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辨治体会

合集下载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效果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效果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效果摘要: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大肠炎症性疾病,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可累及直肠和结肠的黏膜层及黏膜下层,临床上常表现为腹泻、腹痛、里急后重及黏液脓血便等,在中医属于“肠风”“大瘕泄”“肠癖”“滞下”等范畴。

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其独到之处,本文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对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进展进行概述。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进展;综述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尚不完全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大肠炎症性疾病,常累及直肠和结肠的黏膜层及黏膜下层,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

本病病程较长,常缠绵难愈,迁延反复。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

现代医学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可能与遗传、环境、免疫因素等有关[2],治疗可采用休息、饮食、水杨酸类、皮质类固醇、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方法[3],而中医则是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针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特点应用不同的给药途径,随症加减[4]。

1 病因病机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多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感受时疫之邪、脾胃虚弱等有关,为本虚标实之证,虚乃脾肾亏虚,实乃湿、热、瘀、毒壅滞大肠。

王燕等[5]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病机在于脾肾阳虚。

脾主后天,肾主先天,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肾藏精气,脾脏化生气血的功能需依赖肾中阳气的温煦作用,而肾藏精气的功能也有依赖脾水谷精微所化生气血的充养,因此,肾阳是脾阳赖以充养的根本,脾虚为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根本,久病可累及肾脏,引起肾阳虚衰,从而进一步加重本病的发展,最终导致脾与肾皆虚[6],故中医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时可采用温肾阳健脾胃的方法,肾阳得以温养,才能使脾的运化功能得到健运,进而使溃疡性结肠炎从整体上得到有效的治疗,而并不只是类似于西医单纯地针对大肠的炎症治疗而忽视了其他脏器的虚损,这会导致溃疡性结肠炎反复发作,久治不愈,加重了患者的痛苦与负担。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如何辨治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如何辨治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如何辨治?发布时间:2022-11-12T07:33:46.638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5月5期作者:李强[导读]李强(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中医医院;四川眉山620500)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在临床上指的是一种直肠与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这一疾病极为显著的特点是易反复且病程长。

体重减轻、便血、腹痛是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

近些年,我国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呈现出不断增高的趋势。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这一疾病既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同时也会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降低。

临床上始终在坚持探究适宜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方法。

中医近些年在该类患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地运用,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那么,中医是如何辨证论治慢性结肠炎患者的呢?1.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发病原因饮食因素。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消化内科疾病。

在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在工作过程中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由于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出现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饮酒过度等情况,进而会大大增加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

情志失调。

人类情致会产生七种情感变化,即惊、恐、悲思、忧、怒、喜。

剧烈的情绪变化会导致人体的肠神经功能发生紊乱现象,进而增加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

脾胃虚弱。

脾胃虚弱的人在过度劳累或饮食不节时就会因外邪而增加泻泄的几率,从而导致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发病。

2.中医辨证论治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在临床上可被划分为“腹泻”、“泄泻”的范畴。

中医关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这一疾病已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认知。

在治疗该类患者的过程中辨证分型是主要秉持的原则。

现将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辨治方法总结如下:肾脾虚寒证。

这一类型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会出现脐腹隐痛、食少倦怠、腰酸等症状。

在治疗这一类患者过程中应当坚持的原则是止泻固涩、暖脾温肾。

医生可运用真人养脏汤加减治疗该类型的患者。

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分析 关百玲

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分析  关百玲

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分析关百玲发表时间:2018-04-12T14:23:48.510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2期作者:关百玲[导读] 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

(哈尔滨市阿城区中医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300)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6例,将所有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住院时间。

结果观察组患者18例,治愈8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患者18例,治愈5例,显效4例,有效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0.8±2.2)d;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5.6±2.5)d;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溃疡结肠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辨证;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等症状,该病具有迁延难愈、易反复发作等特点[1],由于该病的发病因素尚未完全明确,临床尚无特效药物,长期使用西药副作用较大,影响患者健康。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取中医辨证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6例,所有患者符合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诊断标准。

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药物过敏患者、肠道器质性疾病患者、不能配合试验患者。

将所有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28~68岁,平均年龄为(42.6±3.5)岁;病程3个月~3年,平均病程为(1.5±0.3)年;其中轻度患者13例,中度患者5例;对照组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27~69岁,平均年龄为(42.8±3.3)岁;病程2个月~3年,平均病程为(1.3±0.6)年;其中轻度患者12例,中度患者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韩捷教授分期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韩捷教授分期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韩捷教授分期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韩婷芬;韩捷【摘要】溃疡性结肠炎属于中医“下利”的范畴,为现代难治性疾病之一.韩捷教授专攻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十余年,曾先后至德国吕讷堡医院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修,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韩捷教授认为溃疡性结肠炎根据病程可以分为三型,即初发型、慢性间歇性发作型和慢性持续型,分属中医的湿热蕴结大肠期、脾虚湿热期、脾肾亏虚期.治疗时分期辨证,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情况进行中药口服、中药灌肠、中药栓剂及俞募配穴法等治疗,抓准病机,确定治则,选择方药,随症加减,疗效甚佳,现总结如下,以飨读者.【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8(016)006【总页数】3页(P93-95)【关键词】韩捷;溃疡性结肠炎;腹泻;下利【作者】韩婷芬;韩捷【作者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仲景学术传承班,河南郑州45005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一区,河南郑州450000【正文语种】中文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以腹泻、腹痛、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为典型临床表现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韩捷教授专攻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十余年,曾先后至德国吕讷堡医院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修,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导师认为,溃疡性结肠炎根据病程可以分为三型,即初发型、慢性间歇性发作型和慢性持续型,分属中医的湿蕴大肠期、脾虚湿热期、脾肾亏虚期。

