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应树立什么样的教材观

合集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应树立怎样的政治教材观

新课程背景下应树立怎样的政治教材观

新课程背景下应树立怎样的政治教材观中学政治课教学一贯处于尴尬的状况。

从学生成长方面来说,政治课确实起着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作用,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政治课的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大有加强的必要。

从教学中存在的实际情况来看,普遍存在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事实。

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体现现代课程理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学生在课堂里的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如何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里将学习内容以不同的表达方式呈现,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呢?因此如何使我们的教师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或技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现今,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之时,讨论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

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含义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组织实施的活动。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全面地关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乐园,让学生在这样一种精神氛围之中接受文化的洗礼和熏染。

有效的课堂教学重视教学过程的探索性,重视教学中的师生的交往与对话。

有效的课堂不是机械的生产一些整齐划一的脑袋,他培养的学生是鲜活的,富有创造力的人才。

二、提高高中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的对策为了提高高中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我们教师应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以及课后反思三方面来着手。

1.课前准备⑴.教师要更新观念,以新课程的理念武装自己.在新课改的浪潮下,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的理念,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教学观、教师观以及学生观等。

许多老师没有树立正确的教材观,为教教材而教教材。

我们应树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教材观,学会正确处理教材,以更适合学生的思路。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应树立的教材观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应树立的教材观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应树立的教材观地理教材的分析是地理教材运用的前提。

地理教材的运用是在地理教材分析的基础上,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课程资源的组织和开发,建构起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教学逻辑。

在如何运用教材的问题上,存在两种观念:一种是“教”教材的教材观,一种是“用”教材教的教材观。

新课程改革倡导“用”教材的教材观。

教材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

教材编写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努力达成课程标准的要求。

地理新教材力求创新,融入当今地理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体现学生生活世界中遇到的地理现象和热点、难点问题。

但无论教材编写多么完美,也不可能适应所有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此,新课程改革倡导“用”教材的教材观。

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对教材进行加工和改造,力求在课堂教学中保证呈现给学生的教学内容不仅能理论联系实际,也能反映学生在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一、正确处理地理教材与教学的关系地理教学与地理教材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

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念,对正确处理地理教材与地理教学的关系十分重要。

新课程改革倡导“用”教材的教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树立“标准本位”的教材观传统的教材观念就是把地理教材作为地理教学的唯一依据,“教材唯上”、“教材本位”,“教”教材就是教学的一切。

把地理教学过程仅仅局限在地理教材之中的观念是片面的。

地理教材虽然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也努力达成课程标准的要求,但是,在在客观上还是与地理课程标准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依据,更不是考试与评价的依据,而真正的依据是地理课程标准。

地理教材是地理教材的编制者根据对地理课程标准的理解而编写的适合学生进行地理学习的材料,仅仅是一种重要的地理学习资源。

新课程的教材观要求把教材看做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旨在引导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批评和建构,是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是师生进行交流的“话题”。

新课程背景下树立思想品德教材观之我见

新课程背景下树立思想品德教材观之我见

新课程背景下树立思想品德教材观之我见迎着新课程改革的春风,我校也实行新课改近两年了,那么,作为参与新课改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把教学过程与研究过程有机结合起来,用新课程的理念来探究课堂教学中的新现象,新问题。

因此,面对新一轮基础教育与课程改革,如何构建课改新观念,是每一位课改老师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也是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下面本人想结合自己在新课改实践中的点滴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树立新的教材观,正确认识教材和教师的功能教材的多样化带来了新的观念,第一,教材是服务于教学的材料和工具。

教师应做教科书的主人,而不应是教科书的奴隶。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教学的实际灵活地创造性地研究教材,用好教材。

这样,才有可能有效地实施课程,达到预期的目标。

第二,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也应是课程设制的参与者。

三级课程管理机制向教师提出了要求,教师有权选择教材,也可从学生和学校教学实际出发开发校本课程,编选合适的材料。

第三,教师有责任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

教材是课程资源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可谓核心部分。

在英语教学中,还应该积极利用其他课程资源,例如广播电视节目、录音录像、报刊杂志、图书资料、教具和实物、多媒体光盘、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源等。

二、新教材努力贯彻课程标准的精神通过教育部审查的教材虽各具特色,但总体上说,各套教材在以下诸方面都有所体现。

1、重视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教材在内容、结构体系、程度与分量、理论与实践、活动与任务的设计等方面,都力求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能够激发其兴趣,有较强的感染力,大部分教材都遵循“功能--结构--话题--任务”相结合的途径进行设计。

