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影像学
肺泡癌的影像诊断分析
影像表现: 两肺野弥漫性多发条索状,结 节状以及蜂窝状影,边缘模糊,部 分病灶相互融合,内可见空泡影及 空气支气管征,部分病变伴随扩张 支气管影。双侧胸腔积液。右侧肋 骨可见骨质破坏区周围软组织明显 增厚,椎体骨质密度同样减低,骨 纹理较疏。
后,提高存活率,如发生播散,随 着散灶的增大、融合,单发灶则转 化为多发病变而失去手术机会;对 多发病变治疗则以化疗为主,手术 意义不大。
外凸或内凹,无支气管充气征;增 强后可见均匀一致的低密度区内树 枝血管增强影。⑤两肺弥布的斑片 状与结节状影,个别病例,结节内 有空洞或囊性改变,推测其成因可 能是由结节中央坏死,更有可能是 与终末细支气管的活瓣阻塞有关。 ⑥动态观察,病变不断增大、增多。
鉴别诊断 1、孤立型BAC (1)周围型肺癌: CT征象相似,呈类圆形结节或肿块, 边缘分叶,有毛刺、胸膜凹陷征, 内可见小泡征,多有强化,较难区 分。(2)结核结节或结核瘤:多数病 灶边缘光滑无明显分叶毛刺,病灶 内可见微细钙化,呈弥漫或均匀一 致性分布,CT值多高于160 Hu,可
与卵圆形的低密度影(接近空气)。 此征与支气管充气征同时存在时, 有定性意义。②支气管充气与一般 急性炎特点是支气管壁不规则,凹 凸不平,普遍性狭窄;支气管呈僵 硬、扭曲;主要是较大的支气管显 影,较小的支气管多不能显示,呈 柘树支状,此与肺炎的空气支管造 影征表现不同。③磨玻璃征是受累
肺组织呈近似水样密度的网格状结 构呈磨玻璃样外观,细支气管肺泡 癌可表现为单纯磨玻璃样,也可为 磨玻璃样加支气管征象,后者强烈 提示BAC。④肺段实变与血管造影 征,增强扫描前可见病变以肺叶或 肺段分布,呈楔形的实变,病变尖 端指向肺门,外围与胸膜相连;密 度均匀一致,边缘平直,亦可稍外
【影像诊断课件】细支气管肺泡癌
• 2 CT“血管造影征”:增强扫描显示在肺实变 性病灶内的树支状血管强化影。
• 特异性约92%。在黏液低密度衬托下。
弥漫型肺癌
• 多为细支气管肺泡癌,少数为高分化腺癌 • 生长方式:多数呈伏壁式生长 • 临床:血痰、胸痛、胸闷憋气、大量黏液痰(细支的气管腺
分泌) • 两种表现类型:
肺炎浸润样型或大叶型 弥漫结节型
弥漫结节型
双侧或单侧,散在或弥漫性分布多 发结节影。大小不一,密度不等, 分布不均,多数边缘模糊
• 1、粟粒至黄豆大小。 • 2、结节分布以中、下野较密集。 • 3、结节密度中等,边缘模糊,渐增大,随结节增
• 密度稍高的片状阴影,其内的肺血管分 枝隐约可见。范围大小及分布类型不定, 多为非叶、段性分布。
特殊征象
• 1 枯枝征
管腔应由近及远变细,而这里示远端变粗。
特殊征象
1 枯枝征
• 2 CT“血管造影征”
特殊征象
• 1 枯枝征:肺实变性病灶内显示的含气支气管, 走行不自然,管壁僵硬、管腔狭窄、分枝残缺 不全。
• 单发或多发性。密度欠均,病灶内可显示支气 管气相。或密度均匀但偏低,接近水密度。
•不规则形片状阴影 •邻近可伴有边缘模糊结节影
如何与肺炎鉴别?
