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负债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政府负债是地方政府以政府信用为担保取得财政资金的一种方式,而近年地方政务债务的发行量屡创新高,这虽然与政府为应对当前的经济危机大量举债刺激经济有关,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财税、行政及管理体制的原因。
现状。全国地方政府负债已超10万亿仅54个县未举债
巨额地方政府性债务终于浮出水面。审计署27日发布2011年第35号审计结果公告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107174.91亿元。
1.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由于没有制度框架表明清楚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划分,造成了当下中央与地方的现状是:财权过度上收在中央,事权过度下移到地方。
从2003年开始,随着政府对公共服务职能的强化,使得基层政府的财力需求不断提高。同时,随着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强化,中国的基层政府开
始举债或负债运行。
三、地方政府负债成因分析
地方政府债务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其最主要的成因可以从财税体制、行政体制及管理体制三方面探讨。
首先是财税体制方面的原因。1994年的财税改革之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分配不合理,中央掌握大量的财力,而地方政府的税收收入很大一部分都要上交中央国库,而后再由中央向地方调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央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不能解决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不断增加,使地方出现了财力资金的匮乏,特别是近年来不断加大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以及各项税费改革,给地方财政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而1994年税改时颁布的《预算法》明确规定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因此地方政府不得不通过非正规渠道直接或间接的借入内外债务。
其次是行政体制方面的原因。现阶段我国的行政体制也处在一个转型期,要从微观的、什么都管的全能政府转变为一个宏观的、服务型的政府,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行政体制改革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比较突出的就是体制臃肿,人浮于事,这就造成了刚性的财政支出,本来不必要的可以削减的财政支出却削减不掉,因此还存在很大的财政支出压力
(1)资本优先思维。这个思维方式最早来自于“发展才是硬道理”,随后
中国进入狂热的投资热潮,追逐GDP的增长而大量消耗本地的自然资源(如稀
土已穷),同时,导致社会贫富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地方政府为了追逐本地经济数据增长与在全国的经济排名而不遗余力、挖空资源,最终导致现在的高负债。
(2)1直接原因:各地投资"大跃进" 巨额支出加剧负债
(3)数字政绩制度。这是一个制度上的原因,在中国为官,有一个任期制,在有限的任期内得“干出成绩来”,否则就难升迁。哪里可以迅速搞出“成
绩”?就是城建、招商引资、炒房地产
(4)炒楼经济政策。这是地方高负债的第三大推手。地方政府为了促进当地楼市或房地产业,往往会以政府名义为开发商做担保,向银行套取巨额贷款,由此形成官府、开发商、银行资本家三大力量的“一体化”。但既然是“炒作”就会有泡沫,既然有泡沫就必然会破灭,既然泡沫会破灭就必然会引来债务危机,
可查资料显示,2010年河北省重点项目安排1300项、总投资1.6万亿元,年度投资计划逾2500亿元。2010年江苏200个省重点项目力争完成投资3200亿元、浙江宁波一个市敲定2010年会战攻坚项目100个,总投资2800亿元。而最受关注的莫过于,3月22日,湖北省发改委主任许克振公布了未来六到八年内投资总规模为12万亿元的投资计划。继湖北之后,相继有诸多区域抛出天量投资计划。4月2日的重庆市政府常务会上传出最新消息,重庆市今年将推出1万亿元投资计划,力争完成年度投资2000亿元。
风险
地方债偿还风险尚在安全区
隐患
78个市级政府债务率高于100%,
“2009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在特殊时期,适当的负债是有利于发展的,但当经济趋向平稳的时候,应当要保持高度警惕。”防范银行信贷财政化非常必要。
方向
推进财税体制深化改革势在必行。一是加快资源税、房产税改革的推进力度,增厚地方财政实力,增强地方财政对于地方债务的保护程度。“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全面实施资源税改革、推进房地产税改革,无疑将增强地方财政实力。
在继续推进融资平台公司的清理规范,坚决制止地方政府违规担保行为的同时,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实施全口径监管和动态监控。研究强化
地方债务制度建设,约束地方财政预算,规范地方政府投融资行为等。可研究赋予
省级政府适度举债权,逐步探索向具备条件的市级政府推开,举债计划需经国务院审批,编制地方债务预算,纳入地方预算管理,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
按照正确方向推进财税体制深化改革。搞市场经济,除了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体制。现在已经有了很好的实行“扁平化”、减少层级的开端。对财政“省直管县”改革,今后省下面的市和县,一般情况可能先形成财政为一个实体层级、一个平台,再以后行政也跟着它,达到减少层级的结果。至于说乡镇,取消农业税以后,大多数地区实际上早已经通过乡财县管和综合改革不再考虑财政设臵实
体层级,也没有任何条件设臵实体层级。即扁平化在先,跟着就是按照中央,省、市县三个层级分税,三级配臵税基。
化解政府债务主要有两个管道:上级政府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地方经济的自我发展。
四、地方政府负债风险防范措施
(一)建立健全政府债务预警机制
地方政府如果有健全的政府债务预警机制,就能对政府债务的规模结构和偿债能力实施有效预警和防控,实现政府债务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在预警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预警部门的专一性,避免出现多部门同时监管出现利益纷争,应由专门机构和专门人员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定期统计和动态监控,同时可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通过市场评价机构对政府信用进行评价,达到使公众对政府发债行为的监督和约束。
(二)建立科学的偿债机制
政府债务所取得的资金是对以后收入的提前使用,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偿债机制是保证政府信誉和财政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政府增加偿债能力可以通过加大资金统筹力度,通过经济的发展增加财政收入,也可以通过压缩不必要的财政开支来加大偿债能力。必须指出的是,地方政府可以探索性的建立偿债基金,其基金的来源可以是政府债务项目的收益,也可以是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但偿债基金的数额底线必须要保证当年债务本息所需的风险准备。
(三)建立健全政府债务信息的公开机制
由于政府负债没有纳入政府会计核算体系,因此政府财政报告中没有公开透明的政府负债风险信息,这样既不利于地方政府对本身负债情况的自查,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府的信誉,所以有必要建立政府负债信息的交流和公开机制,这样有利于上级政府更好掌握地方政府的负债情况,可以更为合理的对地方政府进行财政转移支付,同时可以通过对政府负债余额、还债情况即新增债务情况的分析比对,为政府决策提供真实、系统、科学的数据信息,以便使今后的政府债务计划更为高效合理。
1.债务增长使地方财政背上沉重包袱。局部地方已经远远超出了财政的承受能力,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负担,甚至会危及当地经济发展的安全。
2.债务余额过大加剧了财政收支矛盾。3.债务形式的多样化增加了财
政风险。
二、地方政府债务对宏观经济和政策的影响
绑架财政货币政策:中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空间受到限制,松不得也紧不得。特别是货币政策,为控制通胀,需要采取收紧的货币政策;但顾及地方政府的债务可持续和还本付息负担又不能过紧,尤其是不能简单提高贷款利率。于
是,折中的方式就是采取以稳定货币供应数量和信贷占GDP比为主的改进的货
币主义政策。,
“羊毛出在羊身上”,还债的始终是纳税人。地方政府目前欠债越多,未来家庭和企业纳税负担越重。
严重影响后续投资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