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的创作与翻译
梁实秋翻译作品
梁实秋翻译作品梁实秋翻译作品中国著名作家梁实秋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
代表作《莎士比亚全集》翻译等。
梁实秋,(1903一1987)原名梁治华,出生于北京,浙江杭县(今余杭)人。
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
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
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
代表作《莎士比亚全集》(译作)等。
1923年8月赴美留学,取得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
1926年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国立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前身)、国立青岛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前身)并任外文系主任。
1949年到台湾,任台湾师范学院英语系教授。
1987年11月3日病逝于台北,享年84岁。
翻译书目《阿伯拉与哀绿绮斯的情书》 (散文集)英国密尔顿著新月 1928 《结婚集》 (短篇小说集)瑞典斯特林堡著中华 1930《彼得潘》 (小说)英国巴利著商务 1930《西塞罗文录》罗马西塞罗著商务 1933《职工马南传》 (长篇小说)英国哀里奥特著商务 1932《威尼斯商人》 (剧本)英国莎士比亚著商务 1936《奥赛罗》(剧本)英国莎士比亚著商务 1936《哈姆雷特》 (剧本)英国莎士比亚著商务 1936《暴风雨》 (剧本)英国莎士比亚著商务 1937《吉尔菲先生之情史》黄河书局 1944《情史》英国乔治·艾略特著重庆黄河出版社 1945《呼啸山庄》( 长篇小说)英国 E.勃朗特著台.商务 1955《百兽图》英国奥威尔著台.正中 1956《莎士比亚戏剧集20种》文星 1967《雅舍译丛》 (诗文集) 皇冠 1985《莎士比亚全集》 (戏剧37集、诗3集) 远东 1986《沉思录》古罗马马克斯·奥勒留梁实秋40岁以后着力较多的是散文和翻译。
散文代表作《雅舍小品》从1949年起20多年共出4辑。
梁实秋《谦让》原文及赏析
梁实秋《谦让》原文谦让仿佛是一种美德,若想在眼前的实际生活里寻一个具体的例证,却不容易。
类似谦让的事情近来似很难得发生一次。
就我个人的经验说,在一般宴会里,客人入席之际,我们最容易看见类似谦让的事情。
一群客人挤在客厅里,谁也不肯先坐,谁也不肯坐首座,好像“常常登上座,渐渐入祠堂”的道理是人人所不能忘的。
于是你推我让,人声鼎沸。
辈分小的,官职低的,垂着手远远立在屋角,听候调遣。
自以为有占首座或次座资格的人,无不攘臂而前,拉拉扯扯,不肯放过他们表现谦让的美德的机会。
有的说:“我们叙齿,你年长!”有的说:“我常来,你是稀客!”有的说:“今天非你上座不可!”事实固然是为让座,但是当时的声浪和唾沫星子却都表示像在争座。
主人腆着一张笑脸,偶然插一两句嘴,作鹭鸶笑。
这场纷扰,要直到大家的兴致均已低落,该说的话差不多都已说完,然后急转直下,突然平息,本就该坐上座的人便去就了上座,并无苦恼之相,而往往是显着踌躇满志顾盼自雄的样子。
我每次遇到这样谦让的场合,便首先想起聊斋上的一个故事:一伙人在热烈的让座,有一位扯着另一位的袖子,硬往上拉,被拉的人硬往后躲,双方势均力敌,突然间拉着袖子的手一松,被拉的那只胳臂猛然向后一缩,胳臂肘尖正撞在后面站着的一位驼背朋友的两只特别凸出的大门牙上,喀吱一声,双牙落地!我每忆起这个乐极生悲的故事,为明哲保身起见,在让座时我总躲得远远的。
等风波过后,剩下的位置是我的,首座也可以,坐上去并不头晕,末座亦无妨,我也并不因此少吃一嘴。
我不谦让。
考让座之风之所以如此地盛行,其故有二。
第一,让来让去,每人总有一个位置,所以一面谦让,一面稳有把握。
假如主人宣布,位置只有十二个,客人却有十四位,那便没有让座之事了。
第二,所让者是个虚荣,本来无关宏旨,凡是半径都是一般长,所以坐在任何位置(假如是圆桌)都可以享受同样的利益。
假如明文规定,凡坐过首席若干次者,在铨叙上特别有利,我想让座的事情也就少了。
我从不曾看见,在长途公共汽车车站售票的地方,如果没有木制的长栅栏,而还能够保留一点谦让之风!因此我发现了一般人处世的一条道理,那便是:可以无需让的时候,则无妨谦让一番,于人无利,于已无损;在该让的时候,则不谦让,以免损己;在应该不让的时候,则必定谦让,于已有利,于人无损。
哈姆雷特梁实秋译本
哈姆雷特梁实秋译本哈姆雷特梁实秋译本《哈姆雷特》的中文译本中,比较受推崇的有卞之琳译本、梁实秋译本、朱生豪译本。
那么梁实秋作家的大家了解?《哈姆雷特》梁实秋的散文体翻译用散文体译莎剧的代表人物就是梁实秋先生。
梁实秋先生以近四十年的漫漫人生完成煌煌四十卷《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不朽盛事,海内外能独自把莎剧全部译成汉语的,迄今只有梁实秋先生一人。
并且他对待翻译的态度与他的人生观一样,传统,十分严谨,一丝不苟。
在翻译莎士比亚时,他经过大量的“爬梳剖析”,最终选定未经任何增删的牛津版本作为原文材料,还广泛阅读了许多莎剧专家的大量注释,作细致的比较鉴别,尽量使译作与原作保持一致。
梁实秋的译文:死后还是存在,还是不存在,——这是问题;究竟要忍受这强暴的命运的矢石,还是要拔剑和这滔天恨事拼命相斗,才是英雄气概呢?死,——长眠,——如此而已;梁实秋采用了散文体,把原文中的“无韵体”一律译成散文,而“原文中押韵之处则悉数译为韵语。
”用散文体翻译莎剧,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白话文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关于译为散文的原因,他在30年代出版的莎剧译本的《例言》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他这样谈到,“莎翁的原文大部分是‘无韵诗’,凡原文为‘无韵诗’,则亦译为散文。
因为‘无韵诗’中文根本无此体裁,莎翁之运用‘无韵诗’体亦甚自由,实已接近散文,不过节奏稍微齐整;莎士比亚戏剧在舞台上演员并不咿呀吟诵,亦读若散文一般。
所以译文以散文为主。
”“不过,所谓无韵诗并不是等于把散文拿来分开排印,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他的译文不是单纯的直译,逐字直译会成为令人无法卒读的文字,也不是完全意译,因为意译能产生流畅的.文字,但与原文的语气和节奏相差太远了。
梁实秋的散文译本通俗易懂,读起来不会那么枯燥,索然无味。
“死后还是存在,还是不存在,——这是问题;”一个踌躇满志又迷茫敏感的王子形象跃然纸上。
三.卞之琳的诗体翻译用诗体翻译莎士比亚戏剧的有孙大雨,方平,林同济等人,但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卞之琳先生。
梁实秋1
Thank You!
