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数学教学课堂实践论文
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论文]
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初探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的关键,学生只有对学习有了兴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热爱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体验数学的魅力。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在情景中学数学是学生最感兴趣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
所以,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数学贴近生活;要尽量地去创设一些生活情境,比如讲故事、创设生活场景、播放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从中引出数学问题,并以此让学生感悟到数学问题的存在,引起一种学习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
如在教学“统计与可能性”这一课时,我就给孩子们讲了这个故事:一天,阿凡提牵着自己心爱的小毛驴,背着一袋金币往家赶。
刚到村口,就碰到那个贪财、吝啬的大财主。
他看到阿凡提手里的一袋金币就眼红。
眼珠转了转,对阿凡提说:“如果你能把口袋里的金币往空中一抛,落下后个个都是正面朝上,那么这些金币就是你的了。
如果不是,哼!哼!那它就是我的。
故事还没有讲完,课堂一下就沸腾了,大家都说财主太狡猾,这样不公平。
通过创设这一情景,使学生感觉到数学问题的存在,学习兴趣被激发了,他们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很快进入了新知的探求过程。
从而使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悟,把抽象的数学具体化、形象化。
激发学生的兴趣,对教学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注重数学实践活动,巩固学习兴趣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蕴藏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
如何给学生一双“慧眼”去观察、读懂这个世界的数学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中可以利用课前、课后布置学生去观察体验自己身边的数学。
让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的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低年级小朋友刚接触数学,我们教师就更要注意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把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贴近生活,从小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论文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论文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第一部分:项目背景与目标一、项目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小学数学教育正逐渐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向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转变。
生活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强调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国教育部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二、项目目标1. 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4. 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提高教学质量。
三、实施方案1. 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元素。
- 设计具有生活情境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
2. 教学方法生活化- 采用探究式、讨论式、实践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 利用生活案例、实物操作、游戏等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3. 教学评价生活化- 建立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成长过程。
- 设计生活化的评价任务,如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日记等,全面评价学生的数学素养。
4. 教师培训与教研- 对教师进行生活化教学理念和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 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教研活动,分享教学经验,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预期效果1. 学生方面- 提高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降低学生对数学的恐惧感。
-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使学生在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
-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自主探究、创新等能力。
2. 教师方面- 教师能够熟练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加全面、客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 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得到提升。
3. 学校方面- 提高学校数学教学质量,提升学校整体教育水平。
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将数学教学生活化,将数学知识融入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魅力。
二、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的意义1.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通过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这种实践性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种兴趣的培养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鼓励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实际操作中,学生需要不断尝试、探索,从而提高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4.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不仅关注学生的数学成绩,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实现全面发展。
三、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的实施策略1.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面积”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测量自己房间的大小,计算房间的面积,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 设计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如在教学“分数”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蛋糕、水果等实物进行分数的切割和分配,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分数的概念。
3. 融入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可以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思考、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3篇)
第1篇摘要: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小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本文从多个方面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的方法,旨在为教师提供有益的教学参考。
一、引言数学教学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小学阶段更是数学学习的起点。
