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档案学理论的发展趋势共33页

合集下载

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

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

office opertions办公室业务·192办公室业务2013·1/【摘要】近年来,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使得其在档案管理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随着档案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如何做好新时期的档案管理工作已成为档案工作者亟待完成的重要工作。

文章通过对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入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希望以此为档案工作者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档案管理;问题;措施;借鉴档案管理一直是国内外档案学领域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

面对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管理问题,如何提高对档案管理的水平和能力,提升档案的归档管理效率,对其进行有效的改革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如何制定权威的档案管理标准及规范,规划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是当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研究内容。

一、档案管理发展的趋势(一)档案信息电子化随着信息化的高度普及,很多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都有自己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因此,档案在生成方式、存储方式上都有了重大的变化。

例如起草和签发文件、催办和文件归档等都利用信息化的管理,文件包含的文字等都是数字化形式的,这样既方便管理方便存储,这样,档案主要以电子媒介的形态存在。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对档案进行有效的管理,包括收集、筛选、存储等,直至可以被人们所使用,这就使档案信息呈现电子化的发展趋势。

(二)档案利用多层次化档案利用服务可以有效的促进档案工作的发展和进步。

随着档案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档案管理的内容也多种多样,档案利用呈现多层次化趋势。

主要是档案的数量越来越多,种类越来越多,这些都可以被人们利用;除此之外,利用档案的人数和对象不断扩大。

公务员、科研人员要用,政府的宏观决策要用,普通的百姓也离不开档案。

随着改革开放程度和范围的进一步加大,国外、境外利用档案的数量也不断增多,人们对各类档案利用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加。

档案的利用价值也开始有了新的更大的变化,不再是单纯的参考、凭证等方面,而且延伸了教育和宣传等诸多的功能。

档案学专业发展现状

档案学专业发展现状

档案学专业发展现状引言档案学作为一门专业,负责记录、管理和保护重要的信息资源,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档案学专业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档案学专业发展的现状,包括学科内容、教育培养和就业前景等方面。

学科内容档案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到从档案资源的获取和整理,到档案检索和利用的全过程。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档案的管理和保护成为重点之一。

因此,档案学专业在学科内容上也逐渐加入了数字化档案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此外,档案学还与文献学、图书馆学等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形成了相互补充的关系。

教育培养档案学专业的教育培养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关键环节。

目前,大多数高校都设立了档案学专业,并提供相应的本科和研究生课程。

在课程设置上,档案学专业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此外,由于数字化档案的兴起,一些高校还开设了相关的数字档案管理和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数字化档案处理能力。

就业前景档案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广阔。

随着政府、企事业单位对信息资源管理和保护的重视,对档案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

毕业生可选择从事档案管理、信息资源管理、数字档案管理等相关工作。

此外,一些大型企业和国际组织也需要档案学专业背景的人才来协助他们管理和保护重要的信息资源。

因此,档案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较为乐观。

挑战与机遇虽然档案学专业的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随着数字化档案的兴起,传统的纸质档案的管理和保护逐渐受到冲击,档案学专业需要更新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在数字时代的档案管理能力。

其次,档案学专业需要不断跟上科技的发展,积极探索新的档案管理和保护方法,以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最后,档案学专业还需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合作和交流,共同推动档案事业的发展。

结论档案学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档案的兴起,档案学专业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档案管理和保护工作。

档案专业初级考试大纲

档案专业初级考试大纲

《档案专业基础与实务(初级)》考试大纲前言根据《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工程技术等系列中、初级职称试行专业技术资格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26号)、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北京市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34号)和北京市人事局《关于2008年度职称评审工作安排的通知》(京人发[2008]11号)文件的要求,我市档案系列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试行以考代评的评价方式。

为了做好考试工作,我们编写了本大纲。

本大纲既是申报人参加考试的复习备考依据,也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的依据。

在考试知识体系及知识点的知晓程度上,本大纲从对档案专业初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应具备的学识和技能要求出发,在基本要求中提出了“掌握”、“熟悉”和“了解”共3个层次的要求,这3个层次的涵义为:掌握系指理解的基础上,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熟悉系指能运用其要点,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系指概略知道其原理及应用范畴。

在考试内容的安排上,本大纲从对档案专业初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综合素质要求出发,主要考核申报人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命题内容在本大纲所规定的范围内。