治疗时分期辨证,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情况进行中药口服、中药灌肠、中药栓剂及俞募配穴法等治疗,效如桴鼓。

导师临证时,笔者每每侍诊于侧,深有体会。

现将导师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1 清热凉血兼以利湿此法适合于初发型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属湿热蕴结大肠者。

初发型指无既往史而首次发作,病程一般不超过6个月。

多因外感时邪、饮食不节等,导致湿热蕴结大肠,气血壅滞,传导失司,脂膜血络受损,化腐成脓,并走大肠而便下脓血。

此时处于急性活动期,正盛邪实,交争剧烈,赤多白少,症状严重。

慢性结肠炎中医方3则,国医大师经验方

慢性结肠炎中医方3则,国医大师经验方

慢性结肠炎中医方3则,国医大师经验方学习倪海厦偏方大全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中医认识:认为结肠炎大多为湿热壅结、脾肾阳虚、气血两虚、气滞血瘀、饮食失调、劳累过度、精神因素而诱发。

中医认识:认为结肠炎大多为湿热壅结、脾肾阳虚、气血两虚、气滞血瘀、饮食失调、劳累过度、精神因素而诱发。

中医辨证论治:1.湿热型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槐角地榆丸或清肠饮加减。

槐角12克,地榆12克,生苡仁30克,银花12克,木香6克,川连6克,苦参15克,仙鹤草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归尾9克,积壳9克,败酱草30克。

2.瘀毒型治法:化瘀解毒。

方药:隔下逐瘀汤或桃红四物汤加减。

当归9克,赤芍12克,桃仁9克,红花9克,木香6克,川连6克,红藤15克,白头翁30克,三棱12克,莪术12克,枳实12克,八月札30克。

3.脾亏肾虚治法:健脾固肾,消症化积。

方药:参苓白术散合四神丸加减。

党参15克,炒白术12克,云苓15克,生薏仁30克,陈皮6克,罂粟壳6克,肉豆蔻9克,淡吴萸6克,野葡萄藤30克,方儿茶12克,五倍子12克,北芪20克。

饮食:1、银花红暮粥:红薯,大米,金银花,生姜。

红薯切成小块或研成细粉,加入金银花(视临床症状轻重酌量)、生姜,按常法煮饭、煮粥均可。

每日3餐均吃,要坚持吃,不少于3^4个月,方可逐步收效。

红薯含大量食物纤维,可加强肠蠕动,其所含的多量维生素E参与胶原蛋白的合成,能促进溃疡面的愈合,而含有的大量胡萝卜素对上皮组织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在红薯饭内加入金银花无疑会增强抗菌、抗炎功能,与生姜调胃和中的作用相结合。

腹胀、腹痛症状均可减轻。

2、马齿苋饭:马齿苋,大米。

马齿苋洗净切细,和大米调和。

加水常法煮饭。

可早晚服食。

连服15日以上。

本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时有效。

马齿苋是常用的清热解毒、痢止泻的中草药,也可作食物用。

乡间以马齿苋加肉作馅,包饺子、做包子等均可,有防治胃肠炎、细菌性疾等作用。

3、山药芡实扁豆糕:鲜山药,赤小豆,芡实米。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治疗的疗效观察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治疗的疗效观察

治疗措 施 , 效并不理想 。 者在 2 1 疗 笔 0 0年 5月 - 2 1 年 1 期 01 0月
间对 8 0例 溃 疡 性 结 肠 炎 患 者 实 施 中 医 辨 证 治 疗 , 收 到 满 意 疗
效 , 报道如下 。 现 1资料 与 方 法 11一般 资料 .
该 次 研 究 选 取 于 该 院 就 诊 的 ]0例 溃 疡 性 结 肠 炎 患 者 , 4 均 经 肠 镜 检 查 确 定 诊 断 。其 中男 8 3例 , 5 例 ; 龄 2 l , 女 7 年 l 8 岁 平A RI EILRAMN NF G C
中 医 中 药
溃疡性 结肠 炎中医辨证 治疗 的疗 效观察
刘 全 红
邵 阳市 双 清 区桥 头 社 区 卫 生 服 务 中 心 , 南 邵 阳 湖
4 20 200
【 要 】 的 观 察 运 用 中 医辨 证 治 疗 溃 疡 性 结 肠 炎 的临 床 疗 效 。 方 法 选 取 1 0例 溃 疡 性 结 肠 炎 患者 ,随 机 分 为 治 疗 组 8 摘 目 . 4 0
13 疗 效 判 定 标 准 .
溃 疡 性 结 肠 炎 是 临 床 常 见 的 一 种 直 肠 和 结 肠 部 位 的炎 性 疾
病 , 称 非 特 异 性 溃 疡 性 结 肠 炎 。该 病 的 发 生 多 数 与 感 染 、 食 、 又 饮 自身 免 疫 、 境 及 遗 传 因 素 有 关 , 者 多 表 现 为 腹 痛 腹 泻 、 痢 环 患 非
变或加重 。
1 4统 计 方 法 .
对 照 组 患 者 予 以 常 规 内科 保 守 治 疗 , 括 : 息 、 制 感 染 、 包 休 控 激 素 治 疗 、 疫 抑 制 治 疗 、 留灌 肠及 必要 时 的 止 痛 治 疗 。 治 疗 免 保 组 患 者 予 以 中 医 辨 证 分 型 治 疗 ,依 据 患 者 临 床 症 状 将 其 分 为 4