然而,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忽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的意义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 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这种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3.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生活实践中,学生需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各种问题。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增强教师教学效果教师通过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也可以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三、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的方法1.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例如,在学习分数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如蛋糕、水果等)进行分数的切割和比较。
2. 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如测量、计算、设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数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长度单位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测量教室的长度、宽度等,并计算出面积。
3. 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
小学数学教育生活化论文
小学数学教育生活化浅谈新课改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这就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现状及其可能性(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现状在教学中,我发现小学数学教学状况不容乐观,很多做法不符合新课改的理念。
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应试教育的存在,在小学教学中,还是以书本上的知识传授为主,还是让学生在解答数学作业时力求获得标准的唯一的答案。
儿童过早的、过度的被老师按在数学的符号堆里,整天做数学题,但不知数学与生活有什么联系。
因此,在现实中遇到数学问题时不会解决,只是学了一些死知识,阻碍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可能性当前小学数学的新教材与以前的教材有着天壤之别,更加注重与生活的联系,与学生的亲身体验相联系。
《数学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强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从他们提供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验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其实数学本来就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1.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新课改的要求从古到今,数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密切。
我国古代的《九章算术》中就出现了鸡兔同笼等实际问题。
现在,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应用性越来越强。
新课标数学实验教材的练习设计也反映这一特点,其中有许多与现实生活及其它学科密切联系的习题,如市场营销、银行贷款、统筹运输等问题。
例如,在《教育储蓄》一节,课后设计如下练习:为了使贫困学生能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国家设立了助学金贷款,助学金贷款分0.5-1年期,1-3年期,3-5年期,5-8年期四种,贷款的利率分别为5.85%,5.95%,6.03%,6.21%,贷款利息的50%由政府补贴,某大学一位新生准备贷6年期的款,他预计6年后最多能一次性还清20000元,他现在至多可贷款多少元?这个例子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银行贷款的问题,体现知识与学生生活、社会生产密切联系的特点。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生活化论文
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生活化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告诉我们:”数学教科书的素材应当来源于学生的现实。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强调:学校数学具有现实的性质,数学来自于现实生活,再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学生应该用现实的方法学习数学,通过熟悉的现实生活,自己逐步发现和得出数学结论。
这就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要求和发展方向。
如果我们把生活引入课堂,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就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就会让学生得懂,数学不但是演算纸上的智力游戏,而且就在我们身边。
现结合本人教学实际,谈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进行生活化。
一、贴近现实生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
新课程中的数学课堂教学,要求教师紧密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从他们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引导探索知识,在熟悉的事物和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他们从容不迫地探索新知。
本人在教学小学数学第四册《方向与路线》一课时,就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和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问学生:谁来说一说你们每天上学行走的路线是什么?此时学生畅所欲言地说出了自己每天上学、放学的行走路线。
然后我再问学生:”那你知道学校在你家的哪个方向吗?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去认识方向,看看你们上学的路线要经过哪些地方,这些地方在你们家的哪个方向。
”这样导入学习,学生们的积极性特别高涨,准确地记住了课堂上所学的八个方向,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学生熟悉的事物,不仅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出发,更容易引导他们探索知识,巩固知识。
二、发掘教材资源,体现数学趣味性数学教材中的生活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作为教师只有注重引导学生深入发掘教材中的生活资源,才能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中蕴藏着生活,蕴含着趣味。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研究小论文(整理7篇)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研究小论文(整理7篇)篇1: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践论文1.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意义1.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能够让学生利用身边感兴趣的事物理解数学知识,并能最终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
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一改传统教学方式死板沉闷的特点,新鲜有趣,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主动感受,发挥想象力,提高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接受新知识,激发学习动力。
1.2提高学习效率。
生活化教学就是做到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用学生通俗易懂、容易理解的方式,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及现象将课本知识呈现出来,并最终回归与实践,将抽象的问题归于具体,将复杂的问题归于简洁,不再是以往以教师为主体的枯燥讲解,更容易理解,更容易记忆,能够在短时间内促进知识的掌握,加深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2.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加以运用。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生活化教学。
2.3课后巩固。
