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肾病综合症护理问题及措施

肾病综合症护理问题及措施
肾病综合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细心的护理和适当的措施来管理。
以下是一些肾病综合症护理问题及相应的护理措施:
1. 控制血压:高血压是肾病综合症的常见症状,需要进行血压监测和管理。
护理措施包括合理饮食、充足的休息、减轻压力、规律的锻炼以及按时服用医生开具的降压药物。
2. 控制水分和电解质平衡:肾病综合症可能导致水分和电解质的紊乱。
护理措施包括限制钠摄入、控制饮水量、避免过度脱水和过度饮水,并监测血液中的电解质水平。
3. 管理尿量和尿常规:监测患者的尿量、颜色和尿常规,以及尿中的蛋白质、红细胞和白细胞等指标。
护理措施包括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尿液采集、适当的护理和清洁尿路,以及遵循适宜的尿液处理方法。
4. 控制饮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的饮食方案,包括限制蛋白质、盐分和钾摄入,避免进食高糖和高脂食物,并确保足够的营养摄入。
5. 监测药物治疗:肾病综合症患者通常需要进行药物治疗来控制病情。
护理措施包括按时给药、监测用药效果和副作用,并与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6. 提供情绪支持和教育:肾病综合症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有重要影响,护理人员应提供情绪支持和教育,帮助患者和
家属了解疾病的发展和管理方法,并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和支持。
7. 监测并预防并发症:肾病综合症容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贫血、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等。
护理措施包括定期监测相关指标,预防并及时治疗并发症。
以上是肾病综合症护理问题及相应的护理措施,但请注意,具体的护理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来制定。
请在护理过程中密切与医护人员合作,并定期复诊以监测病情。
肾病综合征护理措施

肾病综合征护理措施1. 肾病综合征简介肾病综合征是一种以肾小球滤过膜的破坏为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蛋白尿、水肿和低蛋白血症等症状。
肾病综合征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如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2. 肾病综合征的护理措施2.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肾病综合征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可抑制免疫反应,减少炎症反应,从而减轻肾损伤。
常用的糖皮质激素包括泼尼松、地塞米松等。
•免疫抑制剂:对于糖皮质激素无效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
•血液净化治疗:透析和血浆置换是肾病综合征的重要治疗方法,可清除体内的毒素和过多的液体,减轻症状。
2.2 饮食调理饮食调理在肾病综合征的管理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建议:•控制蛋白质摄入:蛋白尿是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症状之一,因此需要限制蛋白质摄入,减轻肾负担。
一般建议每天摄入0.6-0.8克/公斤的蛋白质。
•控制盐分摄入:水肿是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常见症状,盐分摄入过多会导致体液潴留,加重水肿症状。
因此,需要限制盐分摄入,建议每天摄入不超过6克的盐。
•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肾病综合征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需要适当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可从食物中摄入,也可通过口服补充剂。
2.3 症状管理肾病综合征患者常伴有一系列症状,如水肿、高血压等,需要进行相应的症状管理。
•水肿管理:建议控制液体摄入量,避免摄入高盐食物。
同时,可以采取低盐饮食和使用利尿剂等措施,促进尿液的排出,减轻水肿症状。
•高血压管理:高血压是肾病综合征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需要进行积极的降压治疗。
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ACE抑制剂、ARB、钙通道阻滞剂等,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贫血管理:肾病综合征患者常伴有贫血,需要适当补充铁剂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帮助提高血红蛋白水平。
3. 注意事项在护理肾病综合征患者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定期随访:定期随访患者的病情,了解肾功能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肾病综合征的护理

肾病综合征的护理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是指由于肾小球滤膜的损伤,导致蛋白尿、水肿、低蛋白血症和高脂血症等一系列症状的综合征。
对于患有肾病综合征的患者,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他们减轻症状、维持肾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一、病情观察与记录1. 观察患者的尿量、颜色、透明度等情况,及时发现异常。
2. 随访患者的水肿情况,特别是面部水肿和水肿的程度。
3. 监测患者的血压,以及血压的波动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控制高血压。
4. 记录和观察患者的体重,水肿加重时要及时告知医生。
5. 检查患者的血常规、尿常规和肾功能等指标,随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
