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心理

合集下载

新闻采访中记者与受访者心理压力的研究及对策

新闻采访中记者与受访者心理压力的研究及对策

新闻采访中记者与受访者心理压力的研究及对策新闻采访是一项涉及到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的工作,其实施过程中记者与受访者都面临各种心理压力。

为了让采访过程更加顺畅和有效,可以对这些心理压力进行研究和对策。

一、记者面临的心理压力及对策1.时间压力:采访过程中,记者往往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到信息,这种时间压力会使得记者感到紧张和焦虑。

对策: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制定合理的时间安排,不要让自己被时间束缚。

2.面对严峻的现实:有些新闻事件会涉及到社会丑恶事情、人性之恶等,这些内容可能会让记者感到心理不适和恶心。

对策:提前思考采访可能面临的情况,不要将自己的情感与记者的职责混淆在一起,保持客观、冷静的态度。

3.危险因素:采访有时会涉及到危险性比较高的场面,比如火灾现场等,这可能会给记者带来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威胁。

对策:提前了解采访的场合和情况,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保障自身安全。

二、受访者面临的心理压力及对策1.社会曝光:受访者可能会因为被曝光在媒体上而感到焦虑和不安。

对策:在采访前告知受访者采访的目的和报道的媒体,让受访者了解采访的重要性,增加他们的认同。

2.隐私泄露:受访者可能会担心自己的隐私会在采访中被泄露,这种情况也可能会引起受访者的反感和敌对情绪。

对策:在采访中遵循职业道德,尊重受访者的隐私权,不泄露受访者的个人信息。

3.言语表达:受访者可能会被一些棘手的问题所困扰,而且他们的言语表达也可能不够流畅清晰。

对策:在采访中遵循“三人原则”,即三次提问原则,避免问得太直接和过分,让受访者简洁明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总的来说,新闻采访中的记者和受访者都会面临一些心理压力,但只要理性看待并采取一定的对策,就能够使采访更加有效和顺畅。

新闻采访中记者与受访者心理压力的研究及对策

新闻采访中记者与受访者心理压力的研究及对策

新闻采访中记者与受访者心理压力的研究及对策【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新闻采访中记者与受访者心理压力的来源和对策。

记者心理压力主要来源于采访过程中的高压工作环境和对专业能力的挑战,而受访者心理压力则源自面对媒体关注和公众评判的焦虑。

针对这些问题,记者可以通过提前准备和自我调适来缓解压力,受访者则需保持镇定和坦诚应对。

文章也提供了一些心理压力缓解方法和管理建议,如定期放松和寻求心理辅导。

有效应对心理压力对记者与受访者都至关重要,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心理健康支持体系的构建和采访技巧的提升,以推动新闻行业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新闻采访、记者、受访者、心理压力、研究、对策、缓解、管理、应对、重要性、未来研究、总结、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新闻采访中,记者与受访者之间的心理压力是一个常见但又被忽视的问题。

记者在进行采访时,需要面对时间紧迫、信息不足、压力大等问题,而受访者则可能因为担心被曲解、担心失言而感到紧张和焦虑。

这种心理压力不仅会影响采访的质量,还可能对双方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随着新闻行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加剧,记者们在面对采访任务时往往会感到更大的压力。

他们不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应变能力,还需要在紧张的工作环境中保持冷静和客观。

受访者也会因为担心言辞不当或被曲解而感到紧张和焦虑,这会影响到他们的表现和对采访的态度。

深入研究记者与受访者在新闻采访中的心理压力来源及对策,对于提高新闻采访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双方的良好合作关系,保障双方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索记者与受访者在新闻采访中面临的心理压力问题,分析其来源和影响,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以期能够为新闻从业者和受访者提供更好的心理支持和管理方法。

1.2 研究意义新闻采访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活动,记者与受访者之间的心理压力是影响采访效果和公众认可度的重要因素。

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记者与受访者心理压力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记者与受访者心理压力有助于提高采访质量和效率。

新闻采访中的心理学原理

新闻采访中的心理学原理

新闻采访中的心理学原理新闻采访是传媒行业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它能够让人们及时了解各种新闻事件和社会现象。

然而,要成为一名出色的新闻采访人员,并不仅仅需要掌握基础的采访技巧,还需要了解和运用心理学原理。

本文将从几个心理学原理的角度来探讨新闻采访过程中的一些重要要素。

一、社会认同理论社会认同理论指出,人们在与他人互动的时候,会有一种强烈的意愿去获得他人的认同和接纳。

对于新闻采访人员来说,这一理论非常重要,因为他们的目标是获得被采访对象的真实信息。

在采访过程中,采访人员需要通过赞同、积极回应和尊重等方式来建立与被采访对象的联系,使其产生一种被理解和接纳的感觉。

只有这样,被采访对象才会更愿意与采访人员进行真实、深入的交流。

二、心理接触理论心理接触理论认为,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接触,可以减少人们对陌生人的偏见和负面态度。

在新闻采访中,采访人员常常需要与各种各样的被采访对象进行接触,包括一些具有争议性的人物。

在这种情况下,采访人员可以利用心理接触理论,通过与被采访对象建立有效的沟通和联系,减少双方之间的隔阂和误解。

同时,采访人员还可以通过引导被采访对象讲述自己的故事和经历,从而让观众更加容易理解和接纳被采访对象的观点。

三、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当人们的行为与其信念和价值观不一致时,会感到心理上的不适和矛盾。

在新闻采访过程中,采访人员可能会遭遇一些难以接受或与自己立场相悖的观点。

这时,他们可以利用认知失调理论,通过询问深入的问题和提供相关的事实证据,引导受访者对自己的观点产生怀疑或变化。

同时,采访人员也需要学会如何处理自己内心的认知失调,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不让个人情感影响对新闻事件的报道。

四、亲和力理论亲和力理论认为,人们会更愿意与那些自己喜欢和认同的人合作和交流。

在新闻采访中,采访人员需要建立与被采访对象之间的良好关系,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和见解。

