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常见固定句式翻译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文言文固定句式翻译

高考语文:文言文固定句式翻译
现在人家就像是切肉用的刀和板,我们就像是鱼和肉。 还要告辞干什么呢? 4.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 5.孔子云:“何陋之有?”/夫晋,何厌之有?/宋何罪 之有?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 宋国,有什么罪呢?
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是件高兴的事吗? 7.徐公何能及君也?/何可胜道也哉? 徐公怎么比得上你? 怎么能够说得完呢? 8.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君臣间的关系,怎么能废弃呢? 9.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一个人树立志向,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这个和尚吗?
10.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卖炭得到钱作什么用?为了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
物。 11.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何以为计?/何以知之? 孔文子凭什么被称为“文”?
用什么作为方法? 凭什么知道它? 12.未辞也,为之奈何?/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还没告辞,对此该怎么办? 为什么搜刮财宝时连一分一厘都不放过,挥霍起来却 如同泥沙呢?
5.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还是(抑或)探究他的成败的过程,都出自人为的
原因吧?
6.其信然邪?其梦耶?其传之非其真邪? 难道确实是这样吗?还是做梦呢?还是传信的弄 错了真实情况呢?
成名反复自言自语,这莫不是(恐怕是)向我暗示 捕捉蟋蟀的地方吧?
你们恐怕不免穷困吧? 3.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无乃尔是过与?
长途行军,军队疲劳且精力已尽,远方的国主已经做 好了防备,(这样做)恐怕不可以吧?
恐怕该责备你吧?
4.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如今士大夫们的见识竟反而不如他们(指巫
虞姬啊虞姬,我可把你怎么办呢?
6.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吾孰与徐公美? 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谁更厉害? 我和徐公比,谁更美呢?

文言文固定句式及翻译

文言文固定句式及翻译

文言文,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语言精炼、意蕴深远,常用固定句式表达特定含义。

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文言文固定句式及其现代汉语翻译,以供参考。

一、判断句1. 例句:此乃吾之宝也。

翻译:这是我的宝贝。

2. 例句:刘备,天下枭雄也。

翻译:刘备是天下的一代枭雄。

二、疑问句1. 例句:尔知之乎?翻译:你知道吗?2. 例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翻译:如何解除忧愁?唯有杜康酒。

三、感叹句1. 例句:悲哉!人生如梦。

翻译:悲哀啊!人生如梦。

2. 例句:壮哉!我中国少年。

翻译:伟大啊!我们中国的年轻人。

四、条件句1. 例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翻译:行善得道的人,会得到很多帮助;行恶失道的人,会得到很少帮助。

2. 例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翻译:不积累小步,就无法达到千里之远。

五、因果句1. 例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翻译:天地运行不息,君子应自强不息。

2. 例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翻译:国家的兴衰,每个普通人都负有责任。

六、并列句1. 例句:仁者见之而思,智者见之而行。

翻译:有仁德的人见到它就会思考,有智慧的人见到它就会行动。

2. 例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翻译:不得志时就修养自己的品德,得志时就使天下人都得到好处。

七、省略句1. 例句:吾欲与汝同往。

翻译:我想和你一起去。

2. 例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翻译:你难道没看见黄河之水从天上流下来,奔流到海就再也回不去了吗?以上仅为文言文中常见的一些固定句式及翻译,希望能对大家学习文言文有所帮助。

在学习过程中,要多加练习,逐渐掌握这些固定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和翻译能力。

高中文言文常见的固定句式及解释

高中文言文常见的固定句式及解释

高中文言文常见的固定句式及解释A1.安…乎(哉、也…)怎么…呢例: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哪能让玉一般清白的东西去蒙受世俗尘埃的沾染呢】(《渔父》)\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本是盖世的英雄,如今在哪里呢】(《赤壁赋》)2.诚…则…如果…那么(就)…例: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如果真的能做到见了合乎(自己)欲念的东西,就想到要知足以警戒自己。

】(《谏》)3.得以能够。

例: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而这五个人也能够(修建大)坟墓(被重新安葬),在大堤之上(立碑)列出他们的姓名。

】(《五》)4.独…邪(欤、与、耶、哉、乎…)表疑问,常表反问。

难道…吗例: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况且公子纵然轻视我赵胜,抛弃我让我投降秦国,难道就不可怜公子的姐姐吗】(《信》)\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现在(您的)恩德足够惠及鸟兽,而功德却偏偏不能施及百姓,(这)又是为什么呢】(《齐桓晋文之事》)5.得无…乎(耶、也……)表推测,恐怕(大概)…吧该不是…吧例: 日食饮得无衰乎【每天的饮食大概不会减少吧】(《触龙说赵太后》)\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成名反复思考,这恐怕是教我捕捉蟋蟀的地方吧】(《促》)E6.俄而不久,一会儿。

例: 俄而梦醒烛灭,人静更阑。

【不一会从睡梦中醒来,吹灭蜡烛,夜深人静。

】(《山庄玩月记》)\俄而近窗来窥,目光睒闪。

【不一会靠近窗户来偷看,目光明亮闪烁。

】(《聂小倩》)7.而况何况,况且。

例: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臣虽然十分愚笨,(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明智的人呢】(《谏》)8.而已罢了。

例: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能业务各有钻研与擅长,不过如此罢了。

】(《劝》)9.不(否)…则…如果不…就…例:不效则治臣之罪。

【如果不成功就对下臣论罪惩治。

】(《出师表》)F10.非…而何不是…又是什么呢“非诸侯而何”:例: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宗庙祭祀、诸侯会盟朝见天子,不是诸侯大事又是什么呢】(《子路……侍坐》)H11.何乃为什么竟。