因此,这些教材具有的共性是:话题的选择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现代社会生活,富有时代的气息,文化信息量大;强调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改变单纯重视语言知识的讲解与传授;注意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科学地安排语言材料,以利于学生构建知识、提高技能;设置真实而生动的情景和“任务型”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交流,提高用英语做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获得和积累经验。

8 2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

8 2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一、新课程的教学观1、教学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二者统一的实质就是交往交往互动是教学的本质,否则就不是真正的教学。

这种交往不仅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以发生在人与物之间,是一种多元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交往已成为师生共创、共生、共识、共享的基本形式。

教的实质在于帮助学生对知识的加工改造和创造。

2、教科书是知识的载体、是用来教的媒介,不是教教科书,而是用教科书来教,特别是很多需要教的内容是教科书里所无法体现的,教师和学生本身就是一部好的教科书,教师丰富渊博的知识及人格力量,学生蕴藏着的巨大学习潜能和激情,本身就是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

这种巨大的力量,使信息转化、知识内化、情感交融、师生发展。

3、“四因素”过程论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环境四因素不断进行着对话和交流,学生不再是知识的仓库。

在课堂上应让他们参与到知识发生的过程、思维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中来,教与学完全融合在师生交往的活动中。

4、赋予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交往互动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及个性的充分凸显。

让学生学会交往,建立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

教学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过程,沟通是合作的基础,沟通教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拓宽教学的视野。

5、强调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发现中学习,在合作交往中学习即进行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新能力为价值取向,倡导在“活动—体验”模式下的“生成本体论”。

6、学习是学生从内部自主生成知识结构和提高人生价值的过程教学是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知识、获得发展的过程。

7、活动是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过程,是个性的,也是合作交往的,是认知和情感的,也是实践可操作的。

体验是学生直接参与带来的成功感受,是真切的、深刻的,是自立自愿的情感渗透和价值态度的自然融合与升华。

交流与合作学习关注的是学生情感上的支持和互动,认知上的相互启发和生成,合作共事的精神和能力。

二、确立十种新的教学观念教学的目标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自主地发展。

教材观

教材观

新课程应树立怎样的教材观一、从“知识性”教材向“资源性”教材的转变长期以来,我国思想品德教材的内容仅是经过加工的、系统化的道德知识,受教育者只是通过书本知识来学习道德。

思想品德课教材不仅成了学生学习的对象,也是全社会的道德蓝本,它是以知识点为中心组织起来的,所注意的是不同知识的逻辑联系和与之相关的知识点。

这种以系统知识传授为中心目标,从而使得知识教学与品德教育相脱节。

七年级的旧教材可以说是普通心理学知识的缩写本,而八年级的旧教材则是系统的法律读本。

新课程改革视教材为一种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

“教材不是传授的经典,不是供掌握的目的,不是供记忆的知识仓库,而是供教学使用的材料。

”[2]新教材淡化了学科的知识体系,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资源,注重教材内容的广泛性与丰富性、生活性与生成性。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新教材的内容设计是根据对学生生活的调研,提炼概括出学生在进入初中阶段后依次碰到的生活主题与事件,以及亟需解决的问题,将《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和相近的内容整合为若干单元,结合了学生客观存在的真实感受,如学业得失及精神成长中的喜怒哀乐,突破了按学科体系构建的传统模式。

如学生进入中学后,首先遇到的是对新生活的适应问题,其次是学习问题。

这样,新教材就确定了第一个单元为“扬帆启航”,主要解决新生入新校的适应问题;第二单元为“学会学习”,针对有关学习的各种问题展开讨论……整套教材的单元主题都依此生成,面向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生活,从而使得德育过程成为作为生活主体的学生德性之自主生成、自我建构的过程。

其二,新教材突出热爱生命、热爱和平、热爱科学、热爱劳动、热爱集体、热爱社会主义、孝敬父母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加强与提高道德思维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参与社会公共生活能力等方面的教育,淡化心理学、法律、道德等方面系统知识的教育。

如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情感世界”,通过有趣的活动让学生认识自己体验过的各种各样的情绪与情感,产生爱自己、爱他人、爱祖国、爱自然等健康的情感,学会常用的情绪调节方法,并且学会根据角色、情景、文化等情况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新课程背景下,应该树立怎样的教材观