课后的巩固环节是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知识,是否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实际运用的重要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除了给学生布置相关的书面作业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
例如我们之前讨论的“认识人民币”这一节,教师可以在学生充分了解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后,让他们在家长的陪同下,去商店里买一些学习用具。
在询问过多少钱之后自己付款,有家长监督,看他们是否能够正确使用人民币。
当学生能够做到准确无误地拿出相应面值的人民币时,这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也就深深印在了他们的脑海中。
成功交易之后,学生会因为自己能够独立完成买东西的.任务而高兴不已,意识到学习数学知识是有用的,对自己的生活是有帮助的,从而提高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动力十足地进行下面的学习。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让他们充分意识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论文8篇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论文8篇第一篇: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思考摘要:数学是一门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的学问。
在全面普及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必须立足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构建生活化教学模式,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的乐趣,进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并逐步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农村小学;教学内容目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表现在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明显脱节;教师只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未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忽略了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应用。
在新课改形势下,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妥善解决好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问题,以便为改进和创新数学教学模式提供参考依据。
1教学导入生活化良好的教学导入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
通过教学导入,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成功激发了,进而有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例如,在学习西师版“射线”、“直线”和“线段”的概念时,教师可事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们展示一束光线、一段铁轨和一双筷子,注意让同学们观察这三种常见事物的特点,如此导入有助于将抽象的几何事物形象化、直观化、具体化,学生们就不会由于几何概念过于抽象而难以理解学习内容了。
大家通过仔细观察,联想自身的生活经验发现,手电筒发出的光线实际上是由一个发光点发射出去的,那么这个发光点就相当于几何图形中的“端点”,而这束光线并没有固定的长度,而是向另一方无限延长的,那么它就是一条射线;某段笔直的铁轨因其向两边无限延长,所以就是“直线”的形象;吃饭用的筷子有固定的两个端点,即它的长度是确定的,那么筷子就是一条“线段”的形象。
不难发现,通过将生活中的具体事物与数学教学内容相联系、相结合,有利于将复杂的、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生活化,不但使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变得趣味横生,更能激发学生们探索数学新知识的乐趣,克服了农村小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薄弱、理解困难、接受新知识较慢的缺陷。
2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师要积极鼓励农村小学生走出课堂,彻底破除教材知识的框架和局限,把数学知识应用到自身生活之中。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论文第一部分:引言一、背景及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革,小学数学教育逐渐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
生活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强调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我国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了“让数学走向生活,让生活走进数学”的教学理念。
因此,研究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小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以下问题:1. 分析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2. 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3. 通过实证研究,验证所提策略的有效性,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三、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对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进行深入研究。
1.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国内外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文献,总结现有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2. 实证研究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施方案,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验证;3. 案例分析法:通过收集和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案例,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四、研究内容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现状分析:分析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2.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3.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证研究:通过实际教学案例,验证所提策略的有效性;4.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施建议:结合研究结论,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具体可行的教学建议。
第二部分: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现状分析一、存在的问题1. 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脱节: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关注知识的系统性,忽视了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导致学生难以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
2. 教学方法单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缺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使得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
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初探【摘要】笔者总结了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和研究,通过举例和说理相结合的方式,对如何在日常教学中使看似枯燥而神秘的数学通俗化、生活化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和探讨。
生活化、通俗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数学的教育和教学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数学教学生活化在国家教育部制定的《数学程标准》中,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提供观察和实际操作的机会,使他们能借助周围熟悉的事物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验数学的魅力。
