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的艺术世界论文-论张爱玲作品中的月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张爱玲作品中的月亮
安徽财经大学吴允涛
当千古明月穿越了不同文化视野的时候,它就具有了特定的文化
意蕴。月亮,在中国文学中历来都是最能寄托文人情思的。“天边
一钩残月带三星“如此有意境的字谜,夜深人静,万籁俱静,独自
一人月下独行漫步,一抬头就撞见了自己的内心。谜底就是”心“字。圆满有磊落透彻的情怀,残缺有惆怅善感的美丽。张爱玲凭
借独特的心路历程和女性视角,给予月亮以新的审美体验,将月亮
写尽了极致。
几乎张爱玲的每一篇小说中都有月亮,张爱玲的骨子里满是凄凉
与悲伤,这种苍凉的意味,是她的小说的特色,而月亮也将这种苍
凉渲染到了极致。《金锁记》故事的一开始即以月亮引入:“三十
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置十年前
的月亮。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老年人回忆中的
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十
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以月亮开篇,
一开始便给小说奠定了凄凉和追忆的感情基调。在清辉苍凉的月色
下回忆着七巧苍凉的故事,苍凉的一生,苍凉的结局。而文章结尾,“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了下去.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
年前的故事还没完——完不了。”《金锁记》从月亮开始,又以月
亮结束,开头与结尾两处借助月亮的意象彼此呼应.概括出悲剧的
延续性与深刻性。这正是女性的悲剧,人生的悲剧。这种悲剧的宿
命在月亮下永远不会完。月光下的世界永远是一个冷酷的现实,是
一片人性的荒原。
对月亮意象的描写,烘托了小说人物心理,渲染气氛,推动了小
说情节的发展。《倾城之恋》中的自流苏和范柳原在香港上演了一
场扣人心弦的“恋爱戏”,白天,他们戴着面具演戏,演得很累,
夜阑入静除下面具,他们看到了彼此的真实,也看到了自我的真实,月亮意象成为他们内心的象征:范柳原打电话来问:“流苏,你的
窗子里看得见月亮么?”自流苏在泪眼中看月亮“大而模糊。银色的,有着绿的光棱”。那是她的希望,她的诱惑,可望而不可及。范柳
原却看见了月亮的一半,他让窗子上的一枝藤花挡住了另一半。他
在抗拒着月亮,抗拒着诱惑,他把这大而全的月亮让给流苏看,等
待着她的主动降服。经过了一场艰苦的爱情之战,流苏己身心疲惫,
无力再战,再度来到香港,无可奈何做了范柳原的情妇。这一次,
范柳原不再在自己的房里看月亮,“我一直想从你的窗户里看月亮,这边屋里比那边清楚些。”而流苏眼中的月亮已经变了样,“十一
月尾的纤月,仅仅是一钩白色,像玻璃窗上的霜花”。尽管月亮不
再模糊、遥远、虚幻,而是像窗花一样的亲近,但它只是一钩残月,只有一点微弱的光,这芷象征着流苏内心对维持着两人关系的那点
淡淡情爱的感觉。月亮在小说中一步步暗示他们的内心变化,同时
也推动着小说情节的发展。月色下“胡琴咿咿呀呀的拉着,拉过来
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不问也罢!”
月亮似乎开始就被冠以女性的象征,阴柔,凄美。月亮也体现着
张爱玲的女性主义意识觉醒意识最强的应属《霸王别姬》中的虞姬。“她(虞姬)突然觉得冷,又觉得空虚,正像每一次她离开了项王
的感觉一样。如果他是那炽热的,充满了烨烨的光彩,喷出了耀眼
欲花的ambition的火焰的太阳,她便是那承受着、反射着他的光和
力的月亮。她像影子一般跟随着她。”体现了“月亮”意象的心理
象征功能。她从女性主体角度对霸王别姬的历史故事进行了重新书写。虞姬对自己命运的沉思,带着强烈的女性意识。
月亮的皎沽清澈,隐喻着爱的理想和希望,而残缺黯淡的月亮,则
暗示着人生无限的缺憾。作为小说主导意象的月亮在张爱玲笔下,
淋漓尽致,极致的苍凉,极致的凄美。
人与明月,电光石火目光相触的那个瞬间,开始于什么样的年代呢,谁是第一个见证明月的人,而明月照彻的人间悲欢又是哪一个故事呢?一轮中秋月,见证古今情。而蚌埠这座城的这轮明月又会见证
些什么?谁知道呢,谁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