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中国文人屈原读后感
《屈 原》读后感
《屈原》读后感《〈屈原〉读后感》读完关于屈原的种种,心里像是被打翻了五味瓶,各种滋味杂陈。
屈原,这位楚国的忠臣,他的一生,可谓是波澜壮阔又充满悲剧色彩。
在那久远的年代,他怀揣着对国家的深深热爱和对百姓的关切,却最终落得个投江自尽的结局,怎能不让人感慨万千。
我仿佛能看到他,身着长袍,眉头紧锁,在楚国的朝堂之上据理力争。
他一心想要让楚国强大,提出的那些主张都是为了国家的未来着想。
可那些目光短浅的权贵们呢,只想着自己的利益,对屈原的良策充耳不闻,甚至还对他百般排挤。
屈原被流放了,他形单影只地走在荒野之中。
脚下的路崎岖不平,杂草丛生,就像他那坎坷的命运。
他望着楚国的方向,眼里满是眷恋和无奈。
风吹乱了他的头发,他却浑然不觉,心里想的全是楚国的安危。
他来到了江边,江水奔腾不息,就像他内心的悲愤无法停歇。
他想起曾经在朝堂上的壮志豪情,想起那些和他一起为了楚国的未来努力的日子,而如今,一切都已化为泡影。
他在江边遇到了一位老渔夫。
老渔夫认出了他,问他为何如此落魄。
屈原长叹一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老渔夫劝他:“何不顺其自然,随波逐流呢?”屈原却坚定地摇摇头:“我宁愿投身这江水,也不愿与那些污浊同流合污。
”那一刻,我能感受到他内心的决绝。
他是多么高傲的一个人啊,不愿意向世俗妥协,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原则。
他对楚国的爱,已经深入骨髓,无法割舍。
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遇到一点困难就想退缩,遇到一点挫折就觉得天要塌了。
和屈原相比,我们真的太渺小了。
他在那样艰难的环境下,还能坚守自己的信念,为了理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
再想想,如果屈原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他是不是就不用那么痛苦了?他的才华是不是能得到更好的发挥?但转念一想,也许正是那个动荡的时代,造就了他的伟大。
他的诗歌,充满了对楚国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让我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有勇气去寻找解决的办法,而不是轻易放弃。
《屈原》的读后感
《屈原》的读后感《屈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描述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古代历史的一部分。
阅读完《屈原》后,我对这部作品有了深刻的感受和思考。
首先,屈原的文笔深深吸引了我。
他的诗歌优美动人,富有韵律感。
通过他的文字,我仿佛能够感受到他内心的激情和对自然万物的热爱。
例如,在《离骚》这首诗中,他描绘了自己被贬谪的遭遇,借助形象丰富的比喻,用灵动的笔画勾勒出了内心的挣扎和痛苦。
其次,屈原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情感,更包含了对社会和时代的关切。
他深刻研究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和文化现象,并通过他的作品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人民疾苦的思考。
《九歌》是屈原作品中的代表之一,它以华丽的辞藻描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虚伪和腐败现象,揭示了统治阶级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
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深刻理解古代社会的面貌,并对现代社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
此外,屈原的作品也展示了他对自然的崇敬和对自由的向往。
他以沉痛的语调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流亡生涯的痛苦,同时对大自然的奇妙之处进行了赞美。
他用自然界的景物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将个人的遭遇与自然相融合,表达了对自由的追求和对内心情感的诉求。
这种对自然和自由的向往在古代和现代都有着深刻的意义。
最后,屈原的作品给我带来了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
他通过自己的遭遇和对世间万象的观察,对人生的起伏和命运的无常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生死、幸福和悲伤等命题的探讨,使我们反思人生的意义和如何应对命运的变幻。
综上所述,阅读《屈原》让我深入了解了这位伟大诗人的才华和思想,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他个人的情感和对自然的崇敬,更反映出古代社会的政治和文化现象。
通过阅读这些作品,我更加热爱中国古代文化,并对古代诗歌的魅力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屈原》是一部经典之作,它将永远在中国文学史上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屈原》的读后感
《屈原》的读后感《屈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珍貴瑰寶之一,以其奇特的詩歌形式和深刻的內容而聞名於世。
故事的主人公屈原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诗人,他的一生充满了悲剧和挫折。
在读完《屈原》后,我被其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思想所震撼,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某些共鸣。
以下是我对《屈原》的读后感。