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分析

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分析
白术 、茯苓、山药 、薏苡仁 、莲 肉、木香 、陈皮、干姜、黄连 。 1 . 气滞 血瘀 型 _4 3
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4例 ,疗效较为满意 ,现 报道如 下。 2 1资料 与 方法 1 . 1一般资料
4 例患者 中,男2 例 ,女 1l ,年龄2  ̄ 3 。病 程最短 者 5 2 5 71 Y . I 26岁 个
证见 :腹痛 腹泻多 日,呈 现反复现象 ,病症 时轻时重 ,患者 面色 晦暗 ,消瘦无力 ,并伴 有舌质紫暗 、脉涩。针对该型 ,治宜以行气活
月 ,最 长者6 ;轻度2 例 ,中度 1例 ,重度2 ;大肠 湿热型9 , 年 7 3 例 例
肝 郁脾虚型7 ,脾虚湿蕴型 1例 , 例 2 气滞 血瘀 型1例 。 4 I . 2诊断标准
要特 征 ,属于 中医泄泻 、肠湃久痢 等病症范畴 E。笔者通过 中医辨 证 l
症较重 ,可再加入 白芍 、炙甘草 。
1. .3脾虚湿蕴型 3
证见大便溏薄 ,黏液 白多赤少 , 饮食减少 ,肢体倦怠 ,神疲懒言 , 常伴有腹痛隐隐,脘腹胀满,肠鸣 ,苔白而舌微红 ,脉像细弱 ,针对该 类患者 ,治宜健脾益气 ,化湿助运 ,药用组合如下描述 : 党参 、苍术 ,
甘厚 腻 ,酗酒 、抽烟等不 良习惯。 中医治 以化瘀通 络 ,和营止痛 。方 选少 腹逐瘀 汤加减 ,方 中蒲黄 、五灵脂 、当归 、川芎 、元胡 、没药活 血定 痛 ,桂心 、小茴香 、干姜温散肠络瘀血 ,配伍健脾 止泻之 品,如
党参、炒 白术、葛根、茯苓、白扁豆等,则泄泻腹痛可止。若热毒之
1 . 3辨证施治
1. . 1大肠湿 热型 3
疗效 标准参照 中华 医学 会消化病学分 会炎症性肠病协作 组20年 07 “ 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பைடு நூலகம்规范的共识意见”制定 。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论治(中医临床)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论治(中医临床)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论治(中医临床)【概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cuc)属非特异性炎症性肠道疾病,1875年Wilks及Moxon首先对本病进行了描述,将其从慢性腹泻疾患中独立出来。

1903年Wilks及Boas定名为“溃疡性结肠炎”,数十年来沿用此名。

1973年WHO所属医学科学国际组织委员会(CIOMS)定名为“特发性直肠结肠炎”,但在临床工作上,国内一般习惯地称本病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或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cuc),是一种病变主要在大肠粘膜和粘膜下层,可形成糜烂、溃疡、原因不明的弥漫性非特异性炎症。

病变多在直肠及乙状结肠。

向上呈连续性非跳跃式蔓延,累及部分、大部分或全结肠。

临床上以腹泻、粘液血便、腹痛为主要症状,病情轻重悬殊,多数病程缓慢,有反复发作的趋势,亦有急性爆发者。

可产生严重的局部和远处并发症。

急性爆发型死亡率高,慢性持续性癌变机会多。

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青中年为多。

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尚未明确。

引起其发病的因素是多种的,目前一般认为与感染因素、精神因素、酶因素、保护物质缺乏因素、遗传因素、免疫因素有关。

组织学的基本特点是肠腺紊乱,基底膜断裂、以至消失,粘膜和粘膜下层各种炎性细胞浸润,隐窝脓肿形成,继发发生坏死,产生广泛糜烂或多发性溃疡。

长期反复发作,可形成多发性炎性息肉。

一般认为,隐窝炎及隐窝脓肿是原发病变。

祖国医籍中,虽然没有结肠炎的病名,但其临床表现与泄泻、痢疾等病证相似。

因所下之物如涕如脓、粘滑垢腻,排出噼噼有声,故《黄帝内经》中称之为“肠噼”。

如《素问·太阴阳明篇》说:“饮食不节,起居不时,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稹满闭塞,下为慎泻,久为肠噼。

