宫,成立苏维埃政府。
2.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1)革命方面①创建政党:1903年7~8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形成了布尔什维主义,创建了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明确提出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纲领。
马克思生平简介
马克思生平简介卡尔·马克思(1818—1883年),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科学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剥削被压迫群众的伟大导师,科学共产主义的奠基人。
德国莱茵省美丽的小城特利尔, 是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科学家一一卡尔·马克思的故乡。
1818 年 5 月 5 日 , 马克思出生于一个犹太律师家庭。
他在当地接受了良好的中等教育 , 于中学毕业时所写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里 , 已经表达出他为整个人类谋幸福的崇高理想。
1835 年 10 月 , 马克思进入波恩大学 , 次年 10 月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
在大学期间 , 马克思除研究法学外 , 主要精力多放在学习历史和哲学上。
马克思参加了倾向进步的 " 青年黑格尔派 ", 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
1841 年 4 月 , 马克思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在完成博士论文后 , 马克思于1842 年 1 月开始为自由主义反对派创办的《莱茵报》撰稿 , 并在 10 月担任了编辑 , 使这份报纸日益鲜明地倾向于革命民主主义。
1843 年 3 月 , 马克思退出报社编辑部。
1843 年 , 马克思与燕妮·冯·威斯特华伦结婚 , 从此 , 燕妮成了马克思志同道合、患难与共的亲密伴侣和战友。
1843 年 10 月 , 马克思移居巴黎 , 参加工人运动 , 广泛研究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理论。
他在与卢格合办的《德法年鉴》上发表文章 , 开始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 , 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科学共产主义。
1844 年 8 月 , 马克思与恩格斯 (1820-1895 )在巴黎相见, 两位伟人从此开始了史无前例的伟大合作。
1845 年 1 月 , 马克思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境 , 2 月转到布鲁塞尔。
此时 , 马克思开始批判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 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845 年 11 月至次年 5 月 , 马克思又与恩格斯合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 , 第一次系统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2)材料二中恩格斯如何评价马克思的?你如何理 材料二中恩格斯如何评价马克思的? 解?
材料二 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 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 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 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 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 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 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 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 有一个私敌。 有一个私敌。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材料说明了马克思在革命生活中处于何种状态? 材料说明了马克思在革命生活中处于何种状态?
政治上遭迫害流亡, 政治上遭迫害流亡,生活上贫困
24
被 驱 逐 出 巴 黎 18 45 驱 逐 1
巴 黎
二、马克思的革命成果
他出身于中产阶级上层,却热情捍卫工人的权益。 他一生清苦,颠沛流离。从来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 活着的时候受到各国政府——无论是专制政府还是共和 政府的驱逐。 他忍受着一般人难以想象的贫困、疾病、丧子、亡妻、 嫉恨、诽谤的折磨。尽管如此,马克思一生义无反顾地 追求真理。 ——英国《焦点》月刊 英国《焦点》 英国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批判继承人类思想三大优秀成果
19世纪人类优秀文化三大成果 19世纪人类优秀文化三大成果
德意志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 政治经济学 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1、中学时代就树立“为人类工作”的崇高理 、中学时代就树立“为人类工作” 想 2、汲取了黑格尔哲学的精髓 、 3、思想转变 、思想转变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优质课件1:第1课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三、流亡中的贫困生活
1.流亡生活:政治上受迫害和驱逐、大半生的流亡、 贫困的生活、子女的夭折。
2.流亡路线: 法国 比利时 法国 德国 法国 英国
3.恪守信念:恪守崇高的革命信念,始终以革命事业 为第一生命。
四、第一国际的灵魂
1、创建和领导第一国际(1864年) ——政治活动的又一个高峰。
第五单元 无产阶级革命家
马克思主义 十月革命
中国新民主 中国现代 主义革命 化建设
在过去的千年(1000-2000)中, 谁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最大?
千年最伟大世界领袖: 千年最伟大艺术家: 千年最伟大运动员:
谁是千年第一思想家?
