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海洋功能区划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福州市海洋功能区划的批复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福州市海洋功能区划的批复](https://img.taocdn.com/s3/m/bb9fdec44afe04a1b071defe.png)
1 / 1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福州市海洋功能区划的批复
【法规类别】海洋资源
【发文字号】闽政文[2007]60号
【发布部门】福建省政府
【发布日期】2007.02.26
【实施日期】2007.02.2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1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福州市海洋功能区划的批复
(闽政文[2007]60号)
福州市人民政府:
你市《关于审批福州市海洋功能区划的请示》(榕政综〔2006〕193号)文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的规定,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福州市海洋功能区划》(以下简称《区划》)。
请你市按有关规定尽快公布并认真实施。
福建省海洋功能区划.docx
![福建省海洋功能区划.docx](https://img.taocdn.com/s3/m/85b9c5cc01f69e314232947e.png)
福建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 — 2020 年)文本福建省人民政府二○一二年十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 1b5E2RGbC 第一条区划目的.......................................................................................................................................................................... 1p1EanqFD 第二条区划依据............................................................................................................................................................................... 1DXDiTa9E 第三条区划原则........................................................................................................................................................................ 2RTCrpUDG 第四条区划目标............................................................................................................................................................................. 35PCzVD7H 第五条区划范围.................................................................................................................................................................................. 4jLBHrnAI 第六条区划成果............................................................................................................................................................................. 4xHAQX74J 第二章海洋开发保护现状与面临形势................................................................................................. 5LDAYtRyK 第七条地理概况与区位条件 .................................................................................................................................. 5Zzz6ZB2L 第八条海域自然环境条件......................................................................................................................................... 5dvzfvkwM 第九条海洋自然资源 .......................................................................................................................................................... 5rqyn14ZN 第十条海洋开发利用状况....................................................................................................................................... 7EmxvxOtO 第十一条面临的形势 ............................................................................................................................................................ 7SixE2yXP 第三章海洋开发与保护战略布局...................................................................................................................... 96ewMyirQ 第十二条海洋开发与保护空间布局.................................................................................................... 9kavU42VR 第十三条沙埕港海域 ............................................................................................................................................................ 9y6v3ALoS 第十四条三沙湾海域 ................................................................................................................................................... 10M2ub6vST 第十五条罗源湾海域 ........................................................................................................................................................ 100YujCfmU 第十六条闽江口海域 ........................................................................................................................................................ 11eUts8ZQV 第十七条福清湾及海坛海峡海域 ......................................................................................................... 11sQsAEJkW第十八条兴化湾海域 ................................................................................................................................................... 12GMsIasNX 第十九条湄洲湾海域 ........................................................................................................................................................ 12TIrRGchY 第二十条泉州湾海域 ..................................................................................................................................................... 137EqZcWLZ 第二十一条深沪湾海域 ................................................................................................................................................... 