首先,《屈原》通过屈原的遭遇,向读者展示了政治斗争的残酷性以及权力斗争的无情。
屈原作为一个清正廉洁的政治家,为国家的兴衰付出了很多努力。
然而,在权力斗争的背后,他却受到了基层斗争的牵连,被赶出了宫廷。
这个情节使我深思,显示出现实世界中政治恶劣的一面。
尽管屈原有着高尚的品德和崇高的理想,但在政治斗争中,他仍然无法抵挡诬告和陷害。
这让我对政治斗争充满了悲观和无奈。
其次,《屈原》通过屈原的挫折和失落,探索了人的心灵深处的孤独和无助。
屈原在被贬谪期间,感到非常孤独和失落。
他的朋友和亲人都不再支持他,他感到自己像是一个被遗弃的人。
在这段时间里,他不断地思考着自己和世界的存在意义。
这些描写使我感同身受,让我意识到生命中的挫折和失落是无法避免的。
我们不能指望别人的支持和认可来给予我们慰藉,而是应该从内心寻找自己的坚持和信念。
此外,《屈原》通过屈原的自杀和诗歌的表达,唤起了我对爱国情感的思考。
屈原选择自杀来表示对祖国的忠诚和痛苦。
他用自己的死来呼唤人们对国家和民族的爱。
他的诗歌也成为了后来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影响了很多后来的作品。
这让我认识到爱国不仅仅是言语的表达,而是一种行动和表现。
我们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贡献来爱护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屈原》还给我带来了对人性的思考。
在屈原的一生中,他经历了无数的苦难和痛苦。
然而,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不屈不挠。
这让我思考人的生命力和坚韧的重要性。
无论遭遇多么艰难的境地,只要我们保持坚强的意志,相信自己的力量,就能战胜困难,赢得胜利。
同时,屈原的悲剧也让我触动了对幸福和快乐的思考,我们应该从内心寻找和创造自己的幸福,而不是依赖外部的荣誉和成就。
《屈原》的读后感(精选21篇)
《屈原》的读后感《屈原》的读后感(精选21篇)屈原原本是一个官员,他甘愿为朝廷出力,愿为老百姓伸冤。
他办事公正廉洁。
但因为当朝皇帝听信谗言,把屈原贬为庶民。
最后,屈原已经看不惯这个世界,就跳河自杀了。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屈原》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屈原》的读后感篇1从离骚中我看到了屈原的浪漫于自爱。
屈原属于楚国公族先世三代在朝,官至左徙曾经深得楚怀王得信任,入则与王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以对诸侯。
屈原作为一名外交家与军事家,对内他主张统一楚国,对外实行联齐抗秦得策略。
正如屈原所认为得他兼具有着内美与外才,是有资格象爱香草美人那样爱惜自己得。
离骚中反复出现了江离,辟芷,秋兰,杜衡,菌桂,胡绳等种种的香草再加上秋菊,芙蓉,香草(花)的形象深入人心。
离骚中又写了屈原上下求索的迅女的过程,此中屈原还以美人自比与出怀王的关系。
为什么这样写呢?咋一看还真是狂妄!诚然花草是天地间自然造化的产物,屈原以此自比,就是在说屈原就像这花草一样预审据来就有着天然的芳香与美丽。
而写自己能上天入地则是以此表示自己的非凡人生经历。
日本的孩子都相信自己是天国送给人间的礼物。
原本生命是一种很偶然的诞生,但人来总是乐此不彼地给赋予它神秘而美丽地色彩。
屈原也是这样。
屈原愿与荷叶为衣,芙蓉为裳,在淡淡的清晨收集兰花的朝露,在夕阳的黄晕中采摘初开的菊花。
因为他相信自己是非凡的,所以把一切美好的事物和自己联系在一起。
但现实不可能这样美好。
尽管想象中的事物这样美好但这只能是一种非现实的浪漫。
非现实的浪漫也是浪漫。
在屈原理想的世界里是容不下半点的污秽的,应该在一片浓郁的花和同样浓郁的花香里纵横允吸着天地神明赐予的空气,可以自由自在地做自己要做地事。
拥有这样芳香浓郁的庄园,心里期盼着美人的相伴。
屈原爱自己,因此对美人的要求也很高,以至于天上人间上下求索竟不能得。
屈原爱自己至此。
屈原得自爱又是和浪漫联系在一起得。
爱惜自己本身就是人类最原始的美好情结,屈原是个浪漫到极至的人,其浪漫情怀也是巍然独立的。
《屈原》的读后感7篇
《屈原》的读后感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年终总结、实习报告、述职报告、事迹材料、活动方案、合同协议、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year-end summaries, internship reports, job reports, performance materials, activity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屈原》的读后感7篇一篇令人感动的读后感可以让我对书中的主题产生更深层次的思考,读后感写好了,让我们更加亲近和理解作者的意图和用心,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屈原》的读后感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屈原的读后感
屈原的读后感屈原是中国古代爱国主义诗人的代表,他的文学才华和爱国热情使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在阅读屈原的作品后,我受到了很多启发和感动。
首先,我被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深深打动。
屈原生活在中国战国时期,当时的国家处于分裂和混乱的状态。
然而,屈原始终坚守着对国家的忠诚,他毫不犹豫地为国家的利益而奋斗,甚至不惜舍弃自己的地位和财富。
他的作品《离骚》中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深情和对国家困境的思考,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拯救国家免于外患。
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敬佩,也给予了我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其次,我对于屈原的才华和艺术追求感到惊叹。
