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同步练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从军行同步练习
一、语段阅读
(一)阅读《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完成后面的题目。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1.找出点明情感的关键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归思欲沾巾
2.结合诗文说作者复杂的情感世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仕途失意,他乡漂泊。

(二)阅读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3.这首诗歌的颔联是怎样表现离愁别绪的?试从内容与艺术手法的角度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运用典故。

“琴瑟”语出《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是借用丝弦乐器演奏时音韵谐调来比拟情谊深厚。

诗人在别离之际“思琴瑟”,可见友情之深。

②情景交融。

“绕山川”表示道路遥远,“别路”迢遥,恨“山川”之缭绕,不由使人泛起内心的波澜,写出了离情的缠绵。

二、语言运用
4.根据下面的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地震现象。

(不超过30个字)
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同心球层:地核、地幔和地壳。

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

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

地壳内部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从而产生震波,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震动。

震波极其强烈的超级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地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自然现象。

答案:地震是地球内部发生变化产生震波而引起地面震动的自然现象。

5.某同学因患白血病住院治疗,全校师生闻讯后纷纷捐款,校学生会委派你作为师生代表前往医院转交捐款。

请你写一段话,向这位同学说明来意,并表达对他的慰问和鼓励。

(不超过5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老师和同学都很关心你。

这是大家的捐款,请收下。

相信你一定能够战胜病魔。

一、基础考查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曙.光淑.气梳.妆打扮黍.离之悲
B.粘.贴砧.石辗.转反侧高瞻.远瞩
C.鲜.艳掀.动纤.尘不染蹁跹.起舞
D.绮.筵稽.首棨.戟遥临铁骑.突出
解析:选C。

A项,“曙”“黍”读“shǔ”,“淑”“梳”读“shū”;B项,“粘”“瞻”读“zhān”,“砧”读”“zhēn”,“辗”读“zhǎn”;C项,全部读“xiān”;D项,前三个读“qǐ”,“铁骑”的“骑”读“j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金樽宦游黯然失色不平则名
B.繁琐牙璋佩玉鸣鸾沧海桑田
C.江渚物侯轻歌妙舞霰雪飞舞
D.宛转碣石物幻星移落月摇情
解析:选B。

A项,“名”应为“鸣”;C项,“侯”应为“候”;D项,“幻”应为“换”。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绮:华丽
B.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沾:浸湿
C.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宁:宁肯
D.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已:已经
解析:选D。

已,停止,完毕。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明月隐高树,长河
..没晓天
B.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
C.江流宛转
..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D.洛阳女儿好颜色
..,坐见落花长叹息
解析:选B。

B项,“不平”心情激昂,愤懑不平。

和今天的意义相同。

A项,“长河”这里指银河;今天指长的河流。

C项,“宛转”这里指曲折的意思;今天往往形容说话温和而曲折,或者形容歌声、鸟鸣声等抑扬动听。

D项,“颜色”这里指人的容貌;今天指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产生的印象。

二、文言训练
(2011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桓公问治民于管子①。

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

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

”桓公曰:“善。

勿已.。

如是,又何以行之?”管仲对曰:“质信极仁,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

”桓公曰:“请闻其说。

”管仲对曰:“信也者,民信之;仁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

语曰:泽命不渝.,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

”桓公曰:“善哉!”
桓公又问曰:“寡人欲修政以干时②于天下,其可乎?”管子对曰:“可。

”公曰:“安始而可?”管子对曰:“始于爱民。

”公曰:“爱民之道奈何?”管子对曰:“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

省刑罚,薄赋敛,则民富矣。

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

出令不改,则民正矣。

此爱民之道也。


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

立有间,有二鸿飞而过之。

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有时而南,有时而北,有时而往,有时而来,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

非唯有羽翼之故,
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管仲、隰朋不对。

桓公曰:“二子何故不对?”管子对曰:“君有霸王之心,而夷吾非霸王之臣也,是以不敢对。

”桓公曰:“仲父胡为然?盍不当言,寡人岂有乡乎?寡人之有仲父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若济.大水有舟楫也。

仲父不一言教寡人,寡人之有耳,将安闻道而得度哉?”管子对曰:“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

”桓公变躬迁席,拱手而.问曰:“敢问何谓其本?”管子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

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人甚伤劳而上举事不时。

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举事以时则人不伤劳。

”桓公曰:“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闻命矣,不敢擅也,将荐之先君。

”明日,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

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

行此数年,而民归之如流水。

(节选自《管子》,《四部丛刊》本,有删改) 【注】①管子:名仲,字夷吾,齐国国相。

②干时:谋求定时会盟诸侯。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勿已.。

如是,又何以行之已:停止
B.泽命不渝.,信也渝:坚持
C.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修:治理
D.若济.大水有舟楫也济:渡过
解析:选B。

渝,改变。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故燕王欲结于.君
B.拱手而.问曰朝济而.夕设版焉
C.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D.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此亡秦之.续耳
解析:选C。

A.第一个是介词,到;第二个是介词,与,跟。

B.第一个“而”表修饰;第二个“而”表顺承。

C.均为连词,那么。

D.第一个是用于主谓之间的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第二个是结构助词,的。

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的一组是()
①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②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③省刑罚,薄赋敛④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⑤齐国百姓,公之本也⑥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
A.①③⑤B.①④⑥
C.②③⑥D.②④⑤
解析:选A。

②说的是齐国百姓现在的处境,④⑥均说的是齐桓公在内政外交方面落实管仲建议的具体措施,并非直接体现以民为本的思想。

①说的是关心百姓疾苦,③说的是对百姓减少刑罚赋税,⑤是说百姓是国家的根本。

①③⑤均能直接体现以民为本的思想。

8.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仁”“严”“礼”是为政的重要原则,也就是国君要对百姓讲究信用,施行仁爱,严肃法纪,提倡礼义。