”《素问·通评虚实论》说:“帝曰:肠噼便血如何?歧伯曰:身热者死,寒则生。

帝曰:肠噼下脓血如何?歧伯曰:脉悬绝死,滑大生”。

因其病程长久而缠绵,时愈时发,《诸病源候论》称为“久痢”、“休息痢”。

葛惠男辨治溃疡性结肠炎之经验

葛惠男辨治溃疡性结肠炎之经验

4 结语邹老认为IgA肾病与肺脾肾三脏密切相关,多从肺脾肾论治。

咽喉与IgA肾病相关,从咽辨治IgA肾病能减少病情波动,缓解尿检异常。

利咽分清热利咽和养阴利咽,整个治疗过程利咽、调脾、治肾、补肺四法辨证综合运用。

基础研究提示清利类中药在清热利湿的同时,能够发挥抗炎、抗氧化等作用以保护肾脏细胞[5]。

今后,我们将通过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阐明利咽中药治疗IgA肾病的机制,以进一步促进中医药现代化,更好地传承与发扬中医药。

参考文献[1] LI L S,LIU Z H.Epidemiologic data of renal diseasesfrom a single unit in China : analysis based on 13,519renal biopsies[J].Kidney Int,2004,66(3):920.[2] 周恩超,王钢,邹燕勤,等.尿血宁治疗IgA 肾病热结咽喉证48例临床观察[J].国医论坛,2002,17(3):29.[3] 李珊珊,张琦,李鑫,等.冬凌草的化学成分研究[J].药学研究,2019,38(4):194.[4] 马征,胡春生,张莹莹.冬凌草水提物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初步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6(2):170.[5] LI W,HE W M,XIA P,et al. Total Extracts ofAbelmoschus manihot L. Attenuates Adriamycin-Induced Renal Tubule Injury via Suppression of ROS-ERK 1/2-Mediated NLRP 3 Inflammasome Activation[J].Front Pharmacol.2019,28(10): 567.第一作者:高坤(1979—),男,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肾脏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乔保均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乔保均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之功 , 各有 殊功 。 肉苁 蓉 甘 、 、 , 肾 、 又 成 温 归 大肠 经 , 具
兼之 长期 血透 脱水 , 制 水 的摄 人 , 枯 血燥 , 控 津 二便 不 通 , 为 痛苦 , 此 方药 治 疗 颇 有 疗 效 。本 方 8 甚 予 0年 代 已成为 我 院院 内制剂 , 服该 丸每 日 1~ 2丸 可长期 缓 解 便秘。
di1 .9 9 ji n 10 - 1.0 10 .2 o:0 3 6 /. s.0 38 4 2 1 .9 0 1 s 9 文章 编 号 :0 38 1 (0 1 一 —7 2 10 -94 2 1 )0 18  ̄2 9
乔保 均 是 第 一 批 全 国名 老 中 医 之 一 , 曾执 教 《 伤
( 文校对 : 本 庞春 渝 收稿 日期 : 0 1—0 21 2—1 9)
有补 肾 阳 、 精血 、 肠 通便 的 功效 , 老 年 人 肾 阳不 益 润 对
足、 精血 亏虚 者尤 宜 。后三 味则偏 于 滋补 肾之 阴精 , 并
具润 肠通 便 之功 。 当归 、 仁 、 大黄 合用 , 血活血 , 桃 熟 养
三诊 : 服药 大 便 已通 , 精神 食 纳 较前 好 转 , 感 口 仍
咽干 , 暗 红 , 白 干 , 细 弦 。加 芦 根 1g 枇 杷 叶 舌 苔 脉 5, lg O 。两 日 1剂 。后家 人来 言 , 者 大便通 , 神 可 , 患 精 改
服耄 塞通 丸 每 日2丸 , 直 服用 。 一 4 体 会
慢 性溃 疡性 结肠 炎 的经验 总结 如下 。
1 重视 病 因病机 பைடு நூலகம்
力 , 积湿胜 ; 受 风 、 、 邪 侵 扰 , 其 湿 邪 困 阻脾 食 外 寒 湿 尤 胃, 胃运 化无 力 , 脾 清浊 不 分 , 成泄 泻 , 有 “ 形 故 湿多 成 五泄 ” “ 湿不 成泄 ” “ ,无 , 湿胜 则 濡 泄 ” 说 。正 如 《 之 医 宗必读 》 : 泄 皆成 于湿 , 皆本 于脾 虚 。 湿 盛 伤脾 , 云 “ 湿 ” 脾虚生 湿 , 互为 因 果 。湿 盛 化 热 , 热 结 合 蕴结 大 肠 , 湿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药辨治体会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药辨治体会
通表 气 的功效 ,多用 于治 疗外感 风邪 的一 类 药物 。其一 方面 用于 治疗 感受
风邪 ,另 一方 面 因其具 有辛 散之 力 ,可起 升 阳除湿 、升 阳举 陷 、发散郁 火 之效 。故 早在 《 内经 》中就 有 : 风能胜 湿 ”之说 ,后 世李 东垣也 认 为: 寒 “ “
湿之胜 ,助风 药 以平之 ” 下 者举 ,得 阳气 升而 去也 ” 、“ 。因此 ,临床 配伍 风
璇 江 苏省镇 江市 中医院 ( 100)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
溃 疡性 结肠 炎 (l rt ec l s C)又称 慢性 非特异 性溃 疡性 结肠 uc av oi ,U e i t i
善肠粘 膜 的微循 环 ,增 加 肉芽组织 血供 具有 良好 作用 ,有 益于 溃疡面 的 愈 合 , 因此 ,活血 化瘀之 法至 关重 要 ,须 贯 穿本病 的治 疗始终 。
24 保 留灌肠 祛 腐托 疮 生 肌是 局 部治 疗 的关 键 本 病病 变 主要 累 及远 . 端 结肠 或该 段病 变偏 重 ,表现 为充 血、 水肿 、 出血 、糜 烂和 溃疡 ,故 用 中
药保 留灌肠很 有 实际 意义 ,可使 药物 直达 病所 , 充分接 触病 灶 ,起 到 直接 治疗 作用 。实 践证 明本疗 法 可使病 灶局 部炎症 分泌 物减 少,血 络凝 滞改善 , 加速 溃疡 愈合 , 药液保 留 时间越 长 ,吸收 越充 分 ,则病情 症状 改善 越快 , 预后 愈佳 。 目前 ,灌肠 方法 主要 使用清 热解 毒 、凉 血止 血、祛 腐生 肌 的中 药浓 煎 ,可 配合 锡类 散或 云南 白药 以增强 活血 化瘀 、敛疮 生肌 之力 。
化湿 的药对 有黄 连 、黄芩 , 马齿苋 、败 酱草 ,广 藿香 、佩 兰等 ;健脾 益气 的中药 常选 党参 、黄 苠 , 白术 、茯 苓 ,麸 炒 薏苡仁 、 山药 :温 阳补 肾可用