高考语文常见文言固定句式详解

高考语文常见文言固定句式详解

高考语文常见文言固定句式详解(附例句)1.无乃……乎?这是一种表示测度语气的固定格式,它表明的是对某种情况的估计或者对某件事情的认识。

一般可译为“恐怕……吧”或者“只怕……吧”。

例子是很多的。

如:①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应译为:使军队疲劳去袭击远方的国家,没有听到过这样的事。

军队疲劳力量竭尽,远方的君主对这件事有准备,恐怕不行吧?)《崤之战》。

②暮婚而晨别,无乃太匆忙?(应译为:晚上结婚而早上就得离别,只怕太匆忙了吧?)《新婚别》2.……孰与……这是一种用来表比较的固定格式,用来比较两个人的高下、优劣或两件事的得失、好坏。

它又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句中提出了比较内容的,一类是句中没有提出比较内容的。

前者应翻译成:“……与……相比,谁(哪一样)……”,后者应译为:“……与……比较起来怎么样”。

这种格式在古文中出现的频率是非常高的。

如下面的例子:①吾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跟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漂亮?)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项伯)跟你相比,谁的年纪大,谁的年纪小?)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你们看廉将军跟秦王相比,怎么样?)④某业所就,孰与仲多?《原君》(我所完成的功业跟二哥相比,谁更多?)3.……之谓也其……之谓也这是宾语提前的一种固定格式,是一种表示总结性的判断句。

应该强调一下的是在这种格式中的“之”属于结构助词,起到的是提宾的作用。

句首有“其”的也属于这种格式,而“其”属于句首语气助词,表推测,应译为“大概”。

这种固定格式可译为“说的就是……啊”,或者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啊”。

请看下面例句:①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庄子·秋水》(听到了一些道理,以为天下没有谁超过自己了,说的就是我这种人啊!)②诗曰:“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诗经》上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猜测得到它。

高考语文文言文固定句式-翻译(整理版)

高考语文文言文固定句式-翻译(整理版)

高考语文文言文固定句式-翻译(整理版)所谓“固定句式”,就是某些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来使用,理解时不能分开、而需要按照某种固定模式来解释的词语。

1、“有……者”此式用于所要介绍、陈述的对象,是一种特殊的定语后置形式。

译为“有个……的人”。

例如《口技》:“京城有善口技者。

”2、“以……为……” 此式用“以”组成介词结构作状语,来表示动词“为”所凭借的和依据的对象等。

可译为“用……做……”或“把……当作……”。

例如《六国论》:“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有时也可紧缩成“以为”。

例如《黔之驴》:“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3、“有(无)所”此式中“所”与后边的动词,构成名词性的“所”字词组,作动词“有(无)”的宾语。

可译为“有(没有)……的(人、事、物)”。

如《鸿门宴》:“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木兰诗》:“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4、“有(无)以” 此式是动词“有”和介词“以”连用于谓语动词前,对某种事情赖以实现的条件、办法等加以肯定(或否定)。

译为“有(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例如《中山狼传》:“吾终当有以活汝。

”《劝学》:“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5、“是以”此式用于因果句中表示结果或推断。

译为“所以(因此)……”。

如《石钟山记》:“余是以记之。

”6、“何所”此式系“所……,(是)何”的主谓倒装式。

译为“所……的(人、东西、事物),是(谁)什么”。

如《木兰诗》:“问女何所思?”7、“所以”此式由于介词“以”,含有“用”、“因”等不同的意义,据此,可译为:①“用来……的工具(方法、方式)”;“凭他(它)来……的”。

例如:《公输》:“吾知所以距子矣。

”《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导致……的原因”;“……的缘故”。

例如《察今》:“此其所以败也。

”8、“然则”此式表示承上的连接关系。

译为“既然这样,那么……”或“那么”。

例如《岳阳楼记》:“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9、表示比较的习惯说法:……孰与……;……何如……;……孰若……;……何若……这些习惯说法都是表示比较,用来表示人或事物互相比较的结果。

高考丨文言文固定短语和固定句式,超详细

高考丨文言文固定短语和固定句式,超详细

高考丨文言文固定短语和固定句式,超详细1固定短语1.得无:表示反诘的语气,译为:莫非,莫不是。

2.否则:是两个词,否:不是这样,不然;则,相当于“就”。

3.然后:是顺接连词,可译做“这样以后”,或者“之后”4.然则:可译为“既然这样(如此),那么……5.虽然:与现代汉语不同,“虽”相当于“虽然”,“然”相当于“这样”,可译作“虽然如此”“尽管如此”6.无乃:当副词用,可译作“岂不是”,也可译作“恐怕”。

7.比及:等到,等到了。

8.盍:何不。

曷:何不。

叵:不可。

9.如何,奈何,若何:它们组成固定形式,相当于汉语“怎么样”“为什么”“什么样”等10.“如……何”“奈……何”“若……何”:这是上述形式的扩展,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对……怎么样”“把……怎么办”。

11.孰若,孰与:用做比较或选择,可译为“与……相比,谁(哪一个)……”;如放在动词前,可译为“怎如”“何如”“怎比得上”12.所以:表原因,译做“……的原因”。

