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课堂实录浙江罗才军特等奖
《伯牙绝弦》教学实录及点评-文档资料
《伯牙绝弦》教学实录及点评教师:为什么六年级有那么多班,独独选择你们班,我憋了很久。
学生:这不简单吗,因为我们班是最优秀的。
教师:这么自信的话,为什么不自信的说。
你们平时喜欢听歌吗?戴眼镜的喜欢周杰伦的,你们呢?学生:不喜欢,因为听不清楚。
教师:我特别喜欢,这里有首曲子,听一听,闭上眼睛,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画面?(教师放音乐。
)学生:流水潺潺。
学生:听见了树林里鸟叫。
学生:青蛙叫。
生:欢乐的心情。
生:蝴蝶翩翩起舞。
生:所有动物在起舞,天籁之音。
教师:真是一群会听的孩子。
只要用心听,就会与它心心相印,今天我们就学一首与音乐有关的文章。
(出示课题)这是发生在2000多年前,初秋时候的一个故事,谁来读题。
生读生评:不够自信。
教师:清晰响亮,字正腔圆。
另一生读,师评:头一次学就把最难度的字音读这么正确。
(点评:当听钱峰老师说要上古文,觉得吃惊:小学生能理解古文吗?古文如此难懂,该怎么上?一上课,钱峰老师幽默的言语就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而且钱老师叫学生读课题时,能及时灌输进古文的朗读方法:字正腔圆,为学生下面整读全首古文的方法奠定了基础。
但我个人认为,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而言,应该在平时的学习中,都有古文的学习方法,钱老师在点评完后,我认为可以再次点拨:我们学古文还要注意什么?一个帮助学生收集积累经验,而且可以为下文学习古文提供有效的方法。
)生朗读整首古文。
第一次读感觉如何?生:这些词语读起来不顺口。
生:难读。
师:短短的五句话但不好读,不好懂,跟老师一句一句读。
(师读生跟读,自由读,指生读)怎么没有掌声呢?真是让我叹为观止,第一次读就这么正确通顺。
(一生读停顿读得好)了不起,第一读正确不算,还读出古文的味道来。
同学们,我们也来读读,除了读正确,我们也要读出古文的节奏来。
(点评:如果说钱老师上课的幽默与大气吸引了学生和在座的老师,我觉得此时钱老师能采用这么简单的教学方法更让我感动。
如果是家常课,我一定也会让学生跟我读几个来回,但要在这么一种赛课中,让学生连续跟自己朗读两遍,需要多大的气魄和勇气。
《伯牙绝弦》教学实录
《伯牙绝弦》教学实录《伯牙绝弦》教学实录1第一课时一、欣赏图片,找出要求,明确单元主题展示图片,学生欣赏并说出感受。
师:其实生活中不论是一首歌一幅画,还是一篇*一部电影,都是美的艺术,都能让我们的心灵受到美的熏陶和启迪。
在第二单元中老师将和大家一起走进艺术的殿堂,感受艺术的魅力。
打开第二单元导读,快速读读,看导读为我们的学习提出了哪些要求?学生读导读,划出学习要求。
师:明确了学习内容和要求,我们一起学习本组第一篇课文《伯牙绝弦》。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生齐读课题,师强调“弦”字读法。
并投影出示没有标点的古文。
师:这是一篇什么文?生:文言文。
师:大屏幕上的*没有标点,这就是古时候的*,它需要你凭借自己的理解来断句读,自己试试。
生练读。
师:有什么感受?生:不知道在哪停顿。
生:很难读。
师:谁来读给大家听听。
生读。
师:现在老师降低难度,加上标点,你再来试着读一读,注意这次要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生练读师指名读。
师:你读得很准确,句子也很通顺。
有几个生字老师想提醒大家注意。
师板生字,并让学生跟读书空。
师:知道峨字的意思吗?生:高。
生:巍峨。
师:怎么知道的?生:课文下面的注释有。
师:课文的后面有一些生词或者生字的解释,这就是注释,看注释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
那若字又是什么意思呢?联系上下文想想。
生:像,好像。
师:谁能联系这两个生字的意思,说出“峨峨兮若泰山”的意思。
生:高高的像泰山一样。
师:你的理解能力很强,认识了生字我们一起读读课文。
生齐读课文。
师:大家读得很不错,有一句大家节奏把握得很准,注意了兮和若之间的停顿。
投影出示: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峨峨兮若泰山。
师:知道兮字的意思吗?生:语气词相当于啊。
师:它是和峨峨连在一起的,所以我们读到这时要稍作停顿。
像老师这样,师范读。
生跟读两遍。
师:大家觉得这样读比刚才更怎样了?生:比刚才更有感情了。
师:现在老师也这样有感情的为大家范读*,你仔细听,用心感受。
师配乐朗诵。
《伯牙绝弦》语文课堂实录
《伯牙绝弦》语文课堂实录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文本透视】我一直坚信:解读决定设计。
如果说每一个教师遵循的教学理念各有侧重,那么对文本的解读可谓千姿百态。
因此,每次面对新的文本,我首先考虑的不是设计,而是反反复复地对文本进行透视:本文是一篇文言文,选自《列子·汤问》,叙述了发生在春秋时代的一段千古流传的故事。
俞伯牙善于鼓琴,钟子期善于悟琴,伯牙以子期为知音。
后来子期不幸身亡,伯牙悲痛欲绝,将琴摔碎,立志再不鼓琴。
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非常了解自己特长的人叫做“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乐曲高妙或知心朋友。
本文虽是文言,但相对浅显,在教学中可借助注释进行理解,因此理解文意不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本课难点在于理解“知音”,理解伯牙的摔琴之举及其此举背后隐喻的涵义──子期一死,伯牙为何摔琴?因为知音难觅,子期的死使伯牙痛感世上再无知音,因此也不必再来鼓琴。
子期使他深深地感受了拥有知音的幸福,他的琴声以及他通过琴声所传达的心声都有子期能够理解,而人都是渴望被人理解的。
子期的死,使伯牙尝到了失去知音的巨大痛苦,想到知音的难觅,他绝望地摔碎了瑶琴,从此也向整个世界封闭了心灵的大门。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理解是多么重要,多么令人渴望,而要找到一个真正理解自己的人却是难上加难。
