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战国以后其思想继续备受人们重视
4、战国时期,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国家的思想家是( ) A、韩非子 B、庄子
C、孟子
D、墨子
5、战国时期认为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历 史永远不会倒退,主张变法革新,反对儒 家“是古非今”的历史观的是( ) A、荀子 C、墨子 B、孟子 D、韩非子
6、对先秦时期诸子百家思想评价不确切的一项是 A、诸子百家在很大程度上共同构造了中国民 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B、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 想和道德准则 C、墨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 思想 D、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史进步思 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A、孔子和老子
B、孟子和荀子 C、荀子和庄子 D、荀子和韩非子
2、提出“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 攻,……则天下治”的先秦思想家是 (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孟子
3、关于墨子及其思想评价不正确的是(
A、创立了严密组织,他是墨者团体第一个巨 子
)
B、墨子的思想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 工业者的利益 C、其思想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曾被其他 学派广泛吸收征引
B
4.荀子提出“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命题,突 出地体现了他 (1)“性恶论”的主张 (2)礼法并施的政治主 张 (3)认为自然界的运行有自己的规律 (4)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人们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 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 A、(1)(2) B、(3)(4) C、(2)(3)(4) D、(1)(2)(3)(4)
7、“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 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 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 A、政治上倡导“无为而治” B、指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 C、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 D、认为矛盾双方不能互相转化
1、春秋战国时期在人性论上持截然 相反观点的思想家是: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 蝴蝶之梦为周与?
“齐物”——“逍遥”——“无所恃”
庄子快死的时候,他的弟子准备厚葬他。庄子说: “天地就是我的棺材,日月星辰就是为我陪葬的玉石珠宝, 世上万物都是上天送给我的东西,难道陪我安葬的东西还不 齐备吗?”弟子担心地说:“可我怕老鹰、乌鸦吃了你呀!”庄 子却说:“露天会让乌鸦吃掉,埋在土里也会被蚂蚁吃掉, 从乌鸦嘴里抢来给蚂蚁吃,为什么这么偏心呢?”在庄子看来, 死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更是自由和解脱,所以他在死神面前 能够如此洒脱,如此风趣。
A、孟子和荀子 B、孟子和老子
C、老子和孔子
D、荀子和墨子
2.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 原因是 A.社会经济发展使知识分子队伍壮大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大变革 C.统治者重视利用各家思想维护统治 D.政治局面的安定有利于各派思想的发展
B
3.下列言论是孟子思想的体现的有 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③“制天命而用之” ④“人之初,性本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思想主张:
法家:韩非
(1)法、术、势结合,建 立中央集权国家
(2)社会不断发展变化, 主张变法革新,反对是古非 今的历史观。
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 臣,赏善不遗匹夫
2、影响
(1)成为秦的指导思想
(2)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 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这种 思想在西汉后与儒家思想互 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 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1)政治思想: 仁政(核心) “民为贵,社稷次之 民贵君轻 君为轻” (2)人性论:性本善 “富贵不能淫,贫贱 (3)人格:养浩然之气
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2、地位:被尊为
“亚圣”,《孟子》被 列为四书之一。
儒家:荀子
1、思想主张:
(1)哲学思想: (朴素的唯物思想) ① “天行有常”, ② “制天命而用之” (2)人性论“性恶论” (3)政治思想:礼法并施
墨家:墨子
1、思想主张:
1.“兼爱”、“非攻” 2.“尚力” (学习本领) 3.“节用”、“节葬”
2、评价:
1.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 2.战国以后,其思想不再受重视.
道家:庄子
思想:
1)宇宙观:提出了“齐物”的观点 2)人生观:提出了“逍遥”“无所恃” 3)自然观:认为天与人“不相胜” 4)在文学、美学上也很有建树
法家:韩非子
韩非出生于韩国 的贵族世家,可是他 的法家治国理论虽经 多次推荐依然不被韩 王采纳,却被当时韩 国的敌国秦国的秦始 皇所赏识,并专门发 兵韩国将韩非这个治 国人才夺了回去。为 了得到一个人才而专 门发动了一场战争, 这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 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秦始 皇是多么重视韩非的法 家思想理论。秦始皇也 正是全面、彻底、果断 地实施了韩非的这一法 家治国理论,才终于统 一了七国、成就了高度 集中统一的中央极权秦 王朝。
一、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1.经济: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发展; 2.政治:周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 “士”阶层活跃; 3.思想文化:私学兴起,学术下移;
根本原因:社会大变革(社会转型期) 奴隶
封建
历史规律:一定历史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 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 识)
二、主要学派及代表人物
儒家:孟子
1、思想主张
备注:朱元璋一边读 《孟子》,一边看到不称心 处就骂:“这老头要如生在 今日,岂能放过他!”根据 朱元璋的标准,认为应该删 去的,都一一给予注明,结 果共删去《孟子》全书85处, 剩下170余节,編成《孟子 节文》,于洪武五年(1372) 颁发各级学校,作为钦定的 教材。
B
第2课 战国时期的
什么是百家争鸣?