他的作品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他善于运用比喻和寓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离骚》中充满了丰富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让人读后回味无穷。
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他的才华,也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和深度。
通过阅读屈原的作品,我对中国古代文学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更加欣赏和尊重这一文化传统。
最后,我认为屈原的作品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尽管屈原的作品诞生于数千年前,但其中所涉及的主题和问题在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他关注的社会公正、个人追求和情感表达等问题,与现代社会的关注点是相通的。
我们可以从屈原的作品中汲取智慧和启示,来应对和思考今天面临的种种困境和挑战。
综上所述,屈原的作品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爱国主义精神、才华和艺术追求都给予了我很大的启发和教益。
通过阅读屈原的作品,我对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从中汲取了智慧和力量。
我相信,屈原的作品将一直在中国文学史上发光发热,并给予后人启示和鼓舞。
读《屈原》有感(通用29篇)
读《屈原》有感读《屈原》有感(通用29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屈原》有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屈原》有感篇1空气凝固,风欲起而未能。
屈原,你最终还是来到了边。
你脸色憔悴,形容枯槁。
面对无理的诽谤、不公的流放、坎坷的人生,你最终选择了纵身投进的这条大江。
用尽了力气,拂不去悲伤的回忆。
你——屈原,楚怀王的左徒,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相当年,你是多么的精明能干,你是多么的擅长言辞,又是多么的明于治乱。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你主张抗秦,却遭受到楚国佞臣们的迫害。
他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们以小人之语谤君子之为,他们以小人之技蔽君子之才。
于是,你渐渐被君王疏远了,被流放了,直至看到你心爱的祖国灭亡了!在寂寞的风中,你在行走,伴随着夜的精灵,你赋《离骚》。
没想到当年大名鼎鼎的楚国大夫,却遭到受尽诽谤的后果!你竭忠尽智,但终日被谤,你的心里又怎能无怨无恨呢?理智是冰冷的慰藉。
你最终选择了汨罗江为长眠之地。
这一天,你出现在汨罗江边。
憔悴枯槁的身心,就连渔夫都能看得出你那沉重的心。
你宁愿赴江流而葬身鱼腹,也不愿蒙受尘世之污浊。
这就是你,华夏大地上坚挺而自豪的脊梁。
你,就在这一年的这一天,纵身一跃,以转瞬即逝的生命,表达了对楚王的憎;以高尚的情操,表达了对楚国的爱。
即使成为鱼腹中的佳肴,你也要与楚国永在一起,永不分离!这时,在那一段沉沦历史的长夜中,熠熠生辉的只有这汨罗江中的一颗不屈的心!啊,屈原!读《屈原》有感篇2他博览群书、知书达理,有长远的目光;他有满腔热血去报国,辅佐两代君王,可最终官场失意,落得令人惋惜的下场;他从不与乱臣贼子同流合污,总是品性清高;他更有一颗爱兰之心,幽兰花香绕梁不息;他文采极好,诗歌造诣极高,我国的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便是他所创……他就是芈性屈氏,名平,字原、灵均,楚国人,生于公元前340年,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
《屈 原》读后感
《屈原》读后感《〈屈原〉读后感》读完关于屈原的种种,心里像是被投进了一颗巨石,激起层层涟漪。
屈原,这个名字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他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和悲剧色彩,让我感慨万千。
在了解他的过程中,我仿佛穿越时空,亲眼目睹了他所经历的一切。
屈原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各国纷争,战乱频繁。
他心怀楚国,一心想要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出谋划策。
他的才华,那是毋庸置疑的,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头脑里的想法也是一套一套的。
可当时的楚国朝廷,就像是一个乱糟糟的菜市场,各种勾心斗角,各种利益纷争。
屈原一腔热血,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主张,想要整顿朝纲,让楚国强大起来。
但那些个权贵们,只想着自己的小日子,哪管国家的死活。
他们把屈原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拼命地排挤他、打压他。
我能想象到屈原当时的无奈和愤怒。
他站在朝堂之上,面对着那些鼠目寸光的家伙,据理力争,声音或许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不屈。
可最终,他还是被流放了。
那一路上,他该是多么的孤独和失落啊!风呼呼地吹着,吹乱了他的头发,也吹凉了他的心。
他望着楚国的方向,眼里满是眷恋和不舍。
流放的日子里,屈原的生活变得异常艰苦。
他住在破旧的茅草屋里,吃着粗茶淡饭。
但他的心,依然牵挂着楚国的命运。
他常常一个人走到江边,看着江水滔滔,心中的忧愁就像这江水一样,连绵不绝。
我仿佛能看到他那消瘦的身影,在江边徘徊,嘴里喃喃自语,对着江水倾诉着自己的心声。
楚国的局势越来越糟糕,最终被秦国所灭。
当屈原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的心彻底碎了。