可能我们并不缺乏聊天说笑、吃饭娱乐的朋友,但真正心灵相通的知音却是可遇而不可求,正所谓“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永远不放弃对知音的寻求,不被人理解时也能够坦然地面对孤独,拥有知音是人生的幸运,没有知音也不会陷入绝望的深渊。
文本似乎昭示着,孤独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宿命。
我们寻求着那份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但这份温暖却总是那么难以企及。
即使我们曾经有幸感受到这份幸福,但因为人生中种种难以预料的因素,我们的幸福往往转瞬即逝,反而加倍地承受着失去的痛苦。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是一场人生的悲剧,是一个人生的寓言,是知音难求的人生叹息,是人们在孤独中寻求温暖的见证,是心存美好、渴望美好、珍惜美好的心灵的呼唤……阅读这个文本,把重点放在文言语感的初步感知和对故事本身的体味上,通过诵读、体验、对话、联想,走进这场悲剧,理解这个寓言,聆听这声叹息,见证这种寻求,向往这份美好……【教学实录】课前文字游戏: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一个词语游戏。
《伯牙绝弦》获奖的课堂实录
《伯牙绝弦》获奖的课堂实录师:峨峨兮若泰山,谁再来读一读,你在读“峨峨兮若泰山”的时候,你的眼前出现的是什么?(指名生4读此句)师:不愧是男子汉,读起来就有男子汉的味道。
后边一句谁来读一读,志在流水。
生5: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巾帼不让须眉呀,洋洋兮若江河,好像让我们看到了那个宽广的江河,相比上面的泰山,这里的江河也不是一处随意的江河,江河在古文里边是有特指的,我觉得咱们班的同学一定能够知道,我对咱们班很有信心,江河在古文里应该指的时什么?泰山。
生1:我觉得“江河”在古文里边是博大精深的意思。
生2:这里的江河指的就是长江和黄河。
师:你的古文底子真好,是的,这里的“江”指的是我们中国最大的江,是什么江?(长江),这里的“河”指的是我们中国最大的河,什么河?(黄河)讲到长江和黄河,你还想到哪些词语或诗句?生:波澜壮阔和波涛汹涌。
师:波澜壮阔和波涛汹涌,我觉得你的这两个词的时候一点波浪都没有。
(生有感情的把这两个词再说一遍)师:正是这样的洋洋兮志在流水,请你再读。
师:不要着急,这里的志在(指导学生朗读)生:读文。
志在流水……师:真好,就是这种波澜壮阔波涛汹涌的江河。
还想到了哪些诗句?生:暗河汹涌。
师:暗流汹涌是吧,不仅是表面上波涛汹涌,还有暗流汹涌。
(指名再读此句)生: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扬扬哉若江河。
”师:真好,同学们,正是这样磅礴高耸的泰山,正是这样连绵不绝、铺天盖地的江河,我们一起把它读出来。
(生齐读这两句)师:是的,不论什么钟子期都能听出来,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解释,就是说,伯牙所念,这里“伯牙所念”的“念”跟前文中的哪个字是一样的?(指句回答)生:这里的“念”跟前面的“志”是一样的。
师:都是什么意思?生:都是伯牙想。
师:心里想的意思,找一个字是什么?志,念,都是什么?生:想。
师:我们理解古文就可以用我们现代的词汇,不论您伯牙所志,所念、所想,我钟子期都必得之。
我想问问,钟子期必得的是什么?生:我想他都知道伯牙心里在想些什么。
25伯牙绝弦教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阅读次数:1887]一、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品味、比较等方式学习课文,在理解重点词语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继续运用借助注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了解特殊的语言现象,感受常用的文言词汇,增加文言文的阅读体验。
3.围绕单元教学目标,感受高山流水的知音文化,明确朋友...•[阅读次数:296]课题:25伯牙绝弦年级:六年级执笔:李元学课型:新授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4、学习重难点:本文教学...•[阅读次数:337](区富田小学廖发梁)【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2.背诵课文,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学习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阅读次数:671]【学习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学习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阅读次数:367]学习目标: 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懂课文: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读好课文: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
4.背诵课文:积累中华经典诗文。
学习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阅读次数:369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读通读懂文言文,有感情地朗读,熟读成诵。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感悟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课例《伯牙绝弦》课堂实录
课例《伯牙绝弦》课堂实录优秀课例《伯牙绝弦》课堂实录浙江罗才军《伯牙绝弦》(全国小语会赛课) 课前谈话师:谁知道我来自哪所学校,猜不出来,得观察。