13lzq7IGf0第二十二条厦门湾海域 ........................................................................................................................................... 14zvpgeqJ1第二十三条旧镇湾海域 ........................................................................................................................................... 14NrpoJac3第二十四条东山湾海域 .............................................................................................................................................. 151nowfTG4第二十五条诏安湾海域 .................................................................................................................................................16fjnFLDa5第四章海洋功能分区及管理要求................................................................................................................... 16tfnNhnE6第二十六条海洋功能分区概述............................................................................................................. 16HbmVN777第二十七条农渔业区......................................................................................................................................................... 16V7l4jRB8第二十八条港口航运区 ............................................................................................................................................ 1883lcPA59第二十九条工业与城镇用海区.................................................................................................................. 19mZkklkza 第三十条矿产与能源区 ............................................................................................................................................ 20AVktR43b 第三十一条旅游休闲娱乐区.......................................................................................................................... 21ORjBnOwc 第三十二条海洋保护区 ........................................................................................................................................... 222MiJTy0d 第三十三条特殊利用区 ................................................................................................................................................... 23gIiSpiue 第三十四条保留区................................................................................................................................................................ 24uEh0U1Yf 第五章实施保障措施............................................................................................................................................................ 25IAg9qLsg 第三十五条区划实施管理 ................................................................................................................................ 25WwghWvVh 第三十六条海域使用管理 ....................................................................................................................................... 26asfpsfpi 第三十七条海洋资源与环境保护 ........................................................................................................ 27ooeyYZTj第三十八条监督检查.................................................................................................................................................... 29BkeGuInk 第三十九条技术支撑....................................................................................................................................................... 30PgdO0sRl 第四十条宣传教育............................................................................................................................................................ 313cdXwckm 第六章附则 .................................................................................................................................................................................... 31h8c52WOn 第四十一条区划效力..................................................................................................................................................... 31v4bdyGio 第四十二条区划附件.................................................................................................................................................. 31J0BM4Q M P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区划目的根据福建省海域自然属性和开发保护现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科学划定海洋功能区,为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提高海洋综合管控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长乐区滨江滨海路南北澳至外文武围垦堤段三营澳渔港路段路
![长乐区滨江滨海路南北澳至外文武围垦堤段三营澳渔港路段路](https://img.taocdn.com/s3/m/a7fc984d02020740bf1e9b2e.png)
长乐区滨江滨海路南北澳至外文武围垦堤段三营澳渔港路段路桥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专家评审意见2018年7月18日,长乐区海洋与渔业局在长乐区组织召开《长乐区滨江滨海路南北澳至外文武围垦堤段三营澳渔港路段路桥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评审会,出席会议的有长乐区发改局、规划局、环保局、交通局、元翔(福州)国际航空港有限公司、福州市长乐区海蚌资源增殖保护区管理处、漳港街道办事处、长乐市纵横交通建设有限公司(项目业主)、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项目设计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编制单位)等单位代表和特邀专家5人(名单附后),共16人。
