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分析
石灰石中含CaCO3的质量:100t×(1-20%)=80t
得到的生石灰中含CaO:1-12%=88%
解:设可以得到含杂质12%的生石灰为χ。
CaCO3
100
高温
CaO + CO2↑
56
100t × (1-20%)
χ(1-12%)
100 56
=
100t X (1-20%)
χ(1-12%)
χ= 51t
答:放出氧气的质量为4.8g;剩余固体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氯化 钾为7.5g二氧化锰为3.2g;参加反应的氯酸钾为12.3g。
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 算时的主要步骤:
1.设未知量…………………………设
2.写方程式并配平…………………写 3.在相关物质的化学………………标 式下面标出其相对分 子质量和真实质量 4.列比例式求解……………………列 5.简明的写出答案…………………答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注意事项:
三个关键:
准确书写化学式 化学方程式要配平 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三个要领:
步骤要完整
格式要规范 得数要准确
“混合物”,一般要将之换算成“纯净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请你“诊断”
15.8g高锰酸钾粉末加热至完全分解最多得到 氧气多少克?
解:设最多能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g
KMnO4 158 15.8g
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 + 2HCl CaCl2 + H2O 100 X 100 X = 8.8g 44 X= 20g 答:至少需要碳酸钙20g
C:12 O:16)
+ CO2 44 8.8g
有关混合物的计算
“混合物”,一般要将之换算成“纯净物”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4篇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4篇《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4篇《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1 教学目的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根底上,使学生掌握有关反响物、生成物的计算。
2.进一步认识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3.掌握解题格式,培养解计算题的才能。
教学重难点1.由一种反响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另一种反响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2.解题的格式标准化。
教学过程学习内容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学习指导】阅读课本第102-103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以下填空。
1.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根据是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的关键是根据客观事实和质量守恒定律准确地写出化学方程式。
2.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步骤:(1)设未知量;(2)正确地写出化学方程式;(3)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以及量、未知量;(4)列出比例式;(5)求解;(6)简明地写出答案。
简记为“设、写、算、列、求、答”。
【讨论交流】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列比例式的根据是什么?2.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温馨点拨】1.列比例式,实际表达了参加反响的各物质实际质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各物质相对质量之比。
2.(1)化学式必须书写正确;(2)化学方程式必须配平;(3)找准题意中的量和未知量。
【名师归纳】1.利用化学方程式进展计算,所用量和待求的未知量都是纯洁物的质量。
2.所设的未知量不要带单位。
在解题过程中涉及的详细质量都要带上单位,不管在列比例式时或最后的计算结果都不要漏掉单位。
另外单位要一致,不一致的要进展单位换算。
3.有关物质的量要写在对应物质的下面,相对分子质量一定要注意乘上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假如遗漏,必然导致计算结果的错误。
4.求解时要先约分,结果除不尽的可保存两位小数,带单位。
【反响练习】1.在M+RO22N的反响中,RO2为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是44。
1.2gM完全反响生成5.6gN。
以下有关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D)A.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B.N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C.参加反响的RO2质量为4.4gD.2.4g M与5g RO2反响生成7.4gN2.在化学反响2A+B2===2AB中,A与B2反响的质量关系如下图,现将6 g A和8 g B2充分反响,那么生成AB的质量是(C)A.9gB.11gC.12gD.14g3.电解36克水,可得到氧气多少克?32克4.6 g铁跟足量的稀硫酸起反响,可制得氢气多少克?(Fe+H2SO4===FeSO4+H2↑)0.21克5.反响:2A+B===C+D,A与B反响的质量比为4∶3,假设A与B恰好完全反响后生成的C和D共2.8g,那么消耗的反响物B为1.2g。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最全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最全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方程来描述化学反应的方式。
通过化学方程式,我们可以了解反应物与产物之间的物质的数量关系,从而进行计算。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方法。
1.计算反应物与产物的物质的摩尔数关系: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式代表了物质里的原子或分子的数量。