听到六一班,我感到亲切,知道为什么?这得靠猜。
听音乐放松放松。
你听到什么?生:山林中的蝉鸣,瀑布飞流,古色古香的古筝弹奏师:再听一段。
听到什么感觉。
生:很悲哀的感觉生:凄凉悲哀的感觉师:名字叫《流浪者之歌》,结合这个名字你感受到什么?生:一个衣衫褴褛的流浪汉,拿着打狗棍在街上走师:再听一段(高山流水)听到什么?生:听到一个人在竹林里弹琴。
突然风吹起来了生:海浪拍击沙滩的声音师:我们要真正理解有些难为大家。
这种用古琴演奏的成为高雅之乐。
上课: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和音乐有关的文章,是篇古文,,讲述的是春秋时期的故事,指名读课题。
读得真准。
绝弦是什么意思?生:最后一次弹这个琴师:弹完怎样?生:弹完就去世了生:弹完这一曲,就再也不弹了。
师:伯牙绝弦呢?生:伯牙把琴弦弄断,再也不弹了。
师:大声读课文至少读三遍,努力把课文读正确。
师:一读就明白讲谁和谁的故事?毕竟是古文,哪些语句难读。
生:子期死师:其实有时我们是因为不理解才觉得难读,这句话的意思谁理解?生:钟子期去世了,觉得再没知音了,把琴摔了,再也不弹琴了。
师:谓什么意思?出示字典中谓字的几种解释,选择它在这里的读音。
师:乃什么意思?生:就。
师:理解之后我相信能读得更好生:读师:真有古文的味道。
厉害。
还有哪个句子难读?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师:为什么在兮字后断句?生:是语气词。
师:相当我们现在的啊。
谁再读。
生:齐读。
师:谁能一口气把课文读下来。
生:读全文。
师:兮后要停顿,指导学生再读。
生:再读课文。
师:谁再来读读。
生:读全文(很有点味道)师:我真想说句:善哉。
老师也来读读。
师范读。
生:齐读。
(朗读明显进步)善于听呢?生:读相关句子。
伯牙绝弦课堂实录
《伯牙绝弦》课堂实录一.课前谈话、揭题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常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最近我发现我们的汉语言中的一些词汇特别美,让人一看,就能想象出事物的颜色、声音、形态等。
来,我们一齐看这个词,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呢?(课件出示)“杨柳依依”。
生:我仿佛看到柳树那绿绿的长长的枝条在微风中轻轻拂动。
生:我仿佛看到柳枝在风中跳着轻快的舞蹈。
出示“皎皎明月”?生:我仿佛看到玉盘似的月亮高挂天上,给大地披上一层银纱。
试着写出几个这种形式的词语。
交流。
出示课件,齐读词语。
再次出示“鸟语花香”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我仿佛听到鸟儿欢快的鸣叫声,看到各种花儿竞先开放。
我仿佛看到一幅群鸟齐鸣,百花争艳的画。
师:那么“高山流水”呢?生:我仿佛看到高高的山上,有一条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
师:不过,当老师看到“高山流水”这个词时,我想到的是一个流传千古的动人故事——《伯牙绝弦》,因为高山流水觅知音就是讲的伯牙绝弦的故事。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25课《伯牙绝弦》。
二.板书课题。
师:谁来读课题?读得字正腔圆,真不错。
来,全班一齐读课题。
师:这是第8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一齐感受艺术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请看136页的阅读导读,读一读,画一画,看阅读导读对这个单元的学习提出了哪些要求?生答(略)三.读通读顺,感知课文1.师:带着这些要求,我们一齐走进25课。
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把课文读两遍,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师:第一次读感觉如何?生:这些词语读起来不顺口;生:难读。
2.师:短短的五句话但不好读,读不好没关系,跟老师一句一句读。
可以看大屏幕上,老师是怎么停顿的。
师读生跟读。
师:同学们也画出停顿符号,自己再读读吧,3,师:谁能第一个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
师:读古文单单读正确不算,还读出古文的味道来。
同学们,我们也来读读,除了读正确,我们也要读出古文的韵味来,古文讲究一种节奏的美感韵律的美感,高高低低、起起伏伏这就是我们说的抑扬顿挫。
《伯牙绝弦》课堂实录及点评
《伯牙绝弦》教学实录及点评(罗才军)在全国第八届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浙江省上虞市阳光学校罗才军老师执教的六年级上册文言文《伯牙绝弦》一课,以其独到适切的文本解读,大气精巧的教学设计、从容智慧的现场理答、扎实灵动的课堂过程和精彩高效的课堂生成,轰动全场。
40分钟的课堂赢得了宁夏体育馆内4000多名观摩教师近10次的掌声,也赢得了由全国小语会专家及各省教研员共20多人组成的评委团的高度评价,最终获得“特等奖(会场第一名)”的好成绩。
【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伯牙绝弦》已然成为中华文化中关于“知音”最为生动、最为震撼的注解之一。
它讲述了春秋时期,俞伯牙与钟子期以琴相识,以琴相知,最后因子期早亡,伯牙破琴绝弦、遂成绝响的故事。
全文共77字,5句话。
1句为起,2、3、4句顺承而下,5句急转而后合,语言凝练典雅,抑扬顿挫,生气郁勃。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伯牙和子期的相交正是如此的自然恬淡,顺理成章。
它所折射的艺术美感——那种含蓄深沉、清雅自然的风骨,直达“大音希声”、“大璞不雕”、“大美无言”的境界,满足了我们对于这个千古绝唱在感官和心理上的所有期待。
读《伯牙绝弦》,带来的不仅是对于故事内容的震撼,更有故事引起的不胜唏嘘的神往以及那种透彻心肺的审美体验。