二、维持适当的饮食1. 限制蛋白摄入,减轻肾小球的负担。
可以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鸡蛋、乳制品等。
2. 限制盐的摄入,控制水肿。
避免食用咸味食物和加工食品,如果患者有高血压,应更加注意控制盐的摄入。
3. 适量增加热量的摄入,帮助患者补充能量,可以选择高糖、高热量的食物,如米饭、面食等。
4. 补充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等,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三、控制水肿1. 给予患者足够的休息和卧床,减少体力活动,减轻水肿情况。
2. 监测患者的入量和出量,避免过量饮水和过多的尿量。
3. 避免患者长时间站立,可以适当的进行肢体运动,帮助促进淋巴液的循环。
4. 给予利尿剂,如袢利尿剂和噻嗪类利尿剂,帮助患者排出体内多余的液体。
四、控制感染1. 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保持房间的整洁和通风,预防交叉感染。
2. 给予患者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3. 定期检查患者的血常规,及时发现感染的征兆。
如发现感染,及时给予抗感染治疗。
五、心理支持和教育1. 向患者和家属解释肾病综合征的病因、病情和治疗等,增加对疾病的了解和认识。
2. 给予患者耐心的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患者积极应对病情变化和治疗过程中的困难和压力。
3.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鼓励患者积极参与自己的护理和康复过程。
肾病综合征护理观察要点

肾病综合征护理观察要点肾病综合征是一种复杂的肾脏疾病,需要细致的护理和观察。
本文将介绍肾病综合征护理观察的要点,帮助患者和医护人员更好地管理病情。
一、观察尿量、颜色、性状变化尿量是肾病综合征的重要观察指标之一。
注意记录24小时出入量,观察尿量是否正常,是否有尿少或无尿的情况。
同时,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性状变化,如是否有血尿、蛋白尿等。
二、监测肾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如血肌酐、尿素氮等是评估肾病综合征病情的重要依据。
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有助于及时发现肾脏功能的异常变化,为治疗提供依据。
三、注意水肿情况水肿是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症状之一。
注意观察水肿的部位、程度及进展,评估水肿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对于严重水肿的患者,应适当限制水分摄入,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四、观察血压变化血压升高是肾病综合征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
密切监测血压变化,预防肾性高血压。
如有血压升高的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五、监测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情况肾病综合征患者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的情况。
定期监测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情况,特别是血钾和血钙,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问题。
六、注意营养状况肾病综合征患者常常伴有营养不良的情况,需要注意保证充足热量摄入。
同时,适当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以维持身体健康。
七、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肾病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常常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和疏导,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八、预防感染肾病综合征患者免疫力较低,容易感染。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加强口腔护理,预防感染的发生。
如有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
九、评估患者的认知情况提高肾病综合征的认知度对于患者的管理和治疗至关重要。
评估患者的认知情况,了解患者对肾病综合征的了解程度和认知误区,有助于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治疗依从性。
肾病综合征护理

肾病综合征护理
【主要护理问题】
1.体液过多
与低蛋白血症导致的水钠潴留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大量蛋白尿由尿中丢失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
与免疫力低下有关。
4.自我形象紊乱
与应用激素类药物后形象改变有关。
【护理要点】
1.维持体液平衡监测生命体征,记录出入量。
观察水肿变化,每日称体重1次。
有水肿及高血压者应限制钠盐摄入;除非严重少尿或循环出血,一般不必严格限水;有氮质血症时应限制蛋白入量。
严格限制液体入量,最好使用输液泵,确保液体准确进入。
遵医嘱给予利尿剂,记录尿量,注意电解质的变化,特别是钾的水平。
2.保证充足营养与患儿及其父母、营养师等共同讨论饮食计划,水肿期进无盐高蛋白饮食,水肿消退后进低盐高蛋白饮食。
让患儿及其父母了解为何需要限制食物,可选择哪些食物,应少量多餐。
3.预防、控制感染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和其他感染,注意与呼吸道感染病人相隔离。
4.加强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及时处理毛囊炎及皮肤疖肿。
勤翻身,必要时给予按摩,预防压疮。
阴囊水肿严重者可用吊带托起,注意阴囊部皮肤有无破溃。
严重水肿阶段尽量避免肌内注射。
5.观察处理药物副作用。
6.保证休息重症患儿应卧床休息;水肿消退后可逐渐下床活动,鼓励患儿与无传染性疾病的患儿发展社会化活动,但要避免过分劳累;病情完全缓解后,可就近上学,免体育活动。