笔者认为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应注重以下几方面。
一、数学问题生活化华罗庚曾指出:“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密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是脱离实际。
”从学生已知的生活现象、熟知的生活事例、常见的自然现象、亲近的社会生活中导入新知,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并不那么神密,从数学的学习中体会到乐趣,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变老师“要我学”为“我要学”。
例如,在《百分数应用题》教学中,我是这样导入的:我们这个地区农用化肥有哪些?学生答后,我从讲台桌下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个复合肥的包装袋,这个包装袋的正面标着含量:n—p—k为18%—16%—12%;重量:35kg;产地:加拿大。
各说明什么?学生明确n指氮,p指磷,k指钾,n、p、k是农作物生长的三种化学元素,缺一不可。
kg表示千克。
加拿大是目前生产复合肥质量最好的国家。
我顺势激励同学们现在要好好学习,将来我们生产复合肥的质量一定能赶上或超过他们。
之后,让学生算出一包复合肥中氮、磷、钾的含量各是多少千克?这样结合本地区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数学问题生活化,既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又把教材内容与生活现实有机结合起来,特别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从而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二、教学情境生活化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经验相联系、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时,教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
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第一部分:引言与背景分析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及综合素质。
在这种背景下,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应运而生,它强调将数学知识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受数学、体验数学、应用数学。
本文旨在探讨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论依据、实施策略及效果评估,以期为我国小学数学教育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二、背景分析1. 国际背景在全球范围内,生活化数学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
许多国家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将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如美国的《共同核心州立标准》强调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英国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提倡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
2. 国内背景我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知识。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也加大了对生活化数学教学的推广力度,许多学校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生活化数学教学的方法和途径。
3. 存在问题尽管生活化数学教学在我国得到了广泛认可,但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以下问题:(1)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足,导致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脱节。
(2)教师对生活化数学教学的理解和把握不够,难以将生活情境与数学知识有效结合。
(3)学生缺乏在生活实践中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1. 研究目的(1)探讨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论依据,为教学实践提供指导。
(2)分析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施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3)评估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为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2. 研究意义(1)有助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2)有助于推动我国小学数学教育改革,提高数学教育质量。
(3)有助于丰富我国生活化数学教学的理论体系,为教学实践提供有力支持。
四、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对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论依据、实施策略及效果评估进行深入研究。
数学教学生活化论文
浅谈数学教学的生活化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
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得到其原型。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
”我们必须强化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性,从实际出发,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把教材内容与“生活现实”有机结合起来,让数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
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从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动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一、理解小学数学生活化杜威曾说:必须填平儿童的兴趣经验与科学之间的鸿沟,儿童的经验和文化应该成为学校学习的基础。
“数学生活化”的意义,就是找到数学学习的起点,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已有经验的支撑,帮助学生内化所需掌握的知识。
这就要求我们小学数学的教学一定要生活化,这样才能有利于小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学好数学,用好数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也十分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一句话,道出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因此,小学数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沟通抽象的数学与现实的实践的联系,强化数学的产生与运用真正回归儿童的生活现实。
1、数学无处不在“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迷,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这是数学家华罗庚先生对数学应用性的精彩叙述。
数学就像空气一样,到处都有,谁都离不开它。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应用观,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思想方法,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并具有自觉地应用数学的意识。
2、应用数学的价值《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用)的数学。
”我们学习的数学知识,都是因为实际生活和工作所需,学成之后,也必将为实际所用。
数学与生活(小论文)
数学与生活(小论文)摘要:数学源于生活,又广泛应用于生活。
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是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之一。
如何运用新教材,创造性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数学教学更贴近学生生活,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养,是我们不断实践和探索的主题。
