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

合集下载

《蒹葭》原文及译文

《蒹葭》原文及译文

《蒹葭》原文及译文《蒹葭》是《诗经》中的一首名篇,那可是充满了诗意与浪漫呢!原文是这样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接下来咱们聊聊译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意思就是河边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霜。

你想想啊,清晨时分,雾气还没完全散去,那一片片芦苇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上面挂着晶莹的露水,像不像一幅美丽的画卷?我记得有一次,我去郊外散步,正好看到了这样的景象。

那是一个初秋的早晨,空气里透着丝丝凉意,我沿着小河走着,就看到了那一大片芦苇。

露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真的太美啦!“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说的是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对岸河边上。

这一句充满了期待和向往,让人不禁好奇,这位“伊人”到底是谁呢?是美丽的女子?还是心中的理想?“溯洄从之,道阻且长”,逆流而上去追寻她,追随她的道路险阻又漫长。

这就像是我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总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依然坚定地向前。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在河水中央。

那种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的感觉,是不是很让人揪心?“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

这几句描绘的景色越来越生动,仿佛让我们身临其境。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所谓伊人,在水之涘”,心上人啊,她在河岸边,在水边。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洄从之,道阻且右”,追寻的路又险又高,又弯又曲。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顺流而下去找她,她仿佛在水中的小洲上,在水中的沙滩上。

整首诗以蒹葭起兴,营造出一种朦胧、凄清的氛围。

诗人对“伊人”的追求执着而坚定,尽管道路艰难,但从未放弃。

蒹葭原文翻译及赏析

蒹葭原文翻译及赏析

蒹葭原文翻译及赏析
《蒹葭》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一篇。

全诗三章,每章八句。

此诗曾被认为是用来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现在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情歌,写追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与苦闷。

下面小编整理了蒹葭的原文翻译及赏析,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1《蒹葭》译文及注释译文: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注释:
1.蒹(jiān):没长穗的芦苇。

葭(jiā):初生的芦苇。

苍苍:鲜明、茂盛貌。

下文“萋萋”、“采采”义同。

2.苍苍:茂盛的样子
3.为:凝结成。

4.所谓:所说的,此指所怀念的。

5.伊人:那个人,指所思慕的对象。

6.一方:那一边。

7.溯洄:逆流而上。

下文“溯游”指顺流而下。

一说“洄”指弯曲的水道,“游”
指直流的水道。

《蒹葭》原文及翻译赏析

《蒹葭》原文及翻译赏析

《蒹葭》原文及翻译赏析《<蒹葭>原文及翻译赏析》《蒹葭》这首诗啊,那可是经典中的经典。

来,咱们先瞅瞅原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这诗读起来是不是有一种特别的韵味?那咱们再来说说翻译。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接下来咱们好好赏析赏析这首诗。

先说这景色描写,“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简简单单几个字,就把那种深秋的清冷、萧瑟给描绘得淋漓尽致。

你想想,一大片白茫茫的芦苇,上面挂着晶莹的霜露,那画面,多美啊!我记得有一次秋天,我去郊外散步,就看到了这样类似的景象。

那是一片湿地,长满了芦苇,秋风吹过,芦苇沙沙作响,白色的芦花随风飘荡。

当时,地上也有一层薄薄的霜,我走在上面,脚下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

那一刻,我突然就感受到了《蒹葭》里描绘的那种氛围,那种带着淡淡忧伤和迷茫的美。

再看诗中的“伊人”,这可是整首诗的灵魂所在。

伊人到底是谁?是恋人?是理想?还是某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美好事物?谁也说不清楚,但就是这种模糊性,让这首诗充满了魅力。

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去理解这个“伊人”。

也许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伊人就是他梦寐以求的好成绩;对于一个上班族来说,伊人就是他一直渴望的升职机会;对于一个老人来说,伊人可能就是他年轻时错过的爱情。

还有啊,这首诗反复吟咏,“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蒹葭》全文及翻译

《蒹葭》全文及翻译

《蒹葭》全文及翻译
以下是为您提供的《蒹葭》全文及翻译的相关内容: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翻译:
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霜。

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就
站在对岸河边上。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追随她的道路险阻又漫长。


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在河水中央。

芦苇凄清一大片,清晨露水尚未晒干。

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啊,她就
在河水对岸。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坎坷又艰难。

顺流而下寻寻
觅觅,她仿佛在水中小洲。

河畔芦苇繁茂连绵,清晨露滴尚未被蒸发完。

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啊,她就在河岸一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弯曲难走通。

顺流而下寻
寻觅觅,她仿佛在水中的沙滩。

蒹葭原文及注释赏析

蒹葭原文及注释赏析

蒹葭原文及注释赏析《蒹葭》是中国古代诗人屈原的代表作之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和对自身命运的无奈。

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内涵和优美的语言,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原文及注释的赏析。

原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注释:蒹葭,指芦苇。

蒹葭苍苍,形容芦苇郁郁葱葱的样子。

白露为霜,白露是秋天的一种气候现象,而霜则是更加寒冷的冷气所产生的。

这里用来形容时间的流逝。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伊人指的是诗人思念的对象,水一方则是指对岸。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洄,顺着水流而上。

道阻且长,指的是前路的困难和曲折。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溯游,逆着水流而下。

宛在水中央,指的是在水中央来回游动。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萋萋,形容芦苇的茂盛。