诗人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而在这里,伯牙子期又该经过前世多少次的回眸呢?教学本文,我期待循循善诱地引领学生增加一些文言文的阅读体验,感受这篇课文特有的语言现象;其次,继续渗透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的基础上还能用现代语汇去补充;再有,依托语言层层深入地感知“知音”的真正内涵,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学习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使学生实现文化意象的传承,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品味、比较、联想等多种方式学习课文,在学懂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初步运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感受常用的文言词汇,增加文言文的阅读体验。
王崧舟评课《伯牙绝弦》
“知音文化”的知音——评罗才军老师执教的《伯牙绝弦》杭州市拱宸桥小学王崧舟此课代表浙江参赛,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全国第八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获得特等奖。
我曾经评过钱锋执教的《伯牙绝弦》,以“绝了”二字相叹。
现在再评罗才军执教的《伯牙绝弦》,我则以“知音”二字相赠。
知音是关系的产物,没有关系就没有知音。
知音是一种古典情怀,也是一种现代情缘。
知音不仅指向人人关系,也不妨衍而化之,由人人关系,推及人与自己、人与自然、人与天地万物、宇宙乾坤的关系。
就教学而言,知音也是一种值得建构的新课堂文化。
语文教师,成为文本的知音、课程的知音、学生的知音,乃至自我本色的知音,岂非一种全新的生命体验和巅峰状态。
才军执教的《伯牙绝弦》,我以为,他是邂逅了这种弥足珍贵的体验和状态。
他的巨大成功,正是知音文化的巨大魅力所致。
一、细读,做文本的“知音”教师首先应该成为《伯牙绝弦》这个文本的知音。
我在小语界不遗余力、一再倡导的“文本细读”,正是教师成为文本知音的必由之路、不二法门。
为执教《伯牙绝弦》,才军细读此文,沉入语词,玩索不已,几达“三月不知肉味”的境界。
我细读过他为此写就的长达7000余字的《伯牙绝弦》文本细读,可谓研精阐微、识见卓荦,深得文本的个中三昧。
现摘几段如下:——关于友谊的典故颇多,如:管仲与鲍叔牙的“管鲍之交”,郑少谷与王子衡的“生死之交”,角哀与伯桃的“舍命之交”等。
然而,比较起来,伯牙与子期的友谊更得“知音”之精髓。
具体想来,原因有二。
其一,管鲍之交、舍命之交皆赖于直接言说、行为激赏,其交情是在切切实实的交往中愈渐浓厚的。
而伯牙子期则不同,他们之间既无惯常的耳鬓厮磨,亦无全然忘我的付出,只在善鼓善听的一念之间。
其二,伯牙子期的相交系于一张古琴,可谓“自琴而始,破琴而终”。
在民族文化中,古琴是与名士隐者的高贵气节相依傍的,所谓“士,无故不彻琴瑟”。
显然,伯牙子期相交的格调,是高于管鲍、角哀之流的。
第八届全国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伯牙绝弦》特等奖教学实录(浙江)
第八届全国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伯牙绝弦》特等奖教学实录(浙江)第八届全国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伯牙绝弦》特等奖教学实录(浙江)浩友玉汝第八届全国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部分特等奖教学实录(浙江、香港、江苏)一、《伯牙绝弦》课堂实录浙江罗才军特等奖罗才军,男,1979年11月出生,现任浙江省上虞市阳光学校教导主任。
曾获“浙江省教改之星”、“绍兴市学科带头人”、“绍兴市教坛新秀”、“绍兴市十佳青年教师标兵”、“上虞市优秀共产党员”、“上虞市课改之星”等荣誉称号。
他拥有开阔的课程视野和灵动的课堂驾驭技巧,多次获上虞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2008、2009年相继获绍兴市、浙江省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
至今已执教省市级观摩课、各类课程培训示范课30多节次。
热爱阅读,潜心教研,具有扎实丰厚的理论素养。
撰写的50多篇教学论文、课例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小学语文教师》等杂志;2010年在《小学语文教师》第3期上发表课标实验教材各年级说明文教学解读一组,颇有影响。
版本:人教课标版六年级上册上课时间:2010年10月19日09:10—09:50(第二会场上午第三节)【课前谈话】师:同学们是二十一小,六一班的孩子是吧?听说是六一班我感觉到很亲切,知道为什么吗?这得靠猜了。
生:我猜您教的学生也是六一班的吧?师:你叫什么?生:我叫黄依依。
师:黄依依是吧,一语中的呀,知我者黄依依也!就这个意思,好,上课之前咱们听点音乐。
(师播放乐曲)师:你听到了什么声音?生:我听到了高山流水的琴声。
师:你的耳朵了太灵了吧,老实说你听到了什么?生:我听到了蝉鸣,瀑布往下飞流时的声音,还有一些古色古香的古筝弹奏。
师:你的用词真好,咱们有什么说什么,好不好?你们真厉害,再听一段。
师:听到了什么?生:我听到了一个人在竹林里弹琴,风把她的衣襟吹了起来。
师:衣袂飘飘的感觉。
生:有那么一种风起云涌的感觉。
师:说得多好。
生:我仿佛听到了海浪拍击沙滩的声音。
生:我仿佛听到了一线天里的瀑布,很……师:老师告诉大家,我们能听到很多声音,但是我们要真正理解这样的乐曲真是有些难为大家了,不要说你们,我有时听半天都听不出来,这种用古琴演奏的音乐,一向被称做是高雅之乐,往往寄托了琴师他自己的志向、情怀、抱负、心声,不过我相信,凭咱们班的实力只要咱们以后有了足够的生活阅历,足够的音乐感知能力,也能够把它听懂,不是什么难事。
上虞市阳光学校罗才军老师喜获小学语文全国赛课特等奖
上虞市阳光学校罗才军老师喜获小学语文全国赛课特等奖
日前,“全国小学语文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在宁夏银川体育馆及宁夏人民会堂隆重举行。
此次大赛共有参赛教师34名,分别由各省、自治区、新疆建设兵团及香港特区层层选拔,推荐一名代表参赛。