为了增加被采访对象的好感和信任,采访人员可以积极展示自己的善意和友善,用面带微笑、肢体语言和声音的抑扬顿挫等方式与被采访对象进行互动。

第五章 采访心理

第五章 采访心理

3、能否处理好记者的多角色关系 ? 在采访活动中记者的角色被强化了,但不 能因此而忽略了作为常人的自我感觉,失去普 通人的自我认知。
4、记者个性上的弱点是否妨碍了采访对象的谈 话?
健谈和寡言 适当调节自我,调动五官,增加反馈
5、是否是个好的倾听者 ? 用心去关注 让对方感到自己的诚意和热情,认真体味、 思考谈话的内容。
视频:罗京追悼会女主持笑场被骂哭
• 3 采访心理是在人际互动中产生 • 沟通与交流
• “取”与“给”
• 感知、情感、理智等方面的相互感应
• 明显的主观色彩
• 4 采访活动中的心理互动属于角色互动 • 主体在采访活动中的人际互动,交织、渗 透着不同的群体或集团的利益。 • 视频:卫生官员现场发飙
• 记者在采访时应注意并处理好自己和对方 的多种角色
五、如何对待采访对象
1、认知对方的目的、动机
揣摩采访对象接受采访的动机,分辨采访对 象提供的情况有没有参杂个人的目的。如果被采 访者拒绝采访,弄清拒绝的原因。 一般而言,访问对象分为三类: 第一类,积极配合型(合作者的心理:需 要、信任 、善谈、情绪好 ) 第二类,一般协作型 第三类,蓄意对付型
采访对象的自我认知
采访对象因为自身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综
据说,英国科学家牛顿非常喜欢猫,他有一 大一小两只猫,为了方便猫的出入,他在窗子上 开了一大一小两个洞,其意图是大洞供大猫出入, 小洞给小猫出入。 有人说,阻碍我们学习、发展的不是我们未 知的领域,而是我们已学过的东西。 一般说来,人的年龄愈长,学识愈丰富,可 能受的影响更大些。从小到大,我们从无知到有 知,学习了多少规则,多少定理,而同时又被多 少条“细绳”拴在了并不坚实的“竹竿”上!而 这许多的东西正沉入我们的“潜意识”之中,我 们并不知晓。

电视新闻采访中开展心理互动的途径

电视新闻采访中开展心理互动的途径

电视新闻采访中开展心理互动的途径作者:宋春雪来源:《记者观察·下旬刊》2023年第11期电视新闻是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新媒体平台的增多,新闻节目逐渐增加,对电视新闻提出一系列的挑战。

对于电视新闻而言,记者的专业性,是影响采访效果的重要因素。

记者只有与被采访者进行充分而有效的心理互动,才能提高采访效率。

为此,本文从电视新闻采访中开展心理互动的意义出发,分析心理互动的原则,并提出电视新闻采访中开展心理互动的措施,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电视新闻是一种重要的新闻报道类别,记者通过提问,对谈话节奏进行把控,在此过程中,与被采访者建立情感共鸣,提升采访质量。

心理互动是保障上述效果的关键,在心理层面产生相互影响,使得记者和被采访者保持良好的沟通,确保采访者迅速进入采访状态,为后续采访工作奠定基础。

电视新闻采访中开展心理互动的意义在电视新闻采访过程中,增强心理互动有助于被采访者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其原因在于,受到外界环境、自身情绪、性格等因素的影响,被采访者容易出现紧张、不安等情绪,在表达自身看法或意见时不够准确。

而此次增强心理互动性能够帮助被采访者保持平静,并进行冷静思考,从而使其能够准确表达自身看法,输出真实的信息与内容,与此同时,心理互动可以使得记者与采访对象形成情绪共鸣,在电视新闻采访的过程中,被采访者的情绪共鸣有利于提升采访的说服力。

因此,以恰当的心理疏导,可以更好地帮助被采访者真实表达内心情感,记者和被采访者建立更深的信任基础,保持良好的情感联系。

被采访对象的不同,在接受采访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因此,作为记者应从被采访者的心理特征出发,深刻理解被采访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点,准确把握其内心状态,为获取更多的信息与素材奠定基础,并确保新闻的客观性、真实性。

良好的心理互动在被采访者面对媒体压力方面有着良好的缓解作用。

由于多数被采访者没有出镜的经验,所以,外在环境的变化容易导致被采访者情绪受到影响。

新闻心理学

新闻心理学

新闻心理学1.概念:新闻心理:新闻活动认识主体对新闻现象和新闻活动的主观映像2.角色期望:是指群体或个人对某种角色表现出的特定行为期望。

3.角色冲突:是指居于一定地位的个体与不相符的期待发生冲突的情境。

4.角色交换:又叫扮演他人角色,指不同角色之间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或公开或隐蔽的进行角色互换,旨在认知体验与已有关的另一种角色,以便更自觉履行本角色职能。

5.新闻采访心理:指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记者和采访对象心理活动的特点及其规律。

6.自我呈现:又叫自我表现,指个体在人际交往中以自我满意的方式表现自己的过程。

7.人际吸引:在人际交往中形成的、以感情因素为主的对交往对象给予积极评价的倾向。

8.采访中的人际吸引:记者有意识的运用各种人际吸引规律想方设法与采访对象在理智上认同、感情上相融,对方从生疏到熟悉,从关系淡漠到产生感情和继续交往的愿望。

9.情感吸引率:交往双方通过表情的渠道达到心灵交融、情感共鸣、心理接近、相互感染的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规律。

10.印象管理效应:在进行印象管理时带有规律性的行为反应。

11.首因效应:第一次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印象对双方以后交往关系的影响。

12.近因效应:在最近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印象对双方交往关系的影响。

13.定势效应: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关于他人或某种社会现象的固定看法。

14.放大(收敛)呈现:在特定情况下,行为主体有意夸大或贬低自己的一些信息,以强化别人对他的某种印象。

15.新闻写作心理:新闻记者在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进行内化(认识理解)和外化(物化为新闻作品)的过程中的产生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及规律。

16.新闻写作心理状态:从采访结束到酝酿完成新闻作品这段时间里,记者所具备的较为完整的心理特征。

17.断裂:记者要写的文章其内容与受众的认识又较大偏差甚至会引起误解,造成逆反心理。

18.新闻编辑心理:研究新闻编辑工作者在编辑新闻时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19.移情: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彼此的感情相互作用,能设身处地感受和理解对方的心情。