考试将采取笔试、闭卷的方式。

考试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

《档案专业基础与实务(初级)》考试大纲编写组二〇一五年一月档案专业基础第一部分档案概述基本要求:了解:档案的形式,档案的种类,档案的作用熟悉:档案定义的表述与含义掌握:档案的形成条件,档案的本质属性,档案的价值一、档案的定义(一)档案定义的表述(二)档案的形成条件(三)档案的形式(四)档案的本质属性二、档案的种类(一)公务档案与私人档案(二)历史档案与现行档案(三)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与专门档案(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档案、革命历史档案与旧政权档案三、档案的价值(一)凭证价值(二)情报价值(三)对档案真实性的辩证理解(四)实现档案价值的规律性1、档案价值的扩展律2、档案价值的时效律3、档案价值的条件律四、档案的作用第二部分档案工作概述基本要求:了解:档案工作的概念和内容,档案馆(室)的类型熟悉:档案工作的管理体制,档案馆(室)的性质与任务,档案工作的性质掌握: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一、档案工作的概念和内容二、档案工作的性质三、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四、档案工作的管理体制五、档案馆(室)的性质与任务(一)档案馆1、档案馆的定义、性质、职能和具体任务2、档案馆的类型3、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参照国家档案局发布第9号令《各级各类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的规定》4、档案馆的功能(二)档案室1、档案室的定义与性质2、档案室的作用、类型与任务3、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参照国家档案局发布第8号令《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三)档案行政管理机构1、档案行政管理机构的定义、性质和基本职责2、档案行政管理机构的具体任务(四)新型档案机构1、文件中心的含义与类型2、档案中介机构的含义与任务第三部分档案法制与职业道德基本要求:了解:档案法律的特点及其与档案行政法规、行政规章的关系,档案职业道德修养,《档案法》的作用、知识产权的相关知识熟悉:档案法规体系构成、档案行政法规的概念、种类和属性特征,档案行政规章的概念、性质和类型,档案职业道德的特点、含义和内容掌握:《档案法》的主要内容,《档案法》的属性特征、施行原则和施行方式一、档案法规体系构成:参照2011年6月14日国家档案局发布国家档案法规体系方案二、档案法律的特点及其与档案行政法规、行政规章的关系三、《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的主要内容四、《档案法》的属性特征、作用、施行原则和施行方式五、档案行政法规的概念、种类和属性特征六、档案行政规章的概念、性质和类型七、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知识产权的分类、我国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八、专利权的定义与分类、商标的定义、专利权和商标的申报程序、专利权和商标保护的时效九、著作权与版权的定义十、档案职业道德的特点、含义和内容十一、档案职业道德修养第四部分档案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档案学理论发展了解:档案学的宗旨、档案学科、全宗的构成条件与划分熟悉:档案学基础理论的构成、档案管理基本理论的主要内容、全宗理论的发展掌握:全宗的概念、性质,全宗理论体系及对档案管理的意义一、档案学基础理论的构成二、档案管理基本理论的主要内容三、全宗的概念、性质四、全宗理论对档案管理的意义五、全宗理论体系六、全宗理论的发展第五部分外国档案管理基本要求:了解: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产生的背景、文件管理的含义与文件管理职能,外国档案编目与检索,外国档案馆、来源原则理论与实践价值熟悉:文件管理,档案的整理原则,外国档案的利用和开放,外国档案事业管理体制掌握: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形成和发展,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在电子文件时代的影响,外国档案鉴定理论与标准,来源原则产生、形成和发展,来源原则的基本内容及其发展一、外国文件管理(一)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二)文件管理的含义与文件管理职能(三)外国文件管理机构——文件中心二、外国档案管理(一)外国档案鉴定理论与标准1、档案鉴定理论的历史发展2、档案鉴定理论的基本内容3、档案鉴定理论的发展规律(二)外国档案的整理原则1、事由原则2、来源原则(三)外国档案编目与检索1、外国档案编目的含义、任务和原则2、外国档案手工检索工具(1)案卷目录(2)指南(四)外国档案利用和开放1、档案利用由封闭到开放的转变2、档案开放原则3、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时代的档案利用4、档案利用限制的含义与封闭期制度5、档案利用类型(1)档案的学术利用(2)档案的实际利用(3)档案的普遍利用三、外国档案事业管理(一)外国档案事业管理体制1、集中式档案事业管理体制2、分散式档案事业管理体制(二)外国档案馆1、法国国家档案馆的建立及其影响2、当代各国公有和非公有档案馆的类型档案专业实务第一部分公文管理基本要求:了解:公文的作用,公文撰写的步骤,文书工作的作用,文书立卷的要求熟悉:公文的概念和特点,文件、文书、公文之间的关系,公文的分类,公文各种稿本的名称和作用,公文撰写的要求,文书工作的内容和性质,文书工作的组织形式,文书工作的基本原则,文书立卷的定义,文书立卷的组织机构,文书立卷的组织形式,平时归卷和年终调整定卷掌握:通用公文文种及适用范围,公文的格式,行文规则,发文处理程序和要求,收文办理程序和要求,办毕文书的处理程序和要求,常用公文的拟写和修改(通知、通报、函、请示、批复、报告、决定、会议纪要、会议记录、简报),案卷的组织和整理方法,归档制度文书办理程序和要求一、公文概述(一)公文的概念、特点和分类1、公文的概念和特点2、文件、文书、公文之间的关系3、公文的作用4、公文的分类(1)按公文来源分类(2)按公文行文方向分类(3)按公文涉密程度的角度分类(4)按公文的办理时限分类(5)按公文的内容性质分类(6)按公文稿本分类(7)按公文的载体分类(8)按公文的应用领域分类(二)通用公文文种及适用范围1、规范类文书:条例、规定、办法、细则、章程的用途2、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以中办发〔2012〕14号印发《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规定的下列公文文种的名称与用途:命令(令)、决定、公告、决议、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公报、函、纪要3、公文文种的选用规则(三)公文的格式和稿本1、公文的格式公文格式要素和标识规范按照国家标准2、公文各种稿本的名称和作用二、公文撰写的要求和步骤1、公文撰写的要求2、公文撰写的步骤3、常用公文的拟写和修改(通知、通报、函、请示、批复、报告、决定、会议纪要、会议记录、简报)三、文书工作概述(一)文书工作的内容、作用和性质(二)文书工作的组织形式(三)文书工作的基本原则(四)行文规则四、公文处理(一)发文处理程序和要求(二)收文办理程序和要求(三)办毕文书的处理程序和要求五、文书立卷(一)文书立卷的定义和组织1、文书立卷的定义2、文书立卷的组织机构3、文书立卷的组织形式4、文书立卷的要求(二)案卷的组织和整理方法1、文件分类2、立卷方法3、填写卷内目录和备考表4、拟写案卷题名5、案卷排列和编号6、编制案卷目录7、平时