新课程背景下,应该树立怎样的教材观

---------------------------------------------------------------最新资料推荐------------------------------------------------------ 新课程背景下,应该树立怎样的教材观新课程背景下, 应该树立怎样的教材观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 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 因此, 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效果与得失。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者们正遇到传统与变革的困惑:在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之间, 仿佛是一片不确定性的开阔地, 像以往那样捧一本教材去灌输 , 是不能达到标准了, 并且标准不像以往大纲那样对知识的描述具体、精确, 而是给教师留下了更广阔的创造空间。

面对新教材, 旧的教学方法失去了效用。

课程改革呼唤着教师的知识观、教材观、教学观及学生观的全面更新, 但是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依然用传统的观念审视教材, 视教材为知识, 普遍存在教教材 , 而不是用教材的现象, 在这种惯性教材观下, 教学方法的选择只能是生搬硬套新课程理念要求的教学模式。

准确认识教材的功能, 是课程改革实践的需要。

[ 1 ]新教材与课程标准的变化, 并未使教材的使用者对教材功能的理解有深入的认识, 在实践中穿新鞋, 走老路的教师不在少数。

有的教师依然把教材看作是学科知识体系的浓缩和再现, 认为教材是学科知识的载体(这种教材观的实质是教材即知识) 。

1 / 13这种认识是影响新课程实施的不利因素之一。

要顺利实施新课程改革, 必须实现教材观的超越由知识教材观向智慧教材观的转变。

一、教材的价值取向与教材观我国的课程与教学传统, 深刻地体现在教和学的行为规范中, 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 学生则是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

这里的课程是作为权威经典被规定的, 而教学则因此具有了附庸的性质, 这种传统延续下来就形成为以掌握教材为目的, 而不是以使用教材培养能力和发展素质为目的的基本特征。

新课标下的教材观

新课标下的教材观

新课标下的教材观
首先,教材注重多元化。

新课标要求教材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多元文化背景。

因此,在编写教材时,应该注重多元化,包含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

其次,教材注重实用性。

新课标要求教材内容要具有实用性,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因此,教材编写应该注重实用性,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第三,教材注重创新性。

新课标要求教材内容要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在编写教材时,应该注重创新性,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开展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最后,教材注重发展性。

新课标要求教材内容要具有发展性,能够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学习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在编写教材时,应该注重发展性,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步骤,帮助学生逐步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 1 -。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观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观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观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观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以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为核心。

以下是一些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点:
1. 学生中心:将学生放在学习的核心位置,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2. 调查研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调查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

3.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通过合作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

4. 创新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鼓励学生提出新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 融合教学: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融合,打破学科间的界限,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跨学科的学习能力。

6. 评价改革:注重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多种方式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通过调查研究、合作学习、创新思维等方式来促进
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下教师应树立什么样的教学观

新课程下教师应树立什么样的教学观

师德师风新的体会物理组林旭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学观念对教学起着重要的指导和统率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学观念中生发出来的,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自旧的教学观念的束缚,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创新都是新旧教学观念斗争的结果。

那么,广大教师作用实施新课程、深化教学改革的主力军、实践者,究竟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教学观才能适应实施新课程的需要呢?根据新一轮课改的宗旨和全面实施学科素质教育的要求,笔者认为,教师必须树立以下新的教学观念:一、树立人本的学生观大家知道,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现代教学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以育人为本”而不是“以知识为本”。

树立“人本的学生观”,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中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的倾向,真正把他们视为具有学习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和发展潜能的生命个体,并将教学实施的重心放到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情感、激励不断上进、促进和谐发展上。

这是实施新课程、搞好新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二、树立发展的教学观我国的教学观有一个演变发展过程:解放初期可称为“知识型”教学观;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80年代中期可称为“智能型”教学观;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可称为“育人型”教学观;进入新的世纪,特别是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新一轮课改的不断推进,“发展型”教学观(其内涵是“双基”加“智力”与“非智力”再加“学会学习与可持续发展”)孕育而生。

教学的重心由传统的偏重知识技能传授向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转变,既是当今世界各国教学价值观方面的一个根本性转变,也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的。

我们必须充分地认识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既是学习“知识和技能”、“掌握过程和方法”的过程,又是升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身心和谐发展的过程;教学不再是为学生谋求一纸证书、多少考分(不是追求短期、表面效应),而是为了开发学习者的个体潜能,促进他们最大限度地发展;教学也不仅仅局限于帮助学生实现理想的“就业”目标,而是一种贯穿于学习者终身的活动。