论电视新闻采访中主体对客体的心理把控

论电视新闻采访中主体对客体的心理把控

论电视新闻采访中主体对客体的心理把控【摘要】电视新闻采访是一种重要的新闻传播形式,主体在采访过程中需要对客体的心理进行合理的把控。

有效的采访需要主体具备良好的技巧和心理素质,能够处理客体的情绪和反应。

客体的情绪往往会影响采访的效果,因此主体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尊重客体的感受,并维持良好的互动氛围。

客体心理把控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主体在采访中需要注意客体的情绪变化,并及时调整自己的表现方式。

心理把控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提高采访效果,主体应注重对客体心理的观察和理解,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主体在电视新闻采访中应注意客体心理把控,这对于采访效果和报道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建议主体在平时加强心理把控的训练,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专业技能。

【关键词】电视新闻采访、主体、客体、心理把控、有效采访、情绪处理、沟通关系、重要性、影响、建议、注意、效果、能力。

1. 引言1.1 介绍电视新闻采访电视新闻采访作为传播新闻信息的重要手段,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电视新闻采访中,主体是采访的执行者,而客体则是被采访的对象。

主体对客体的心理把控是影响采访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主体需要在采访过程中要能够处理好客体的情绪,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以确保采访能够顺利进行并获取有效信息。

电视新闻采访的过程需要主体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灵活运用采访技巧,确保对客体提出的问题具有针对性和深度。

主体需要充分了解客体的背景信息,以便在采访中更好地引导话题,获取相关信息。

主体还需要学会处理客体在采访中可能出现的情绪,如紧张、愤怒等。

主体在采访中应保持冷静,尊重客体的情绪,避免引发不必要的冲突,以确保采访的顺利进行。

客体的情绪对采访的影响不容忽视,客体的情绪状态会影响到其回答问题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主体需要通过合适的方式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让客体在采访中感受到尊重和信任,从而更愿意分享信息和观点。

1.2 探讨主体对客体的心理把控在进行电视新闻采访时,主体对客体的心理把控是至关重要的。

新闻采访中的心理调控及写作技巧

新闻采访中的心理调控及写作技巧

谈新闻采访中的心理调控及写作技巧一、掌握采访对象的心理活动规律在新闻采访中,应为采访的对象和事件配备多种采访钥匙,把自己的心理活动与采访对象心理活动融为一体,就可以轻车熟路的打开各种采访对象的心灵之锁,达到采访的目的,收获到最佳的采访效果。

采访中,只有目的明确,记者的提问才能问到点子上,当然,谈话中也可能有意外收获,这在采访中也是绝对不能放过的。

同时对采访对象的一些概括性了解,例如简历,业绩,性格以及发生事件的一些简单过程等等,都可以减轻记者在采访中摸不着头绪带来的采访压力。

列出采访谈话提纲也不失是一种好的工作习惯。

可以根据采访的目的,以及初步了解到的被采访者的情况进行分析,有必要时还要考虑到报道需要,列出谈话中所要了解的问题和需要启发引导的问题,做到先打外围后攻重点,攻破记者需求的采访堡垒就会指日可待。

而能否做好与采访对象谈话的准备,既是方法问题也有责任感问题。

在听广播或看电视时,有时就会发现有些记者的提问很不在行,甚至问出笑话,出现这些就是记者对采访前准备的不充足,重要性认识不足。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与采访对象的谈话内容就是新闻写作的米,采访效果如何,是涉及新闻是否真实,感人的关键一步,只有事先做好酝酿考虑,才能使采访内容更具有确定性,材料获取的更全面细致,制出的节目才更加顺耳悦目。

二、调控采访对象的基本方法寻求共同语言,适宜的采访地点,时机,以及谈话技巧是调控采访对象心理的基本方法在采访中,记者应该努力寻找与被采访对象的共同语言,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引起心理共鸣,这样就可大大缩短采访与被采访者间的心理距离,达到最佳的采访效果。

本人认为语言和心灵做到沟通,才能打开被采访者的话匣子。

采访者和被采访者有着所谓投机的缘分,这既是一种契合,也是一种交流。

记者不应简单的掏出本和笔从采访对象口中挖材料,更不应向法官审讯式的一问一答,而是应该与采访对象朋友式的交流情况、思想、看法,共同探讨问题,让采访对象感到不意外,愿意与你推心置腹地谈话。

电视新闻采访中的心理把握及应对方法

电视新闻采访中的心理把握及应对方法

பைடு நூலகம்
电视新闻采访关乎到新闻的质量。 新闻采访记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的心理互 动是极为重要的,要求两者之间进行充 分契合,唯有如此才会在采访期间统一 状态,采访过程中新闻记者对被采访者 的心理充分把握是非常重要的。在电视 新闻记者进入到采访活动中,就要采取 有效的应对策略,以提高采访效果。 1 电视新闻采访中对被采访者的心理分析 1.1 电视新闻记者采访中要认识到 接受采访者所存在的心理障碍 接受采访者在面对摄像镜头时,普 遍会产生紧张感,即便是新闻记者在采 访之前与接受采访者之间通过闲聊以达 到“热身”的目的,但接受采访者依然 会存在“晕”镜头的现象,影响了采访 效果。为了确保新闻采访工作顺利展开, 就要从经验的角度出发对接受采访者做 好心理调适工作,以提高采访质量。 1.2 电视新闻记者采访中要面对的 接受采访者多种多样 电视新闻记者采访中,所面对的接受 采访者多种多样。这些接受采访者的教育 背景、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都有所不同, 性格特点和文化素养也存在着不同,就必 然会导致新闻采访中出现各种意外事件, 严重影响采访工作的顺利展开。所以,在 电视新闻记者采访中,对接受采访者的心 理准确把握是非常必要的。 2 电视新闻采访中准确把握被采接受采 访者心理的方法 2.1 电视新闻记者要对接受采访者 的心理准确把握 在电视新闻采访中,新闻记者对接 受采访者的心理准确把握是非常重要的, 直接关系到采访的质量。如果新闻记者 在采访的过程中持有积极的情绪,就会 在采访共组中充满激情,带着愉快的心
电视新闻采访中的心理把握及应对方法
廖 亮
(作者单位:建湖县广播电视台)
摘 要:电视新闻采访是一个心理互动的过程,并不是单纯的倾听或者叙述,而是采访者与被采访者进行心理的互动,从而 挖掘出更多具有深刻内涵的问题。本文针对电视新闻采访中的心理把握及应对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电视新闻;采访;心理把握;应对方法

