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史料的搜集、考证与整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什么是史料 ?
• 理论、现实都不是历史研究的出发点,只有历史事实才是 历史研究的出发点。 • 历史事实包含于材料之中的。提出材料即史学,强调材料 对于史学研究的重要性,不论是在当时还是在现代,对于 历史研究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 但是材料不等于历史事实,因此说材料是研究的出发点也 是不合适的。但材料作为记载历史事实的载体,却是我们 研究的基础。我们要进行研究,总是从收集材料、阅读材 料开始。 • 材料在历史研究中一般称为“史料”。
二、史料的搜集与整理
1、史料搜集方法
• 索引可以提供所需要的专题研究论文题目,确定研究选题方 向,确定资料来源。 • 重要的索引书目如《中国史学论文索引》、《八十年史学书 目》(收集了1900——1980年间的我国史学论著)、 《廿五史人名索引》、《十三经索引》、《全国报刊资料索 引》等,可供查阅。 • 年鉴类工具书如《中国历史学年鉴》,也具有很强的索引功 能,可以有效的查出某一年内史学研究动态、信息和资料统 计。 • 最后是类书等史料汇编。类书是通过摘录各种书上有关的材 料并依照内容分门别类的编排来以备检索的书籍。如唐代的 《艺文类聚》、宋代的《太平御览》和《册府元龟》、明代 的《永乐大典》、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等。
二、史料的搜集与整理
1、史料搜集方法
• 史料数量宏富,种类繁多,一个人不可能也不必要 读遍所有史料,因此,掌握一些基本的搜集史料的 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下面介绍几种史料搜集的基本 方法。 1、充分利用各种工具书。各类字典、辞典、百科 全书、目录、索引、年鉴、丛书、类书。 • 2、分类搜集。以史料类别分类搜集;以专题类别 分类搜集。 • 3、追踪搜寻。目录、索引、研究论著中的引注资 料、人与人、事与事的关联性。 • 4、平时阅读搜集。笔记、卡片、札记。 • 5、调查采访。实地调查、访问、观察。 • 6、利用互联网。专业网站、电子图书。
• ������ 2、文献史料:
• ������ 元初史学家马端临所说:“凡叙事,则 本之经史而考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 之书,信而有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 所谓文也;凡谓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折疏, 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 官之记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 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
一、什么是史料 ?
• 2、文字史料: • 经、史、子、集:“六经皆史料” • 档案:公文案牍、文书、奏折、文件������ 私 人信札、日记、书信、家谱、契约文书、账 簿…… • 地方志乘:省志、府、州、郡、县志、乡土 志、地理志、风物志…… • 铭刻文字:甲骨文、金文、石刻文字������ 石 鼓文、碑文、岩崖文等������ 、各类印章…… • 其他文字:外文资料、著述;各民族文字
一、什么是史料 ?
⑥ 外国人著述类。 外国人有关中国历史的记载中不乏颇有价 值者。如《马可波罗游记》、波斯人拉施特的 《蒙古史》,是研究元朝历史的重要文献;朝 鲜的《李朝密录》对研究前清的历史很有帮助。 近代以来,随着中国与国外的交往日益频繁, 外国人关于中国的论述也越来越多,成为研究 中国历史的重要资料来源。
一、什么是史料 ?
