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复习知识点(整理好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复习范围

说明:本复习范围为期末考试内容,主要题型有填空题、是非判断题、问答题、实例分

析题和论述题。同学们对知识点要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注意与现实生活中的事例相联系。

第一章绪论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P:1~5)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

个性心理。

1. 心理过程:又叫心理活动,是心理发生、发展的过程。根据心理过程的形成和作用,可将

其分为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认识过程:认识过程是人的基本心理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是对作用

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所经历的客观事物的反映

思维:在感知、记忆的基础上,以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进行间

接的、概括的反映,揭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想象:是人脑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对原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的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认识是情感和意志产生的基础;情感对认识有巨大的反作用;情感是意志行为产生的催

化剂;人的意志对认识、情感也起着调节作用。总之,情感和意志都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反过来,人的情感和意志对认识也起着调节的作用,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的心理过程,它们是统一的心理活动的不同方面。

2. 个性心理:个性也称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生活、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独特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经常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主要

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其中以性格为核心。

个性倾向性:是个体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决定着人对

现实的态度、对认识活动对象的趋向和选择。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价

值观。

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在个体身上独特的稳定的结合,就构成了个体区别于他人的

个性心理。

第二章心理的实质

一、唯物主义的心理观(P:23~24)

心理是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

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从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来看,心理是脑的机能;从心理反映

的内容来看,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P:38~44)

1. 客观现实是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

2. 人的心理是在社会生活实践活动中发生和发展的

3.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

4. 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

社会历史制约性

目的性:人在行动之前,对行动的结果具有预见性。

自觉性:人对客观世界是能够认识的

创造性: 就心理(意识)在人的活动中的作用来说,它具有能动性、创造性的特征。而能

动性、创造性的特征又总是联系在一起的。

①人能有目的、有方向地反映客观世界并改造客观世界:人是周围现实的积极活动者,

他一旦认识了事物的特性,掌握了社会的经验,就能有目的、有计划地来改变现实和改变世

界。

②人能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能把在现实中所获得的直接印象,通过词的概括,并同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经过思维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

里,从而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③人能认识自己、改造自己: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不仅能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而且

能认识和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总之,人的心理就其产生的方式来说是脑的反射活动,就其内容来说是客观世界的反映。这种反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通过主体的主观世界的折射进行的,是积极能动的反映。所以,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第三章感觉与知觉

一、感觉的类别(P:48)

3. 根据感觉刺激是来自有机体外部还是内部所进行的分类:外部感觉接受机体外的刺激,反

映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和内部感觉接受机体内的刺激,

反映身体的位置、运动和内脏器官的不同状态(肌肉运动感觉、平衡感觉、内脏感觉)

4. 根据刺激能量的性质:电磁能的、机械能的、化学能的和热能的

5. 根据临床需要:特殊感觉:视、听、味、嗅和前庭等感觉

体表感觉:触压觉、温觉、冷觉、痛觉

深部感觉:肌肉、肌腱、关节等感觉及深部痛觉和深部压觉

内脏感觉

二、感觉的规律(P:48~52)

(一)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规律

5.绝对感受性与绝对阈限

感受性:人脑对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受阈限:指能引起感觉并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绝对感受性:指刚刚能够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绝对感受阈限:指那种刚刚能觉察到的最小刺激量绝对感受

性 E 与绝对阈限R 在数量上成反比关系:E=1/R

6.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

差别感觉阈限就是指能觉察出两个刺激的最小差别的量。对这一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叫差

别感受性。

(二)感觉适应: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三)感觉后像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还能保留一个短暂时

间。这种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叫后像。

(四)感觉对比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五)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六)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感觉的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由其他感觉系统的

机能来弥补。

(七)联觉当某种感官受到刺激时出现另一种感官的感觉和表象,这种现象称为联觉

三、知觉的种类(P:53~56)

1. 物体知觉:对物的知觉,即对自然界中机械、物理、化学、生物等现象的知觉

(1)空间知觉: 对客观世界三维特性的知觉,具体指物体大小、距离、形状和方位等在

头脑中的反映。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与距离知觉、方位知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