活动共集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特级教师、教研员、骨干教师等6500多人,是历届赛事中规模最大、观摩人数最多的一次。
由我市教育系统选送的阳光学校罗才军老师代表浙江省参赛。
他执教六年级文言文《伯牙绝弦》,以其大气精巧的设计、圆融智慧的理答、扎实灵动的课堂过程和精彩舒展的课堂生成,轰动全场,40分钟的课堂赢得了宁夏体育馆4000多名观摩教师近10次掌声,也赢得了由小语会专家及其他省教研员共20多人组成的评委团的高度评价,最终获得“特等奖(会场第一名)”的好成绩。
这也是我市小学语文教师在历年各级各类赛课活动中取得的最高荣誉。
(上虞市阳光学校工会)。
罗才军课堂实录
《伯牙绝弦》课堂实录执教:浙江省上虞市阳光学校罗才军一、纵情吟诵识知音师:(板书课题:伯牙绝弦)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古文,讲述的是发生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谁来读读这个课题?生:伯牙绝弦。
师:念得真准,一板一眼,尤其是最难念的“弦”你也念准了,我们一起来。
生:(齐读课题)师:“绝弦”是什么意思?生:“绝弦”是弹完这一曲,这一生就再也不弹琴了。
师:那么“伯牙绝弦”呢?生:伯牙是个人,他把琴弦割断,从此再也不弹了。
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把课本打到137页,按照自己的感觉至少读三遍,努力把它读正确。
生:(自由朗读课文三遍以上)师:一读就能明白,课文讲述的是谁?生:伯牙和子期。
师:抓住了这两个人物,我们也就把握了文章的大意。
毕竟是古文啊,你们觉得哪些句子比较难读或者要提醒大家注意?生: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有些语言,我们是因为不理解才觉得它难读,谁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出示)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生:钟子期去世了,伯牙认为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他的知音了,所以就把琴摔了,把琴弦也剪了,这一生再也不弹琴了。
师:这里的“谓”是什么意思?生:想。
师:古文中的有些字眼确实不太好懂,没有注释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借助工具书。
(出示)你觉得“谓”在这里应该是什么意思?谓:①称为②认为,以为③评论生:认为、以为。
师:那么“乃”呢?生:“乃”是“于是、就”的意思。
师:理解了之后,我相信能读得更好。
生:(朗读此句,读得准确而且有韵味)师:真有古文的味道。
还有哪个句子比较难读?生: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我觉得这句话比较难读,是因为要在字和字之间分开,尤其是这个“兮”字后边要做一下停顿。
师:你知道了怎么断句。
我想问问你,为什么要在“兮”字后边断句?生:因为注释里说“兮”是个语气词。
师:你看,借助注释不仅能帮助我们理解,还能帮助我们朗读呢。
这个“兮”和前边的“哉”一样都是语气词,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啊——”,在这样的词后边一停顿,一延长,古文的味道就出来了。
《伯牙绝弦》教学实录及评析.doc
理解故事——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这么短的时间就把一篇古文给背下来了!有句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千古流传的故事,先自己练一练。
(学生自由练说故事,师巡视指导。
)师:谁先来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生: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太棒了,简直让我看到了巍峨雄伟的泰山!”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便说:“太棒了,简直让我看到了一望无际的江河!”伯牙心里所想的,钟子期都能知道。
子期死后,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能听懂他琴声的人了,于是,他毁了琴,再也没有弹过。
师:她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完整地向我们讲述,真好!谁再来?如果你能用“古时候,有位音乐家叫伯牙”这样的语气来讲就更有讲故事的味道了。
(再请一生说,说得挺有故事的味道,学生鼓掌。
)师:伯牙和子期之间到底是一份怎样的深情厚谊呢?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那个八月十五的晚上。
汉阳江边,皓月当空,琴声阵阵,伯牙和子期一个鼓,一个听,当伯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不由得赞叹道——(出示句子:善哉,峨峨兮若泰山!)(生齐读,读得没有气势。
)师:那是怎样巍峨雄伟的泰山啊!同学们,读出它的气势来!(生再次齐读,读得很有气势。
)师:当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听得如痴如醉,再一次发出由衷的赞叹——(出示:善哉,洋洋兮若江河!)(生齐读,读得很有气势。
)师:好一个善鼓的伯牙,好一个善听的子期!除了这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伯牙心里所想,钟子期真的都能从琴声里听出来吗?咱们来试一试。
老师来当伯牙,你们来当子期,请听我弹上一曲,看哪位善听的子期能听懂我的琴声,发出由衷的赞叹。
(出示: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善哉,兮若!善哉,兮若!《高山流水》音乐起,师作弹琴状。
)师:我志在徐徐清风,你钟子期日——生: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众笑)师:没听懂我的琴声。