与会专家和代表听取项目建设单位和报告书编制单位关于项目概况和报告书内容介绍后,经认真审阅资料、审议,形成如下评审意见:一、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1、工程概况长乐区滨江滨海路南北澳至外文武围垦堤段三营澳渔港路段路桥工程起点于漳港街道路顶村处顺接已建滨江滨海路,道路由北向南延伸,以300m大桥跨越三营澳避风港,终点顺接已建百楼路交叉口,设计车速40km/h,双向4车道,全长1092.5m,总投资估算为30012.43万元。
长乐区滨江滨海路南北澳至外文武围垦堤段三营澳渔港路段跨海桥梁工程即为跨三营澳渔港大桥,为2×145m提篮式简支系杆拱桥,全长300m,桥宽32m,两边桥台位于海堤内侧的土地管理范围内,桥墩占海面积按两个承台及承台间系梁面积算,墩台占用海域面积约216.2m2,墩台基础采用钻孔桩基础。
工程申请海域使用面积为1.2260hm2,为跨海桥梁用海。
跨海桥梁工程投资20570.07万元,工期为20个月。
2、工程分析(1)施工期主要的污染环境影响为:桥墩施工悬浮物对水环境的影响;工程占海及入海悬沙对生物资源的损害。
(2)营运期间主要的污染环境影响为:营运期桥面雨水对水环境的影响;道路交通噪声和汽车尾气;行人生活垃圾等。
(3)非污染环境影响为:工程实施对周边海域水文动力、地形地貌及冲淤变化的影响;对周边环境保护目标和敏感目标的影响。
福州港总体规划
![福州港总体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ba270d7ea6c30c2259019ebf.png)
福州港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目录1.总则 (3)1.1.规划背景 (3)1.2.规划期限及范围 (4)1.3.环境保护目标 (4)1.4.评价范围 (6)2.规划概况 (7)2.1.规划地理位置 (7)2.2.规划性质 (7)2.3.港口总体布置规划 (7)3.规划实施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9)3.1.水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9)3.1.1.水文动力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9)3.1.2.航道疏浚对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3)3.1.3.水环境影响分析 (14)3.2.环境空气影响预测分析 (17)3.2.1.PM10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17)3.2.2.PM2.5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17)3.2.3.VOC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17)3.3.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8)3.3.1.填海造陆、疏浚施工对水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18)3.3.2.航道、锚地施工、运营对海洋生态和渔业资源的影响分析 (19)3.3.3.规划实施引起的水动力变化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 (19)3.3.4.规划实施对规划区域海洋生态综合性评价 (19)3.3.5.对闽江河口湿地保护区的影响 (20)3.3.6.对长乐海蚌资源保护区的影响 (21)3.3.7.对官井洋大黄鱼繁殖保护区的影响 (21)3.3.8.对平潭中华鲎特别保护区的影响分析 (22)3.3.9.对环三都澳湿地水禽红树林保护区的影响分析 (22)3.3.10.对海洋生态的累积影响分析 (23)3.4.噪声环境影响预测分析 (23)3.4.1.各港区作业噪声影响分析 (23)3.4.2.交通噪声影响分析 (25)3.5.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28)4.规划环境合理性分析 (30)4.1.规划协调性分析 (30)4.2.规划目标环境可达性分析 (32)5.规划方案优化调整建议 (35)6.环保对策与减缓措施 (41)6.1.岸线土地资源保护 (41)6.2.林业生态保护和恢复重建 (41)6.3.海洋生态保护与生态补偿 (42)6.4.减缓环境影响对策措施 (42)7.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价 (51)7.1.海域风险事故影响预测 (51)7.1.1.油品泄漏影响预测 (51)7.1.2.可溶性化学品泄漏影响预测 (55)7.2.粮食粉尘爆炸风险评价 (57)7.3.风险管理 (57)7.3.1.风险防范措施 (57)7.3.2.应急预案 (60)8.评价结论与建议 (62)9.联系方式 (62)1.总则1.1.规划背景福州港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台湾海峡西岸,是我国沿海主要港口、区域综合运输的重要枢纽和对台“三通”的主要口岸之一。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宁德市及县(市、区)级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区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宁德市及县(市、区)级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区](https://img.taocdn.com/s3/m/316f9fa4a0116c175f0e48db.png)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宁德市及县(市、区)级大比例尺海
洋功能区划的批复
【法规类别】海洋资源
【发文字号】闽政文[2003]383号
【发布部门】福建省政府
【发布日期】2003.12.20
【实施日期】2003.12.2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1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宁德市及县
(市、区)级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区划的批复
(闽政文[2003]383号)
宁德市人民政府:
你市《关于要求审批宁德市及沿海县级海洋功能区划的请示》(宁政〔2003〕文157号)文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的规定,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你市及蕉城、福安、福鼎、霞浦四县(市、区)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区划(以下简称《区划》)。
请你市及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有关规定尽快公布并认真实施。
1 / 1。
福建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修编
![福建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修编](https://img.taocdn.com/s3/m/65a9177b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96.png)
福建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修编福建省,作为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省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漫长的海岸线。
近岸海域不仅是福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生态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近岸海域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对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进行修编具有重要意义。
福建近岸海域的环境功能区划,是根据海域的自然条件、生态特征、使用现状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等因素,将海域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并为每个区域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目标和管理措施。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有的区划在一些方面逐渐显现出与现实情况的不适应。
一方面,福建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海洋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
新兴的海洋产业如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等迅速崛起,对海域的使用需求和环境质量要求发生了变化。
原有的区划可能无法充分满足这些新产业的发展需求。
另一方面,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和要求也在不断提升。
人们对海洋生态系统的认识更加深入,对海洋生态保护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
原有的区划在生态保护方面可能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强化对海洋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