数学源于生活,更要服务于生活,因此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是数学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期数学课堂改革的关键。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与生活关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广泛应用于生活。
中小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缺乏生活实践经验,让他们接受比较系统而又抽象的数学知识,无疑会有一些困难,这就是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善于观察、发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让他们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是数学成为中小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从而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将数学回归生活”是新课程理念下转变数学教学观念的一个重大命题,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让枯燥的数学变得鲜活,让初中数学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一、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
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它是在这个现实世界中生存的,离开了现实生活这个世界,数学将是一片死海,没有生活的数学是没有魅力的数学。
同样,人类也离不开数学,离开了数学人类将无法生存和发展。
1、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许多小学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在头脑中难以建立表象。
不能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善于抓住知识传授与知识应用之间的联系来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分析、比较、推理和交流、调查等一系列实践活动,理解并能运用所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其中应用题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最为密切,如果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能把应用题和生活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就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千克和克的认识之前,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利用双休日时间调查家里洗衣粉、味精、大包小包零食的重量。
生活化数学课堂论文
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探索与体会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
那么,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生活化呢?结合我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一、在生活中感悟数学作为数学教师要为学生感悟数学创设和谐的情境,触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使学生能有所悟,能自悟自得,并能在实践活动中深化感悟。
在新课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求知成为一种内动力。
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具体生活活动情况,就能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类比、沟通从具体的感性实践到抽象概括,加深对新知的理解。
在教学中我发现:只要我在上课时穿插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哪怕只有一点,决大部分的学生即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特别认真,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课堂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例如:在上《认识钟表》一课时,我就发现班上有的同学戴着手表,于是我就问:“你为什么要戴手表呀?”有孩子说戴手表可以知道时间,上学就不会迟到。
接着,我又问:“手表有什么作用呢?”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说:可以让我们按时起床,上学不迟到;可以让我们按时上下课……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到熟悉的生活环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出所学课题“认识钟表”,从而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学习。
二、在情境中引入数学用生活中看得到、用得着、有趣的图示、画面和语句创设丰富多彩的数学情景,如猜数游戏、套圈游戏;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数学,如“高矮”、“长短”、“轻重”;有生动描绘学生学习数学的活动的“整理书包”、“整理房间”、“乘车”、跳绳“等这些内容,不仅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观察生活,体会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而且符合学生好动好玩天真活泼的特点,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置学生于具体的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数学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学科,它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生活技能。
然而,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往往过分强调知识的抽象性和逻辑性,使得数学学习变得枯燥乏味。
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实现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成为当前数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实践。
二、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实践策略1.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1)以学生生活为背景,设计贴近实际的教学案例。
例如,在学习分数时,可以以“如何将一块蛋糕平均分给三个小朋友”为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分数知识解决问题。
(2)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如利用视频、图片等形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3)开展数学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24点”、“数独”等数学游戏,既能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又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强化生活应用,培养实践能力(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如在学习几何知识时,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品,分析它们的形状、大小等特征。
(2)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会数学的乐趣。
如制作几何图形、测量长度、计算面积等。
(3)组织数学竞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如举办数学知识竞赛、数学解题竞赛等,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
3. 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1)采用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
如在学习圆的面积时,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等方法,自主发现圆的面积公式。
(2)注重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在学习三角形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一个三角形分割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3)加强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效率。