根据方程式,可以计算反应物与产物的物质的摩尔数关系。
例如,对于反应式:2H2+O2->2H2O,可以得知每2摩尔的H2反应生成2摩尔的H2O。
2.计算反应物的摩尔数及质量:根据已知的反应物的摩尔数和化学式里的原子质量,可以计算反应物的质量。
例如,对于反应式:H2 + O2 -> H2O,已知2mol的H2,需要计算H2的质量。
根据氢气的摩尔质量(2g/mol),可以计算出质量为4g。
3.计算反应产物的摩尔数及质量:根据已知的反应物的摩尔数和化学式里的摩尔比,可以计算反应产物的摩尔数及质量。
例如,对于反应式:H2 + O2 -> H2O,已知4g的H2,需要计算产生的H2O的质量。
根据反应式的摩尔比为1:1,可以计算出摩尔数为2mol 的H2O,进而计算出质量为36g的H2O。
4.计算反应后剩余物质的摩尔数及质量:根据已知的反应物的摩尔数和化学式里的摩尔比,可以计算反应后剩余物质的摩尔数及质量。
例如,对于反应式:2H2 + O2 -> 2H2O,已知2mol的H2和2mol的O2,需要计算剩余的H2O的摩尔数和质量。
根据反应式的摩尔比为2:1,可以计算出剩余的摩尔数为1mol的H2O,进而计算出质量为18g的H2O。
5.计算反应过程中的气体的体积:对于气体反应,可以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过程中的气体的体积。
根据烧瓶法则(Avogadro's law),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与物质的摩尔数成正比。
例如,对于反应式:2H2 + O2 -> 2H2O,已知2mol的H2和1mol的O2,根据化学反应的摩尔比,可以计算出反应产生2mol的H2O。
高中化学教学课例《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1、从情景素材中,激起学生探究欲望。
2、通过讲解例题和做练习的形式,引导学生通过 课例研究综
讨论、对比、辨析、交流掌握新知识 述
3、课堂教学时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教师引导
点播为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取新的知识。
理论依据
质量守恒定律
基本依据 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中各物质的质量与式 量成正比
例解 加热分解 4.9g 氯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是多 少?
解题步骤 (1)设未知量 (2)写出化学方程式 (3)计算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4)标出已质量和未知量 (5)列比例式 (6)解解比例式 (7)简明的写出答语 解:设可得氧气的质量为 x 2KClO32KCl+3O2↑ 24596 4.9gx
教学难点
解题格式的规范化及化学计算与物理和数学中的
区别
【知识与技能】
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
算,并掌握计算的格式与步骤;
2.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理论 教学目标
依据;
【过程与方法】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间质量比的分析,初步理解反
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提高解题能力和计算技
245=96 4.9gx X=1.92g 答:可得到氧气的质量 1.92g
探究点二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常见类型 【提出问题】(向同学们展示教材 P102 的例题 2)。 这道题如何解答?请各小组进行解答,看谁解得又快有 准又规范(要求学生不看教材的解法),并把解题过程 填写完整: 例:工业上,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 CaCO3)可制 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 5.6t 氧化钙, 需要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 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 x CaCO3CaO+CO2↑ (100)(56) X(5.6t) (100=56) X5.6t X=10t 答:需要碳酸钙 10t 练习:课本 P103 第 1、2、3 题
《利用化学方程式简单计算》说课稿

《利用化学方程式简单计算》说课稿《利用化学方程式简单计算》说课稿11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题是人教课标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是从反应物、生产物的质量关系来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为基础,是化学方程式在化学计算中的具体应用。
为学生能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利用化学反应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题中只要求学生学习有关纯净物的计算,在数学方面的知识要求不高,计算难度也不大,关键在于正确列出比例式。
因此,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化学方程式是进行化学反应相关计算的基本依据,体会到化学计算题中化学知识的重要性。
2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学习书写化学方程式已经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表示化学反应,在此基础上学习化学方程式的应用——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显得水到渠成,学生能够认识到反应物和生产物之间的质量比是不变的,利用各物质间的质量比就可以进行简单的计算。
此外,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注意使学生加深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和使用化学方程式,要强调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及时检查纠正不规范的书写。
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的计算(2)进一步认识化学方程式的涵义(3)掌握解题格式,培养解答计算题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1)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寻找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正确解题的格式。