白露未晞,指的是白露还没有被太阳晒干。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水之湄,指的是水边。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道阻且跻,指的是前路的困难和险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水中坻,指的是水中的小岛。

赏析:《蒹葭》以其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伊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无奈和对国家兴亡的忧虑。

诗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一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表达时间的流逝,暗示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而“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伊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与伊人之间的隔阂和无法相聚的遗憾。

接着诗中的“溯洄从之,道阻且长”和“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前路的困难和曲折,以及对伊人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情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和无奈,展现了诗人对自身命运和国家兴亡的关切之情。

《蒹葭》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诗中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情感和命运的思考,都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情感。

诗经蒹葭的意思

诗经蒹葭的意思

《诗经·蒹葭》是《诗经》中的一首抒情诗,属于“国风”中的“秦风”。

这首诗以水边的芦苇为背景,描述了诗人对一位心上人深切而执着的追求。

“蒹葭”泛指思念异地友人。

以下是《蒹葭》原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这首诗的大致意思是:秋日里,芦苇丛生,白露凝结成霜。

我心中的那个人儿,仿佛就在河的那一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崎岖又漫长;顺流而下寻觅她,她似乎就在河水中央。

这里描绘了诗人不顾艰难险阻,一心寻找心中所爱的情
景。

然而,不论诗人如何努力地找寻,那位“伊人”总是若即若离,仿佛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涯。

这样的描写充满了朦胧美和诗意,既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念之情,也展现了他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被誉为《诗经》中最具艺术魅力的作品之一,也是后世诸多文人墨客反复吟咏的经典之作。

《蒹葭》原文翻译及赏析

《蒹葭》原文翻译及赏析

《蒹葭》原文翻译及赏析关键信息项:1、《蒹葭》原文2、翻译内容3、赏析要点11 《蒹葭》原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11 翻译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霜。

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对岸河边上。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追随她的道路险阻又漫长。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在河水中央。

芦苇凄清一大片,清晨露水尚未晒干。

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啊,她就在河水对岸。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坎坷又艰难。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在水中小洲上。

河畔芦苇繁茂连绵,清晨露滴尚未被蒸发完。

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啊,她就在河岸一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弯曲难走通。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在水中的沙滩。

112 赏析1121 意境美《蒹葭》营造了一种空灵而又朦胧的意境。

诗中的蒹葭、白露、秋水等自然景象,共同构成了一幅清冷、悠远的画面,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

那在水一方的伊人,始终若隐若现,可望而不可即,更增添了这种朦胧之美。

1122 情感美诗歌表达了一种执着追求爱情的情感。

主人公对伊人的追寻,无论道路多么艰难险阻,都不曾放弃,这种真挚而深沉的情感令人感动。

同时,这种情感也可以被理解为对理想、对美好事物的不懈追求。

1123 艺术手法11231 重章叠句全诗三章,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叹,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性,也深化了主题,使得情感的表达更加淋漓尽致。

11232 象征手法诗中的“蒹葭”“白露”等自然景象,可能具有象征意义,象征着爱情的飘忽不定、理想的难以捉摸。

而“伊人”则是美好事物的象征,激发着主人公不断追求。

11233 虚实相生诗中对伊人的描写,多为虚写,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而对蒹葭、白露等实景的描绘,则更加衬托出伊人的虚幻和神秘。

《诗经·蒹葭》译文及赏析

《诗经·蒹葭》译文及赏析

《诗经·蒹葭》译文及赏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诗经·蒹葭》译文及赏析,欢迎阅读。

《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遡洄从之,道阻且长。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遡洄从之,道阻且跻。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遡洄从之,道阻且右。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译文】:芦苇初生青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一边。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漫长。

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间。

芦苇初生茂盛,白色露水还没干。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岸。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坡陡。

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小沙洲。

芦苇初生鲜艳,白色露水还没完。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头。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道路艰难又曲折。

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沙洲。

《诗经·蒹葭》赏析《蒹葭》是秦国的民歌,这是一首爱情诗,写在恋爱中一个痴情人的心理和感受,十分真实、曲折、动人。

“蒹葭”是荻苇、芦苇的合称,皆水边所生。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写了一幅秋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的清凉景色,暗衬出主人公身当此时此景的心情。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朱熹《诗集传》:“伊人,犹彼人也。

”在此处指主人公朝思暮想的意中人。

眼前本来是秋景寂寂,秋水漫漫,什么也没有,可由于牵肠挂肚的思念,他似乎遥遥望见意中人就在水的那一边,于是想去追寻她,以期欢聚。

“遡洄从之,道阻且长”,主人公沿着河岸向上游走,去寻求意中人的踪迹,但道路上障碍很多,很难走,且又迂曲遥远。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那就从水路游着去寻找她吗,但不论主人公怎么游,总到不了她的身边,她仿佛就永远在水中央,可望而不可即。

这几句写的是主人公的幻觉,眼前总是浮动着一个迷离的人影,似真不真,似假不假,不管是陆行,还是水游,总无法接近她,仿佛在绕着圆心转圈子。

蒹葭是什么意思

蒹葭是什么意思

蒹葭是什么意思《国风·秦风·蒹葭》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一篇。

全诗三章,每章八句。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蒹葭是什么意思,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蒹葭基本解释蒹葭[jiān jiā]1.蒹和葭都是价值低贱的水草,因喻微贱。