2 蜂窝状改变
• 大片状密度增高影内分布泡状密度减低 区,外观似蜂窝或粗网,间隔粗细不均, 无共壁。其内及周围无支扩或纤维条索。
3 磨玻璃样改变
大边缘渐清楚。 • 4、肺纹理紊乱,结节和纹理间有无数网影 • 5、以结节为主伴有斑片状阴影
结 节 伴 斑 片 影
HRCT显示
• 结节随机分布,伴小叶间隔和支气管血 管束增厚或串珠样改变。
பைடு நூலகம்
细支气管肺泡癌影像诊断研究及分析
细支气管肺泡癌影像诊断研究及分析影像学诊断技术包括X线摄影、CT、MRI、PET等多种技术,这些技术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反映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形态特征、生物学行为以及组织学特点。
本文将结合各种影像学诊断技术,对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影像诊断研究及分析进行探讨。
一、X线摄影X线摄影是一种常规的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X线的透射原理来观测人体内部的结构,对细支气管肺泡癌进行初步筛查和定位。
在X线摄影中,细支气管肺泡癌表现为边界模糊的肺实变,常常伴有不规则的空气支气管征象。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病灶多数呈现为肺门周围的多发性磨玻璃密度结节,这些特点可以帮助医生进行初步的诊断和定位。
二、CTCT技术是目前诊断细支气管肺泡癌最常用的一种影像学检查方法。
CT可以清晰地显示肺部结构,对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形态特征和组织学特点提供直观的观测。
在CT影像中,细支气管肺泡癌的病灶通常呈现为局灶性的磨玻璃密度结节,密度不均匀且边缘模糊,病灶直径一般小于3cm。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病灶常常显示薄壁囊样改变,CT影像结合病灶大小、形态和密度特征,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细支气管肺泡癌的早期诊断和分析。
三、MRIMRI技术在诊断细支气管肺泡癌时具有独特的优势。
MRI可以提供更加清晰的软组织对比度,对细支气管肺泡癌的病灶显示更加准确。
在MRI影像中,细支气管肺泡癌的病灶常呈现为高信号,与周围正常组织对比明显,这对于胰腺的定性和定位非常有帮助。
MRI还可以通过脂肪抑制序列技术,减少周围脂肪组织的干扰,对细支气管肺泡癌的病灶定性和定位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四、PETPET技术主要用于细支气管肺泡癌的术前评估和分期,可以评估病灶的生物学行为和组织学特点。
PET扫描可以显示细支气管肺泡癌病灶的代谢活性,对于诊断肺癌的恶性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在PET影像中,细支气管肺泡癌的病灶通常呈现为代谢活跃的高信号,病灶周围淋巴结可呈现为代谢亢进。
这些特点对于细支气管肺泡癌的术前评估和分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细支气管肺泡癌诊断标准
细支气管肺泡癌诊断标准摘要细支气管肺泡癌(BAC)是一种罕见的肺腺癌亚型,占肺癌的1%~6%,以沿肺泡结构呈鳞片状生长的肿瘤细胞为特征,无明显的基质、血管和胸膜侵犯。
BAC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有咳嗽、咳痰、胸痛、支气管溢液、呼吸困难等,部分患者无症状。
BAC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影像学、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三方面,本文对这三方面的诊断标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以期为BAC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
关键词细支气管肺泡癌;诊断标准;影像学;病理学;分子生物学正文一、影像学诊断标准BAC的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可分为结节型、肺段型、肺叶型、弥漫型和混合型五种类型1。
结节型BAC表现为单个或多个肺内结节,直径一般小于3cm,边缘清晰,可有毛刺、分叶或胸膜凹陷征,部分结节周围可有片状磨玻璃影或小片状实变影2。
肺段型BAC表现为单个或多个肺段内的实变影,边缘不规则,可有空气支气管征,部分病灶周围可有磨玻璃影3。