(2)知道化学方程式所表现的量均为纯物质的质量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定量研究于化学发展的重要作用,感悟化学学习的重要性。
(2)在进行计算过程中,让学生形成一种辨证的思想。
(3)了解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的意义,学会科学的利用能源。
4重点难点重点: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另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难点:解题的格式规范化。
5教学方法探究法,讲练结合、以练为主的方法6媒体使用策略多媒体课件和电子白板利用电子白板进行教学,可以使用视频、图片、文本等资源,使课堂容量增大,学生参与程度高。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说课稿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和作用《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3的内容,上承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方程式,是化学中定量研究的真正体现和具体应用,也是化学计算的重要组成和基础,并能为后面有关含杂质等计算做好准备,故学好本节内容知识极为重要。
2、课标分析:学习利用质量关系、比例关系定量认识化学反应,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3、核心素养目标:1.培养定量观、守恒观、元素观等化学观;2.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培养按照化学特点去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和熟练的计算技能4.学情分析:化学计算始终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本课题研究的计算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用一定量的反应物最多可得到多少生成物(例1)?要制取一定要生成物,最少需要多少反应物(例2)?无论是哪种计算问题,其关键点是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在本课题的学习中,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有: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特别是未将化学方程式最终配平。
只利用一个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而未计算几个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
计算过程中忘记带单位。
四、已知条件中同为反应物或同为生成物时,列比例式出现错误此外,学生在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往往容易忽视化学过程,不重视化学反应的实际意义,忽视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前提,只看重数学运算的结果,将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简化为数学比例式的简单计算,这一点在教学中应予以重视。
.5.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2)难点:物质之间量的关系。
二、说教法好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易于接受,乐于学习,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可达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因此选择好的教法,是我们教师所追求的,本节课本人所采用的教法是: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教师的引导点拨为辅,让学生在对例题进行自我解答,经过讨论、对比、辨析、交流和小结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自己不知不觉地获取了新的知识和掌握了新的技能,并且利用多媒体展示出具体的真实情景素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再用学生竞赛形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改变了“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的状态,符合新课改理念和要求,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果和教学质量。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注意事项:
1. 设未知量时一定要注意质量单位,已知量和未知量单 位不一致的,先换算成一致的再进行计算. 2. 化学方程式一定要注意配平,标明反应条件.气体.沉淀 符号,注意化学方程式的完整性. 3. 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写在相应的化学式下,一定 要注意用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化学式前的系数,已知量和 未知量写在相应相对分子质量的下边. 4. 计算结果的小数位保留按题中要求进行,若题中没有 要求,又得不到整数时,一般保留一位小数.
三、有关不纯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计算。
1.化学反应方程式中不管是反应物还是生成 物,代入的都是纯物质的质量.如果遇到不纯 反应物或生成物,应将不纯物质换算成纯物质 的质量. 2.不纯物质和纯物质质量间的换算.
纯物质的质量 = 不纯物质的质量 ×纯度(质量分数)
四.关于质量和体积间的换算 足量的镁带在标准状况下与11.2升的氧气(密度 为1.43g/L) 充分燃烧,可以生成多少克氧化镁?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四种类型
1.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2.已知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
3.已知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 应物的质量. 4.已知一种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种生 成物的质量.