表凭借或方法,译做“用来”“靠它来”“用来……的(根据、礼节、方法)”13.无论:不用说,更不必说。

14.卑鄙:地位卑微,见识浅陋。

15.其实:它的果实,或者“那实际情况”“它实际上”“它的实利”16.不过:不超过。

17.地方:土地方圆18.山东:淆山以东。

19.可怜:可爱,或者“值得同情”20.于是:在这时,或者“在这件事上”21.以为:把……当作,或者“任用……人做”22.指示:指给……人看。

23.可以:可以凭借……24.至于:达到某种程度,或者“落到什么地步”25.不必:不一定,今义“用不着”26.因而:趁着某个机会而……27.或者:有的人,有些人28.即使:就让(使)29.智力:智谋和力量30.前进:走上前献上31.何苦:怕什么,怎么怕,怎么担心2固定句式一、表示疑问:1.奈何:怎么办、怎么、为什么例:①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②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2.何如:怎么、怎么样、怎么办例: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3.何以:根据什么……?凭什么……?为什么?怎么会?例: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②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为什么要讨伐它呢?)4.何所:“所……的是什么例: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5.奈(若,如)……何:对……怎么办例:①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歌》②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6.孰与……,与……孰:跟……比较,哪一个……例: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跟城北徐公比谁漂亮?)7.何故:“什么原因,为什么例: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二.表示反问8.何……哉(也):怎么能……呢例: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9.何……为:为什么要……呢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10.何……之有?:有什么……呢、“怎么能……呢?例: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勾践灭吴》11.如之何……:怎么能……呢例: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季氏将伐颛臾》12.岂(其)……哉(乎,耶,邪)?:哪里……呢?难道……吗?例:①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报任安书》②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伶官传序》13.安……哉(乎):哪里……呢、怎么……呢例: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②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14.不亦……乎:不是……吗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15. ……非……欤:……不是……吗例: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列传》16.宁……耶:哪里……呢例: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祭妹文》17.顾……哉:难道……吗例:顾不如蜀彼之僧哉?《为学》18.独……耶(乎):难道……吗例:①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乎?《信陵君窃符救赵》②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三、表示感叹19.何其:为什么那么、怎么这样、多么、怎么那么……啊例: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20.直……:只不过……罢了例: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庄暴见孟子》21.惟……耳:只是……罢了例: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期耳《谭嗣同》22. 一何:何等、多么、为什么……例:吏呼一何怒!《石壕吏》23.亦……哉:也……啊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

高中语文常见文言文固定句式翻译

高中语文常见文言文固定句式翻译

高中语文常见文言文固定句式翻译常见的疑难固定格式:1.“……之谓也”(用在句末,表示总结性判断的固定结构,又是宾语前置的结构。

)—般译为:“说的就是……”或“大概说的就是……吧”。

“……之谓……”(用在句中,宾语在“谓”的后边,这里的“之”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叫作……”、“……称作……”、“……认为……”、“……说……”。

① “诗云:‘他人有心,子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

”—— 译文:“《诗》里面讲过:‘别人有想法,我能猜中它。

’——(这话)说的就是夫子您这样的人。

②“野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译文:"俗语说:'知道了很多道理,自以为没人能赶上自已了。

'这说的就是我呀。

”③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译文:百姓认为我吝啬,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了。

④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鱼我所欲也》)译文:这叫作失去了他的羞耻之心。

2.“所以”——A.表原因,译为“……的原因”、“之所以……”、“为什么……”。

B.表凭借、依靠、方法、工具,译为:“用来……的(人、事或物) ”①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译文:派遣官兵去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它强盗的进入和意外情况的发生。

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译文::“我们离开家人前来投靠您的原因,是仰慕您的崇高品德啊。

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译文: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

④衡者,所以定物之轻重也。

——译文:秤,是用来衡定事物轻重的工具。

⑤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译文:抬头仰望宇宙空间之广大,低首俯察万物种类之繁多,用来放眼四望、舒展胸怀的(景观),也足以尽情享受所见所闻的乐趣,确实是很快活的啊。

3.“何所”—— (“所……者为何”的倒装)译为“……的(人、事、物)是……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高中语文文言文固定短语翻译汇总

高中语文文言文固定短语翻译汇总

高中语文文言文固定短语翻译汇总文言文中有一些固定短语高中学生需要懂得翻译,才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文言文固定短语翻译汇总,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文言文固定短语翻译1、得无:表示反诘的语气,译为:莫非,莫不是。

2、否则:是两个词,否:不是这样,不然;则,相当于“就”。

3、然后:是顺接连词,可译做“这样以后”,或者“之后”4、然则:可译为“既然这样(如此),那么……5、虽然:与现代汉语不同,“虽”相当于“虽然”,“然”相当于“这样”,可译作“虽然如此”“尽管如此”6、无乃:当副词用,可译作“岂不是”,也可译作“恐怕”。

7、比及:等到,等到了。

8、盍:何不。

曷:何不。

叵:不可。

9、如何,奈何,若何:它们组成固定形式,相当于汉语“怎么样”“为什么”“什么样”等。

10、“如……何”“奈……何”“若……何”:这是上述形式的扩展,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对……怎么样”“把……怎么办”。

11、孰若,孰与:用做比较或选择,可译为“与……相比,谁(哪一个)……”;如放在动词前,可译为“怎如”“何如”“怎比得上”12、所以:表原因,译做“……的原因”。