如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4. 融入生活元素,丰富教学内容(1)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如在学习统计知识时,可以引入语文、历史等学科的内容,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统计学的应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化教学论文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学生们总是抱着一种复杂的态度看待数学,再加上小学生心智发育不够成熟,生活经验较少,总是认为数学是一个复杂的学科,在生活中能够运用到数学的地方很少,没能够认清数学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的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数学,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够将数学教学中抽象化的内容具象化的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有一个更好的了解,从而提高数学水平,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开展奠定基础。
一、课前预习结合生活化,为数学开展做铺垫小学阶段的教学主要是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而在这一时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仅能够提高现阶段教学的教学效率,还能够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做铺垫,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前预习就是一种学习的良好习惯,通过课前预习能够让学生提前认识到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而且还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课堂教学的终点,使得学生在小学过程中不再是“漫无目的”,觉得一节课的时间很漫长。
而通过课前预习结合生活化的方式能够很好的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教学的重要性,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从而有效的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
在《方向与位置》这一章教学的开展之前,数学教师就可以通过生活化预习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
首先,数学教师让学生对生活中的方向进行了解,为数学教学开展奠定基础。
然后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想一想学校在家的什么方向,学校的大门在教室的什么方向,从而做好课前预习。
在预习完之后,数学教师可以在课上通过让学生进行预习心得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同时还能够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以到达一举多得的教学效果。
二、课堂教学结合生活化,加深学生教学印象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因为小学学生心智发育不够成熟,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和发散性思维,这也就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集中注意力,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数学教学的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化数学教学课堂的实践
摘要:数学是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并用于生活的一门学科,与生活紧密联系。
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从学生现实生活出发,使学生在生活化的学习活动中学习新知、掌握新知、运用新知,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质。
关键词:创造性;生活化;课堂实践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但事实上,我们的数学课堂往往缺乏生活气息,是“枯燥乏味”“学而无用”的代名词。
要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变得有趣而富有生气,不受教材的约束和限制,我们就要灵活地处理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在此,就本人对中等职业学校数学第一册《函数的实际应用》(旧版)这节内容的处理和使用,谈谈如何依据课标理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实践与体会。
一、利用生活实例,巧妙引入新课
《函数的实际应用》这节教材欲通过对两个市场销售问题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借助函数式解简单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我是这样引入新课的:先随意地和学生谈论一些常见的促销优惠活动,并投影一则网上下载的耳机促销广告,用学生熟悉的市场买卖问题为背景,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主题,为下面例题的讲解做铺垫。
二、明确教学目的,二次开发教材
新课标中提到,“要培养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
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怎样的教学才能更适合学生头脑中知识的链接、衍生?有时根据学生的知识渴求和教学内容的难度,可以增加或删减一些内容以形成合理的知识技能,拓展学生的思路,增长他们的见识。
原例题1:某商店规定,某种商品一次性购买10 kg以下按零售价50元/kg销售;若一次性购买满10 kg可打九折;若一次性购买满20 kg,可按40元/kg的价格优惠供应。
(1)试写出支付金额y(元)与购买量x(kg)之间的函数关系;
(2)分别求出购买15 kg和25 kg应支付的金额。
看得出,例题内容空洞,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中“某商店”“某种商品”只是一种模型,两个问题的呈现顺序也只能导致学生被动地按照“建立函数式—解决问题”这一步骤进行,并不能感受到建立函数关系的必要性,进而主动地去寻找并建立函数式。
所以我将教材例1改编如下:
现有一批优质进口耳机,一次性购买10副以下按零售价320元/副销售;若一次性购买满10副,可打9折;若一次性购买满20副,则以8折的优惠价供货。
(1)购买18副和20副分别要支付多少钱,哪个支付的金额少?
(2)试写出支付金额y(元)与购买量x(付)之间的函数关系;
(3)请你求出购买8副应支付的金额。
第一问由学生独立完成。
对学生而言没有难度,而且给学生一种置身商场的真实体验。
问题中的数据则是挑选出来的,结果带有一定的戏剧性:买18副需支付5184元,买20副则只要支付5120元,所以,以“买20副花的钱比买18副还少64元”这一矛盾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老师再借助假设“为什么买的多花的反而少?支付金额与购买量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来引导学生建立函数关系。
最后,通过第三小问让学生体验用函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和步骤。
三、注重知识形成,拓展思维空间
新课标要求“教材要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以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所以我对教材例2是这样处理的,对问题作了较大的修改,直接将它改成开放型的,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由思维空间,最后让学生自己感受到在众多的解法中最优的还是通过建立函数关系解决问题。
同时为了增加解题的趣味性,我将例题以一条网络信息的形式给出:
四、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应用能力
我们希望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希望他们体会到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我们就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寻找可以进行数学学习的项目,引起学生对其在课堂之外的应用及其价值的认识。
所以,在做巩固练习时考虑到课本习题太过老套,脱离了学生
的实际,我编了一道比较熟悉的有关《扬子晚报》的练习:学校附近一报刊摊点,每日从报社买400份《扬子晚报》,买进的价格是每份0.40元,卖出的价格是每份0.50元,卖不掉的报纸可以以每份0.25元的价格退回报社。
(1)写出摊主每日卖报赚的钱y(元)与卖掉的报纸x(份)间的函数关系式;
(2)若某天摊主卖了230份报纸,则他当天的收入如何?
(3)若摊主要保证不亏本,则他当天至少要卖出多少份报纸?
该题学生一见就倍感亲切,让他们亲身体验来自生活情境中的问题,使学生感受到简单的报纸买卖问题也蕴涵了这么多的数学学问!真是生活处处有数学啊!
我们数学老师应该学会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优化组合,灵活地处理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生活中的数学走进学生的视野,进入我们的课堂,使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客观世界,从而发现数学的深层内涵和魅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