肺叶型BAC表现为单侧肺叶的实变影,边缘不清,可有空气支气管征,部分病灶周围可有磨玻璃影4。
弥漫型BAC表现为双侧肺内的广泛磨玻璃影,可伴有小叶间隔增厚、小结节、网格影、蜂窝影等间质性改变5。
混合型BAC 表现为上述类型的混合,或者与其他类型的肺癌混合6。
BAC的影像学诊断标准主要依据胸部CT的表现,胸部X线片往往不敏感,容易漏诊或误诊。
胸部CT应采用高分辨率扫描,以显示肺内的细微结构和病变。
BAC的影像学诊断标准如下:结节型BAC:胸部CT显示单个或多个肺内结节,直径小于3cm,边缘清晰,可有毛刺、分叶或胸膜凹陷征,部分结节周围可有片状磨玻璃影或小片状实变影。
肺段型BAC:胸部CT显示单个或多个肺段内的实变影,边缘不规则,可有空气支气管征,部分病灶周围可有磨玻璃影。
肺叶型BAC:胸部CT显示单侧肺叶的实变影,边缘不清,可有空气支气管征,部分病灶周围可有磨玻璃影。
弥漫型BAC:胸部CT显示双侧肺内的广泛磨玻璃影,可伴有小叶间隔增厚、小结节、网格影、蜂窝影等间质性改变。
细支气管肺泡癌影像诊断研究及分析
细支气管肺泡癌影像诊断研究及分析细支气管肺泡癌是一种具有高度侵袭性和恶性程度的肺癌类型,通常在临床上难以被发现。
影像诊断技术已经成为诊断细支气管肺泡癌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以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影像诊断为研究对象,探讨该肺癌类型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方法,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
一、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影像学特征1. 影像学表现多样化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影像学表现多样化,主要包括空洞性改变、实性结节和混合性改变三种。
其中,空洞性改变是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典型特征之一,常在X线胸片上呈现为大小不一、形态复杂的肺部透明区域,甚至出现肺大疱和肺患者的情况。
实性结节则是另一种常见的影像学特征,通常呈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结节,病变周围会有不同程度的细胞浸润和肺实质破坏。
混合性改变则指同时存在空洞性改变和实性结节。
2. 高度浸润性细支气管肺泡癌具有高度浸润性,往往会在病变周围局部出现纤维化和肺实质塌陷等病理变化。
这些病变的产生通常会导致肺叶和肺段的损伤,关键时刻还可能会出现气胸和血气胸等严重并发症。
3. 转移风险高细支气管肺泡癌有很高的转移风险,在肺门和纵隔淋巴结的转移率尤其高。
此外,还存在肝转移、脑转移和骨转移等病理形态,需要进行全面、准确的影像学评估和诊断。
二、诊断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1. X线胸片X线胸片是诊断细支气管肺泡癌的最基本方法,但其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仅能发现病灶部位存在肺纹理增粗和肺实质破坏等非特异性表现。
在初诊时,常用于筛查和初步定位病变部位。
2. CT成像CT成像是目前最为广泛使用的诊断方法之一,对于细支气管肺泡癌的诊断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
通过CT成像,可以准确地评估病变的大小、形态和位置,并发现细支气管肺泡癌的临床表现。
此外,在诊断细支气管肺泡癌的病理形态、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等问题上,CT成像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 PET-CTPET-CT联合诊断是一种新型的非侵入性影像学方法,其可通过核素荧光成像技术提高细支气管肺泡癌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
细支气管肺泡癌影像诊断研究及分析
细支气管肺泡癌影像诊断研究及分析细支气管肺泡癌是一种少见但具有高度侵袭性的肺癌类型,目前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仍然存在挑战。
影像诊断在细支气管肺泡癌的研究和临床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肿瘤形态、生长方式、浸润范围等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依据,本文将对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影像诊断进行研究和分析,探讨其诊断技术和临床应用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在理解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影像诊断前,先要了解细支气管肺泡癌的病理特征。
