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施英超班级 2013级10班学号 2013201022 课程名称东方人文经典
《源氏物语》与《红楼梦》的比较中
看日本““物哀””文学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有着其曲折隐晦的表现手法、凄凉深切的情感格调、强烈高远的思想底蕴。
日本有一部古典文学名著《源氏物语》却被称为日本的《红楼梦》。
实际上,《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早《红楼梦》七百多年,对于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被誉为日本古典文学的高峰。
川端康成在接受诺贝尔奖时所做的讲演上也曾指出:《源氏物语》是日本小说创作的最巅峰,他自己也不能与其相比较。
这虽有几分自谦的成分,但是这数千年来《源氏物语》确实影响着日本文学的发展,至今,仍无人能超过这部著作。
那么,代表两个民族古代文学水平高峰的两件作品到底有何异同,如何在异同中去感受日本文学中独有的“物哀”?
首先两部作品的时代背景有类似之处,即整个王朝——无论是平安时代的藤原盛世,还是清时代的乾隆盛世——都存在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已经到了盛极而衰的转折点。
作者们根据自己丰富的生活体验,敏锐的捕捉到了这一社会发展趋向,从而深刻反映了各自时代的基本特征。
同时,他们又从不同视角标线了贵族社会妇女在爱情和生活上的相同的悲惨命运。
它们堪称各自王朝的历史画卷,世界古代文学的双璧。
另一相同点是中日两国古代文学意识都受到了儒道佛文学思想的渗透,但由于两国的自然风土、政治经济条件、宗教文化形态各异,尤其是以自己的本土文化思想为根基加以汲取和消化,其影响必然带来不同的后果。
从《源氏物语》和《红楼梦》的比较研究中,就不难发现两者在汲取儒道佛文学思想方面的差异性,从而显示日本古代文学意识和美意识的民族特质。
如上所述,《源氏物语》作者紫式部总结性的说过以学问为本,再聚和魂便是强者之理。
这说明紫式部在重视吸收外来文化思想的同时,注重继承传统促进自己在文学上对和魂的自觉。
《红楼梦》的形成历程则是以本国文化传统儒学和外来佛教文化交融的结果。
因此,在这两部作品中儒道佛的异同及其关系中,也是发现其各自的文学思想和民族审美观念的差异性。
儒学对《源氏物语》和《红楼梦》的影响,表现于在重“真实”的异同上。
《红楼梦》重实际、重言志,它追求的真实是超越平凡生活的、更高远的精神世界。
曹雪芹主张的是是非善恶以尊儒或反儒作为标准的。
它无疑是站在反儒立场上的。
而《源氏物语》的重真实,根植于固有神道的“真实”,它没有要求达到高远的精神世界,这是日本本土文化淡薄伦理的思想,对儒学思想改造的结果。
所以《源氏物语》中源氏并不具有《红楼梦》中贾宝玉那种叛逆性格,甚至可以说,源氏完全不具有任何思想品格,纯粹是追求感情上的真实。
所以紫式部没有以伦理道德的善恶来审视,有时她虽然也写了源氏对于不伦的罪咎进行良心的苛责,但这种苛责伦理意义是很宽容的,她主要是以“知物哀”来作为判断善恶的基准。
《源氏物语》在日本开启了“物哀”的时代,“物哀”即见物而生悲哀之情。
紫式部创作《源氏物语》是采用以神道的“真实”为基础的关照态度,对文学进行反省,所以《源氏物语》的人物陷入苦海中进行反省时,都是达到“善恶不二”。
也就是说,善包含了恶,美包含了丑,从丑恶中发现善美,发现人性的真实。
在紫式部看来,“物哀”就存在两者的调和中。
而在中国文学中,善与恶、美与丑是绝对对立的,很难寻找的调和点。
应该说,紫式部在佛道中发现了心性及其潜在深沉的哀,这是她在文艺上对佛学思想的主要思考,增加文学的感动型。
从《源氏物语》和《红楼梦》的异同比较研究中,似乎可以这样认为,“物哀”是在儒、佛与神道的对立中,经过长期历史的洗练,彼此逐渐融合,形成独自的审美观念,又形成浪漫的“物哀”文学思潮,外来的儒佛思想的影响,作为一种补充,深深植根于日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中,这是有其自身传统的。
《源氏物语》正是以浪漫的“物哀”与写实的“真实”汇流的产物。
他以鲜明的特色而立于世界文学之林,闪烁出日本民族文学传统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