1999年,由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教 授们以同一命题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
盟”。 1848年,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
的诞生。
《共产党宣言》内容节选
“ ……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 用……它产生了它自己的掘墓人——无产阶级。
马克思揭示了阶级社会发展怎样的客观规律?
……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 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 ……共产党人的目的只有用 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2.差异性 (1)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主要体现在城邦价值的实现上;而孔子的“中庸”则是建 立在关注政治生活中的人伦关系的基础上的。 (2)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侧重于阶级统治的合理性分析;而孔子的“中庸”思 想主要是统治阶级的政治决策手段。
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孔子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孔子
环境 古希腊的奴隶制城邦民主制度弊端日益暴露 春秋时期的社会变革
结果仍然是马克思位居第一,爱因斯坦第二。
马克思生平故事
人物生平———求学生涯
1830年10月,马克思进入特里尔中学。 中学毕业后,进入波恩大学,18岁后转学 到柏林大学学习法律,但他大部分的学习 焦点却摆在哲学上。
人物生平——人物年表(3)
• 1860年12月1日作《福格特先生》 • 1864年9月28日,马克思应邀出席在伦敦圣马丁堂举行的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大 会(即第一国际),当选为协会临时委员会委员,起草了协会的成立宣言和 临时章程。 • 1867年9月14日,在汉堡《资本论》第一卷出版。 • 1871年5月30日,马克思宣读了题为《法兰西内战》的宣言,指出巴黎公社实 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 • 1875年,他写了《对德国工人党纲领草案的意见》(即《哥达纲领批判》) 。 • 1877年,作《反杜林论》第二编第十章 • 1880年5月,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导法国工人党盖得派领导人制订党纲,口授了 纲领的理论部分。 • 1882年为《共产党宣言》俄译本作序 •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积劳成疾,躺在安乐椅上溘然长逝。享年65岁。
前言
卡尔· 马克思 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的 创始人。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 革命理论家。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 党宣言》等。他是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是近 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弄潮儿。支持他理论的人被 视为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最广为人知的哲学 理论是他对于人类历史进程中阶级斗争的分析。 他认为这几千年来,人类发展史上最大矛盾与 问题就在于不同阶级的利益掠夺与斗争。依据 历史唯物论,马克思大胆地假设,资本主义终 将被共产主义取代。
• • • • •
人物生平——人物年表(2)
• 1849年5月16日,普鲁士政府下令驱逐马克思。19日,《新莱茵报》 被迫停刊,用红色油墨印刷了最后一号。 • 1850年3月和6月,先后两次与恩格斯一起起草《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 义者同盟书》。 • 1850年,马克思写作《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 • 1851年底至1852年春,写作《路易· 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总绍了欧 洲、特别是法国1848年革命的经验。 • 1852年10月末-12月初,作《揭露科伦共产党人案件》 • 1857年 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1857年8月) • 1858年 著作:《鸦片贸易史》(1858年8月3日和9月3日) • 1859年 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9年)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一个主题
一个方向
三个阶段
一个主题
中国向何处去? 中国向何处去?
在资本主义浪潮的冲击下,逐渐 在资本主义浪潮的冲击下, 沦为两半社会的中国要怎么办? 沦为两半社会的中国要怎么办?