细支气管肺泡癌是一种来源于肺泡上皮细胞的腺癌,其细胞生长方式多样,常见的有细支气管型、腺泡型和混合型。
病理上,细支气管肺泡癌的特征是肿瘤细胞的异型性和分泌蛋白的多样性,这些特征对于影像学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病理特征决定了其在影像上的特异性表现。
目前,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影像诊断主要依靠胸部CT检查。
胸部CT可以清晰地显示肿瘤的形态、生长方式、浸润深度和周围结构的受累情况,对于细支气管肺泡癌的早期诊断和分期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CT影像上,细支气管肺泡癌通常呈现为圆形、分叶状或不规则形状的肿块,边界清晰,密度均匀或不均匀。
肿瘤周围可见轻度肺实质受累,肿瘤内可见空泡、钙化、纤维化等改变。
对于放射学医生来说,准确地识别和分析这些影像特征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帮助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
胸部CT还可以对肿瘤的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评估,提示患者的预后情况。
除了胸部CT外,MRI、PET-CT和纤维支气管镜也是细支气管肺泡癌影像诊断的重要手段。
MRI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于肺门和纵隔肿瘤的诊断有一定的优势。
PET-CT可以全身性地评估肿瘤的代谢活性和转移情况,对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分期、治疗效果评估和复发监测有重要的作用。
纤维支气管镜可以直接观察肿瘤病灶,对于提高细支气管肺泡癌的诊断准确率和明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也是非常有益的。
虽然各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在细支气管肺泡癌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临床实践中,提高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影像诊断准确率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细支气管肺泡癌CT诊疗
出血、肺泡蛋白沉积症和淋巴瘤鉴别。
❖
CT分型(弥漫型)
HRCT上观察到小结节多数为边沿模糊旳小
叶中心性结节,较大者体现出毛刺、分叶,结
节间可相互融合成块,这也提醒多发结节型
BAC存在多中心起源旳实质性结节。
❖ 有关多结节型旳发生机理, 现多支持多克隆假
说, 不再以为是肺内转移
磨玻璃密度降低,实性成份增长,都应考虑到恶
性旳可能,必要时应作进一步检验。
❖
右肺下叶肺癌术后五年,
复查右肺上叶可见一磨
玻璃样密度增高影
❖
病灶较前变大、变实
(右上肺肿物)腺癌,主要为细支气管肺泡
癌(Ⅱ型肺泡上皮型)。
右下肺)周围型中分化腺癌,部分区域呈细支气管肺泡癌,侵及周围肺组织及细支气
伴大量炎症细胞浸润。
(右下肺)中分化腺癌,部分为细支气管肺泡癌,侵及周围肺组织,支气管断
端净。(右上肺叶结节)为肺腺癌结节,
(肺穿刺活检)腺癌,多数区域呈细支气管肺泡癌形态。
(右肺穿刺组织)低分化腺癌,细支气管肺泡癌可能性大。
远端细支气管在走行僵直、管腔不规则狭窄
呈“枯枝样”变化旳基础上,出现了夹角增宽,
瘤细胞群及其分泌旳粘液过分充盈末梢气道
全闭塞、甚至扩张,而体
现为残留含气支气管。
毛玻璃影(GGO)
❖
❖
❖
Ground-Glass Opacity
肿瘤细胞呈伏壁式生长, 部
分肺泡充斥气体, 部分充斥
粘液和细胞脱屑有关。
GGO在肿瘤内旳百分比与
肿瘤旳进展有关, 即毛玻璃
样征占肿瘤面积旳百分比越
高,肺癌病人旳临床预后越
好。
细支气管肺泡癌影像诊断研究及分析
细支气管肺泡癌影像诊断研究及分析细支气管肺泡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肺癌,其中90%以上的患者在诊断时已具有淋巴结和远处转移。
因此,影像诊断对于肺癌的治疗和预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影像诊断进行研究和分析。