梁实秋
梁实秋
个人简介 翻译思想 翻译作品 翻译特点 翻著名的散文 家、学者、文学批评家、 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 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 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 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 千多万字的文字创作,其 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 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 代表作《雅舍小品》、 《英国文学史》、《莎士 比亚全集》。
作品赏析
我可能把你和夏天相比拟? 我可能把你和夏天相比拟? 你比夏天更可爱更温和: 你比夏天更可爱更温和: 狂风会把五月的花苞吹落地 夏天也嫌太短促,匆匆而过。 夏天也嫌太短促,匆匆而过。 有时太阳照得太热, 有时太阳照得太热, 常常又遮暗他的金色的脸; 常常又遮暗他的金色的脸; 美的事物总不免要凋落, 美的事物总不免要凋落, 偶然的,或是随自然变化而流转。 偶然的,或是随自然变化而流转。 但是你的永恒之夏不会褪色, 但是你的永恒之夏不会褪色, 你不会失去你的俊美的仪容; 你不会失去你的俊美的仪容; 死神不能夸说你在它的阴影里面走着, 死神不能夸说你在它的阴影里面走着, 如果你在这不朽的诗句里获得了永生; 如果你在这不朽的诗句里获得了永生; 只要人们能呼吸,眼睛能看东西, 只要人们能呼吸,眼睛能看东西, 此诗就会不朽,使你永久生存下去。 此诗就会不朽,使你永久生存下去。
我们先看看朱生豪的译文: 我们先看看朱生豪的译文: 可是太平淡了也不对,你应该接受你自己的常识的指导, 可是太平淡了也不对,你应该接受你自己的常识的指导,把动作和 言语互相配合起来;特别要注意到这一点,你不能越过自然的常道; 言语互相配合起来;特别要注意到这一点,你不能越过自然的常道;因 为任何过分的表现都是和演剧的原意相反的,自有戏剧以来, 为任何过分的表现都是和演剧的原意相反的,自有戏剧以来,它的目的 始终是反映自然,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 始终是反映自然,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它的时代看一看它自己演变 发展的模型。 发展的模型。 梁实秋的译文为: 梁实秋的译文为: 可也别太松懈,自己要揣摸轻重;动作对于语言,语言对于动作, 可也别太松懈,自己要揣摸轻重;动作对于语言,语言对于动作, 都要恰到好处;要特别留神这一点:不可超越人性的中和之道; 都要恰到好处;要特别留神这一点:不可超越人性的中和之道;因为做 得太过火便失了演戏的本旨,自古至今, 得太过火便失了演戏的本旨,自古至今,演戏的目的不过是好象把一面 镜子举起来照人性;使得美德显示她的本相,丑态露出她的原形, 镜子举起来照人性;使得美德显示她的本相,丑态露出她的原形,时代 的形形色色一齐呈现在我们眼前。 的形形色色一齐呈现在我们眼前。 朱生豪将两个nature都翻译成了(自然),而梁实秋将其都翻译为 都翻译成了(自然),而梁实秋将其都翻译为 朱生豪将两个 都翻译成了 ), 人性),并在第二个nature后面加上了这样的注释:(原文 hold, ),并在第二个 后面加上了这样的注释:(原文to (人性),并在第二个 后面加上了这样的注释:(原文 as twere, the mirror up to nature其意乃谓演员之表演宜适合于人性 其意乃谓演员之表演宜适合于人性 之自然,不可火气太重。今人往往借用此语为写实主义自然主义之脚注, 之自然,不可火气太重。今人往往借用此语为写实主义自然主义之脚注, 实误。)在注释里,梁实秋还指出了将to 。)在注释里 实误。)在注释里,梁实秋还指出了将 hold, as twere, the mirror up to nature理解为(写实主义)或(自然主义)是不正确的。梁实秋 理解为( 自然主义)是不正确的。 理解为 写实主义) 还将\"modesty of nature\" 翻译为(人性的中和之道),其中的(中 翻译为(人性的中和之道),其中的( ),其中的 还将 和之道)很容易使人想到中国传统的(中庸)思想。 和之道)很容易使人想到中国传统的(中庸)思想。而这些都是与梁实 秋的源于白璧德的文艺思想有着紧密的关联。 秋的源于白璧德的文艺思想有着紧密的关联。
梁实秋直译及直译加注的翻译方法
第27卷第3期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 V ol.27 No.3 2010年9月 JOURNAL OF SHANGHAI SECOND POLYTECHNIC UNIVERSITY Step. 2010 文章编号:1001-4543(2010)03-0249-05梁实秋直译及直译加注的翻译方法——以梁译《奥赛罗》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王慧莉(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部,上海201209)摘 要:梁实秋是我国学贯中西的著名学者,能很熟练地使用中英文进行创作并在翻译中巧妙地进行两种语言的转换。
作为第一个独自完整地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译者,他的译作已经成为莎学研究专家和学者的重要参考资料。
本文将结合梁实秋的译作,重点论述他如何运用以句子为单位的直译及直译加注的翻译方法来重现原作的精神风貌,以供当今翻译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翻译方法;直译;直译加注;精神风貌;形神兼顾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 B0 引言梁实秋是第一位将《莎士比亚全集》译介到中国的人。
他的翻译作品受到译界专家的广泛好评。
但由于种种原因,梁实秋的译作在中国大陆的众多出版物中经常是被忽略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他的翻译活动做深入的研究。
在当今翻译界,翻译方法大致分为两种:直译法和意译法。
直译法(literal translation/word-for-word translation)指的是在语言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在译文中不仅传达原文的内容,还尽可能完整地保留原文的修辞风格及组句形式。
意译法 (meaning translation)是指原文的有些内容与形式不宜用汉语直接表达,而是经过解析后以另外的形式表达出来,也就是说更着重于意思的翻译,而不拘泥于表面文字。
作为一代翻译名家,梁实秋对翻译有他独到的理论。
他认为翻译首先要慎重选材。
他坚持只翻译一流的外国作品,因为一流的作品会反映永恒的人性,蕴含深刻的哲理。
只有这样的作品才会给后人以启迪,发挥它不朽的价值。