对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程观、教学观、评价观,我的看法

对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程观、教学观、评价观,我的看法

对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程观、教学观、
评价观,我的看法
新课程改革是对传统课程体系的一次全面更新和改革。

在这个
背景下,我对课程观、教学观和评价观有以下看法:
课程观
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发展学生的多
元智能和综合素养。

因此,课程观应该从以内容为中心转变为以学
生为中心。

课程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和
体验式研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观
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学观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研究能力和
创新精神。

教师应该从传授知识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合作伙伴。

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鼓励学生进行
探究式研究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评价观
新课程改革倡导综合评价,强调评价应该是全面、多元、客观、公正的。

评价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发现和激发学生的潜力。

评价应该包括多种形式,如考试、作业、课堂表现、项目作品等,以综合反映学生的研究成果和能力。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程观、教学观和评价观都需要
从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转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性发展。

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
感的综合人才。

这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
才具有重要意义。

新课程背景下应树立什么样的教材观

新课程背景下应树立什么样的教材观

新课程背景下应树立什么样的教材观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

它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还要求让每个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因此,在教学中应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一树立课程“三维”目标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传统教学是把教材当圣经,恪守教材不敢越雷池半步。

常常把教材分析、讲解、灌输得过细过多,把一门充满生气和灵性的课程,搞成沉闷、单调、乏味的样子。

甚至有教师认为,将教材讲深讲透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

因此,在教学中不知不觉地把自己束缚在教科书中,不是“用”教材,而是“讲”教材,教材中的每一段、每一个知识点,都要掰开揉碎,繁说细讲,生怕有半点遗漏。

常常把目标单一地定位于教知识。

正确的教材观要求重视挖掘教材资源,拓宽、延伸知识结构,活用了教材,使教学从课内到课外,从点到线到面,从已知到未知延伸。

这种教学打破了封闭的教学格局,形成了开放的势态,力求学得更广博、更创新一些,在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能力培养、态度形成的过程中。

因此,教师必须突破教材对学生教育的禁锢,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学生不能成为教材的奴隶,应做教材的主人:即遵循于教材,又不囿于教材;既要凭借教材,又要跳出教材。

二以教材为基础积累课程资源。

针对具体的思品教材,我们在深入挖掘课内资源的同时,还必须重视拓展利用各种校外资源,这样才能使教学紧密地联系社会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

新教材发下来后,教师要带领学生从总体上初步感知教材,如教材设置了哪些内容系列,每个系列中设有哪些内容等等,以便有目的的开发课程资源。

比如,在学习“相亲相爱一家人”时,让学生搜集反映家庭温馨的照片;在学习“我爱你,中国”时,布置学生搜集体现祖国山河壮丽的图片,诗句。

新课程背景下我的思想品德教材观

新课程背景下我的思想品德教材观

新课程背景下我的思想品德教材观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如何使用教材。

必须树立新的教材观,打破教材神圣和教材依赖,做到教材之上“看”教材,教材内外“理”教材。

1. 树立新的教师观和教材观,打破教材依赖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者,帮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

教师是课程的创造和开发者,是教学的研究者——基于教学实践的校本行动研究者。

教师也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引导者。

用情感教学代替惟智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转变学习方式,把学生从学习的机器中解放出来,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

传统的教材观是教教材,教材怎么写,教师就怎么教,甚至死抠课本。

新课程的教材观是用教材教,教材不是圣经,只是教学媒体之一,教科书、教师、学生、教学环境都是教材。

教师不能只依据一本教科书进行教学。

教师应把握教材、驾驭教材、超越教材,带领学生就教材的内容进一步地延伸、质疑、创新(再创造),让教师成为学生积极发展的策源地。

如市场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问题,历来都是经济常识教学的重点,也是经济生活教科书中的内容,但由于世界上两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著名经济学家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市场的这个弱点其实正是市场经济的优点。

而国内目前许多的经济学教科书也已采纳了这个观点,再把一个理论界有争论的观点作为重点来教学和考试,那么正确答案是什么,因此,在经济生活教学中必须做灵活处理。

教师备课的重要任务就是对教科书等教学资源进行创造性地再加工、整合、提炼,将教科书内容生活化、地方化、校本化,赋予教材以生命的活力,给知识以生命,而不是照本宣科。

要打破教材依赖和崇拜,克服惯性和惰性,不做教材的奴隶,要做教材的主人。

教师要关注现实的社会生活,不断提高处理教材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当然,超越教材决不是不要教材,而是不拘泥于教材。

教科书仍然是教学的最重要载体,教科书中的主要观点在教学中是一定要落实的,但实现的途径则是多样化的。

2. 把《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等作为教学的最重要依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是编写教科书的依据,也是编写高考《考试大纲》的依据之一。

1、新课程背景下,应该树立怎样的教材观?你在这方面具体是怎么做的?