1. 影像学表现SCLC通常表现为中心型肺癌,部分病例可表现为肺外转移。
其影像学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胸部X线检查:SCLC的典型X线表现为中心型肺癌,可形成钩状阴影或大面积浸润。
部分患者的X线检查结果为阴性。
(2)CT影像:CT影像可帮助了解病灶的精确位置、大小、形态和周围组织密度的变化。
SCLC通常表现为一种边界不清的肿块,其界限模糊,病灶内部密度较高。
当病变向支气管管腔内突出时,病变部位呈向心性嵌入,有时会形成气道狭窄,对于支气管分枝造成明显的压迫和阻塞。
(3)PET-CT影像:对于SCLC的诊断及其转移情况的判断有重要的作用。
PET-CT影像通常表现为多发的肿瘤灶,其代谢活性较高,是SCLC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基于上述影像学表现,我们可以使用下列方法作出细支气管肺泡癌的诊断。
(1)X线检查:尽管X线检查的表现不够明显,但在低钙化和少量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仍然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2)CT影像:CT影像是SCLC的精确诊断的常见方法,它有助于了解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和周围组织密度的变化。
根据影像学表现,对于疑似SCLC的患者,应予行活检等确诊手段以消除误诊的可能性。
3. 络合应用针对不同病例和不同的诊断需要,可以组合应用上述影像学检查技术,以达到更为准确的诊断结果。
总之,影像学检查在细支气管肺泡癌的诊断及患者治疗、预后评估、疗效监测等方面具有极大的价值,临床医生应对其进行合理的应用。
细支气管肺泡癌影像学诊断及误诊分析
细支气管肺泡癌影像学诊断及误诊分析关键词细支气管肺泡癌X线分析诊断肺泡癌的影像学表现形态多样,早期诊断较困难,易误诊,收集28例经病理证实的细支气管肺泡癌,探讨影像诊断及误诊原因,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资料与方法本组28例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40~72岁,平均年龄53.9岁。
临床症状:咳嗽22例,咳泡沫样痰4例,痰中带血或咯血8例,胸闷气促12例,体重下降10例,胸痛8例。
28例均经病理证实。
其中手术4例,支纤镜活检16例,8例痰检。
均有正侧位胸部X线照片,其中24例选用CT机强化掃描,层厚10mm,层距10mm。
结果影像学表现:①病灶呈双肺弥漫性粟粒样改变12例,胸片可清晰显示,病灶分布双上肺稀少,中下肺野中、内带居多。
病灶分布不均,大小不等,边缘模糊,部分融合,肺纹理僵直。
CT见空泡征和支气管充气征。
部分结节影周边见小片状实变影及不规则片状影。
②孤立型10例,多位于双肺上叶,右肺多于左肺。
胸片示肺野内孤立结节影,形态以类圆形居多。
也可呈星状与斑片状,大小1.5~5cm,密度不等,边缘不清,可见毛刺,其中胸片可见2例有支气管充气征。
CT片显示更清晰。
发现8例有含气支气管及卵圆形透光区,与支气管走向一致,而均靠近肺门4例。
③肺炎型(6例)表现为双肺中下野外周散在分布或局限于一肺叶,肺段内斑片状影,边缘模糊。
部分病灶呈磨砂玻璃样,病灶内可见多个小结节影。
CT显示病灶内蜂窝状透光区,其大小均0.5~0.6cm边缘不规则,壁厚薄不均。
误诊情况:首次X线误诊16例(57%),10例误诊为结核,6例误诊为肺炎;CT误诊10例,6例误诊为结核,4例误诊为肺炎。
经抗痨抗炎治疗1~4个月无效,影像检查病变明显进展,后经痰检,支气管镜检查证实。
讨论细支气管肺泡癌起源于远端细支气管及肺泡上皮细胞,常为伏壁式生长。
肿瘤细胞沿原有的肺泡及细支气管管壁生长,使得肺的支架结构得以保存。
故细支气管及肺泡得以保存。
但由于肺癌及纤维组织的增长,不规则增厚造成细支气管及肺泡腔扩张。
【病例】一例年轻的细支气管肺泡癌CT影像表现–影像PPT
【病例】一例年轻的细支气管肺泡癌CT影像表现–影像PPT穿刺病理:细支气管肺泡癌小结细支气管肺泡癌(BAC)是少见的原发性肺癌,属肺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发生率仅占癌的2.8%~7%。
平均发病年龄为55~65岁,男女之比为0.67:1。
肺泡癌的主要病理特征是癌细胞沿肺泡壁或细支气管壁生长,不破坏肺网架结构,分为黏液型和非黏液型。
影像学分型为立结节型、弥漫结节型和炎症型(实变型)。
本病发展较缓慢,恶性度较低,很少发生远处转移,咳较多泡沫样痰为肺泡癌比较显著的特点之一。
【CT表现】1.早期表现为毛玻璃背景上的结节状影。
2.叶段性分布的肺实变,分布以肺外围为主,大小不等,病变中央相对密实,边缘浅淡,逐渐过度为毛玻璃密度,邻近肺内可见散在分布的结节状及小斑片病灶。
实变叶段的体积增大,叶间裂向外膨出。