表凭借或方法,译做“用来”“靠它来”“用来……的(根据、礼节、方法)”13、无论:不用说,更不必说。

14、卑鄙:地位卑微,见识浅陋。

15、其实:它的果实,或者“那实际情况”“它实际上”“它的实利16、不过:不超过。

17、地方:土地方圆18、山东:淆山以东。

19、可怜:可爱,或者“值得同情”20、于是:在这时,或者“在这件事上”21、以为:把……当作,或者“任用……人做”22、指示:指给……人看。

23、可以:可以凭借……24、至于:达到某种程度,或者“落到什么地步”25、不必:不一定,今义“用不着”26、因而:趁着某个机会而……27、或者:有的人,有些人28、即使:就让(使)29、智力:智谋和力量30、前进:走上前献上31、何苦:怕什么,怎么怕,怎么担心高中语文文言文官位词语1、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2、表官职变化的:(1)表任命的:授、拜、除、封;(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

高级中学文言文常见的固定句式及解释

高级中学文言文常见的固定句式及解释

高中文言文常见的固定句式及解释A1.安…乎(哉、也…)?怎么…呢?例: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哪能让玉一般清白的东西去蒙受世俗尘埃的沾染呢?】(《渔父》)\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本是盖世的英雄,如今在哪里呢?】(《赤壁赋》)2.诚…则…如果…那么(就)…例: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如果真的能做到见了合乎(自己)欲念的东西,就想到要知足以警戒自己。

】(《谏》)3.得以能够。

例: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而这五个人也能够(修建大)坟墓(被重新安葬),在大堤之上(立碑)列出他们的姓名。

】(《五》)4.独…邪(欤、与、耶、哉、乎…)?表疑问,常表反问。

难道…吗?例: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况且公子纵然轻视我赵胜,抛弃我让我投降秦国,难道就不可怜公子的姐姐吗?】(《信》)\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现在(您的)恩德足够惠及鸟兽,而功德却偏偏不能施及百姓,(这)又是为什么呢?】(《齐桓晋文之事》)5.得无…乎(耶、也……)?表推测,恐怕(大概)…吧?该不是…吧?例: 日食饮得无衰乎?【每天的饮食大概不会减少吧?】(《触龙说赵太后》)\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成名反复思考,这恐怕是教我捕捉蟋蟀的地方吧?】(《促》)E6.俄而不久,一会儿。

例: 俄而梦醒烛灭,人静更阑。

【不一会从睡梦中醒来,吹灭蜡烛,夜深人静。

】(《山庄玩月记》)\俄而近窗来窥,目光睒闪。

【不一会靠近窗户来偷看,目光明亮闪烁。

】(《聂小倩》)7.而况何况,况且。

例: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臣虽然十分愚笨,(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明智的人呢?】(《谏》)8.而已罢了。

例: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能业务各有钻研与擅长,不过如此罢了。

】(《劝》)9.不(否)…则…如果不…就…例:不效则治臣之罪。

【如果不成功就对下臣论罪惩治。

高中文言文固定句式

高中文言文固定句式

高中文言文固定句式、其他句式、一般句式及例句译释(一)表示疑问的习惯说法:如……何若……何奈……何这是三个意义相同的表示疑问的习惯说法,中间可以插入名词、代词和短语,可以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怎样对付(处置、安顿)。

”例如:①其如土石何?②公叔病有如不可讳,将奈社稷何?③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在这种习惯说法中,如果插入“之”,就构成“如之何”、“若之何”、“奈之何”,可译为“为什么”或“怎么办”。

例如: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若之何杀之?“何如”,相当于“怎样”“哪个”。

“陛下以降侯周勃何如人也?”上曰:“长者也。

”(《史记·张释之列传》)——“陛下以降侯周勃是个怎样的人?”皇上说:“忠厚长者。

”又如:因问明帝:“长安何如日远?”(《世说新语·夙愿》)——因此问明帝:“长安与太阳哪个远?”“乎哉”,如侧重“乎”,则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如侧重“哉”,则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孟子·齐桓晋文之事》)——比如我这样的人,可以保护百姓吗?董生勉乎哉!(韩愈《送董邵南序》)——董生自勉啊!“何……为”,表疑问语气,译为“为什么……呢”。

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史记·孙吴列传》)——有人说:“你儿子,只是个小兵,但将军亲自为他吮吸疽脓,你为什么哭呢?”(二)表示比较的习惯说法:……孰与…… ……何如…… ……孰若…… ……何若……这些习惯说法都是表示比较,用来表示人或事物互相比较的结果。

都可译为“跟……比较,哪个更……”。

例如: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②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③吾孰与城北徐公美?④救赵孰与勿救?(三)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1、不亦……乎?可译为“不是……吗?”或“难道不……吗?”例如: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②今吾之优越,犹人只有腹心疾也,而王不先越而乃务齐,不亦谬乎?2、何(以)……为?何……焉为?可译为“要……干什么呢?”或“哪里用得着……呢?”例如:①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②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3、何……之有可译为:“有……呢?”例如:①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高中语文文言文固定句式

高中语文文言文固定句式

高中语文文言文固定句式高中语文文言文固定句式在平时的学习中,大家都背过文言文吧?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

是不是有很多人在为文言文的理解而发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中语文文言文固定句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所以译为:的原因;的方法;用来;的依据;的工具;的作用2、有者可译为:有个的人3、然则可译为:既然这样,那么例: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这样做官也担忧,不做官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快乐呢?4、有所译为:有的(人、物、事);无所译为:没有的`(人、物、事)例: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鱼我所欲也》译文:死也是我厌恶的,(但是我)厌恶的还有比死更严重的,所以祸患(也)有(我)不躲避的。

例: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鸿门宴》译文:如今入了关,没有掠夺任何财物,也没有迷恋女色,看来他的志向不小5、之谓也;其之谓也表示总结性判断的固定结构。