采访的心理控制名词解释

采访的心理控制名词解释

采访的心理控制名词解释
采访的心理控制是指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记者通过运用心理学原理、技巧和策略来影响被采访对象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反应,以便更好地获取所需信息、引导访谈进程,并确保采访的顺利进行。

这种心理控制不是强制性的操纵,而是基于尊重对方意愿、维护其合法权益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精准把握提问方式、适时调整对话节奏、运用情感共鸣等手段,让被采访者愿意开放地分享信息。

具体来说,心理控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情绪调节:记者需关注并适当调控双方的情绪状态,如营造轻松或严肃的气氛,以利于受
访者的表达。

2.信任建立:通过展示真诚与专业性,取得被采访者的信任,从而促使他们更真实、全面地
提供信息。

3.话题引导:巧妙提出问题,循序渐进地深入主题,使受访者在不知不觉中进入预设的话题
框架。

4.反馈机制:及时给予积极的回应和肯定,激发受访者的交流积极性和合作意愿。

5.倾听理解:充分倾听并准确理解受访者的观点和感受,利用共情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6.运用心理学策略:参照班杜拉提出的示范、强化、说服和情绪激励等方法,促使被采访者
配合采访工作。

总之,采访中的心理控制是一种艺术化的沟通技术,旨在实现高质量的信息采集,同时尊重并保护被采访者的权益。

心灵的共鸣 ——浅析新闻人物采访中心理运用

心灵的共鸣 ——浅析新闻人物采访中心理运用

新闻视界31视界观OBSERVATION SCOPE VIEW心灵的共鸣——浅析新闻人物采访中心理运用王钦友(四川省泸县融媒体中心,四川,泸州 646100)摘 要:在融合媒体深度改革的实践中,“中央厨房”的运用无疑给媒体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和动力。

但是,无论怎样裂变,融媒产品新闻人物的采访中,对采访对象心理运用是永恒的话题。

文中,主要就新闻人物采访中心理运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闻人物;采访;心理运用黑格尔有一句人所共知的名言:存在的便是合理的。

这句话虽然现在看来有些偏颇,但马克思的一句话,却可以使我们媒介同仁豁然开朗:一切看似神秘的事物,总能找到它的原因。

马克思的这句话向我们表明了世界的丰富与复杂,也即人性深处光耀的隐蔽,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体现。

那么,在新闻人物采访中,怎么样的提问,才能得到高质量的回答呢?笔者以为,只有与采访客体进行心灵的交流,才能产生共鸣;只有访出心声,才能写出心声,为此,记者必须注意采访客体人物性格、经历等的差异化,做到关心、谈心、耐心、交心,这样的心理运用,才能与采访客体产生心灵的共鸣,达到“铁肩担道义,妙手著青春”。

一、关心我们都知道,在采访之前,熟悉访问客体的情况非常重要,这样在有限的访问时间内获得满意的效果会有很大的帮助。

意大利著名记者法拉奇因为采访邓小平而为中国人所熟悉,在采访基辛格时,有这样一段对话:法:基辛格博士,如果我把手枪对准您的太阳穴,命令您在阮文绍和黎德寿之间选择共进晚餐·····,那您选择谁?基:我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法:如果我替你回答这个问题,我想您更乐意与黎德寿共进晚餐,是吗?基:不能,我不能····我不愿意回答这个问题。

法:那么您能不能回答另一个问题,你喜欢黎德寿吗?基:喜欢,我发现他是一位对他事业有奉献精神的人。

这样的提问显然效果甚佳,新闻价值也极高。

论电视新闻采访中主体对客体的心理把控

论电视新闻采访中主体对客体的心理把控

论电视新闻采访中主体对客体的心理把控【摘要】电视新闻采访是传播最直接的方式之一,在这个过程中,主体对客体的心理把控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从主体在采访中的心态管理、情绪控制、谈话技巧、信息获取技能以及客体引导能力等方面展开探讨。

通过不断掌握和提升这些技能,主体能更好地在采访中保持冷静,掌握谈话节奏,高效获取信息,并且有效引导客体的表达。

这些都有助于提高采访的质量和效果。

在总结了主体对客体的心理把控在电视新闻采访中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电视新闻采访中主体对客体心理把控的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探讨,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电视新闻采访中主体如何在心理层面进行有效控制,以取得更好的采访效果。

【关键词】电视新闻采访,主体,客体,心理把控,心态管理,情绪控制,谈话技巧,信息获取技能,客体引导能力,重要性,发展趋势1. 引言1.1 介绍电视新闻采访的背景电视新闻采访是传媒行业中一项重要的工作,通过采访对象的直接表达以及主持人的解读,将重要消息传递给观众。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视新闻采访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

在电视新闻采访中,主持人担任着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心理技巧,才能完成一次成功的采访。

电视新闻采访通常分为采访主体和被采访对象。

主持人或记者作为采访主体,负责提问、引导和解释,而被采访对象则是新闻事件的发生者或相关人员。

主体在采访中的表现直接影响到最终呈现给观众的效果,因此主体对客体的心理把控至关重要。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电视新闻采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电视新闻,观众可以及时了解到国内外重要事件和社会热点话题,增进对时事的理解和认识。

主体在采访中对客体的心理把控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关系到采访的成败,更关乎观众对新闻的认知和对信息的信任。

1.2 主体对客体的心理把控的重要性主体对客体的心理把控在电视新闻采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主体是指采访者,客体是指被采访对象。

在采访中,主体对客体的心理把控能够影响整个采访的效果和质量。

新闻采访对象的心理分析及应对

新闻采访对象的心理分析及应对
4、 价 值 观
的好处。 故意提供虚假信息也存在情 面 上 二
的问题 , 不便于实话实说 , 伤及相关人 , m 于 自身安全需要 ,以及出于报复心理 , 故
意说谎 ; 出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批 评 对 象 的 同情 , 有抵触
动机 : 在 心 理 学 上 一 般被 认 为涉 及 行 为 的发 端 、 方向、 强 度 和持 续 性 。
真实的。 另外 , 对待 同一件事 , 不同的采访 对象在接受采访 时, 表达的内容也会有差 异。 个人的心理因素是产生这 些情 况的不 容忽视 的原 因。
l 、 动机
报有某种动机的 自觉行 为 , 而后者则无 动 机可言。提供 虚假信息 的动机概括地说 , 是为达到宣传 自己的 日的 , 或庇护被报道 的人 , 出于友情 为亲友开 脱 , 仔在对相 关