一个方向
“西学东渐” 西学东渐” 西学东渐
三个阶段
器物
n“师夷长技以制夷” 师夷长技以制夷” 师夷长技以制夷 n中体西用 中体西用
法兰西内战》 2、关心巴黎公社革命(《法兰西内战》)
四、流亡中的贫困生活
从事革命活动引起欧洲各国政府的恐惧, 从事革命活动引起欧洲各国政府的恐惧, 1、流亡原因: 流亡原因: 遭到迫害和驱逐
2、流亡:法国 流亡:
法国
比利时 英国
法国
德国
政治上遭迫害流亡,生活上贫困, 政治上遭迫害流亡,生活上贫困,但马克思 3、结果: 结果: 没有被打倒, 没有被打倒,对革命仍报有必胜的信念
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 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 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 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 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 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 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 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私敌。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私敌。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伟大友谊的开端(油画) 伟大友谊的开端(油画)
油画生动地 反映两位导师初 次会晤时的情景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新莱茵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 编辑部 萨皮罗作) 报》编辑部 (萨皮罗作)
三、伟大合作(一) 伟大合作(
革命实践和 理论研究
经济来源 实践经验
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杰出的科学家
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杰出的科学家知识点一无产阶级革命家1.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1).革命实践活劢①1846年创立“兯产主丿通讯委员会”,传播科学社会主丿理论。
②1847年参加“正丿者同盟”幵将关改组为“兯产主丿者同盟”。
③1848年为同盟拟定纲领,发表《兯产党审言》。
④积极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创办《新莱茵报》,审传民主革命纲领。
⑤创建呾领导第一国际。
⑥支持呾帮劣巳黎公社革命,写了《法兮西内戓》。
基础梳理(2).理论贡献①深入研究不怃考哲学问题,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癿辩证法怃想呾费尔巳哈癿唯物论,撰写《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丿呾历叱唯物主丿,为无产阶级制定了科学癿丐界观。
②深入研究英国古兵政治经济学,1848年发表《兯产党审言》,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丿(马兊怃主丿),将社会主丿由空想变成了科学癿理论。
③1842年开始对经济问题迚行研究,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先后完成几部经济学著作,在此基础上1861年开始《资本论》写作。
3.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1)主要活动①建党工作:创建布尔什维兊党,形成列宁主丿。
②领导十月革命:事月革命后,发表《四月提纲》,号召人民武装夺取政权;领导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丿国家。
③巩固苏维埃政权。
④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行“戓时兯产主丿政策”呾新经济政策。
⑤晚年对十月革命呾苏俄社会主丿建设癿论述,是列宁主义癿重要组成部分。
(2)评价①列宁是继马兊怃、恩格斯乀后国际无产阶级癿伟大领袖继承呾发展了马兊怃主丿,结合俄国实际创立了列宁主丿。
②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丿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叱癿新纨元,为丐界人民指明新斱向。
③用自己癿智慧、果敢呾革命癿灵活性为俄国、丐界人民开创了一条走向社会主丿癿新路。
④用实践经验证明了社会主丿需要市场经济,对二丐界关他社会主丿国家癿建设,有着重要癿借鉴意丿。
4.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1)主要活动①民主革命时期:参加中兯一大;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怃想;领导长征;中兯七大确立毛泽东怃想为党癿指导怃想;亲赴重庆谈判;领导三大戓役;建立新中国。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五单元1《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优秀教学案例(共1课时)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课前播放马克思生平事迹的短视频,让学生对马克思有所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多媒体展示马克思生活的时代背景,如工业革命、社会变革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那个时代。
3.通过设置疑问,引导学生思考马克思为何会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问题导向
2.运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深入剖析马克思的思想体系,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利用观看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马克思的生活背景,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尊重历史、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品质,激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兴趣和热情。
2.通过学习马克思的思想,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价值,以及它在现实生活中的指导意义。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五单元1《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优秀教学案例(共1课时)
一、案例背景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五单元1《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本节课主要讲述了马克思的生平、学说以及他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马克思的主要思想贡献,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以及认识马克思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2.鼓励小组成员之间积极交流、讨论,共同完成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各小组展示研究成果,分享学习心得,互相评价,共同进步。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卡尔.马克思卡尔.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近代共产主义运动、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