3.病理性的充气支气管征和血管造影征:实变病灶内的充气支气管走形僵直,管壁不规则增厚,突然截断,可呈枯树枝样;增强后病灶内的强化血管僵直、狭窄、分支减少。
4.部分实变区可见蜂房状气腔,病理基础可能是细支气管被肿瘤浸润形成活瓣性狭窄,导致管腔及肺泡不规则扩张所致。
另外部分病例可见钙化。
5. 病变演变总的趋势是范围逐渐扩大、形态逐渐多样、密度逐渐增高。
【本例特点及鉴别】本例较为典型:①咳多量粘痰;②两肺多发结节及部分实变,分布以肺外围为主;③实变的肺内充气支气管狭窄、僵直、截断;④实变区内可见多发散在大小不等蜂房状气腔;⑤病变累及范围大,表现较为多样化。
鉴别:①大叶性肺炎空气支气管走行柔和,分支自然,无明显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表现。
②本病与肺结核的影像学鉴别较为困难,应动态随访观察,本病变演变总的趋势是范围逐渐扩大、形态逐渐多样、密度逐渐增高,而结核一般无这种趋势。
CT引导下经皮肺穿活检是较安全、理想的确诊本病手段。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影像学诊断分析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影像学诊断分析目的分析细支气管肺泡癌的临床影像学特征。
方法回顾分析22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影像学特征并总结临床诊断要点。
结果本组7例(31.8%)孤立结节型、12例(54.5%)弥漫性、3例(13.6%)实变型肺炎。
9例误诊,误诊率为40.9%。
结论细支气管肺泡癌具有典型影像学表现,结合穿刺活检等可提高诊断准确率,指导临床治疗决策。
标签:细支气管肺泡癌;肺肿瘤;影像学诊断细支气管肺泡癌(BAC)是一种原发于细支气管或者肺泡的恶性肿瘤,约占肺癌总数的1.5%~7.0%[1]。
BAC的影像学表现多样,早期诊断难度较大。
本研究回顾分析了22例经手术病理学检查确诊为BAC患者的应影像学资料,以期提高临床早期诊断准确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11(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BAC的患者22例,其中,男7例,女15例,年龄29~72岁,平均为(46.3±4.8)岁。
均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以及影像学资料,均经(上级医院追踪)纤支镜检查、手术病理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或者皮肺穿刺活检等方式确诊。
病程2 w~1年,平均为(6.5±2.1)个月。
1.2方法患者均接受CT检查,采用ToshiBa300型以及Simens DRH检查,拍摄正侧位胸片以及胸部增强扫描,层厚与层间距为8~10 mm,8例接受4 mm 薄层扫描。
2结果2.1影像学表现2.1.1孤立结节型本组7例(31.8%),分布在右侧肺下叶,病灶直径在2~4 mm,平均为3.3 mm,且存在分叶以及毛刺征,3例患者存在胸膜牵引证,经CT 扫描可见结节内存在空泡征。
这类患者临床表现为咳血、干咳。
2.1.2弥漫性主要包括广泛结节型以及栗粒状,本组12例(54.5%)。
其中,9例栗粒型患者中,有6例被误诊成为栗粒型肺结核,主要表现为双肺弥漫性分布均匀、大小相同的栗粒样病灶,有4例患者同时存在少量单侧胸腔积液,经CT检查显示为广泛栗粒影,双肺下病灶略微增加,边缘清晰;3例患者予以积液抗痨治疗以后,症状加重且积液增加;3例为广泛性结节,结节状病灶大小不均匀,多见于中下肺,经CT检查可观察到部分结节内存在空泡,且较大的结节内存在毛刺征。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影像学_蔡祖龙
Cai Zulong , Zh ao S haohong De part ment of R adiology , PLA General Hospit al ,Beijing 100853
Abstract :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BAC)is a form of lung can cer exhibiting many features that dist inguish it from all other forms of lung cancer , including non -BAC adenocarcinoma .T he incidence of BA C is increasing in recent years .BAC has a broad spect rum of radiographic appearance , and cou ld be easily misdiagnosed .T he pat hology , clinical presentation , X -ray and CT manif estation , imaging diagnosis and diff erential diagnosis of BAC are int roduced . Key Words 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 Imaging
