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本土,打造自主本色的品德课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植本土,打造自主本色的品德课堂

小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塑造的重要时期,思想品德课程的开设就是为了能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把人生道路的开端走好。

一、小学品德课堂特点及现状

1.1小学品德课堂特点

在本世纪初进行小学生思想品德课程改革之前《思想品德》一门课程涵盖了所有内容,现在小学生品德课堂主要分为两门课程即低年级阶段学习的《品德与生活》和高年级阶段学习的《品德与社会》,细分后的课程根据学生年龄阶段把学习内容进行区分更加具有针对性,为老师教学侧重也提供了参考。

《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两门课程相较之前的《思想品德》课程主要改革目的就是让品德课程的内容更加生活化,让小学生在品德课程上学到的道德内容能够真正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这两门课程的内容囊括了思想品德、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历史文化、地理、法制等多方面的内容,让品德课程逐渐成为了一门综合性课程。能够让小学生在教学启蒙阶段全面地涉猎各种知识,提高自身的修养。

1.2小学品德课堂现状

目前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尽量使教学内容接近学生生活,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

(1)课堂内容过多

一些品德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课堂内容安排过多的情况,如在进行《日新月异的交通》的一课的教学时,这节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就是让同学们通过了解从古到今我国交通工具的变化过程认识到常用的交通工具的特点,了解其为人民日常生活提供的便利,同时体会祖国的迅猛发展激发同学们爱国情感。有的老师为了让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在教学过程中还制作了交通规则的幻灯片,甚至列举了很多交通常识的标志而这些标志中的许多是在驾驶中才会用到的,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些知识并不实用。虽然同学们可能在学习过程中可能觉得看图很有意思,但是实际上这种课程内容的安排是画蛇添足。

(2)重活动轻知识

进行课程改革之后品德课程的内容要求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的教学要求可能使许多老师产生了误解,认为多实践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动起来就是一堂好的品德课堂。如在进行课程《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的教学时,教师为了能让学生们在课堂中“动起来”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将课堂移到室外,让同学们去操场上感受自然坏境,观察小鸟、花朵、树木等。本来这堂课的出发点是好的,让学生自己感受自然的方法也是可行的。但是教师仅仅是让学生们进行了自然观察,观察结束之后这堂课的时间也到了就下课了,对学生们而言这节课可能就是一堂普通的室外活动课,学生们可能在这节课中得到了欢笑,但是没有老师最后的升华提出课堂的主旨学生们无法自己理解这节课的目的其实是为了通过认识自然能够让同学们产生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家园的意识。这就是只注重活动而忽视了课程真正要求的教育内容。

(3)课堂内容详略不当

课堂内容安排的详略不当也是许多教师在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时常会出现的问题,一堂合格的课一定是能够完整地介绍课堂应该涉及的所有教学内容,合格完成教学目标并且能够与学生产生一定交流的课堂。如《世界真奇妙》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世界分布的220多个国家和地区,简单了解其代表性地形地貌、建筑、物产、文学成就等,激发学生了解世界的欲望对人类文明的热爱,能够让学生主动阅读和了解一些国家的文化等。有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出于使课堂内容更加贴近生活的目的,为同学们制作了幻灯片进行演示,但是幻灯片的内容主要是其在旅行中拍摄的内容,然后为同学们讲解了自己旅行过程的所见所闻。虽然这种方式能够拉近学生与书本的距离,让他们能够更加直接地了解一些内容,但是课堂的主体本身应该是学生,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是品德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之一,教师过多地分享自己的旅行故事就占用了与学生交流的时间,一堂课下来就成了老师的独幕剧。

二、小学品德课堂教学改革

2.1改革的必要性

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的教育是死教育。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小学品德课堂就是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而设立的一门十分必要的增强道德修养和生活技能技巧的课程。贴近生活成为新时期的小学生品德课堂一个十分重要的要求,在2015年浙江省思想品德“疑难问题解决”专题培训上也将贴近学生生活,激活思想品德课堂作为了一项主要培训内容。改革前那种空谈大道理,局限书本缺乏实践的品德课堂对学生的实际影响效果并不明显,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可见,只有将品德课堂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才能对学生真正产生深刻影响。

2.2教学改革方法

为了能够真正让小学品德课程教学根植于本土生活打造自主本色的品德课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参与到课堂中来,与教师共同完成课堂内容。这要求教师要从备课环节开始就做好准备,在授课过程中也要将贴近生活作为教学的立足点,再与生活中的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在

日常生活中学到知识,在生活中能够体验到课堂内容,做到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利用课堂知识自己进行体验与检验,内化自己的道德情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1)教师在备课中寻找品德与生活的结合点

备课是所有教师的必修课,为了能够为同学们完美地讲解一堂品德课备课环节教师就要投入很大的精力。在贴近生活的教学导向的要求下,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认真研读课本,根据课本提供的内容选出重要的线索,找到其与学生日常生活的结合点,根据小学生的生活实际经历把他们已经可能积累的生活经验和经历与课堂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使品德课堂变得生活化。

如在进行五年级下册中“世界”主题的第一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备课时,教师就可以做如下准备:

这节课主要是培养学生开放的国际意识,了解我国市场上流通的一些国外的产品以及我国的商品出口,感受到全球化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发展造成的变化。全球化本身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尤其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那么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这个概念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方式,在导入部分放置一些像肯德基、麦当劳这种在学生们中比较有人气的快餐的插图。以此入手就能够一下将课堂内容同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教师再引导同学们说出自己生活中见到的一些外国的产品或者品牌。

第二步可以根据浙江本土文化向同学们介绍全球化对浙江发展的影响。可以选取同学们日常生活中都能接触到的金华火腿、西湖龙井等特产出口的情况体会浙江的出口贸易为人民生活带来的收益。

第三步再以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故事让同学们体会全球化影响下我们国家的变化。最后进行主题的深化让同学们畅所欲言,讲讲自己生活中全球化带来的变化,感受经济全球化。教师进行总结并为同学们布置了解身边的全球化带来的影响的作业。

这样经过备课一节课在每个环节都与学生的生活进行了结合,在授课过程中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

(2)生活实践与课堂内容相结合

课堂内容与生活实践活动相结合也是小学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忽视的内容。六年级下册的《生命的突围》一课就是能够将课堂内容同生活实践相结合的很好的例子。

这堂课主要就是让学生学习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如何避险如何自救,培养学生面对灾难时的勇气和应变能力。这节课的讲解同样可以用到多媒体课件,教师在课前准备好自然灾害的视频,如5.12汶川地震,印尼海啸时的短片等让同学们直观地对自然灾害为人类生活带来的灾难有所了解。之后教师为同学们介绍一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