再者,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得福建近岸海域的环境状况发生了一定的改变。
例如,海平面上升、海洋酸化、赤潮等问题日益突出,原有的区划在应对这些新的环境问题上可能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进行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修编时,需要充分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要深入调研和评估福建近岸海域的生态环境现状。
包括水质、海洋生物多样性、底质状况等方面,了解海域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和面临的压力。
其次,要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与相关部门和企业进行充分沟通,了解各类海洋产业的发展规划和对海域环境的需求,确保区划既能满足经济发展,又能有效保护环境。
同时,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海域管理经验和区划方法。
学习其他地区在海洋环境保护和海域功能区划方面的成功案例,结合福建的实际情况,探索适合本省的区划模式。
在具体的修编过程中,需要明确不同功能区域的划分标准和依据。
福建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修编)
![福建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修编)](https://img.taocdn.com/s3/m/070065dcce2f0066f5332203.png)
福建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修编)(2011~2020年)二〇一一年六月前言《福建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于1998年4月27日经省政府批准实施,并于1999年根据GB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进行了调整(闽政〔1999〕文65号,以下简称《原区划》)。
《原区划》的实施对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促进沿海经济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福建的海洋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根据《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省委、省政府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力争到2015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28%,海洋经济发展达到全国先进水平,海洋产业将成为海西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海峡西岸经济区依托丰富的港口资源和沿海优势,着力优化提升临港工业,推动形成东南沿海重要的临港重化产业基地,围绕环三都澳、闽江口、平潭综合实验区、湄洲湾、泉州湾、厦门湾、古雷-南太武新区等重点发展区域,建设以石化、装备制造、冶金、能源、电子信息等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集中区,形成区域跨越发展的新增长点,沿海地区在聚集生产力要素、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结构、带动和辐射内陆发展的优势作用日益突出。
但是,随着我省沿海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海洋开发力度的不断增大,近岸海域环境保护形势、海洋生产力布局和区域经济发展都发生较大变化,《原区划》与近岸海域环境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
为适应我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需要,促进“海洋经济强省”战略目标的顺利实施,科学实施近岸海域环境保护,组织进行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修编(以下简称《区划》)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章总则1.1区划依据1.1.1法律、法规及规章(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年10月。
(3)《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1999年12月。
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
![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https://img.taocdn.com/s3/m/c72e6261f46527d3240ce0d2.png)
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2012年3月3日,国务院批准《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4月25日,国家海洋局公布。
前言海洋是潜力巨大的资源宝库,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蓝色家园。
我国管辖海域辽阔,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空间。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提高海洋综合管控能力,推进海洋经济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海洋开发保护的方针、政策,在2002年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基础上,制定《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区划》)。
《区划》科学评价我国管辖海域的自然属性、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现状,统筹考虑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沿海地区发展战略,提出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划分了农渔业、港口航运、工业与城镇用海、矿产与能源、旅游休闲娱乐、海洋保护、特殊利用、保留等八类海洋功能区,确定了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以东海域的主要功能和开发保护方向,并据此制定保障《区划》实施的政策措施。
《区划》是我国海洋空间开发、控制和综合管理的整体性、基础性、约束性文件,是编制地方各级海洋功能区划及各级各类涉海政策、规划,开展海域管理、海洋环境保护等海洋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
《区划》范围为我国的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以及管辖的其他海域。
《区划》期限为2011年至2020年。
第一章海洋开发与保护状况第一节海域和海洋资源我国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以东海域,跨越温带、亚热带和热带。
大陆海岸线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仑河口,长达1.8万多公里,岛屿岸线长达1.4万多公里。
海岸类型多样,大于10平方公里的海湾160多个,大中河口10多个,自然深水岸线400多公里。
我国海洋资源种类繁多,开发潜力大。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海域使用管理改革的若干意见
![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海域使用管理改革的若干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8c2da7e3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4a.png)
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海域使用管理改革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6.04.14•【字号】榕政综〔2016〕117号•【施行日期】2016.04.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海洋资源正文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海域使用管理改革的若干意见榕政综〔2016〕11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公司),市属各高等院校,自贸区福州片区管委会:为贯彻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海域使用管理改革的若干意见》(闽政〔2014〕59号),加快推进海洋经济强市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海域使用管理改革提出如下意见:一、加强海岸带保护与利用(一)贯彻执行保护规划。