归卷和年终调整定卷(三)归档制度1、归档范围(以国家档案局2006年12月18日发布的8号令《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为准)2、归档时间3、归档要求第二部分文书档案管理基本要求:了解:文书档案收集工作的内容和要求,档案鉴定工作的内容和原则,档案检索工作的内容,档案著录和标引的含义、依据的文件、工作步骤和基本方法,档案用户需求的构成,档案统计工作的步骤熟悉:文书档案整理工作的内容和原则,档案鉴定工作制度的内容,鉴定档案价值的标准,档案保管期限表的作用和类型,档案检索工具种类,档案馆(室)检索体系建设的要求,档案提供利用工作的基础条件,档案提供利用的法律依据和主要内容,档案提供利用工作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档案登记工作的内容,档案统计工作的要求和步骤掌握:文书档案收集工作的方法,文书档案整理工作的方法和步骤,档案鉴定工作的方法和步骤,档案销毁工作,计算档案检索效率的方法,常用档案检索工具的编制方法,档案提供利用的基本途径与方式一、文书档案的收集工作(一)文书档案收集工作的内容和要求(二)文书档案收集工作的方法1、档案室收集工作的具体内容和要求2、档案馆档案的来源、收集范围和要求档案馆的收集范围:(以2011年11月国家档案局发布的第9号令《各级各类档案馆收集档案范围的规定》为准)3、档案馆收集撤销机关档案收集的要求4、历史档案的接收和征集二、文书档案的整理工作(一)文书档案整理工作的内容和原则(二)文书档案整理工作的方法和步骤1、区分全宗(1)全宗的概念(2)立档单位的概念和构成条件(3)立档单位的变化和全宗的划分(4)联合全宗、全宗汇集、档案汇集、全宗群的概念2、全宗内档案常用的分类方法和应用(1)年度分类法(2)组织机构分类法(3)问题分类法(4)复式分类法3、档号及编制方法4、立档单位和全宗历史考证的编写方法三、档案的鉴定工作(一)档案鉴定工作的内容和原则(二)档案鉴定工作制度的内容(三)鉴定档案价值的标准1、档案来源标准2、档案内容标准3、档案形式特征标准4、相对价值标准(四)文书档案鉴定工作的方法和步骤(五)档案销毁工作(六)档案保管期限表的作用和类型四、档案检索工作(一)档案检索工作的内容(二)计算档案检索效率的方法(三)档案著录和标引的含义、依据的文件、工作步骤和基本方法(四)档案检索工具种类1、按体例分2、按载体形式分3、按功能分(五)常用档案检索工具的编制方法1、卷内目录2、案卷目录3、全引目录4、分类目录5、专题目录6、主题卡片7、文号索引8、人名索引9、全宗指南10、专题指南11、档案馆指南(六)档案馆(室)检索体系建设的要求五、档案利用工作(一)档案利用工作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二)档案用户需求的构成(三)档案提供利用工作的基础条件(四)档案提供利用的法律依据和主要内容(五)档案提供利用的基本途径和方式1、基本途径(1)以档案原件提供利用(2)以档案复制品提供利用(3)综合档案内容编写参考资料提供利用2、档案利用工作的方式(1)阅览室(2)档案外借(3)出具档案证明(4)档案复制品(5)提供咨询服务(6)举办档案展览(7)网络提供利用六、档案登记和统计工作(一)档案登记工作的内容1、档案状况登记的主要形式2、档案工作登记的主要形式(二)档案统计工作的要求和步骤第三部分科技文件与科技档案管理基本要求:了解:科技文件和科技档案的概念,科技文件工作与科技档案工作的基本内容熟悉:科技档案的特点、种类与内容构成,科技档案工作的内容与原则掌握:科技文件鉴别、整理与归档,科技档案收集、整理、保管与开发利用工作一、科技文件管理(一)科技文件和科技文件工作概念和基本内容1、科技文件和科技文件工作的概念2、科技文件工作的基本内容(二)科技文件的鉴别与整理1、科技文件形成积累的措施2、科技文件的鉴别3、科技文件组卷方法4、科技文件案卷编目内容与方法(三)科技文件归档制度的内容1、归档范围2、归档时间3、归档手续和要求二、科技档案管理(一)科技档案工作的任务与基本原则1、科技档案工作的内容2、科技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3、微观科技档案机构的任务(二)科技档案的概念、种类和特点1、科技档案概念2、科技档案种类(1)工业生产技术档案(2)基本建设档案(3)设备档案(4)自然科学研究档案3、科技档案特点(三)科技档案收集工作的方法和要求1、科技档案收集方法与渠道2、科技专业档案馆的接收制度(四)科技档案整理工作1、科技档案整理工作的内容2、科技档案分类的基本方法3、科技档案号的编制(五)科技档案鉴定工作1、科技档案鉴定工作的内容2、科技档案鉴定的原则3、科技档案内容鉴别方法(六)科技档案的保管1、科技档案保管的方法与要求2、科技档案保管制度(七)科技档案的开发利用1、科技档案开发利用工作的基本内容2、科技档案检索工具的种类3、科技档案编研成品的基本类型4、科技档案提供服务的方式第四部分会计档案管理基本要求:了解:会计档案的概念和特点熟悉:会计档案的归档、鉴定和销毁掌握:会计档案的整理一、会计档案的概念和特点二、会计档案的归档三、会计档案的整理(一)会计档案整理的内容(二)会计档案的分类标准、方法(三)会计档案的组卷、编目四、会计档案的鉴定和销毁(一)会计档案鉴定的依据(二)会计档案鉴定的步骤和方法(三)会计档案的销毁第五部分声像档案管理基本要求:了解:照片档案的保管要求,录音录像档案的保管要求熟悉:照片档案的构成,录音录像档案的概念和种类掌握:照片档案的整理,录音录像档案的整理一、照片档案(含数码照片)(一)照片档案的构成:底片、照片、文字说明(二)照片档案的整理1、分类2、编号3、存放4、文字说明的编写方法(三)照片档案的保管要求二、录音录像档案(一)录音录像档案的概念和种类(二)录音录像档案的整理1、分类2、编号3、文字说明(三)录音录像档案的编目(四)录音录像档案的保管要求第六部分档案的保管与保护基本要求:了解:常见档案的保护要求熟悉:档案库房的管理,档案修复技术掌握:档案保护环境一、档案库房的管理(一)编号与排架(二)档案的存放和排列(三)档案存放位置索引(四)档案代理卡和全宗卷(五)档案的安全检查二、常见档案的保护要求(一)纸质档案的保护要求(二)胶片档案的保护要求(三)磁性载体档案的保护要求(四)光盘档案的保护要求三、档案保护环境(一)档案库房防潮(水)、防高温、防光、防尘、防虫、防有害气体、防盗、防火、防震的措施(二)档案库房温湿度的调节与控制(三)档案库房灭菌与杀虫的方法四、档案修复技术(一)档案修复前的准备工作(二)档案修复方法1、纸质档案的去污、去酸、加固、修裱、字迹恢复与显示2、胶片档案的去尘、去污、消除划伤与折痕、恢复退色黑白影像3、磁性载体档案的去污、剪接、消除复印效应4、灾后档案的抢救(1)水灾后档案的抢救(2)火灾后档案的抢救第七部分档案编研工作基本要求:了解:档案编研工作的内容熟悉:会议简介、科技成果简介、现行文件汇编的种类和编写方法、档案文摘的特点和编写要求掌握:大事记、组织机构沿革、统计数字汇集(基础数字汇集)、专题概要一、档案编研工作的内容二、现行文件汇编和档案文摘的编写1、现行文件汇编的种类和编写方法2、档案文摘的特点和编写要求三、常见档案参考资料的编写方法大事记、组织机构沿革、统计数字汇集(基础数字汇集)、专题概要、会议简介、科技成果简介第八部分电子文件和档案信息管理基本要求:了解:本大纲涉及的电子政务基本知识、电子文件的概念和种类、档案信息数字化的含义、档案网站的含义与功能、数字档案馆的含义熟悉:电子文件的特点、电子文件的管理原则、档案网站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数字档案馆与现行实体档案馆之间的关系掌握:电子文件的管理模式、档案信息数字化的内容与原则、档案网站的主要内容、数字档案馆的主要特点、电子档案的归档方式、电子档案的销毁要求一、电子政务基本知识1、电子政务的概念和类别2、电子政务的主要内容3、电子政务的主要特点二、电子文件(一)电子文件的概念和种类(二)电子文件的特点三、电子文件管理(一)电子文件的管理原则(二)电子文件的管理模式1、机构内部电子文件的管理模式2、档案馆电子文件的管理模式(三)电子文件的归档(四)电子文件的销毁四、档案信息的数字化(一)档案信息数字化的含义与原则(二)档案信息数字化的内容五、档案网站建设(一)档案网站的含义与功能(二)档案网站的主要内容(三)档案网站建设的问题与对策六、数字档案馆建设(一)数字档案馆的含义(二)数字档案馆的主要特点(三)数字档案馆与现行实体档案馆之间的关系。