中草药治疗急慢性肠炎、结肠炎的中药配方及医案验证记录

中草药治疗急慢性肠炎、结肠炎的中药配方及医案验证记录

中草药治疗急慢性肠炎、结肠炎的中药配方及医案验证记录第一部分:中草药秘验方治疗急慢性肠炎肠炎是指各种病因所致肠粘膜的炎性病变。

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

以前者为多见。

慢性肠炎系指不同病因所引起的慢性肠粘膜炎性病变。

发病率随年龄增长,50岁以上者的发病率可达50%。

1、归芍莱菔汤治肠道疾病[方剂]当归120克,白芍60克,甘草、槟榔、枳壳、车前子各10克,莱菔子30克。

[制用法]水煎服。

[功效]养阴清热,健脾利湿,疏肝理气,行血止痛。

[验证]病例一:工x,男,34岁,农民,1950年8月5日初诊。

患泄泻下痢4载,每于夏秋反复,经治疗无效。

表现:下痢糊状大便,味腐臭,时呈红棕色豆瓣酱状,挟带少量脓血,里急后重,日夜两行,脐周及左下腹钝痛,舌红、苔淡黄,脉沉细滑。

大便镜检红细胞(+++),脓细胞(++),发现阿米巴:滋养体。

方予归芍莱旅汤加马齿览30克,并配用鸦胆子3克,用桂元肉包裹成胶囊状,用上药液送服。

9剂诸恙皆除。

再以原法配香砂六君子丸调理而愈。

随访至今9年,无复发,多次检查大便常规均正常。

病例二:黄x,女,32岁,工人,1979年6月2日初诊,自诉于1976年5月初,因误食不洁之物而致腹痛,里急后重,大便带有红白粘冻,日间3、4次,肛周及外阴俱痒,屡用消炎、杀菌、解毒等法治疗3年,疗效不佳,病情无明显好转。

大便多次化验霉菌阳性。

表现:形体消瘦,头晕目眩,口干晨苦,舌苔白,脉沉细弦。

拟归芍莱菔汤加黄连、荆芥、艾叶炭、贯众各10克,连服2剂,腹痛已止,余症皆轻。

药已显效,乘势驱病,续进上方l 剂,症消病愈。

随访至今未复发。

[备注]临床上根据疾病的情况,可随证加减,该方对慢性阿米巴痢疾、霉菌性肠炎、肠管硬化症、血吸虫病并直肠炎、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滴虫性肠炎等均有较明显的治疗效果。

2、苦参液灌肠治慢性结肠炎[方剂]苦参30克。

[制用法]将苦参加水500毫升,文火煎至80-100毫升,每晚临睡前保留灌肠。

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中医辨证分型,口服汤药治疗溃结的目的,主要是从机体内环境出发,从整体上改善阴阳偏盛偏衰的状况,临床上一般分四个证型。