按照《福建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和《福州市海洋功能区划(2013-2020年)》,配合省发改委、省海洋与渔业厅编制《福建省海岸带综合利用规划》,促进海岸带资源科学合理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有效保护。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海洋与渔业局牵头,福州港口管理局,市国土局、环保局、规划局、交通运输委、林业局、水利局、旅游局等单位配合(二)建立海洋生态红线制度。
积极配合省海洋与渔业厅开展全省海洋生态红线划定工作,将我市重要滨海湿地、红树林、海底古森林等重要海洋保护区,珍稀、濒危生物物种主要分布区等生态敏感区、生态脆弱区划定为海洋生态红线区。
加强海洋生态红线区管理和典型生态系统保护,实施海洋生态环境整治修复工程,严格禁止在海洋生态红线区内开展不符合生态红线管控要求的项目建设。
责任单位:市海洋与渔业局牵头,市发改委、林业局、水利局、环保局、旅游局和沿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二、加快推进海域海岛资源市场化配置(三)实施海域海岛使用招拍挂1.明确招拍挂的范畴。
下列情形之外的经营性项目用海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列入《划拨用地目录》的建设用地项目;列入省政府发布的重点项目目录的交通、能源、水利项目;国家立项的重大产业项目和国务院审批的用海项目;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的养殖项目;已经确权的,期限届满或改扩建,按规定应予续期或改扩建的项目;列入省级以上渔港规划的渔港建设项目。
福建海洋功能区划
![福建海洋功能区划](https://img.taocdn.com/s3/m/bd6a0293dd88d0d233d46a8d.png)
4.《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2006 年 8 月 30 日国 务院第 148 次常务会议通过);
5.《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2007 年 09 月 25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507 号);
6.《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
2、海洋环境压力加大,沿海城市化发展对保护滨海宜居环境、保障海洋食品安 全和海洋现代服务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海岸线、海岛、河口生态系统受破坏的压力 不断增大,受损的海洋环境和海洋生态体系亟待整治和修复;
3、海洋综合管理尚不能适应新一轮经济发展和海洋环境保护的需要,完善创新 管理体系的任务重。
上轮海洋功能区划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功能区划的法律效率未 能得到充分发挥,随意调整区划的现象时有发生;渔业水域不断缩小,重要的水 产资源和贝类天然苗种场被占用而消失;局部海域的区划不尽科学、合理,现代 产业集聚、沿海城镇化建设发展空间不足;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用海矛盾和 环境压力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降低;海洋功能区划实施、监测、评价、监督体 系不完善。
已基本建立了省市县三级区划管理体系,形成了项目用海预审管理和监督检查制 度,规范了海域使用申请审批工作;全省海域划分 616 个功能区,总面积 36400 平方千米。统筹安排了行业用海,保障国家和省重点、大型项目的用海需求,截 至 2009 年底,海洋功能区划实施情况良好,未出现大面积的修改,仅四处小区 域进行局部修改;海洋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在部分主要海湾开展了海域使用 清理整治;海区环境质量不断改善,重要海洋生态系统和典型海洋景观得到有效 保护。 第九条【存在问题】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海洋经济工作的若干意见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海洋经济工作的若干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f8652993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69.png)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海洋经济工作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2.04.21•【字号】闽政文[2002]114号•【施行日期】2002.04.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海洋资源正文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海洋经济工作的若干意见(闽政文[2002]114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直有关单位:我省海岸线长,海域面积辽阔,海洋资源丰富,海洋开发的潜力巨大,充分利用海的优势,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对于拓展国民经济新的发展空间,加快我省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扎实推进我省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战略的实施,现就加强海洋经济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海洋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海洋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建设海洋经济强省为目标,着力调整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和布局,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科技兴海和外向带动战略,建立健全海洋法制体系,依法加强海洋综合管理,保护海洋资源环境,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海洋经济发达、海洋产业布局合理、海洋科技先进、海洋生态环境优良、海洋管理规范的海洋经济强省。
海洋经济工作的目标任务是:海洋经济开发实现从传统开发向现代化开发转变,从粗放型开发向集约型、生态型开发转变,形成海洋产业组合优势,实现海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全面提高海洋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益,逐步形成发达的蓝色产业带,海洋经济取得明显成效,实现海洋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协调发展。
到2005年,全省海洋产业增加值达910亿元,占全省GDP的15%,到2010年全省海洋产业增加值达1900亿元,占全省GDP的20%,基本实现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目标。
同时,建立比较完善的海洋综合管理体系,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海洋监测监视网络。
海洋环境和灾害预报系统,海域使用管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取得明显实效。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福州市海洋功能区划的批复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福州市海洋功能区划的批复](https://img.taocdn.com/s3/m/631a0b24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20.png)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福州市海洋功能区划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02.26•【字号】闽政文[2007]60号•【施行日期】2007.02.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海洋资源正文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福州市海洋功能区划的批复(闽政文[2007]60号)福州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审批福州市海洋功能区划的请示》(榕政综〔2006〕193号)文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的规定,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福州市海洋功能区划》(以下简称《区划》)。
请你市按有关规定尽快公布并认真实施。
二、同意设立“南澳旅游预留区”。
同意调整设立“吉壁港口预留区”、“北山其它工程用海预留区”、“道澳其它工程用海区”、“百胜其它工程用海预留区”、“沙澳旅游预留区”、“龙鼓其它工程用海区”、“笠屿锚地区”、“松下其它工程用海预留区”、“牛头尾航道预留区”、“竹排屿锚地区”、“笠屿倾倒预留区”、“坛南湾滨海旅游预留区”和“吉钓港口预留区”。
三、福州市区位条件优越,海洋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开发利用强度较大。