档案学理论前沿与学科发展

档案学理论前沿与学科发展

档案学理论前沿与学科发展作者简介:李财富,管理学博士,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安徽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教育部档案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档案学会理事,中国档案学会基础理论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

主要研究方向为档案学基础理论与历史。

先后承担科研课题1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含合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其中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全文转载、复印20余篇。

曾荣获教育部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安徽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

作者简介:丁华东,历史文献学(含档案学)硕士,教授,安徽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安徽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

主要研究方向为档案学基础理论、档案文献编纂学。

先后主持、参与档案学科研与教改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九届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奖(教学类)三等奖、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安徽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安徽大学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二次)、安徽大学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二等奖。

1、学科前景与民燕尾服趋势李财富:关于档案学的发展前景,目前国内档案学界有着各种各样的判断,其中有两种比较极端的看法值得关注。

一些人认为随着学科间、知识间的进一步交叉与融合,特别是随着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档案学将逐步边缘化,其学科特色将逐步丧失,最终将被其他学科所吞并,此所谓悲观论;而另一些人则认为,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档案学的发展空间将得到极大的拓展,其学科地位将日益显赫,此所谓乐观论。

本人以为,对档案学发展前景的预期过于悲观、消极固然不对,盲目乐观、自信也不可取。

档案学所依托的对象——档案工作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决定了档案学既不会灰头灰脸、走向灭亡,也不会大红大紫、成为显学。

档案学是人类社会和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产物,社会实践和档案工作实践的发展变化是档案学理论产生、发展和成熟的源泉和动力。

中外档案学的发展历史证明,人类社会越向前发展,档案:工作实践越复杂多样,档案学理论就发展得越快。

档案学理论基础

档案学理论基础

档案学理论基础第一篇第一章档案源流第二章档案定义第三章档案的形成第四章档案的属性及其本质第五章档案的价值及其实现途径第一章档案源流第一节文字的出现和档案的产生◆早期人类较常用的记忆符号文字出现以前,人们表达思想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是语言。

语言的局限性:语言在发出声音的瞬间随即消失,不能跨越空间的限制,实现信息的异地传递,也不能跨越时间的限制,实现知识和信息的记忆。

◆早期人类常用的几种记忆符号:结绳记忆、贝珠记忆、刻契记忆。

作用:(1)跨越空间的限制,实现信息的异地传递:(2)跨越时间的限制,实现知识和信息的记忆。

缺点:(1)不能精确记忆:(2)不能精确保存与传递信息。

文字诞生的历史条件·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剩余产品的出现,人类社会进入了阶级社会,物质产品较之以前大大丰富,社会活动也相对复杂,出现了社会分工,产生了国家,人类的历史也由蛮荒的原始社会进入了文明的奴隶制社会,简单的记事手段就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于是文字的发明随之应运而生了。

文字从其形成到成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文字的产生和文明的诞生是同步的,文明不是与人类同时出现的,是人类演化到高级阶段才产生的。

恩格斯把人类文明史称为“有文字记载的历史”。

一般来说,文明时代即是国家产生的时期,文字的出现,文明的诞生和国家的产生应该是同步的几大文明古国的文字举例·中国:甲骨文·古埃及、印度:象形文字·古代两河流域:楔形文字档案的产生◆什么是档案?档案是保存备查的记述人类从事各种社会活动过程的文字记录。

◆档案产生的历史条件?阶级和国家出现以后,统治阶级为便于发布政令、指挥国事、治理国家、记载事务,利用文字这一工具,将能够反映其统治合法性的各种依据记载下来,制定各种法律条文,这就是有条理的文件。

这些文件是统治者进行管理的工具,也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凭证,得到了有意识的妥善保管,成为档案。

档案管理理论

档案管理理论

来源原则来源原则指的是档案馆按照档案的来源进行整理和分类,要求保持同一来源的档案不可分散、不同来源的档案不得混淆的整理原则。

来源原则起源于近代法国。

1简介档案馆将档案按其来源和形成单位进行整理和分类的原则。

它要求在整理和分类时不能将同一来源的档案与其他来源的档案相混淆,并尊重原有次序。

按其起源和形成过程,法国的尊重全宗原则是它的发端,德国的登记室原则延伸了它的内涵,荷兰人给予了理论论证。

2发展尊重全宗原则是法国在1841年2月24日颁布的《各省和各地区档案整理和分类基本条例》中首次提出的。

其主要内容包括:①要求把来源于一个行政当局、一个公司或者一个家庭的全部档案归集在一起,组成全宗。

档案人员在整理和分类时要尊重全宗,不得拆散。

②每个全宗内的文件要先按主题后按年代、地区或字母顺序划分和整理。

德国汲取了尊重全宗原则的核心内容──来源,并加以延伸和发展。

1881年7月1日颁布的《普鲁士国家机密档案馆档案整理条例》中提出了登记室原则。

其基本要点是:①要求档案馆把从各机关登记室(相当于机关档案室)收进的档案按来源机关分开保管,不同来源的档案不得相混淆。

②要保持档案在原登记室的整理顺序,不得再重新分类整理,以保持档案中已有的联系。

这样,德国人就把尊重全宗原则中强调的来源,从仅指档案形成机关延伸到还必须保持档案在来源机关的原有次序,故又被称为尊重原有次序原则,显示其对尊重全宗原则的修正及与它的区别。

荷兰1897年正式采用来源原则管理档案,3位档案学家于1898年合著了《档案整理与编目手册》,从理论上进行了论证。

书中指出,来源原则的实质在于来源的一致性。

同一来源的档案组成的档案实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它符合档案自身的形成和发展规律。