雅舍梁实秋赏析
雅舍梁实秋赏析雅舍梁实秋赏析雅舍是作者梁实秋的代表之一,下面请看小编特地为大家收集的雅舍梁实秋赏析详细内容!欢迎阅读!雅舍梁实秋赏析 1梁实秋(1903~1987),名治华,字实秋,北京人,原籍浙江杭县。
一生著作甚丰,散文集《雅舍小品》一、二、三集行世,文学批评论文集多种,经近40年的时间独立翻译完成莎士比亚全集40卷。
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学者、文学家和翻译家。
《雅舍》是他的散文集《雅舍小品》的小篇之首。
本文写于1938年,当时抗日战争已经爆发,国难当头,大学教授到重庆只能住陋室。
明明是陋室,却偏偏称“雅舍”,这表现了作者对战争年代的无奈,对自己生活环境的自我调侃,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天朗乐观的心态和旷达超脱的情怀。
文章开篇简洁自然,像是闲来之笔,但在读到“砖柱”、“木头架子”、“瓦”、“竹篦墙”、“泥灰”时,我们能从“孤零零”、“瘦骨嶙峋”、“单薄”、“可怜”等词语中体会以作者不满的情绪。
即不满却又对它的“好感油然而生”,可见其文风之幽默。
由此我们便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评价四川人造房子用“经济”一词,为什么在写到“雅舍”的时候用了引号。
在作者眼中,“雅舍”各有它的个性和风格。
其一、“雅舍”筑在半山腰,前临稻田,后接榛莽,围以竹林、水池等,是一亦俗亦雅之地。
由此,作者得出为友之道,“好友不嫌路远,路远乃见情谊”。
其二,“屋内地板乃依山势而铺,一面高,一面低,坡度甚大”,“每日由书房走到饭厅是上坡,饭后鼓腹而出是下坡。
这样的句子用词逼真、细腻,真实地再现了房子的简陋和不方便,字里行间又表现出作者处之泰然的幽默感。
堂堂知名教授居此陋室,本已无限辛酸,而他却以旷达超然的胸襟从容视之,以宽缓舒和的语气予以调侃,自具雅人情致,别有况味。
其三,和人共一套房,常有“隔壁戏”:“邻人轰饮作乐,咿唔诗章,喁喁细语,以及鼾声,喷嚏声,吮汤声,撕纸声,脱皮鞋声,均随时由门窗户壁的隙处荡漾出来,破我岑寂”。
陋室多有不便,但作者却以审美的眼光,从中挖掘出它的许多可人之处,听话听声,言外之意也很有分寸地表现着作者闲适、散淡、不与人争的生活态度。
梁实秋先生对翻译的贡献
展学校体育;二是强化体育方面的道德教 还资助东北大学篮球队及足球队远征日本, 体育事业,不但能够改变国人在国际上柔弱
育,重视体育文化的交流,并规范发展竞技 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与此同时,张学良还 的形象,而且还能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气
体育;三是主张体育终身发展的思想,并提 出资 3000 银元,以资助中国东北的两名选 质,以实现国家及民族的复兴。可见,张学良
文学史》及《莎士比亚全集》等。梁实秋先生 第一个翻译作品。1923 年 8 月,梁实秋圆满 品。如:他翻译了 P.E.More 的 《资产与法
对中国的翻译事业有着重要的贡献,其翻译 完成了清华的学业,开始了留美生涯。在赴
莎士比亚作品时表现出和谐圆融的审美情 美的路上,他还翻译了 C.Rossetti 的《约翰,
运动会,而且还亲自致开幕词。同年 10 月, 体素质,并为其知识的培育打下坚实的基 张学良还邀请了法国选手来沈阳参加示范 础。因此,体育代表着一个国家及民族的精 运动会,并亲自主办了一次旅奉外国人的网 神。张学良还认为,体育不但是教育的一个 球比赛。1929 年 10 月份,张学良还特别邀 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与民族的危亡有着密 请了日德两国的一流选手来华参加中日德 切的联系,因为只有健身才能强国及抵御外 三国田径对抗赛,中国运动员刘长春第一次 敌的入侵。因此,张学良在学校推行较为严 摘取了东亚田径之王的桂冠。同时,张学良 格的军事训练制度,并认为通过提倡与发展
操,并融合了西方古典的美学思想。另外,梁 我对不起你》,这还都属于试笔性质。第二年
实秋的翻译实践体现出了一种强烈的对话 夏天,梁实秋从科罗拉多大学英文系毕业,
精神,尤其是其对翻译作品中文化内涵的传 顺利进入哈佛大学研究所,并选修了欧文·
□
请简述梁实秋相关文学常识
请简述梁实秋相关文学常识摘要:一、梁实秋简介二、梁实秋的文学成就1.散文创作2.文学批评3.翻译作品三、梁实秋的代表作品1.《雅舍小品》2.《荷塘月色》3.《背影》四、梁实秋的文学风格1.语言风格2.思想内容正文:梁实秋,原名梁秋实,字实秋,1903年出生于中国浙江杭州,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批评家、翻译家。
他的一生致力于文学事业,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梁实秋的文学成就丰富多样,其中包括散文、文学批评和翻译作品。
他的散文作品以其优美的语言和独特的风格受到广泛好评。
在散文创作方面,梁实秋关注生活琐事,以敏锐的观察力和富有哲理的思考描绘人生百态。
他的散文作品既有幽默风趣的一面,也有深沉内敛的一面,展现了其丰富的内心世界。
作为文学批评家,梁实秋积极参与中国现代文学的讨论。
他关注文学创作的方法、技巧和审美价值,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他的文学批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为推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翻译方面,梁实秋致力于向中国读者介绍西方文学。
他翻译了许多西方名著,如莎士比亚的戏剧、约翰·济慈的诗歌等。
他的翻译作品既忠实于原文,又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
梁实秋的代表作品有《雅舍小品》、《荷塘月色》和《背影》等。
其中,《雅舍小品》以其幽默风趣的散文风格受到读者喜爱;《荷塘月色》以优美的景物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而《背影》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亲情故事,展现了梁实秋深沉的内心世界。
梁实秋的文学风格独具特色。
在语言风格上,他力求简洁、明了,注重文字的韵律美。
他的作品既有对现实生活的讽刺,也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展现了丰富的情感内涵。
在思想内容上,梁实秋关注人性、关注生活,以独特的视角剖析社会现象,寓意深刻。
总之,梁实秋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文学成就和独特风格使他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翻译名家之梁实秋