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始终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严格执行海洋功能区划制度,实现海域的合理使用、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要严格依据《区划》审批海域使用项目,严格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特别要控制在海湾、海岛地区的填海、围海及开采海砂等用海活动。
要根据不同海域特点,按照《区划》组织制定和实施海域使用规划,建立良好的海洋开发利用秩序。
五、要认真做好《区划》的宣传和贯彻工作,组织落实《区划》提出的各项任务和措施,确保区划目标的实现。
省海洋与渔业局要加强对《区划》实施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福建省人民政府二○○七年二月二十六日。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海洋功能区划修编实施方案的通知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海洋功能区划修编实施方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0536de5c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bf.png)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海洋功能区划修编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5.05•【字号】闽政办[2010]143号•【施行日期】2010.05.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海洋功能区划修编实施方案的通知(闽政办〔2010〕143号)沿海有关市、县(区)人民政府,省直有关单位:根据国家海洋局《关于开展省级海洋功能区划修编工作的通知》(国海管字〔2009〕660号)要求,为做好我省海洋功能区划修编及报批工作,经省政府研究同意,现将《福建省海洋功能区划修编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〇一〇年五月五日福建省海洋功能区划修编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法实施《海域管理法》确立的海洋功能区划制度,合理开发利用海域资源,切实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促进海洋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根据国家海洋局《关于开展省级海洋功能区划修编工作的通知》(国海管字〔2009〕660号)要求,开展福建省级海洋功能区划修编工作,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必要性近年来,随着我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对海岸和近海的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
特别是2009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省政府出台了14个重点产业调整与振兴实施方案,各级各部门紧紧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进一步加大调整和完善区域经济布局的步伐,高起点、高层次、高水平地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继续推向前进。
一系列国家和地方重大建设项目将陆续落户沿海,不仅对海岸和近海的开发利用提出了新的用海需求,而且对海洋生态环境将产生巨大压力。
为解决新形势下海洋开发和保护问题,确保海洋功能区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区划实施的严肃性,必须尽快启动我省海洋功能区划修编工作。
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分区管控的通知
![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分区管控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b4130297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fc.png)
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分区管控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7.08•【字号】榕政综〔2021〕178号•【施行日期】2021.07.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分区管控的通知榕政综〔2021〕17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高新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办、局(公司),市属各高等院校,自贸区福州片区管委会: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发〔2018〕17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通知》(闽政〔2020〕12号)、《福建省推进“三线一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市级“三线一单”成果发布应用的函》精神,推动福州市高质量发展超越,现就我市实施“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总则(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按照“守底线、优格局、提质量、保安全”的总体思路,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建立覆盖全市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空间格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打造高颜值的美丽福州提供有效环境支撑。
(二)总体目标到2025年,确保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减少、功能不降低、性质不改变;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PM2.5年平均浓度不高于23μg/m3,臭氧污染上升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地表水国省控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90.0%,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不低于85%;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到93%;水、土地、能源、岸线等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稳步提升,不突破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福建省海洋功能区划(古雷半岛东侧海域)修改方案(报批稿
![福建省海洋功能区划(古雷半岛东侧海域)修改方案(报批稿](https://img.taocdn.com/s3/m/6b3df9e17e21af45b207a801.png)
4.基础资料
(1)《福建省部分特定区域实行台资项目核准特殊政策的复函》,国家发展和 改革委员会,2010年;
(2)《漳州古雷石化基地总体发展规划》,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2013 年;
(3)《厦门港古雷港区古雷作业区东区港口开发研究方案》,中交第三航务 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2014年12月;
菜屿 漳 菜屿列岛及周围海域,
列岛 州 东至 117°44′32.0〞
294 B6-17 海洋 市 E、西至 117°39′
海洋保 3398
保护 漳 01.8〞 E、南至
护区
区
浦 23°45′44.4〞 N、北
县 至 23°48′49.0〞N 。
保障海洋保护 区用海,兼容陆 岛交通运输用 海
禁止改变海域自然属性
福建省海洋功能区划(古雷半岛东侧海域) 修改方案
(报批稿) 文本 登记表 图件
福建省人民政府 二O一七年二月
目录