在进行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常会出现以下一些错误:
①不认真审题,答非所问。
②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写错。
③化学方程式写错或没配平。
通电
2H2O 36
2H2↑+O2↑ 4 x x = 2Kg
18Kg
36 = 4 x 18Kg
18Kg水分解生成的氢气是2Kg。 所以,小桶中的水能使小汽车行驶: 2×100=200(Km)
一、已知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例1:加热分解6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 解:设加热分解6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 量为x。 △ 2KMnO4 K2MnO4+MnO2+O2↑ 2×158 32 6g x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优质课学习心得3篇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优质课学习心得 (2)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优质课学习心得 (2)精选3篇(一)《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是一门非常实用的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能够掌握如何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方法和技巧。
以下是我在学习这门课程过程中的心得体会:首先,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我一直觉得化学方程式只是一种描述化学反应过程的符号,没想到它们还能用来进行简单的计算。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了解到了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在计算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计算的目标物质和已知量,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关系进行计算。
这种计算方法简单直观,能够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其次,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化学方程式不仅可以用来计算物质的质量和摩尔数,还可以用来计算物质之间的体积比和摩尔比。
这些计算方法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非常有用。
例如,可以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物质的摩尔比,从而确定化学反应的限定反应物和剩余反应物;还可以利用气体的化学方程式计算气体的摩尔比,从而确定气体之间的体积比。
最后,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是进行计算的基础。
化学方程式平衡是指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符合化学反应的实际情况。
通过学习平衡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我能够正确地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避免了计算错误。
总之,学习《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程使我受益匪浅。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不仅掌握了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的方法和技巧,还提高了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
这门课程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优质课学习心得 (2)精选3篇(二)在《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优质课学习中,我收获了许多关于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知识和技巧。
以下是我个人的学习心得。
首先,学习中我了解到了化学方程式的基本表示方法,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等。
化学方程式提供了化学反应的详细信息,通过学习和掌握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我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化学反应的过程。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摆放位置,以及物质之间的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准确地描述了物质转化的过程。
化学方程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摩尔比以及反应所需的能量等信息,对于化学研究和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主要涉及到摩尔计算和质量计算两个方面。
下面我们就分别来介绍这两个方面的计算方法。
一、摩尔计算摩尔是物质的计量单位,它表示一定量的物质所含粒子数的多少。
一个摩尔的物质含有6.02×1023个粒子,这个数字被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NA,单位mol-1)。
下面以化学反应平衡的摩尔计算为例,介绍如何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摩尔计算。
1.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摩尔比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比例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计算。
以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为例:CO2 + H2O → H2CO3在这个方程式中,CO2和H2O的系数分别为1,而H2CO3的系数为1。
因此,1摩尔的CO2和1摩尔的H2O在反应中可以生成1摩尔的H2CO3。
2. 反应物量之间的关系在化学反应中,需要一定比例的反应物才能够生成特定的产物。
如果知道反应物中任意一种物质的摩尔数,就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其他物质的摩尔数。
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例:Mg + 2HCl → MgCl2 + H2在这个方程式中,Mg和HCl的系数分别为1和2,而MgCl2和H2的系数分别为1和1。
如果已知反应中Mg的摩尔数为2mol,如何计算HCl的摩尔数呢?根据化学方程式,1摩尔的Mg需要2摩尔的HCl才能够完全反应,因此2mol的Mg需要4mol的HCl才能够完全反应。
因此,HCl的摩尔数为4mol。
3. 反应热和摩尔热化学方程式可以给出反应的热力学信息,例如反应热和摩尔热。
反应热指的是在标准条件下,1mol反应物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单位为焦耳(J/mol)。
而摩尔热指的是在标准条件下,1kg某种物质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单位为焦耳(J/mol)。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第五单元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共15张PPT)

1.初步学会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理解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思路和解题步骤,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3.初步认识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对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意义。
一、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依据 1.理论依据: 质量守恒 定律。
2.计算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在数值上等于 学计量数 的积之比。
A.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参加反应的物质是什么,反应后生成的物质又是什么
B.化学方程式表示了一种化学反应的过程
C.在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的质量比等于各生成物的质量比
D.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2.(2017 天津)已知 A+3B 2C+3D 中,2.3 g A 跟 4.8 g 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4.4 g
,求解。
5.答:简明地写出答案。
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及
化学方程式要配平,需将纯量代方程;关系式对关系量,计算单位不能忘;关系量间成 正比,解设列答要记牢。
1.12 g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C) A.24 g B.36 g C.44 g D.12 g 2.结合镁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化学方程式 各物质质量比
已知所求
2Mg+ 48
O2
2MgO
32 80
24 g 16 g
40 g
探究点一: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 1.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的各物质的相对质量比与实际质量比有什么关系?