他所提出的观点在当时及以后的社会科学和社会政治运动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其一生中,为后世留下了《资本论》、《共产主义宣言》等影响世界无产阶级斗争的著作,他的一生,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奋斗的光辉一生。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出生于德意志联邦普鲁士王国莱茵省特里尔的一个律师家庭,其祖父洛宾.列维是一名犹太人律法律师,其父亨利希·马克思与其母罕丽·普列斯堡在婚后育有多名子女,从小生长在律师家庭,这对马克思的个人成长影响很大,其父亲丰富的思维,严密的逻辑,律师特有的雄辩能力也传给了马克思,这为日后马克思的卓越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830年10月,12岁的马克思进入特里尔中学学习,在中学的一篇题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如果人只是为了自己而劳动,他也许能成为有名的学者、绝顶聪明的人、出色的诗人,但他决不能成为真正的完人和伟人。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他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会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
”此时的马克思已能明确自己的志向所在了。
中学毕业后,马克思进入波恩大学学习,在波恩大学里,马克思遇到了年轻人不可避免的躁动期,在18岁过后,转入柏林大学学习法律,转学是他当律师的父亲的决定,显然,父亲希望他在将来成为一个出色的律师,而年轻的马克思并未因学习专业的限制而放弃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其对哲学的浓厚兴趣让他把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了哲学的学习上,这对他日后在哲学领域取得重大成就开了一个好头,而在1841年马克思也以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之区别》申请获得了耶拿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2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笔记整理)(12)第五单元第1课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一、马克思立志“为人类工作”1、马克思勤奋好学、志存高远①童年:勤学、善思②中学毕业选择“为人类工作”③大学:主修法律、钻研哲学吸收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2、马克思思想上的两次飞跃①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转变②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注:马克思的思想理论1、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1)理论来源:德意志古典哲学(黑格尔和费尔巴哈(2)理论成就:主编《德法年鉴》批判唯心主义、与思格斯合作撰写《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2、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剩余价值)(1)理论来源: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2)成就:《资本论》:发表:1867年第一卷二、三卷由恩格斯整理传播内容:揭示了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规律意义: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次革命,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学说置于科学基础上3、科学社会主义(1)理论来源:英法空想社会主义(2)诞生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二、马克思与恩格斯的伟大合作1、合作的原因①共同的理想与追求②相似的理论研究2、两人的理论合作(合作撰写理论著作)①合写《神圣家族》(1844年)批判黑格尔唯心论(首次合作)②合写《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年)发展黑格尔的辩证法、第一次系统阐明唯物史观(唯物史观——被恩格斯称为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之一)③合写《共产党宣言》(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 ]④合作《资本论》合作情况 a/ 恩格斯提供第一手资料b/《资本论》第2、3卷由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后整理出版《资本论》主要内容:揭示了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规律《资本论》发表意义: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次革命,*把社会主义学说置于科学基础之上(剩余价值学说——被恩格斯称为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之一)3、合作创建无产阶级革命政党①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1846年)②改组“正义者同盟”为“共产主义者同盟”(1847年)第一个无产阶级国际组织4、共同参加革命、并肩作战——投身1848年欧洲革命,创办《新莱茵报》,宣传革命四、马克思——第一国际的灵魂1、马克思创建和领导第一国际①第一国际(国际工人协会)成立的历史条件:a/ 19世纪5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迅速b/ 19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欧洲民族民主运动和工人运动出现新高潮c/ 马克思的积极筹备②第一国际成立时间:1864年性质:(第二个)无产阶级国际组织(或:第二个国际工人组织)③马克思被称为“第一国际的灵魂”的原因a/ 第一国际的组织筹备者 b/ 第一国际宣言、章程的起草者 C/ 第一国际存在12年间活动的领导者2、马克思关心和支持法国巴黎公社革命①革命期间及时指出斗争中的失误②革命失败后,撰写《法兰西内战》总结巴黎公社经验教训四、对马克思的评价1、马克思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为全人类的解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走进历史伟人马克思的世界ppt课件
党的十七大报告,高屋建瓴, 气势磅礴,站在社会主义建设和人 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前,运用马 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深刻地分析 和破解当今中国的发展现状,为我 们未来直到2020年前完成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乃至整个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 指出了一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 发展道路。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命运和出路 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永葆生机和活力,就必须民族化、当代化、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பைடு நூலகம்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命运和出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发展、壮大与马克思主义紧密相关。 是否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能力也是党的执政能力与先进性的重要体现。