的, 比如采访对 象情绪 不好时 , 他会心 灰 意冷 , 冷漠无趣 , 对记者要 了解的情况 漠
然视之 , 此时接 受采访 , 往 往 会 表 现 出 冷
旦确 立 , 便其有 f l 1 对 稳定性 。 但 就社会
和群 体 而言 ,由 于 人 员 更 替 和 环 境 的 变
( 1 ) 主动和被 动提供信 息的动机。 按 性质分一 种是真心 实意地 向媒 体提供所 知的情况 , 其起 因 , 是表现 一 种强烈 的
N E W S W O R L D I 学 子 论 文 选 登
新 闻采 访对象 的心理分析及应 对
。杨 晨
【 摘
要】 采访 对象作 为采访活动 中信 息的重要提供者 , 起 着至关重要 的作 用, 通过采访 对 象了解到的内容 直接关 系到新 闻的信
息含量和可信程度 为了 在有 限的采访 时间里最 大限度 的获取新闻信 息, 了解采访对 象的心理是十分必要的, 不同的心理状态会影响

浅析新闻采访中记者的心理状态 对新闻报道的影响

浅析新闻采访中记者的心理状态 对新闻报道的影响

浅析新闻采访中记者的心理状态对新闻报道的影响在人际交往时,人的穿着打扮、举止神态等给人的第一印象较为重要,这种印象能使人从心里产生吸引或是排斥感。

心理学上由仪表因素导致的心理现象称为“诱发吸引力”。

而在采访的时候,记者的仪表是给人的第一印象,在心理上有着先入为主的作用,所以记者要注重自己的仪表。

人都是爱美的,美好的东西总能吸引人的眼球,但是评价美不美,关键在于长相与谈吐、穿着举止的多种结合,也就是所谓的气质风度,是心灵美与外在美的完美融合。

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由于会受到多方面的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心理上就会强迫自己对别人产生好感,从而慢慢地导致自发的被对方所吸引,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上也叫做“强迫吸引律”,这种心理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

而这里所说的“强迫”不同于外界的强制性,是指从心里自发的被某人吸引。

人际交往中,遇到知识渊博、多才多艺,在某个领域颇具威名的人时,心理上自发的会被他吸引,甚至会有崇拜、敬仰的心态。

一般声名远播的人物头上似乎有一层光晕,社会心理学把它称之为“晕轮吸引力”,也称之为“晕轮效应”。

就此效应来看记者的采访,记者的个人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通过提问水平,言谈举止都能展示记者个人的修养与能力。

总之,人际交流就是相互选择的过程,采访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流,记者要有目的来选择采访对象,不能过多的考虑对方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

采访对象对记者的选择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所以记者要掌握好相互吸引这一因素,达到“互择效果”。

这样才能创造良好的氛围,为采访成功打下基础。

二、记者心理状态对新闻传播效果的影响2.1 喜好明显新闻具备真实性、客观性、公开性等鲜明特点,一旦新闻采访过程中记者带入自身喜好情绪,不仅直接影响新闻传播效果,还破坏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引发受众不同程度曲解新闻事实,是缺乏岗位责任感的表现。

同时,记者拥有利用媒体发表个人看法的权利,但成熟的新闻记者必须及时调整自身心理状态,遵循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及职业操守,不能“胡说、胡来、胡写”。

新闻心理学概论考试重点

新闻心理学概论考试重点

新闻心理学概论一、采访对象的群体心理和个性心理群体心理:普遍在其成员的头脑中存在,反映群体社会状况的共同或不同心理状态与倾向。

社会生活条件是采访对象对待采访态度的主要来源。

个性心理:个体在特定条件下身上表现出来的一切心理现象和特点。

二、采访对象的常见的几种心理状态:积极协作型、一般配合型、消极对抗型、虚假合作型三、影响采访对象心理的因素1、社会群体心理影响2、个性特征的影响3、记者能力的影响4、新闻事实与采访对象之间利害关系的制约四、对采访对象的心理控制A:“控制”要有针对性(一)采访对象乐意接受采访而又善于同记者交谈(二)采访对象乐意接受采访,但不善于同记者交谈(三)采访对象不愿意接受采访:1、从提供信息调整拒绝采访的认知入手改变其态度。

2、从拒绝采访对象的情感矛盾入手改变其态度3、用社会舆论的威慑力改变拒绝采访的态度B:善于运用心理“控制”手段五、采访对象良好心理状态的表现:1、需要的意识:新闻需要和新闻动机2、信任感信任心理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可能是出自对新闻机构的信任,另一方面是对记者本人的信任。

3、稳定的心境情感可分为心境、热情与激情。

(心境是指强度较低但持续时间较长的情感,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感,如绵绵柔情、闷闷不乐、耿耿于怀等;)4、清晰而完整的记忆、连贯的符合逻辑的思维,遣词达意的口头语言表达。

六、创造采访对象的最佳心理状态:1、千方百计地寻找与采访对象的共同点2、以恰到好处的物象或意象为“桥”3、注意了解受访者的心理特征4、排除干扰采访对象心理场的其他因素(如:慎重对待"第三人" 提倡记者"放单飞" 选择适当的采访地点选择适当的采访时机)5、对采访心理场的随机调协(注意消除采访对象的心理忌讳,注意将采访对象的兴趣往新闻事实上引,注意矫正采访对象“心理事实”的偏差,注意对采访对象情绪的调整)七、干扰采访对象的因素1、旁观人员的干扰——电视、广播记者会经常在采访过程中遇到群众围观甚至在旁边插嘴、抢镜头、起哄等情况2、话筒、镜头运用不当,对采访对象形成干扰3、记者个性张扬,言谈举止分寸失当4、内容本身的干扰——事前对事实的了解是否正确全面?5、交通、天气、环境噪音、采访对象情绪波动甚至记者本身的情绪状态等等。