亦常用作谦词。

2.《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本指在水边怀念故人,后以“蒹葭”泛指思念异地友人。

百科释义《国风·秦风·蒹葭》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一篇。

全诗三章,每章八句。

此诗曾被认为是用来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现在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情歌,写追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与苦闷。

全诗三章,重章叠唱,后两章只是对首章文字略加改动而成,形成各章内部韵律协和而各章之间韵律参差的效果,也造成了语义的往复推进。

蒹葭造句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2、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3、有一种人极善蒹葭玉树,随机应变。

4、白露天气日渐凉,风卷落叶遍地黄;蒹葭苍苍思旧友,早穿秋裳防寒凉;两点一线工作苦,莫学候鸟变匆忙;绵绵情怀无尽意,诚祝幸福又安康!5、蒹葭苍苍白露霜,思念皎皎明月光。

牵挂无语秋水长,问候有情暖心房。

白露祝福随风扬,一条短信情意藏:天凉莫忘添衣裳,快乐幸福伴身旁。

6、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我的朋友你在何方,思念皎皎如明月光,牵挂无语似秋水长。

朋友关怀情暖心房,白露祝福随风轻扬,常常联系情谊无疆,快乐总伴你我身旁!7、蒹葭苍苍摇秋实,思念皎皎舞月光。

中秋到来喜气扬,送盒月饼请品尝。

国庆紧随欢歌唱,中华儿女斗志扬。

双节祝福秋水长,愿友天天喜洋洋。

8、蒹葭苍苍,在水一方,怀念故人我心独伤;长江长长,苇叶飘香,思念故乡无限迷茫;西楼西厢,一抹残阳,沦落天涯从此断肠;茅屋藤窗,败柳枯杨,曾经为歌舞场;端午节,想朋友,念家乡,祝君快乐早辉煌!9、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念我所念,在水一方;秋风乍起,乱了薄裳;早晚防寒,别来无恙;真心祝愿,你心灿烂;开心勿愁,快乐无忧;爱情醇厚,名利双收。

蒹葭原文翻译及赏析

蒹葭原文翻译及赏析

蒹葭原文翻译及赏析蒹葭原文翻译及赏析6篇蒹葭原文翻译及赏析1蒹葭选自《诗经·秦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芦苇初生青青,白色露水分散为霜。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

逆着弯曲的河道查找她,路途困难又漫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逆流查找她,仿佛走到水中间。

芦苇初生茂密,白色露水还没干。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岸。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逆着弯曲的河道查找她,路途困难又坡陡。

逆流查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小沙洲。

芦苇初生明丽,白色露水还没完。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头。

逆着弯曲的河道查找她,道路困难又曲折。

逆流查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沙洲。

【赏析】《蒹葭》选自《诗经秦风》,属于十五国风,是首爱情诗,旨在抒发诗人思念秋水伊人而终不得见的思想感情。

诗人在一个深秋的早晨,来到一条长着芦苇的大河边,访寻他心爱的人,而那人却使人感到行踪不定、可望而不行即。

于是他找呀找呀,从“白露如霜”的黎明,找到“白露未晞”,“白露未已”的午前,在长着芦苇的秋水边奔波,徘徊了好几个小时,通过这种访求过程的描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伊人”的一往深情,而且写出了他的欲见不得的焦急和怅惘的心情。

诗中描绘的那条阻隔于诗人与伊人之间的秋水,既是眼前之景,又明显别有含意,假如仅仅一水之隔,那他完全可以到达彼岸,见到伊人,何况诗人的追求又是那样的执着和喧闹。

因此我认为这条秋水实际上象征着一种社会的阻力。

正是这种阻力,才把牛郎和织女阻隔在银河的两岸,使他们“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全诗三章,每章前两句写景,点明时令,烘托气氛;后六句写寻求“伊人”不得的心情。

全诗回旋三迭,往复歌咏,情调凄婉动人,意境朦胧深邃。

诗中写“苍苍”,“萋萋”,“采采”的蒹葭,既是用来起兴而怀“伊人”,又是用来烘托抒情仆人公的。

杜甫《蒹葭》原文译文

杜甫《蒹葭》原文译文

杜甫《蒹葭》原文|译文
《蒹葭》是唐朝著名文学家杜甫的代表作品之一,出自《全唐诗》。

可能大家会比较熟悉诗经中的《蒹葭》,其实杜甫也创作了一首《蒹葭》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杜甫的这首《蒹葭》吧。

《蒹葭》原文
唐代:杜甫
摧折不自守,秋风吹若何。

暂时花戴雪,几处叶沉波。

体弱春风早,丛长夜露多。

江湖后摇落,亦恐岁蹉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蒹葭面对摧残不能够保全自我,又被瑟瑟秋风吹着该怎么办。

只是在极短的时间里盛开花朵,很快叶子就会沉入水中。

在形体柔弱的时候春风拂过都嫌来得早,在生长成密丛时夜里的寒露又多了。

即使衰败后花叶摇落,还担心岁月虚度。

注释
①蒹葭:植物名,即芦荻,芦苇。

蒹,没有长穗的芦苇。

葭,初生的芦苇。

一般生长于沼泽、河沿、海滩等湿地。

②摧折:摧残折断。

③自守:保卫自己,坚守自我。

④若何:怎么办。

《新唐书》有“诏不许,若何?”
⑤花戴雪:暗指花开。

芦苇花为灰白之色,花开如同顶着白雪。

⑥蹉跎:失意,虚度光阴。

⑦江湖后摇落:此处江湖引申为退隐。

贾岛《过唐校书书斋》诗“江湖心自切,未可挂头巾。

”。

诗经《蒹葭》全文欣赏

诗经《蒹葭》全文欣赏

诗经《蒹葭》全文欣赏诗经《蒹葭》全文欣赏《秦风·蒹葭》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此诗曾被认为是用来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的。