1、新课程背景下,应该树立怎样的教材观?你在这方面具体是怎么做的?

1、新课程背景下,应该树立怎样的教材观?你在这方面具体是怎么做的?1.教材是“教学材料”,不是“学校教学事实上的惟一依据”毫无疑问,教学首先有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事实上,课程标准才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教师行动惟一指南,而教材只是课程专家、学科专家和教师共同开发和制定的一些基本的教和学的材料,是课程实施的物质载体。

教材的功能不在于为教师提供一种“法定文本”,让教师俯首就范,而是定位于为教师的教学服务,为教师精心打造和提供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

所以,在“教什么”的问题上,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充分领会课程理念,切实实现“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转变,是新课程对广大一线教师提出的迫切要求。

2.教材是“范例性的中介材料”,不是学生认识和学习的客体随着新课程的发展,教材观出现了重大转向,其根本特征为“范例性”,即把教材看作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而不是学生必须全盘接受的认知对象和内容。

它是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批判和建构意义的中介材料,是案例或范例。

因此,新课程的教材观强调教材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是师生对话的“话题”,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目的不是记住“话题”本身,而是为了借助“话题”这个中介进行交往,在互动交往中,创造新经验,建构新意义。

在这种全新的教材观的指导下,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显而易见应着眼于学生认知、情感和价值观的全面的充分发挥。

3.教材是一种富于变数和弹性的课程资源,而不是教师必须恪守的律条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把教材内容当成教学任务来完成,对教材安排的课时、进度、章节、逻辑体系乃至观点不敢作丝毫调整变更,这就导致了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讲深讲细教材“知识点”赶时间、赶进度疲于应付教学的现状。

实施新课程必须让教师从教材中走出来,从一个新的角度和高度去看待和处理教材。

那么,对教材内容的取舍、对教学进度的安排、对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就不再会是令教师不安的事情。

实施新课程应树立新的课堂教学观

实施新课程应树立新的课堂教学观

实施新课程应树立新的课堂教学观一、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1、当前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新课程实施中,随着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一言堂”、“满堂灌”现象少了,但是,有相当多的教师,他们的潜意识里没有学生的存在空间;他们仍把自己当作主体,把学生当作客体;即使承认学生是主体,却不知道怎样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所谓潜意识里没有学生的存在空间,指在教学中,教师从备课开始就未曾或很少考虑学生的实际;在课堂上一切按既定教案办,不根据课堂情境及学生的需要随时进行调控,课堂教学过程是“一厢情愿”、“单向流动”。

所谓视学生为客体,是指教师把学生当成一只可以随意往里面填充东西的容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消极的地位。

不知道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表现在,教师只在方法的层面考虑问题,只能围绕多提几个问题、多让学生发言、多组织几次讨论等方面组织教学活动,本质上是只追求形式,不讲究实效。

由此可见,在新课程实施的同时,教师应该更新教学观与之相适应,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的任务。

2、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新课程理念是以“生命”为逻辑起点,其核心是:教育直面生命。

前面列举的诸多现象都源于没有从尊重生命的高度来认识学生。

中小学教育面对的是处于集中学习的生命活动时期的儿童和少年。

这个时期,对于每个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宝贵的,但他们自己却并不完全认识其价值。

他们缺乏生活体验,各方面都处于形成状态。

这个时期,又是学生充满活力和潜力的生命时期,他们有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和可能。

这段时期教育的影响力,超出现阶段而扩展到学生的终身。

因此,对学生的热爱和他们多方面发展的关注,是教育不容忽视的价值取向。

正因为如此,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善于反思与创造,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重视课堂上师生的有效互动和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增强教学设计意识,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工作;要学会充分合理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努力营造平等、和谐和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背景下应树立什么样的教材观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

它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还要求让每个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因此,在教学中应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一树立课程“三维”目标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传统教学是把教材当圣经,恪守教材不敢越雷池半步。