20世纪,来源原则获得更加广泛的传播、运用和发展。

首先,各国都以来源原则为基础,提出并采用了符合本国档案实际的基本管理单元──档案全宗、档案组合、文件组合等。

其次,与来源原则相关的一些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论证。

档案整理实践与理论的演变及其发展趋势

档案整理实践与理论的演变及其发展趋势

档案 内容 能透过信 息展现 出储存 与 管 理价值 , 所以档案内容是档案管理的重要组 成部分 ,以文件复制 、储存 、统计 、分类 为 主要管理方式的档案管理 内容 , 在信息处理 方面更具实践意义 , 在理论发展方面更 能体 现规范化的发展理念 。 3 . 1 . 2 结构信息 结构信息与内容信息一样 ,其依附载体 是档案 内容 , 不 同文件的格式 、 容量 、 代 码 和编码体现出的信 息结构不同 , 所以在档案 信息管理 中常以结构信息进行分类 。在理论 发展中 , 档案整理时的增值信息是结构信 息 突显其实践价值 的主要载体。现如今 ,结构 信息的表现形式有很多 ,如纸张 、照片 、光 盘等。 3 . 1 . 3逻辑信息 逻辑 信息强 调 的是 档案 内容 的逻辑 分 类和数据呈现方式 ,以传达信息载体为分类 依据。众所周知 ,文献情报界所指的字迹 、 符号等是传达信 息的主要载体 , 从实践意义
要求。
合 对象 的档案 实体整 理和信息 整理模式逐 渐形成 系统化 的实践格局和体系。
3 . 2 . 2规 范 化
三 、档案 整理 实践与理 论发展 特点 3 . 1 档案信息表现形式以及组成 内容 档案 在实体 储存模式 中主要有三 种呈 现方式 ,其主要 内容如下 :
3 . 1 . 1内容 信 息
实践与理论的发展关系是相互促进 的, 所 以针对档案信息而言 , 档案实践的意义和 发展价值更高 , 档案实休整理将数据集合对 象进行 系统分类 , 在规范的信息处理系统中 进行信息二次 回流处理 , 信息检索对象和信 息 内容 在规范 化的操 作 巾可 以体现出更具 价值 内涵的数据管理理念。
3 . 2 _ 3多 元 化
见 ,档案理论是支撑档案管理模式 的重要理 论体 系,在 日 常管理中占据核心发展地位 。 二、 档案 整理 实践 与理 论发 展现 状分 析 2 . 1 传统纸质档案整 理 建 国之后 , 我国档案管理模式多 以数据 累加形 态组成 的 ,信息 以实 体形 态进行 储 存 、浏览和统计,无论是在政府还是在企事 业单位 , 各级管理部 门都采用纸质档案的管 理模式 , 通过手工整理 和数据加工 ,保存档 案的完整性 。传统档 案文件在 时间 、形式和 整理规 模上都能 够清 晰的体 现 出线 性排 列 的管理体系 。 但是这种排列方式并不利于复 杂信 息的整理和储存 , 档案内容在隐匿的数 据库 中很难在最快的时间内检索出来 。上个 世纪 6 0年代 ,我国首次提出了档案整理改 革项 目, 项 目通过研究档案整理实践性内容 和基础理论发展 , 深入探讨 了档案整理中出 现 的矛盾问题 。 如档案数据信 息编写程序不 科学 、信息安全保护体制不完善 ,数据检索 不及时等问题。 2 . 2 快速发展 阶段 查清问题之后 , 我国相关部门开展了一 系列改革措施 ,进入 9 O年代 后 , 计 算机的 加 入将传 统纸质档 案管 理彻底 转变 成 了信 息 档案管 理模式 。传统 档案管 理设 有实 体 区, 在实体 区内档案数据的信息处 理功能是 相互影响的 。引入信 息档案管 理模式 之后 , 信息在储存过程中会 自动划 分管理 区域 , 并 能够在短时间内对信 息进行剥离处理 。 以方 便信息 的检索和使用处理。通过全宗 档案 、 组 卷 的分 类方式 更有利 于对 信息数 据 的整 理和排序 , 管理人员能够在 目录中找到信 息 并检索 出相关数据 。 使档案在管理中形成独 有 的研究对象 。

2.档案管理原理与方法PPT

2.档案管理原理与方法PPT
含的信息的管理。是指对档案中所 包含的信息内容进行揭示、加工和 存贮,形成二次文献,便于档案信 息的开发利用。
back
13
三、档案管理的范围
不同种类的档案构成了档案管理的 不同方面。
(1)按档案内容:分为普通档案和 专门档案。
普通档案:文书档案。包括党务、
政务、机关事务档案;
专门档案:在一定专业领域或专门
第二节 全宗理论
一、全宗的含义及类型 二、立档单位的构成条件与全宗划
分原则
三、立档单位的变化对组织全宗划 分的影响
四、全宗理论的适用范围 五、全宗理论的发展 六、我国关于全宗理论的探讨 back
19
一、全宗的含义及类型
(一)全宗的含义
全宗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有机 联系的档案集合体。
36
➢ 须根据档案形成规律,既按照来源联 系又按照逻辑联系来构成全宗。
➢ 在特定情况下,为了保持文件之间的 有机联系,可突破单一的来源原则范 畴,按照逻辑联系来构成全宗。对不 同形成规律的档案采用不同的管理方 法,体现了全宗理论的实质。
37
讨论题
❖如何全面认识和理解全宗理论?
❖ 全宗理论最先是由哪个国家首先提出的? ❖ 全宗的基本含义? ❖ 全宗是依据什么来组成的? ❖ 全宗理论为什么能取代事由原则成为占据
29
四、全宗理论的适用范围
(1)在收集工作中的应用。机关档案室的归档 工作要求遵循文件材料的形成规律和特点, 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档案馆对档案的 接收要求保持全宗的完整性,一全宗的档案 作为一整体统一进馆,不得随意分散;
(2)在整理工作中的应用。在档案整理工作中, 一个全宗的档案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化 整理、分类和排列,档案管理的完整性、系 统性得到体现; back

《档案学概论》课件

《档案学概论》课件

档案学的历史发展
古代史前
1
档案管理的最早形式出现于5000多年前的文明古国,如古埃及、古希腊
、古罗马等。
2
中世纪时期
在中世纪时期,教会和王室开始建立系统化的档案管理制度,为现代档案
近代时期
3
学的发展奠定基础。
18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国家的建立,档案学逐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得
到广泛应用。
4
当代发展
权限管理
建立完善的用户权限管理机制 ,确保电子档案的安全性和保 密性,防止非法访问和篡改。
档案文献的组织与利用
1 分类整理
根据内容、形式、来源等标准 对档案文献进行有序分类, 以 提高检索效率。
2 编制检索工具
包括各种目录、索引、目录字 、摘要等, 方便用户快速检索 所需信息。
3 数字化管理
利用信息技术将纸质档案文献 数字化, 实现网络检索和传输, 提高利用效率。
调查研究
广泛收集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以 把握档案工作的实际需求。
档案工作人员的职业操守
专业素养
档案工作人员应具备丰富的专 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自身 的学习和创新能力,以确保工 作的专业性和水准。
职业操守
诚信、保密、公正是档案工作 人员应恪尽的基本职业操守, 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和公正性。
社会责任
我国档案事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从总量和数字化水平来看,都已逐步进入新的阶段。 但同时也面临着标准缺失、管理分散、利用不足等诸多挑战。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 支持,提高档案数字化水平,完善管理制度,提升利用效能。
企业档案管理
企业档案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文件的创建、整理、保存和利用。有效 的企业档案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保护企业重要信息。

辽宁大学2021年研究生考试大纲档案学专业 科目一627 图书馆学与档案学基础理论

辽宁大学2021年研究生考试大纲档案学专业 科目一627 图书馆学与档案学基础理论

辽宁大学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627科目名称:图书馆学与档案学基础理论满分:150分Ⅰ考查目标掌握档案学、图书馆学的基础性、总体性知识,认识档案与档案事业、图书馆学的基本规律,全面把握档案学、图书馆学基础理论。