B.齐桓公想通过修明政事,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达到会盟诸侯的目的,因此他希望得到管仲的认可和辅佐。

C.对于桓公称霸天下的想法,管仲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并表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D.齐桓公有抱负,能纳谏,接受了管仲的民本思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得到了四方百姓的拥护。

解析:选C。

管仲对桓公称霸天下的想法并没有“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而是提出了如何称霸天下的政治主张。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勿惧以罪,勿止以力。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出令不改,则民正矣。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治理百姓的人)不要用刑罚让百姓害怕,不要用强力让百姓止步不来(或“不要用刑罚恐吓百姓,不要用强力制止百姓”)。

(2)(国君)发出的政令不随便更改,那么百姓就会走上正轨(或“百姓的秩序就正常了”)。

(3)您想要称霸诸侯、成就一番大事吗?那么就一定要从它的根本(或“根本的事情”)做起。

参考译文:
桓公问管仲如何治理百姓。

管仲回答说:“凡治理人民,必须知其疾苦,厚施德惠,(治理百姓的人)不要用刑罚让百姓害怕,不要用强力让百姓止步不来。

注意这四点,就可以治理好了。

”桓公说:“好。

不要停止。

既然如此,又该怎样具体实行呢?”管仲回答说:“诚信而竭近仁,严肃而有礼,认真注意这四点,就可以实行。

”桓公说:“请详细加以说明。


管仲回答说:“守信用,人民就相信;行仁政,人民就感怀;严肃,人民就敬畏;有礼,人民就赞美。

常语说:舍掉性命而不肯食言,就是信;不是他所想要的不强加于人,就是仁;内心坚定而仪表端正,就是严;诚信而谦让,就是礼。

”桓公说:“好啊!”
桓公又问道:“我想修明政事以谋求定时会盟天下诸侯,可以做到吗?”管子回答说:“可以。

”桓公说:“从哪里做起呢?”管子回答说:“从爱民做起。

”桓公说:“爱民之道是怎样的?”管子回答说:“诸侯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卿大夫治理好自己的领地,使他们事业互相关连,俸禄互相补助,人民就相亲了。

减少刑罚,少收赋税,人民就富裕了。

各乡选用贤士,使之施教于国,人民就有礼了。

(国君)发出的政令不随便更改,那么百姓就会走上正轨。

这些就是爱民之道。


桓公即位之后,管仲、隰朋进见。

站了一会儿,有两只鸿雁飞过。

桓公叹息说:“仲父,那些鸿雁,时而南飞,时而北飞,时而去,时而来,不论四方多远,愿到哪里就到哪里。

是不是因为它们生有羽翼,所以才能把它们的意向通达于天下呢?”管仲和隰朋都没有回答。

桓公说:“你们两位为什么都不回答?”管子回答说:“君上您有成就霸王之业的心愿,而我不是成就霸王之业的大臣,所以不敢回答。

”桓公说:“仲父何必这样自谦?为什么不进直言,使我有个方向呢?我有仲父,就像飞鸿有羽翼,过河有船只一样。

仲父不发一言教导我,我虽然有两只耳朵,又怎么听到治国之道和学得治国的法度呢?”管子回答说:“您想要称霸诸侯、成就一番大事吗?那么就一定要从它的根本做起。

”桓公在坐席上挺直身子,向前挪了挪,拱手而发问说:“敢问什么是它的根本?”管子回答说:“齐国百姓,便是它的根本。

百姓很怕饥饿,而当前收税很重;百姓很怕死罪,而当前刑政严酷;百姓很怕劳役,而上位的人不顾农时,随意征发民夫。

您若能轻征赋税,百姓就不必忧虑饥饿;宽缓刑政,百姓就不害怕死罪;能根据时令,坚持能在农闲时兴役,百姓就不愁劳役了。

”桓公说:“我听到仲父说的这三点,算是懂得了,我不敢私听这些话,要告诉给先君才行。

”第二天,众人都在太庙的门庭朝见,为
百官确立了法令。

对近处示以忠信,对远处示以礼义。

这样实行了几年,人民竟好像流水一样归附。

三、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访隐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①坞:山坳。

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10.在诗句中,与诗题相呼应的最关键的一个字是________。

解析:解答本题要抓住诗题“访隐者”的“访”字,相呼应的必然是动作“踏”字。

答案:踏。

11.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形象的鉴赏能力。

解答本题要结合整首诗创设的总体意境来分析鉴赏。

答案: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拜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

(意思对即可)
12.下列诗句与这首诗所寄寓的情怀最相近的一项是()
A.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B.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C.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D.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解析:选A。

本题是对诗歌风格的考查,难度不大,因为本首诗描写的隐者隐居生活,这和A项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的风格是一致的。

四、语用创新
13.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使之成为段末结论式的句子。

(不超过25个字)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最新统计资料(2006年)表明,世界人均耕地为4.20亩。

其中美国人均耕地为117亩,俄罗斯人均耕地为14亩,印度人均耕地为33亩;中国人均耕地1949年为3亩,2006年为1.35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中国人均耕地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14.新闻点评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请用3句话就以下新闻事件进行点评。

要求见解独到,观点鲜明,语言简洁。

不超过50个字。

一个花季女孩,利用暑假赴贵州山区支教。

7月21日,在穿越崎岖山路的途中,被滚落的山石击中头部,不幸当场遇难,将青春和微笑永远留在了苗岭深处——她叫赵小亭,江苏如皋人,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大二学生,此前两个月,她刚刚过完20岁的生日。

(摘自《中国教育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90后绽放出绚丽的生命之花,赵小亭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乐于奉献、关爱他人的传统美德,展现了当代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观点鲜明、语言简洁连贯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