答案:由于 物质的质量比 是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来的,体现了化学反应由 微观到宏观的过程,因此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的 各物质的相对质量比 等于 实际质量比 。
初中化学_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主备人:【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
(2)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发展的重大意义。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提高解题技巧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化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2)通过解题格式训练,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进行审题、分析的思维能力。
(2)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含义的分析及计算,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学风。
(3)通过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培养学生从定量角度去研究化学,认识质和量是统一的辩证观点。
体会如何科学地利用资源,从而增强保护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要规范化。
【教学难点】1、从文字描述中找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明确物质间量的关系。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要领及关键,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去思考问题的科学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一、新闻导入假如你是长征系列火箭推进器的设计师,已知火箭升空至少要携带100kg的液氢充分燃烧才能获得足够的能量。
你会在火箭助燃仓中填充多少千克的液氧来满足这些液氢的完全燃烧?二、教学过程知识点一: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理论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二: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类型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三: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1、活动探究,小组合作注意事项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构建新知,归纳总结【书写格式】【解题步骤】(1)(2)(3)(4)(5)(6)(7)3、精讲点拨,突破难点注意事项:三、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1、2、3四、当堂检测1、要让3g镁条完全燃烧,需要氧气的质量是()A、2gB、1gC、1.5gD、无法计算2、加热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使之完全反应,得到O2最多的是( )A、KClO3B、KClO3和MnO2混合物C、HgOD、KClO3和KMnO4混合物3、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物和生成物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4、在化学反应3 X + 4 Y =2 Z中,已知X和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和102,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例一:加热分解6.3g高锰酸钾,可以制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例二:火箭升空至少要携带100kg液氢,充分燃烧才能获得足够的能量。
假如你是长征系列火箭推进器的设计师,你会在火箭助燃仓中填充多少千克的液氧?练习:1、工业上,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5.6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生成多少二氧化碳?2、100g氢气可与多少氯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氢呢?例三:锌与盐酸(HCl)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锌。
实验室用6.5g锌与足量盐酸反应可制得氢气和氯化锌的质量各是多少?例四:45g的镁带在标准状况下与11.2L的氧气(密度为1.43g/L)发生燃烧反应,可以生成多少克氧化镁?例五: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检测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他们在实验室用6g石灰石样品(主要成分是CaCO3,杂质不参加反应)与19g稀盐酸(HCl)恰好完全反应(其生成物为CaCl2、水喝二氧化碳),测得残留物的质量为22.8g,求: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多少克?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例六: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工业上常采用次氯酸钠(NaClO)氧化法生产,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3 NaClO+2Fe(NO3)3+10NaOH==2 Na2FeO4↓+3NaCl+5H2O(1)求高铁酸钠(Na2FeO4)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2)现要制得830g含杂质20%的高铁酸钠,至少需要次氯酸钠的质量是多少?练习二:1、将18g高锰酸钾加热,当产生1.6g氧气时,固体剩余物是什么?2、某干燥剂含氧化钙的质量为80%(杂质不吸水),理论上14g干燥剂能吸收水的质量是多少?【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3、加热8gKMnO4一段时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7.4g,则剩余物的组成是什么?。
2019年秋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课件:第五单元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共40张PPT)

(2019辽宁辽河油田兴隆台第一初中期中,36,★★☆)取47.4 g 高锰酸钾, 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共收集到3.2 g氧气。计算: (1)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 (2)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 (1)31.6 g (2)36.2%
解析 (1)设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
15 g-9 g=6 g。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aA+dD bB+cC,要
求A、D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如下:
aA+ dD bB+cC
2na 3nd 6g 9g
答案 A
变式训练
14.0 g硫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次序
1
氧气的质量/g
4.5
二氧化硫的质量/g
知识点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依据: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 2.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解题思路
3.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可概括为:“设、方、关、比、算、答”。 ①设未知量,常用x、y等表示,未知量通常不带单位; ②正确完整地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在相关物质的正下方写出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以及对 应的已知量、未知量; ④依据质量关系列出比例式; ⑤算出未知数; ⑥简明地写出答案。
