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第八章:民间歌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民间歌谣
1、民间歌谣概念?
民间歌谣:民歌、民谣的统称,是各族民众集体创作的口头文学韵文形式,是他们的生活实践、思想情感和理想愿望在富有节奏性、音乐性的语言形式中的真实反映。
2、劳动歌、仪式歌、生活歌、时政歌、情歌、儿歌、历史传说歌概念?
劳动歌:是民众在劳动中为统一行动、协调动作,提高劳动效率,减轻疲劳,振奋情绪或传授劳动经验而唱的歌谣。
仪式歌:是广大民众在岁时节令庆丰年、婚嫁贺喜、禳灾驱难时,举行的重大仪礼活动中,所诵或歌唱的歌谣。
生活歌:反映民众日常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歌谣。
时政歌:广大民众有感于切身所处的政治状况,而创作的歌谣,反映人民对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的评价和态度,表现人民的政治理想。其产生及时,有明确的针对性和犀利的战斗性,是歌谣中的“匕首”、“投枪”。
情歌:表现人民大众爱情生活的歌谣。
儿歌:儿童口头传唱的歌谣,或是儿童在游戏中随口编唱,或是成人按儿童年龄特征、生活经验、理解能力而为他们创作的歌,是培养儿童的重要语言工具。
历史传说歌:短小零星的反映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故事的歌谣。
3、时政歌基本内容特征?
分类:暴露抨击的歌谣、歌颂赞扬的歌谣、讽喻警戒的歌谣。
①阶级社会中,对统治者无情地揭露和有力地鞭挞。
②新中国成立后,主旋律变成歌颂。也对不良现象进行毫不留情的批评和善意的讽刺。
③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观风俗、察民情,有助于保持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
4、民间歌谣的思想内容的五方面特征?
真挚纯朴的感情流露、民族性格的生动描述、对狭隘意识和社会弊端的讽刺批判、历史真实的融入凝聚、民俗生活的形象再现
(1)真挚纯朴的感情流露
A、 创作动机在于“我口唱我心”。直抒胸臆,一吐为快,不违心而作。 B、 文以载道,文人诗人在政治的控制下,沦为统治阶级实现目的的工具,民间歌谣不受这种约束,统治者无法制止与惩罚歌谣的创作和流传。
(2)民族性格的生动描述
歌谣是各族人民精神风貌的展示,其中张扬着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 [蒙古民歌——气势豪迈高亢、节奏明快活泼——勇敢刚毅、豪放豁达、热情乐观;藏族民歌——活泼诙谐——爽朗乐天]
众多歌谣对各族人民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团结友爱的美德都有具体描述和表现。 [《酒歌》《祝福歌》]
(3)对狭隘意识和社会弊端的讽刺批判
时政歌和生活歌中有很多具有批判性。暴露政治生活和民众群体中的落后面,反映自身存在的缺点。 [诀术歌——暴露狭隘自私、

阴暗畸形的心态]
歌谣直指社会意识深层问题,对恶劣思想的残余和不公平意识都有所反映。
(4)历史真实的融入凝聚
在没有文字的时代和民族,口耳相传的歌谣是人民保存和传播历史的工具。即使产生文字以后,人民的历史也只有人民自己才能给予真实记载和客观评价。
①记录人类历史之初的宝贵资料。 [景颇族《结婚歌》——从妻居向从夫居过渡的重大历史转折]
②正史中没有记载的史实,民间歌谣中也能找到其真实面目。 [《诗经·国风》中的民歌——周初到春秋中叶的历史]
(5)民俗生活的形象再现
不同地域风情和民族风俗,孕育独具特色的歌谣,映照各地区民族的风土人情、地方特色。
①不同民族地区的歌谣中描述的风景和用来作比喻的事物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北方民族民歌——高山、草原;傣族民歌——菩提树、凤凰花]
②各地的生活歌和礼俗歌展现出来的生活习俗中,可以找到风俗形成发展的线索,发现不同地区的民俗差异。 [展现婚制进化线索——傣族《婚配歌》,基诺族《巴什》,《诗经》中的《邶风·柏舟》、《齐风·南山》、《齐风·载驱》]
③鲜明的民族、地域、时代特色,各族人民及不同人的审美观、对事物的褒贬之情,在歌谣中都得到充分表现。
5、民间歌谣的四方面艺术特征?
独特的语言风格、赋比兴手法的灵活运用、丰富的表现技巧、浓郁的地方色彩
(1)独特的语言风格
①质朴:朴实无华,率真自然。 ②形象:语言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变抽象为具体,化高深为浅近。 ③凝炼:一针见血地揭露事物本质。 ④含蓄:含蓄蕴藉。特别在情歌中,以含蓄的语言,表达热烈细腻的感情。 ⑤幽默诙谐、尖锐犀利、嬉笑怒骂:在时政歌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2) 赋比兴手法的灵活运用
①赋:直陈其事,用铺张手法描述事物,用简练明快的语言概括事物特征,朴实语言中表达褒贬之情。 [“五更调”] ②比:比喻,拿与要说事物的特点相似而本质不同的事物,进行比照,突出事物鲜明的特征。 ③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以其他事物开头起兴,自然引出咏叹之物。 ④“赋”直言,“比”“兴”曲言,三种手法穿插使用,相得益彰。
(3) 丰富的表现技巧
①大胆的想像和夸张,使歌手表现的思想感情熠熠生辉。
②谐音、双关并用,提示本质,加深意义,令人回味无穷。
③复叠,重叠的诗句形成回旋往复的结构,产生明快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增强感情气氛,突出事物特征,琅琅上口,意犹未尽。叠字,常用于信天游、爬山调。抑扬顿挫,自然流畅,清脆悦耳,亲切动人。重章