他觉得自己的理想破灭了,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国家就这样没了。
那一刻,他万念俱灰。
他投身汨罗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我在想,他在投身江中的那一刻,心里在想些什么呢?是对楚国的不舍?是对那些权贵的愤恨?还是对自己无力回天的无奈?或许都有吧。
他就这样走了,带着满腔的悲愤和遗憾。
但屈原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他的悲剧命运,更是他那种对国家的热爱,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典籍里的中国屈原篇读后感
典籍里的中国屈原篇读后感节目里那个场景的布置就很绝,一下子就把楚国的那种韵味给弄出来了。
屈原出场的时候,那一身装扮,风度翩翩的,眼神里透着一种执着和忧愁,真像我想象中那个心怀天下又被奸人所害的屈大夫。
他和楚怀王之间的故事看得我那叫一个揪心啊。
楚怀王一开始那么信任屈原,可后来就听信了小人的谗言。
我当时就想冲进屏幕里,摇着楚怀王的肩膀大喊:“你清醒一点啊,屈原才是真心为了楚国好!”屈原一心想让楚国强大,搞改革、主张联齐抗秦,那可都是好主意啊。
可是那些奸臣在楚怀王耳边吹风,就像一群嗡嗡叫的苍蝇,硬是把好好的局势给搅得一塌糊涂。
而且节目里把现代人和古代人跨时空对话这种形式搞得超酷。
现代人带着我们现在的疑问和对屈原的敬仰,去和屈原聊天。
这就像是搭了一座桥,把两个相隔千年的世界连接起来了。
屈原听到后世的人这么尊敬他,这么传承他的精神,脸上那欣慰的表情,真的很感人。
看完之后,我对端午节也有了新的认识。
以前就知道吃粽子、赛龙舟,现在明白了,这每一个习俗背后都是对屈原深深的纪念。
粽子是百姓怕屈原的身体被鱼咬坏扔下去的,赛龙舟是大家想去打捞屈原。
这些习俗流传了几千年,不就是屈原精神一直在我们中华民族血液里流淌的证明吗?我觉得屈原的精神就像一盏明灯。
在那个混乱的时代,他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哪怕被流放,哪怕楚国已经没什么希望了,他还是心系着自己的国家。
这种爱国情怀,在现在也特别重要。
我们生活在这么好的时代,不用像屈原那样遭受那些磨难,但也得像他一样有自己的坚持,对国家、对民族要有一份热爱和担当。
这节目看得我是热血沸腾,又有点小伤感。
反正我决定,以后要再好好读一读屈原的诗,去更深入地感受一下他那伟大的灵魂。
读屈原列传的读后感6篇
读屈原列传的读后感6篇读屈原列传的读后感篇1太史公在《屈原列传》中塑造了一个“其志洁,其行廉”,“虽与日月争光可也”的屈原,千古流芳。
就是这样一个屈原,居然被上官、靳尚、张仪等人不明不白地给害了。
呜呼!屈原既死,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而莫敢直谏,其后楚竟为秦所灭!暖乎!若是屈原不死,秦何以灭楚?何以定天下?历史也许因此而改写也!所谓贤人政治,就是说治乱由人,任贤臣而感天地泣鬼神,天下太平风调雨顺;用小人则灾祸由此而起,异变由此而生。
故周八百年江山是姜子牙之魂保佑,齐之霸业系由管仲,汉兴乃由张子房,蜀兴系由诸葛亮;同样,商亡是杀了比干,楚亡是去了屈原,秦亡是赵高作祟。
说来说去,君主只要会用人就可以了,本人才德并不重要。
齐桓公好色好小人,但只要全盘信任管仲仍可称王称霸;汉高祖无才无德,但文有张良萧何武有韩信,便可逼项羽乌江自刎。
一部中国政治史,由是留下了无数半人半神的名字。
贤人政治的产生,人皆道是人治体制造成的。
的确,西方政治史的名臣没人有像中国名臣被神化的地位,流放了但丁的佛罗伦萨也还是佛罗伦萨。
可中国人就真有这么大能耐,一人左右天下事么?最明显的例子,诸葛亮。
“伏龙、凤雏,得一而可安天下”,刘备将二人尽得,天下仍未安于蜀汉。
相反,蜀是三国中实力最弱者厂。
于是人们只好说,诸葛亮,寸运”不济,“生于末世运偏消”呀。
在人与天的较量中,人们似乎又默认了贤人未必应天而生,天未必感人而动了。
这,也算是不走运的“贤人”们的一条借口吧。
就以屈原来说,《史记》并没有独立的《屈原列传》,而是屈原、贾谊合传为《屈贾列传》。
贾谊何许人也?汉文帝时天才少年,献上的削藩、和匈奴、重农抑商、禁私铸币等等政策,都或早或晚被采用,对安定汉江山有不可磨灭的功绩。
可细看贾谊一生,竟发现和屈原一样很不得志,官最大也不到九卿,且又是被谪长沙又是为梁怀王太傅,最后还郁郁而死,才31岁。
其贡献胜于屈原,而遭遇却颇为相似。
《屈原》的读后感范文(通用7篇)
《屈原》的读后感范文(通用7篇)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
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屈原》的读后感范文(通用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屈原》的读后感1是夜,四周寂寥无声。
我捧着手中那本名为《屈原》的书,陷入了久久的沉思……屈原,我国古代著名爱国诗人。
屈原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
他的伟大,在于他“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的高洁品格;在于他“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的无私品行;在于他“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的忠贞和知难而上的精神;更在于,他创作了许许多多对后世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学作品……“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屈原生于战国时期楚国的乐平里,他的家族与楚王同宗,是王族的一支。
屈原虽出生贵族,却有着橘树般坚贞不变和爱民如子的品格,自幼生活在民众之中,小小年纪便做了许多体恤民众之益事。
“米仓口”之事与挖掘“照面井”便体现了屈原忧国忧民的胸怀与为天下百姓着想的志向,而这也正是千百年来后人对屈原深切爱戴和无比敬仰的原因之一。
社会发展需要屈原这样有理想,有抱负,心怀天下的人,今天创建和谐的小康社会更是需要像屈原这样有担当之士。
“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
”屈原弱冠而为官,他在政治、外交上都有着较强的能力,曾一度解决楚国与齐国的外交问题。