目录一、人物介绍(1)生平简介(2)翻译之路(3)伟大成就二、梁实秋对翻译的观点(1)梁实秋的观点(2)梁实秋对翻译的一些见解三、翻译书目(1)主要翻译作品(2)著名译文《莎士比亚全集》的诞生四、大师的逸事(1)逸事之一(2)逸事之二(3)逸事之三翻译名家之梁实秋(09外语系教育二班:李欢田嘉璐黄恋谭艳青廖兰)<人物介绍>1、生平简介梁实秋,号均默,原名梁治华,字实秋,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
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祖籍浙江杭州,出生于北京。
1915年夏,考入清华学校。
1923年8月赴美留学,专攻英语和欧美文学。
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南京东南大学、青岛大学(后改为国立山东大学)并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北京师范大学。
1949年5月移居台湾,先后任台湾省立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台湾省立师范大学文学院长。
1987年11月3日病逝于台北。
梁实秋是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主要作品有《文艺批评论》、《雅舍小品》、《英国文学史》、《英国文学选》等,并翻译有《莎士比亚全集》。
2、翻译之路梁实秋被任为外国文学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成为学校里的大员。
青岛大学于1930年10月21日正式开学,梁实秋担任的课程有“英国文学史”、“文艺批评”等,这些课都是以前讲过的,轻车熟路。
他除了担任教学和外文系的行政职务外,还负责图书馆的工作,购书、内部行政事务等等,工作十分忙碌。
在青岛期间,除了教学,梁实秋更多的时间还用在读书、写作和翻译上。
此前,他在上海从事文学批评时,曾遭到以鲁迅为首的左翼文学家的猛烈攻伐。
来到青岛后,梁实秋他已基本上绝意于批评而潜心于读书了。
他制定了一个庞大的读书计划,其中,《十三经注疏》、《资治通鉴》、《二十一史》被列在首位。
《十三经注疏》全系“圈读”,而《资治通鉴》除圈读外,还加了批注。
一部仇兆鳌的《杜诗详注》一直跟了他五十年,都被“翻烂了”。
梁实秋与莎士比亚作品翻译
的英文教师,对他给予了英文学习上的悉心 且对之增加了必要的“批注”;在阅读《十三 的影响,19 世纪中叶,随着西方传教士的介
指导。由于清华学堂普遍强调英文课程的考 经注疏》时,整部书籍全部被他“圈读”了个 绍,莎士比亚的名字进入了中国。之后,清末
核,对于汉语、历史和修辞等课程一般要求
思想家严复、梁启超分别于 1894 年和
正是凭着渊博的西方文化知识以及深
育教学完全采用美国式的西方教育方法,因 了日常的教学工作,梁实秋将很多时间都用 厚的国文造诣水准,梁实秋在对莎士比亚作
此在课程的安排上尤其强调英文教学,各类 于阅读和了解中国的古典文集之上。为此, 品的翻译中,委婉生动地将其内容原汁原味
课程比如英文、写作、数学、物理、生物、社会 他曾经制订过一个非常庞大的读书计划,其 地陈述和表达出来,为人们树立了西方文学
年秋考入清华学堂,求学期间他刻苦认真, 议在理性指引下应从普遍的人性出发开展 “在厕内看书,在枕上看书,是我的毛病,积
博览群书,并开始尝试文学写作和翻译训 恰当的文学创作。回国之后,梁实秋曾在青 习难除,不足为训。”[1]94
练。清华学堂当时是一所留美预备学校,教 岛大学(今山东大学)任教。在青岛期间,除
朝算术家长期探索与不断积累的基础上的,
[2]郭书春《. 九章算术》和刘徽注中之率概念及其 应用试析[A].科学文集刊编辑委员会.科学史集刊
但仅从数学发展史的学术水平来说,秦九韶 (十一)[C].北京:地质出版社,1984. [3]朱一文.秦九韶“历家虽用,用而不知”解[J].自然
适、张准为正副委员长的编译委员会,聘
复兴以来,过于强调实际生活“物的原则”而
请徐志摩、陈寅恪、闻一多、梁实秋等组成
式晚了好些年。秦九韶在数值解多项式方程 化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尤其是其“大衍术” 是寻求应用问题的解决方法,当时最难的问
梁实秋简介资料
梁实秋简介资料梁实秋(1903年1月6日-1987年11月3日),号均默,原名梁治华,字实秋,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中国著名的散文厂―、、才.Tv 、.-、、才豕、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华人世界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祖籍中国浙江杭县(今余杭),出生于北京。
下面我们来看看梁实秋简介资料,欢迎阅读。
代表作有《雅舍小品》(从1949年起20多年共出4辑)、《雅舍谈吃》、《看云集》、《偏见集》、《秋室杂文》、长篇散文集《槐园梦忆》等。
30年代开始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持续40 载,到1970年完成了全集的翻译,计剧本37册,诗3册。
晚年用7年时间完成百万言著作《英国文学史》。
主编有《远东英汉大辞典》。
【梁实秋-生平年表】1915年秋考入清华学校。
在该校高等科求学期间开始写作。
第一篇翻译小说《药商的妻》1920年9月发表于《清华周刊》增刊第6期。
第一篇散文诗《荷水池畔》发表于1921年5月28日《晨报》第7版。
1923年毕业后赴美留学,1926年回国任教于南京东南大学。
1924年到上海编缉《时事新报》副刊《青光》,同时与张禹九合编《苦茶》杂志。
不久任暨南大学教授。
1930年,杨振声邀请他到青岛大学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长。
1932年到天津编《益世报》幅刊《文学周刊》。
1934年应聘任北京大学研究教授兼外文系主任。
1935年秋创办《自由评论》。
七七事变,离家独身到后方。
1938 年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到重庆编译馆主持翻译委员会并担任教科书编辑委员会常委,年底开始编辑《中央日报》副刊《平明》。
抗战胜利后回北平任师大英语系教授。
1949年到台湾,任台湾师范学院( 后改师范大学)英语系教授,后兼系主任,再后又兼文学院长。
1961年起专任师大英语研究所教授。
1966年退休。
1987年11月3日病逝于台北。
40 岁以后着力较多的是散文和翻译。
散文代表作《雅舍小品》从1949 年起20多年共出4 辑。
30年代开始翻译莎士比亚作品,持续40载,到1970年完成《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计剧本37 册,诗3 册。
梁实秋翻译思想及影响
译作片段赏析
The setting sun, and music at the close; As the last taste of sweets, is sweetest last; Writ in remembrance more than things long past.