② 经、子、集类。 “经”字本意是指纵的线,就是订书的线。演化为古籍 的统称,凡带有原理原则性的著述,都可以称作经。汉代以 后,专指儒家所传授的几种书。而经学开辟的时代,当以孔 子定六经为始。清人章学诚提出了“六经皆史”的观点。 经部诸书中,《尚书》、《左传》本身就是史书; 《周礼》、《仪礼》是研究先秦官制和社会制度的重要典籍; 《易经》包含着许多反映殷周和殷以前的历史的重要资料; 《诗经》虽是古代一部诗歌总集,但其中蕴含的史料价值也是 人们公认的。 子部类汇总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作品,是研究哲学 史、古代科学史和当时社会历史变革的重要史料。 集部书系文学性质,不专门记载史事,但里面同样不乏珍贵 的史料。如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诗历来被称为“诗史”, 其著名的“三吏”、“三别”生动的反映了唐玄宗、代宗、 肃宗三朝的社会情况。集部书中有很多内容可与史书互证、 互补,甚至多有史书未曾记载的内容。
二、史料的搜集与整理
1、史料搜集方法
• 目录是目和录的合称,目指篇名或书名,录是指对 目的说明和编次,也称序录或书录。把篇名(或书 名)与说明编次在一起就是目录。我国从汉代起就 注意对当时流行及以前保留下来的书进行整理记录, 编成目录,以后历代传衍,留下了丰富的书目遗产。
• 有关中国古代史的书目最常见的有“二十五史”中的《汉书· 艺文志》、 《隋书· 经籍志》、《明史· 艺文志》、《清史稿· 艺文志》。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一部官修大型工具书,该书共收书3,503种, 存目6,720种,分经、史、子、集四部,下分44类,类下再分67 个子目录。部有大序,类有小序,每书各附提要,可查阅出关于某书的内 容、价值、版本及材料的真伪、作者简历等,是研究古代学术知识门径的 重要工具书。 • 《中国丛书综录》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丛书目录,集中收录了国内41所图 书馆收藏的古籍丛书2,797种,书名子目录7万余条,包括古籍38, 891种,为查询书目藏书之所提供了方便。
一、什么是史料 ? • 历史研究的出发点是什么?
• 上个世纪50年代末就曾经提出过“以论带史”的 口号 。 • 上个世纪70年代,曾经有人提出过“立足现实, 追溯历史” 。 • 也有人说问题是研究的出发点。 • 有学者还提出,“材料即史学”。
一、什么是史料 ?
• 上个世纪60年代,翦伯赞教授针对当时弥漫于史学 界中的“以论带史”的观点,提出: • “研究历史要从实际出发,从具体的史实出发,不 能而且不允许从理论出发,从概念出发。一般的理 论或概念只是研究历史的指导原则,不是出发点。 理论和概念是研究具体史实得出来的结论。如果从 理论和概念出发,那岂不是先有结论,然后按照结 论去武断历史?岂不是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 念,从抽象到抽象。”(翦伯赞:《关于史与论的 结合问题》,《光明日报》,1962年2月14日) • 这段话不仅反驳了“以论带史”的观点,而且指出 了历史研究的出发点是具体的史实。
一、什么是史料 ?
③ 档案类。 档案分公、私档案两种。 我国早在商周时期就建立了国家档案制度,凡 涉及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等大事,便记载下来, 由专门机构加以保管。 故宫博物院是目前我国收藏档案最丰富的地方, 清朝内阁大库所藏明清两朝档案有很多都存于此。 各地方所藏历史档案的数量也为数极为可观。 除公家档案外,还有大量的私家档案,如私人信札、 笔记、谱牒、契约、帐簿、商号、文书等,对于研 究各个历史时期,各个地区的经济状况、宗法关系 和阶级关系颇有价值。
一、什么是史料 ?
① 史部类。 经、史、子、集是战国古代对学科的划分标准,史部类 即关于历史的书籍。史部书是我国历史资料储藏量最丰富、 最集中的宝藏。 《四库全书总目》把史部类分为15个子目,所收书籍连存 目共2,714部,37,000多卷。 在史部类图书中,以正史类最为重要,它是历代封建王 朝官私机构专门编写的记载各朝代历史发展概况的纪传体史 书。人们将其合称为《二十四史》。《二十四史》共3,249 卷,约4,500万字,记述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明崇祯 17年(1644年)长达四千多年的历史,是研究中国历史最主 要的文献资料。 除正史外,还有如《资治通鉴》等编年史类,《宋史记 事本末》等记事本末体类,《国语》、《战国策》等杂史类, 以及各种别史、起居注、实录、政书等等。都是对正史较为 有利的补充记载,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
一、什么是史料 ?
• 1、史料的概念:指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 来的、并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信 息资料。
• 2、史料的种类及其价值 一般来说,人类的历史愈悠久,它所遗留下来 的各种痕迹就愈多,史料的范围就愈广阔,可资我 们认识和研究历史的史料也就愈丰富。 • 根据史料的存在形式,一般可分为实物史料(也称 史迹遗存)和文献史料两大类。
第六讲 史料的搜集、考证与整理
一、什么是史料 ? 二、史料的搜集与整理 三、史料的鉴别 四、史事的考证
• 《史学概论》是关于历史学的概论,以历史学为研究对 象,主要介绍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问题。
• 《史学概论》课程内容
• 1、历史本体论 • 2、史学方法论 • 3、史学认识论
• 培养目标:
1、引导学习者进入历史学科的殿堂。 ������ • 2、引导学习者跨进史学研究的大门。 • 3、开阔学习者视野,培养合格的史学人才。
一、什么是史料 ?