他为楚国的发展和强大而劳碌奔波,倾心效力,却因改革触犯了腐朽贵族集团的利益而被暗算,受到了楚怀王的疏远。
在身心俱疲之下,他仍以大局为重,出使齐国,直谏楚怀王,表现出他高度的爱国精神和无比豁达的心胸。
作为改革的执行者和推动者,屈原尽心尽力,他身上表现的诸多优秀品质和可贵精神,归根结底是一种对社会、对国家的奉献精神,伟大中华民族之复兴需要这种时代精神。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楚怀王客死秦国,新君顷襄王又昏庸无能,加之一次又一次的贬职流放,屈原的心,已然绝望。
中学作文:《屈原》的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
《屈原》的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屈原》的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
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屈原》的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屈原》的读后感1 读完屈原我心中更多的是愤怒与惋惜。
愤怒的是那些在楚国占有庞大权力,但为了个人暂时的利益而私通秦国,背地里说屈原坏话的佞臣小人。
惋惜的是屈原这个政治人才一生的政治道路都被“亲小人,远贤臣”的楚怀王这样白白的断送了。
屈原出生在当时楚王朝一个占据着重要地位的贵族家庭,他出生的日子更是被古代人称为几百年也难得出现的良辰吉日。
因此,屈原的父亲从小就对屈原寄以很大的希望。
因为出生在一个有这显赫地位的家庭,他从小就得到了良好的教育。
在屈原十岁那年,父亲伯庸战死疆场,母亲也因此改嫁。
从此以后,屈原便于姐姐女嬃相依为命,在屈原父亲生前为他聘请的一个老师的教育下,二十岁那年,屈原便告别亲人和老师因在家乡抗击秦兵的卓越表现被太子熊櫆招入兰台宫,任文学待读。
他在这个荟萃人才之所,以自己辅佐皇上统一天下的气魄终于折服了太子,成为日后楚怀王的重要辅佐大臣。
在屈原任左徒之职的时候,他进行了改革与变法。
但会对贪官造成打击,那些大臣便背地里说屈原坏话。
使屈原降职为三闾大夫。
一次,秦国国相对楚怀王实施了政治欺骗,事候屈原直言批评怀王,怀王不应轻信了小人的谗言仅不听还将屈原流放到了汉北。
在汉北有一条河,河对岸就是韩国了。
一天屈原从茅屋里走出来,只见一个人用斗笠遮住脸,从河那头乘小舟过来了。
那人恭敬的对屈原说道;”尊敬的三闾大夫,您既然在出国毫无用武之地,那您就到我们韩国来吧,这可是我们韩国国君诚挚的邀请。
”说完,指着身后的一辆马车,“上车吧!”屈原听了,摆摆手;”楚国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可不能做像‘苏秦、张仪’那样的叛国贼。
”那人听了说:“我也是楚国人,你看我现在多好啊!天天要吃又吃,要喝有喝,衣食无忧,何必要留在一个对自己毫无意义的地方呢?”屈原听完,直言拒绝。
屈原读后感600字5篇
屈原读后感600字5篇读后感是一个自我表达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读后感不仅是对书籍内容的总结,更是对其主题与思想的深入剖析与反思,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屈原读后感600字5篇,感谢您的参阅。
屈原读后感600字篇1太史公大作《屈原列传》,实为写己,仔细想来,竟有几分异端。
屈原是否为太史公杜撰之人,或为太史公杜撰其事。
太史公说错几句话,惹皇帝不高兴,把生育权给剥夺了,而屈公也大相径庭,被别人说几句,怀王不高兴,一疏再疏。
事实上,刘彻不喜欢司马迁,怀王也不喜欢屈原,而他们却以为上司不讨厌他。
这就好比老师与学生,老师不敢当面整某学生的难堪,但若那人犯事,老师便会不失时机给他颜色,穿穿小鞋,而学生却好比摇尾巴的狗,主人碍于情面摸摸它,它就自认主人喜欢它。
倘若刘彻真喜爱太史公,他会令他绝育吗?倘若怀王真器重屈原,会弄份几个月见不到一面的工作给他吗?你见过狗主人会因自己向狗不小心对自己大叫几声,就把它阉了吗?人情社会,别讲什么所谓王子犯法,与庶子同罪的废话。
我想,当时,太史公可能因为觉得自己不能把自己写进自己写的史书中,看见同命之人,尽可能写得完美些,就当是在写自己吧!万万没想到,后来,太史公因绝育,被首推为忍辱负重的超男人,屈原因自杀,成为爱国主义教育首选,现在,伟大的中国人又把关于屈原的节日奉送给韩国人,不知多年后,屈原投的江会不会是汉江,此为后话。
情景回溯到屈原投江前,曾有渔甫劝他识时务,与时俱进,能随波就逐流吧!这不是嘲笑屈原吗?子兰、靳尚当权,屈原恨他们,相互作用,他们也讨厌屈原,屈原就是去给他们提鞋,还嫌他个头高呢!屈原只好说,世道黑暗,我要做高洁之人,我还是去喂鱼吧!这叫保洁呀?什么思想,就好比我现在要做个高洁的人,倘若忽然跳出个淫网站,我难道要在说大堆假大空后,便纵身撞向屏幕吗?渔甫其实就是个典型的中国平民观众,别人的事,只要不牵涉自己的利益,就无所谓,纵使那人采取何种非人的方式。
2022读《品中国文人》之屈原有感
读《品中国文人》之屈原有感榴花吐芳粽飘香,又是一年端午时。
端午节,作为中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是两千多年来单为屈原留下的一个全民参与的节日,见证着普通民众对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纪念与爱戴。
淳朴的爱国情素凝聚成的力量,如滚滚洪流般势不可挡,代代相传,经久不衰。
公元前340年,屈原生于楚国丹阳秭归。
虽出身贵族,但自幼生活在贫苦百姓之中。
少年时代的他,善学多才,外表出众,阳光向上。
做王太子熊槐的侍读,一心扶持,硬是将太子熊怀推上了国王的宝座。
初入朝廷,一帆风顺,熊怀视他为手足。
青年时代的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年纪轻轻便当上左徒,职位显赫。
在其位,谋其政,雄心勃勃的屈原想效仿秦国商鞅变法,修法度,抑“心治”,削减贵族利益;举贤授能,不拘一格用人才,以强化王室集权,变法图强,以振国威。
可谁想树大招风,变法触痛了楚国贵族的既得利益,引来谗言。
以上官大夫为首的旧贵族开始反击,抢走他殚精竭虑完成的宪令草稿不说,还在楚怀王面前诉说屈原居功自傲,久而久之,失去楚怀王的信任,王怒而疏屈平,贬降为三闾大夫,被小人轰出了郢都的权力中心,掌管宗社之事。
中年的屈原,曾一度被楚怀王召回。
想着东山再起,联齐抗秦,大显身手,解救楚国于水火之中。