其中之标志宾语前置的结构助词;谓是动词,说的意思;也是表判断的语气助词。

可译为说的就是啊。

大概说的就是吧例:诗云:他人有心,子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

译文:《诗》里面讲过:别人有想法,我能猜中它。

(这话)说的就是您这样的人。

例:谚所谓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译文:民谚中说的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大概就是说虞国与虢国的关系吧。

如果之谓位于句中,宾语在谓的后边,这是另一种固定结构。

可译为叫作、称作。

例: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鱼我所欲也》)译文:这叫作失去了他的羞耻之心。

6、若者可译为:好象的样子7、无以;有以这是两个意义相反的固定结构。

它们用在谓语动词前,相当于助动词的作用。

可分别译为有用来的、没有的。

例: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荆轲刺秦王》)译文:我才能有用来报答太子的(机会)。

例:吾终当有以活汝。

(《中山狼传》)我总会有可以拿来使你活下去的方法。

例:军中无以为乐。

(完整版)高中文言文固定句式

(完整版)高中文言文固定句式

(完整版)高中文言文固定句式文言固定句式分类归纳一、表示疑问1、何所……?表疑问的固定结构。

是“所……者为何”的倒装和压缩。

可译为“所……的(人、事、物)是什么”。

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译文:问姑娘所想的是什么,问姑娘思念的是什么。

②卖炭得来钱何所营?(白居易《卖炭翁》)译文:卖炭得来的钱所谋求的是什么?2、奈何……?若何……?如何……?可译为:“……怎么办?”例: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译文:拿了我的璧玉,不给我城,怎么办?还可译为:“为什么……?”例:非国家之利也,若何从之?(《左传o襄公二十六年》)译文:(对楚国作战)不是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来考虑,为什么要听从这种主张呢例: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3、何如同义结构还有“何若”、“奚如”、“胡如”、“奚若”等。

(1)代词性固定结构。

常用于询问动作行为的方式或事物的性状。

可译为“怎么样”。

例: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译文:樊哙说:“今天的情况怎么样?”(2)表示比较的固定结构。

可译为“比……怎么样”。

例:王以为何如其父?译文:大王认为(赵括)比他的父亲怎么样?4、如……何?奈……何?可译为:“拿……怎么样呢?”“对……怎么样”、“把……怎么样”例: 以残年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例: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译文:对太行、王屋怎么办?例:三老不来还,奈之何?(《西门豹治邺》)译文:三老不回来,把他们怎么办?5. "何(奚)以……为"、"何(奚、曷)……为"其中“何”是疑问代词,可用“安”、“奚”、“曷”等词来代替;“以”是动词,“用”的意思;“为”是表示疑问的语气词。

前者可译为“为什么(要)……呢”、“怎么……呢”,后者可译为“哪里用得着……呢”、“要……干什么呢”。

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译文:如今人家正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肉,为什么要告辞呢?例: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史记·项羽本纪》)译文:项羽笑着说:"上天要灭亡我,我还要渡江干什么呢?例: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译文:哪里用得着高飞九万里往南去呢?例: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译文:颛臾是我们鲁国的臣国,为什么要攻打它呢?6、孰与;与……孰译为“跟……比较,哪一个(谁)……”例: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译文:我跟城北的徐公比,谁更美?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比,怎样样呢?二、表示反问1、何……之有?可译为:“有什么……呢?”例:宋何罪之有?译文:宋国有什么罪呢?2、如之何……?可译为:“怎么能……呢?”例: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译文:我的丈夫还在外面服役,怎么能不想念呢?3、不亦……乎?可译为:“不是……吗?”不也是……吗?”例: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译文:像这样求剑,不是糊涂吗?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学习并且经常温习所学知识,不也是高兴的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快乐的吗?别人不理解自己,自己也不生气,不也是有道德的人吗?”4 "不为……乎"连用,表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算是……吗?"例: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译文:这不算是远的小而近的大吗?5、岂(其)……哉(乎、耶)?可译为:“难道……吗?”例: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译文:(人生的)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所困扰,难道只是伶人才如此吗?例: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伶官传序》译文:难道是得天下难而失天下容易吗?6、安……哉(乎)?可译为:“怎么……呢?“哪里……呢?”例:然刘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译文:但是刘豫州刚败之后,又怎么能抵抗得住曹操的攻势呢?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译文:燕雀哪里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呢?7、……非……欤?可译为:“……不是……吗?”例: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列传》)译文:您不是三闾大夫吗?8、宁……耶?可译为:“哪里……呢?”例:宁知此为归骨所耶?译文:哪里会想到这里是掩埋你骸骨的地方呢?9、顾……哉?可译为:“难道……吗?”例: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10、独……哉(耶)?可译为:“难道……吗?”例:独不怜公子之姊耶?译文:难道公子你就不可怜您的姐姐吗?例: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译文:相如我虽然才能低下,难道就怕廉将军吗?11. “其……乎(也、耶)”,表揣测、希望、反问等语气。

高中文言常见固定句式翻译

高中文言常见固定句式翻译

高中文言常见固定句式翻译文言常见固定句式翻译1、无以,无从,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例: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劝学》)——因此不积累半步一步,就无法达到千里之外;不汇集细微的水流,就无法形成江海。

2、……,抑……,译为“是……,还是……”或“……,或者……”。

例: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或者考察其成败的事迹,不都是由于人事所决定的吗?3、有所,译为“有……的”。

(人、物、事)例: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鱼我所欲也》)——死也是我厌恶的,(但是我)厌恶的还有比死更严重的,所以祸患(也)有(我)不躲避的。