学法指导
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所书写的化学方程式必须配平,然后利用
物质之间的质量比进行计算,各物质间的质量比即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
量(或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计算时
特别注意不要漏掉前面的化学计量数。
例 在实验室里,电解5.4 g水,可生成氢气的质量为多少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5单元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有答案)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知识点一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一、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①理论依据:质量守恒定律。
②基本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等于质量比。
二、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①设未知量。
一般情况下,求什么就设什么。
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关系,包括相对质量、已知量、未知量。
根据化学方程式把与解题有关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计算出来,标在相应化学式的下面,把题中的已知条件和待求未知量写在相应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的下面。
④列比例式求解。
⑤简明写出答案。
⑥回顾检查。
例题1、计算的方法和步骤:解题方法明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并配平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分析已知量和未知量,根据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列比例式求解。
步骤第1页第2页(1)设: 设未知量 ;(未知量带单位吗? 不用 )(2)写: 写出化学方程式 ;(要注意什么? 配平 )(3)标: 标出已知和未知量的相对分子质量和质量 ;(有关的量标在什么位置? 化学式的正下方 已知量带单位吗? 带单位 )(4)列: 列出比例式 ;(怎么比呢? 两种比 )(5)答: 简明写出答案 。
三、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注意事项①设未知量时不带单位;②只找已知和未知的关系,列式时,单位要统一,单位要带入计算过程;③化学方程式一定要书写正确,各物质间的质量比一定要计算准确。
④当已知量是体积或混合物的质量时,该如何处理?应先将体积换算成质量,不纯物质,量换算成纯净物质量,因为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相关量通常是质量,而且是纯净物的质量,不包括未参加反应的质量。
例题1、计算18 kg 水分解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解:设分解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
2222H O2H +O 36418kg x ↑↑通电364=18kg x 或3618kg =4x第3页解得:x=2kg答:18 kg 水分解生成氢气的质量是2kg 。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反应的符号方程式,通过化学方程式可以方便地进行化学计算和判断反应的进行程度。
在实际应用中,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常常涉及到物质的量的关系、反应产物的生成量等问题。
下面将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1.物质的量的关系计算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产物的物质的量可以通过化学平衡关系进行计算。
例如,对于以下反应:2H2+O2→2H2O如果给定了氢气的物质的量为2 mol,则氧气的物质的量可以通过化学平衡关系计算出来。
根据方程式中的系数比,氧气的系数为1,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 mol。
类似地,如果给定了水的物质的量为3 mol,则氢气的物质的量也可以通过化学平衡关系计算出来。
根据方程式中的系数比,氢气的系数为2,氢气的物质的量为2×3=6 mol。
2.反应产物的生成量计算在一些化学实验中,需要根据反应的物质的量计算产物的生成量。
例如,对于以下反应:Fe2O3+3CO→2Fe+3CO2如果给定了铁(III)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 mol和6 mol,则铁的物质的量可以通过化学平衡关系计算出来。
根据方程式中的系数比,铁的系数为2,铁的物质的量为2×4=8 mol。
类似地,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可以通过化学平衡关系计算出来。
根据方程式中的系数比,二氧化碳的系数为3,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3×6=18 mol。
3.反应剩余物质的计算在一些限制反应中,给定了反应的物质的量和反应的物质的摩尔比例,需要计算剩余物质的物质的量。
例如,对于以下反应:2Na+Cl2→2NaCl如果给定了钠的物质的量为5 mol,氯气的物质的量为8 mol,则钠氯化物的物质的量可以通过计算反应剩余物质的物质的量得到。
根据方程式中的系数比,钠的系数为2,氯气的系数为1,钠氯化物的物质的量应该等于氯气的一半即4 mol。
由于氯气的物质的量为8 mol,因此钠氯化物的物质的量将是8-4=4 mo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化学方程式
课题三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复习提问 以镁在空气中燃烧为例说明化学方程式的涵义之一。 以镁在空气中燃烧为例说明化学方程式的涵义之一。
镁在空气中燃烧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2Mg +
O2 ======
点燃
2 Mg O
2×24 :16×2 : (24+16)×2 × × ) 48 80 : 32 : 若: 48克 :( )克 : ( ) 克 克 40 克 若:( )克 :( )克 :
31 15.5 ------- = --------142 X 142×15.5 × X = -------------31 = 71 可生成五氧化二磷71克 答:可生成五氧化二磷 克. 可生成五氧化二磷
×
练习二: 加热分解12.25克氯酸钾 可得到多少 克氯酸钾,可得到多少 练习二:(1) .加热分解 加热分解 克氯酸钾 克的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多少克 同时生成氯化钾多少克? 克的氧气 同时生成氯化钾多少克? (2) .制取 克氧气 需要氯酸钾多少克 制取4.8克氧气 需要氯酸钾多少克? 制取 克氧气,需要氯酸钾多少克
2、把4.5克含杂质(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的锌粒和足量的稀盐酸 、 克含杂质( 足量的稀盐酸 克含杂质 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的锌粒和足量的 反应,待反应停止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减少了0.1g。求: 。 反应,待反应停止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减少了 (Zn+2HCl===ZnCl2 + H2↑) ) ①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 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 ②这种锌粒中含锌的质量分数。 这种锌粒中含锌的质量分数。 的质量为X 解:设参加反应的Zn的质量为 设参加反应的 的质量为 根据题意: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1g 根据题意: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Zn+2HCl===ZnCl2 + H2↑ 65 2 X 0.1g 65 2 = X 0.1g ∴该锌粒中 3.25g Zn%= ×100% = 72% 4.5g
思路:乙醇中肯定有什么元素? 思路: 乙醇中肯定有什么元素? 为什么有? 为什么有?