梁实秋追求的是一种雍容尔雅、温和内敛的译文 风格, 崇尚“ 文贵在简约”, 认为文章的效果并非通过 词藻美来实现, 而是力求言辞巧妙恰切;不主张人的 自然情感的直露的发泄, 这种方式使得他的译文在 总体上具有含蓄、简洁、典雅的艺术特征。
翻译原则
梁实秋追求的是“忠实”。梁实秋在《翻译的信念 》提出了10条信念, 其中两个方面是, 梁主张翻译与研 究结合, 译前要作充分的准备工作; 以“存真”的态度 翻译, 体现“文化传真”的精神。(严晓江,2008: 6174)。在翻译实践上, “我翻译中首先要注意之事是忠 于原文, 虽不能逐字翻译, 至少尽可能逐句翻译, 决不 删略原文, 同时还尽可能保留莎氏的标点。”(梁实秋, 1989: 84 )梁实秋的忠实既指忠实原文的内容, 也指忠 实原文形式。在内容和形式上不能兼得时, 更加注重 形式。
梁实秋先生对“考尔考斯”进行了注释,他认为 “在翻译的时候,双关语非常令人为难,几乎是 无法翻译,如果完全置之不理又觉得对原文不忠, 无可奈何只得加上一个注解,作为交代”。
黄色的头发披在她的额角上就像是金羊毛; 使得她的贝尔蒙住宅变成了考尔考斯的海滨, 来了无数的求她的哲孙
He made you for a highway to my bed; But I,a maid,die maiden-widowed.
3.译文作品赏析
Hang on her temples like a gold fleece; Which makes her seat of Belmont colchos's serald, And many Jasons come in quest of her. 《威尼斯商人》第一幕第一景
梁实秋的创作与翻译
梁实秋的创作与翻译 梁实秋 的创作与翻译相得益彰,其代表作"雅舍"系列散文 和汉译 《莎士比亚全集》 恪守"中庸"之道, 体现了"隔" 与"不隔"的文化心态。
1、生平简介 梁实秋,号均默,原名梁治华,字实秋,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
中国著 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 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祖籍浙江杭州,出生于 北京。
1915 年夏, 考入清华学校。
1923 年 8 月赴美留学, 专攻英语和欧美文学。
回国后, 先后任教于南京东南大学、 青岛大学(后改为国立山东大学)并任外文系 主任兼图书馆馆长、北京师范大学。
1949 年 5 月移居台湾,先后任台湾省立师 范学院英语系主任、 台湾省立师范大学文学院长。
1987 年 11 月 3 日病逝于台北。
梁实秋是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主要作品有《文艺批 评论》、《雅舍小品》、《英国文学史》、《英国文学选》等,并翻译有《莎士 比亚全集》。
2、翻译之路 梁实秋被任为外国文学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 成为学校里的大员。
青岛大学 于 1930 年 10 月 21 日正式开学, 梁实秋担任的课程有“英国文学史”、 “文艺批评”等,这些课都是以前讲过的,轻车熟路。
他除了担任教 学和外文系的行政职务外,还负责图书馆的工作,购书、内部行政事务等等,工 作十分忙碌。
在青岛期间,除了教学,梁实秋更多的时间还用在读书、写作和翻 译上。
此前,他在上海从事文学批评时,曾遭到以鲁迅 为首的左翼文学家的猛烈攻伐。
来到青岛后, 梁实秋他已基本上绝意于批评 而潜心于读书了。
他制定了一个庞大的读书计划,其中,《十三经注疏》、《资 治通鉴》 、 《二十一史》 被列在首位。
梁实秋
梁实秋梁实秋平生三大成就:一是文学创作,他的散文、小品、杂文集多达20多种;二是文学批评,影响极其深远,很有现实意义;三是翻译《莎士比亚全集》1、散文内容:回忆青少年往事,记录个人经历及生活环境,抗战时文化界人士的享乐情形,赴台后的个人生活和际遇。
可谓内容广泛,写尽社会百态,其中都浸润了作家大半生的生活遭际和情感积淀。
他的散文:旁征博引,内蕴丰盈,行文崇尚简洁,洞察人生百态,文笔谐趣横生,严肃中见幽默,幽默中见文采。
这种散文正体现了他平和的人生态度。
晚年的怀念故人思恋故土的散文写得深沉,感人至深。
其中,朴实中见幽默是他的最重要的特色,作品中时常看到他迷人气息的文笔,富有清丽的隽永韵味。
同时又含有一种古典美,他的文笔也非常好的体现他的学者气质,包括他对社会人生和名族命运的关注和正义感,在文章中引经据典,笑谈趣事,杂而不乱,信手拈来,飘忽不定,随心所欲,知识量非常高。
文笔淳正娓娓道来,点出人人都有的经历,引起人们的共鸣。
进入晚年的梁实秋更是用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博学豪放、清丽典雅的风格写出许多思乡怀国的佳作。
2、文学批评梁实秋站在浪漫主义的对立面以古典主义的标准来衡量新文学中的浪漫主义,他也曾鼓吹浪漫主义,写下:“我底心情就这样疯狂的驰骤,理智的缰失了他的统驭力”至于他的人性论以及对阶级性的反对,个人不是很了解。
但是他和鲁迅掀起的这种文学派别之间的辩论,还是给当时的文坛创造了一种热烈的氛围,可以肯定的是其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3、翻译《莎士比亚全集》这作品是他耗时最长、用精力最大的一项伟大的工程,历时37年。
他用他独到之处来翻译,忠于原文,保留莎士的标点,可以看出他严谨的态度。
翻译不能硬译,给后人以启发。
“隔”与“不隔”——论梁实秋创作与翻译的文化心态
21 0 1年 1 0月
广州大学学报 ( 社会 科学 版)
Junl f unzo nvr t Sc Si c d i ) o ra o a ghuU i sy( oi c n e io G ei  ̄ e E tn
Vo . 0 N . O 11 o 1 0t 0 1 c .2 1
基金项 目:0 9年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 资助项 目( 9 Y 0 6 20 0FY0) 作者简介 : 晓江, 严 南通大学副教授 , 学博士 , 文 从事 比较 文学 、 翻译学研究 。
广州 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 版)
21 0 1年第 1 0卷