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情歌,写追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与苦闷,营造了一种秋水伊人的美妙境界。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诗经《蒹葭》全文欣赏,希望对你有帮助。

诗经《蒹葭》是秦国的民歌,这是一首爱情诗,写在恋爱中一个痴情人的心理和感受,十分真实、曲折、动人。

“蒹葭”是荻苇、芦苇的合称,皆水边所生。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写了一幅秋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的清凉景色,暗衬出主人公身当此时此景的'心情。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朱熹《诗集传》:“伊人,犹彼人也。

”在此处指主人公朝思暮想的意中人。

眼前本来是秋景寂寂,秋水漫漫,什么也没有,可由于牵肠挂肚的思念,他似乎遥遥望见意中人就在水的那一边,于是想去追寻她,以期欢聚。

“遡洄从之,道阻且长”,主人公沿着河岸向上游走,去寻求意中人的踪迹,但道路上障碍很多,很难走,且又迂曲遥远。

“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那就从水路游着去寻找她吗,但不论主人公怎么游,总到不了她的身边,她仿佛就永远在水中央,可望而不可即。

这几句写的是主人公的幻觉,眼前总是浮动着一个迷离的人影,似真不真,似假不假,不管是陆行,还是水游,总无法接近她,仿佛在绕着圆心转圈子。

因而他兀自在水边徘徊往复,神魂不安。

这显然勾勒的是一幅朦胧的意境,描写的是一种痴迷的心情,使整个诗篇蒙上了一片迷惘与感伤的情调。

下面两章只换少许字词,反复咏唱。

“未晞”,未干。

“湄”水草交接之处,也就是岸边。

“跻”,升高。

“右”,迂曲。

“坻”和“沚”是指水中的高地和小渚。

这首诗三章都用秋水岸边凄清的秋景起兴,所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凄凄,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刻划的是一片水乡清秋的景色,既明写了主人公此时所见的客观景色,又暗寓了他此时的心情和感受,与诗人困于愁思苦想之中的凄惋心境是相一致的。

《蒹葭》古诗原文及翻译

《蒹葭》古诗原文及翻译

《蒹葭》古诗原文及翻译《蒹葭》古诗原文及翻译《蒹葭》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此诗曾被认为是用来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的。

接下来就由小编带来《蒹葭》古诗原文及翻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蒹葭》(选自《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注释】1、蒹(jiān):没长穗的芦苇。

葭(jiā):初生的芦苇。

苍苍:鲜明、茂盛貌。

下文萋萋、采采义同。

2、苍苍:茂盛的样子3、为:凝结成。

4、所谓:所说的,此指所怀念的。

5、伊人:那个人,指所思慕的对象。

6、一方:那一边。

7、溯洄:逆流而上。

下文溯游指顺流而下。

一说洄指弯曲的水道,游指直流的水道。

8、从:追寻。

9、阻:险阻,(道路)难走。

10、宛:宛然,好像。

11、晞(xī):干。

12、湄:水和草交接的地方,也就是岸边。

13、跻(jī):水中高地。

14、坻(ch):水中的沙滩15、涘(s):水边。

16、右:迂回曲折。

17、沚(zhǐ):水中的沙滩。

【译文】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浅析】:《蒹葭》是《诗经》中表现“朦胧美”的名篇。

可能是写一个男子倾心于一个女性,表现可望而不可即的心情。

这首诗和《关雎》都可以看作爱情诗,但是无论从风格上还是从表现手法上都有着很大的差别。

诗经中蒹葭意思

诗经中蒹葭意思

诗经中蒹葭意思诗经中蒹葭意思《蒹葭》属于秦风,诗经中蒹葭意思是什么?我们看看下面的相关资料,大家了解一下吧!诗经中蒹葭意思篇1蒹葭(jiān jiā):芦荻,芦苇。

蒹葭《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注释】1、选自《诗经·秦风》。

秦,周朝时诸侯国名,在今陕西中部和甘肃东部一带。

2、蒹葭(jiān jiā):芦荻,芦苇。

3、苍苍:深青色。

4、白露为霜:晶莹的露水凝结成了霜。

为,……成……。

5、所谓:所说、所念,这里指所怀念的。

6、伊人:那人,指所爱的人。

7、在水一方:在水的另一边。

一方,那一边,指对岸。

8、溯洄(sù huí):逆流而上。

9、从:跟随,这里是追寻的意思。

10、阻:险阻,(道路)难走。

11、宛在水中央:(那个人)仿佛在河的中间。

意思是相距不远却无法到达。

宛,仿佛、好像。

12、萋萋:同“凄凄”茂盛的样子。

下文“采采”义同。

13、晞(xī):干。

14、湄(méi):岸边,水与草交接之处。

15、跻(jī):升,高,意思是道路险峻,需攀登而上。

16、坻(chí):水中的小洲、小岛。

17、未已:还没有完,指露水尚未被阳光蒸发完毕。

已:完毕。

18、涘(sì):水边。

19、右:迂回曲折。

20、沚(zhǐ):水中的沙滩。

【译文】河畔芦苇碧色苍苍,那是白露凝结成霜。

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啊,她就在河岸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险阻又漫长。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在河水中央。