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 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 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 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 的学者或思想家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 宙、社会及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他们著书立说, 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日本人将《孙子兵法》列为商界领袖必读之书。
三、百家争鸣的影响 :
儒家:孕育了中国传统文
道家: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无为) 法家:变革成为历代改革图治的思想武器 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 化基本精神。
学派 人物 时代 孔子 春秋 儒家 孟子 战国 荀子 墨家 墨子 战国 老子 春秋 道家 庄子 战国
材料一:天行有常,不为 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 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材料二、蓬生在麻中,不 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 俱黑。
2、地位影响:战国百家
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 国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
材料三:“治之经,礼与 刑。” “君者,舟也;庶 人者,水也。水则载舟, 水亦覆舟。”
以战国七雄争霸的局面为背景,深度刻画了人类在面对战乱纷 扰时最原始的人性,剧中的主角是来自于墨家的革离,他带领人民 抵抗庞大的军队攻击。
B
5.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 墨子 曰: “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 造成这种思想分歧的根源是 A、二人所处时代不同 B、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C、谈论的问题不同 D、两人有矛盾
B
6.韩非言:“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 遗匹夫”。对以上言论的理解正确的是 A.其“法治”思想体现了社会公正的原则 B.其“法治”思想的实质是君主利用“法”巩固专制 统治 C.他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其“法治”思想打击了权贵势力,维护了人民利益
主要思想
法家 韩非 战国 兵家 孙膑 战国
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
• 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 • 法家的法治思想——“以法治国” • 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 教育、职业教育等 • 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 爱和平、反对战争 • 庄子的天与人“不相胜”——人与自 然要和谐相处
兵家:
强调懂得战争的规律。
重视人的作用,利用和 创造有利于自己的形势。
灵活利用战略战术。
美国人称《孙子兵法》是历史上最杰出的智慧。 《孙子兵法》成为美国军校学员必修课。
从20世纪70年代末西点军校将《孙子兵法》列为教学必修 书开始,《孙子兵法》在美国军事院校以及一些著名的大学中 渐成普及之势。目前,美国凡教授战略学、军事学课程的大学, 特别是军事院校,均将《孙子兵法》作为必读教材和必修课。 美国国防大学还将《孙子兵法》列为将官主修战略学的第一课, 位于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之前。
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三种主要观点:
儒家——推崇“人治”, “德治”, 即治国时 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
法家——提倡“法治”,主张用法令来统一 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 中央集权国家。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 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时势和民心。
1、在人与自然关系的 主张上截然对立的思 想家是( )
4、战国时期,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国家的思想家是( ) A、韩非子 B、庄子
C、孟子
D、墨子
5、战国时期认为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历 史永远不会倒退,主张变法革新,反对儒 家“是古非今”的历史观的是( ) A、荀子 C、墨子 B、孟子 D、韩非子
6、对先秦时期诸子百家思想评价不确切的一项是 A、诸子百家在很大程度上共同构造了中国民 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B、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 想和道德准则 C、墨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 思想 D、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史进步思 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A、孔子和老子
B、孟子和荀子 C、荀子和庄子 D、荀子和韩非子
2、提出“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 攻,……则天下治”的先秦思想家是 (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孟子
3、关于墨子及其思想评价不正确的是(
A、创立了严密组织,他是墨者团体第一个巨 子
)
B、墨子的思想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 工业者的利益 C、其思想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曾被其他 学派广泛吸收征引
B
4.荀子提出“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命题,突 出地体现了他 (1)“性恶论”的主张 (2)礼法并施的政治主 张 (3)认为自然界的运行有自己的规律 (4)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人们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 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 A、(1)(2) B、(3)(4) C、(2)(3)(4) D、(1)(2)(3)(4)
7、“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 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 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 A、政治上倡导“无为而治” B、指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 C、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 D、认为矛盾双方不能互相转化
1、春秋战国时期在人性论上持截然 相反观点的思想家是: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 蝴蝶之梦为周与?
“齐物”——“逍遥”——“无所恃”
庄子快死的时候,他的弟子准备厚葬他。庄子说: “天地就是我的棺材,日月星辰就是为我陪葬的玉石珠宝, 世上万物都是上天送给我的东西,难道陪我安葬的东西还不 齐备吗?”弟子担心地说:“可我怕老鹰、乌鸦吃了你呀!”庄 子却说:“露天会让乌鸦吃掉,埋在土里也会被蚂蚁吃掉, 从乌鸦嘴里抢来给蚂蚁吃,为什么这么偏心呢?”在庄子看来, 死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更是自由和解脱,所以他在死神面前 能够如此洒脱,如此风趣。
A、孟子和荀子 B、孟子和老子
C、老子和孔子
D、荀子和墨子
2.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 原因是 A.社会经济发展使知识分子队伍壮大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大变革 C.统治者重视利用各家思想维护统治 D.政治局面的安定有利于各派思想的发展
B
3.下列言论是孟子思想的体现的有 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③“制天命而用之” ④“人之初,性本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思想主张:
法家:韩非
(1)法、术、势结合,建 立中央集权国家
(2)社会不断发展变化, 主张变法革新,反对是古非 今的历史观。
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 臣,赏善不遗匹夫
2、影响
(1)成为秦的指导思想
(2)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 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这种 思想在西汉后与儒家思想互 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 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1)政治思想: 仁政(核心) “民为贵,社稷次之 民贵君轻 君为轻” (2)人性论:性本善 “富贵不能淫,贫贱 (3)人格:养浩然之气
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2、地位:被尊为
“亚圣”,《孟子》被 列为四书之一。
儒家:荀子
1、思想主张:
(1)哲学思想: (朴素的唯物思想) ① “天行有常”, ② “制天命而用之” (2)人性论“性恶论” (3)政治思想:礼法并施
墨家:墨子
1、思想主张:
1.“兼爱”、“非攻” 2.“尚力” (学习本领) 3.“节用”、“节葬”
2、评价:
1.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 2.战国以后,其思想不再受重视.