试论新闻记者面对各种心态的采访对象应采取的对策

试论新闻记者面对各种心态的采访对象应采取的对策

试论新闻记者面对各种心态的采访对象应采取的对策内容提要:记者采访工作的成败,很大程度取决于采访对象配合程度,仅靠记者热情和良好愿望,难以使采访顺利进行下去,必须与采访对象的心理状态相呼应,采访才能圆满。

关键词:记者采访对象心态对策记者采访对象涉及各阶层、各行业,受生活环境、人生履历、知识水平、道德修养及采访时情绪等诸多因素影响,接受采访时会呈现不同心理反映。

一、被采访者大概呈现的几种不同心态1.积极热情,配合协作。

这类对象对记者的采访有问必答,知无不言。

尽管其所谈内容不凡道听途说、信口雌黄、夸大其词,但只要记者认真推敲分析,去伪存真,便可以获得有价值的资讯信息。

积极配合热情支持记者采访的对象其心理动机大体如下:一是出于事业发展或打开工作局面的需要。

如一些公司、企业、政治家出于宣传造势和创造良好社会舆论环境的需要,乐意接受采访。

二是出于对事业或工作成绩肯定的需要。

认为记者采访是社会的肯定,是对本人或组织的鼓舞和鞭策,所以热情接待采访。

三是出于名利的需要。

一些人或组织为了名和利,想利用记者的采访报道炒作,扩大宣传影响,实现名利双收。

这类采访对象的动机非常单纯,仅是为了配合记者的工作而已。

如车祸、自然灾害等事故目击者。

他们接受记者采访自觉性强,乐意讲述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希望记者能还原现场事件。

五是出于推动工作需要。

这类采访对象主要是公共服务机构人员,他们配合采访,希望社会了解详细政策、工作流程、服务承诺等,向大众传播他们的价值理念。

六是为了交友求知。

这类采访对象动机单纯,纯粹是为了配合记者工作,完全没有私心杂念。

他们不会捏造、歪曲、夸大事实,是最诚恳、最具新闻客观性的采访对象。

这类采访对象没有什么不纯动机,无非满足自己强烈的表现欲,满足心里快感。

2.不冷不热、一般对待。

这类对象接受记者采访时,公事公办,既不热情,也不怠慢,谈话一潭死水、激不不起波澜。

这些采访对象虽然不够热情,配合不密切,但问有所答,只要循循善诱,追根究底,也能获得更丰富翔实的材料,使采访顺利完成。

新闻采访心理初探

新闻采访心理初探
,
并用思 想 支配着 自己 变化和
理调 节 初次采访往往容易 怯场
决这一 问题 除了意志 动机调节外 有 时也 可 以采用 转移的方法 常
。 ,
迅 速做出心 理 分析
找 出贴近被 采访
,
效应

所 以各行各 业都 需要 研究 自身
而 新闻工 作本
,
其 中最
者 的最佳 方法
,
以 便尽 快 切 入 主 题

。 ,
采访对 象 这项工 作可 从两个方面 着 手 阅读书面材料和 了 解活 的材料
“ ”
。 。

由于 文革 中受过
严重迫害 在交谈中不 由 自主地 倾吐 自己 的冤 屈
,
我 在采访 前 对她 的 了解 甚
,
有 时不 免 将话题 扯远
, ,
也就 是我 们经 常说 的做好 功课 道过 的人 物

。 ,
,
及其 工 作对象 的心 理
一 种 沟通 信息 的工 作
,
好 的 办法 之 一 就是 和 采访 对 象拉 家 尤其是记 者在碰 到完 全陌生 的被
,
来 就是 与 成千上万 的 人打交道 的


达到 采访 目的 不同 的职业
活方 式 一 职业
、 ,

往往 形成不同 的生

要 搞 好 新闻工
、 。
采访对象时
,
作 特点 征

,
本 文结 合笔者的 实 践经 验和 阅读
主要 对在 做人物特

即由一 定心 理 活动 所形
,
首先
记 者应 根据被 采访者 的职

成的准 备状 态

新闻采访中的几种心理效应

新闻采访中的几种心理效应

新闻采访中的几种心理效应新闻采访过程是一个充满心理互动与感应的过程,采访中的提问与回答,既是记者也是对象的言语交流,也是记者与采访对象心理接触、情感交流、取得信任、自由交谈、获得信息的过程。

新闻采访中,有些容易出现的心理效应,如“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自己人效应”与“异己人效应”;“登门坎效应”;“蝴蝶效应”;“超限效应”;“安慰剂效应”等几种心理效应。

一、“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首因效应,是社会知觉的一种主观倾向。

首因效应又叫“最初效应”,即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的“第一印象”。

近因效应则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指交往中最后一次见面给人留下的印象。

这个印象在对方的脑海中也会存留很长时间。

近因效应也是社会知觉中的一种主观倾向。

一般来说,首因效应更多出现在和陌生人的交往上,而近因效应则更多出现在熟悉者之间。

二、“自己人效应”与“异己人效应”所谓“自己人”,大体上是指那些与自己存在着某些共同之处的人。

这种共同之处,可以是血缘、姻缘、地缘、业缘等关系,可以是志向、兴趣、爱好、利益,也可以是彼此共处于同一团体或同一组织中。

新闻采访中的“自己人效应”,是指采访对象对记者某种意义上的认同,把记者当朋友看待,能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达到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的境界。