河畔芦苇茂盛一片,清晨露水尚未晒干。

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啊,她就在河水对岸。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坎坷又艰难。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在水中沙滩。

河畔芦苇繁茂连绵,清晨露滴依旧流连。

《蒹葭》全文与注释

《蒹葭》全文与注释

《蒹葭》全文与注释《蒹葭》出自《诗经·秦风》,是一首优美而深情的诗歌。

全诗如下: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下面我们来对这首诗的字词进行逐一注释。

“蒹葭”:指芦荻,芦苇。

“苍苍”:茂盛的样子。

“白露为霜”:晶莹的露水凝结成霜。

这里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为全诗营造出一种清冷、凄迷的氛围。

“所谓伊人”:那个人,指心中所思念的人。

“在水一方”:在河的另一边。

“溯洄从之”:逆流而上追寻她。

“溯洄”:逆流而上。

“道阻且长”:道路艰险又漫长。

“阻”:险阻,难走。

“溯游从之”:顺流而下寻找她。

“宛在水中央”:仿佛就在水的中央。

“宛”:仿佛,好像。

“萋萋”:茂盛的样子。

“白露未晞”:露水还没有干。

“晞”:干。

“湄”:岸边,水与草交接的地方。

“跻”:升高,这里形容道路陡峻。

“坻”:水中的高地。

“采采”:众多的样子。

“白露未已”:露水还没有完全消散。

“已”:止,完。

“涘”:水边。

“右”:迂回曲折。

“沚”:水中的小块陆地。

这首诗以蒹葭起兴,通过对深秋景色的描绘,烘托出一种朦胧、凄清的氛围。

诗中的主人公为了追寻心中的“伊人”,不管道路如何艰难险阻,都不断地上下求索。

然而,“伊人”却总是可望而不可即,给人一种缥缈、虚幻的感觉。

整首诗意境优美,韵味悠长。

它所表达的情感,既可以理解为对爱情的追求,也可以理解为对理想、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在追求的过程中,充满了迷茫与困惑,同时又有着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

从艺术手法上来看,《蒹葭》运用了反复咏叹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性。

“蒹葭苍苍”“蒹葭萋萋”“蒹葭采采”,不仅描绘了芦苇的不同形态,也在回环往复中强化了情感的表达。

同时,通过“溯洄”“溯游”的动作描写,以及“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的地点变化,展现了主人公追寻的艰难与执着。

《蒹葭》原文及译文

《蒹葭》原文及译文

《蒹葭》原文及译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这开篇的几句,仿佛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到了那片苍茫的水边。

想象一下,深秋的清晨,河边的芦苇长得茂盛而又浓密,白色的露水凝结成霜,那景象是不是有一种清冷又神秘的美?我记得有一次,我去郊外游玩,刚好路过一条小河。

河边就长满了芦苇,风一吹,芦苇穗子轻轻摆动,发出沙沙的声响。

那一瞬间,我就想起了《蒹葭》里的画面,感觉自己仿佛穿越到了千年前的那个场景。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这几句里,芦苇更加繁茂,露水还没有干。

心中的那个人啊,就在水边的岸旁。

想要沿着河道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艰难又漫长;顺着河流往下游去寻她,她仿佛就在水中的小洲上。

就像我们在生活中追求自己的梦想一样,有时候觉得近在咫尺,可真要去实现的时候,却又困难重重。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芦苇茫茫一片,露水还在不停地滴。

心爱的人啊,就在水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弯曲难行;顺流而下寻觅,她好像就在水中的沙滩上。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心心念念着一个目标,努力去靠近,过程中充满了曲折和不确定性。

就像我曾经为了学会做一道特别复杂的菜,找了好多资料,一次次尝试,失败了很多次,那种感觉就有点像在追寻《蒹葭》里的“伊人”。

咱们再来说说译文。

“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霜。

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对岸河边上。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追随她的道路险阻又漫长。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在河水中央。

”译文把那种追寻的艰辛和迷茫表现得很到位。

“芦苇凄清一大片,清晨露水尚未晒干。

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啊,她就在河水对岸。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坎坷又艰难。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在水中小洲。

”读着译文,是不是能更清晰地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渴望和无奈?“河畔芦苇繁茂连绵,清晨露滴尚未被蒸发完毕。

蒹葭原文及翻译

蒹葭原文及翻译

蒹葭原文及翻译蒹葭原文及翻译《蒹葭》这首诗选自《诗经国风秦风》,大约来源于2500年以前产生在秦地的一首民歌。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蒹葭原文及翻译,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蒹葭全文阅读:出处或作者: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全文翻译:芦苇初生青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漫长。

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间。

芦苇初生茂盛,白色露水还没干。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岸。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路途艰难又坡陡。

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小沙洲。

芦苇初生鲜艳,白色露水还没完。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那头。

逆着弯曲的河道寻找她,道路艰难又曲折。

逆流寻找她,仿佛走到水中的沙洲。

注释:蒹(jiān)葭(jiā)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sù)洄(huí)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没有长穗的芦苇。