(1)寒热错杂型:此型临床比较多见,特征是病情时发时止,绵绵不绝,既有腹痛喜温喜按之虚象、寒象,又有心烦、舌红,苔黄之热象,有时还有脓血夹杂、里急后重之实证。

总之,病机非常复杂,寒热虚实互见,非专业中医师不得明辨,口服乌梅丸效果比较好,或者将乌梅丸改为汤药并随症加减煎服,见效会更快些。

(2)湿热积滞型:中度和重度溃结或急性暴发型溃结或慢性溃结的急性发作期多见此型。

此型的特征是起病急、腹痛明显,暴注下迫、里急后重,甚至恶寒发热。

此证兼有表症时要表里双解,宜服葛根荃连汤,无表症时治以燥湿清热止痢之法,可服白头翁汤等中药。

对此证还应配合其他疗法,尽快控制病情。

(3)寒湿积滞型:慢性持续型溃结多为此型,此型特征是腹痛绵绵,喜温喜按,食欲不振,轻度的里急后重感。

舌苔白滑或白腻。

治宜温中散寒、健脾利湿之法,可以选胃苓汤、温脾汤、香砂六君子汤服用。

(4)气血不足型:溃结长期不愈,患者身心疲惫,易见此型。

此型特征是气血不足,下焦虚衰,多见的症状是神疲乏力,四肢不温,消瘦贫血,腹中隐痛,下痢稀薄,舌淡脉细。

治宜温补脾肾之法,可用附子理中汤,金匾肾气丸治疗。

中医治疗:中医认为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由外邪内侵、饮食所伤、内伤七情、脾胃虚弱所致。

属中医泄泻、肠风、便血、腹痛等范畴,中医药治疗本病已显示出其优越性和广阔的前景。

针对湿热壅盛患者,芍药汤、白头翁汤、香连丸、葛根芩连汤多被选用以清热燥湿。

而胃苓汤、当归四逆汤、香砂六君子、不换金正气散多在临床用以温散寒湿。

连理汤、乌梅丸、薏苡附子败酱散、半夏泻心汤多用以温中清肠。

芍药汤药方∶【出处】《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分类】清热剂-清脏腑热【组成】芍药(30克)当归(15克)黄连(15克)槟榔(6克)木香(6克)炙甘草(6克)大黄(9克)黄芩(15克)肉桂(5克)【用法】水煎服。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3例辨治体会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3例辨治体会
去而正复 , 以收 全 功 。 3 案 例 三
患 者 , ,5岁 ,0 7年 1 男 4 20 0月 1 日来 院 就 诊 , 者 左 腹 隐 4 患
痛时有胀 坠感伴泄泻反复发 作半年余 , 于劳 累或饮食不 慎 , 每 则腹痛泄泻加重 , 时或 便溏而不 畅 , 自觉 口腻 、 口臭 胃纳呆钝 、 肢体倦 怠 、 少气乏力 , 有时泻甚 则肛门脱垂 , 舌淡红 , 苔薄 腻略 黄, 脉濡数。电子肠镜诊断 : 乙状结 肠及直肠慢 性炎症 , 脱肛 ,
慢 性 非 特 异 性 溃 疡性 结 肠 炎 是 一 种 原 因不 明 的 慢 性 炎 症
病愈。
性肠道疾病 。临床以腹痛 、 腹泻 或里急后 重 、 液血便为 主要 黏 表现 。中医属“ 久泻” “ 、 久痢 ” 等病证 。因其病程 漫长 , 虽病 症
轻 重 不 一 , 反 复 发作 而不 易根 治 , 常 久则 脏 气 虚 损 , 湿热 等邪 而
临床 合 坪 用药 2 1 0 0年 1 1月第 3卷 第 2 2期
C i Jo l i l ao a Du s , oe e 2 1 Vo 3N . 2 hn f i c t nl rgU e N vmbr 0 0, 1 o2 CnaR i .

13・ 2

I 床 手 临 艮道
则 诸 症 悉平 , 以补 中益 气 丸 合 香 连 丸 调 治 3个 半 月 , 愈 。 又 病
水煎服 , 每天 2次 , l周后泄泻 己减 , 每天 3~5次 。续方 7剂 ,
泻止 , 惟便溏每天 2~ 3次 , 腹痛肠鸣诸症 已平 , 精神略振 ; 口淡 而腻 , 胃纳尚少 , 以原方去马齿苋 , 遂 加砂仁 6 、 g 炒淮 山药 1g 5、 焦山楂 1g再 服 1 5, O剂 , 胃纳增进 , 大便渐趋 成形 , 酸畏寒亦 腰 好转 。后 以乌 梅 丸方 合 四神 丸 加 减 巩 固 治疗 3月 余 , 病乃