谁想踌躇满志的他这时面对的,不仅仅是奸佞小人继续从中作梗,还有强大的对手张仪连出奇招,再加上政治上善于骑墙的楚怀王,让执拗的屈原倍感孤单,一筹莫展。
满腔的抱负只能化作一缕忧愤,瞬间烟消云散。
路漫漫其修远兮,但屈原上下求索。
同是想要变法图强,商鞅是幸运的,遇到了秦孝公,虽被车裂,但治国主张延续百年,使秦国一跃成为六国之首;屈原是不幸的,楚怀王、楚顷襄王都没能做他的坚强后盾,抱负还未施展,就被小人谗言扼杀在摇篮中,没有了开花的土壤,何谈结果?对楚国的爱国热忱与一腔抱负,换来的却是小人排挤,贬黜流放。
当日威严的楚宫将要化为焦土、繁华的郢都瞬间被毁的那一刻,他心如死灰,在五月五日,汨罗江畔,形容枯槁,颜色憔悴,披发行吟泽畔,以身殉国明志,任滔滔江水诉说着他不屈的英魂。
读《品中国文人·屈原》心得分享
《品中国文人·屈原》心得分享流放出诗人,颠沛写华章。
——题记你矗立在汩罗江边。
翻着泥沙腥味的滚滚浪涛一次又一次挣脱上岸,妄图噬舔你的衣角。
天穹被撕了道口子,滴着殷红的鲜血,汇成蜿蜒的悠悠长河。
空气凝固成了搅不动的水泥,只挤得进来几丝残风抚过你披散的鬓发,枯槁的面颊。
似也要带走你口中的低吟:“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你始终望着郢都的方向。
你也曾读书蓄志,奔赴京城。
初入朝堂,一帆风顺,年纪轻轻位左徒,怀王视你如手足。
你写下名篇《橘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你喻称自己是扎根在南国土地的橘树,梗然坚挺,独立不迁,舒展开分披绿叶的蔓蔓枝桠迎接风雨,傲骨风霜。
你仿佛已经不能收缚住那颗狂热的心,却不知它已勾得血雨腥风蠢蠢欲动,即将沉入的是茫茫宦海。
你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主张联齐抗秦。
嗅出危险又何如,目光如一又何如。
你居楚之要位,刚正不阿,又怎能为权贵所容。
月满则亏,日盛而衰,位高而众人妒。
贵族腐朽集团的嫉妒诬陷与使怀王与你疏远,你被流放于元,湘二水之间。
怀着“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未悔”的忠心据理力劝,结果发反而被贬,眼睁睁看着处楚国如风中之落叶,受骗于秦,背叛盟友,伐秦而大败,自己空有一腔热血,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在最初被流放的岁月里,你像一个被遗弃的孤儿,衣衫褴褛,在荒凉的湖畔漫无目的的流浪。
山是狰狞的山,水是险恶的水,你感到整个天空朝你压来,你胸中的愤怒一触即发。
你在空旷的荒野里咆哮,远山近水回荡着你困兽般的声音:“众女嫉余之峨眉兮,谣逐谓余以善淫”。
对于正直而清白的心灵,还有比这更为恶毒的吗?国家之忧,民族之虑肩于心头,何其重矣,何其重。
胸中时有风暴,怎能安度晚年?身心趋于一致,似乎唯有踉踉跄跄。
你抬头目视前方,却什么也看不见;低下头来,却见双脚已被风沙紧紧锢住。
一声长叹“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混浊,何不随其疏而扬其波”渔夫一语又萦绕耳边。
品中国文人屈原读后感
品中国文人屈原读后感《中国文人屈原读后感》。
屈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他的诗歌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高峰。
他的作品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同时也包含了对人生和世界的深刻思考。
读完屈原的作品,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的才华和对人生的思考,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文人的精神世界。
屈原的诗歌充满了对祖国的深情,他在《离骚》中写道,“东皇太一,载弧陈太微,吾将为雷霆,略无倦意。
”他用自己的诗歌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国家的期盼,这种爱国情怀让人感动。
在他的诗歌中,我看到了一个对国家充满热爱的文人,他用自己的诗歌为国家祈福,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
这种爱国情怀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对祖国充满了敬佩和热爱。
除了对国家的热爱,屈原的诗歌中还充满了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
在《离骚》中,他写道,“登彼西山兮,采其蕨兮。
”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世界的探索。
他用诗歌表达了对人生的热爱和对世界的向往,这种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让我深受启发。
在屈原的诗歌中,我看到了一个对人生充满热爱和对世界充满向往的文人,他用自己的诗歌表达了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这种思考让我深受启发,也让我对人生和世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屈原的诗歌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同时也包含了对人生和世界的深刻思考。
他用自己的诗歌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国家的期盼,也用自己的诗歌表达了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和向往。
读完屈原的作品,让我对他的才华和对人生的思考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对中国文人的精神世界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屈原的诗歌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更是中国文人精神的象征,他的作品将永远激励着后人。
品中国文人屈原读后感
品中国文人屈原读后感品中国文人屈原读后感不久前,我读了刘晓川的《品中国文人》一书。
读罢不由感叹万千。