我再弹,我志在徐徐清风。
生: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众笑)师:能听懂我琴声的人真难找啊!生:善哉,徐徐兮若清风!师:好一个善听的子期!我再弹。
“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语生态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罗才军《伯牙绝弦》教学设计(附课堂实录)(有配套
“千课万人”第二届全国小语生态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罗才军《伯牙绝弦》教学设计(附课堂实录)(有配套课件)注:最后一页有WORD稿可下载。
【按】在全国第八届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浙江省上虞市阳光学校罗才军老师执教的六年级上册文言文《伯牙绝弦》一课,以其独到适切的文本解读,大气精巧的教学设计、从容智慧的现场理答、扎实灵动的课堂过程和精彩高效的课堂生成,轰动全场。
40分钟的课堂赢得了宁夏体育馆内4000多名观摩教师近10次的掌声,也赢得了由全国小语会专家及各省教研员共20多人组成的评委团的高度评价,最终获得“特等奖(会场第一名)”的好成绩。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25课伯牙绝弦浙江省上虞市阳光学校罗才军【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伯牙绝弦》已然成为中华文化中关于“知音”最为生动、最为震撼的注解之一。
它讲述了春秋时期,俞伯牙与钟子期以琴相识,以琴相知,最后因子期早亡,伯牙破琴绝弦、遂成绝响的故事。
全文共77字,5句话。
1句为起,2、3、4句顺承而下,5句急转而后合,语言凝练典雅,抑扬顿挫,生气郁勃。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伯牙和子期的相交正是如此的自然恬淡,顺理成章。
它所折射的艺术美感——那种含蓄深沉、清雅自然的风骨,直达“大音希声”、“大璞不雕”、“大美无言”的境界,满足了我们对于这个千古绝唱在感官和心理上的所有期待。
读《伯牙绝弦》,带来的不仅是对于故事内容的震撼,更有故事引起的不胜唏嘘的神往以及那种透彻心肺的审美体验。
诗人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而在这里,伯牙子期又该经过前世多少次的回眸呢?教学本文,我期待循循善诱地引领学生增加一些文言文的阅读体验,感受这篇课文特有的语言现象;其次,继续渗透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的基础上还能用现代语汇去补充;再有,依托语言层层深入地感知“知音”的真正内涵,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学习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使学生实现文化意象的传承,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伯牙鼓琴课堂实录特等奖
伯牙鼓琴课堂实录特等奖
在比赛中获得伯牙鼓琴课堂实录特等奖意味着选手在琴艺和音乐表达方面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得到了专业评委和观众的高度认可。
这对于选手本人来说是对自己音乐才华和努力的肯定,也将对其未来的音乐道路产生积极的影响。
获得特等奖的选手可能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和赞誉,有机会与更多的音乐界人士交流学习,也可能获得更多的演出机会和合作邀约,对于个人音乐事业的发展将是一个很好的推动力。
此外,伯牙鼓琴课堂实录特等奖也是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一种肯定,通过这样的比赛和评选活动,可以激发更多人对古琴音乐的兴趣,推动古琴艺术的传播和发展。
特等奖的获得也将对其他学习古琴的人们产生鼓舞和激励作用,有助于推动古琴艺术在当代的传承和创新。
总之,伯牙鼓琴课堂实录特等奖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荣誉,对于获奖选手个人的音乐发展以及中国古琴音乐文化的传承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希望这样的比赛和评选活动能够继续举办,为更多有音乐梦想的人们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也为古琴音乐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
省优质课一等奖《伯牙绝弦》
省优质课一等奖《伯牙绝弦》省优质课一等奖《伯牙绝弦》教学实录教学案例师:上学期,我们曾经学过一篇古文《杨氏之子》,通过研究,我们知道了古文不仅言简意赅,而且韵味深长。
今天,我们再来研究一篇新的古文《伯牙绝弦》。
请大家一起读一读,好吗?生:XXX绝弦。
(齐读,部分学生的“弦”没有读好。
)师:这个字,xián(生跟读),绝弦xián(生跟读)。
XXX是个人,读的时候注意别把这个词读断了。
再读一读,好吗?生:XXX绝弦。
(齐读,读得很准)一、初读课文,明节奏。
师:XXX绝弦到底是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大家大声地自由的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生读书。
师:读书如果能自己读自己的,把自己独有的情感带入文本,就更好了,大家试试自由读。
生再自由读。
师:谁愿意为大家读一读这篇课文?一个学生读。
师:你看,刚才我们提醒过的弦字,你就读得特别好。
这篇古文读得声音响亮。
一篇刚刚到手的古文能读成这样,令人佩服。
古文讲究一种节奏的美感韵律的美感,高高低低、起起伏伏这就是我们说的抑扬顿挫。
下面听我读一读第一句(师读)大家觉得刚才那位同学读得一样吗?生:不一样。
师:大家一起像我一样读一读第一句。
生齐读。
师:谁能像我这样,接着往下读一读课文呢?一个学生读(读得抑扬顿挫非常好)。
师:读得可真好!同学们都不由自主地为他鼓掌。