采取 ‘ 陌生 化 ’ 段 , 造 出新 的 艺术 形 式 , 人 们 手 创 让 从 自动感 知 中解 放 出来 , 重新 审美 地感 知原 来 的 事 物 。作 家应 尽可 能 地 延 长 人 们 这 种 审 美 感 知 的 过 程 。所 谓 ‘ 生 化 ’ 是 要 使 现 实 中 的 事 物 变 陌 就
守“中庸 ” 道 , 之 体现 了“ 与 “ 隔” 隔” 不 的文化 心 态。一 方 面 , 实秋 的散 文在 闲适 、 梁 幽默的 氛 围 中描 摹人 性 , 匡救世 风 , 的 莎剧译 文 注重 文 学的 艺术性 和“ 他 陌生化 ” 效应 , 种 “ 这 隔” 的文化 心 态有 助 于 形成 中国文 学与文化 的 多元化 局 面 ; 另一 方 面 , 实秋 的散 文倡 导儒 家思想 的人 文精 神 和 文 学的道 梁 德 价 值 , 的 莎剧译 文传 递 了“ ” “ ” “ 、 和 ” 伦 理观 念 , 种 “ 隔” 他 信 、 仁 、 中” “ 等 这 不 的文 化 心 态有 助 于 弘扬 中西传统 文化 中的某 些优 良特质 , 促进 中外文 学的 互动 。
梁实秋《雅舍》赏析
梁实秋《雅舍》赏析梁实秋《雅舍》赏析梁实秋(1903年1月6日—1987年11月3日),原名梁治华,字实秋,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浙江杭县(今杭州)人,出生于北京,中国著名的现当代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梁实秋《雅舍》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梁实秋《雅舍》原文】到四川来,觉得此地人建造房屋最是经济。
火烧过的砖,常常用来做柱子,孤零零的砌起四根砖柱,上面盖上一个木头架子,看上去瘦骨嶙嶙,单薄得可怜;但是顶上铺了瓦,四面编了竹篦墙,墙上敷了泥灰,远远的看过去,没有人能说不像是座房子。
我现在住的“雅舍”正是这样一座典型的房子。
不消说,这房子有砖柱,有竹篦墙,一切特点都应有尽有。
讲到住房,我的经验不算少,什么“上支下摘”,“前廊后厦”,“一楼一底”,“三上三下”,“亭子间”,“茅草棚”,“琼楼玉宇”和“摩天大厦”各式各样,我都尝试过。
我不论住在哪里,只要住得稍久,对那房子便发生感情,非不得已我还舍不得搬。
这“雅舍”,我初来时仅求其能蔽风雨,并不敢存奢望,现在住了两个多月,我的好感油然而生。
虽然我已渐渐感觉它是并不能蔽风雨,因为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渗如滴漏。
纵然不能蔽风雨,“雅舍”还是自有它的个性。
有个性就可爱。
“雅舍”的位置在半山腰,下距马路约有七八十层的土阶。
前面是阡陌螺旋的稻田。
再远望过去是几抹葱翠的远山,旁边有高粱地,有竹林,有水池,有粪坑,后面是荒僻的榛莽未除的土山坡。
若说地点荒凉,则月明之夕,或风雨之日,亦常有客到,大抵好友不嫌路远,路远乃见情谊。
客来则先爬几十级的土阶,进得屋来仍须上坡,因为屋内地板乃依山势而铺,一面高,一面低,坡度甚大,客来无不惊叹,我则久而安之,每日由书房走到饭厅是上坡,饭后鼓腹而出是下坡,亦不觉有大不便处。
“雅舍”共是六间,我居其二。
篦墙不固,门窗不严,故我与邻人彼此均可互通声息。
梁实秋 中英简介
梁实秋1903年梁实秋出世在北京。
他的父亲梁咸熙,是一个清朝末年的秀才。
在1915到1923期间他曾就读于北京的清华学校。
之后他在科罗拉多大学学习再往后他踏上了他的研究生学习在哈佛和哥伦比亚大学。
在哈佛大学他的研究方向是西方文学批评,受到白璧德新人文主义的影响。
Liang was born in Beijing in 1903. Hisfather, Liang Xianxi, was a Xiucai in the Qing Dynasty.He was educated at Tsinghua College in Beijing from 1915 to 1923. He went on to study at Colorado College and later pursued his graduate studies at Harvard and Columbia Universities. At Harvard, he studied literary criticism under Irving Babbitt, whose New Humanism helpedshape his conservative literarytenets.1926年他返回中国后,他作为一个在几所大学教书的大学英语教授开始了漫长的职业生涯,其中包括北京大学,青岛大学和济南大学。
他还担任过一系列文学副刊和期刊的编辑,包括著名的新月月刊(1928–1933)。
这期间他发表了大量的文学著作显示了白璧德对他的强烈的影响和证明他的人类的生活和自然是适合文学的唯一主题的信念。
最著名的是其中的浪漫和经典,文学与革命,文学的严肃性与文学的永恒。
在这些论著中,他坚持文学的超越阶级和强烈反对使用宣传目的的文学的东西的内在价值。
这些声明和他在中国的雅克卢梭等浪漫主义者的过度影响引发了他和鲁迅之间的论战并让他受到了左翼作家的共同攻击。
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
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翻译主体的身份和语言问题——以鲁迅与梁实秋的翻译论争为中心1929 年9 月10 日,梁实秋( 1903 -1987)的批评文章《论鲁迅先生的“硬译”》在《新月》杂志上刊出。
此文引发了1930年代前期有关翻译问题的论争,在中国现代翻译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
梁文发表半年之后的1930年年3月,鲁迅(1881 - 1936)发表回应文章《“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论争局面初步形成。
1931 年12 月,鲁迅在《几条“顺”的翻译》一文中指出∶“在这一个多年之中,拚死命攻击‘硬译’的名人,已经有了三代:首先是祖师梁实秋教授,其次是徒弟赵景深教授,最近就来了徒孙杨晋豪大学生。
”由此可见论争之延续性。
同样是在1931年12月,鲁迅与瞿秋白用通信的方式讨论翻译问题,并先后将通信发表在《十字街头》和《文学月报》,有关翻译的讨论高潮再起。
鲁迅对翻译论争的参与,至少持续到1935年4月《非有复译不可》一文在上海《文学》月刊上发表。