7.帮助患儿适应其身体变化。
肾病综合征的护理

肾病综合征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了解患者引起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疾病。
2、评估肾病综合征的典型表现和程度。
3、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和心理状态。
二、护理措施1、活动与休息:活动期全身严重水肿,合并胸腔积液、腹水及呼吸困难者,给予绝对卧床休息,保持肢体的适当活动;病情缓解后尿量逐渐增加时,可逐渐增加活动量;改变体位时应缓慢,防止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生。
2、饮食护理:给予正常量优质蛋白,高热量、低盐、低脂富含维生素饮食。
3、密切观察病情:观察全身水肿情况每天一次,注意血栓、血塞、感染及急性肾衰竭等并发症,观察有无呼吸困难、肢体循环受阻及急性少尿,体温高于正常者每天测量4次,高热时及时遵医嘱做好降温处理。
4、药物治疗护理:观察降压药及利尿药的疗效,如有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做好处理;使用抗凝药物时注意出血倾向,必要时提醒医生停药;使用激素时应做好药物宣教,防止自行增、减药量。
5、预防感染:积极预防及控制感染。
6、控制体液平衡:根据医嘱记录出入液量,测体重每天1次,并记录。
7、口腔及皮肤护理:做好口腔、皮肤及会阴部的清洁,防止皮肤感染。
8、心理护理:加强心理护理,经常安慰、鼓励患者。
三、健康指导要点1、保持良好的休息,合理饮食。
2、指导患者预防各种感染的发生。
3、一周后门诊复査。
四、注意事项按时按量服药,不得随意减量或停药,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五、护理记录单记录书写规范1)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至少每天记录一次,病情变化以及护理措施和效果变化随时记录,病情应为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的动态变化。
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2)非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按要求书写,项目包含日期、时间、观察记录内容、护士签名,分列显示。
可对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护理措施和效果记录,要求简洁、规范。
3)护理记录应体现相应的专科护理特点。
①监护室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表格内容至少包含监测指标、出入量、用药执行、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
肾病综合症患者护理方案模版(2篇)

肾病综合症患者护理方案模版一、患者背景肾病综合症,也被称为肾炎综合症,是常见的一种肾脏疾病,包括多种病因和不同类型的病理变化,会导致肾小球、肾小管和间质损害。
对于这类患者的护理,我们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病程进展和治疗情况,并给予个性化的护理措施。
二、评估与监测1. 临床表现:根据患者病情,对其体重、尿量、血压、血常规、生化检查等指标进行定期监测,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和进展。
2. 体格检查:定期检查患者的水肿、胸腔积液等症状,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肾功能。
三、营养与饮食1. 营养评估:通过定期测量和评估患者的体重、身高、BMI等指标,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并根据需要制定个性化的营养计划。
2. 饮食建议:(1) 控制蛋白质摄入:根据患者的肾功能情况,合理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以减轻肾脏的负担。
(2) 控制钠盐摄入:限制高盐食物,以控制水肿和高血压。
(3) 控制液体摄入:根据患者的尿量和肾功能情况,合理控制液体的摄入量,以避免水肿和负担肾脏。
(4) 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根据患者的检查结果,补充缺乏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维持机体的正常代谢功能。
(5) 避免刺激性食物:限制辛辣食物、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以减少对肾脏的刺激。
四、药物治疗1. 服药指导:对于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对药物的用法、用量、用药时间等进行详细的说明和指导。
2. 监测药物疗效与副作用:定期监测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药物的副作用,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定期药物复查:定期对患者进行药物复查,确保患者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并及时跟进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五、心理支持1. 教育与心理疏导:为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的肾病知识和健康教育,帮助他们了解疾病的病因和发展,以及护理的重要性。
2. 心理辅导:定期开展心理辅导活动,通过面谈或小组交流,帮助患者和家属减轻焦虑和压力,增强对抗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3. 社会适应:对于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提供社会支持和协助,帮助患者和家属解决住院期间的各种问题和困难。
肾病综合征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

健康指导
1.疾病知识指导 介绍本病特点、讲解常见并发症及预防方法 2.生活知识指导 解释优质蛋白、高热量、低盐、低脂、高膳食纤维
饮食的重要性。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3.用药知识指导 告诉病人不可擅自减量或停用激素,介绍各类药物
的使用方法 4.指导病人学会监测水肿、蛋白尿及肾功能等变化,定期随访
谢谢!