有感于刘晓川对文字拿捏,他的文字,融诗情、史识、哲思于一炉,以娓娓道来的笔触探讨历史的隐秘,表现出对前人文化风度的追怀;有感于作者对中国历代文人静心地体味,这需要何等的痴心和情怀。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红楼梦》开篇作家曹雪芹的自嘲,文章的开头一样起引出下文、设置悬念的作用,而这五言绝句又设置了何样悬念呢?我想,其最想介绍的,仍是“其中味“这三个字。
那么“其中味“是指什么呢?让咱们举起茶杯,跟从作家刘晓川的笔触,体会作家曹雪芹的滋味吧——“一名清朝作家写小说,名和利都谈不上。
“小说者流,盖出于街谈巷议?”曹雪芹这三代豪门子弟,忍饥受寒还遭人白眼,“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他天天在破窗下不断地写,他究竟是为了什么呢?为了在纸上过日子。
”曹雪芹撰写《红楼梦》时以已家境衰落,他从钟鸣鼎食到一贫如洗,从阔少爷到穷公子,面对食不果腹的窘迫生活,曹雪芹并无臣服,他只过好“纸上日子”便知足,可顽强也是有“底线”的,曹公口中不说,心中莫非也不为生计发愁吗?或是说社会的腐败已令他失望不已,没有心思再去理会纷繁俗世?而面对世人的白眼,他却也真正做到了“宝贵糊涂”啊!曹雪芹是可怜的,是顽强的,即便是“举家食粥酒常赊。
”他都挺了过去,并坚持不懈的写下了《红楼梦》这部高作。
我对他的佩服之情油但是生。
第一口茶,酸酸涩涩的,就敬曹雪芹的顽强与给他创作灵感的生活经历“脂砚斋,那么是曹雪芹的红颜知己。
这是一个漂亮的、大写的名字,是巨人身旁的奇花异草。
”作家刘晓川是如此描述脂砚斋这位奇女子的,那时,其貌不扬且家境落魄的曹雪芹什么缘故能取得“气质美女”的芳心呢?自然是因为他的出众才华与坚贞品格。
脂砚斋为了曹雪芹的创作,还写下了将她惊人材华融注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曹雪芹为千红一哭,呕心沥血油尽灯枯。
品屈原读后感6篇
品屈原读后感6篇品屈原读后感篇1开学不久,我们在语文老师的引导下学习了《离骚》,心里一直觉得有什么在抖动。
曾经多少次失去了方向,曾经多少次破灭了梦想。
他毕竟没有被现实击倒。
他不能成为历史上的政治家,就要成为伟大的诗人。
香草美人,讲述着他自己一段段不得志的往事;琼枝玉树,勾勒出他那清瘦的轮廓。
曾经,是那么的踌躇满志。
后来,就只有失意,只有落魄。
一切的一切,违背了他的本意。
愤怒、烦恼、失望,每一个失败者都会经历的心灵痛苦,令他刻骨铭心。
他只有在竹简上、绢帛上写出自己的苦恼,留给后人。
刚刚开始的时候,他或许还日思夜想,想着君王有一天会醒悟。
然而,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他真的绝望了。
他无法挽救国家,无法使国家强盛,只有看着国家走向毁灭。
他也不是没有过彷徨的时候。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既然无法改变,只有选择遗忘。
他想尽办法远离这个圈子,然而,他最终回来了。
对于他而言,是否能够有所作为倒在其次。
重要的是,离开并非是他的本意。
在人的心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思想斗争。
是否有过急流勇退的想法,是否成功,都不是评价一个人物的关键。
信念,才是人心中最强大、也最可怕的力量。
而屈原,是一个有信念的人。
他有信念,然而无法成功。
失望、痛心,在这个时候达到了极致。
徘徊着,只有一束束美丽的香花,可以略减他的痛苦和失落。
换一个角度来想,如果屈原能够顺从一些,或者能够注重一下与那些小人的交往方法,或许就能免于灾难。
然而,他根本不是那样的人,做不出那样的事情。
他是宁折不弯的人,在他眼中,那不是圆通,而是鬼鬼祟祟、违背原则。
他是一个坚定的人,但因为他只注重自己的坚定信念,所以只能一事无成。
既然无法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就只能逃避。
在流放的路上,他开始吟诗作赋。
每一首诗篇中,都渗透了几许苍凉和悲壮。
或许,是现实的失意,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千古留名的诗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中国文人屈原读后感
品中国文人屈原读后感不久前,我读了刘晓川的《品中国文人》一书。
读罢不禁感慨万千。
有感于刘晓川对文字拿捏,他的文字,融诗情、史识、哲思于一炉,以娓娓道来的笔触探究历史的奥秘,表现出对古人文化风度的追怀;有感于作者对中国历代文人静心地品味,这需要何等的痴心和情怀。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红楼梦》开篇作家曹雪芹的自嘲,文章的开头一般起引出下文、设置悬念的作用,而这五言绝句又设置了何样悬念呢?我想,其最想介绍的,还是“其中味“这三个字。
那么“其中味“是指什么呢?让我们举起茶杯,跟随作家刘晓川的笔触,体会作家曹雪芹的滋味吧——“一位清代作家写小说,名和利都谈不上。
“小说者流,盖出于街谈巷议?”曹雪芹这三代豪门子弟,忍饥受寒还遭人白眼,“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他每天在破窗下不停地写,他究竟是为了什么呢?为了在纸上过日子。
”曹雪芹撰写《红楼梦》时以已家境衰落,他从钟鸣鼎食到一贫如洗,从阔少爷到穷公子,面对食不果腹的窘迫生活,曹雪芹并没有臣服,他只过好“纸上日子”便满足,
可坚强也是有“底线”的,曹公口中不说,心中难道也不为生计发愁吗?或是说社会的腐败已令他失望不已,没有
心思再去理会纷繁俗世?而面对世人的白眼,他却也真正做到了“难得糊涂”啊!曹雪芹是可怜的,是坚强的,即使是“举家食粥酒常赊。
”他都挺了过去,并坚持不懈的写下了《红楼梦》这部著作。
我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第一口茶,酸酸涩涩的,就敬曹雪芹的坚强与给他创作灵感的生活经历
“脂砚斋,则是曹雪芹的红颜知己。
这是一个美丽的、大写的名字,是伟人身边的奇花异草。
”作家刘晓川是这样描述脂砚斋这位奇女子的,当时,其貌不扬且家境落魄的曹雪芹为什么能获得“气质美女”的芳心呢?自然是因为他的出众才华与坚贞品格。
脂砚斋为了曹雪芹的创作,还写下了将她惊人才华融注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曹雪芹为千红一哭,呕心沥血油尽灯枯。
脂砚斋为曹雪芹泪洒相思地??”,患难时刻,曹雪芹仍能得到红袖添香的待遇,着实是幸运的。