这场翻译论争①发生在无产阶级文学兴起和“翻译洪水泛滥”②的特殊时期,由于众多翻译家的参与,涉及翻译的政治性、译者的身份以及翻译美学等中国现代翻译学发展过程中的基本问题,并与清末至1920年代中国固有的翻译观念构成关联。
本文试图以鲁迅与梁实秋的相关文章为中心,对此进行考察。
一翻译理论与政治性梁实秋《论鲁迅先生的“硬译”》的立论是从讨论“死译”和“曲译”的优劣开始的。
文章开头引用陈西滢的观点——所谓“死译的病虽然不亚于曲译,可是流弊比较的少,因为死译最多不过令人看不懂,曲译却愈看得懂愈糟”,在此基础上反陈西滢之道而行之,认为“曲译”与“死译”相比尚有可取之处,理由是“曲译”不会通篇皆“曲”,“读的时候究竟还落个爽快”,而“死译一定是从头至尾的死译,读了等于不读,枉费时间精力。
况且犯曲译的毛病的同时绝不会犯死译的毛病,而死译者却不妨同时是曲译。
”那么何谓“死译”? 梁实秋依然是引用陈西滢的话——“他们非但字比句次,而且一字不可增,一字不可先,一字不可后,名曰翻译:而‘译犹不译’,这种方法,即提倡直译的周作人先生都谥之为‘死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实秋的创作与翻译梁实秋的创作与翻译相得益彰,其代表作雅舍系列散文和汉译《莎士比亚全集》恪守中庸之道,体现了隔与不隔的文化心态。
1、生平简介梁实秋,号均默,原名梁治华,字实秋,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
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祖籍浙江杭州,出生于北京。
1915年夏,考入清华学校。
1923年8月赴美留学,专攻英语和欧美文学。
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南京东南大学、青岛大学(后改为国立山东大学)并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北京师范大学。
1949年5月移居台湾,先后任台湾省立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台湾省立师范大学文学院长。
1987年11月3日病逝于台北。
梁实秋是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主要作品有《文艺批评论》、《雅舍小品》、《英国文学史》、《英国文学选》等,并翻译有《莎士比亚全集》。
2、翻译之路梁实秋被任为外国文学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成为学校里的大员。
青岛大学于1930年10月21日正式开学,梁实秋担任的课程有英国文学史、文艺批评等,这些课都是以前讲过的,轻车熟路。
他除了担任教学和外文系的行政职务外,还负责图书馆的工作,购书、内部行政事务等等,工作十分忙碌。
在青岛期间,除了教学,梁实秋更多的时间还用在读书、写作和翻译上。
此前,他在上海从事文学批评时,曾遭到以鲁迅为首的左翼文学家的猛烈攻伐。
来到青岛后,梁实秋他已基本上绝意于批评而潜心于读书了。
他制定了一个庞大的读书计划,其中,《十三经注疏》、《资治通鉴》、《二十一史》被列在首位。
《十三经注疏》全系圈读,而《资治通鉴》除圈读外,还加了批注。
一部仇兆鳌的《杜诗详注》一直跟了他五十年,都被翻烂了。
对这些卷帙浩繁的典籍,他是下了真功夫的,一部《十三经注疏》他甚至是在厕所里读完的。
他自述说,将经书置于厕内,虽云不敬,但逐日浏览,稍得大意,亦获益不浅。
厥后对于经书始知仔细阅读。
在厕内看书,在枕上看书,是我的毛病,积习难除,不足为训。
但梁实秋更用心的还是他的翻译工作。
也正是在青岛大学,他开始了自己一生中最为人所钦仰、也是规模最为浩大的工程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
1930年底,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即美国庚款委员会)开第6次年会,议决成立编译委员会,以胡适、张准为正副委员长。
经胡适推荐,第29次执行委员会议通过聘请了丁文江、徐志摩、陈寅恪、傅斯年、赵元任、闻一多、梁实秋、竺可桢等13人为编译委员会委员。
编译委员会下分两组,一为自然科学组,一为文史组,其工作则分为三部,其中一部是世界名著部,任务是选择在世界文化史上曾发生重大影响之科学、哲学、文学等名著,聘请能手次第翻译出版。
编译委员会成立后,胡适拟定了一个计划,准备成立一个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专门委员会,由闻一多任主任,成员有徐志摩、叶公超、陈源、梁实秋,共5人。
其工作为担任翻译及审查,并先行试译,以期决定体裁问题,经费暂定为5万元。
为此,胡适曾致信与闻一多、梁实秋仔细研究过,他认为; 最重要的是决定用何种文体翻莎翁。
我主张先由一多、志摩试译韵文体,另由你(指梁实秋)和通伯(指陈源)试译散文体。
试验之后,我们才可以决定。
或决定全用散文,或决定用两种文体。
对这项工作,起初闻一多等都很热心,做了初步的计划,自己分工从《哈姆雷特》入手,预计5年内先成莎集。
然而,由于时局不靖,大多数成员未能按计划进行。
1931年11月徐志摩去世后,人手更为缺乏,合译计划遂无法实现。
3、伟大成就梁实秋原来对莎士比亚的认识也甚为有限,只在读书时读过《麦克白》、《亨利四世》等几个剧本,但他自念翻译莎剧乃极有意义之工作,遂决定独立为之。
他制订了一个翻译计划,预备默默耕耘,每年译出两部,18年后中文本莎翁全集即可问世。
从此以后,在教学之余,梁实秋就开始埋头翻译莎剧,到抗战前夕共完成了8部,4部悲剧4部喜剧。
1936年,商务印书馆开始出版梁译莎剧,到1939年,相继出版了《哈姆雷特》、《马克白》、《李尔王》、《奥赛罗》、《威尼斯商人》、《如愿》、《暴风雨》、《第十二夜》等8部。
1967年,梁译《莎士比亚全集》才最终完成出版,这是梁实秋对于中国文化的最杰出贡献。
梁实秋平生主要有三大成就:一是文学创作与文学评论,他出版的散文、小品、杂文集多达20多种;二是编纂英汉词典,他编写了30多种英汉字典、词典及英文教科书;三是翻译《莎士比亚全集》,这也是耗时最长、用精力最大的一项工程。
可以说梁实秋不愧为一代文学大师、翻译大师。
梁实秋对翻译的观点1、无论是机关主持的,或私人进行的翻译,对于原著的选择宜加审慎,愚以为有学术性者,有永久价值者,为第一优先。