Ⅱ考查范围分为档案学概论、图书馆学概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档案学概论》第一篇档案第一章档案概念与档案现象第一节档案的定义及其分析第二节档案与相关事物的关系第三节档案的种类第二章档案的源流第一节档案的起源第二节档案形态的演变第三章档案的价值与作用第一节档案的价值与作用概述第二节档案的价值形态第三节档案的作用第四节实现档案价值的规律与条件第二篇档案事业第四章档案事业及其构成第一节档案工作的内容第二节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第三节档案事业的管理体制第五章档案机构第一节公共档案馆第二节内部档案机构第三节档案行政机构第四节新型档案机构第六章档案工作的特点、规律与发展第一节档案工作的特点、地位与效益第二节档案工作的发展规律第三节档案工作的合作与交流第四节档案信息化建设第七章档案法规与档案职业道德第一节档案工作法律概述第三节《档案法》的属性特征、作用、施行及修改第四节档案行政法规与行政规章第五节档案职业道德第八章档案工作标准与标准化第一节档案工作标准概述第二节档案工作标准化的涵义与形式第三节制定档案工作标准的原则、要求与方法第四节档案工作标准体系第五节档案工作标准的贯彻实施第三篇档案学第九章档案学的学科内容、特点与发展第一节档案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第二节档案学的学科特点第三节档案学的学科体系第四节档案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第五节中国档案学的产生与发展第十章档案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档案学理论的发展趋势第一节档案学基础理论概述第二节来源原则第三节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第四节档案鉴定理论第五节档案学理论的发展趋势第二部分《图书馆学概论》绪论第一章图书馆学:对象、体系与内容第一节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图书馆学的体系结构第三节图书馆学的研究内容第二章图书馆学:性质、方法与趋势第一节图书馆学的学科性质第二节图书馆学的相关学科第三节图书馆学的研究方法第四节图书馆学的发展趋势第三章图书馆及其社会职能第一节图书馆的概念第二节图书馆的起源与发展第三节图书馆的属性第四节图书馆的社会职能第五节图书馆与现代社会第四章图书馆的类型第一节图书馆类型划分的意义及标准第二节国家图书馆第三节公共图书馆第四节高等学校图书馆第五节科学、专业图书馆和信息中心第六节其他类型图书馆第五章图书馆事业第一节图书馆事业建设的原则第二节我国图书馆事业建设的成就第三节我国图书馆事业的结构第四节馆际合作与资源共享第五节图书馆合作与图书馆联盟第六节图书馆业务辅导工作第七节图书馆法第六章图书馆业务工作第一节图书馆业务机构的设置第二节文献资源建设第三节用户服务工作第四节图书馆特藏工作与特色馆藏建设第五节信息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的拓展第六节图书馆免费服务与信息增值服务第七节图书馆自动化第七章图书馆管理第一节图书馆管理原理第二节图书馆规章制度第三节图书馆统计第四节图书馆工作评价与图书馆评估第五节图书馆工作标准化第八章数字图书馆与虚拟图书馆第一节数字图书馆第二节虚拟图书馆第三节智慧图书馆第九章图书馆现代化与电子版权问题第一节图书馆馆藏文献数字化工作第二节图书馆2.0技术及其应用第三节图书馆现代化中的电子版权问题结语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发展方向附件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1994年)附件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

627图书馆学与档案学基础理论

627图书馆学与档案学基础理论

辽宁大学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627 科目名称:图书馆学与档案学基础理论满分:150分Ⅰ考查目标、考试形式、试卷结构一、考查目标掌握档案学、图书馆学的基础性、总体性知识,认识档案与档案事业、图书馆学的基本规律,全面把握档案学、图书馆学基础理论。

二、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三、试卷分数与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四、试卷内容结构档案学概论图书馆学概论目录学教程五、试卷题型结构简述题分析思考题论述题Ⅱ考查范围分为档案学概论、图书馆学概论、目录学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档案学概论》第一篇档案第一章档案概念与档案现象第一节档案的定义及其分析第二节档案与相关事物的关系第三节档案的种类第二章档案的源流第一节档案的起源第二节档案形态的演变第三章档案的价值与作用第一节档案的价值与作用概述第二节档案的价值形态第三节档案的作用第四节实现档案价值的规律与条件第二篇档案事业第四章档案事业及其构成第一节档案工作的内容第二节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第三节档案事业的管理体制第五章档案机构第一节公共档案馆第二节内部档案机构第三节档案行政机构第四节新型档案机构第六章档案工作的特点、规律与发展第一节档案工作的特点、地位与效益第二节档案工作的发展规律第三节档案工作的合作与交流第四节档案信息化建设第七章档案法规与档案职业道德第一节档案工作法律概述第二节《档案法》的制定与主要内容第三节《档案法》的属性特征、作用、施行及修改第四节档案行政法规与行政规章第五节档案职业道德第八章档案工作标准与标准化第一节档案工作标准概述第二节档案工作标准化的涵义与形式第三节制定档案工作标准的原则、要求与方法第四节档案工作标准体系第五节档案工作标准的贯彻实施第三篇档案学第九章档案学的学科内容、特点与发展第一节档案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第二节档案学的学科特点第三节档案学的学科体系第四节档案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第五节中国档案学的产生与发展第六节外国档案学的产生与发展第十章档案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档案学理论的发展趋势第一节档案学基础理论概述第二节来源原则第三节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第四节档案鉴定理论第五节档案学理论的发展趋势第二部分《图书馆学概论》绪论第一章图书馆学:对象、体系与内容第一节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图书馆学的体系结构第三节图书馆学的研究内容第二章图书馆学:性质、方法与趋势第一节图书馆学的学科性质第二节图书馆学的相关学科第三节图书馆学的研究方法第四节图书馆学的发展趋势第三章图书馆及其社会职能第一节图书馆的概念第二节图书馆的起源与发展第三节图书馆的属性第四节图书馆的社会职能第五节图书馆与现代社会第四章图书馆的类型第一节图书馆类型划分的意义及标准第二节国家图书馆第三节公共图书馆第四节高等学校图书馆第五节科学、专业图书馆和信息中心第六节其他类型图书馆第五章图书馆事业第一节图书馆事业建设的原则第二节我国图书馆事业建设的成就第三节我国图书馆事业的结构第四节馆际合作与资源共享第五节图书馆合作与图书馆联盟第六节图书馆业务辅导工作第七节图书馆法第六章图书馆业务工作第一节图书馆业务机构的设置第二节文献资源建设第三节用户服务工作第四节图书馆特藏工作与特色馆藏建设第五节信息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的拓展第六节图书馆免费服务与信息增值服务第七节图书馆自动化第七章图书馆管理第一节图书馆管理原理第二节图书馆规章制度第三节图书馆统计第四节图书馆工作评价与图书馆评估第五节图书馆工作标准化第八章数字图书馆与虚拟图书馆第一节数字图书馆第二节虚拟图书馆第三节智慧图书馆第九章图书馆现代化与电子版权问题第一节图书馆馆藏文献数字化工作第二节图书馆2.0技术及其应用第三节图书馆现代化中的电子版权问题结语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发展方向第三部分《目录学教程》第一章目录学基础理论第一节目录学基本概念第二节目录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畴第三节目录学的基本原理第四节目录学的性质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第五节目录学研究发展趋势第六节目录学的理论基础与指导原则第二章中国目录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官修书目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史志目录的产生与发展第三节私人目录的产生与发展第四节专科目录与特种目录的产生与发展第五节导读目录的产生与发展第六节近现代书目工作第七节从古典目录学到现代目录学第三章西方目录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西方目录学概念及体系第二节西方目录学历史第三节列举目录学第四节分析目录学第四章文献揭示与组织第一节文献揭示第二节文献著录第三节书目提要第四节书评第五节综述第六节文献组织第五章书目文献编纂法第一节书目编纂法第二节文摘编纂法第三节索引编纂法第六章书目控制第一节书目控制概念与发展历程第二节书目工作标准第三节文献范围与控制第七章书目情报需求与服务第一节书目情报需求第二节书目情报服务第八章书目工作组织与管理第一节国家书目的基本理论问题第二节联合目录的基本理论问题第三节图书在版编目的基本理论问题第四节书目整合系统建设第九章书目文献资源的利用第一节书目文献资源利用概观第二节书目文献资源利用与用户第三节综合性书目文献资源利用第四节专科书目文献资源利用第五节网络书目文献资源利用第六节书目文献资源利用新趋势。