文 本 .................................................... 1 一、修改依据 .......................................... 2 1.法律法规 ......................................... 2 2.政策文件 ......................................... 2 3.技术标准和规范 ................................... 3 4.基础资料 ......................................... 3 二、修改原则 .......................................... 4 三、修改范围 .......................................... 5 四、修改后海洋功能分区 ................................ 5 五、海域使用管理和海洋环境保护措施 ................... 12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关于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777号建议的答复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关于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777号建议的答复](https://img.taocdn.com/s3/m/ac1816d8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c6.png)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关于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777号建议的答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公布日期】2021.04.30•【字号】闽海渔函〔2021〕36号•【施行日期】2021.04.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关于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777号建议的答复闽海渔函〔2021〕36号雷见华代表:《关于进一步明确宁德官井洋大黄鱼繁殖保护区规划影响范围及产业制约的建议》(第1777号)由我单位会同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办理。
现将有关情况汇总答复如下:一、官井洋大黄鱼保护区基本情况1985年10月16日,省人大常委会批准了《官井洋大黄鱼繁殖保护区管理规定》,正式设立官井洋大黄鱼繁殖保护区,面积329.5平方公里。
由于保护区位于三都澳海上交通要道,为配合海峡西岸经济区东北翼增长及港口中心城市的定位,兼容港口与临海工业的发展需求,该保护区自成立以来已历经2轮调整,目前保护区面积调减至190平方公里。
2007年,原农业部在三都澳设立了“福建省官井洋大黄鱼国家级种质资源保护区”。
根据原农业部东海水产研究所《官井洋繁殖水域资源和环境特征研究报告》,官井洋海域是我国唯一的内湾性大黄鱼产卵场,大黄鱼繁殖水域核心区在官井洋海域,三都澳内近岸海域是大黄鱼幼鱼的索饵、育肥场所,生态环境非常敏感,对该海域生态功能的保护十分必要。
二、保护区功能分区及影响范围(一)保护区分区2020年11月,我局报请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对官井洋大黄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功能分区边界座标进行了核定,经现场勘查,官井洋大黄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总面积19000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3500公顷,实验区面积15500公顷。
核心区特别保护期为3-12月。
保护区中心位于东经119°47′10″-119°57′18″,北纬26°25′43″-26°39′52″之间,即斗帽岛--鸡公山岛--东冲水道南端--东冲半岛西部(原民间俗称官井洋一带)--青山岛东部、东冲半岛南部及三都湾内外水域。
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
![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https://img.taocdn.com/s3/m/f68966b9c77da26925c5b051.png)
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2012年3月3日,国务院批准《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4月25日,国家海洋局公布。
前言海洋是潜力巨大的资源宝库,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蓝色家园。
我国管辖海域辽阔,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空间。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提高海洋综合管控能力,推进海洋经济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海洋开发保护的方针、政策,在2002年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基础上,制定《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区划》)。
《区划》科学评价我国管辖海域的自然属性、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现状,统筹考虑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沿海地区发展战略,提出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划分了农渔业、港口航运、工业与城镇用海、矿产与能源、旅游休闲娱乐、海洋保护、特殊利用、保留等八类海洋功能区,确定了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以东海域的主要功能和开发保护方向,并据此制定保障《区划》实施的政策措施。
《区划》是我国海洋空间开发、控制和综合管理的整体性、基础性、约束性文件,是编制地方各级海洋功能区划及各级各类涉海政策、规划,开展海域管理、海洋环境保护等海洋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
《区划》范围为我国的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以及管辖的其他海域。
《区划》期限为2011年至2020年。
第一章海洋开发与保护状况第一节海域和海洋资源我国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以东海域,跨越温带、亚热带和热带。
大陆海岸线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仑河口,长达1.8万多公里,岛屿岸线长达1.4万多公里。
海岸类型多样,大于10平方公里的海湾160多个,大中河口10多个,自然深水岸线400多公里。
我国海洋资源种类繁多,开发潜力大。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州市海洋功能区划(2013—2020年)文本福州市人民政府2018年9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一条区划目的 (1)第二条区划依据 (1)第三条区划目标 (2)第四条区划原则 (3)第五条区划范围与实施期限 (3)第六条分类体系 (4)第七条区划成果 (4)第二章海洋开发保护现状与面临形势 (5)第八条地理概况与区位条件 (5)第九条海域自然环境条件 (5)第十条海洋自然资源 (6)第十一条海洋开发利用状况 (8)第十二条面临的形势 (8)第三章海洋开发与保护战略布局 (10)第十三条海洋开发与保护空间布局 (10)第十四条罗源湾海域 (10)第十五条闽江口海域 (11)第十六条福清湾海域 (11)第十七条兴化湾北部海域 (12)第四章海洋基本功能分区和管理要求 (12)第十八条海洋功能分区概述 (12)第十九条农渔业区 (13)第二十条港口航运区 (14)第二十一条工业与城镇用海区 (16)第二十二条矿产与能源区 (16)第二十三条旅游休闲娱乐区 (17)第二十四条海洋保护区 (18)第二十五条特殊利用区 (19)第二十六条保留区 (19)第五章实施保障措施 (20)第二十七条区划实施管理 (20)第二十八条海域使用管理 (21)第二十九条海洋环境保护 (22)第三十条基础能力建设 (24)第三十一条监督检查与执法 (24)第三十二条法制建设与宣传 (25)第六章附则 (26)第三十三条区划效力 (26)第三十四条区划附件 (26)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区划目的根据福州市海域及其依托陆域的自然资源、环境条件和开发保护现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并依据《福建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科学划定海洋功能区,为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制定海洋开发战略,提高海洋综合管控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实施海洋功能区划,保障海洋产业发展空间,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海洋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加快福州市海洋经济发展。
第二条区划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4.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5.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6.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7. 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8.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9.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0. 福建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11. 福建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12.《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发改地区〔2012〕3057 号)13.《福建省现代海洋服务业发展规划》(闽政办〔2012〕177号)14.《福建省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闽政办〔2012〕176号)15.《福建省沿海渔港布局与建设规划(2009~2018)》16.《海洋功能区划技术导则》(GB/T 17108-2006)17.《市县级海洋功能区划编制技术指南》(国海管字〔2013〕8号)18.《福建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19.《福州市海洋功能区划(2007年)》第三条区划目标通过科学编制和严格实施海洋功能区划,至2020年实现以下主要目标:1. 增强海洋功能区划在海域管理中的宏观调控作用。