有时代需要者,当然亦不可尽废。
惟尝见一些优秀的翻译人才做一些时髦应世的翻译,实乃时间精力的浪费。
西方所谓畅销书,能禁得时间淘汰者为数不多,即以使世俗震惊的诺贝尔文学奖而言,得奖的作品有很多是实至名归,但亦有浪得虚名不负众望者,全部予以翻译,似不值得。
2、译者不宜为讨好读者而力求提高文字之可读性,甚至对于原著不惜加以割裂。
好多年前,我曾受委托审查一部名家的译稿吉朋的《罗马衰亡史》。
这是一部大书,为史学文学的杰作。
翻阅了几页,深喜其译笔之流畅,迨与原文对照乃大吃一惊。
原文之细密描写部分大量被删割了,于其删割之处巧为搭截,天衣无缝。
译者没有权力做这样的事。
又曾读过另一位译者所译十六世纪英国戏剧数部,显然,他对于十六世纪英文了解不深。
英文字常有一字数义,例如flag译为旗,似是不误,殊不知此字另有一义为菖蒲。
这种疏误犹可原谅,其大量的删节原作,重辄一二百行则是大胆不负责任的行为,徒以其文字浅显为一些人所赞许。
3、中西文法不同,文句之结构自异。
西文多子句,形容词的子句,副词的子句,所在多是,若一律照样翻译成中文,则累赘不堪,形成为人诟病的欧化文。
我想译为中文不妨以原文的句为单位,细心体会其意义,加以咀嚼消化,然后以中文的固有方式表达出来。
直译、意译之益或可兼而有之。
西文句通常有主词,中文句常无主词,此又一不同之例。
被动语态,中文里也宜比较少用。
4、翻译人才需要培养,应由大学国文英语系及研究所担任重要角色。
不要开翻译课,不要开训练班,因为翻译人才不能速成,没有方法可教,并且没有人能教。
在可能范围之内,师生都该投入这一行业。
重要的是改正以往的观念,莫再把翻译一概摒斥在学术研究与文艺活动之外。
对于翻译的要求可以严格,但不宜轻视。
5、主张译人语国化。
译文就更注重文本意境的传达,求的是神似而非形似,不局限于形式的严格对等。
故在译文形式上相对比较松散,格律不严谨,在语言使用上,文风朴素清雅,把原诗那种浓烈的感情通过自己的素丽文笔呈现出来。
比如夏天也嫌太短促,匆匆而过很明显、美繁荣事物总不免要凋落,偶然的,或是随自然变化而流转,读起来更像是散文。
可见,译者的风格在语言风格的选取上、在形式格律的取舍上,都得到了彰显,尽管在传达原作风格上,诗味不够,语言也不够华丽,该译文仍不失为佳译。
至少我们看到了立体的作者和译者。
6、梁实秋对翻译的一些见解翻译可以说不是一门学问,也不是一种艺术,只是一种服务。
所以译者不是学者,而有时被情势所迫,不得不接近于学者治学态度的边缘,否则便不是良好的服务。
凡是艺术皆贵创造,翻译不是创造。
翻译是把别人的东西,咀嚼过后,以另一种文字再度发表出来,也可说是改头换面的复制品。
然而在复制过程中,译者也需善于运用相当优美的文字来表达原著的内容与精神,这就也像是创造了,虽然是依据别人的创作为固定的创造素材。
所以说翻译不是艺术而也饶有一些艺术的风味。
翻译,若认真做,是苦事。
逐字逐句,矻矻穷年,其中无急功近利之可图。
但是苦中亦有乐。
翻译不同创作,一篇创作完成有如自己生育一个孩子,而翻译作品虽然不是自己亲生,至少也像是收养很久的一个孩子,有如亲生的一般,会视如自己出。
翻译又像是进入一座名园,饱览其中的奇花异木,亭榭楼阁,循着路线周游一遭而出,耳目一新,心情怡然。
总之,一篇译作杀青,使译者有成就感,得到满足。
翻译是为了人看的,但也是为己。
昔人有言,阅书不如背书,背书不如抄书。
把书抄写一遍,费时费力,但于抄写过程之中仔细品味书的内容,最能体会其中的意义。
我们如今可以再补一句,抄书不如译书。
把书译一遍费时费力更多,然而一字不苟地字斟句酌之余必能比较的更深入了解作者之所用心。
一个人译一本书,想必是十分喜爱那一本书,花时间精力去译它,是值得的。
译成一部书,获益最多的,不是读者,是译者。
无论是机关主持的,或私人进行的翻译,对于原著的选择宜加审慎,愚以为有学术性者,有永久价值者,为第一优先。
译者不宜为讨好读者而力求提高文字之可读性,甚至对于原著不惜加以割裂。
中西文法不同,文句之结构自异。
西文多子句,形容词的子句,副词的子句,所在多是,若一律照样翻译成中文,则累赘不堪,形成为人诟病的欧化文。
翻译人才需要培养,应由大学国文英语系及研究所担任重要角色。
翻译书目之梁实秋翻译莎士比亚的故事1、主要翻译书目梁实秋一生翻译了很多作品,其中包括:《阿伯拉与哀绿绮斯的情书》《结婚集》《潘彼得》《西塞罗文录》《职工马南传》《威尼斯商人》《奥赛罗》《哈盂雷特》《暴风雨》《吉尔菲先生之情史》《情史》《咆哮山庄》《百兽图》《莎士比亚戏剧集20种》《雅舍译丛》《莎士比亚全集》。
2、著名译文《莎士比亚全集》的诞生这当中最有名的算是梁实秋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了,梁实秋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不仅历时长、工程大,而且尚有鲜为人知的奇特经历。
梁实秋在晚年回顾他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经历时说:使我能于断断续续30余年完成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者,有三个人:胡先生、我的父亲、我的妻子。
翻译莎翁的剧作不是梁实秋个人的选择,而是胡适先生的倡导。
正由于胡适先生的倡导合乎梁实秋读第一流书的主张,才使得梁实秋接受了这个挑战。
1930年,任职于中华教育基金董事会翻译委员会的胡适,雄心勃勃地制定了一个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计划。
胡适共物色五人担任翻译,他们是闻一多、徐志摩、陈西滢、叶公超和梁实秋,计划五至十年完成。
对这样一个庞大计划,梁实秋从一开始态度就十分积极,他不仅明确答应承担一部分任务,而且拟定了八条具体实施计划,得到了胡适的首肯。
从此,梁实秋文学实践中极其壮丽辉煌的诗篇开始了,他个人的命运注定和伟大的莎士比亚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他没有辜负胡适先生的期望,以难以置信的毅力年复一年地工作着。
特别是当闻一多、徐志摩等四人临阵退出,梁实秋便一个人把全部任务承担起来。
胡适先生对梁实秋的翻译工作一直非常关心,有一次,他赴美国开会,临行前还带了梁实秋刚译完的《亨利四世》,说:我要看看你的译本能不能让我一口气读下去。
胡适还对梁实秋说,等全集译成之时他要举行一个盛大的庆祝酒会。
可惜,全集译成开酒会之时胡适已经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