2第二章 档案管理的基本理论

2第二章 档案管理的基本理论
起源正式形成理论论证国际认同国际发展遭遇挑战重新发现一尊重全宗原则来源原则的起源二登记室原则来源原则的正式形成三荷兰手册与布鲁塞尔大会来源原则的理论论证和国际认同四来源原则的国际发展五来源原则遭遇挑战与重新发现一尊重全宗原则来源原则的起源尊重全宗原则是法国在1841年2月24日颁布的各省和各地区档案整理和分类基本条例中首次提出的
Company Logo
(二)登记室原则——来源原则的正式形成
德国汲取了尊重全宗原则的核心内容,并加以延伸和 发展。1881年7月1日颁布的《普鲁士国家机密档案馆档 案整理条例》中提出了登记室原则。其基本要点是:
①要求档案馆把从各机关登记室 (相当于机关档案室)收 进的档案按来源机关分开保管,不同来源的档案不得相混 淆。 ②要保持档案在原登记室的整理顺序,不得再重新分类整 理,以保持档案中已有的联系。这样,德国人就把尊重全宗 原则中强调的来源,从仅指档案形成机关延伸到还必须保 持档案在来源机关的原有次序,故又被称为尊重原有次序 原则,显示其对尊重全宗原则的修正及与它的区别。
现行阶段→半现行阶段→非线性阶段
3、文件在每一个阶段引起具有不同的价值形态,而 体现为不同的服务对象。
Company Logo
三、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理论价值
1、准确地揭示了文件运动的整体性和内在联系,为文件的全过程管理 奠定了理论基础; 2、准确地揭示了文件运动的阶段变化,为文件的阶段式管理奠定了理 论基础; 3、准确地揭示了文件运动过程的前后衔接和各阶段的相互影响,为实 现从现行文件到档案的一体化管理,为档案部门或人员对文件进行前端 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全宗
• 上海大学全宗介绍
全宗的 来龙去脉
第一节
来源原则
来源原则

(档案管理)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含义、起源、历史与发展

(档案管理)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含义、起源、历史与发展

图书馆学图书馆学(library science) 是研究图书馆事业的发生发展、组织管理以及图书馆工作规律的科学。

其目的是总结图书馆工作和图书馆事业的实践经验,建立图书馆学的理论体系,以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高图书馆在人类社会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

图书馆学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科学。

现代图书馆学融入了多种属性的科学内容。

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人类对信息、文献交流的需要日益增强,图书馆学的研究和应用的前景更加广阔。

图书馆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科学,它植根于图书馆工作和图书馆事业建设的实践,探讨其学术渊源,离不开对图书馆活动演变的考察。

人类文明历史进程中的图书馆图书馆的起源文字的产生和文献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

恩格斯在研究人类通过劳动使自己脱离蒙昧野蛮状态而进入文明时代的问题时,指出:“从铁矿的冶炼开始,并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

”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1页)当人类意识到需要将经验和知识用文字记录下来以供利用时,最古老的文献便产生了。

当人们认识到需要对已产生的文献进行连续不断的收集,并将收集到的、有一定数量的文献有序地存放在一起以便长久保存和利用时,最早的图书馆便诞生了。

考古发现,约公元前3000年在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朝的一座寺庙废墟附近,就有大批泥板文献被集中在一起,成为已知最早的图书馆。

公元前7世纪亚述巴尼拔国王在尼尼微建立了藏有大约2.5万块泥板文献的皇宫图书馆。

古埃及至迟在古王国时期(约公元前28~前23世纪) 就有了王室图书馆和寺院图书馆。

古代希腊、罗马时期也都有为奴隶主阶级及其贵族知识分子保存资料的图书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希腊化时代(公元前4~前1世纪)托勒密王朝曾建立了规模宏大的亚历山大图书馆(见西方图书馆史)。

中国最早的文献形态,据目前所知,是公元前14~前11世纪商代后期的甲骨文献和金文文献。

档案的定义发展和演变

档案的定义发展和演变

□辽宁大学王敏超王影摘要档案的定义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表述。

本文从古典档案学时期,现代档案学时期,后现代档案学时期这三个时期来比较几个著名的档案定义,以便说明档案定义的发展和演变。

关键词档案定义发展演变一、不同时期档案的定义出现的时代背景本文把档案的定义时期分为三段:古典档案学时期,现代档案学时期,后现代档案学时期。

在每个时期,列举出比较有国际代表性的档案定义。

古典档案学时期是指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由于资本主义国家加速了帝国主义化的进程,全球性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复杂,经济危机频繁发生,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时也促使世界各国思想、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各个领域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国际档案学界适逢其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

现代档案学时期是指20世纪4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战后的国际政治、军事、经济形势都发生了急剧变化,世界格局在大动荡、大分化中不断重新组合,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的对抗逐渐演变为全球性的经济、科技的竞争和思想、文化的影响,加速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大发展和大应用,特别是以电子通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革命的兴起,推动了各国档案事业的迅速发展,这就在客观上为现代档案学的形成提供了气候和土壤。

