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通西域》教案(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骞通西域》教案
教学目标
一、识记和理解
记住西域的地理范围,记住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及目的地。

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意义,记住汉设西域都护的时间,并理解其设置的意义。

二、能力和方法
运用《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图》,培养学生读史,识图的能力;培养学生根据史料、图片、图表想象历史情景及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学习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史实,培养学生归纳、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培养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张骞为报效祖国不屈不挠,勇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对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教育;强化学生爱国思想和开拓进取的意识,培养与人交流的主动性态度。

了解新疆的历史,维护国家的统一。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西域的地理范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二、难点:西域的地理范围,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具体任务及意义。

课型:新课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并查阅收集、整理在预习课文中最感兴趣的知识点。

教师准备:1、全面收集与本课有关的网络文字图片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实物准备:葡萄、石榴、核桃……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讲读法、对比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具:教学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今天来的时候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礼物(展示葡萄、石榴、核桃等实物),这些礼物老师将要把奖励给今天在课堂上最积极和认真的同学。

可是大家知道吗?这些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水果和蔬菜,但在西汉以前,上到皇帝下至百姓都无法享受到这些美食,它们来自何方?又是在何时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寻常文物的呢?
学习新课
一、神秘的西域(板书)
1、西域的地理范围(板书)
这些果蔬,它们来自一个遥远而神秘的地方,古时称西域。

(多媒体显示地图,教师指图讲解)。

西域指阳关和玉门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包括今新天山南北地区,这是侠义的范围。

说得广一点,西域也包括葱岭以西更广阔的地区,大致相当于今新疆、中亚及更远的地区。

我们今天所讲的西域主要是侠义的范围。

同学们要注意在西域的范围中“两关一岭”是很重要的分界地点(展示阳关、玉门关图片)说起阳关和玉门关,大家肯定马上会想起西首脍炙人口的唐诗中的名句“劝君更进一步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和“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完整显示两方诗)这是古人眼中的阳关和玉门关,在他们看来,阳关、玉门关之外就是不一样的世界,就是巷凉的荒漠。

在西域这片广阔的土地上究竟居住着些什么人?他们的生活怎么样呢?
2、西域概况(板书)
先请学生阅读课文小字部分,想想:西域绿洲上的人民是如何生活的?
(展示西域风土人情,物产资源图片)
教师:西域地区很早就有人类活动分布着许多少数民族。

西汉时,许多民族改权在大大小小的绿洲上建立起来,有的在水草丰盛的地方放牧,有的在肥美的绿洲上进行农业生产。

西域物产丰富,还盛产良马和美玉,那里的人民能歌善舞,有许多独特的乐器。

由于西域与汉朝的中心区域相距较远。

同时,北方一个凶悍的游牧民族匈奴控制西域,西域对汉朝人来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

张骞出使西域,揭开了西域神秘的面纱。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张骞出使西域的内容。

二、张骞出使西域(板书)
(一)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板书)
(采用问题探究法,教师首先投影展示问题,指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探寻答案)
(教师活动)投影展示:张骞出使西域的背景、目的、出发时间,主要经历、反回时间和结果。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学习状况。

(学生活动)阅读、讨论、寻找答案
1、背景:西汉前期,匈奴控制西域,奴役西域各族人民,匈奴骑兵不时南下,威胁西汉都长安的安全,汉武帝准备对匈奴动武。

为了稳操胜券,汉朝也希望找到一位盟友与其协同作战。

因此,汉武帝想到了哪一个国家?(学生答:大月氏)对,汉武帝从匈奴投降者口中了解到匈奴打败大月氏时,曾以大月氏国王的头骨做饮酒器。

大月氏逃到向西方后,深恨匈奴而图报复,但苦于找不到盟友。

于是汉武帝下令招募使者出使大月氏。

张骞挺身而出,自愿前往。

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张骞出使西域的情况。

2、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联络各大月氏夹击匈奴。

时间是公元前138年,那么他走的是一条怎样的路线呢?大家看图(显示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指图、讲解)。