能 否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方向和原则,能否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的新发展,关系到我们党能否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 我们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必须不断提高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能力。能否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不断坚持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关 系到我们党能否保持先进性的问题。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 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的理论和 路线方针政策关乎党的生命。马克思主义政党要保持和发展先进性,必须 与时俱进地研究、提出、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所以,推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也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 一个重要任务。
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而创立的崭新的无产阶级思想 的科学体系。马克思、恩格斯在1841年以前曾经接受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 从1841年下半年起转向 L.A.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他们吸取G.W.F.黑格尔哲 学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而摈弃其唯心主义,吸取费尔巴哈哲学中唯物主义而摈 弃其形而上学和社会历史问题上的唯心观点,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他们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同时批判地继承法国资产阶 级历史学家J.-N.-A.梯叶里、F.-A.-M.米涅等人的阶级斗争思想,创立了历史唯 物主义。马克思1841年柏林大学毕业后,在报刊上发表革命民主主义言论。 从1842年10月至1843年 3月担任《莱茵报》主编,尽力为劳苦大众申辩。他 在实践中第一次遇到要针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促使他去研究经济问题。恩格 斯于1842年底到达英国后也注意研究政治经济学。他们从英国资产阶级古典 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D.李嘉图的著作中吸取劳动价值论而摈弃其掩盖资本家 剥削的理论,发现剩余价值剥削的秘密,创立了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从 1842年起他们研究C圣西门F.-M.-C.傅立叶和R.欧文等人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从1843年起分别在英国、法国参加工人运动,通过亲身实践转向工人阶级立 场,并从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生动揭露和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天才 预测中吸取合理因素而摈弃其唯心史观和空想部分,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生平简介
马克思生平简介卡尔•马克思(1818—1883年),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家,科学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剥削被压迫群众的伟大导师,科学共产主义的奠基人。
马克思,1818年5月5日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城。
父亲是一个持自由主义观点的律师,后当司法参事。
马克思在本城受中等教育。
1835年进波恩大学,次年10月转入柏林大学。
他学的是法学,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历史和哲学上。
在大学阶段,他参加了倾向进步的“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在政治上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坚决反对普鲁士封建专制制度。
1841年4月,马克思以题为《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区别》的论文,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
这时,他还站在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立场上。
1842年4月,马克思开始为《莱茵报》撰稿。
同年10月,他迁居科伦,担任该报主编。
11月间,与恩格斯首次会见。
马克思在《莱茵报》发表一系列文章,痛斥普鲁士贵族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压迫,坚决捍卫农民劳苦大众的利益。
1843年1月,普鲁士当局决定从4月份起封闭《莱茵报》。
股东们要求马克思将报纸办得温和一些,马克思断然拒绝,并于3月17日声明退出编辑部。
由于普鲁士政府的迫害,马克思在1843年10月移居法国巴黎。
他住在工人区,广泛接触工人群众,了解他们生活和斗争情况;同法国的民主主义者、社会主义者、工人秘密组织的领袖以及德国流亡者的秘密团体“正义者同盟”的领导人建立密切联系;还时常出席法、德两国工人和手工业者的集会并发表演说。
与此同时,他研究了法国阶级斗争的历史、空想社会主义以及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并和黑格尔左派分子卢格合办了《德法年鉴》杂志。
1844年2月,马克思在《德法年鉴》创刊号上发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论犹太人问题》两篇文章,论述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许多重要原理。
文章主张对一切剥削制度进行无情的批判,尤其是“武器的批判”;第一次指出无产阶级是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社会力量,公开声明自己的哲学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
历史人物-马克思
列斯堡结婚,生育多名子女,但从一确定继承人 的文件中发现,只有卡尔·马克思和三个女儿索非 亚、爱米尔、路易莎存活。
• 恋爱经历 • 1814年2月14日,与妻子燕妮·马克思诞生于特利尔一个名门望族。 燕妮·马克
思 (1814年2月12日——1881年12月2日 原名约翰娜·“珍妮”·贝尔塔·朱丽 叶·冯·威斯特华伦是一位德国社会学家。燕妮·冯·威斯特伦的家离马克思的家 只有几分钟的路程。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 -------马克思
• 家庭背景
马克思1818年公历5月5日生于德意志邦联普鲁士 王国莱茵省(现属于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特 里尔城一个律师家庭。他的祖父洛宾·列维是一名 犹太人法学家,他的父亲希尔舍·卡尔·马克思,后 改名亨利希·马克思(1817年2月改信基督教路德 教派),生于1782年,同荷兰裔犹太女子罕丽·普
• 1836年10月,马克思从离家不远的波恩大学转赴离家很远的柏林大学读书, 这意味着他们之间要忠诚等待一段漫长的时间。在柏林,由于心灵激荡的感 情和 “倾心思慕”的爱情以及带来的悬念和焦虑,曾一度影响了马克思全心 全力地投入学习。他曾向他父亲坦率吐露说,由于远离摩塞尔河谷,远离他 的“无限美好的燕妮”,他已“陷入了真正不平静之中”。困扰他的绝不是 什么猜忌心,因为他对燕妮的爱情从未有过丝毫怀疑,只是由于想到不得不 和她在漫长的岁月里长期分离,使他感到心情沉重。
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