后现代档案学时期是指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和平和发展成为世界主流,为了提高综合国力,各国先后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大力推进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逐渐形成了全球经济和科技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特别是电子技术和材料技术加速度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一场革命性的巨变。

档案学也步入了后现代发展时期———电子文件的新思维,即电子文件对传统的档案观念、管理模式、工作程序和理论体系的巨大冲击所引起的反思与探索。

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对档案事业的发展和管理模式有着很深刻的影响。

因为时代背景的不同,会使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和工作重心有所不同。

同时,产生的具有指导性的档案工作的规章、制度有所不同。

档案中级职称第五章 档案学

档案中级职称第五章 档案学

职称考试——档案学篇第一节档案学的产生与发展1571年,德国档案学家亚克伯·冯·拉明根在海德堡出版的《综合报告——怎样才算—个完美的登记室》和《登记室及其机构和管理》等两部专著,是目前各国档案史料中报道的最早的档案学专著。

1804年,德国档案学家约瑟夫·奥格著《一种档案学理论思想》,正式提出“档案学”概念。

1885年,法国历史学家郎格鲁在巴黎出版的《国际档案馆、图书馆和博物馆》杂志上发表了《关于档案馆的科学》一文,首次提出档案学是一门独立科学的见解。

一、外国档案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欧洲档案学1、萌芽(16-18世纪)条件:社会制度的变革档案工作的发展2、产生(18-19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中的档案工作改革,使世界档案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主要标志是档案工作改革中提出并实践了具有近现代意义的三种思想,即:(1)组建近现代意义的国家档案馆1790年,法国在原国民会议档案馆的基础上,成立法国国家档案馆,并在其他省设立地方档案馆,构成了法国档案的分级管理系统或层次结构系统,标志着世界范围内档案馆事业的开始。

法国档案工作改革的意义:使世界上有了第一个近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档案馆;使中央和地方档案馆形成网络,有了真正的国家档案馆事业;档案馆馆藏来源由单一性变成了多样性(2)档案事业实行集中管理的原则1794年6月25日,法国颁布《穑月七日档案法令》,规定国家档案馆是中央级档案馆,地方档案馆作为国家档案馆设在地方的分馆,接受地方政权和国家档案馆的双重领导,这就使档案集中管理原则包含了档案事业集中管理的内容。

档案集中管理原则的确立,是档案学产生的又一个重要标志。

19世纪欧洲档案学研究的主要成就:档案学概念的提出与运用,“事由原则”的否定及“尊重全宗原则”的确立,“来源原则”的提出与运用,对档案馆的社会性和地位的阐述等方面3、发展(20世纪前后)前30年主要成就:一批档案学经典著作问世:荷兰缪勒、斐斯、福罗英三学者合著《档案的整理与编目手册》(1898);英国希拉里·詹金逊《档案管理手册)(1922);意大利埃·卡萨诺瓦《档案学》(1928),被列入1964年《英国大百科全书》。

档案学基础理论

档案学基础理论

档案管理专题讲座----档案学基础理论与人事档案管理♦主要参考教材:♦李洪合赵爱国主编:《新编档案管理概论》♦中央文史出版社2011年版♦王云庆编著:《现代档案管理学》♦青岛出版社2013年版♦冯惠玲张辑哲主编:《档案学概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陈智为邓绍兴编著:《档案管理学》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华林编著:《档案管理学新论》♦中国社科出版社2010年版♦序言档案的起源与发展♦第一讲档案的价值与作用♦第二讲档案管理工作基本内容♦第三讲档案管理理论—传统与创新♦第四讲新型档案机构♦第五讲人事档案管理的问题与对策序言档案的起源与发展♦第一讲档案的价值与作用一、档案与文件的关系二、档案的价值形态三、档案的积极作用构成四、实现档案价值的规律性一、档案与文件的关系1、什么是文件?文件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履行其法定职责或处理事务中形成的各种形式的信息记录。

2、什么是档案?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音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档案是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清晰、确定的原始记录作用的固化信息。

)3、二者关系:档案是经过人们有意识地挑选、整理和归档工作,集中保存起来的文件。

文件转化成为档案是有条件的。

二档案的价值形态档案的价值:是指档案对社会存在和发展所具有的有用性和有益性。

档案的作用通常是指档案对人们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

“但价值具有较高的抽象性,作用则是比较具体的。

”价值形态就是档案价值的具体表现形式。

主要包括:(一)凭证价值和情报价值1、凭证价值的概念:档案是历史的真凭实据,它的这种特性,构成了档案的基本价值之一——凭证价值。

档案为什么具有凭证价值?(1)从它的形成过程来看(2)从它的形成结果来看2、档案情报价值的概念:档案是事实、知识和经验的记录,它的这种可靠的广泛的可资参考的特征,构成了它的基本价值之一——情报价值。

第10章-档案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档案学理论的发展趋势 ppt课件

第10章-档案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档案学理论的发展趋势  ppt课件

5
一、来源原则产生的专业背景
来源原则起源于近代法国,是在逐步 否定事由原则(Principle of Pertinence)的 过程中产生的。“事由”通常是指一件事 情的原委,在公文用语中特指公文的主要 内容。
ppt课件
6
二、来源原则的形成和发展 (一)起源——法国的“尊重全宗原则” (二)形成——德国的“登记室原则” (三)理论论证——《荷兰手册》的贡献 (四)普遍认可——布鲁塞尔大会 (五)灵活运用——英国和美国的“组合”思想 (六)部分修正——德国的“自由来源原则” (七)丰富和发展——苏联和我国的“体系化的全 宗理论”
ppt课件 13
二、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得名源自“文件 生命周期”概念的提出。据查证,1940年, 美国档案学者菲利普· 布鲁克斯(Philip Brooks)最早提出了“文件生命周期”概念, 后来其他国家采用了类似的表述形式。
ppt课件
14
三、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内容
ppt课件
18
第四节 档案鉴定理论
档案鉴定就是鉴别和判定档案的价值, 挑选出有价值的档案交档案机构保存,剔 除无保存价值的档案予以销毁。它直接决 定着档案的存毁,是档案管理中最重要同 时也是难度最大的一项工作,因此受到了 世界各国档案界的高度重视。
ppt课件
19
一、 档案鉴定理论的历史发展
(一)年龄鉴定论 (二)行政官员决定论 (三)职能鉴定论 (四)文件双重价值论 (五)利用决定论 (六)宏观鉴定论
ppt课件 12
一、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产生的专业背景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产生有着特定的专 业背景。20世纪30年代以来,文件数量的急 剧膨胀使文件管理活动日趋专门化,由此 导致一种新型的文件管理机构——文件中 心得以出现和传播。西方档案学者从思考 文件中心的理论基础起步,逐步提出了文 件生命周期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