常常把教材分析、讲解、灌输得过细过多,把一门充满生气和灵性的课程,搞成沉闷、单调、乏味的样子。

甚至有教师认为,将教材讲深讲透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

因此,在教学中不知不觉地把自己束缚在教科书中,不是“用”教材,而是“讲”教材,教材中的每一段、每一个知识点,都要掰开揉碎,繁说细讲,生怕有半点遗漏。

常常把目标单一地定位于教知识。

正确的教材观要求重视挖掘教材资源,拓宽、延伸知识结构,活用了教材,使教学从课内到课外,从点到线到面,从已知到未知延伸。

这种教学打破了封闭的教学格局,形成了开放的势态,力求学得更广博、
更创新一些,在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能力培养、态度形成的过程中。

因此,教师必须突破教材对学生教育的禁锢,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学生不能成为教材的奴隶,应做教材的主人:即遵循于教材,又不囿于教材;既要凭借教材,又要跳出教材。

二以教材为基础积累课程资源。

针对具体的思品教材,我们在深入挖掘课内资源的同时,还必须重视拓展利用各种校外资源,这样才能使教学紧密地联系社会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

新教材发下来后,教师要带领学生从总体上初步感知教材,如教材设置了哪些内容系列,每个系列中设有哪些内容等等,以便有目的的开发课程资源。

比如,在学习“相亲相爱一家人”时,让学生搜集反映家庭温馨的照片;在学习“我爱你,中国”时,布置学生搜集体现祖国山河壮丽的图片,诗句。

在学习“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时要求学生搜集反应祖国巨大变化的资料等等。

三要以教材为载体加强与其他学科密切联系。

思品课教学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和历史,语文学科,在教学中,根据具体内容联系其他学科,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可以使教学更生动形象,有所依托,而不是空洞的说教,例如在学习“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时,联系历史上各民族人民抗击外来侵略,共同度过各种难关的历史,体会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

这样做不但有利于学生理解教材,还加强了与各学科之间的密切联系,也容易使学生把各种零散的知识得到了整合和建构。

四基于教材又再生教材。

教学不只是课程的传递和执行,更是课程的创造与开发。

除了搜集加工课程资源,密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之外,如果能使学生依据教材展开联想与想像,就会更好地激发其创造潜能,更有利于教材的创造与开发。

例如在讲“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时,针对台湾问题我设置了一个问题:要早日实现祖国统一,青少年应怎样做?学生们经过思考,提出了一些建议,例如要和台独作斗争;努力学习,使祖国强大起来;自觉履行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

由于不是教师的一家之说(或者是教参中的解释),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感受、体验对其中的某些问题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我想这正是新的教材观所提倡的,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为依托的基于教材又再生教材的具体体现。

在这里,教师是教学资源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可以积极主动地去选择和增添教学资源。

从而使学生能轻松地走进教材,又能洒脱地超越教材。

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这文字的排列顺序一变,其中蕴含的意思是大不一样的。

在这种“变阵”中展开了一个令人遐想的教育世界。

“教教材”,很明确是以教材为中心,教材怎么说,我就怎么讲,是对教材负责,是以教材为唯一的“孤本”,依据是相对固定的结论,视教教材为静态过程,是比较狭隘的。

而“用教材教”就不同了,教材在这里是“范本”,教师不光是解释教材,而是要用教材作“诱饵”,去“钓”起学生思考的“鱼”。

同时,以教材为圆心,可以向外延伸,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形式的,从而不止于教材,不局限于教材。


者是对教材负责的“固本教学”,后者是以人发展为本的“人本教学”,前者是教书,后者是教人。

而“课程改革”的最大特点是教师不再只关心教材、只关心自己怎么把“书”教好,而是首先关心对于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学生知道些什么、在实际生活中有过怎样的体验。

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

整个教学过程的着眼点始终在学生。

我们在教学中“教”的许多东西其实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的,但是,过去的教学,教师不管学生知道什么,只管按照教材的体系、教材的顺序、教材的叙述去讲,结果常常是学生已经懂了的东西,教师仍然不厌其烦地“教”,浪费了大量的宝贵时间,一节课下来,学生常常没什么收获。

“课改”课不再是这样。

所有的学生都知道的,教师不讲;部分学生知道的,也尽量让懂的学生去说给不懂的学生听,而不是由教师来讲。

课堂不再是教师的“讲堂”而是学生的“学堂”,尽可能地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去互帮互学。

就是学生们都不懂的内容,也不是由教师“灌”,而是组织“学习活动”,让学生利用学具、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用品,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寓教于乐地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