乙醇中的C元素、 元素的质量是多少 怎么求? 元素的质量是多少? 乙醇中的 元素、H元素的质量是多少?怎么求? 元素 12 C 克 克 ×100% = 44克× 44 = 12克 C: 44克× : 克 CO2 2 2H =3克 克 27克× 克 ×100% = H:27克× : 克 18 H2O 因为乙醇23克 因为乙醇 克>12克+3克,所以乙醇中还有氧元素 克 克 氧元素质量为: 克 ( 克 克 =8克 氧元素质量为: 23克 -(12克+3克) 克
2、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 、
(1)设未知数 ……………....…………设 设未知数 设 (2)写出化学方程式 …...…… 写出化学方程式 写 (3) 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不忘乘以前面的化学计量数) 列 不忘乘以前面的化学计量数) 已知量和未知量 比 列比例式 (4) 求解 …...….…..………………… 解 (5) 简明地写出答案 ….………… 答
MnO2 2KClO3 ==== 2KCl + 3O2↑ △
245 X 245 = 96 X 0.96克 克 答: X=2.45克 克
149 Y
96 ∴反应后固体残余物中 0.96克 克 剩余KClO3 剩余 96 149 = 3克-2.45克=0.55克 克 克 克 Y 0.96克 克 生成KCl 1.49克 生成 克 Y=1.49克 克 有MnO2 1克 克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 根据物质的组成及化学方程式 求各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 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 原子质量) 原子质量)与化学式前边计量数的乘 积,计算时必须准确无误。 (2). 解题格式的书写要规范化。 (3). 注意单位的书写要求。
练习一:15.5克红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可 克红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 练习一 克红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生成五氧化二磷多少克? 生成五氧化二磷多少克
(1) [解]:设可得到氧气的质量为 。 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 设可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Y 解 设可得到氧气的质量为 MnO2 2 K C l O 3 ====== 2KCl +3O2 △ 245 149 96
↑
12.25克 245 12.25克 ------- = ------X 96
请你思考
一种思路: 一种思路:可根据化学式的计算求解 理由: 理由:水中的氢元素全部转化为氢气 解:18k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 水中氢元素的质量 = 18kg × 2H × 100% H2O 2×1 × × 100% = 18kg × 2×1+16 × =2kg
产生氢气的质量为2kg。 。 产生氢气的质量为
↑
4.8克
练习三.实验室用 锌粒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练习三.实验室用13g锌粒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锌粒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已知:Zn+H2SO4===ZnSO4+H2↑) 已知: ) 计算:( )生成氢气的质量为多少克? 计算:(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多少克? :( (2)这些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 )这些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 (标准状况下,氢气密度为0.0899g/L) 标准状况下,氢气密度为 ) 解: 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2 65 13g 2 65 = X 13g X = 0.4g m氢气 = 0.4g ≈4.4L ρ 氢气 0.0899g/L X
解: 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Zn + H2SO4 === ZnSO4 + H2↑ 2 65 5g-3.7g X 2 65 = X 1.3g X = 0.04g 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04克 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克
练习
1、把23克乙醇(俗称酒精)在空气中充分燃烧 、 克乙醇( 克乙醇 俗称酒精)在空气中充分燃烧 只生成27克水和 克二氧化碳, 克水和44克二氧化碳 后,只生成 克水和 克二氧化碳,由此推断 乙醇由几种元素组成? 乙醇由几种元素组成?