确古文中有些字词的确不太好读,同学们跟我读。
(子期的话,重点指导“哉、兮”让学生知道这是语气词,读的时候和后面的词语断开。
)生跟读。
师:最后一句话,字数多,句子长,特别不好读。
跟我读。
(最后一句话)生跟读。
师:读得快了点,听我读,(读)再试试。
(“XXX谓世再无知音”断句不对)同学们,仔细听,我在哪里停顿了。
你们不妨拿出笔,在你们的书上作上这样的记号,生边听边作记号,再读,读得很好。
师:好,同学们,我们把这篇古文完整地读一读吧!生齐读全文,流畅。
师:同学们,你们可真会读书!就这么一来二去,一篇完全陌生的古文就已经被你们读得朗朗上口了!人们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伯牙绝弦》课堂实录浙江罗才军特等奖版本:人教课标版六年级上册执教者:浙江罗才军整理者:吉林市船营双语实验小学李艳霞(上善若水)上课时间:2010年10月19日09:10—09:50(第二会场上午第三节)【课前谈话】师:同学们是二十一小,六一班的孩子是吧?听说是六一班我感觉到很亲切,知道为什么吗?这得靠猜了。
生:我猜您教的学生也是六一班的吧?师:你叫什么?生:我叫黄依依。
师:黄依依是吧,一语中的呀,知我者黄依依也!就这个意思,好,上课之前咱们听点音乐。
(师播放乐曲)师:你听到了什么声音?生:我听到了高山流水的琴声。
师:你的耳朵了太灵了吧,老实说你听到了什么?生:我听到了蝉鸣,瀑布往下飞流时的声音,还有一些古色古香的古筝弹奏。
师:你的用词真好,咱们有什么说什么,好不好?你们真厉害,再听一段。
师:听到了什么?生:我听到了一个人在竹林里弹琴,风把她的衣襟吹了起来。
师:衣袂飘飘的感觉。
生:有那么一种风起云涌的感觉。
师:说得多好。
生:我仿佛听到了海浪拍击沙滩的声音。
生:我仿佛听到了一线天里的瀑布,很……师:老师告诉大家,我们能听到很多声音,但是我们要真正理解这样的乐曲真是有些难为大家了,不要说你们,我有时听半天都听不出来,这种用古琴演奏的音乐,一向被称做是高雅之乐,往往寄托了琴师他自己的志向、情怀、抱负、心声,不过我相信,凭咱们班的实力只要咱们以后有了足够的生活阅历,足够的音乐感知能力,也能够把它听懂,不是什么难事。
师:再稍微休息一下我们就上课。
【上课时间】师:准备好了吗?上课!生:老师您好!师:同学们好,请坐!同学们,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篇和音乐有关的文章,它是一篇古文,讲述的是发生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谁来读一读这个课题?(指名学生读课题。
)生:伯牙绝弦。
师:哎哟,念得真准,一板一眼的,尤其是这个最难念的“弦”,你也念准了,我们一起来念一念,伯牙绝弦,预备起。
(生齐读课题)师:嗯,绝弦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生1:我认为绝弦就是最后一次在弹这个琴。
师:弹完之后就要怎样?生1:可能是就要去世了。
师:她认为是这个意思。
你再说说,指另一名学生。
生2:我认为是在弹了现在他弹完的这一首曲子之后就这一生再也不弹了师:用我们的话说,绝弦就是把琴弦怎样?生2:剪断。
师:从此?生2:不弹了。
师:是啊,那么伯牙绝弦呢?(指名回答)。
生3:我觉得伯牙是一个人,他以后不弹琴就把琴弦弄断了师:伯牙把把琴弦弄断,从此?生3:再也不弹了。
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答案在哪里?生(齐答):在课文里。
师:那就把课文打到137页,请你按照你的感觉大声地读,最少读三遍,努力把它读正确,自己读自己的开始吧!(生自由读课文)师:读完了吗?都读到三遍以上了吧,好,一读就能够明白课文讲述的是伯牙和谁的故事?生:钟子期。
师:抓住了这两个主要人物,我们就把握了文章的大意,毕竟是古文啊,你觉得哪些句子比较难读或者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指名读)他在读的时候,我们大家注意听。
生1: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我觉得这句话比较难读。
师:这句话提醒大家注意,是吧,其实有些语言我们是不理解才觉得它难读,对吧?这句话的意思谁能理解?生2:钟子期死了(师:去世了)钟子期去世了,伯牙认为这个世界上再没有他的知音了,所以就把琴摔了,把琴弦也剪了,这一生再也不弹琴。
师:那么这里伯牙“谓世”的“谓”是什么意思呀?生2:想。
师:是想吗?古文中的有些字眼确实有些不太好懂,没有的注释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我还是请你,“谓”在字典中有这么几种解释,你认为哪种合适?生2:第二种,认为,以为。
师:伯牙认为世界上(生2:再也没有知音了)再也没有知音了,那么“乃破琴绝弦”中的“乃”是什么意思?生2:就。
师:于是就破琴绝弦。
好,理解之后我相信你们会读得更好,请你来读。
生2(读文):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真有古文的味道。
厉害,还有哪个句子比较难读?(指名读自己认为难读的句子)生: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我觉得这句话比较难读是因为它在四个字中间“兮”和“若”之间就要隔一下,停顿一下。
师:你是要知道应该怎样断句是吧,我想问问你,为什么要在“兮”字后边做停顿?生:因为“兮”是语气词,相当于是“啊”,所以要在“兮”字的后边断句。
师:借助注释就能够知道,这个“兮”和前边的哪个字(生:哉)对“哉”都是什么词?(生:语气词)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啊”,这样的词后边一停顿,一延长,古文的味道就出来了,谁来读读看?把这两句话都读进去。
指名读这句话。
生:(读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师:哎哟,我看你肯定下过功夫了,真好,读得真不错。
来,我们也一起这样地来读一读,注意,读好“哉”和“兮”后边的停顿。
(生齐读这一句话)师:真好,难读的句子都会读了,谁能一口气把这篇古文读下来?(指名读文)生1:(读全文)师:注意“兮”字后边要做停顿(师范读此句后生继续读)真好,一点就通,谁再来读读?生2:(再读全文)师:哎哟,给点掌声吧,没读几遍就能把古文读成这样,我真想说一句:“善哉”。