名老中医治疗经验-溃疡性结肠炎

名老中医治疗经验-溃疡性结肠炎

【李世俊】
3、
若症见粘液血便,腹泻, 腹痛,腰酸肢冷,面色白, 腹泻多在黎明,脉沉细无力, 舌质淡苔薄白,为脾肾两虚型
【李世俊】
治宜: 温补脾肾 方用: 四神丸和四君子汤加减
【李世俊】
制附片、肉豆蔻、补骨脂、 焦白术、阿胶(烊)各9g, 党参、黄芪、茯苓各12g, 五味子、益智仁各6g, 吴茱萸、陈皮各4.5g,炮姜3g
【吕承全】
缓解期
若症见久泻不止,大便滑脱, 粘液脓血,大便色暗,身困乏 力,腹部冷痛,舌淡苔白腻, 脉沉细者,多为脾胃虚寒,气 血双亏,湿热留滞所致。
17
治疗
以健脾温中,止泻固脱, 扶正祛邪为主,肠镜检查 有溃疡者,可加地骨皮 10—15g,可促进溃疡愈合。
【吕承全】
本病经治疗,脓血便减少或消失时, 仍需拟健脾养胃,涩肠固本 以巩固疗效,善后调养。
4 5
分析二药:
【周鸣歧】
诃子(苦酸涩温) (入肺、胃、大肠经),
具有敛肺,涩肠,下气之功, 治疗久泻久痢,肠风泻血,脱肛便血均有良效。
4 6
【周鸣歧】
3、若病久不愈,气病及血, 必致久病入络夹瘀为患, 论治之时,当于治疗方药中加入 桃仁、红花、丹参等活血化瘀, 推陈致新药物
4 7
【周鸣歧】
4、若病情严重或欲求速效者, 亦应用中药保留灌肠法, 遵照辨证原则选用药物,
之不同类型, 分别施治。
强调
【乔保钧】
①辨虚实、明标本,
②因人、因时辨证施治,不能据 西医“炎症”的诊断,一味清热, “消炎”,滥用苦寒之品,以免 损脾败胃,伤及中阳,误犯“虚 虚”之戒;
强调
【乔保钧】
③但也不能一见大便稀溏和次数 增多,一味固涩止泻。在病之初, 敛涩之品当属禁忌;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药辨证治疗分析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药辨证治疗分析
厚味 , 寒 为 病 : 暑 月 多 食 肥 浓 油 腻 , 冷 睡 眠 所 感 “ 取
得”《 ; 黄帝 内经 》 为该 病 与饮 食起 居 和风 湿有 关 , 认 如 《 问 ・ 阴 阳 明》 食 饮 不 节 , 居 不 时 , 阴受 之 。 素 太 “ 起 则
阴受 之 则 五 脏 , 脏 则 膜 满 闭 塞 , 为 飧 泄 , 为 肠 五 下 久
在 临床观 察 中 , 青 片治 疗 组 总 有 效 率 达 9 % , 柴 7
其 中痊愈 率为 5 . % , 6 7 而板蓝 根 冲剂 对 照组 总 有效 率 为 7% , 8 痊愈 率 为 3 % , 药 在疗 效 上 有 显 著性 差 异 2 两 ( 00 ) P< . 5 。说 明柴青 片 的临床 疗 效 明显优 于 板蓝 根
计 学处 理 , 组 之 间疗效 均 有显 著 性差 异 ( < .5 , 两 P 0 0 )
按 中医辨 证标 准 , 据 舌苔 、 根 脉象 等 表 现 , 床 上 临
多 将急性 咽 喉炎 、 性 咽炎急性 发作 归 为风热证 型 ; 慢 而
将 急性扁 桃体 炎 、 细菌 感染 或 混 合 感染 型咽 喉 炎 归 为 肺 胃实热 证 。通过疗 效 对 比分 析 , 见两 证 型 在痊 愈 可 率、 显效 率 、 效 率 及 总有 效率 方 面 均 无显 著 差异 ( 有 P >0 0 ) . 5 。据 此 可 以认 为 柴 青 片 治 疗 急 性 咽 喉 炎 、 扁 桃 体 炎 以及 慢性 咽喉 炎急性 发作 者有 肯定 的疗效 。
治疗的病例, 均完成了本次治疗。依据疗效评定标准对两组进行临床疗效评定: 对照组 4 例, 8 临床治愈 1 例, 5 好转2 4例, 无效 9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医辨证治疗综述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医辨证治疗综述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医辨证治疗综述
于丽;李晶如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
【年(卷),期】2018(016)014
【摘要】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辨证治疗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三甲医院肛肠科病房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6例,中医辨证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36例患者经临床中医辨证治疗,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症状缓解出院.结论通过中医辨证治疗,消除炎症、愈合溃疡、解除症状、恢复功能,防止并发症和减少复发.
【总页数】2页(P25-26)
【作者】于丽;李晶如
【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4.62
【相关文献】
1.对25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分析 [J], 田荣富
2.席作武运用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经验 [J], 化吴娜; 席作武
3.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J], 王彦昌
4.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J], 王彦昌
5.维柳芬及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J], 张艳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C 中医 临床 研 究 2 1 第 4卷 第 1 JM 0 2年 0期
.5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 医 药 治 疗 慢 , 溃 疡 , 结 肠 炎 辨 治 体 会 I 生 陡
Ex e in e o e t g c r n c u c r t e c l i i p re c ft ai h o i le ai o i s n TCM r n v t
性 结肠 炎的 经验 。方 法:6 陆证 8例患者 采用 口服 中药 自拟 方汤剂加 自拟 中药方保 留灌肠 的方法治疗 。结果 :总有效率达 9 .9 5 %。 5 结论 :中药 口服结合保 留灌肠治疗慢性 溃疡性结肠 炎具有较好 的治疗效果 。 【 关键词 】 慢 性溃疡性结肠 炎; 中药; 自拟方;疗效;体会
c r n c u c r t ec l i,a d s mma i e t e ci i a x e e c fTCM e t g c o i l e ai e c l i. eh d : 8 p t n swe e h o i le a i o i s n u v t rz l c l p r n e o h n e i i t ai h ncuc rt oi s M to s 6 ai t nr n r v t e r
r ae y s l e i eo T te t d b efr cp f CM l so a CM t n i n e e e o . s l : h tl fe t er t s9 . 9 . n l so : e f a e p u r lT r e t n mam t d Re u t T et a c i aewa 55 % Co c u i n S l- d e o h s o e v m
( 5 - %) 占 73 ,女性 2 5 9例 ( 4 . %) 占 26 ;年龄 2  ̄6 5 6 0岁之 间,
平 均 (49 ±75 )岁 ;病 程 ( ±37 )年 。 3 .3 . 2 8 .5 1 诊 断 标 准 . 2
2 结