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之一,他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理论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社会思想,它要求通过客观、系统和科学的方法来探索社会发展的规律,从而提高社会主义革命的认识和能力。
首先,恩格斯提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
他认为,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而这个规律就是唯物史观的规律。
唯物史观的核心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在恩格斯看来,历史的进程就是在这个相互关系中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发展。
其次,恩格斯关注经济基础的变化和发展。
他强调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这种矛盾的本质在于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而工人只能卖出自己的劳动力。
恩格斯认为,只有生产资料归劳动者所有,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理想。
恩格斯还关注革命的问题。
他认为,革命是社会变革的必然形式,是一种阶级对抗的结果。
革命的目的是获得政权,实现阶级的利益。
在恩格斯的理念中,无产阶级的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结果,因为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数量庞大,他们受剥削和压迫,因此有着很强的革命积极性。
最后,恩格斯将科学与社会主义相结合。
他认为,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部分,唯有通过科学方法研究社会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道路。
因此,恩格斯创造了一种新的思想体系,即马克思主义,它是科学、实践与哲学的结合。
总之,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它深刻地揭示了历史的规律和阶级对抗的本质,为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在今天的社会中,我们也要深刻领会恩格斯的思想,以科学、理性的方法去探讨和解决社会问题,不断推动人类社会朝着更加公正、平等、自由的方向发展。
专题五无产阶级革命家
专题五无产阶级革命家课标要求:(1)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主要理论贡献,体会其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而不懈奋斗的探索精神。
(2)简述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认识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
(3)了解毛泽东、邓小平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贡献,认识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精神。
基础知识:一、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1.主要理论贡献: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无产阶级理论家⑴理论著作:①1844年《神圣家族》:批判黑格尔派唯心主义,高度评价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②1845年《德意志意识形态》:发展黑格尔的辩证法,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唯物主义史观;(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③1848年2月,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④1867发表《资本论》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实质和秘密。
,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次革命。
把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学说置于科学基础之上。
⑵三大组成部分:①、马克思主义哲学(包含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剩余价值学说---《资本论》)③科学社会主义。
--《共产党宣言》2.主要革命实践:无产阶级革命家,国际工人运动领袖⑴.创建无产阶级政党:①1846年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②.1847年改组“正义者同盟”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⑵.参加无产阶级斗争:③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创办机关报《新莱茵报》》④1864年创建和领导第一国际⑤关心和帮助巴黎公社运动、写了《法兰西内战》3.评价马克思:马克思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国际工人运动领袖、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
他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成为指引人民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他把一生的智慧和精力献给了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以伟大的人格被世人铭记和颂扬。
马克思主义考试复习题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考试复习题参考答案在马克思主义考试复习中,参考答案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提供一份马克思主义考试复习题的参考答案,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备考。
I. 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要义是:答案: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
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奠基人是:答案:卡尔·马克思。
3. 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原则是:答案:无产阶级解放。
4. 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方法是:答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II. 简答题1. 什么是剩余价值?为什么马克思将其视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答案:剩余价值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超过其劳动力价值的部分。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剥夺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实现了剩余价值的私有化,这导致了剥削和阶级矛盾的产生。
2. 马克思如何解释商品和货币的起源?答案:马克思认为,商品是劳动产品之间的等价物交换。
货币则是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而流通的一种特殊商品。
在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货币作为一种普遍等价物而产生。
III. 论述题1. 马克思如何评价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危机?答案: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这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所致。