3.血小板解聚药 观察有无出血倾向,监测血常规、出凝血时间等
3.环孢素 服药期间监测血药浓度,观察有无肝肾毒性、高血压、高尿酸 血症, 多毛及牙龈增生等不良反应
4.糖皮质激素 出现感染、药物性糖尿病、骨质疏松等,可采用全日量顿 服,维持用药期间两日量隔日一次顿服,以减轻不良反应
肾 病 综 合 征 护理措施
指导患者穿宽大柔软棉质衣 裤,床铺平整干燥
避免医源性皮肤损伤
1
2 避免皮肤长时间受压
3
强调保护水肿部位的皮
4
肤的重要性
肾 病 综 合 征 护理措施
预防感染
保持环境清洁 定时开门窗通风换气,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并用消毒药水 拖地,擦桌椅,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尽量减少探视。
预防感染指导 告知患者预防感染的重要性;避免皮肤摩擦或损伤,协助 患者加强全身皮肤、口腔黏膜、会阴部的清洁;指导其加强营养和休息, 增强机体抵抗力;遇寒冷季节,注意保暖
病情监测 监测生命体征,特别观察体温有无升高;观察有无咳嗽、咳痰、 肺部啰音、尿路刺激征、皮肤红肿等感染征象
肾 病 综 合 征 护理措施
用药护理
1.利尿剂 监测电解质、酸碱平衡,注意补钾,防止低钾血症,肾衰竭者禁 用保钾利尿剂
2.ACEI 监测电解质,防止高血钾,观察有无持续性干咳等不良反应,停药 后即可消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5
NS的分类和常见病因
分类
儿童
青少年
中老年
原发性 微小病变型肾病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膜性肾病
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
局灶性节段性病变
继发性 过敏性紫癜肾炎
SLE
糖尿病肾病
乙肝相关性肾小球肾炎 过敏性紫癜肾炎 肾淀粉样变性
先天性肾病综合症 乙肝相关性肾小球 炎骨髓瘤性肾病
❖急性肾衰
(1)急性肾前性氮质血症 患者表现为少尿、尿钠减少伴血容量不足表现; 与NS突然发作、严重低蛋白血症和过度使用利尿
剂有关;
多发于儿童,可逆,扩容利尿可恢复。 (2)肾实质性急性肾衰 NS起兵后几周无任何诱因突发少尿、无尿、尿钠
排出增多、肾功能急剧恶化;
扩容、利尿无效,须透析; 多发于成人
❖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我国发病率高,好发于青少年(男多于女) ;
–半数起病急骤,部分为隐匿性,半数有前驱感染史;
–多有肉眼血尿。
h
8
❖低蛋白血症
– 低蛋白血症与蛋白尿排出量之间并非完全一致, 只有当肝脏合成不足弥补丢失时出现;
– 胃肠道粘膜水肿致食欲减退、蛋白质摄入不足、 吸收不良等因素可进一步加重低蛋白血症。
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上述两种药
物也可与利尿剂合用
·对其他病因的慢性肾脏疾病,也可选用钙通道阻滞剂、α受体
阻滞剂和β受体阻滞剂
h
27
–应用原则
•起始足量:泼尼松1mg/kg/d,服8~12周
•缓慢减药:足量治疗后每2~3周减量 10%,减至20mg/d 左右时易反复应更 加缓慢减量
淋巴瘤或实体瘤性肾病
h
6
三、临床表现
❖发病年龄、起病缓急与病理类型有关 ❖典型临床表现 ❖并发症
h
7
原发性肾病综合症的病理类型及临床特征
❖ 微小病变型肾病
–以儿童(男多于女)多见;
–可有过敏病史;
–典型的NS临床表现;
–一般无持续HBP和肾功能减退、无肉眼血尿;
–90%对糖皮质激素敏感,复发率可达60%。
❖ 尿液检查 –尿蛋白定性为+++~++++,尿蛋白定量>3.5g/d –尿中可有红细胞、颗粒管型
❖ 血液检查 –血清清蛋白<30g/L –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增高 –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增高
h
19
肾功能检查 内生肌酐清除率正常或降低 血肌酐、尿素氮可正常或升高
肾活组织病理检查 –可明确肾小球的病理类型,指导治疗及判 断预后
《内科护理学》
肾病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h
1
教学目标
【掌握】
1.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人的护理评估、主要护理诊 断、护理措施;
2.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健康教育。 【熟悉】