老师也想来读一读,好不好?生:好!师:(范读课文,生掌声鼓励)就学着这个样子读好吗?语速放慢,适时地停顿。
生齐读课文。
师:真好,我们能从课文哪一句中形象地感受到伯牙善鼓琴,而钟子期就真的善听呢?生1:可以从“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从这句话中就能体会到伯牙在想什么钟子期就可以听出。
师:请你理解一下这句话,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怎么说的呀?生1:伯牙弹琴,心里在想着高山。
师:“志在高山”我们可以借助什么?注释,是吧生1:钟子期就回答:‘善哉’。
师:“善哉”就是什么生1:“善哉”就是“好啊”,峨峨兮若泰山,就是“高啊”。
师:哦,高高的像泰山,是吧,只有这一句吗?谁还有补充?(指名补充)生2: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请你也理解这句话。
生2:这句话就是说,伯牙在弹琴的时候心里想的是流水,于是钟子期就回答道,好啊,(师提醒借助注释)广大的像江河一样。
师:广大的像江河一样,说得多好,注意到没有,他们两位在理解这两句话的时候,有注释的时候就借助注释,没注释的就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来理解补充,这是学习古文的好方法,老师把这两句话打在大屏幕上,我想问问,这里的善哉的“善”跟伯牙善鼓琴里的“善”一样不一样?怎么个不一样,你要能说出个所以然来。
生2:“伯牙善鼓琴”里的“善”是因为他很擅长弹琴,(师补充,一个擅长弹琴,一个擅长听琴)“善哉”的“善”意思是好。
师:你会联系上下文学习,这种一个字有多种意思的现象在古文里边很常见,这里的“善哉”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听了人家的琴声之后说了一句什么?生2:好啊。
师:或者说一句?生2:太棒了,太妙了!师:在古代这就叫什么?生:善哉。
师:对喽,谁能来读一读,把这种由衷赞叹的感觉读出来?生2: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前边一句也读一读。
生2: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师:声音好听,而且“善哉”好像说到哪里去了,对了,就是这种感觉,再找一名同学来读。
(指名读)生3:读课文。
师:真好,我觉得你这几个“善哉”读得好,你“峨峨兮”“洋洋兮”也读得好,我问问你,当你读到“峨峨兮”的时候,你的眼前出现的时怎样的景象?怎样的画面?生3:我的眼前好像出现一座高高的泰山,它显得很巍峨。
师:巍峨高耸的泰山,是吧?请你再来读读。
生3: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师:峨峨兮若泰山,谁再来读一读,你在读“峨峨兮若泰山”的时候,你的眼前出现的是什么?(指名生4读此句)师:不愧是男子汉,读起来就有男子汉的味道。
后边一句谁来读一读,志在流水。
生5: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巾帼不让须眉呀,洋洋兮若江河,好像让我们看到了那个宽广的江河,相比上面的泰山,这里的江河也不是一处随意的江河,江河在古文里边是有特指的,我觉得咱们班的同学一定能够知道,我对咱们班很有信心,江河在古文里应该指的时什么?泰山。
生1:我觉得“江河”在古文里边是博大精深的意思。
生2:这里的江河指的就是长江和黄河。
师:你的古文底子真好,是的,这里的“江”指的是我们中国最大的江,是什么江?(长江),这里的“河”指的是我们中国最大的河,什么河?(黄河)讲到长江和黄河,你还想到哪些词语或诗句?生:波澜壮阔和波涛汹涌。
师:波澜壮阔和波涛汹涌,我觉得你的这两个词的时候一点波浪都没有。
(生有感情的把这两个词再说一遍)师:正是这样的洋洋兮志在流水,请你再读。
师:不要着急,这里的志在(指导学生朗读)生:读文。
志在流水……师:真好,就是这种波澜壮阔波涛汹涌的江河。
还想到了哪些诗句?生:暗河汹涌。
师:暗流汹涌是吧,不仅是表面上波涛汹涌,还有暗流汹涌。
(指名再读此句)生: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扬扬哉若江河。
”师:真好,同学们,正是这样磅礴高耸的泰山,正是这样连绵不绝、铺天盖地的江河,我们一起把它读出来。
(生齐读这两句)师:是的,不论什么钟子期都能听出来,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解释,就是说,伯牙所念,这里“伯牙所念”的“念”跟前文中的哪个字是一样的?(指句回答)生:这里的“念”跟前面的“志”是一样的。
师:都是什么意思?生:都是伯牙想。
师:心里想的意思,找一个字是什么?志,念,都是什么?生:想。
师:我们理解古文就可以用我们现代的词汇,不论您伯牙所志,所念、所想,我钟子期都必得之。
我想问问,钟子期必得的是什么?生:我想他都知道伯牙心里在想些什么。
师:也就是说子期不仅听懂了伯牙的琴声,而且听懂了这位名满天下的琴师倾注在琴声里的什么?(心声)这样看来,钟子期说,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说的也不只是伯牙的琴声吧?他也道出了伯牙内心的什么?生:也道出了伯牙的志向和胸怀。
师:你可了不起,就在这里,这个叫王谦宇的,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他的智慧。
子期不仅听出了伯牙的琴声,还听出了伯牙倾注在琴声里的什么?生:志向和胸怀。
师:什么样的志向?生:志向是以后能象巍峨的泰山一样屹立在人间。
师:什么样的胸怀?生:胸怀是心胸宽广像江河一样能撑万里船。
师:(众生鼓掌)你们听出来了吗?你太了不起了!原来钟子期不仅在听伯牙的琴声,也说出了伯牙倾注在琴声里象峨峨泰山一样的志向,洋洋江河一般广阔的什么?(胸怀)这样看来,伯牙的志在高山,志在流水,那仅仅是想吗?那是志存高远的志,胸怀大志的志。
老师课前查过资料,我发现好多古书上都说伯牙的琴艺是妙绝天下,许许多多的人都以听到他的琴声而荣幸,他们也都能感受到伯牙琴声的美妙,但是伯牙倾注在琴声里的这种志向,这种情怀他们能得知吗?唯有谁能得知?生:钟子期。
师:唯有谁必得之?生:钟子期。
师:这才叫伯牙所念生:钟子期必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