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加强海陆统筹,合理安排各行业用海,促进海域的合理开发,维护国家海域所有权和海域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
2. 加强海洋生态与环境保护。
工业企业和城镇污水集中处理排海达标率达到100%;符合第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达到75%;进一步加强滨海湿地和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保护区面积最低保有量157067公顷,占海域总面积的18.86%。
3. 保障渔业用海需求。
保障沿海渔业生产发展需求,区划确定至2020年,海水养殖面积不少于57544公顷,占海域总面积6.91%,渔港用海33个。
4. 保留海域后备空间资源。
区划确定至2020年,保留区海域面积不少于133474公顷,占海域总面积的16.03%;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少于41.8%。
5. 开展海域海岸带整治修复。
对重要海湾生态环境进行整治修复,整治修复岸线长度不少于38千米,整治修复海域面积不少于2900公顷,主要位于罗源湾、福清湾、长乐东侧沿岸海域;海岸景观及沿海防护林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海洋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
第四条区划原则1. 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兼顾原则。
按照海域的地理区位、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条件等自然属性,兼顾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科学确定海域的基本功能。
2. 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并举的原则。
充分考虑海洋资源再生能力和海洋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保障海域可持续利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海湾、河口、湿地、红树林、珊瑚等典型生态系统安全。
3. 统筹安排与重点保障并重原则。
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的关系,统筹安排各行业用海,重点保障国家、省、市重大项目和关系全局的项目用海。
坚持集约节约用海,引导海洋产业相对集聚发展;统筹协调陆地与海洋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保障河口、海湾海洋功能的正常发挥与区域生态系统的完整。
4. 近期开发与长远发展相协调原则。
体现可持续发展和公平发展理念,维护传统渔业水域用海面积相对稳定;正确处理近期与长期的关系,体现前瞻意识,为新兴海洋产业和未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预留足够空间。
5. 保障交通和国防安全原则。
保障海上交通安全,保障重要港口的用海需求;保障国防安全和军事用海,加强领海基点及周边海域保护,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6. 与《福建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的目标、功能区范围、管理要求保持一致原则。
第五条区划范围与实施期限区划海域范围北起宁德与福州海域行政区域界线,南至莆田与福州海域行政区域界线,向陆一侧至海岸线,向海一侧至领海外部界限,未包括平潭综合实验区。
区划海域总面积8326平方千米,其中,海岛面积126平方千米。
区划实施年限至2020年。
第六条分类体系海洋基本功能区分为8个一级类型和15个二级类型。
功能区分类体系见表1。
第七条区划成果福州市海洋功能区划成果包括:1. 福州市海洋功能区划(2013—2020年)文本2. 福州市海洋功能区划(2013—2020年)登记表3. 福州市海洋功能区划(2013—2020年)图件(比例尺1:50000)第二章海洋开发保护现状与面临形势第八条地理概况与区位条件福州市海域位于福建东部沿海,北接宁德市海域,南与莆田市海域接壤,东临平潭综合实验区管理海域和台湾海峡,地理坐标介于北纬25°10′至26°35′,东经119°12′至121°之间。
福州海域处于台湾海峡北口,是中国东海域和南海域之间海上交通的必经咽喉地段,海区分布有罗源湾、敖江口、闽江口、福清湾、兴化湾等河口和海湾,有众多优良港口和通达海内外的海运航线,历来为福建省对外交往的重要口岸之一,有着广阔的经济腹地和便利的对外交通。
福州市地处台湾海峡西岸,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两大经济中心辐射的交接区,是福建省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具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
第九条海域自然环境条件福州市海域位于闽东南燕山断陷带及闽东南大陆边缘拗陷带内,断块构造极为发育。
海域多港湾岬角,岸线曲折,沿岸多山地丘陵,海岸有基岩海岸、砂质海岸、淤泥质海岸、河口海岸、红树林海岸和人工堤岸等多种类型,以基岩海岸居多。
受构造控制,本区地貌横向的变化甚于纵向的变化,陆域地势由西向东逐级下降,地貌类型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滩涂规律排列;潮间带地貌由西向东呈现出高潮沙积带—中潮平坦带—低潮缓坡带分布;河口区浅海地貌由西向东呈现出水下浅滩、水下三角洲和栏门沙坝等顺序变化。
本区海域地形,总体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近岸水深一般为10~20米,岛礁外侧水深在30~40米,外部海域水深可达70~90米。
海底底质以泥和沙质为主,近岸及20米等深线内以沙泥为主,30~40米等深线以外为软泥。
福州地区气候类型为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和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境内气候暖热湿润,年平均气温在19~19.7℃之间,年平均降水量在1195~1650mm之间,降水分布自沿海向内陆增加。
光热资源较为丰富,年总太阳辐射量在419焦耳/平方厘米以上,年日照时数在1650小时以上。
福州地区境内河流众多,闽江为全省最大的河流,全长541千米,流域面积为60992平方千米,流经闽清、闽侯、福州、长乐、连江,在闽江口经琅岐岛分南北两支入海,闽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29亿立方米。
除闽江外,福州地区还有敖江、龙江、起步溪等主要河流。
福州海域潮汐性质以正规半日潮为主,罗源湾潮汐形态系数为0.28,福清湾潮汐形态系数为0.27,兴化湾潮汐形态数为0.25。
潮流主要呈往复流,影响本海域的主要海流为台湾暖流和闽浙沿岸流。
海水多年平均水温为19~20℃,海区盐度外海区比海湾区高,河口区盐度水平变化梯度较大,由口外向河口递减,等盐线分布略平行于岸线,基本是外高,内低,即盐度由湾外向湾内递减。
台风、风暴潮、大风、风沙和赤潮是影响本市的主要自然灾害。
第十条海洋自然资源福州海域总面积8326平方千米(包括海岛面积126平方千米),大陆海岸线长920千米,潮间带滩涂面积583平方千米。
沿海大小岛屿485个(包括台湾管理的海岛79个),较大的岛屿有琅岐岛、粗芦岛、川石岛、目屿岛、东洛岛等。
本区海域港湾从北至南主要港湾有罗源湾、闽江口、福清湾和兴化湾。
港口资源丰富,北起罗源湾,南至兴化湾北岸,沿海规划的港口岸线57.6千米,闽江口内规划的港口岸线19.3千米。
福州海域生物资源丰富,分布有闽东和闽中渔场。
近海海洋生物种类较多,已记录鱼类409种、蟹类100多种、虾类10多种、头足类6种、贝类30多种、海藻类149 种,浅海和潮间带底栖生物主要经济种类有289种,河口、港湾、滩涂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苗种。
有多种经济价值高的名贵海洋生物,如坛紫菜、石斑鱼、鲥鱼、鲍、泥蚶、栉江珧、扇贝等,及省级保护物种西施舌、中国鲎等。
福州市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名胜古迹众多,被列为国家、省、市三级文物保护单位有150多处。
滨海旅游资源独特,有鼓山、金刚腿等名山奇石、海蚀形态的崖、柱、洞等特殊地貌和地质遗迹;有南北连绵37千米,东西横亘2~4千米,堪称“闽海沙漠风光”的长乐梅花—首祉沙滩;拥有“百猴戏水”、“金鸡报晓”、“双龟锁口”、“五虎把门”、“砚池湖”等胜景。
闽江口国家湿地公园是福建省首个滨海湿地公园,也是福建省面积最大的湿地公园,水鸟资源丰富,是我国鸟类重要的聚居地,也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通道上的重要驿站和越冬地,是全球唯一一个可以同时观赏到黑嘴端凤头燕鸥、勺嘴鹬、黑脸琵鹭3种珍稀鸟类的地方,每年在该湿地越冬的水鸟有2万只以上。
昙石山遗址、中法马江海战纪念馆(马尾昭忠祠)、长乐冰心文学馆、郑和下西洋遗址、福清南少林遗址、马尾船政学堂遗址群等人文景观内涵十分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