抿下第二口茶,有一种回甘的味道,就敬曹雪芹的一段甜蜜时光与给予他鼓励的
红颜知己脂砚斋。
“曹雪芹的幼年童年少年,和贾宝玉一样,专与姐姐妹妹厮混。
他是呼吸着浓郁的女性气息长大的,所以,他的女性视角来得天然。
”初见书中这段话,想笑,但静下心来看,心里又有了些苦辣味儿——怪不得有人说《红楼梦》中大多是女孩子,原来作者从小过的就是近似女孩的生活啊,
可他们家乡的习惯怎能扼杀了男女之间的性别之分呢?再一想,理应还是作者说的对:“男性,男权,男人的四书五经、文治武功,通通是浊物汇成的滚滚浊流。
他自己呢,虽然命中注定是个浊物,却发现了一个清清爽爽的女儿世界。
”,也正是他对女孩子的了解,才写下了《红楼梦》这部巨著啊!最后一口茶,有点苦,但马上又转成了稍好些的辣味,这一次就竟不小心闯入女孩世界的曹雪芹与让他了解女孩的种种家乡风俗。
品味曹雪芹的生活种种,“酸,甜,苦,辣”都被他占全了,就是这生活的各种滋味儿,开始了一个文学时代。
而曹雪芹的病逝也代表了一个文学时代的终结——“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此书的作者笔下还对旷达笃定的嵇康、举目悠远的陶渊明、豪气浪荡的李白、忧思纯美的杜甫、丰赡细腻的白居易、柔肠旖旎的李煜进行了细细地品味??让我们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他们的呼吸,看到他们的傲骨。
刘晓川为我们写下了一部中国文人的心灵史,谱写了一曲文气与浩然正气之歌。
品中国文人屈原读后感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因为它的名字很大气。
品中国文人,对于那些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大地位的人物的点评分析,并不是那么简单的。
但读完了
这本书,便觉得作者说的伟人突然变得很简单,朴实,他们的一些生平在清新的文字间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离别时的吟唱------柳永
我初识柳永是他的那首《雨霖铃》,那是一首离别诗,带着一种淡淡的忧伤。
时间是秋天,有悲情色彩的季节。
在萧瑟的秋季,两人举酒,沉默,然后是内心的矛盾,是连夜出发,还是翌日清晨登舟远行?柳永便是个一直在离别的人,给那些烟花巷的女子填词,待她们唱出名了,便转身走了。
唯有在离别时和几个女子挥手告别,然后乘舟去下一个陌生的城市。
而后读了《鹤冲天》,一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得罪了皇帝。
他公然以烟花巷对抗金銮殿,于是皇帝张开金口:“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而再读《玉蝴蝶》,这首诗写尽了他的故人告别的无奈,对过往的回忆,然后又是对故友的期盼,思念友人的深沉,通过写燕子的飞去来表达自己诚挚的感情,而最后一句中断鸿的哀鸣更是衬托出作者的孤独怅惘。
我想也许是他一生都在告别,告别那些个女子,告别友人,告别亲人,从而使他的每一首离别词都饱含情感,加上对秋天富有特色的描写,离别似乎成了他生活的节奏所在。
尽管他远离了官场,远离了每一个相识的女子,可至少他留下了那些词篇,不管是缠绵,离别,羁旅,还是情愁,总有些人还记得那句“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抑或是“凭阑
悄悄,目送秋光”,“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柳永是可以雄视文坛的,他独具特色的文字似是信手拈来,却又好像独具匠心。
该书更是道尽柳永一生的悲惨遭遇,他死了,死于道路,但也只有烟花巷的女子来向他告别,埋葬它平日里唤他作三变哥哥,屯田大官人,此时也就哭得更凶了。
而柳三变,一个拥有了太多才和情的人,这个时候抛下了一切。
他,走了。
从幸福到苦难----李清照
没有哪位女诗人能像她一样,站在诗词界的顶峰,看着其他人。
李清照,经历了幸福和苦难,依旧写下了无数优秀诗篇。
从《点绛唇》的“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到《如梦令》的“应是绿肥红瘦”,无不体现了少女情怀。
是想掩饰的慌乱和羞涩,还是对花木细腻之心?这些短短的小令实在耐人寻味。
与赵明诚结婚后,又有了“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此时的李清照是幸福而快乐的。
写关于愁的更有“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而赵明诚带着自己写的50首《醉花阴》和这首“人比黄花瘦”去找陆德夫点评。
他答道:只三句佳。
问:哪三句?答: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一句的确不错,写了她对他相思之苦,无法欢聚,人更显得憔悴。
把人喻为黄
花,既自然,又新奇传神。
然而,这只是她早期之作,大多为轻松地小令,到了晚年,多为充满了愁意的词。
其中最为经典的是《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赵明诚死了,张汝舟又是个骗子,为了告他而在牢房呆了九天后,李清照出狱。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她,是不会向命运屈服的。
在经历了无数生活考验后,她写下了“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悲伤,却不会流泪。
年近六旬,在一年春天,她请来朋友在庭院焚香,抚琴,默坐。
然后写下了《武陵春》,一挥而就。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夸张的手法,自己的愁绪连船都载不动,写出了她的孤寂,她的凄凉,她的无奈。
李清照活了七十岁。
她留下的印象是:一个美人。
从少女时代的单纯之美,到中年的从容淡定之美,以及晚年平静之美。
她的词更加体现了这种艺术美,有生活乐趣,也有对命运的不甘和抗争。
而她也敢爱敢恨,骨子里有一种不一般的倔强,对生活充满了勇气,这些性格造就了李清照,一个伟大的李清照。
她早已随风而去,但这样一个灵魂在现今社会依旧值得学习。
她是在看着我们的吧!
《品中国文人》,品的是伟人背后的孤独,凄凉,他们
之所以被称为伟人、中国有代表的文人,是因为他们走过了那条坎坷的路,在文化历史上成为了一颗颗闪亮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