• 按马端临的说法,文献应包括文字资料和口传资料两大部分。 • 口传资料是指经历代口耳传承得以保存下来的以往人类的言 行。 • 梁启超曾形象地说:“十口相传为古”,说明口传资料同样 是重要的史料形式。 • 常言说的“路上行人口似碑”,“有口皆碑”,也证实说口 耳相传的作用与碑文记载具有同样的价值。 • 在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是保留史料的基本形式之一。 • 利用口传资料进行历史研究,在我国也有悠久的历史。孔子 编《春秋》,曾采用不少“所闻”的口传资料。司马迁编 《史记》时,“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也大量采 用了口传资料。 • 近年来盛行的各种口述录音资料、回忆录等等,都是利用口 传资料的表现。但与口传资料相比,文字资料无疑以其更加 丰富且完备而更为重要。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前人为我们留 下的文字材料也极为丰富。 ������
一、什么是史料 ?
⑤ 甲骨和金石铭文类。 甲骨文是商周时期人们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 字;金文以商周青铜器为主。它们都是研究商周时 代的珍贵史料。 郭沫若 的《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和《卜辞通 纂》总汇了甲骨金文资料。 石刻铭文包括石经、造像、墓志、记事碑等,以 记事碑的史料价值为最高,它往往记录了不见史传 的重要史实。如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立的《大 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记载了唐太宗时基督教由欧 洲传入中国,在长安建寺传教的情况。唐穆宗长庆 三年(823年)吐蕃赞普建的《唐蕃会盟碑》,用汉、 藏两种文字记载了两族人民的亲密关系。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一、什么是史料 ?
• ������ 1、实物史料 • ������ 实物史料:指人们在历史活动中使用过 、并留存下来的遗物、遗迹和有形的物品。 • ������ 实物史料的类别:遗址、遗迹;墓葬; 历史文物。 • 价值:真实、直观 、原始 、 可信度高 ; 但零散、量少、不完整。
一、什么是史料 ?
二、史料的搜集与整理
• ( 1 )充分利用各种工具书。
1、史料搜集方法
• 工具书是专供解释疑难或翻检资料的书籍,犹如过 河的桥梁,是治学的得力助手。借助工具书提供的 资料线索,可以有效快捷地寻找到所需要的史料。
• 文史工具书种类繁多,按其功用,大致有如下几类: 首先是用于解答疑难的字典、词典类,重要的工具 书如《中国历史大辞典》、《世界历史辞典》、 《康熙字典》、《辞源》、《辞海》等,从中可以 便利地查到专业知识或资料,其次是为搜集史料指 引线索的目录、索引类。 •
二、史料的搜集与整理
1、史料搜集方法
• 2)分类搜集法。 根据研究的课题,分类搜集史料,是历史研究 中常用的搜集史料的方法。这种方法也可反其道而 行之,即确定研究的方向以后,着手广泛搜集史料, 然后将史料分类排比,形成具体课题,得出结论。
梁启超颇重视分类搜集法,他说:“大抵史料之为物,往往有单举 一事,觉其无足轻重,及汇集同类若干事比而视之,则一时代的状况可 以跳活表现”(《中国历史研究法》第五章)。梁启超在考察古代中西 交通的道路和学术文化相互影响时,曾运用了这个方法。他从许多记载 传说中搜集出中国僧人西去印度的姓名可考者107人,姓名失考者8 0人。再将这187人分时代、籍贯、学业成就、经行路线作种种统计, 最后得出“六朝唐时中国人留学印度之风甚胜”的结论,弥补了常人只 知中国人西去印度的前有法显、后有玄奘的片面认识的不足。
一、什么是史料 ?
④ 地方志类。 地方志是记载各个时期各个地区的社会生活、 历史变迁、地理沿革、风土人情等情况的书籍。我 国历来重视地方志的编修工作,其涉及地域之广, 内容之丰富,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地方志一般分为总志和地区志。总志是全国性的 方志,如战国时的《禹贡》、《山海经》,清朝时 的《一统志》;地区志极为丰富,省、府、州、郡、 县一般都各有其志,记载详细,内容广泛,是研究 地方史的一手资料,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