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特级教师讲座之九马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特级教师讲座之九马骉:
让语文教学回归本原
主讲人:原上海市建平世纪中学校长、特级教师马骉
(笔录者:倪孟达)
马骉老师是我的大学校友,这使我颇沾了他的光,也让我多年之后唤起对母校的已被逐渐淡忘的感情。我原以为他已遗忘了自己的“出身”,没想到他主动说起了在温州师院求学的经历。我们在课间认了“亲”,聊了一些源于母校的话题。他在课后还给我留了电话号码,使我对“校友”的含义又有了新的体会。
现在言归正传。
漫谈,利用大量的案例,让我们悟到语文教学的真谛,这是马老师给今天的讲座定下的基调。
教育是一个大的系统,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这其中问题最大的是家庭教育。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因为家庭关系到每个孩子的“质地”的问题。不要寄太多希望于学校教育上,它整体而言不能改变学生的本质。
当前家庭教育的现状是:无力、无序。家长没有能力教育孩子(一是知识水平不够,二是投入时间不足,三是家庭氛围不对),他们不了解孩子的发育是由两个同步的过程组成的:生理和精神的发育,从某个角度来说,精神的“发育”比生理的发育要更重要。因此要给孩子的成长营造一个健全的精神空间,离异的家庭在这一点上是有缺陷的。
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密切关注“成长中的人”的特点。教师自己首先要“开窍”起来。现实中的教师有这样四种状态,“昏睡觉悟”:昏迷无状的,长睡不醒的,已经觉醒的,真正觉悟的。
马老师说自己是在1996年彻底觉悟过来的。有一件事情深深刺激了他。邻居王老师是远近闻名的小学名师,是学校里的台柱,但有一天他跟马老师说起一件无比郁闷的事。王老师班里来了两个双胞胎姐妹,是在本地投资的印尼华侨的子女。三天之后,在王老师的课堂里,坐在班级最后一排的两姐妹忽然一
起站了起来,走到窗边往外望。王老师问她们为何不好好听课,她们说了一句让人瞠目的话:“老师,听你的课不如看外面的风景!”
从此马老师立志“欲与窗外风景试比高”,这是对语文教学的深刻理解,对学生的充分尊重。
1996年下半年,马老师代表宁波市到杭州萧山参加浙江省优质课比赛。有四个人抽到《荷花淀》的课题,他是第二个上台,评委这样评价他的课:“自然、舒展”,如果再加上“真实”,差不多是语文课的最高境界了。他在课堂里完全解放了自己,不再关注后面听课老师的反应,不从他们的眼神里接受暗示,而把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放得开、轻松、随便”,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他获得此次比赛的第一名。
1997年8月份,全国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在秦皇岛举行,通过第一轮的预赛之后,马老师是入围决赛的16人之一。为了让课堂尽可能精彩,组委会安排参赛教师提前一天与上课的班级见面。许多老师跟学生作了充分的“沟通”,以保证万无一失。马老师的课题还是《荷花淀》,分配到的是秦皇岛一中的高一某班,他花两分钟时间给学生布置任务:读两遍课文,把自己感兴趣的夫妻对话部分多读读。他没有交代更多,因为他认为“课堂没有意外不精彩”。但令他感到诧异的是,来自上海的谭老师居然没有跟学生见面,其自信程度使人忌惮。开始正式上课,第一个代表上得平平。谭老师第二个登场,给初一的孩子上《离别的礼物》。她先给学生讲故事,说彼得的父亲为了娶年轻貌美的后妻,决定把老父亲送到养老院去,买了一条精美的毛毯作为离别的礼物。离别的前夜,爷爷跟彼得聊天,安慰他,给他吹口琴,曲调很欢快,但彼得很伤感。就在这时,爸爸和那个脸蛋光得有点刺眼,像个洋娃娃的女人回来了。老师讲到这里戛然而止,她问孩子们,后面的故事会是怎样的呢?大家七嘴八舌开始讨论,想出许多精彩的结局,有些学生发言十分感人,使坐第一排听课的来自香港的女教师情不自禁地上台拥抱亲吻他们。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然后谭老师把文章发给学生们,让他们比较原文与自己的构思的异同。当问到更喜欢小说里四个人中的哪一个时,有学生说“后妈”,谭老师却视而不见,刻意回避,从而造成这堂课最大的瑕疵。轮到马老师上课,来的却是秦皇岛八中的初一学生,这令他措手不及。初一的孩子能理解夫妻之间的情意吗?在没有预习的情况下怎么学习一篇4000字的小说?但抗议无效,他只能照常上课,只是要求提前一分钟开始。他第一句话就问学生:
今天是什么日子?
——1997年8月3日!
——你们是走在时间前面的人,因为到2000年8月3日,也就是再过三年之后,你们才能学到这篇文章。但从你们友好、智慧的眼光里我看到了希望,我相信你们一定能跟我一起上好这堂课的!
这不是一般的课堂机智,或许用智慧来形容更为恰当些。这是真实、自然、有难度的一堂课,虽然过程有些痛苦,但他获得了回报:第一名!评委还拿他跟第二名的上海谭老师比:如果是马老师,那堂课里就不会有这样的遗憾了。
这次比赛改变了马老师的命运。当时在台下听课的有著名教育家、上海建平中学校长冯恩洪和副校长程红兵,他们非常欣赏马老师的学识和上课的风格,在更多的接触之后,力邀马老师加盟他们的学校。这中间有许多曲折的故事,最感人的是有一回马老师夫妇陪妹妹到上海筹办结婚用品,冯校长闻讯到码头迎接,在雨中苦候多时,见面的一刹那,马老师被“融化”了。他说,当一个人受到别人重视时,在他面前,感情是最脆弱的。这个故事后来被拍进了20集电视连续剧《这里盛产金苹果》,该剧两年前曾在央视八台热播,讲的就是建平中学校园里的故事。“机遇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马老师把握住了出现在他面前的一个个机会,一步步走到了今天的成功。
至此,他提出今天讲课的题目:让语文教学回归本原!
第一,语文教学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一个关于“人”的命题。
其一,语文课就是一个拥有高度专业知识的成年人和一群年轻的渴望生理和精神成长的孩子一起参加的活动。它要研究学生的人性、教师的人格和师生之间的人情的关系。
好的语文课,首先是师生之间的情感认同,相互的认可,这是语文课堂成功的根本保证和基础。
学生在认同(接受)一个老师之前,首先是认同(接受)他的人格、学识,“亲其师而信其道”,与老师感情融洽,才会接受他的道。反之,“疾其师而隐其学”,恨乌及屋,厌恶一个老师的同时也荒废了自己的学业。
什么是教师的人格?老师自己不注意而学生注意到的一切细节,都直接代表着教师的“人格”,教师无时无刻不存在于学生的视野中。(这令我想起德国教授过马路时说的“我怕远处某座楼里的孩子会看到。”)
教师的人格力量贵在真诚,真才能感人。大家都认为老师在学生面前要有控制力,即所谓的威信,但也不能太绝对。学校里举行“十佳教师”评比,体育老师小曹入围,名列第八。他才两年教龄,在其他老师的印象里,这个小曹老师的课堂上学生们闹哄哄,无法驾驭。那学生们为何选他呢?“我们刚开始也不喜欢他,但相处久了之后,发现他的笑容最纯真,没有半点恶意,就喜欢上了他灿烂的、傻傻的笑!”苏格拉底被无知的雅典人民判处死刑,赐毒自尽。他疾走催毒性发作,然后躺在地上,盖上白布,人们都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