反之,则采访对象不把记者当朋友,怀有警惕、戒备、怀疑的心态,则是“异己人效应”。

“酒逢知己千杯少”与“话不投机半句多”是这两者最通俗化的诠释。

记者与采访对象首次见面,应该努力寻找共同语言、共同感兴趣的事物、共同的情感和观点等,使双方心理上“共鸣”,产生好感和亲近感。

一般来说,人际交往中有几条重要的规律,比如接近吸引律和情感吸引律,前者指时空接近和兴趣态度相似,后者则指情感上的默契、交融和共鸣。

三、登门坎效应在你请求别人时,如果一开始就提出较高的要求,很容易遭到拒绝;而如果你先提出较低的要求,别人同意后再增加要求的分量,则更容易达到目标。

新闻采访中记者心理状态对新闻的影响

新闻采访中记者心理状态对新闻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G2 1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 7 2 — 8 1 2 2( 2 0 1 3 )1 1 — 0 1 2 8 . 0 2
新 闻采访过程 中,记者 的心理状态会 发生不同程度的变 不是排斥在新 闻记 者发表个人意见,但是并不是意味着可 以 化 ,不仅会影 响采访对象状态 也会对 新闻报道和新闻编辑的 过 度 情 绪 化 ,优 秀 的记 者 应 具 备 控 制 心 态 、情 绪 的 能 力 。 质量产生影 响。随着新 闻大众化 、娱乐化 越演越烈,叙事式 的新 闻报道 愈加受到欢 迎。叙事性新闻报道 中强调的是戏剧 化结构 ,要求 有铺 垫、有情 节、有高潮,突 出新 闻事件 的故
二 、记者在新闻采访 中不可带进“ 歧视”
曾有这样 一首歌 《 丹顶鹤的故事》 ,故事里一位从小喜爱 事性 、戏剧性 和新奇性。这样一来,新闻记者在其 中的主观 丹 顶鹤的姑娘 ,为 了拯救一只陷在沼泽里 的丹顶鹤 ,滑 进了 能动性越来越 大,对 新闻记者心理素质提出 了更高要求 。要 沼泽 地就再也没有上来 。当我们听到这首歌 的时候 ,都为故 求新 闻记 者具 有 良好的心理素质,根据采访对象心理状态适 事 里 的 姑 娘 感 动 。生 命 是 平 等 的 ,我 们 不 能评 论 一 位 大 学 生 时调整采访方式 , 并在新 闻报道 中控制好个人的情趣和好恶 。 为了一只动物而付 出生命是否有价值 , 我们 只是 为故事感动 ,