4、无所,译为“没有……的”。

(人、物、事)例: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

(《指南录后亭》)——天刚亮,在竹林里躲避哨后,(碰到)几十名巡逻的骑兵,几乎没法逃脱而死。

5、如何、奈何、若何,译为“把……怎么办呢?”“对……怎么样呢?”,如果之间没有插入名词、代词和词组,则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

有询问怎么处理的意思。

例:“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沛公说:)“现在出来了,没有告辞,对这怎么办呢?”6、如……何,译为“对……怎么办”。

例: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对太行、王屋怎么办?7、奈……何,译成“把……怎么办”。

例:三老不来还,奈之何?(《西门豹冶邺》)——三老不回来,把他们怎么办?8、是故,是以,译为“因此,所以”。

例: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有,师之所存也。

(《师说》)——因此,无论(身份)高贵还是低贱,无论年龄大还是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9、所以,译为“用来……的”、“……原因”、“……的方法”。

例: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我们离开父母亲属来侍奉您的原因,只是仰慕您的崇高品德。

10、不亦……乎,译为“不也是……吗?”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高中文言文常见的固定句式及解释.docx

高中文言文常见的固定句式及解释.docx

高中文言文常见的固定句式及解释A1.安⋯乎 ( 哉、也⋯ )怎么⋯呢例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埃乎【哪能玉一般清白的西去蒙受世俗埃的沾染呢】 (《父》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本是盖世的英雄,如今在哪里呢】 (《赤壁》 )2.⋯ ⋯如果⋯那么 ( 就 ) ⋯例 : 能可欲,思知足以自戒。

【如果真的能做到了合乎 ( 自己 ) 欲念的西,就想到要知足以警戒自己。

】 ( 《》 )3. 得以能。

例: 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而五个人也能( 修建大 ) 墓( 被重新安葬 ) ,在大堤之上( 立碑 ) 列出他的姓名。

】 ( 《五》 )4. 独⋯邪 ( 欤、与、耶、哉、乎⋯)表疑,常表反。

道⋯例: 且公子,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况且公子然我,抛弃我我投降秦国,道就不可怜公子的姐姐】( 《信》今恩足以及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在( 您的 ) 恩德足惠及,而功德却偏偏不能施及百姓, ( ) 又是什么呢】( 《桓晋文之事》)5. 得无⋯乎 ( 耶、也⋯⋯ )表推,恐怕 ( 大概 ) ⋯吧不是⋯吧例:日食得无衰乎【每天的食大概不会减少吧】《(触太后》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虫所耶【成名反复思考,恐怕是教我捕捉蟋蟀的地方吧】 ( 《促》 )E6.俄而不久,一会儿。

例:俄而梦醒,人静更。

【不一会从睡梦中醒来,吹蜡,夜深人静。

】 ( 《山庄玩月》俄而近窗来,目光睒。

【不一会靠近窗来看,目光明亮。

】 ( 《小倩》 )7.而况何况,况且。

例: 臣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臣然十分愚笨,( 也 ) 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明智的人呢】( 《》 )8.而已了。

例 : 道有先后,有攻,如是而已。

【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各有研与擅,不如此了。

】( 《》 )9.不 ( 否 ) ⋯⋯如果不⋯就⋯例: 不效治臣之罪。

【如果不成功就下臣罪治。

】(《出表》)F10.非⋯而何不是⋯又是什么呢“非侯而何” : 例 : 宗会同,非侯而何【宗祭祀、侯会盟朝天子,不是侯大事又是什么呢】 ( 《子路⋯⋯侍坐》 )H11.何乃什么竟。

文言文固定句式例句翻译

文言文固定句式例句翻译

一、固定句式:夫(盖、盖亦、盖其)……也。

例句:夫战,勇气也。

翻译:关于战斗,那是因为勇气。

解析:此句式用于表达原因或理由,夫、盖、盖亦、盖其均为“因为”之意,也用于引起下文。

二、固定句式:……者,……也。

例句: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翻译:与正直的人为友,与诚信的人为友,与知识丰富的人为友,都是有益的。

解析:此句式用于下定义,……者,……也表示“……是这样的”。

三、固定句式:……者,……之(者)也。

例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翻译:这就是岳阳楼壮丽的景象。

解析:此句式用于强调,……者,……之(者)也表示“……是这样的”。

四、固定句式:……也,……也。

例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翻译:学习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解析:此句式用于并列关系,……也,……也表示“……,……”。

五、固定句式:……,……,……,……。

例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翻译:人终究是要死的,有的比泰山还重,有的比鸿毛还轻。

解析:此句式用于列举,……,……,……,……表示“……,……,……,……”。

六、固定句式:……,……,……,……,……。

例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翻译:天道刚健,君子应当自强不息;地势柔顺,君子应当厚德载物。

解析:此句式用于强调,……,……,……,……,……表示“……,……,……,……,……”。

七、固定句式:……,……,……,……,……,……。

例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学习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这不也是君子吗?解析:此句式用于强调,……,……,……,……,……,……表示“……,……,……,……,……,……”。

综上所述,文言文固定句式丰富多彩,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古代汉语的壮丽画卷。

通过学习和运用这些句式,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高考】语文文言文固定句式-翻译(整理版)

【高考】语文文言文固定句式-翻译(整理版)

高考语文文言文固定句式-翻译(整理版)所谓“固定句式”,就是某些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来使用,理解时不能分开、而需要按照某种固定模式来解释的词语。