(2) 解:设:需要氯酸钾的质量为X。 需要氯酸钾的质量为 。 MnO2 2 K C l O 3 ====== 2KCl +3O2 △ 245 96 X 245 X ------- = ------96 4.8克 4.8克×245 X = -------------- = 12.25克 96 答:需要氯酸钾 需要氯酸钾12.25克. 克 需要氯酸钾
Y
X 245 12.25克 ------- = ---------Y 149 149×12.25克 Y = --------------- = 7.45克 克 245
96×12.25克 X = --------------= 4.8 克 245
克 答:解5.8克氯酸钾可得到氧气 2.3克. 可生成氯化钾 解 克氯酸钾可得到氧气 克 可生成氯化钾7.45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小结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方法是: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方法是: 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是这 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是这 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类计算的关键。因此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类计算的关键。因此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审题,分析题目涉及到什么反应,已知物是什么,待 )认真审题,分析题目涉及到什么反应,已知物是什么, 求物是什么。 求物是什么。 (2)正确书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这是正确解题的前提), )正确书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这是正确解题的前提), 因此在计算之前必须检查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重点查: 因此在计算之前必须检查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重点查:①各 物质的化学式是否正确 化学式是否正确; 物质的化学式是否正确;②化学方程式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是否配平。)。 即是否配平。)。 已知物质和待求物质的质量比。 (3)正确计算出反应中已知物质和待求物质的质量比。 )正确计算出反应中已知物质和待求物质的质量比 (这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这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准确、 (4)进行准确、熟练的数学运算(这是解题正确的保证)。 )进行准确 熟练的数学运算(这是解题正确的保证)。 完整的解题步骤和规范的书写格式。 (5)要有完整的解题步骤和规范的书写格式。 )要有完整的解题步骤和规范的书写格式 (这是解题规范的必需) 这是解题规范的必需)
V氢气=
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4克,这些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克 这些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4.4L。 。
练习四、实验室用 锌粒与 锌粒与5ml稀硫酸反应,反应 稀硫酸反应, 练习四、实验室用5g锌粒与 稀硫酸反应 完毕后剩余锌粒3.7g ,问可生成氢气多少克? 问可生成氢气多少克? 完毕后剩余锌粒 问可生成氢气多少克
若某种元素没有全部转化到某种物质(生成物) 若某种元素没有全部转化到某种物质 生成物) 生成物 中去,求该物质的质量该怎么办? 中去,求该物质的质量该怎么办? 可得到多少克O 如用6g 如用 KMnO4制O2,可得到多少克 2? 可见根据化学式计算有它的局限性 思路二: 思路二:利用化学方程式来计算
X= 3.25g 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3.25g。 这种锌粒中锌的质量分数为72% 答: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 。 这种锌粒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3、 将含 克氯酸钾和 克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片刻,冷却,称 、 将含3克氯酸钾和 克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片刻 冷却, 克氯酸钾和1克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片刻, 得残余固体的质量为3.04克,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氧气 得残余固体的质量为 克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的质量为多少克?固体残余物中含有什么物质?质量各为多少? 的质量为多少克?固体残余物中含有什么物质?质量各为多少? 思路:反应中固体物质质量减轻了,原来 克 克 克 思路:反应中固体物质质量减轻了,原来3克+1克=4克, 加热片刻后剩余固体3.04克,固体质量为什么会减轻?减 加热片刻后剩余固体 克 固体质量为什么会减轻? 轻了多少?此减轻的是什么物质的质量? 轻了多少?此减轻的是什么物质的质量? 解:根据题意,加热片刻生成氧气4克-3.04克=0.96克 根据题意,加热片刻生成氧气 克 克 克 设参加反应的KClO3的质量为 ,反应生成 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KCl的质量为 的质量为Y 设参加反应的 的质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