一 、病理和临床 按大体病理形态 , BA C 可分为三型[ 5] :(1)孤立结
节 型 :均 在肺 的 外 周 部 , 位 于 胸 膜下 , 直 径 0 .7 ~ 4 .5cm , 圆形或略呈分叶状 , 切面灰白色 , 一般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蜂房征:病变区内密度不均,呈蜂房状气腔,大小不一,为 圆形与卵圆形的低密度影(接近空气);其病理基础是癌细胞沿 着肺泡细支气管壁生长,但不破坏其基本结构,而使其不规 则增厚,故肺泡腔不同程度存在;此征与支气管充气征同时 存在时,有定性意义。
IPF honeycombing
支气管充气征:与一般 急性炎性病变不同,其 特点是支气管壁不规则, 凹凸不平,普遍性狭窄; 支气管呈僵硬,扭曲; 主要是较大的支气管显 影,较小的支气管多不 能显示,呈枯树枝状; 此与肺炎的空气支气管 造影征表现不同。
蔡祖龙报道一组63例
除具有一般肺癌的CT征象(分叶、毛刺、血管集束、胸膜 凹陷等)外,提出以下几个特点:
⑴病变位于肺野外周或胸膜下; ⑵形态不规则可呈星状或斑片状; ⑶空泡征(假腔)出现率高,BAC的空泡征约占52.38%; ⑷细支气管充气征发生率也较高,约占33.3%; ⑸蜂窝征:由多个小泡集聚成蜂窝状,其大小比较一致,有时小 泡很微细,病变呈现细网格状改变; ⑹磨玻璃密度; ⑺胸膜凹陷征出现率高,占85.91%; ⑻个别病例病变可显示颗粒状高密度与低密度相同间,呈桑椹状 样改变。
肺段实变与血管造影征:增强扫描前可见病变以肺叶或肺段分布, 呈楔形的实变,病变尖端指向肺门,外围与胸膜相连;密度均匀 一致,边缘平直,亦可稍外凸,无支气管充气征;增强后可见均 匀一致的低密度区内树枝状血管增强影,类似炎症性肺实变。
此与孤立病灶型 BAC中的蜂窝征 含义一致,虽然 字面上略有改动, 恐难脱与间质性 肺疾病中的蜂窝 肺一致之嫌疑。
解释
所谓空泡征是指结节内小灶性透光区,其直径<5mm, 籍此与肺癌空洞区别,有时含气腔隙不规则,呈宽窄不等 的条状与囊状。BAC空泡征的病理基础为①未被肿瘤组织 占据的含气肺组织;②未闭合的或扩张的小支气管;③乳 头状癌结构间的含气腔隙(此见于乳头状型);④沿肺泡间 隔生长的癌组织未封闭的肺泡腔及融解、破坏与扩大的肺 泡腔;有时空泡内因有粘液,脱落的肿瘤细胞成分的存在, 可使其CT值增高,近似水样密度。 所谓磨玻璃密度指整个瘤结节或结节之部分区域密度较淡 呈模糊的磨玻璃状,它不掩盖肺血管纹理,病灶境界仍较 清晰。其病理基础是肿瘤细胞沿肺泡间隔生长,肺泡壁增 厚,但肺泡腔未闭塞,内可有少量粘液或脱落的肿瘤细胞。
看法4
磨玻璃密度也是伏壁式生长的特征之一, 单独表现时,有作者认为系细支气管肺泡癌 的早期征象,但较少见;较多时候出现在实 性病灶的边缘,对肺癌的诊断作用不大,更 多的是用作肺腺癌的分型诊断。一些 CT- 病理对照显示病变的磨玻璃密度区域为非粘 液性的BAC,而实变区域为粘液性的肺泡癌。
看法5
光镜下分类2
mucinous占80%,柱状粘液细胞起源,更 趋多中心,预后更差,生成copious mucus 造成bronchorrhea; nonmucinous占20%,clara cell 或type 2 pneumonocyte起源,更局限更单发。50% 见lamellate psammoma body形式的钙化
孤立型BAC中,多数病人无自觉症状,于体检时发现, 少数病人可有咳嗽、咯痰、胸痛等一般呼吸道症状,个 别病例可有血丝痰。我们的一组26例中,仅8例痰血、1 例脑转移 弥漫型BAC中,多数病人症状较重,主要有咳嗽、咯痰、 为白色粘液痰, 量多,还可有血痰、胸闷、气短、胸 疼、消瘦、杵状指等。一般不发热,当合并感染时可发 热。bronchorrhea少见且晚约5%,认为特征。
我们的一组病例
30例:周围型,距胸膜最小经2cm以内为
21例,分叶征18,细短毛刺24,PI 25,空 泡征或细支充气征21,强化征22/22,多结 节征13,磨玻璃征4,棘状突起6
不足半数可提出肺泡癌的诊断 总结、提出看法
看甚区 别,只能作出周围型肺癌的诊断,进一步 的病理分型诊断较难。反过来,一些较高 分化的腺癌,也可具有上述典型肺泡癌的 影像特征,而肺泡腺瘤更是模拟肺泡癌。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影像学
Imageology of Brochioloalveolar Lung Carcinoma (BAC)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影像科 李惠民
概念
支气管肺癌:源自支气管