1、“有……者”此式用于所要介绍、陈述的对象,是一种特殊的定语后置形式。

译为“有个……的人”。

例如《口技》:“京城有善口技者。

”2、“以……为……” 此式用“以”组成介词结构作状语,来表示动词“为”所凭借的和依据的对象等。

可译为“用……做……”或“把……当作……”。

例如《六国论》:“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有时也可紧缩成“以为”。

例如《黔之驴》:“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3、“有(无)所”此式中“所”与后边的动词,构成名词性的“所”字词组,作动词“有(无)”的宾语。

可译为“有(没有)……的(人、事、物)”。

如《鸿门宴》:“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木兰诗》:“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4、“有(无)以” 此式是动词“有”和介词“以”连用于谓语动词前,对某种事情赖以实现的条件、办法等加以肯定(或否定)。

译为“有(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例如《中山狼传》:“吾终当有以活汝。

”《劝学》:“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5、“是以”此式用于因果句中表示结果或推断。

译为“所以(因此)……”。

如《石钟山记》:“余是以记之。

”6、“何所”此式系“所……,(是)何”的主谓倒装式。

译为“所……的(人、东西、事物),是(谁)什么”。

如《木兰诗》:“问女何所思?”7、“所以”此式由于介词“以”,含有“用”、“因”等不同的意义,据此,可译为:①“用来……的工具(方法、方式)”;“凭他(它)来……的”。

例如:《公输》:“吾知所以距子矣。

”《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导致……的原因”;“……的缘故”。

例如《察今》:“此其所以败也。

”8、“然则”此式表示承上的连接关系。

译为“既然这样,那么……”或“那么”。

例如《岳阳楼记》:“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9、表示比较的习惯说法:……孰与……;……何如……;……孰若……;……何若……这些习惯说法都是表示比较,用来表示人或事物互相比较的结果。

语文文言文固定句式-翻译(整理版)

语文文言文固定句式-翻译(整理版)

高考语文文言文固定句式-翻译(整理版)所谓“固定句式”,就是某些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来使用,理解时不能分开、而需要按照某种固定模式来解释的词语。

1、“有……者”此式用于所要介绍、陈述的对象,是一种特殊的定语后置形式。

译为“有个……的人”。

例如《口技》:“京城有善口技者。

”2、“以……为……” 此式用“以”组成介词结构作状语,来表示动词“为”所凭借的和依据的对象等。

可译为“用……做……”或“把……当作……”。

例如《六国论》:“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有时也可紧缩成“以为”。

例如《黔之驴》:“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3、“有(无)所”此式中“所”与后边的动词,构成名词性的“所”字词组,作动词“有(无)”的宾语。

可译为“有(没有)……的(人、事、物)”。

如《鸿门宴》:“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木兰诗》:“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4、“有(无)以” 此式是动词“有”和介词“以”连用于谓语动词前,对某种事情赖以实现的条件、办法等加以肯定(或否定)。

译为“有(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例如《中山狼传》:“吾终当有以活汝。

”《劝学》:“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5、“是以”此式用于因果句中表示结果或推断。

译为“所以(因此)……”。

如《石钟山记》:“余是以记之。

”6、“何所”此式系“所……,(是)何”的主谓倒装式。

译为“所……的(人、东西、事物),是(谁)什么”。

如《木兰诗》:“问女何所思?”7、“所以”此式由于介词“以”,含有“用”、“因”等不同的意义,据此,可译为:①“用来……的工具(方法、方式)”;“凭他(它)来……的”。

例如:《公输》:“吾知所以距子矣。

”《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导致……的原因”;“……的缘故”。

例如《察今》:“此其所以败也。

”8、“然则”此式表示承上的连接关系。

译为“既然这样,那么……”或“那么”。

例如《岳阳楼记》:“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9、表示比较的习惯说法:……孰与……;……何如……;……孰若……;……何若……这些习惯说法都是表示比较,用来表示人或事物互相比较的结果。

高中文言文阅读:15种常见文言文固定句式

高中文言文阅读:15种常见文言文固定句式

高中文言文阅读:15种常见文言文固定句式1.无乃……乎?这是一种表示测度语气的固定格式,它表明的是对某种情况的估计或者对某件事情的认识。

一般可译为“恐怕……吧”或者“只怕……吧”。

例子是很多的。

如:①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应译为:使军队疲劳去袭击远方的国家,没有听到过这样的事。

军队疲劳力量竭尽,远方的君主对这件事有准备,恐怕不行吧?)《崤之战》。

②暮婚而晨别,无乃太匆忙?(应译为:晚上结婚而早上就得离别,只怕太匆忙了吧?)《新婚别》教材中有一篇古文叫《季氏将伐颛臾》,其中有一句话,也属于这种固定格式。

“求!无乃尔是过与?”(句中划线句应译为:冉求!恐怕该责备的是你们吧?)2.……孰与……这是一种用来表比较的固定格式,用来比较两个人的高下、优劣或两件事的得失、好坏。

它又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句中提出了比较内容的,一类是句中没有提出比较内容的。

前者应翻译成:“……与……相比,谁(哪一样)……”,后者应译为:“……与……比较起来怎么样”。

这种格式在古文中出现的频率是非常高的。

如下面的例子:①吾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跟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漂亮?)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项伯)跟你相比,谁的年纪大,谁的年纪小?)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你们看廉将军跟秦王相比,怎么样?)④某业所就,孰与仲多?《原君》(我所完成的功业跟二哥相比,谁更多?)文中的三个加线句均应译为“你跟我比怎么样呢”。