3、主要经历:在公元前138年,张骞在长安辞别汉武帝,张骞一行100多人,由奴隶出身的匈奴人堂邑父作向导,很快进入河西走廊。

可一出玉门关就被匈奴骑兵抓获,并把张骞扣押起来,为了笼络软化张骞,匈奴为张骞娶妻成家,但这些都没有动摇张骞完成出使西域的使命。

他一直保留汉朝使者的符节,时时想着伺机逃脱。

十年后,他乘匈奴人疏忽,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同堂邑父一起逃走了。

张骞逃走后,毅然继续西行。

他们穿过千里荒漠、风餐露宿、饥寒交迫,克服重重困难,终于翻越葱岭,抵达大宛(今中亚细亚)。

大宛久幕汉朝富庶、欲通使一得。

忽见汉朝使节来到,喜出望外。

他特意派翻译和向导陪同张骞到达康居(咸海以东,今乌兹别克,塔吉克斯坦境内)。

再由康居到达月氏。

大月氏征服了大夏(阿富汗北部),这里土地肥沃、物产富庶,四周没有强敌,大月氏乐得其所,加上和汉的距离又太远,因此大月氏人不愿反乡复仇。

张骞没有达到与大月氏联盟的目的。

于是他便从大月氏来到大夏,在此考察滞留了一年多后,只得重新踏上归途。

公元前128年,张骞取道南山(昆仑山)经羌中(青海)而行,但路途又被匈奴扣留了一年多,直到匈奴内乱,张骞才乘机逃脱。

公元前126年,张骞与他的匈奴向导堂邑父返回长安。

4、结果:张骞这次出行历时十三年,受尽磨难,但未完成使命,张骞不是白去了吗?
张骞虽然没有达到出使西域的目的,但是了解到西域的地理、特产和各族人民的生活,也了解到西域各人民很想同汉朝往来。

张骞把这些情况详细的报告给汉武帝。

(教师归纳)在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后的公元前119年,西汉对匈奴的战争已经获得重大胜利。

为了给匈奴更沉重的打击,汉武帝再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奉命第二次出使西域。

(二)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板书)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情况又会怎样呢?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讲讲。

1、目的:联系乌孙国王进攻匈奴
2、时间:公元前119年
3、经过:(教师补充)
公元前119年,张骞以中郎将的身份率领300人的使团出行。

使团每人配两匹马,还携带大量钱币、丝绸等礼物和上万头牛羊浩浩荡荡地向乌孙进发。

张骞率领这支庞大的使团,一路顺利地到达了乌孙(今伊犁河流域)。

但乌孙此时正因王位之争而分裂为三,无法与汉合作。

张骞的目的没有达到,但张骞分派副使到达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处,同这些国家建立了直接的联系。

4、结果:公元前115年,张骞返回长安,乌孙派了十几名使者,并携带10余匹好马到汉地来。

以后,乌孙与汉朝的往来十分密切,互通有无。

除乌孙外,其他国家也有使者来到汉朝,互赠礼品。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增加了内地对西域的了解,使西域在人们心目中不再遥远和神秘。

从此以后,汉和西域联系日益密切,互相影响。

通过前面的学习,现在请同学们完成“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简表”。

完成后派出代表进行交流。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表
目的,但也可以说得上不辱使命,张骞不辱使命的事迹,给我们怎么样的启发?张骞出使西域对我国历史有什么功绩呢?(学生讨论,派代表回答,然后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归纳):从张骞身上体现了不畏艰险、勇于开拓、忠于祖国、不折不挠,好男人志在四方,不贪图安逸生活的精神和矢志不渝的坚强意志,以及面对困难,锲而不舍的顽强斗志……
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了西域各国与西汉的联系,为汉朝经营西域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也打通了一条当时世界上最长的交通路线,即著名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三、西域都护的设置(板书)
自张骞出使西域以后,内地和西域往来的人员增多,交流更频繁,大量西域特色的物品传到内地,内地先进的技术也传到了西域,共同创造中华民族的文明,西域都护设置的条件成熟了。

(想一想)西域都护是哪一年设立的?它的设置有何意义?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职责是管理西域的军事、政治,保护商旅往来。

西域(今新疆天山南北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

历史证明,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四、学习活动
办历史板报
建议:1、板报主题“班超的故事”
2、收集有关班超的历史资料,根据你的视角整理资料,编成板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