肺癌(大概念)
肺泡癌: 源自肺泡 细支气管肺泡癌有着不同于其它腺癌的组织 发生及形态学特点,具有不同的起源和表现, 预后也不一样,尽管从分类上WHO仍然将 其归属于腺癌
细胞来源分类
BAC起源于细支气管和肺泡上皮,是一种异 源性肿瘤,电镜下可见其有四种来源类型: ①大多数病例起源于终未细支气管纤毛上皮的
Clara细胞,ciliated cell, 甚至stem cell; ②少数来自于Ⅱ型肺泡上皮细胞; ③细支气管化生的粘液上皮细胞mucus-secreting goblet cell; ④混合型:上述各型细胞混合存在。
概述
近年来研究资料表明,BAC的发生率明显上升 Barsky等统计1955~1990年1527例肺癌的构成比变化: 鳞癌从56.1%(55~60年)下降至22.2%(86~90年); 腺癌(包括BAC)从14.6 %上升至46.5%,大大超过鳞 癌; BAC从5%(55~60 年)迅速上升至24%(85~90年); 非BAC肺腺癌无变化,表明肺腺癌的上升主要是BAC发 生率增长所致 这与Auerbah(美国1991年)和Ikeda(日本1991年)的研究结 果大致相同
X
(包括平片、CT)
线
影
像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X线表现已有不少文 献报道,大致可将它分为二种类型:
孤立病灶型 弥漫型
技术
普通平片对较淡的病灶显示较好,高千伏片 对一些隐蔽部位的病灶显示较好,但可遗漏 密度较淡的病灶;CR多种处理尤其是能量减 影有利于病灶的显示;
CR摄片
CT的普及使得上述过程变得简单,一旦发现病灶就作CT 观察,远胜于在平片上来回分析。CT采用多种扫描模式 (常规全肺螺旋扫描、HRCT以及靶扫描等)、多种图像分 析窗位(肺窗、纵隔窗及中间窗)及多种后处理技术(MPR、 3D、4D)分析观察,可以充分展示病灶特征,其中,肺窗 观察病灶形态及周边情况,纵隔窗分析密度及增强情况, 部分用中间窗以了解病灶的内部构成如颗粒结节、空泡征、 细支气管充气征等。二维、三维甚至四维重建用以补充说 明大体形态。
(2) 病变呈多个肺段或肺叶的炎症样实变,实变区密度多 数偏高,体积部分膨大或缩小,叶间裂平直呈弧形向 外隆凸,可见支气管充气征,蜂房状含气腔或空泡征。 由于这一型肺癌中,大部分病例为粘液细胞型,常分 泌大量粘液,可产生肺部实变及空气支气管影像,而 且实变阴影的边缘模糊,辰绮磺澹试谄狡上常被误 认为肺炎或肺结核。这一型 BAC约占全部BAC病例的 37%,根据病变形态可分为四个亚型:①蜂房型;② 实变型;③多灶型;④混合型。
看法2
增强扫描仍有重要意义,这符合一般肺癌的 特征,在必要时可加以利用。肺泡癌的形态 学表现有着多面性,即表现多样,有时可与 炎症性病变包括结核、转移瘤以及细支气管 囊肿等良性病灶难以区分,增强扫描有助于 这些病灶的鉴别。
看法3
病灶基本形态具有多样性,有相当部 分呈现多结节征,不少有典型棘状突 起,这些征象出现得多,提示肺泡癌 的机会增加。
F68,BAC,不规则片状影
SSD VR
F68,BAC,小结节,有典型PI,血管集中
明显分叶
VR
BAC,方形
弥漫型
可有两种情况: (1) 多数大小结节或斑片影弥漫分布于两肺,平片上见双 肺弥漫分布粟粒状与结节状致密影,大小不等或相等, 分布不均,不对称,以两中下肺野为著,部分边缘清 楚,部分较模糊,可融合成片状影,也有的表现为网 状纹理增多。CT上表现为一个肺叶,或一侧肺或两肺 散在分布的结节状影,结节大小不等或相等,分布不 均或同一肺叶内相对均匀,每个结节形态与孤立型BAC 相仿。
文献上的类型和特点:5个特征性CT征 象--蜂房征、支气管充气征、磨玻璃征、
肺段实变与血管造影征、两肺弥漫分布的斑 片状与结节状影
结合我们一组的类型和特点
典型叶段分布的多结节影 两肺弥漫分布的斑片状与结节状影。个别病例,结节内有空洞或 囊性改变,推测其成因可能是由结节中央坏死所致,更有可能是 与终未细支气管的活瓣阻塞有关。
病理
伏壁式生长(lepidic)特征:
肿瘤细胞沿肺泡壁生长,肺结构无破坏, 肿瘤分泌的粘液充满肺泡,常可见支气 管充气征和空泡征,空泡是肿瘤组织中 残留的正常或气肿的肺组织、坏死组织 及扩张的细支气管。
大体分型
①孤立病灶型,结节或片状,规则或不规则,大多在肺的外 周部,位于胸膜下,大小常相差较大,直径0.7~4.5cm, 由于具有较强的促结缔组织增生的作用,故多呈分叶状, 伴有胸膜凹陷征,密度不均匀;大多系非粘液分泌型,痰 细胞学检查多为阴性,纤支镜也常难以奏效,即使PET也 有50%的阴性率; ②多发结节型,少见,表现为广泛的细小结节,中下肺野为 主,结节大小相似,少数不等或有个别较大结节即母结节, 结节内可有空泡或钙化,结节之间仍可见正常肺组织,是 弥漫型的过渡; ③弥漫型,癌组织常累及数叶或双肺,部分呈肺炎样故称肺 炎样型,呈一个或多个叶、段的实变,常合并多叶段的小 斑片影或腺泡样结节,并常可见支气管气相和空泡征后两 型也常合并称弥漫型。预后极差,已失去手术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