3.……之谓也其……之谓也这是宾语提前的一种固定格式,是一种表示总结性的判断句。

应该强调一下的是在这种格式中的“之”属于结构助词,起到的是提宾的作用。

句首有“其”的也属于这种格式,而“其”属于句首语气助词,表推测,应译为“大概”。

这种固定格式可译为“说的就是……啊”,或者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啊”。

请看下面例句:①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庄子·秋水》(听到了一些道理,以为天下没有谁超过自己了,说的就是我这种人啊!)②诗曰:“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常见固定句式翻译
1、无以,无从,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例: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劝学》)——因此不积累半步一步,就无法达到千里之外;不汇集细微的水流,就无法形成江海。

2、……,抑……,译为“是……,还是……”或“……,或者……”。

例: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或者考察其成败的事迹,不都是由于人事所决定的吗?
3、有所,译为“有……的”。

(人、物、事)
例: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鱼我所欲也》)——死也是我厌恶的,(但是我)厌恶的还有比死更严重的,所以祸患(也)有(我)不躲避的。

4、无所,译为“没有……的”。

(人、物、事)
例: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

(《指南录后亭》)——天刚亮,在竹林里躲避哨后,(碰到)几十名巡逻的骑兵,几乎没法逃脱而死。

5、如何、奈何、若何,译为“把……怎么办呢?”“对……怎么样呢?”,如果之间没有插入名词、代词和词组,则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

有询问怎么处理的意思。

例:“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沛公说:)“现在出来了,没有告辞,对这怎么办呢?”
6、如……何,译为“对……怎么办”。

例: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对太行、王屋怎么办?
7、奈……何,译成“把……怎么办”。

例:三老不来还,奈之何?(《西门豹冶邺》)——三老不回来,把他们怎么办?
8、是故,是以,译为“因此,所以”。

例: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有,师之所存也。

(《师说》)——因此,无论(身份)高贵还是低贱,无论年龄大还是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9、所以,译为“用来……的”、“……原因”、“……的方法”。

例: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我们离开父母亲属来侍奉您的原因,只是仰慕您的崇高品德。

10、不亦……乎,译为“不也是……吗?”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孔子说:)“学习并且经常温习所学知识,不也是高兴的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快乐的吗?别人不理解自己,自己也不生气,不也是有道德的人吗?”
11、有以……,无以……,译为“有可以拿来……的”,“没有可以拿来……的”。

例1:吾终当有以活汝。

(《中山狼传》)——我总会有可以拿来使你活下去的办法。

例2:军中无以为乐。

(《鸿门宴》)——军营里没有可以用来作乐的东西。

12、庸……乎,译为“哪……呢?”
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我以道理为师,哪管他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13、其……乎(邪),译为“难道……吗?”
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是他们真的不知道千里马啊!
14、得无……一乎,得无……耶,译为“恐怕……吧”或“莫非……吧”。

例: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记王忠肃公翱事》)——一你们的老人很廉洁,你们恐怕不免穷困吧?
15、无乃……乎(与),译为“恐怕……吧”。

例:无乃尔是过与?(《论语》)——恐怕是你们的过错吧?
16、……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译为“说的就是……啊!”“大概说的就是……吧”。

例:谚所谓“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民谚中说的“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大概就是说的虞国与虢国的关系吧。

17、孰与,以……孰,译为“跟……比较,哪一个……”;孰若,译为“哪里比得上”。

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比,怎么样呢?
18、然则,译为“既然如此,那么”。

例: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这样做官也担忧,不做官也担忧,既然如此,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快乐呢?
19、有……者,译为“有个……人”。

例: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促织》)——县里有一个叫成名的人,读书考秀才,但是多次没有考中。

20、与其……孰若(无宁)……,翻译为“与其……,哪如……,哪里比得上(不如)……”。

例: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

(《冯婉贞》)——与其坐着等死,哪如奋起抵抗拯救我们村庄?
21、能无……乎,译为“怎么不……呢”。

例: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诚信却被怀疑,忠心却被诽谤,怎能不怨愤呢?
22、(而)况……乎,译为“何况……呢”或“又何况……呢”。

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现在把钟和磬放入水中,即使有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又何况是石头呢!
23、安能、何能、何得,这三种固定结构一般译为“怎么能”。

例1:安能摧屑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怎么能让我低头弯腰去侍奉权贵,叫我不能开怀展笑颜!
例2: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剥丝,层层深入。

——————————————————————————————————————
常见的固定句式的语法功能主要有一些固定的词组搭配来体现:
1.推测语气
……得无……
这个词组表示对某种情况的推测。

“得无”也常写作“得勿”、“得亡”。

翻译为“莫不是”或“该不会”。

例如:
日食饮得无衰乎?(《后汉书·庞萌传》)
翻译为:每日的饮食莫不是减少了吧?(意思就是可能减少了。


2.疑问语气
a.如……何奈……何若……何
这是三个表示相同的疑问语气,可以翻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或“怎么对待……”。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翻译为: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
b.……何(胡)以……
何以是以何的倒装。

意思是用什么、拿什么、凭什么,表示疑问。

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翻译为:国家拿什么来救济(灾民)呢?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翻译为:我们君王大概没有疾病吧,(不然)凭什么能够奏乐呢?
3.反问语气
a.不亦……乎
亦是副词,用来加强反问语气。

翻译为“不……吗”或“难道不……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
翻译为:难道不是令人高兴的事吗?
b.何(奚)……为?
为是表反问的语气词。

翻译为“哪儿用得着……呢”或“要……干什么呢”
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翻译:还要报答干什么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