葭:初生的芦苇。

苍苍:茂盛的样子。

下文“萋萋”“采采”义同。

为:凝结成。

所谓:所说,这里指所怀念的。

伊人:那个人。

在水一方:在河的另一边。

溯洄从之:意思是沿着河道向上游去寻找她。

溯洄:逆流而上。

从,追,追求。

阻:险阻,难走。

溯游:顺流而涉。

游,通“流”,指直流。

宛:仿佛。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xī)。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méi)。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萋萋:茂盛的样子,文中指芦苇长的茂盛。

人教版为“萋萋”,苏教版为“凄凄”。

晞:晒干。

湄:水和草交接之处,指岸边。

跻:升高,这里形容道路又陡又高。

坻:水中的小洲或高地。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

《蒹葭》赏析

《蒹葭》赏析

《蒹葭》赏析《蒹葭》原文如下:蒹葭诗经·国风·秦风〔先秦〕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赏析】:如果把诗中的“伊人”认定为情人、恋人,那么,这首诗就是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

精神是可贵的,感情是真挚的,但结果是渺茫的,处境是可悲的。

然而这首诗最有价值意义、最令人共鸣的东西,不是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和失落,而是他所创造的“在水一方”可望难即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意境。

好诗都能创造意境。

意境是一种格局、一种结构,它具有含容一切具备相似格局、类同结构的异质事物的性能。

“在水一方”的结构是:追寻者——河水——伊人。

由于诗中的“伊人”没有具体所指,而河水的意义又在于阻隔,所以凡世间一切因受阻而难以达到的种种追求,都可以在这里发生同构共振和同情共鸣。

由此看来,不妨把《蒹葭》的诗意理解为一种象征,把“在水一方”看作是表达社会人生中一切可望难即情境的一个艺术范型。

这里的“伊人”,可以是贤才、友人、情人,可以是功业、理想、前途,甚至可以是福地、圣境、仙界;这里的“河水”,可以是高山、深堑,可以是宗法、礼教,也可以是现实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其他任何障碍。

只要有追求、有阻隔、有失落,就都是它的再现和表现天地。

如此说来,古人把蒹葭解为劝人遵循周礼、招贤、怀人,今人把它视作爱情诗,乃至有人把它看作是上古之人的水神祭祖仪式,恐怕都有一定道理,似不宜固执其一而否决其他,因为它们都包蕴在“在水一方”的象征意义之中。

自然,当我们处在与“在水一方”类似的境遇时,应当欣赏的是它的锐意追求,而不是它的悲观失望。

这首诗以水、芦苇、霜、露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朦胧、清新又神秘的意境。

早晨的薄雾笼罩着一切,晶莹的露珠已凝成冰霜。

《诗经-蒹葭》原文、注释、译文

《诗经-蒹葭》原文、注释、译文

《诗经-蒹葭》原文、注释、译文【原文】《蒹葭》《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注释】蒹葭:泛指芦苇。

苍苍:深青色。

伊人:那个人。

溯洄:逆流而上。

溯游:顺流而下。

萋萋:茂盛的样子。

晞(xī):干。

湄(méi):岸边,水与草交接之处。

跻(jī):升,高起,指道路越走越高。

坻(chí):水中小洲。

采采:众多的样子。

未已:露水尚未被阳光蒸发完。

涘(sì):水边。

右:迂回曲折。

沚(zhǐ):水中的小块陆地。

【大意】河边芦苇青苍苍,晶莹露珠结成霜。

我所思念心上人,正在河水那一方。

逆流而上追寻她,道路险阻又漫长。

顺流而下追寻她,仿佛她在那水中央。

河边芦苇密又繁,晶莹露珠还未干。

我所思念心上人,正在水边大草滩。

逆流而上追寻她,道路险阻高难攀。

顺流而下追寻她,仿佛她在那河洲间。

河边芦苇繁又密,晶莹露珠结不已。

我所思念心上人,正在水边那一头。

逆流而上追寻她,道路险阻又弯曲。

顺流而下追寻她,仿佛她在那小洲地。

古诗蒹葭的原文、翻译译文讲解、注释解释及赏析

古诗蒹葭的原文、翻译译文讲解、注释解释及赏析

古诗蒹葭的原文、翻译译文讲解、注释解释及赏析《蒹葭》是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诗经》二首中的一首古诗,以下是古诗《蒹葭》的原文、翻译译文、注释解释及赏析,供大家参考学习。

【原文】蒹葭先秦·无名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翻译译文】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霜。

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对岸河边上。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追随她/他的道路险阻又漫长。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河水中央。

芦苇凄清一大片,清晨露水尚未晒干。

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她/他就在河水对岸。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那道路坎坷又艰难。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水中小洲。

河畔芦苇繁茂连绵,清晨露滴尚未被蒸发完毕。

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

她/他就在河岸一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那道路弯曲又艰险。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水中的沙滩。