道家:庄子
思想:
1)宇宙观:提出了“齐物”的观点 2)人生观:提出了“逍遥”“无所恃” 3)自然观:认为天与人“不相胜” 4)在文学、美学上也很有建树
法家:韩非子
韩非出生于韩国 的贵族世家,可是他 的法家治国理论虽经 多次推荐依然不被韩 王采纳,却被当时韩 国的敌国秦国的秦始 皇所赏识,并专门发 兵韩国将韩非这个治 国人才夺了回去。为 了得到一个人才而专 门发动了一场战争, 这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 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秦始 皇是多么重视韩非的法 家思想理论。秦始皇也 正是全面、彻底、果断 地实施了韩非的这一法 家治国理论,才终于统 一了七国、成就了高度 集中统一的中央极权秦 王朝。
一、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1.经济: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发展; 2.政治:周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 “士”阶层活跃; 3.思想文化:私学兴起,学术下移;
根本原因:社会大变革(社会转型期) 奴隶
封建
历史规律:一定历史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 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 识)
二、主要学派及代表人物
儒家:孟子
1、思想主张
备注:朱元璋一边读 《孟子》,一边看到不称心 处就骂:“这老头要如生在 今日,岂能放过他!”根据 朱元璋的标准,认为应该删 去的,都一一给予注明,结 果共删去《孟子》全书85处, 剩下170余节,編成《孟子 节文》,于洪武五年(1372) 颁发各级学校,作为钦定的 教材。
B
第2课 战国时期的
什么是百家争鸣?
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 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 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 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 的学者或思想家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 宙、社会及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他们著书立说, 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日本人将《孙子兵法》列为商界领袖必读之书。
三、百家争鸣的影响 :
儒家:孕育了中国传统文
道家: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无为) 法家:变革成为历代改革图治的思想武器 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 化基本精神。
学派 人物 时代 孔子 春秋 儒家 孟子 战国 荀子 墨家 墨子 战国 老子 春秋 道家 庄子 战国
材料一:天行有常,不为 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 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材料二、蓬生在麻中,不 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 俱黑。
2、地位影响:战国百家
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 国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
材料三:“治之经,礼与 刑。” “君者,舟也;庶 人者,水也。水则载舟, 水亦覆舟。”
以战国七雄争霸的局面为背景,深度刻画了人类在面对战乱纷 扰时最原始的人性,剧中的主角是来自于墨家的革离,他带领人民 抵抗庞大的军队攻击。
B
5.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 墨子 曰: “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 造成这种思想分歧的根源是 A、二人所处时代不同 B、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C、谈论的问题不同 D、两人有矛盾
B
6.韩非言:“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 遗匹夫”。对以上言论的理解正确的是 A.其“法治”思想体现了社会公正的原则 B.其“法治”思想的实质是君主利用“法”巩固专制 统治 C.他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其“法治”思想打击了权贵势力,维护了人民利益
主要思想
法家 韩非 战国 兵家 孙膑 战国
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
• 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 • 法家的法治思想——“以法治国” • 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 教育、职业教育等 • 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 爱和平、反对战争 • 庄子的天与人“不相胜”——人与自 然要和谐相处
兵家:
强调懂得战争的规律。
重视人的作用,利用和 创造有利于自己的形势。
灵活利用战略战术。
美国人称《孙子兵法》是历史上最杰出的智慧。 《孙子兵法》成为美国军校学员必修课。
从20世纪70年代末西点军校将《孙子兵法》列为教学必修 书开始,《孙子兵法》在美国军事院校以及一些著名的大学中 渐成普及之势。目前,美国凡教授战略学、军事学课程的大学, 特别是军事院校,均将《孙子兵法》作为必读教材和必修课。 美国国防大学还将《孙子兵法》列为将官主修战略学的第一课, 位于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之前。
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三种主要观点:
儒家——推崇“人治”, “德治”, 即治国时 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
法家——提倡“法治”,主张用法令来统一 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 中央集权国家。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 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时势和民心。
1、在人与自然关系的 主张上截然对立的思 想家是( )