记者在采访 中不可表现 出自身“ 好恶” 对 任 何 一 种 新 闻事 件 持 有 歧 视 心 理 。 曾经 有 这 样 一 篇 新 闻 报
为 女 孩 惋 惜 。新 闻报 道 中 同样 应 秉 持 着 这 样 一 种 态 度 , 不 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记者在采访活动中的社会认知模式 用认知心理学理论研究记者采访活动中 的认知过程就是探讨记者如何在客观环 境中获得、加工、存储、使用信息的过 程。
(一)采访的客体源 客体是引起记者一系列认知活动的刺激 物,是记者在采访中认知的对象,包括 人、事、物,其中人是核心。
(二)注意的选择 注意的定义: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 向和集中。
第四节 记者和采访对象的印象管理 一、印象管理的定义 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 影响或控制别人形成对自己的印象的过 程。即有意地留给别人一定的印象。
二、自我呈现和印象管理 自我呈现又叫自我表现,是指个体 在人际交往中以自我满意的方式表现自 己的过程,是自我意识的外现。
三、人际吸引和印象管理 人际吸引是指人际交往中形成的、 以感情因素为主的对交往对象给予积极 评价的倾向。 (一)接近吸引律 1、时空接近 2、兴趣和态度相似
(三)认知对方的个性特点 采访是一门与人打交道的艺术。
二、自我认知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对他人的认知习惯 于以己度人,以自己的观点、好恶去评 价别人。(采访过程除了认知他人以外 还包括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包括:物质的自我 社会的自我 精神的自我
在采访活动中,自我认知主要表现在自 我反省和记者与采访对象的在观察对方 语言及非语言的信息中,获得对方对自 己的认识和评价。
(四)刻板印象:是指对一件事物的想法及观念,就
像刻在木板上一样那麽的难以更改、抹灭。
如何解读刻板印象
如果你的前面是一位发怒的重庆女孩,后面是万丈丈 深渊,那么,奉劝你还是往后跳吧! 我们经常听人说的“长沙妹子不可交,面如桃花心 似刀”,东北姑娘“宁可饿着,也要靓着”,实际上 都是“刻板印象”。
奥地利生物学家劳伦兹(K.Z.Lorenz)曾发现,小 鸭子在出生后不久所遇到的某一种剌激或对象(母鸡 、人或电动玩具),会印入到它的感觉之中,使它对 这种最先印入的剌激产生偏好和追随反应。当它们以 后再遇到这个剌激或和这个剌激类似的对象或剌激时 ,就会引起它的偏好或追随。但是,如果小鸭子在孵 出蛋壳后时间较久才接触到外界的活动对象,它们就 不会出现上述的偏好或追随行为。这一现象被劳伦兹 等称为“印刻”。劳伦兹在进行这项实验时,让刚刚 破壳而出的小鸭子不先看到母鸭子,而首先看到劳伦 兹自己,于是,有趣的事情发生了。劳伦兹在小鸭子 前面走着,身后跟随着几只小鸭子。小鸭子将劳伦兹 当成了自己的母亲。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小鸡、小鸟 等辨认自己母亲和同类,都是通过这一过程实现的, 而且,这一现象在其他哺乳动物身上也有所发现。一 般说来,小鸡、小鸭的“母亲印刻”的关键期发现在 出生后的10~16个小时,而小狗的“母亲印刻”关键 期发现在出生后的3~7周。
(二)晕轮效应和扫帚星效应:当认知者对一个 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 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这就是晕轮 效应。好恶评价是印象形成中最重要的方面, 在知觉他人时,人们往往根据少量的信息将人 分为好或坏两种,如果认为某人是“好”的, 则被一种好的光环所笼罩,赋予其一切好的品 质;如果认为某人“坏”,就被一种坏的光环 笼罩住,认为这个人所有的品质都很坏。后者 是消极品质的晕轮效应,也称扫帚星效应。
(四)采访活动中的心理互动属于角色互 动 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一般来说是一对一 的交往,但是记者不是代表着个人而是 代表着某个新闻单位(某个阶级、某个 集团或某个政党的利益)。许多情况下, 采访对象也不仅仅代表他自己,也代表 着某种群体或者党派的利益。
第二节:新闻采访的社会认知模式
一、认识新闻采访的一个新视角
(四)思维对输入信息的控制和处理策略 (思维定势放到第四节略是通过外显的采访 行为体现的, 记者通过思维不断的观察、分析变化着 的客观环境,据此在行动上做出相应的 灵活反应,这种行为反应就是行为输出 。
(六)噪音 造成采访失败的各种主客观条件都可以 称之为采访活动中的噪音。 主观原因形成的噪音: 1、违背职业道德,制造假新闻。(假新 闻、北京电视台报道的“纸陷包子”) 2、接受贿赂搞有偿新闻 3、采访不深入,奉行拿来主义
一、认知对方 (一)认知对方的目的、动机 记者和采访对象参与采访活动的目的和 动机对于采访过程起着引发、指向和强 化的作用。 采访对象了解记者采访自己是为什么? 记者也要了解采访对象接受采访的动机。 (出名还是阐明问题的立场?)
(二)认知对方是不是合格的对话者 对于记者来说: 1、采访对象是不是自己要找的人 2、找到的这个采访对象能不能提供真实的 情况 对于采访对象来说: 记者是否“知音”“善写”
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 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有目的,也需要一定意志努力 的注意,在实际的教学中组织好学生的注 意是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 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 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人的大脑在某一时刻内只对有限的信息 进行加工。注意有一定的选择功能,取 决于主体的需要和兴趣。 注意的选择功能保证记者对所需要的信 息进行清晰的教工和编码。
(一)新闻采访心理离不开对新闻基本特征的认知 新闻采访是一场探求事实真相的战斗,要求记者在尽 量短的时间里,在意料不到的情况下能够排除干扰, 迅速的、准确的、生动的认知有新闻价值的客观事物。 新闻的特征:时效性、真实性、
(二)新闻采访心理离不开对采访环境的认知和 把握 从记者活动的舞台是整个世界的角度看,采访 环境即社会环境。但是采访环境一般并不会直 接影响采访活动,对采访活动直接起作用的是 采访情景。 采访情境不同于一般的采访环境,而是记者和 采访对象“从主题予以规定和把握的环境。记 者选择什么样的环境才能让采访随想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这个取决于记者和采访对象最具体 的客观环境认知和控制的程度。
4、记者个性上的弱点是否妨碍了采访对象 的谈话。 1、内向、不苟言笑的记者个性弱点 2、外向、侃侃而谈的记者个性弱点
5、是否是个好的倾听者。 一个好的倾听者具有的素质: 1、耐心 2、用心 3、反馈
(二)采访对象的自我认知 1、揣摩记者对自己的看法,所陈述的情况 记者能不能相信。 2、自己多陈述的情况被记者宣传出去会对 自己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举例:恋爱时,“情人眼里出西施”, 总是忽略对方缺点,认为他/她的一切都 是好的,做的事都是对的,就连缺点也 是那么可爱。这就是光环效应。而结婚 后,共同生活以及孩子的出生,双方认 清了对方的某些缺点,这个时候又产生 了“扫帚星效应”,对方的缺点不断放 大、扩散,最终掩盖了对方的优点。
(三)定势效应 请看这样一个问题:一位公安局长 在路边同一位老人谈话,这时跑过来一 位小孩,急促的对公安局长说:“你爸 爸和我爸爸吵起了!”老人问:“这孩 子是你什么人?”公安局长说:“是我 儿子。”请你回答:这两个吵架的人和 公安局长是什么关系?
(二)情感吸引律
四、印象管理效应 (一)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 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 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首 因效应,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 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 着主导地位的效应。
职场应用:“新官上任三把火”、“早 来晚走”、“恶人先告状”、“先发制 人”、“下马威”...... 大学生为应聘工作整容、、、、
第五章 新闻采访心理
第一节 新闻采访心理的内容和特点 一、新闻采访心理的内容
新闻采访心理是指在新闻采访活动中,记者和采访 对象心理活动的特点及其规律。
采 “采”侧重研究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对新闻事实的认知过程及其规律 访 心 理 “访”侧重于探讨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人际互动及其规律
二、新闻采访心理的特点
猎奇心理:因为大众的猎奇心理,促进 了各种为追求收视率、轰动效应的节目 和新闻出现。 (凤姐和芙蓉姐姐) 从众心理 (/programs/view/auP U_eV_NQ4/)
案例1、贵州卫视王牌栏目《人生》,被 国家广电总局永久叫停。(因为不顾及 当事人的心情和处境,放大个人隐私和 社会的阴暗面,缺乏同情心,被要求不 得复播,即永久性停播)
2、是否有激情 激情既体现为记者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和 对新闻工作的热情,也表现为其工作绩 效和能力,前者是后者的动力和动因。 激情是一种精神力量,是新闻工作者的 强大工作动力,是记者工作的生命。
[详细
]
记者的激情来源: 1、对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高度的敬业精神; 3、对人民群众的深深的热爱 记者是一个特殊的流浪者,新闻报道是 “七分跑,三分写”(用脚写、用血写、 用汗写)
西塔潘猜想(中南大学,刘路)
启示:能够把人限制住的,只有人 自己。人的思维空间是无限的,像 曲别针一样,至少有亿万种可能的 变化。也许我们正在被困在一个看 似走投无路的境地,也许我们正囿 于一种两难选择之间,这时一定要 明白,这种境遇只是因为我们固执 的定势思维所致,只在勇于重新考 虑,一定能够找到不止一条跳出困 境的出路。
4、来源于对实际生活的深刻体会和感悟
新闻作品量多质低 是谁“偷”走了记者 的激情? 1、 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共同作用 2、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缺失
3、能否处理好记者的多角色关系。 1、记者作为采访者这一角色是否能够遵 守职业道德,尽到采访者的责任和义务。 是否只追求新闻的轰动效应,收视率 (凤凰卫视的成功在于品牌带来的效应) 等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和从众心理; 只追求新闻的经济公关作用等。
• ①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新闻系的毕业生正急于寻找 工作。一天,他到某报社对总编说:“你们需要一个 编辑吗?”“不需要!”“那么记者呢?”“不需要 !”“那么排字工人、校对呢?”“不,我们现在什 么空缺也没有了。”“那么,你们一定需要这个东西 。”说着他从公文包中拿出一块精致的小牌子,上面 写着“额满,暂不雇佣”。总编看了看牌子,微笑着 点了点头,说:“如果你愿意,可以到我们广告部工 作。”这个大学生通过自己制作的牌子表达了自己的 机智和乐观,给总编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引 起其极大的兴趣,从而为自己赢得了一份满意的工作 。这种“第一印象”的微妙作用,在心理学上称为首 因效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