【注释解释】1.蒹葭(jiān jiā):芦荻,芦苇。

2.蒹:没有长穗的芦苇。

3.葭:初生的芦苇。

4.苍苍:茂盛的样子。

下文“萋萋”“采采”义同。

5.为:凝结成6.所谓:所说,这里指所怀念的。

7.伊人:那个人。

8.在水一方:在河的另一边。

9.溯洄(sùhuí)从之:意思是沿着河道向上游去寻找她。

10.溯洄:逆流而上。

从,跟随,这里指“追寻”的意思。

11.阻:险阻,难走。

12.溯游:顺流而涉。

游,通“流”,指直流。

13.宛:仿佛。

14.萋萋:茂盛的样子,文中指芦苇长的茂盛。

人教版为“萋萋”,苏教版为“凄凄”。

15.晞(xī):晒干。

16.湄(méi):水和草交接之处,指岸边。

17.跻(jī):升高,这里形容道路又陡又高。

18.坻(chí):水中的小洲或高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蒹葭》赏析【导语】《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代表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诗歌创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不可磨灭的地位。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也是诗歌的永恒主题。

《诗经》中描写爱情和婚姻的篇幅占了很大的比重,大约有60篇,将近占全部的五分之一。

《诗经》中的爱情诗,热烈而真挚,纯朴而自然,描绘了古人对爱情幸福的渴望与追求。

而《诗经》中最被人熟知、也最为人称道的爱情篇章,除了首篇的《关雎》,便是这首《蒹葭》了。

一、【创作主旨】《蒹葭》选自《诗经·国风·秦风》,大约是2500年以前产生在秦地的一首民歌。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主旨,由于“伊人”的身份不明,历来意见不一,目前主要有下列三种说法:一是“刺襄公”说。

证据有二,分别来自《毛诗序》和今人苏东天的《诗经辨义》。

《毛诗序》云:“蒹葭,刺襄公也。

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

”《诗经辨义》说:“‘在水一方’的‘所谓伊人’(那个贤人),隐喻周王朝礼制。

如果逆周礼而治国,那就‘道阻且长’、‘且跻’、‘且右’,意思是走不通、治不好的。

如果顺从周礼,那就‘宛在水中央’、‘水中坻’。

‘水中沚”,意思是治国有希望。

”二是“招贤”说。

姚际恒的《诗经通论》和方玉润的《诗经原始》都说这是一首招贤诗,认为“伊人”即“贤才”。

《诗经通论》云:“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

”《诗经原始》谓:“征求逸隐不以其道,隐者避而不见。

”三是“爱情”说。

支持此说的人最多,有今人蓝菊有、杨任之、樊树云、高亭、吕恢文等,都认定“伊人”为恋人、情人、心上人。

如吕恢文说:“这(《蒹葭》)是一首恋歌,由于所追求的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诗人陷入烦恼。

说河水阻隔,是含蓄的隐喻。

”由于此诗之本事无从查实,诗中的“伊人”所指亦难征信,故而以上三说均难以最终定论。

二、【诗文简析】开篇两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是从蒹葭和白露的物象与色泽上点明了时间和环境,展现了一种清虚寂寥之中略带凄凉哀婉的色彩,因而对下面诗中所抒写的执著追求、可望而不可即的爱情,起到了很好的气氛渲染和烘托作用。

新市场营销法则助推企业成长电子商务营销食品餐饮营销建筑房产营销消费品营销 - 2 - 三、四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则交代了主人公所追慕的对象“伊人”及其所处的地点,表现了主人公对伊人的思念甚笃,望穿秋水,急切地张望、寻求。

“伊人”,一般指与主人公关系亲密、为其崇敬和热爱而无法忘怀的人,其具体所指将在下文中有所讨论。

“在水一方”既是指地理位置的隔绝不通,也意味着精神上的追求艰难,造成的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心境。

主人公虽望穿秋水、执著追求,但“伊人”飘渺阻隔而难即,故诗句中荡漾着无可奈何的心情和空虚惆怅的情感。

后四句是并列的两个层次,分别是对在水一方、可望而不可即心境的两种不同情景的描述。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这是描写逆流追寻时的困境:艰难险阻多扰我,寻途漫漫无穷尽,也不知道终点可否到达。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是叙述顺流追寻时的幻想:行程处处顺,伊人时时在,然而终不可近也。

既逆流,又顺流,百般追寻,执著之意可见其深;不是困境难达,就是幻象难近,终归不得,惆怅之情愈幽。

由此可见,对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心境得到了具体而充分的展现。

诗的二、三章只换了个别几个词,其内容与首章基本相同。

这体现了诗歌咏唱的音乐特点,增强了韵律的悠扬和谐美,使表达的情感愈来愈强烈。

蒹葭“苍苍”、“凄凄”、“采采”,写出芦苇的颜色由苍青过渡到凄青,再过渡到泛白,把深秋凄凉的气氛逐渐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出主人公当时所在的环境越来越清冷,内心越来越寂寞。

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况与过程,形象地刻画出了时间发展的轨迹,说明主人公天刚放亮就来到河边,一直等到太阳东升,令人感受到他焦急和惆怅的心情慢慢弥漫开来。

描写伊人所在地点时,由“方”、“湄”、“涘”三字的变换,便把伊人在彼岸等待主人公和他盼望与伊人相会的心理活动与形象而真切地描绘了出来;另外,“长”、“跻”、“右”和“央”、“坻”、“沚”的变换,也都从不同的道路和方位上描述了他寻见伊人困难重重,以凸现主人公坚执不已的精神。

若把三章诗所用几组变换的词语联系起来加以品味,更能体会到诗的隽永淳厚的意味。

全诗以秋水、蒹葭、白露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朦胧、清新又神秘的意境。

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主人公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伊人的心情。