叠句,跌宕起伏的韵律感。
④衬字,补充音节,对音乐结构的形成和变化起重要作用,加强语气,活跃气氛,增强音乐感。
(4)浓郁的地方色彩
不同地域风情、人文背景、社会条件、民族特色孕育风格不同、形式多样的歌谣。 [北方民歌——粗犷奔放;南方民歌——清婉含蓄]
注:补充这点中的几个知识,以应付选择、填空: ①信天游——陕北②爬山调——内蒙西部③花儿(少年)——甘肃、青海、宁夏④鲁、谐体——藏族

第九章:民间谚语、民间谜语
1、民间谚语概念?
民间谚语:广义包括流传在人民口头上的一切俚谚俗语,有富于教训意义的、带有结论性的传言,也有久经锤炼的、简洁的、形象化的短语。
狭义地说,谚语只指那些民间流传的富于教训意义的完整形式的传言,不包括含义不十分完整的形象化的短语。
2、民间谚语基本内容分类?
传达知识、经验的谚语,表面人民嘲讽或赞颂情绪的谚语,形容或表述某种现象、状态的谚语,
(1)传达知识、经验的谚语
人们通过简练的形象化的语言形式,把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经验和事物规律性概括起来,不断传诵并不断发挥积极作用。 [气象谚语、农谚]
(2)表面人民嘲讽或赞颂情绪的谚语
以针对生活中某些人物的行为所表示的态度和情绪为内容,或讽刺嘲笑、或赞颂。
(3)形容或表述某种现象、状态的谚语,俗语、歇后语都是这一类,是某些现象、生活侧面特点的形象表现和具体概括。
3、歇后语的结构与艺术特点?
(1)结构: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假托语”,即比喻部分;后一部分是目的语,即解述部分。
(2)艺术特点:
①比喻 比喻中描绘的形象,多以人所熟知、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为基础,给以夸张或显示特征,安排矛盾,构成可笑情景。 ②假托语往往为目的语提供谐音材料,通过谐音提供给人们以广阔联想。 [谐音有两种:借音转意和状声转意]
4、民间谜语的概念及分类?
(1)民间谜语:是民间表现智慧、测验智慧并培养智慧的一种口头艺术的特殊形式。
(2) 分类:
①物谜:所隐事物多为人所常见,人名、地名谜语也归于此类。 ②事谜:以一定动作、行为或事件作谜语所隐事物。 ③字谜:汉族特有,大多根据字形或拆字解意而构成。
第十章:民间说唱
1、民间说唱中说类的具体表现形式?
散文形式的说,讽刺故事体和讽刺对话体的说,韵评形式的说
(1)散文形式的说:即说故事的表演形式,“评书”或“评话”。 (2)讽刺故事体和讽刺对话体的说:即说笑话的表演形式,以“相声”为代表的口头讽刺文学

。 (3)韵文形式的说:即朗诵韵文的形式,“快板”“快书”等。
2、评书的艺术特点?
(1)以动人的情节为主体。结构严谨,脉络清晰,环环紧扣,创造紧张的艺术效果,引出悬念让听众深思。错综复杂的人物和事件由若干“扣子”牵引,线索清晰。 (2) 评书的主要艺术手法是描述人物行动,既描述人物的重大行动,又描绘细小的典型动作,使人物活灵活现。(《武松打虎》) (3)评书在讲述中还注重“评”讲。 以第三人称讲故事,充分发挥评议。对书中人物、事件的种种矛盾予以评点议论;对忠奸、美丑、好坏的明确态度,糅合在情节发展中,加深听众对故事的理解,引导听众判断是非曲直。 (4)说书艺术具有摹拟声音笑貌及各种姿态的表演手法,大体上经过世代艺人的创造,逐渐稳定,某些程式化的要求与规范,甚至做什么样的手势和眼神,都不是随意乱来的。在口头讲述中,起辅助作用。
3、相声的概念?
相声:发源于说笑话,是民间口头讽刺艺术的一种形式。综合各种口头表演艺术,融汇在故事表演里,成为一种独特的说笑话形式。既可以只说笑话,也可以在笑话中摹拟各种戏曲小调的演唱,学自然物声响、人物方言等等。是具有综合表演性质的口头语言艺术形式。
第十一章:民间文学的收集整理与研究
1、民间文学收集整理的原则?
(1)全面收集
尽可能把全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各种体裁、内容、形式和风格的民间文学作品全部进行采录,在指导思想上不设任何“禁区”。 [传统/现代,歌颂/暴露,正确/错误或封建迷信,口头流传/书面流传,散文/韵文,长篇/短小,进行全面收集。]
① 不宜强调“取精去糟”。 ② 不能简单地用现代思想去衡量历史上产生的作品。 ③ 对同一类型作品的众多异文进行收集。 ④ 对与作品相关的其他背景性材料进行收集。
(2)忠实记录
①是民间文学田野作业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 ②民间文学不但具有一般的文学欣赏价值,还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若经他人润色、修改,无法得出科学结论。 ③忠实作品的思想内容,忠实作品的艺术形式。忠实地记录讲唱者的语言,包括对讲述中的形式残缺或显然错误的内容,不加入自己的任何补充与删改。 [民间文学作品不能脱离时代,往往带有时代的局限性,如按照自己的理解及想法加以改变,采录工作就丧失了科学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