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性危机是资本主义本质的表现,这是由于无限的利润追求导致生产过剩和经济波动的必然结果。
2.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的理解是什么?答案: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对资本主义进行彻底的革命,最终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种社会制度。
社会主义追求的是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通过消除剥削和阶级之间的对立,实现社会财富公有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IV. 分析题1. 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其可能引发的变革。
答案: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了剩余价值的私有化和无限的利润追求,这使得无产阶级日益贫困化和阶级对立日益加剧。
这种矛盾可能引发无产阶级革命,最终取得政权,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公墓举行,他被安葬 在他的夫人燕妮·马克 思的墓穴旁。遵照逝者 的遗愿,葬仪非常简朴, 除亲属外,只有几位老 朋友参加。
哲学家们总是在解释世界,而重要的是改造这个世界。人只有为 自己同时代的人完善,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他才能达到自身的完善。 体力劳动是防止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的消毒剂。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 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 科学决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 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 自暴自弃, 这是一条永远腐蚀和啃噬着心灵的毒蛇 它吸走心灵的新鲜血液,并在 其中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汁。(马克思名言)
厉害了,我的马克思
一百多年来,没有一个学说像她那样彻底改变着人类社会 发展的历史进程,没有一个学说像她那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 时代感,没有一个学说像她那样敢于汲取人类社会不断累积的 文明成果而不断焕发科学的青春。 1999年,先是由英国剑桥大学的 教授们发起,就谁是人类第二个千年 的“千年第一思想家” 这一命题进 行了校内的征询、推选。投票结果是 马克思位居第一。随后,英国BBC广 播公司,又以同一命题在全球互联网 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月。汇集全球投 票的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爱因 斯坦第二。
请问这段对话反映了资本主义哪一种经济现象?导致 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归纳概括】空想社会主义
盛行时间 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盛行 (1)19世纪初,西欧和北美工业革命的进行使资本主义经济 得到迅速发展 (2)资本主义制度在此地区少数国家的确立和发展 (3)资本主义社会弊端的日益暴露 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请问:世界上现在有哪些国家是 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受到法国 启蒙思想的影响,已有为人类谋幸福 的崇高理想。) 如果人只是为了自己而劳动。他 也许能成为有名的学者、绝顶的聪明 人、出色的诗人,但他绝不可能成为 真正的完人和伟人。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 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
主要原因
代表人物 基本思想
抨击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提出了一些改造社会、建 设理想社会的美妙设想
空想社会主义不能科学地阐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 盾和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其理想根本无法 实现,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之一,即思想基 础
历史局限
历史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内 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 容 唯物主义 理
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的
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 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 马克思出生在普鲁士莱茵 省特里尔市的一个犹太家庭, 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决 心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
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 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身穿着单衣的小女孩蜷缩在屋 子的角落里。“ 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 炉?”小女孩在瑟瑟发抖。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 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妈妈, 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呢?”“因为煤太多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阐明了社会发展
发现了剩余价值学说,科学 的客观规律,揭 的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和社 示了无产阶级的
会主义胜利的必然性 论
来 源 主 要 作 品 德意志古典哲学:黑 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 巴哈的唯物主义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历史使命
英法空想社会主 义
1844年,与恩格斯合
作写了《神圣家族》; 1845年,在《德意志 意识形态》中第一次 系统阐明了唯物史观
1848年发表的
《共产党宣言》, 1867年,出版了第一卷《资 标志着科学社会
本论》
主义的诞生,也
标志着马克思主 义的诞生
建立政党:1846年,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1847年,参加 “正义者同盟”,并将其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参加斗争: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创办代表无产阶级观点的《新莱茵 报》 领导“第一国际”: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马克思始终是协会 的领袖和灵魂 支持巴黎公社:撰写《法兰西内战》,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回 击对公社的造谣和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