1.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有关检查; 2.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要点。 【了解】
1.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
2.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常见病理类型。
h
2
一、定义
肾病综合征指由各种肾脏疾病所致的, 以大量蛋白尿(尿蛋白>3.5g/d)、低蛋白血 症(血浆清蛋白<30g/L)、水肿、高脂血 症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
h
3
多种病因 多种病理改变 多种临床疾病
根据国外统计,其发病率约为2/万
hLeabharlann 4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 原发性 –原发于肾脏本身的肾小球疾病 –为免疫介导性炎症所致的肾脏损害
可增加;
– 年龄、营养状况、肥胖、糖尿病等因素可影响 血脂水平。
h
13
❖血栓、栓塞
–相关因素:血液浓缩、高脂血症;机体凝血系 统失衡;血小板功能亢进;利尿剂和糖皮质激 素的使用;
–以肾静脉血栓最常见,其次为肺血管血栓、下 肢静脉血栓;
–血栓和栓塞是直接影响肾病综合症治疗效果和 预后的重要原因。
h
16
•长期维持:最小有效剂量(10mg/d)
•个体化治疗
h
30
– 给药方法 – 每日给药法:大多数采用,中效泼尼松 – 隔日给药法:维持期 – 冲击疗法:甲泼尼松龙
h
31
✓ 细胞毒药物 –防治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 –用于“依赖型”或“激素抵抗型” ,常与激素合用 –环磷酰胺为最常用的药物
✓ 环孢素 –用于激素抵抗和细胞毒药物无效的难治性肾病 综合征 –可通过选择性抑制T辅助细胞及细胞毒效应而起 作用
不限制 ≤10 ≤10 ≤9
≤12
≤9
h
24
慢性肾脏疾病的血压控制指南
慢性肾脏疾病的血压目标值
130/(80~85)mmHg
伴有蛋白尿时( >1g/d)的血压目标值 125/75mmHg(平均动脉压92mmHg)
推荐的药物 ·应用利尿剂使血容量至正常
·对糖尿病肾病或伴有蛋白尿的慢性肾脏疾病—可单独应用血
血浆清蛋白<30g/L 免疫球蛋白、抗凝及纤溶因子、
金属结合蛋白减少
h
11
❖水肿
– 最突出的体征; – 水肿程度与低蛋白血症的程度呈正相关,当
临床上出现可觉察的凹陷性水肿时,组织间 液容量增长至少5Kg – 严重水肿者可出现胸腔、腹腔和心包腔积液
h
12
❖高脂血症
– 高胆固醇血症最常见; – 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也
❖ 并发症防治
❖ 中医中药治疗
h
22
慢性肾脏疾病的蛋白质摄入控制指南
肾小球滤过率(ml/min) 蛋白质(g/kg·d )
磷(g/kg·d )
>60 25~60
5~25
<60(肾病综合征)
一般不受限制 0.6g/kg·d (其中包括≥0.35g/kg·d 的优质蛋白) 0.6g/kg·d (其中包括≥0.35g/kg·d 的优质蛋白) 或者0.3g/kg·d (同时补充必需氨基酸 或酮酸) 0.8g/kg·d (此外,每增加1g尿蛋白 再多摄入1g蛋白质) ; 或者0.3g/kg·d (同时补充必需氨基 酸或酮酸;此外,每增加 1g 尿蛋白再多 摄入1g蛋白质)
h
17
❖其他
–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紊乱 • 蛋白质营养不良、儿童生长发育障碍 • 免疫力低下 • 微量元素缺乏(铁、锌、铜); • 钙、磷代谢障碍 • 内分泌紊乱
• 药物结合蛋白减少—可使血浆游离药物浓度增 加,加重药物毒性;排泄增速,减低药物疗效
• 高脂血症:心血管并发症
h
18
四、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h
20
五、诊断要点
✓ 确诊NS: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 脂血症、水肿,前两项为诊断必备条件
✓ 确认病因:排除继发性肾病综合征 ✓ 病理类型有赖于肾活组织病理检查 ✓ 判定有无并发症
h
21
六、治疗要点
❖ 一般治疗
❖ 对症治疗
–利尿消肿
–减少尿蛋白
–降脂治疗
❖ 抑制免疫与炎症反应
–为肾病综合征的主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