21疗 效评 定标 准 .
参照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 和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 :临床症状消失 ,肠镜复查粘膜病 1 ] 变恢复正常 ,大便化验 正常。显效 :临床 主症 基本 消失,肠镜 复查粘膜病变基本恢复正常 ,大便常规红 、自细胞数高倍视野 在 3个 以下 。好转 :临床症状 明显改善,肠镜 复查粘膜病变 明 显好转 ,大便 常规 红、白细胞数在 5个左右 。无效:达不到有 效标准的病例或恶化者 。
头翁 2 g 0 ,马鞭 草 3g 0 ;气滞者加用 乌药 1 g 5 ,槟榔 lg O ;便脓 血者加地榆 1g 5 。用法 :1剂/,水煎分 2次服 。1d为 1 d 0 个疗
程 。 间隔 2 后 再 行 下 一 疗 程 。 d 1 . 保 留灌 肠 .2 3
自拟 中药方 :黄连 2 g 0 ,白花蛇舌草 2 g 0 ,地榆 2 g 0 ,赤芍 2 g 白芨 2 g 0, 0 ,椿根皮 3g 0 ,苦参 1 g 0 ,水煎至 10 ,药液 0 ml 温度 3  ̄ 8 C左右 。 每晚睡前 1 次常规保 留灌肠, 体位 应按右侧 卧、
胡 家 瑞
( 武汉市第八 医院 ,湖北 中图分类号 :R546 7 .2 【 摘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 号:17 .8 0( 0 2 00 8 .2 证型 :I 6 47 6 2 1 )1.0 50 DGA
武汉 ,4 0 0、 3 0 0
要 1 目的:观察慢性溃疡性结肠 炎的 中药口服 汤剂与 中药外治法相结合的 临床疗效 , 讨总结中 医辨证 治疗慢性 溃疡 探
d c c in p u r l i e eme i i ewi e o t l s a n s d cn t TCM ee t n e e ame o fe t ei e t g c o i l e ai e c l i. o o Ch h r tn i n m t d i e c i t ai h n cu c r t o i s o h s v nr n r v t
左 侧 卧 、俯 卧 、膝 胸 卧位 顺 序各 保 留 2 mi,1 d为 1 疗 程 。 0 n 0 个 间隔 2 后 再行 下一 疗 程 。 d
1 资料与方法
1 一 般 资 料 . 1 病 例 来 源 :选 择 2 1 0 1年 2月  ̄ 2 1 0 2年 2月 在 武 汉 市 第 八 医 院 门诊 收 集 的慢 性 溃 疡 性 结 肠 炎 患 者 6 8例 ,其 中男 性 3 9例
【 y r s C o i u crt e oi s T M ; ef e ie E ic; x ei c Ke wo d 】 h nc lea v li; C S l rc ; f tE p r n e r i c t p e e
慢 性溃疡 性结肠 炎是临床 常见 的一种慢 性疾 患,属 中医 “ 肠游 ” 久泻 ” 休息痢 ”等证范畴 ,临床 以腹痛 、腹泻、 、“ 、“ 大便脓血 ,反复发作为特征 。病势缠绵 ,西医治疗颇为棘手 。 而 中医有其独特优势 ,笔者采用 口服中药汤剂配合保留灌肠治 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取得较满意 的疗效 ,现归纳如下 。
【 s at 0 jcv : o bev e l ia e et o oameii eo t npu hn s dcns xe a teayi et g Abt c] bet e T sre h i clf cs f rl dcn dc c o ls iee r i o t cn e i C me i e tr lh r t a n i e n p nr 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