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形象、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

蒹葭、白露、伊人、秋水,越发显得难以捉摸,构成了一幅朦胧淡雅的水彩画。

正如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所说:“《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

”具有“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和“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

”三、【思想蕴涵】诗中的“伊人”究竟指谁,是造成本诗理解分歧的主要原因。

如果按一般“爱情”说的观点,把诗中的“伊人”认定为情人、恋人,那么,这首诗就是表 - 3 - 现了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

其精神是可贵可嘉,其感情是真诚真挚,其结果是迷茫渺茫,其处境是可悲可哀。

然而将这首诗单纯地看成是一首爱情诗歌,是无法挖掘出其中最有普遍价值、最令人共鸣的象征意义的。

从诗中,我们不光感受到的是主人公的执着和惆怅,还能体会到一种以“追寻者——河水——伊人”为结构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艺术意蕴典范。

由于诗中的“伊人”没有具体所指,而河水的意义又可以引申为阻隔,所以但凡世间一切因受阻而难以达到的种种追求,都可以在这里发生同构共振和同情共鸣。

由此看来,我们不妨把《蒹葭》的诗意理解为一种象征,把“在水一方”看作是表达人生中一切可望而不可即情境的一个艺术典范。

从它的结构上分析:“追寻者”自然是我们自己;“伊人”,是我们热烈而急切追求的人或事物,如贤才、友人、爱人等,又如功业、理想、前途等;这里的“河水”,是现实人生中一切可能阻碍我们追寻“伊人”的障碍,可以是高山、深海、天地等地理障碍,亦或是生死、宗法、礼教等精神阻隔。

“在水一方”象征的可望却难靠近的意蕴是人生常有的境遇,“溯徊从之,道阻且长”的困境和“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幻境,也是人生常有的境遇。

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经常受到从追求的兴奋,到受阻的烦恼、再到失落的惆怅这一完整情感的洗礼,更可能常常受到“逆流奋战饱痛苦”或“顺流而下空欢喜”的情感冲击。

只要有追求、有阻隔、有失落,就都是它的再现和表现空间。

由此,古人把《蒹葭》解释为劝人遵循周礼、招贤、怀人的象征,今人把它视作爱情诗,恐怕都有一定道理,故不宜固执其一而否决其他,因为它们都包蕴在“在水一方”的象征意义之中。

四、【艺术特色】 1、朦胧美。

《蒹葭》全诗写得扑朔迷离、烟波浩渺,在模糊的意象中,展示出一种神秘莫测的朦胧美。

主人公的身份是模糊的,追寻“伊人”的缘由也是无从知晓。

“伊人”形象也是模糊的,但其高洁、可敬、可爱、令人心驰神往的美,从追求者那炽热、执着的感情指向中,和通过清露秋水的烘托中呼之欲出。

“伊人”所在空间位置更是十分模糊:诗人在河畔翘首伫立,透过薄雾与苇丛,凝视“在水一方”,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

当然,由于主人公和“伊人”的抽象化,使整个追寻人物、追寻事件、追寻内容都变得虚幻朦胧起来,然而也正是由于这事实的虚化、朦胧,诗的意境才显得那么空灵飘渺而耐人寻味。

2、意境美。

细品诗中文字,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状,空中雾霭迷蒙,弯曲之河道,水中之小洲,宛然在目。

此时,我们痴情的主人公,徘徊水畔,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中的伊人。

那伊人好像在水的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可望而不可即,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

“伊人宛在,觅之无踪”,但其身影又在眼前不时闪现晃动,时远时近,时隐时现,时有时无,闪烁不定。

此情此景又使这位追求者欲找无方,欲罢不能。

读来只觉情调凄婉,境界幽邃,意 - 4 - 蕴无穷。

再深入品味,反复吟诵,就能发觉该诗意境的营造呈现出多重叠合、交互融汇的架构,显示出繁富绚丽的色彩。

3、韵律美。

《蒹葭》具有《诗经》典型的重章叠句的韵律特色。

全诗以四字句为主,四字句节奏鲜明而短促。

首章采取偶句入韵的方式。

“苍”、“霜”、“方”、“长”、”央”的韵脚使我们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具韵律美。

后两章是第一章的重章反复,只是在第一章的基础上更换了个别的词,这样全诗重章叠句、回环复沓,一唱三叹、一意三叠,用韵先响后暗,先扬后抑,余音绕梁,极具感染力。

而且产生出将诗意层层推进的作用。

另外,“蒹葭”属于双声词,“苍苍”、“萋萋”、“采采”等是叠词,用韵和句式的参差变化以及双声叠词的运用,极大的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五、【总结】《蒹葭》以其耐人寻味的意蕴,空灵飘渺的非凡的意境,模糊朦胧的韵外之致,蕴涵人性的至真至美的向往与净胜追求,吸引着是世世代代的人们去感慨与追寻,引发了人们的无限遐想与对其内容的不同解读。

这也是它为何一直吸引我、感动我、使我久久无法释怀的原因,也正是由于对它有着一份独特的喜爱,故选《蒹葭》作为我此次论文的题目。

每当我回味起那个“在水一方”的伊人之时,便能深深地感受到有一个徘徊于秋水之畔的寂寞者内心中的那一抹热烈而又惆怅的执着,化作相思秋水连绵而去。

谨撰此文,与之共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